“骨骼肌的物理性质既能够缩短也能够伸长。”这句话为什么错了?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一、生物的特征:  
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一、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 150   
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一、生态系统  
                                        
  &   
        &&&&& &&&&&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  
一.练习使用显微镜  
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 7cm 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 2cm 距离)。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观察: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双眼睁开,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整理:实验完毕,应该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把物镜偏转到两旁,目镜放回镜头盒,把镜筒缓慢下降到最低处,再把显微镜放入镜箱内。  
二、模仿制作临时装片  
2.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3动物细胞  
4.常见的玻片标本  
三、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3.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细胞  
(1)分裂的过程:  
2(植物:在原来细胞的中部,逐渐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  
3,(植物)生长时先出现很多小液泡,最终合并为一个大液泡。  
第二章细胞的生活  
一.  &&   
二.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3DNADNA  
4DNADNA  
第三章细胞是怎样构成生物体  
一、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三.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生物体结构的层次性&&&&&&&&&&&&   
      & &&&&&&&&& &&&&&&&&&&&&&&&&&&&&&&&&&&&&&&   
          &&&&&&&& &&&&&&& &&&&& &&&&&&&&   
        &&&&&&&&&   
            &&&&& &&&& &&&&&   
                &&&&& &&&& &&&&& &&&&&   
七.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   
&&&&&&&&&&&&&&
    2&&&&& &&&&&&&&&&&&&&&&&&&& &&&&&&&&&&&&&& &&&&&1   
& &&&&&  
&&&&&&&&&&&&&&&&&& &&&&&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一、种子的萌发  
1、萌发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2、萌发的自身条件:胚是活的、胚是完整的、种子有够休眠期的。  
3、萌发的过程:首先要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子叶脱落,胚轴发育成连接根与茎的部分)  
第三章植株的生长  
第四章开发和结果  
                                        &&   
      
  & &&   
    &&   
&& &&&&&&&&&&   
  &&&&&&&&&&&&&&&&   
  &&   
  &&&&&&   
    &&&&&&&& &&&&&&&&   
    &&&&&&&&& &&&&&&& &&&&&&&   
    && &&&& &&&&&&&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一、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二.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2&&&& &&&& &&&&   
三、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   
  &   
&&&& &&&&&   
            4&&&&& &&&&&&& &&&&&&   
22001%99%  
  3&&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一、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   
目& 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  
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  
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 染色:用碘液染色 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  
P127129  
    2+&&&&&&&& +  
      7& &&&&&   
    & &&&  
    2+ &&&&&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第一章 人的由来  
    &&&&   
1& 2&& 3  
            &&&& &&& &&& &&&&   
  四、计划生育& &&&&23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   
  60%~70%  
1P3031  
      
  &&   
&&&&&&   
          &&&&&&&&&& &&&&&&&&&&&&&&   
    &&&&&&&&&&&&&&&&&&&&   
&&&&&&&   
        &&&&&&&&&&& &&&&&&&&&&&&&&& +  
  1&&&   
330%40%30%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一、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 &&& & &&&&&   
二、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   
        2&&&&&&&&&&&   
    &&&&   
        3&&&&&&&&&&&   
    &&&&   
    + &&&&&
四、空气的质量与健康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二、血流的管道―血管  
三、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   
    &&&&&&   
    &&&&&&   
    &&&&&&   
         &&& &&&&   
四 输血与血量  
2ABABO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一、排泄  
            肾脏(形成尿液)&&&& 输尿管&&&& 膀胱(暂时储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五、人粪尿的处理  
  2&&& &   
第六章 人类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8、&&&&&&&&&&&&&&& 耳郭  
&&&&&&&&&&& 外耳&& 外耳道&&&& 收集声波  
&&&&&&&&&&&&&&&&&& 鼓膜  
耳的结构:& 中耳&& 鼓室  
&&&&&&&&&&&&&&&&&& 听小骨  
&&&&&&&&&&&&&&&&&& 半规管&&&& 与维持身体  
&&&&&&&&&&& 外耳&& 前庭&&&&&& 平衡有关  
&&&&&&&&&&&&&&&& &&耳蜗: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9、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耳蜗&&&&& 听觉神经&&&&&& 大脑(产生听觉)  
10、为保护耳和听觉,除了减少和消除噪声外,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有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或鼓膜:  
(2)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  
(3)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  
(4)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12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3,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有规律的反应。  
