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蒋介石怎么会怀孕失败呢,如果赢了我们就不会或者独载的社会,像美国一样了!可惜

  国共内战的重重迷雾  日,蒋介石为纪念抗战胜利而巡视重庆市街,在当日的日记中,他这样写道:“沿途民众其发乎内心之一种情绪,对余所表示敬慕爱戴之精神,狂欢热烈,实非笔墨所能形容。”得意之情可谓跃然纸上。  然而,不过短短四年后,曾经踌躇满志的蒋介石在日即将撤离重庆前夕,却在日记中写道:“时至今日,由余养育完成之党国,而由余之手毁灭之,此情此景将何以堪?”  这两段同样出自蒋介石自己的记叙的文字,犹如电影镜头的快速切换,将一个曾经志得意满的国民政府领袖变幻成一个落寞悲凉的老人。对比之强烈颇具戏剧效果。  那么,在这两个镜头切换的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个问题虽历经数十年却一直被后人反复追问:国民党为什么在短短4年内就失去了中国?  研究三年内战书籍可谓汗牛充栋,但绝大多数观点都很难令人信服,因为其所列举的各种导致国民党败退的原因,几乎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反例。  比如“腐败论”与“内斗论”。这是主流说法。实际上,历史上有比国民党政权更腐败的政权却并没有因此而跨台。中国的各个封建王朝哪个不腐败甚于当时的国民政府? 历史上有很多腐败的王朝却能坚持很长的时间。最典型的是南明政权,腐败与内斗程度远远超过国民党政府,但是在满清的军事压力下还是坚持了几十年。也有人提出,国民党腐败再加上有中共这样的一样异己强大的反政府武装来挑战,跨台就是必然。这有一定的道理,但历史不是这么简单。晚清同样腐败,也面临比当时的中共武装力量强大得不相上下的太平天国的挑战,为什么没有倒掉?国民党在仅仅3年多时间里就败得如此快如此彻底,实在是一个历史之谜。  “民心向背论”。诚然,解放军在战争中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这让解放军作战时可以获得更好的后勤支持,更多的战场的情报——这对战争的胜利是有利因素,但是绝对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因为,如果民心向背可以决定战争的胜负,那么,世界史上就不会有侵略战争。  “经济崩溃论”。有一个观点很有市场。国民党政府为了弥补内战产生的巨额军费,大肆印钞,结果恶性通货膨胀不可抑制导致经济崩溃。这个观点有一定道理,但是同样让人困惑——战争对双方都是对等的,如果战争对国民党政府要产生巨额军费,那么对中共也同样是吞金兽。抗战胜利时国民党政府经济实力与潜力都要远超过中共,战争还基本是在解放区展开,对解放区经济的破坏要远超过相对稳定的国统区。这么有利的条件下为什么拼消耗的结果反而是国民党政府先崩溃?  国民党败得如此之快,甚至超过了毛泽东的估计。在国军全面进攻阶段,看到华东苏北战场上中共粟裕部对国军连战皆捷,尤其是苏中七战七捷,让毛乐观估计,如果每月消灭国军5、6个旅,那么大概需要5年时间中共就会赢得全国政权。在重点进攻阶段,国民党制定的三大战略目标,政治中心延安、军事根据地沂蒙山、关内后方的交通补给根据地胶东解放区被国军攻占,可以说国民党达到其内战军事胜利的顶点,那个时候毛泽东等中共高层在胡宗南压力下在陕北的山沟里甚至找不到一处安全的宿营地,刘邓为了让在陕北的中共高层摆脱胡宗南的军事压力,千里跃进大别山,与华中白崇禧军事集团的外线作战,但却非常不顺利,中野12万人挺进中原,到1948年3月出大别山时,还不到7万,几乎损失过半。那个时候,毛估计胜利可能需要10多年的时间,甚至有了再不济就上山打游击的念头。而仅仅几个月后,三大战役一系列胜利,毛就估计推翻国民党政权大概只需要1年的时间了。  这个过程可以看出,即使是一线与国民党拼命厮杀的中共高层,在大部分时间里也没预计到国民党政权会如此迅速的崩溃。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国民党迅速失掉了大陆?  让我们逐一拨开历史的迷雾,看看那4年时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楼主发言:106次 发图:0张
最高打赏:
最新打赏:
  期待楼主下文
  楼主快更,迫不及待了  
  @flp713 楼主,咋没有了咧,,历史迷雾是啥?
  期待养肥。  
  有头无尾
  怎么不更新了呢
  国民党做的太糟,共产党做的太好。  共党获得胜利和满清战胜大明很类似。  外面的冲击大,内斗和腐败就会效果明显,如果外面冲击小,国家衰败就会慢,有个上升和下降的对比状态。  
  楼主继续,坐等开更。。。
  @flp713
17:40:00  国共内战的重重迷雾   日,蒋介石为纪念抗战胜利而巡视重庆市街,在当日的日记中,他这样写道:“沿途民众其发乎内心之一种情绪,对余所表示敬慕爱戴之精神,狂欢热烈,实非笔墨所能形容。”得意之情可谓跃然纸上。   然而,不过短短四年后,曾经踌躇满志的蒋介石在日即将撤离重庆前夕,却在日记中写道:“时至今日,由余养育完成之党国,而由余之手毁灭之,此情此景将何以堪?”   这两段同样出自蒋介石自己的记叙的文字,犹如电影镜头的快速切换,将一个曾经志得意满的国民政府领袖变幻成一个落寞悲凉的老人。对比之强烈颇具戏剧效果。   那么,在这两个镜头切换的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个问题虽历经数十年却一直被后人反复追问:国民党为什么在短短4年内就失去了中国?   研究三年内战书籍可谓汗牛充栋,但绝大多数观点都很难令人信服,因为其所列举的各种导致国民党败退的原因,几乎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反例。   比如“腐败论”与“内斗论”。这是主流说法。实际上,历史上有比国民党政权更腐败的政权却并没有因此而跨台。中国的各个封建王朝哪个不腐败甚于当时的国民政府? 历史上有很多腐败的王朝却能坚持很长的时间。最典型的是南明政权,腐败与内斗程度远远超过国民党政府,但是在满清的军事压力下还是坚持了几十年。也有人提出,国民党腐败再加上有中共这样的一样异己强大的反政府武装来挑战,跨台就是必然。这有一定的道理,但历史不是这么简单。晚清同样腐败,也面临比当时的中共武装力量强大得不相上下的太平天国的挑战,为什么没有倒掉?国民党在仅仅3年多时间里就败得如此快如此彻底,实在是一个历史之谜。   “民心向背论”。诚然,解放军在战争中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这让解放军作战时可以获得更好的后勤支持,更多的战场的情报——这对战争的胜利是有利因素,但是绝对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因为,如果民心向背可以决定战争的胜负,那么,世界史上就不会有侵略战争。   “经济崩溃论”。有一个观点很有市场。国民党政府为了弥补内战产生的巨额军费,大肆印钞,结果恶性通货膨胀不可抑制导致经济崩溃。这个观点有一定道理,但是同样让人困惑——战争对双方都是对等的,如果战争对国民党政府要产生巨额军费,那么对中共也同样是吞金兽。抗战胜利时国民党政府经济实力与潜力都要远超过中共,战争还基本是在解放区展开,对解放区经济的破坏要远超过相对稳定的国统区。这么有利的条件下为什么拼消耗的结果反而是国民党政府先崩溃?   国民党败得如此之快,甚至超过了毛泽东的估计。在国军全面进攻阶段,看到华东苏北战场上中共粟裕部对国军连战皆捷,尤其是苏中七战七捷,让毛乐观估计,如果每月消灭国军5、6个旅,那么大概需要5年时间中共就会赢得全国政权。在重点进攻阶段,国民党制定的三大战略目标,政治中心延安、军事根据地沂蒙山、关内后方的交通补给根据地胶东解放区被国军攻占,可以说国民党达到其内战军事胜利的顶点,那个时候毛泽东等中共高层在胡宗南压力下在陕北的山沟里甚至找不到一处安全的宿营地,刘邓为了让在陕北的中共高层摆脱胡宗南的军事压力,千里跃进大别山,与华中白崇禧军事集团的外线作战,但却非常不顺利,中野12万人挺进中原,到1948年3月出大别山时,还不到7万,几乎损失过半。那个时候,毛估计胜利可能需要10多年的时间,甚至有了再不济就上山打游击的念头。而仅仅几个月后,三大战役一系列胜利,毛就估计推翻国民党政权大概只需要1年的时间了。   这个过程可以看出,即使是一线与国民党拼命厮杀的中共高层,在大部分时间里也没预计到国民党政权会如此迅速的崩溃。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国民党迅速失掉了大陆?   让我们逐一拨开历史的迷雾,看看那4年时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  不错的题目,坐等楼主详解  
  楼猪,狗
  对这段历史我很感兴趣,坐等楼主更新
  这是个大题目,最好先发个目录看看
  客观地说,中国社会阶级矛盾激烈,没有日本入侵,Tg在革命时将同时面临知识分子阶层和KMT的双重夹击,抗战使得很多内部社会矛盾变成KMT无能的罪名,作为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阶层,因为抗战利益受损,把账算到KMT政府头上,而Tg与知识分子阶层抗战时期没有利益冲突,使得解放战争时期Tg只要专心对付KMT,这就是解放战争速胜的原因,Tg对知识分子阶层做出了很大让步,但是,解放战争的速胜并不能掩盖中国社会尖锐的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解放后转化为知识分子阶层与工农的矛盾,解放战争的速胜使得知识分子认为在新中国有资本继续控制话语权,这才有以后的反右和文革,知识分子在改开时代得势后,毫不客气地对工农阶级进行报复。  中国社会的阶级斗争还长着呢
  呵呵  
  有料,可以占座  
  偶像啊,在经济板块经常看到你的大作,没想到在这也能有,啥都懂啊,葱白ing……
  蒋介石是假统一,看傅作义那么好策反,淮海战役那么多人卖队友就知道了。反过来老毛在赶走张国焘以后,基本是铁板一块,从高层到中低层军官,基本没有敢挑战毛的权威的。
  怎么没看到下文呢?