14,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  
                & && &&&& &&& &&&& &&& &&&&   
2、惊弓之鸟、  
&&&& 、听到铃声进教室、  
三、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4&& &&   
四 激素调节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1”是“三北”防护林,位于我国的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地区。是一项举世瞩目、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  
& 1PH7 2PH7 3PH7  
4形成的,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7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重金属污染。  
9、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10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  
11能够有效地滤去太阳辐射中对生物有强烈破坏作用的紫外线。控制和停止使用氟利昂,以减少含氮废气的排放,是防止臭氧层破坏的关键。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一、水中生活的动物  
5.&&&   
二、陆生生活的动物  
1&&&&   
&&&& &&&   
三 空中飞行的动物  
2&&& 1  
        &&&&&&& &&&&&&&&&&   
        &&&&& &&&&&&&   
            &&&&& &&&&&& &&&&&&   
第二章& 动物的行为  
一& 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   
&&&&&&&&&&&&&&&&&&&&&&&&&&&&&&&&&& &&&&&&&&&&&&&&&&  
  &&   
      & &&   
  4&&   
二、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3&&&   
三、 社会行为  
  3&   
  4&&&   
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 动物在自然界的作用  
    &&   
  &&&   
二、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   
第四章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一、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 &&&&   
  &&   
  &&   
二、 细菌  
1 17&   
三、真菌  
1&&&&&&&&&&&&&   
第五章&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二、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一、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 &&&  
&&&&&&&&&&&&&&&&&&&& &  
二 、从种到界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   
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   
  &&&&&&&&&&&&&&&&&&&&&&&   
&&&&&&&&&&& &&&&&&&&&&&&  
  &&&&&&&&&&&&&&&&&&&&&&&&&&&&&   
  &&&&&&&&&&&&&&&&& &&&   
  &&&&&&&&&&&&&&&&& &&&   
&&&&&&&&&&&&&&&&&&&&&&&&&&&&&   
&&&&&&&&&&&&&&&&&&&&&&&&&&&&&   
&&&&&&&&&&&&&&&&&&&&&&&&&&&&&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1:.→→ 2:, 3:,.   
4.⑴扦插:剪取某些植物的茎、叶、根、芽(插穗),或插入土、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⑵嫁接: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⑶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形成愈伤组织→长出丛芽→生根→移栽成活。既能在短期内获得大批同种植物,又能防治植物病毒侵害。  
1: , ,.  
2.特点: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3.完全变态: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如:家蚕、蜜蜂、菜粉蝶、蝇、蚊)  
4.不完全变态:受精卵→若虫→成虫 (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  
1.两栖动物的概念: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生活在水中,只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的一类动物 2.行为表现:雄蛙鸣叫→雌雄蛙抱对→……→成蛙 3.生殖特点: 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 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这是导致两栖动物分布范围小、种类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4.种类: 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 1: 2
3――――――――
4“” •
2 :dd DD Dd 3
Aa A a A a A a AA Aa Aa aa
1 2344+XY 44+XX 2 22XYXX 3 11
1:, , 2: 3   
无机小分子物质 生↓成 场所:原始大气 有机小分子物质 形↓成 场所:原始海洋 有机大分子物质 组↓成 场所:原始海洋 多分子物质 演↓变 场所:原始海洋 特点:原始界膜和原始的物质交换 原始生命  
4.米勒试验:一种模拟在原始地球还原性大气中进行雷鸣闪电能产生有机物,以论证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实验。(详见《生物学》八年级下册 P48)
1: 2→   
3. 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过度繁殖(现象)→生存斗争(过程)→遗传和变异(基础)→适者生存(结果) 1 2自然选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既有新的生物种类产生,也有一些生物种类灭绝。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这一过程,叫自然选择。(3
3.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4.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 5.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6
1: •   
免疫的功能: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治疾病的产生;  
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5 6
2 ―― 4120 5 6 7
1 2025% 3 4 5  
文章录入:jlytscl&&&&责任编辑:admin&
上一个文章: 下一个文章:
【】【】【】【】【】
& & & &&& &中国最具影响力高考资源门户
最近更新: 1981 昨天: 3964 本周: 164062 总量:
今日:696套
总数:5174647套
会员数:131942位
当前位置:全国大联考
山东省青岛开发区一中2013届高三12月月考试题 生物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通用
所属地区: 山东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1次
资料类型:月考联考
文档大小:1001.83K
所属点数: 0.1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1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山东省青岛开发区一中2013届高三12月月考试题
生 物 试 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选择题(6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0小题,共65分,1~35每小题一分,36~50每小题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增殖过程中不进行基因的表达
B.免疫系统中的记忆细胞既有分化潜能又有自我更新能力
C.某人的胰岛细胞和胰腺细胞中的核酸相同
D.衰老细胞内的基因表达能力全部下降,酶活性减弱
2.如图表示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下列属于图示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的是(
A.膝跳反射时,传入神经元引起传出神经元兴奋
B.受精作用时,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C.甲状腺细胞对垂体细胞分泌TSH的反馈调节
D.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
3.下图表示乙型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①-⑤代表相关生理过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合成a 所需原料、场所和能量等都是由宿主细胞提供的
B.图中过程①和②都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才能顺利进行
C.图中细胞A和细胞B都要参与人体内的特异性免疫
D.图中细胞A和细胞D都能产生特定的免疫活性物质
4如图为人体细胞及其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
B.体液①中含有激素、血红蛋白、尿素、CO2等物质
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首先通过②进入①④内,再经循环运输到发炎部位
D.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①中,①中NaHCO3与之发生作用使pH基本稳定
5.某同学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不同处理和染色体剂染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
B.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质
C.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状的线粒体
D.经苏丹Ⅲ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蛋白质
6.右图是一张生物概念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体温和渗透压
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
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
D.内环境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样,其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
7.在一起交通事故中,某人大脑受伤,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的话。那么受损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
8.当人们参加强体力劳动大量出汗时,为了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机体必须进行多项调节,其中包括
①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②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③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④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9.甲型流感病毒(H1N1)是一种RNA病毒,右图是H1N1侵入人体细胞后发生免疫反应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为有吞噬细胞参与,所以人体对H1N1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
B、①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③是溶酶体,③处理病原体的过程无特异性,处理的目的是暴露抗原
D、物质④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多糖分子
10.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有少量的DNA
B.叶绿体在光下和黑暗中均能合成ATP
C.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均来自线粒体
D.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11.下列对图中有关的生物学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若在c点切断,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肌肉会收缩
B.乙图人体物质交换中体内细胞与B间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体内细胞与A之间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C.丙图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B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不可能为C对应的浓度
D.图丁中靶细胞裂解与效应T细胞内的溶酶体有关
1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下丘脑温觉感受器兴奋
B.低温麻醉能增强脑对缺氧的耐受性
C.人体体温调节属于神经调节
D.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在体温调节中属于拮抗作用
13.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B.碱性染料吡罗红(派洛宁)可用于染色体染色
C.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D.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
14.如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C为组织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与A端相连接的效应器指的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B.兴奋在反射弧上传递时,C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不能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
D.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没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
15.如图表示一个神经元在一次兴奋后,将兴奋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动作电位的产生是因为Na+经主动运输内流的结果
B.图中显示,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后释放递质,递质与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C.递质与受体结合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和物质运输功能
D.细胞间传递时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其中电信号和化学信号都属于神经冲动
16.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
A.tRNA种类不同
B.mRNA碱基序列不同
C.核糖体成分不同
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17.列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中抗利尿激素随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而增多 B.人体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调节方式为激素调节
C.血浆的化学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D.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原理是切断血糖的来源源:Z_xx_
18.下列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叙述,合理的是
A.该计划的实验将有助于人类对自身疾病的诊治和预防
B.该计划是人类从细胞水平研究自身遗传物质的系统工程
C.该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一个染色体组中全部DNA序列
D.该计划的实验不可能产生种族歧视、侵犯个人隐私等负面影响 
19.现有一种含催产素的新药,它能使人们对陌生人产生信赖感。这一新药可能有助于治疗孤独症等疾病。催产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后叶释放的一种九肽荷尔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催产素一定含有C、H、O、N四种元素,含有9个肽键
B.孤独症患者直接口服适量催产素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
C.下丘脑中有些细胞不仅能够分泌激素,而且能传导兴奋