  这种文章一定要收藏
  希望看到客观科学的分析
  @szwe 22楼
02:30:15  蒋介石是假统一,看傅作义那么好策反,淮海战役那么多人卖队友就知道了。反过来老毛在赶走张国焘以后,基本是铁板一块,从高层到中低层军官,基本没有敢挑战毛的权威的。  -----------------------------  蒋介石当时更加强大,为啥很多人挑战蒋的权威呢?
02:30:15  蒋介石是假统一,看傅作义那么好策反,淮海战役那么多人卖队友就知道了。反过来老毛在赶走张国焘以后,基本是铁板一块,从高层到中低层军官,基本没有敢挑战毛的权威的。  -----------------------------  @killywen 26楼
09:42:38  蒋介石当时更加强大,为啥很多人挑战蒋的权威呢?  -----------------------------  蒋如果更强大,怎么还会被李宗仁赶下台呢?终归蒋介石所谓的统一中国,其实只不过和割据势力做的交易,旗子一换,山大王还是原来各自的山大王,张学良这种宁可国土沦陷,上千卡车上万枪支送与倭人,也舍不得开战消耗自己的势力。
  楼主加油,更快点
  @carls 17楼
22:52:34  客观地说,中国社会阶级矛盾激烈,没有日本入侵,Tg在革命时将同时面临知识分子阶层和KMT的双重夹击,抗战使得很多内部社会矛盾变成KMT无能的罪名,作为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阶层,因为抗战利益受损,把账算到KMT政府头上,而Tg与知识分子阶层抗战时期没有利益冲突,使得解放战争时期Tg只要专心对付KMT,这就是解放战争速胜的原因,Tg对知识分子阶层做出了很大让步,但是,解放战争的速胜并不能掩盖中国社会尖锐的地主阶级与......  -----------------------------  有道理
  根本原因,我怀疑是美国与苏联就中国问题早已达成一致,换句话说,美国放弃了中国,美国很可能综合利弊得失认为,过多介入中国内战,得不偿失,尤其以47年对华政策转变开始,军援缩减。毕竟苏联与中国接壤,从东至西几千公里,美国如果深入介入内战,肯定不如苏联有优势,苏联有着非常非常明显的地缘优势,这一来一去成本实在是太大了。而且就算帮助国民党成功拿下中国,从东北到新疆与苏联全面对抗,新生的中国肯定没有这个能力,而且苏联在北方,气候地理优势明显,简直脖子就架在别人的刀上,基本就是赔本买卖。现在看来,朝战,越战的成本要比在中国大陆上发生对苏战争的成本要小的多。而且,谁有能够说中共不是一个可以争取的政权呢?事实上,二十年后也是如此。美国的战略现在看应该是成功的,以最小的成本取得了最大的成果。只不过苦了我们大陆的黎民百姓。  对于当时中国的内战,我觉得美苏要占决定因素,如果抛开美苏,大谈国内的政治,经济,间谍内鬼,军事才能,战略什么的,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留名,期待楼主继续
  另外,大家可以看与苏联接壤的国家,要么被苏联赤化,要么你有种和苏联打一架,尤其是全面接壤的,基本无一幸免,除了土耳其和希腊,因为地理位置实在太重要了,美国打死也不会放弃。其他呢?芬兰和苏联打了一架,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伊朗、阿富汗、中国、蒙古及朝鲜谁又能够幸免?某种情况下,46年内战开打,就注定了蒋介石的失败,斯大林会放弃远东这种么大的一个国家吗?如果中国强大了,且依附美国,至少可以三路进攻苏联,傻子也不会放弃中国,尤其是东北和新疆。
  @samkia 33楼
10:41:40  另外,大家可以看与苏联接壤的国家,要么被苏联赤化,要么你有种和苏联打一架,尤其是全面接壤的,基本无一幸免,除了土耳其和希腊,因为地理位置实在太重要了,美国打死也不会放弃。其他呢?芬兰和苏联打了一架,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伊朗、阿富汗、中国、蒙古及朝鲜谁又能够幸免?某种情况下,46年内战开打,就注定了蒋介石的失败,斯大林会放弃远东这种么大的一个国家吗?如果中国强大了,且依附美国,......  -----------------------------  你这个推论,也是建立在苏联强大的基础上。  而且国民党也不是不亲苏,北伐的几十万件武器哪里来的? 在抗战时期,蒋介石和苏联也是合作的很好,苏联出了更多武器,直接派飞行员进来。  只是蒋介石权衡了下,投靠英美,在国际列强争斗下渔利,合算的多。  但他千算万算,就没算好自己连几十万日本军队都打不过。  另外中共强大后,也和美国建交,在苏美之间渔利。 说实话,还真要建立在自己实力上。  苏联就好像一个拿着机关枪的人,旁边国家就是拿着步枪 手枪 大刀的人。在这种强国相邻的情况下,互相吃不掉,但动手起来明显自己吃亏,于是摆出亲善邻国的态度,也是一种生存策略。如果一个当权的人,连亲善邻国的举动都不去做,那只能此人非常昏聩,看到表象罢了。也本不该坐天下。
  @samkia
10:41:40  另外,大家可以看与苏联接壤的国家,要么被苏联赤化,要么你有种和苏联打一架,尤其是全面接壤的,基本无一幸免,除了土耳其和希腊,因为地理位置实在太重要了,美国打死也不会放弃。其他呢?芬兰和苏联打了一架,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伊朗、阿富汗、中国、蒙古及朝鲜谁又能够幸免?某种情况下,46年内战开打,就注定了蒋介石的失败,斯大林会放弃远东这种么大的一个国家吗?如果中国强大了,且依附美国,......  -----------------------------  @killywen 34楼
11:10:54  你这个推论,也是建立在苏联强大的基础上。  而且国民党也不是不亲苏,北伐的几十万件武器哪里来的? 在抗战时期,蒋介石和苏联也是合作的很好,苏联出了更多武器,直接派飞行员进来。  只是蒋介石权衡了下,投靠英美,在国际列强争斗下渔利,合算的多。  但他千算万算,就没算好自己连几十万日本军队都打不过。  另外中共强大后,也和美国建交,在苏美之间渔利。 说实话,还真要建立在自己实力上。  苏联就......  -----------------------------  你想说什么?北伐,苏联支持孙中山,因为北洋不是投靠苏联的政权,国民党拿下大陆对苏联有利,此时彼时,风云变幻,蒋介石后来倒向美英,苏联才下重金扶植tg,不然为什么36年前,tg被打的东跑西藏?中间的发生的时候我想你都清楚吧。45年之后很明显,就是苏联支持tg,美国支持kmt,这是无可否认的,这就是冷战,就是要你死我活,kmt难道不想和苏联搞好关系吗?外蒙古都给了,都签协议,要求苏联停止给tg提供武器了,可事实呢?枪炮可以丢了,让你去发现,可以埋了,让你去发掘,这所谓的亲善,有用吗?
  因为中共有毛泽东领导,假如没有毛泽东,老蒋不会失败  
  LZ你人呢?
  killywen
11:10:54  你这个推论,也是建立在苏联强大的基础上。  而且国民党也不是不亲苏,北伐的几十万件武器哪里来的? 在抗战时期,蒋介石和苏联也是合作的很好,苏联出了更多武器,直接派飞行员进来。  只是蒋介石权衡了下,投靠英美,在国际列强争斗下渔利,合算的多。  但他千算万算,就没算好自己连几十万日本军队都打不过。  另外中共强大后,也和美国建交,在苏美之间渔利。 说实话,还真要建立在自己实力上。  苏联就......  -----------------------------  @samkia 35楼
11:22:05  你想说什么?北伐,苏联支持孙中山,因为北洋不是投靠苏联的政权,国民党拿下大陆对苏联有利,此时彼时,风云变幻,蒋介石后来倒向美英,苏联才下重金扶植tg,不然为什么36年前,tg被打的东跑西藏?中间的发生的时候我想你都清楚吧。45年之后很明显,就是苏联支持tg,美国支持kmt,这是无可否认的,这就是冷战,就是要你死我活,kmt难道不想和苏联搞好关系吗?外蒙古都给了,都签协议,要求苏联停止给tg提供武器了,可事实呢......  -----------------------------  苏联支持是很重要。比如东北就是苏联光复的。  但苏联的作用也有一定的限度。  老蒋看出来这个限度,才和英美大力亲善。  而且也不一定是苏联支持,共产党就能够获胜。日本共产党也没获胜呢。  另外,苏联支持的王明、博古,也被毛泽东赶下台了。  但看苏联支持,不看自己又没实力,最多下一个王明、博古罢了。
  希望这段历史能进一步了解,期待能看到楼主的客观分析
  前排。。。。。
  没了???
  楼主开的好头,让我很想知道下文,期待楼主能多更新,勤更新,快更新!!!
  马?  
  你倒是说啊  
  精彩呀。
  蒋介石如何失去大陆,这在国共双方甚至在更广泛的国际史学界内都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虽然囿于资料或其他一些原因,更复杂、更深刻的因素需要更长时间的积淀才能探知清楚,但在6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或许依旧可以根据那些逐渐清晰的事实,尝试着重新审视这段历史。  日,蒋介石从南京飞抵北平,在抗战结束后 “慰问北方同胞”,此时的北平也曾让蒋介石体验到了 “抗战领袖”的无限荣光——当时他的画像被端正地挂在天安门城楼上。  蒋介石不会意识到,就在攀上政治生涯最高峰的同时,他已悄然迈向一个万劫不复的深渊——仅仅过了不足三年,日,再次出现在北平的蒋介石已是快输光全部筹码的赌徒。  [和平的努力]  日,忙于处理日本投降诸事的蒋介石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以发公开函的方式,邀请毛泽东来重庆商讨 “国际国内各种问题”。“抗战爆发前,中共有两三万党员,在陕甘边界人迹罕至之处,在政治上没有太大影响。但到了1945年,中共已经壮大到可以对蒋介石国民政府形成威胁,实力不容小觑。”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杨奎松说。蒋介石显然意识到:到了该直面中共这位“老对手”的时候了。  在雅尔塔会议上,美苏两大国对中国进行了划分:长城以外属苏联的势力范围,长城以内属美国的势力范围,因为共产党在关外没有力量,所以关内的共产党必须服从美国的调整。重庆谈判也是在此背景下形成的。  对蒋介石并不信任的毛泽东,是在斯大林两次致电催促的情况下才赴重庆的。但是在重庆谈判中,彼此之间充满了猜忌与警惕的国共双方显然很难达成共识:蒋介石强调军队国家化,实现军令、政令统一,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成立联合政府的讨论。而共产党则坚持先改组政府,结束国民党一党统治的局面。对历尽艰难建立起自己武装的中共来说,要放弃自己的军队,是断断不能接受的。  虽然在关键的地盘和军队问题上双方仍无丝毫解决的迹象, “但是这一时期的国共是朝着和解的方向走的”。日中共通过决议,决定按马歇尔计划,放弃军队、接受整编,政工干部全部撤出东北,为了联合政府,中共中央甚至考虑将中央机关迁到离南京很近的江苏淮阴。 “从1945年8月到1946年11月,国共两党的战火只局限于东北境内,基本上被控制住了,并非是两党不想打,而是美苏两个大国共同压制的结果。”杨奎松说,“如果美苏继续保持 ‘二战’中延续下来的这种和解状态,国共两党也也会继续保持这种态势。”  [扩大的战火]  “时隔60多年再来探讨蒋介石的政治命运,不能离开当时的国际大环境。”杨奎松认为。在他看来,国共两党关系的走向,与美、苏两个大国的关系走向是一致的。抗战中,蒋介石的部队只控制着西南、西北部分偏远地区,坚持敌后抗战的中共却占据了华北、华中及至华南部分地区。为了尽量牵制中共,蒋介石早在1945年上半年便开始抓紧与苏联进行谈判,期望苏联政府明确表态,支持由国民党来统一中国。  但是,无论是从意识形态出发,还是着眼于地缘政治,斯大林对蒋介石及其支持者美国,既不放心,也不信任。为了解决与苏联的关系,1945年底,蒋介石派蒋经国作为自己的私人代表,去苏联与斯大林会谈。会谈中,斯大林向蒋经国坦言:“苏联政府不愿让美军进入满洲,这是苏联的地盘。”苏联希望能把控制东北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既然认定国民党是美国人的傀儡,那么,要遏制第三国势力进入东北,只能依靠共产党。在对中共的态度几经变化后,从1946年2月下旬开始,苏联开始半公开地支持中共,把从日本军队接收的一些武器和装备提供给中共。  为了要回东北,蒋介石已经付出了同意外蒙古独立的代价,将东北拱手相让,也是蒋介石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1946年3月,国民党大部主力在沈阳完成集结,3月19日开始分南、东、北三路展开扇形攻势,仅4天后,辽阳、抚顺、铁岭依次被攻陷。与此同时,毛泽东也第一次明确提出,要不惜任何牺牲,以战争换和平。 “东北一打,所有的时间都乱了。”杨奎松这样认为。
  楼主对民心问题分析的过于肤浅,民心向背论只适用于内战,侵略战争作为侵略一方自有己方国民支持,只要自己国民支持,战争机器就不会停转,而内战最重要的就是争取民心,因为我的人民就是你的人民,我多争取一些,你就少一些  
  楼主已经疯了,到处乱开贴,也不写完啊
  楼主对民心问题分析的过于肤浅,民心向背论只适用于内战,侵略战争作为侵略一方自有己方国民支持,只要自己国民支持,战争机器就不会停转,而内战最重要的就是争取民心,因为我的人民就是你的人民,我多争取一些,你就少一些  
  当时人民厌恶国民党腐败政府独载  
  @flp713
17:40:00  国共内战的重重迷雾   日,蒋介石为纪念抗战胜利而巡视重庆市街,在当日的日记中,他这样写道:“沿途民众其发乎内心之一种情绪,对余所表示敬慕爱戴之精神,狂欢热烈,实非笔墨所能形容。”得意之情可谓跃然纸上。   然而,不过短短四年后,曾经踌躇满志的蒋介石在日即将撤离重庆前夕,却在日记中写道:“时至今日,由余养育完成之党国,而由余之手毁灭之,此情此景将何以堪?  —————————————————  求速更,问题就很有深度  
  老师,学生想听您讲中国经济最近的形势
  看看!  
  赶脚已TJ…
  @flp713 怎么又在这边写了,那边就不更新了?!
  顶一下,等待后面的精彩
  说白了,军事失败导致粮棉产地丧失,经济完蛋,市民阶层,学生知识分子因缺衣少食,闹事
  留  
  马一个,待后续
  没看出什么新意来
  有研究说内战中共绝大部分弹药是苏联提供的. 而苏联弹药很大部分是二战时的美援剩下的. 二战战后英国分几十年偿还了美援, 苏联却只还了3%就勾销了。
  内战中共军弹药充足,火力猛烈程度远远超过国军。这些光靠战场“缴获”,靠“国民党运输大队长”是不可能。真正的运输大队长是北极熊。
  有没有发现,美国或西方对一国内战的插手总是倾向于把各方拉到一起进行谈判。所以即使在二战期间美国支持蒋介石的时候,蒋对毛虽然有绝对优势,但却无法放手剿灭之。等到二战后美国离开,苏联的插手却是一面倒的。在美苏面前,国共的军事素质都是一样的渣。
  @大卫杜夫3000
00:02:00  当时人民厌恶国民党腐败政府独载   —————————————————  现在的人民不也一样嘛  
  @思考自由
23:28:00  内战中共军弹药充足,火力猛烈程度远远超过国军。这些光靠战场“缴获”,靠“国民党运输大队长”是不可能。真正的运输大队长是北极熊。  —————————————————  TG不是一直吹嘘小米加步枪打败对手的吗?  
  期待楼主揭开历史真相  
  楼主下面没有啦?  