D.催产素参与的调节过程具有作用范围比较局限、作用时间比较长等特点
20.-氣基丁酸(GA-BA)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据图做出的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当兴奋到达突触小体时,突触前膜释放GABA,该过程体现了突触前膜的流动性
B.突触前膜释放GABA的过程说明,某些小分子物质也可以通过胞吐方式分泌出细胞
C.GABA受体实际上是横跨突触后膜的Cl—通道,能与GABA特异性结合
D.GABA与受体结合后,会导致Cl-内流,进而导致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21.以下关于人体激素及其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激素是信息分子,成分都是有机物
B.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的许多代谢活动
C.激素只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D.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可以释放激素
22.垂体被称为“乐队的指挥”,因为它不仅产生生长素和催乳素,也能调节和控制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幼年哺乳动物的垂体损伤会引起
①水盐调节紊乱 ②体温调节紊乱 ③血糖浓度逐渐降低 ④生长发育停止 ⑤性腺发育停止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23.下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甲代表种群,a为能量输入,则b、c可分别代表散失的热量和储存在ATP中的能量
B.若甲代表人体下丘脑,a为血浆渗透压下降,则b、c可分别代表产生渴觉和尿液减少
C.若甲代表人体B淋巴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形成
D.若甲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提高
24.下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原因是因为靶细胞膜上有载体蛋白
B.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可能为垂体细胞
C.如果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那么此时的靶细胞不可能是性腺细胞
D.如果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为胰高血糖素,则靶细胞可以为肌肉细胞
25.生物学家巴尔的摩认为,艾滋病毒找到了“愚弄”人类免疫系统的方法,目前科学家试图以抗体或加强人类免疫系统来防御艾滋病毒的方法都以失败告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IV在T细胞内通过二分裂迅速增殖,使T细胞大量死亡
B.艾滋病患者体内无法产生与HIV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C.艾滋病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是多种病原体的侵袭而造成
D.HIV“愚弄”人类免疫系统的方法是易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或染色体变异等
26.下列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对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行反馈调节
B.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既能分泌激素同时也能传导神经冲动
C.下丘脑既是体温调节的中枢,也是温度感觉的中枢
D.下丘脑内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并能够合成抗利尿激素
2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
C.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D.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进化
28.人体在不同的生理状况下物质代谢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禁食和安静条件下,
三种物质含量变化如右下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禁食初期,血糖和肝糖原含量基本保持不变
B.随着禁食时间延长,血糖含量下降,血液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逐渐增加
C.血糖在ab段主要来源于肌糖原的转化[Z&X
D.肝糖原的分解导致血液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
29.小白鼠是恒温动物,体温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某兴趣小组用甲、乙两组小白鼠(其中一组破坏了下丘脑)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得到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组小白鼠被破坏了下丘脑
B.乙组小白鼠体内水平衡的调节不会受到影响
C.本实验的对照组是甲组
D.若用正常的青蛙做该实验,结果应与甲曲线相似
30.下列有关稳态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是调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丰富度的常用方法
②生长素类似物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不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
③短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④建立自然保护区能够提高K值,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
⑤“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实验中,模拟活动本身就是在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之后,再根据活动中的体会构建概念模型
⑥长跑后肌肉酸痛是因为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积累了大量酸性物质所致
D.②③⑤⑥
31.人体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当人体血钙浓度下降时,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和肾脏使血钙浓度上升。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当血钙浓度上升时,降钙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等使血钙浓度下降。下列关于血钙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钙浓度降低可引起肌肉抽搐
B.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协同作用
C.人体血钙浓度在体液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
D.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
32.右图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模式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若细胞1产生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则靶细胞主要是肝细胞
B.若靶细胞是胰岛B细胞,当血糖含量为130mg/dL时,下丘脑通过
细胞3作用于靶细胞,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效应是分泌胰岛素加快
C.若细胞3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部位膜外电位的变化是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D.细胞2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作用的靶细胞是甲状腺细胞
33.设置不同CO2浓度,分组光照培养蓝藻,测定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结果见右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d3浓度相比,d1浓度下单位时间内蓝藻细胞光反应生成的[H]多
B.与d2浓度相比,d3浓度下单位时间内蓝藻细胞呼吸过程产生的ATP多
C.若d1、d2、d3浓度下蓝藻种群的K值分别为K1、K2、K3,则K1 >K2>K3
D.密闭光照培养蓝藻,测定种群密度及代谢产物即可判断其是否为兼性厌氧生物
34.静息时,大多数神经细胞的细胞膜
A.对阴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氯离子大量流出膜外