  提醒一点:45年以前,伪满洲国境内整体和平,经济迅速发展  五十万训练有素的日式军队,并未参加抗日战争  苏军占领东北后,这部分生力军大部进入四野
  @dafengche103 70楼
02:25:10  提醒一点:45年以前,伪满洲国境内整体和平,经济迅速发展  五十万训练有素的日式军队,并未参加抗日战争  苏军占领东北后,这部分生力军大部进入四野  -----------------------------  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关东军的精锐早就已经逐渐抽调给南洋,剩下的不过是不入流的部队罢了,武器弹药等根本就不够几十万人使用,甚至极端时还有用中世纪武器的记载。而且共军只是留了部分日军技术人员罢了。如果你说的日式军队是伪满洲国的伪军的话,首先他们的装备不可能比末期的关东军强,其次把他们中的大部分赶到共军那一边的,恰恰是GMD自己。
  killywen 34楼
11:10:54  你这个推论,也是建立在苏联强大的基础上。  而且国民党也不是不亲苏,北伐的几十万件武器哪里来的? 在抗战时期,蒋介石和苏联也是合作的很好,苏联出了更多武器,直接派飞行员进来。  只是蒋介石权衡了下,投靠英美,在国际列强争斗下渔利,合算的多。  但他千算万算,就没算好自己连几十万日本军队都打不过。  另外中共强大后,也和美国建交,在苏美之间渔利。 说实话,还真要建立在自己实力上。  苏联就......  -----------------------------  @samkia
11:22:05  你想说什么?北伐,苏联支持孙中山,因为北洋不是投靠苏联的政权,国民党拿下大陆对苏联有利,此时彼时,风云变幻,蒋介石后来倒向美英,苏联才下重金扶植tg,不然为什么36年前,tg被打的东跑西藏?中间的发生的时候我想你都清楚吧。45年之后很明显,就是苏联支持tg,美国支持kmt,这是无可否认的,这就是冷战,就是要你死我活,kmt难道不想和苏联搞好关系吗?外蒙古都给了,都签协议,要求苏联停止给tg提供武器了,可事实呢......  -----------------------------  @killywen 38楼
13:52:39  苏联支持是很重要。比如东北就是苏联光复的。  但苏联的作用也有一定的限度。  老蒋看出来这个限度,才和英美大力亲善。  而且也不一定是苏联支持,共产党就能够获胜。日本共产党也没获胜呢。  另外,苏联支持的王明、博古,也被毛泽东赶下台了。  但看苏联支持,不看自己又没实力,最多下一个王明、博古罢了。  -----------------------------  美国人又出人又出钱又出装备给GMD,苏联不过是把在东北日本人剩下的东西送给GCD,而且走之前还把东北的工业洗劫了一遍。在对国共两党的政策上苏联一直摇摆不定,几乎就没有拿出过自己的东西来支援GCD;直到渡江战役之前还想着在中国搞南北朝。这支持也太有限度了吧。
  @吴老二的老二 67楼
00:40:03  @思考自由
23:28:00  内战中共军弹药充足,火力猛烈程度远远超过国军。这些光靠战场“缴获”,靠“国民党运输大队长”是不可能。真正的运输大队长是北极熊。  —————————————————  TG不是一直吹嘘小米加步枪打败对手的吗?  -----------------------------  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强调人,才是战争胜利的根本,武器是次要的。
  @吴老二的老二 66楼
00:35:42  @大卫杜夫3000
00:02:00  当时人民厌恶国民党腐败政府独载  —————————————————  现在的人民不也一样嘛  -----------------------------  不一样,现在的人民是不满,当时的是民不聊生。国民党为了打仗,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激起民怨沸腾。
  国军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虽然二战战胜,但并非国军在战场上直接打败日军。具体战斗绝大多数时候是失败的。抗战打了那么久,国军早就很疲惫了,他们的心理状态处于“战争结束了”“应该回家了”的状态。但是共军抗战根本没怎么打,正憋着一股气。这也是众多因素之一。
  共军内战使用苏援炮弹研究  http://www.youpai.org/read.php?id=5749  ...  因此这1,620万发炮弹,必然属于由驻满苏军将其原有美国租借予它的美制火炮以及炮弹,以及缴获的日制火炮以及炮弹交予中共之物。不可能还有其他来源。  ...  斯大林才是解放军的运输大队长,他派往西柏坡的苏共代表原来就是苏联铁道部部长。运送115,830吨炮弹可要八千节车皮,何况还有其他种类弹药。什么时候轮到蒋介石!  ...  苏联愿意予以共产党密码破译技术转移,美国却不愿意予以国民党密码破译技术转移。不过共产党对于破译日军密码,似乎效率不高。苏联似乎无意向其转移日军密码破译技术,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共军对于日军作战胜算不如对于国军作战胜算之高。
  對匪軍陰謀詭計與戰略戰術之分析  --------------------------------------------------------------------------------  內容來源:卷二十二  演講  隸屬章節: 演講\中華民國三十七年  版面原件:第419頁,第420頁,第421頁,第422頁,第423頁,第424頁,第425頁,第426頁  〔第419頁〕  ——中華民國三十七年三月十三日對  軍官團第七期畢業典禮及聚餐會講——  高級將領必須懂得心理作戰,要知道神秘性的重要,神秘性為較「秘密」更高的心理學。共匪現在不在白天行動,而在夜間行動,其意就在使你看不見,比方他本來只有一百人,而揚言有好幾萬,你雖有幾千人,已經受了威脅,不敢主動作戰。因此他就可以一百人的少數,戰勝你幾千人的多數。這是共匪作戰的最重要的戰術,也可說是共匪以劣勢裝備而能作戰的唯一條件。  現在我們部隊的所謂封鎖,只封鎖士兵宿營的地點,宿營地以外的地區,仍準老百姓來往。甚至向?匪的一面,也準老百姓自由通行,傳遞消息。這種封鎖可以說毫無用處。以後我們要真正對敵實行封鎖戰,不僅對於駐地周圍五十里以內的地區,要嚴密封鎖,禁止民眾通行;而且部隊移動時,行軍路線兩旁三十華里以內,尤其對於通向匪的一面,也要嚴密封鎖。最好在部隊移動之後,將原有駐地仍舊封鎖幾天,如此匪軍就不知道我們虛實,時時要防備我們進攻,心理上自然要感到威脅了。  要打破匪的這種詭計,我自去年四月開辦軍官團第一期以來,就反覆叮嚀的告訴大家,要大家儘可能多設假司令部,自己不可在司令部內,而要在一個普通的營或連裡面去指揮,尤其是行軍,切不可騎馬坐轎,一切生活行動,服飾態度,要和士兵一樣,這樣匪就不知道誰是指揮官了。近來我們高級將領被俘,有許多都是自己該死,不論態度行動,服裝飲食,都不與士兵一樣,這簡直是把性命送掉   剛纔所講匪軍訓練射擊手,專門射擊我方高級長官,這是一種最有效的辦法。我們以後也要採用這種戰術,譬如每一個團裡面,一定要各連自行挑選幾名射擊技術最好的士兵,送到團部考驗並舉行比賽,予以獎勵,平時使他們常常練習,到陣地上就專打匪軍的官長,一定要發生很大的效果。  所謂「觀測」,不僅要〔第425頁〕注意我們的彈?點,尤要要觀測誰是敵軍的官長,以便集中射擊。匪軍也把它列為專門課目,他們每連中只要有三四個好的射擊手,觀測清楚,命中確實,所發揮的力量,就可勝過全連,這點我們必須倣效,連長營長和團長都要帶幾個好的射擊手在身邊,一發現匪軍的官長,立刻命射擊手集中射擊,則一定可收擒賊擒王之效。  你們都已看過匪的「目前戰役問題」「戰鬥手冊」等書,就知道匪配不上與我們比。無論學術、技能,都是有限,他們只有下面幾個簡單的原則:(一)一點兩面戰術;(二)口袋戰術;(三)三猛——猛打、猛衝、猛追——戰術;(四)伏兵戰術(襲擊),(五)以快速度集中,所有的兵力,以大吃小,消滅一點。所有花樣,不過如此而已。而且歸納起來,不外以下三點:第一、各個擊破:所謂「以大吃小」,就是集中其劣勢裝備的部隊於一點,形成優勢,選定我方某一弱點,用力攻破。  監察官及兵役人員注意事項  --------------------------------------------------------------------------------  內容來源:卷二十二  演講  隸屬章節: 演講\中華民國三十七年  版面原件:第476頁,第477頁,第478頁,第479頁  〔第476頁〕  ——中華民國三十七年六月十三日在中訓團講——  〔要旨〕  一、一般將領勝利之後,驕矜自大,精神墮落,恣意享受,官兵之間不能同甘苦,共患難,以致時時遭受到不必要的犧牲挫折。  二、切實加強軍隊的監察工作,從速建立有系統的監察制度。  三、要愛惜自己的名譽和地位,要注重操守,砥礪廉隅,不能接受任何招待或餽贈。  四、要改善新兵的待遇,加強宣傳,激起人民的責任感。  五、徹底研究,交換心得,改善兵役,作為奠定建軍的基礎。  〔本文〕  但是這次戡亂,已經兩個年頭,以如此強大的國軍,又加以抗戰勝利的餘威,乃是革命以來從所未有的環境。但對於區區共匪到如今不但沒有消滅,反而任其猖獗更甚,我軍的實力,一天一天的減弱,使革命軍的名譽和地〔第477頁〕位一落千丈,國家人民受了奇恥大辱。這個原因究竟在什麼地方呢?  而所以形成今天的局勢,一部分固然是由於抗戰期間,一般軍隊的犧牲過重,精神疲憊,因此不能如抗戰時期充分發揮其戰力;而最大的原因,還是一般高級將領勝利之後,驕矜自大,自以為有了不起的功勞,尤其在接收敵偽軍政的時候,因為監督不嚴,許多軍官,貪污舞弊,以致精神墮落,恣意享受,生活與士兵完全脫節,官兵之間,不能同甘苦,共患難,感情自然日趨惡劣,軍紀也自然日趨敗壞,所以共匪雖是裏脅而來的烏合之眾,沒有嚴格的訓練,優良的武器,而我軍仍然不能予以消滅,反而時時受其襲擊和包圍,遭遇不必要的犧牲挫折,這是深可痛惜的!  現在我們在部隊中已經普設各級監察官,你們出去就是擔任這個重大的工作,就是要挽回今天部隊裡面頹廢的風紀與低落的士氣,要使過去一般軍官驕奢淫佚,貪污走私,與士兵生活脫節等等弊病,能夠在你們的監察之下,澈底改正過來,從而使官兵之間,確實做到同甘苦共患難,纔能恢復我們革命軍過去的精神,達成消滅共匪的任務。  為使你們的業務得以順利推行起見,我今天還可以交給你們一個特權,就是除了經常業務,你們應該向直接上官報告而外,如果部隊裡發生情節重大的弊端,而中間機構不能負責的時候,你們可以直接向我報告,我一定迅速處理。你們的職權,可說與古代文官中的監察御史約略相同。  其次,對於兵役班的學員,我也有幾句話要告訴你們:現在前方剿匪部隊所以不能獲勝的原因,剛纔說過,一部份由於我們少數軍官的腐敗,而另一部分則由於士兵的素質太低。士兵的素質之所以如此低落,就是由於辦理兵役人員太不得力。今後要提高士兵的素質,首先要革除征兵的毛病。征兵的毛病不革除,決不能建立現代化的軍隊。這些毛病,積久漸深,要想在根本上作澈底的改革,當然不是短期內所能做得到的事情,但各地情形不一,我們必須因地制宜,只要不與兵役法令的精神相違背,我們對於法令的條文,應該權宜變通,靈活運用,使役政得以順利推行。你們這次出去服務,首先應做到的一〔第479頁〕件事,就是要革除買賣頂替的弊端,要做到這一點,就要配合地方黨政機關,加強宣傳,激起人民的責任感,使富家子弟和知識青年都肯踴躍應征,為保護家鄉捍衛國家而出力。如果這些人能夠踴躍應征,則農工子弟自然不會逃避兵役,而買賣頂替的事情,也就不會發生了。其次是要改善新兵的待遇,新兵入營以後,要把他們看成自家子弟一樣,在物質方面,要使他們吃得飽,穿得暖,不致忍饑受凍;在精神方面,要有設備良好的環境,使他們心理上得到安慰。這些都不是難事,只要兵役人員能夠刻苦耐勞,實事求是,就可以達到目的。如果新兵入營,一切置之不理,視同外人;或橫加束縛,視如囚犯,這樣,就是本來願意當兵的,看了這種樣子,也不願入營了。改善兵役,當然要有適當的經費,這種經費籌措的方法,可向當地政府和民意機關商量籌措,並交由他們保管,公開支用,使老百姓都知道,我們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而決不是我們兵役人員拿來享用。如果當地籌不出錢,也可報請上級機關盡量設法,總要使新兵吃得飽、穿得暖,精神上得到安慰。能夠做到這種程度,不但足以促成當前戡亂的勝利,而且可以奠定國家建軍的基礎。反之,如果兵役仍像現在的樣子,不能逐漸改良,則後方的兵源缺乏,前方的力量就無法充實,那我們剿匪前途,就要遭遇種種困難了。你們這一期學員中,有許多具有實際經驗的,希望在受訓期間,澈底研究,交換心得,務使兵役的現狀能夠改良,建軍的基礎,由此奠定。
  改造官兵心理加強精神武裝  --------------------------------------------------------------------------------  內容來源:卷二十二  演講  隸屬章節: 演講\中華民國三十七年  版面原件:第483頁,第484頁,第485頁,第486頁,第487頁,第488頁,第489頁  〔第483頁〕  ——中華民國三十七年八月三日主持軍事檢討會議開幕典禮講——  〔要旨〕  一、高級將領精神頹廢、信心動搖,為剿匪前途最大之隱憂。  二、高級將領應有反省——失敗的原因何在?自身的精神如何?  三、要改造精神,必須(一)改革生活;(二)明廉知恥。  四、大家要記取本黨革命的歷史,恢復革命的自信心,以自力更生的決心,作堅苦卓絕的奮鬥,必可完成戡亂的使命。  〔本文〕  但是我體察一般高級幹部的情緒,大多數對於革命前途信心喪失,心理動搖,以為本黨的地位,真是岌岌不可終日,這種現象的發生,是我個人最感慚愧痛心的一件事。因為今天一般高級將領,不是我親自領導出來的幹部,就是我親自教育出來的學生,我不能使他們對主義建立生死不渝的信心,對革命抱定百折不回的志願,這就證明我個人領導無方,教育失敗,我對國家就不能辭其責任!  以軍隊而言,現在我們大多數高級將領精神墮落,生活腐化,革命的信心根本動搖,責任的觀念完全消失!這樣的將領,如何可以領導部下,和萬惡的共匪來作戰呢?尤其使我痛心的,這兩年以來,有許多受我耳提面命的高級將領被俘受屈,而不能慷慨成仁;許多下級官兵被匪軍俘〔第485頁〕虜,編入匪部來殘殺自己的袍澤,而不能相機反正,這真是我們革命軍有史以來所未有的奇恥大辱!  我以為我們國軍今天最大的恥辱和失敗的根本原因,莫過於下面的兩件事:一是我剛纔提到的高級將領被俘受屈和下級官兵被騙驅戰,來殘殺自己的袍澤,這件事證明我們今天有許多官兵不僅忘記了革命軍人的天職,而且不知道什麼是軍人的責任和恥辱了!古人說「明恥教戰」,又說「知恥近乎勇」,我們今天一般官兵不知廉恥,不明責任,一旦和敵人作戰,自然只有失敗,只有被俘了。  其次是我們一般高級將領個人的生活行動和習慣,漸趨腐敗,與下級官兵隔離日遠,這是我們官兵感情隔膜、士氣不振的最大原因。試想我們高級將領平時不能與士兵同甘苦,戰時他還能和你們共生死嗎?而且一個人生活腐敗,則其精神未有不趨於墮落的,所以我認為我們今天要重振軍心,挽回頹勢,一定要從高級將領精神改造作起。而要改造精神,就必須一方面改革我們的生活習慣,一方面更要明廉知恥,然後纔能夠作一個俯仰無愧的軍人,纔能夠擔負戡亂建國的責任。  要看清共匪根本沒有什麼力量,終久是會被我們國軍消滅的。他今天所有擴充的武器裝備,都是由於我們自己的錯誤,被他擄獲得去的。今後只要我們自己能站穩腳步,不再錯誤,不再供給他武器彈藥,則我們就可很快的得到最後的勝利。  我們根據二十幾年來血的教訓,就格外可以加強這種自信。現在一般人只看到共匪的奸詐驕橫,以為他真是有什麼了不得的力量,殊不知共匪的奸詐行為並不自今日始,而是他二十餘年來一貫的伎倆。如果他真有力量,那我們老早就被他消滅了。  現在我們無論海陸空軍、交通運輸,以及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的力量,那一樣不是超過共匪若干倍?共匪有那一樣夠得上與我們相比?我們為什麼要動搖信心,自甘失敗呢?  要知道今天剿匪軍事之所以不能迅速結束,並非共匪有什麼厲害,而是由於我們忘記了本身的革命歷史,喪失了傳統的革命精神,故今日成敗之機不在於共匪而在於我們本身!更要知道我們革命黨解決一切困難問題,都要求諸己而不求諸人,過去北伐如此,抗戰如此,現在剿匪也是如此,必須以自力更生的決心,作艱苦卓絕的奮鬥,然後纔能達到成功的境界。
  说来说去,国粉的逻辑就是国军之所以失败,就是败在东北,败在四野实力强,四野实力强是靠关东军的武器.关东军的武器就是决定因素。那么我们就说下武器:   1948年8月,即辽沈战役之前,东北野战军的实力统计为:兵员总数1039737人,长枪385134支,短枪50352支,冲锋枪12960支,轻机枪15582挺,重机枪3136挺,六零炮2890门,迫击炮986门,山炮324门,野炮194门,榴弹炮92门。除重炮外,从数量上看已形成了优势,具备了与国民党军决战的实力。  再看下国军:  何应钦:《八年抗战之经过》(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七十九辑,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二一三、二一四页)记载:日本投降,国民党共接受武器装备有步骑枪685897支,手枪60377支,轻重机枪29822挺,主要火炮12446门,步枪机枪子弹余发,手枪子弹2035000余发,各种炮弹共2070000余颗,炸弹6000吨,战车(坦克?)383辆,装甲车151辆,卡车特种车15785辆,各种飞机1068架(其中可用者291架,待修626架,不堪用151架),飞机用油1万余吨,舰艇船舶1400艘,共54600余吨,其中军舰19艘(90至1100吨,仅三艘可出海),驱逐舰(驱潜艇)7艘(每艘约百吨,6艘可用),鱼雷快艇6艘(15至25吨各三艘,均可用),小型潜艇3艘(50吨内两艘可用),小炮艇200艘(每艘8至25吨,大部不堪用),马匹74159匹  显然国军拿的鬼子装备更多,单论装备组建2个四野绰绰有余,这还不算那些美械部队。  第二,鬼子的武器数量是东北共军取胜的决定因素?那么共军刚进东北时拿的鬼子武器最多,然后呢?还不是一路溃到哈尔滨?  第三,其他战场呢?比如西北,力量如此悬殊,倒是发动个XX战役把彭德怀给灭了啊,怎么反而被弱小的对手打得被动防守?论解放战争的战绩,华野要大于东野,难道华野也拿了关东军装备了?  我考,鬼子装备到底是什么神仙法宝?比美械还要强?还是国粉的救命稻草?国粉又要拿东北炮弹说事,上面已经贴了,是山炮炮弹,而且还是仿制美式的。请问炮从哪来?重炮从哪来的?华野只是部分的靠东北解决了炮弹问题就把包括五大主力之三的中原国军搞定了?  国粉到底是在为国军开脱还是高级黑?  第四,从美帝到花生米本人都认定国军不是败于装备,而是因为腐败,自己无能。他们可是当事人哦。难不成老毛子给的武器都开发了隐型功能,可怜的国军被天上的米格机,地上的T34,155榴突突的昏天黑地,却硬是不知道对手用的啥装备?  共军说国军拿美援,可以摆出一堆缴获的美械。可共军在东北败仗打了不少,比如在四平。国军倒是把缴获的苏联装备摆摆看那?