B.对阳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钠离子大量流出膜外
C.对钠离子通透性比较小,对钾离子通透性比较大
D.对钠离子通透性比较大,对钾离子通透性比较小
35. 下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是
A.甲、乙两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竞争强度弱→强→弱
B.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但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
C.t1~t2时间内甲、乙种群呈“S”增长
D.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
36.下图是科学家对水稻根进行单侧光照后的生长情况,下表表示处理后的实验数据。下列对单侧光处理后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A.生长素分布不均可能是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的结果
B.水稻根向光弯曲的角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大
C.背光侧生长素对根的生长起抑制作用
D.生长素对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37.马拉松比赛中有关运动员体内的生理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以葡萄糖为底物氧化分解供能时,吸O2量与放出CO2的量比值为1
B.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机体可通过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进行调节
C.发令枪响到肌细胞收缩,神经冲动传导方式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D.肌细胞产生并释放到血液中的乳酸,可由缓冲物质维持酸碱平衡
38.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右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甲、乙、丙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C.A点时甲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丙种群的最大增长率在B点
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
39.将甲、乙、丙三株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进行不同处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对照组,乙、丙为实验组
B.顶芽摘除后,侧芽生长停滞
C.细胞分裂素与侧芽的生长无关
D.甲侧芽生长快与生长素促进生长有关
40.右下图是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图中不同阴影的面积表示不同比例尺下的个体数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所含的食物链为捕食食物链
B.这些生物的种群数量在各自的K值上下波动
C.旅鼠的种群数量主要是由外源性因素调节的
D.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的数量变化是一种正反馈调节
4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  )
A.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的脱落
B.细胞分裂素促使果皮细胞转变成与母本相同的基因型
C.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黄麻、芦苇等植物,使植株增高
D.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多种组织,主要促进果实的发育
42右图所示,如果根a侧的生长素浓度在曲线A点(10-10mol·L-1),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在FC的范围内均能促进生长
B.AD属于生长抑制范围
C.a侧的生长素浓度为最适宜浓度,细胞伸长生长快,
b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于a侧,相当于曲线FE段浓度,因而细胞伸长生长慢
D.在太空中(重力为0),根的生长状况将不同于上图的生长状况,坐标图中
生长素的曲线也不适用于根的生长
43、下列有关“S”型曲线k值的改变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叙述是
A.x轴为外界蔗糖溶液浓度,y轴为叶肉细胞渗透失水量,在c点时,去除细胞壁,k值将不改变
B.x轴为光照强度,y轴为绿色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量,在b点提高CO2的浓度,
C.x轴为氧气分压,y轴为水稻根细胞对硅的吸收速率,在c点时中耕松土,k值将改变
D.x轴为时间,y轴为某种群个体数,在b点改变环境条件或种群遗传因素,k值将改变
44、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生理活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释放的乙酰胆碱会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B.某人脑损伤后看不懂自己熟悉的文字,是因为大脑皮层中的视觉中枢受损
C.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靶细胞可能相同
D.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而导致靶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45、.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抗原都需要T细胞识别与传递
B.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杀死病毒
C.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过敏反应
D.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
46、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形成无子番茄过程中生长索没有改变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B.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果实的发育
C.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来处理种子可提高发芽率
D.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
47.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乙烯浓度越高脱落率越高
B.脱落率随生长素和乙烯浓度增加而不断提高
C.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是相互对抗的
D.生产上可喷施较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降低脱落率
48.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生根的影响,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由图可得结论,甲和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分别是抑制和促进
B.由该图的结果能判断0.5 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
插条生根的影响
C.为探究3 μmol/L的激素类似物甲和0.5 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
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4种培养基
D.由图可知激素类似物甲促进微型月季生根的最适浓度
49.以下关于群落及其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群落演替的结果一定能形成森林
B.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C.大鱼吃同种小鱼是群落中的捕食关系
D.群落演替过程中其结构越来越复杂
50.我国从越南引进姬小蜂来控制本地区对棕榈科植物危害极大的害虫——椰心叶甲,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姬小蜂进行生物防治应作全面评估和监测
B.引进姬小蜂后可降低本地椰心叶甲的环境容纳量
C.姬小蜂引进本地后其种群增长曲线呈“J”型
D.引进本地的姬小蜂会与椰心叶甲共同进化
第II卷(非选择题35分)
注意:请把第II卷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二.非选择题(共35分)
56.(11分)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图1).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见图2.