  下面再说说大连建新公司(被某些国粉吹嘘成东亚第一军火厂) :  日,苏军同意将“满洲”化学、大华炼钢、进和、金属制品、制罐及曹达等6家工厂移交我方。同时,我方投资建设的引信厂、弹丄药厂等也陆续建成。这批新旧工厂共同组建为一个规模庞大的联合企业,对外用民办企业的名义,称“大连建新公司”。我党、我军历史上第一个最大的现代化军工联合企业就这样诞生了。当时公司总经理由华东局派来的朱毅担任;副经理由晋察冀中央局派来的江丄泽民担任;公司经费主要由华东局提供。  三、军工生产的发展过程   建新公司发展军工生产,可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7年5月至1948年1月):这一时期的工作重点主要是建设3个军工专业厂,开展钢制炮弹试制工作。同时修复和新建若干与军品生产密切相关的生产线。1947年5月,制造炮弹的裕华厂、制造引信的宏昌厂和制造无烟药的大连化工厂5分厂3个兵工厂先后施工。建新公司的工人、技术人员及试验室分析员们冒着危险,经过多次试验,获得了确切的数据,至10月先后试制出合格的弹体、底火、雷丄管、引信等。到年底,形成了月产1万发炮弹、1万个引信和3吨无烟药的生产能力。日,试制成无烟药、药筒等全装炮弹零部件。为了纪念这个有意义的日子,建新公司将自行生产的全装炮弹命名为“一·二四”式炮弹。这种全装钢质后膛炮弹,比其他解放区生产的前膛炮弹在技术、工艺上更科学,杀伤威力更大。   第二阶段(1948年2月至1948年12月):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迅速扩大弹丄药生产能力,全力支授解放战争。1948年,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阶段,前方急需大量炮弹。建新公司全力投入弹丄药生产,其规模不断扩大。1948年实际完成炮弹23万发,生产引信32万多个,无烟药110吨。   第三阶段(1949年1月至1950年12月):此阶段炮弹生产任务减少,民品生产任务增多。   1949年初,为渡江战役作准备。建新公司顺利地完成了任务。渡江战役的胜利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已成定局。日,中央军委批示兵工生产以“保留必要者,提高质量,节省经费,以利恢复发展人民经济”为原则,逐步减少弹丄药生产,积极发展民品生产。建新公司所属各厂,除弹丄药、引信、无烟药等厂生产军品外,其它工厂原先就是民品生产厂,民品生产车间基本保留。因此,由战时生产转向和平生产比较顺利。工厂先后增加了镀锌铁丝、铁钉、木螺丝、锉刀、耐酸泵、硬质合金、锅炉等民品生产。在1949年全年产值中,民品占53.7%,军品占46.3%,全年生产日式及美式七五山炮弹210000发,掷弹引信300000个,美式双用引信40000个,无烟药259吨。   1950年,建新公司用4个月时间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军品生产任务,生产美式七五山炮弹60000发,掷弹引信250000个,美式引信5400个;修改短延期为瞬发引信1620000个,无烟药88.5吨。民品生产值60亿元(东北币)。  建新公司成丄立近4年间,共生产日式三八、九四、一·二四和美式七五山炮弹545700发;药筒260000个;自配M式野山加引信95000个,改产掷弹引信556000个,修理旧引信162000个,合计813000个;生产日式、美式底火609000个;雷丄管240000只;六0迫击炮1430门;苏式冲丄锋枪丄563支;弹体钢3000多吨和各种型号的无烟药450多吨9,为解放战争提供了充足的炮弹。  而淮海战役中,TG武器装备损失计有坦克1辆,山炮、野炮、榴弹炮共34门,迫击炮、步兵炮共219门,掷弹筒26具,轻重机枪1884挺,长短枪14588支,各种炮弹679943发,各种枪弹2014.9万发,炸药(缺双堆集战场统计数字)97025斤。  也就是说,建新4年生产的全部炮弹,还不够淮海消耗的。况且,建新只能生产山炮炮弹,象105及更大口径的美式榴弹炮炮弹根本造不了,而且这些山炮炮弹也未必都送到了华东。  为了掩盖自己的无能,不惜夸大吹嘘对手的实力,这是国粉一贯的做派。不过掩盖自己的无能也就罢了,可别掩盖自己的战绩啊:国军47年9月发动的九月攻势,基本把胶东全占了,连长山岛都占了,还把共军积攒的军需物资抢了个光。也就是说,从东北蚂蚁搬家似的送来的物资,实际用的上的也有限。
  美帝的说法:  国务卿艾契逊上总统函  (一九四九年七月三十日于华盛顿国务院)  【第3部分】  美政府派往协助中国抗战之军事及文职代表,旋即发现:上述国共长期争斗,不特在军事上及经济上抑且在政治上及精神上严重削弱中国政府。美国军事及外交官员之报告,显示在一九四三年及一九四四年期间,中国政府及国民党显已失去其抗战初期中所赖以赢得人民拥护之十字军精神。若干观察家基本认为:彼等已渐趋腐败,只知争夺权位,依赖美国战胜日本,以保持彼等在国内之权势。实则衡以西方标准,中国政府自来即为一,党,专,政之政府,不能谓民主政府。战争之重压,迅使其原有之自由份子勇力锐减;而与过去军阀无殊之反动派势力,反日见增加。中国之广大民众,遂益失去其对政府之信任。  ......................  【第4部分】  吾人因此认定:唯有能奋发图强与前进之中国政府,始能重得人民热烈拥戴;亦唯有此种政府,始有能力且愿意对日作有效抗战。美国官员,曾屡次将彼等对此种局势之关切,*请蒋委员长注意;而蒋委员长亦屡次答允设法改善。显在事实上,蒋委员长甚少或并未作有效之努力以改正之,且复将敢进忠言之中国官吏,拒诸千里之外。美国若干观察家,不只顾虑中国中央政权之衰萎足以影响战争之进行,且复虑及国民党之衰落,足以影响其在政治上或军事上与中共之斗争。此群观察家早在一九四三年及一九四四年间,即已虑及国民政府若与人民如是隔绝,则在战后之政权竞争中,恐将无力维持其治权。(各该观察家之报告,本函所附纪录,亦曾予以引用)但吾人基于若干显明之理由,仍继续以全部援助*予中国国民政府。  ..............................................  【第6部分】  国民政府于一九四五年,在人力或军备方面,均远胜于其敌手;此种优势,且一直维持之一九四八年初。在此阶段中,泰半由于吾人在军运,军品及补给方面所给之援助,国民政府之力量,乃得扩展至华北及东北大部分。迨一九四七年初马歇尔将军离华时,国民党在军事胜利及辖境扩展方面,可谓已臻极*,然厥后一年半间所显露者,厥维国民党之表面力量,原属虚幻,而其胜利,则系建立于砂砾之上者也。  ..................................................  【第8部分】  中国国民政府失败之原因,在本函所附纪录中叙述颇详。此等原因,并非由于美援之不足。据我方军事观察人员报告,国军在一九四八年之重要年份内,无一次失利系由于缺乏装备或军火。实则我方观察人员,早在战争初期,已于重庆发现腐败现象,已将国民党之抵抗力量,*丧殆尽。其领袖不能应变,其军队丧失斗志,其政府不为人们所支持。反之,中共则经由严酷之纪律训练,并有疯狂之热忱,用能自居于人民保护者及解放者之地位,以求售于人民。故国军无须被击破,而即已自行解体。凡一政权缺失自信心,凡一军队无战斗意志,一经战斗考验,立见崩溃,此固历史所一再昭示吾人者也。  .......................................................  【第9部分】  美国对华友好及援助中国人民之传统政策,无论在平时及战时始终维持,自对日战事结束后,美国政府以赠与及信用借贷之方式所给国民政府之援助总数约二十亿美元,等于中国政府货币支出百分之五十以上,在该国政府预算上所占比例,大于美国战后对西欧任何国家所给援助。在此等赠与及信用借贷之外,美国政府复曾以大量军用及民用战时剩余物资售与中国政府,美国政府为采购该物资,曾耗去十亿美元以上之巨款,而其依照中美双方协议,美国所*取价于中国者,则仅为二亿二千二百万美元。然后由于国军将领之指挥不当,其队伍之叛变与投降,以及缺乏斗志,致使美国于对日战争胜利后所供给国家之军用物资,大部分均落于共军之手。
  花生米自己的说法:   最近國際局勢之演變與我們反共抗俄之前途  說明自力更生與革命成敗之關係   --------------------------------------------------------------------------------  內容來源:卷二十三 演講  隸屬章節:演講\中華民國三十九年  版面原件:第111頁,第112頁,第113頁,第114頁,第115頁,第116頁,第117頁,第118頁,第119頁,第120頁,第121頁,第122頁,第123頁  〔第111頁〕   ——中華民國三十九年一月三十日在革命實踐研究院講——  〔要旨〕   一、惟有「興學養廉」始能挽救國家民族的危亡和社會道德的墮落。  二、要喚醒民族靈魂,提振革命精神。  三、分析最近國際局勢的演變及其發展:  1·俄在美英自私錯誤政策下,在東方得到擴張的機會。  2·保衛臺灣的把握。  3·依賴外援所得的物質無幾,所失的精神無限。  四、自立更生與革命成敗的關係。  現在有許多人以為美援不來,我們在臺灣就沒有辦法,但據我的經驗,這三年以來,我們有了美援,反而招致失敗;而美援愈多的時候,反而是我們失敗愈慘重的時候。因此我告訴大家,我們要求反共〔第121頁〕戰爭的真正成功,一定要等到美援完全斷絕,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了自力更生的決心,都有了獨立作戰的準備,纔能達到目的。我上次紀念週曾經對各位講過:本黨革命史上歷次偉大的成功,那一次不是我們本?自立自強的決心,孤軍奮鬥再接再厲,而獲得最後的勝利呢?所以我們從事革命。決不可希望外援。相反的有時正因為我們有了外援,反使我們心存依賴,精神渙散,而招致更慘失敗的結果。這種事實,在近代各國革命史中,是屢見不鮮的。例如俄國革命時,一般帝國主義者幫助白俄,對俄國四面包圍,加以嚴密封鎖,但是俄國革命終於成功。又如土耳其凱末爾所領導的國民黨進行革命的時候,其受列強封鎖情形,亦復如此,完全是靠了他們自力更生的決心,堅苦奮鬥,死中求生的精神,纔能獲得土耳其的自由獨立。今天我們的領土雖然縮小到臺灣一省,但是土地物產的條件,仍然優越,尤其海空軍的力量,更是當時俄土革命時期所罕有的,我們為什麼一定要依賴美援呢?我們為什麼還要說自己沒有把握來保衛臺灣呢?大家如果真是黃帝的子孫,真是 總理的信徒,就要有這樣獨立自強,孤軍奮鬥的精神與氣魄,要用我們自己的力量,來決定我們自己的命運,創造自己的世界。據最近各國革命成功的歷史來證明,凡依賴外援者,必不能成功,即使勝利亦歸失敗,否則亦必受援助者之支配,為其附庸,這是今日的東歐各國與中共是很顯明的例子。如果他有自力更生不偏不倚的革命精神,即使其外援斷絕,甚至四面被人封鎖,則其最後亦必成功,此例甚多,不能枚舉,即如美國南北戰爭的時候,南美有英國的接濟,而且得到英國的承認,而南美最後仍是失敗,白俄亦是如此,今日中共偽組織雖得俄國援助,其最後命運亦必難逃此例。我今天可以告訴大家:我們現在不僅不能希望外援,更是不必依賴外援,而〔第122頁〕且亦不必依賴外援,以其所得的物質無幾,而所失的精神是無限的了。因為我們果能有獨立不倚自強不息的精神,在臺灣各種的條件,實有其自力更生之道。所以我們真能為國家民族的自由獨立,堅強奮鬥,不折不撓,那世界上任何國家,將來都要求來做我們的朋友;反之,如果自己不能努力自強,而專門依賴外援,仰人鼻息,那就誰都成了我們的主人,而我們自然只有永遠作人家的附庸和奴隸!自從杜魯門總統在一月五日發表對臺灣的聲明之後,許多人覺得灰心失望,以為對我們不利;但我看起來則認為有百利而無一害,而且在精神上大可以促進我們革命的成功,因為他在這個聲明裏:第一,使我們對於美援不再存任何希望,可以激發我們一般軍民自力更生的決心,和獨立自強的意志。第二,美國重申尊重我國政府在臺灣的領土主權,這點真是美國對我們剿共抗俄最大的援助,更足以澄清國際的視聽,掃除一般國人向來對於臺灣地位的疑慮。
  关于卧底:  其实ZG最大的卧底不是别人,正是花生米公。额,忘了加空格了,对不起!  首先莱芜战役中,粟裕原计划在新泰、颜庄一带消灭李仙洲部,但被王耀武发觉,命令李仙洲撤退,而李也的确将整编46师和73军撤至莱芜地区,假如到此为止,李军中共谍韩练成有天大本事也无可奈何。而此时花生米坐不住了,伙同陈诚(匪谍嫌疑)严令李南下,重新占领新泰和颜庄,这样又把李送回粟裕布下的口袋。失败之后又恶毒攻击国军“就是5万头猪,共军3天也抓不完”,打击国军士气。  辽沈战役中,锦州“沦陷”后,如果能让廖兵团及沈阳守军立即从营口转进,或许能保住新一、新六军这样的骨干,但是花生米执意要廖耀湘配合锦西葫芦岛方面国军,收复锦州,结果贻误时机,全军覆没,此其二。  其三,淮海战役中,国军准备放弃徐州时,南京国防部(实际是共谍刘斐等人)为杜聿明设计的撤退路线是走淮阴淮安,取道苏中转京沪,这与粟裕所获的情报自然是一致的,但杜聿明早已怀疑国防部有共谍,没有按照这路线走,而是走津浦路西侧,从萧县、永城南下。如果按照国粉们的思维,有情报就有一切,粟裕也不分析判断,照此情报在两淮拦截伏击的话,杜聿明早跑回江南了。事实上粟裕事先已判断出杜后来的路线,但即便如此,如果国军按照杜的路线走到底的话,粟裕也来不及组织足够的兵力进行阻截。就在这紧要关头,花生米同志感到组织上又一次需要他发挥作用了,于是毅然决然地命令杜聿明停止西进,去解救黄维,从而为粟裕争取到宝贵的时间,将杜邱李集团包围在陈官庄(那位后来被称为最后一位去世的国军抗日名将,又一次提前逃出生天)。  另外,国粉们一再强调,共军能取胜除了间谍就是苏援,武器装备大大超过国军。假如这是事实的话,那么花生米何以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叫嚣3个月消灭共军?这不是把国军弟兄们往火坑里推吗?如果内战刚发动时,以不了解对手实力为借口,勉强遮掩的话。那为什么到了台湾做检讨时,只说党国如何腐败,如何派系矛盾重重,只字不提共军的装备优势?为何要替共军刻意隐瞒?更明显的是,65年时花生米同中共基本谈妥了六项条件,准备归队了。  综上所述,得出结论,蒋氏花生米公才是中共最大的间谍!  最后让我们一起致敬:  中共杰出的久经考验的地下党,中国人民解放军首任总后勤部兼总装备部部长蒋氏花生米公同志永垂不朽 !
  关于土改:  对于土地改革未能收效的原因,蒋介石1952年4月在台湾阳明山庄做关于《土地国有要义》的讲演中是这样认为的:“所可惜的是我们有完善的主义、政策、计划和方案,却缺乏具体精密的方法,和笃实践履的行动。……过去我们的失败,就失败在虽有计划,而没有行动,虽有行动,而缺少方法,即使有了行动,而又是与现实不合的。……没有方法,亦就不能获致效果”(注: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三民主义历史文献选编》,第435页,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7年印行。)。  而曾参与国民党土地改革的肖铮的看法则更接近本质。他认为:“问题的焦点在于决心不够,只要我们有推行土地政策的决心,法不完全,可以修正,人力不够,可以培育罗致,经费不足,可以筹拨。所以,这些问题都不足以影响土地政策的推行。唯有决心不够,确实可以影响一切”(注:《地政通讯》第23期。)。其他类似的看法也认为:“自国都之所在南京而至各大省会特别市,对平均地权之实行,始终犹豫无决心”,以致“各省市严格执行者,殊不多见。”(注:郭汉民:《管教养卫与平均地权》,《中国土地政策》第38页。)至于为什么决心不够,肖铮认为,国民党执政后,“居于高级领导阶层的部分同志失去革命精神”,他们“在首都及其他大城市,已买进大批土地建筑大厦,甚至经营房地产生意,因之更牵涉到本身利害关系。”(注:肖铮:《土地改革五十年》,第72页,台湾中国地政研究所1980年版。)  其实,土地改革不仅仅牵涉到国民党内高级领导人的利益,还牵涉到从中央到基层很多人特别是把持乡村政权的地主豪绅的利益,因而受到他们激烈抵制。早在30年代进步的经济学家就指出:“租佃制度是否能够彻底改革,主要关键到还不在改革办法是否周密,而在乡村政权究竟在谁的手里,如果地主豪绅掌握乡村政权,那末任何周密办法都是无法推行。”(注:益圃:《中国地政学会怎样改革租佃制度》,薛暮桥、冯和法编:《〈中国农村〉论文选》(上),第342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中国是个半封建的社会,政治机构愈到下层,便愈带着浓厚的封建色彩。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农村中豪绅地主阶级政治势力得到恢复与加强。旧式的乡董、图董等土劣,摇身一变,当上了“新式”的区长、乡长、镇长。乡村政权几乎被顽固的封建势力所操纵。“农村行政,为地主的广大势力所渗透,税收、警务、司法、教育,统统建立在地主权力之上”(注:《陈翰笙文集》第61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在北方,“一般来说,无论是新式或旧式区长,常为当地大小地主所包办。”农村复兴委员会1933年对陕西、河南两省66人区长的调查表明,拥有百亩以上土地的地主占70%左右。在南方,家村基层政权也多为中小地主直接掌握。同据农村复兴委员会调查,江苏无锡6个区的乡镇长中,地主占89.9%,富农占6.7%,中农占3.1%(注:李珩:《中国农村政治结构的研究》,《中国农村》第1卷第10期,1935年7月。)。  另据陈翰笙等人1930年对无锡104个村长的调查,地主占91.3%,富农占7.7%,商人占1%(注:《陈翰笙文集》第62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同年,江苏省民政厅对该省374个占有千亩以上土地的大地主主要职业的统计表明,各级军政官吏占44.39%,高利贷者占34.49%,商人占17.91%,经营实业者占3.21%(注:肖铮:《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46155页,台北成文出版社、美国中文资料中心1966年联合出版。),正是由于这些兼任军政官吏、高利贷者、商人等新式豪绅地主盘距在乡村政权中,国民政府在日趋严重的农村土地问题上所择取的许多改革措施不是收效甚微,便是归于失败。“中央政府所制定的改良政策,往往传到省政府时打了一个折扣,传到县政府时再打一个折扣,落到区乡长的手里的时候,便已所余无几。譬如‘减轻田赋,废除苛杂’,中央虽然三令五申,但到县政府和区乡长的手里的时候,就会把一部分田赋变成税捐,把一部分的税捐变为摊派,换汤不换药地敷衍过去。”(注?益圃:《新土地政策的实施问题》,《中国农村》第3卷第7期,1937年7月。)  又如“二五减租”,在江苏,经办减租的各县县长“为结好于彼等起见,故决不愿厉行此项法令,是以毫无成绩可言”(注:马寅初:《中国经济改造》(下),第678页,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在湖北,日省政府发布的文件说:省政府关于减租的文告“业布已经月余,其切实执行者固多,而借故迁延,意存观望者,亦复所在多有,甚至将所颁布布告,匿不张贴,藐视法令,违反党纲,显系土豪劣绅,把持操纵,流氓地痞,顽抗阻挠”(注:《中华民国史事纪要》,第609-610页。)