(1) 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____________,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起____________作用的____________有机物。
(2)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插条插在蒸馏水中而不是营养液中培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从图2中可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I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导致B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对照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III、IV的结果表明,B叶的生长与A叶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研究者推测“细胞分裂素能够引起营养物质向细胞分裂素所在部位运输”。为证明此推测,用图1所示插条去除B叶后进行实验,实验组应选择的操作最少包括__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1叶
b.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c.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1叶
d. 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2叶
e.用14C-氨基酸溶液涂抹A2叶
f.用14C-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g.检测A1叶的放射性强度
52.(8分)下图表示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及作用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的组织细胞有特异性受体与激素分子相结合,这样的细胞称为该激素分子的
,激素能使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因此激素又称为
(2)若乙是胰岛B细胞,则激素①对糖代谢的调节情况是:除了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外,特别是能
;若乙是胰岛A细胞,则激素①的调节结果是
(3)激素②进入细胞内,通过影响f的活动以及g、h的形成,即影响
过程而调节生命活动。
(4)a、b过程表示激素②分泌的
调节;c、d的调节过程是:当激素②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对甲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起
53.(10分)下图甲是a-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图乙是a-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部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细胞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物质A是_______________,细胞③通过________________过程产生细胞④⑤。
(2)⑤与③功能上的区别是
,由③分化为⑤的过程中,③细胞核内的________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该分子的作用是作为____
____的模板。
(3)人被毒蛇咬伤后,产生恐惧感,同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含量也增加,使机体出现上述变化的调节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兴奋传导到图乙⑥处时,其膜内的电位是_________。由图乙可知,a-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6分)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oa)。
固定的太阳能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 |2.45××109 |7.50×108 |7.15×108 |2.44×107 |2.25×107 |2.18×107 | |(1)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_____。
(2)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1 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_____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_。
(3)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_______,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4)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鼠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__________,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青开一中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生 物 试 题 答案
一、选择题
21-30 BCCBC
41-50 CACBD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51、(11分)
(2)减少内源激素的干扰
外来营养物质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3)用细胞分裂素分别处理A、B叶片;不同插条上去除不同数目的A叶
(4)生长受抑制
用蒸馏水同样处理A叶
(5)A叶数量越少,B叶生长越慢
(6)a、e、g
(1)靶细胞
(2)促进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为非糖物质)(2分)
血糖水平升高
(3)基因的表达(蛋白质的合成)
抑制(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
53.(10分,)
(1)吞噬细胞
增殖、分化
(2)⑤可以分泌抗体而③不能 
合成蛋白质
(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4)正电位
a-银环蛇毒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的结合,阻碍兴奋传递到突触后膜
54【思路点拨】(1)能量传递效率为两相邻营养级间同化量的比值,即2.25×107/7.50×108=3%。
(2)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40/N=15/30得,N=80只。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使得N值偏大。
(3)恒温动物借助有氧呼吸释放的热能来维持体温的恒定,故其同化量中只有一小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参考答案】
(1)3%  (2)80  偏大
(3)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4)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
该会员上传的其它文档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
合作 / 友情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骨骼肌的物理性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