。浙江最早实行“二五减租”,但开始后不久,就受到了地主势力的破坏和阻挠。他们或诬指减租农民为共产党报警逮捕,或借口收回自种以撤佃相威胁,或贿使地痞流氓及暴徒以武力抗拒减租。天台、遂安、武义等县都发生了县党部指导员因推进减租而被殴打或杀害事件。地主们纠集在一起联名向省政府及南京政府要求废止减租,收回成命的函电,更是屡见不鲜。1928年,省政府为修杭江铁路,准备预征田赋,有势力的地主即乘机向省政府主席张静江游说:如不取消“二五减租”,“明年(1929年)起将不缴田赋”(注:肖铮:《中华地政史》,第273页。)。  在地主阶级的压力下,张乃于1929年4月,在省政府会议上提出:“‘二五减租’办法自实行以来,纠纷迭起,佃业双方均受其害,洵属有弊无利,拟民国十八年份起取消‘二五减租’。”(注:肖铮:《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33980页,台北成文出版社、美国中文资料中心1966年联合出版。)省政府遂通过了自本年起暂行取消减租的决议。后虽由中央派员协调,“二五减租”名义上仍旧存在,但已“名存实亡”。地主勾结警吏,压迫佃农,无端撤佃、追租、补租等事件频繁发生。许多县政府和区乡长阳奉阴违,甚至“伪造省府训令”,宣称“实行二五减租即以共匪论罪”(注:益圃:《新土地政策的实施问题》。)。  这说明地方政府尤其是乡村组织中充满着豪绅封建势力,很难指望它来忠实执行反封建的改良政策。再如土地整理,首先要求册籍明了,但直至抗战爆发,国民政府在各省的清丈土地、编造图册的工作也未完成。而经办土地陈报的乡镇长大都是当地的地主豪绅。大小地主们利用册籍的混乱和在乡村中的特权,将田亩以少报多,以熟报荒,逃避或减少负担。地籍不明,册书散乱对他们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弊。政府当局明知他们作恶多端,但大多数领导人与乡村中土地占有者“利?一致,思想感情相通”(注:(美)杨格著,陈泽宪等译:《1927年至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第33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5月版。),又因税源所系,常与他们互相利用,互相掩饰。在江苏,地主豪绅贿赂地政官员隐瞒田产之案屡有发生。有的县居然出现查报后的田亩较查前反为短少的情况(注:肖铮:《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14392页。)。由这些人来担任整理土地的责任,是不可能指望有所成就的。  江苏的土地陈报“虽有四年之久而开办区域与登记,成绩实无甚大进步”(注:《地政月刊》第1卷第2期。)。浙江推行土地陈报工作一年余,动员专职人员12万余,农民负担每亩0.12元陈报费,耗资30余万元,最后仅完成全省耕地面积的17%(注:石西民:《我国田赋的积弊与整理》,薛暮桥、冯和法编:《〈中国农村〉论文选》(上),第386页。)。  直到1948年,肖铮终于认识到:“我们20年来的政治基础是建筑在地主身上的”(注:《土地改革》第1卷第1期,1948年4月。)。
  减租 民国初期,南京政府决定在浙江、湖南、湖北、江苏等省进行试点(仅从这些试点 区域处于南京政府的中心区域来看,其减租愿望是真诚的),推行二五减租。1929年、 1930年、1932年,南京政府分别颁发过减租的法律法令,但是,真正推行了减租政策的 ,仅有浙江一省。到30年代中期,减租政策最终失败。 由于南京政府没有得力的推行减租方案的基层机构,那些实际把持者基层政权的地 主几乎一致反对和抵抗减租。他们以“业农”或“乡农民代表”的名义,联合上百人签 名,不断向上“请愿”。如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收藏的《浙江各县呈请取消施行二五减 租以免纠纷》(1931年11月至1934年6月),就详细记载了这种请愿。他们的请愿有一个 共同点,就是并不否定减租本身,而是借口“劣佃”破坏了减租。在这些地主看来,所 谓的“劣佃恶农”趁减租之机,被“痞子”所操纵,或者更直接指摘被南京政府建立的 村长、村委员会、农会和国民党部所操纵,往往要求超过25%的减租额,甚至干脆不交地 租。为了推行减租而成立的佃业仲裁会,也被请愿书指摘为故意偏袒佃农的组织,甚至 认为佃业仲裁会以暴力威胁地主,煽动佃农对抗交租。更进一步,地主还威胁道,二五 减租政策必须对地主和佃农的关系恶化负责,地主将不会再像以往那样向政府照章纳税 。有个别地方的地主,买通基层官员,运用政府力量反对减租。如天台县的地主就与区 长、警察串通起来,“伪造省府训令,谓实行二五减租即以共党治罪,并派军警多名逮 捕农民”。尽管地方上的国民党部和省政府一一驳回了这些请愿,但是,省县的税收压 倒了一切,维持农村安定的需要压倒了一切,南京政府不可能为了农民而得罪地主,因 此,对减租的抵制取得了成功,浙江的减租试点不了了之。   ....................................................................................  看看,GMD连个减租都搞不起来,还怪别人搞土改么?
  @samkia 31楼
10:31:13  根本原因,我怀疑是美国与苏联就中国问题早已达成一致,换句话说,美国放弃了中国,美国很可能综合利弊得失认为,过多介入中国内战,得不偿失,尤其以47年对华政策转变开始,军援缩减。毕竟苏联与中国接壤,从东至西几千公里,美国如果深入介入内战,肯定不如苏联有优势,苏联有着非常非常明显的地缘优势,这一来一去成本实在是太大了。而且就算帮助国民党成功拿下中国,从东北到新疆与苏联全面对抗,新生的中国肯定没有这个......  -----------------------------  先欧后亚~
  回复第76楼,@思考自由  国军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虽然二战战胜,但并非国军在战场上直接打败日军。具体战斗绝大多数时候是失败的。抗战打了那么久,国军早就很疲惫了,他们的心理状态处于“战争结束了”“应该回家了”的状态。但是共军抗战根本没怎么打,正憋着一股气。这也是众多因素之一。  --------------------------  有道理  
  尤其是民國三十二年他們發起所謂「整風運動」,逐漸打破其過去空疏迂闊的形式主義,使一般幹部養成了注重客觀、實事求是的精神。這可以說是共匪訓練最大的成功,大家不可不切實注意。  -----------------------------  这个比较搞笑。中共还会“注重客观、实事求是”?  我们是想要了解历史真相和原因,不是粉哪个不粉哪个。不知道为什么有的人一面看不起蒋介石,另一方面却拿他的说话来当成理论基础?  有些人或许认为,战斗能力强代表光荣,需要站在自己“所属”的那一方维护,或贬低另一方。这种心理毫无意义。  个人认为,能力和胜败的问题,需要客观理性的分析,提炼出普遍性的认识,而不是做粉丝状唾沫横飞地吵架,从而维护哪个死人的面子。另外,本人对内战具体情况了解有限,并无深入研究,只是偶尔看到一些观点,转发交流一下而已。  另外,虽然共军胜利,并不代表其具有道义优势。国军固然腐败无能,但是“无能”二字太过空泛,“腐败”二字也太过苍白。没有具体的例子和深入的分析,无益于对历史的认识或对军事建设的理解。
  神秘性與心理戰對剿匪作戰之重要及其方法  --------------------  个人认为,这个东西主要是情报的问题。当双方情报能力不对称的时候,处于情报劣势的一方才会觉得另一方如同神出鬼没一般。
  徐泽荣:公班衙军工业战败之始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zgyj/gqmq/article_49.html  (注:以色列人口800万,比深圳还少)  台湾岛的面积是以色列的2.4倍,人口是以色列的3倍,产值是以色列的近二倍,但其军工研发、制造能力却远远不及以色列。新中国就更不用说了,如今它每年毕业的研究生、大学生、中专生之数,已等于以色列的全国人口数,然而其全球科技实力综合排名,却在以色列之后。再看其他:莱特兄弟是国企技工吗?不是!波音公司是龙头央企吗?不是!日本用以奇袭珍珠港基地的航空母舰,是国营株式会社造出来的吗?不是!英国用以夺回福克兰群岛的远洋舰队,是皇室名下工厂造出来的吗?不是!它们都是政府动用税收,从私有民营企业手中采购回来的。
  警醒我国朝野勿以为衰运已去,提醒外国兵家勿以为中国无人。  --------------------------------  值得庆幸的是,徐泽荣的研究对中共党国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党国军工是不可能改成民营的。
  1:中供背靠苏俄,这是最根本的原因,不但从苏俄那里得到武器物资,而且最重要的是靠苏俄聚拢人气,所以即使中供里没有毛,中供一样能击败国方。  2:内战时国方失去了美国的支持,美国不知道发什么神经病,不但不支持蒋,甚至蒋他们自己出钱找美国买武器弹药,美国都不卖,所以国军经常都没弹药。后来朝战时美国才后悔了。  以上是最主要的原因。  3:国党那边的将领太菜,很多将领都是靠关系走后门混上去的。同样蒋也很菜。  4:共方的制度完善,共方的各种制度都出自苏俄,包括军事,正治,宣传,后勤,等,极其高效完善,这些高效制度合在一起运转,那可是威力无穷。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会怀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