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届伦敦奥运会火炬传递的火炬是能从水下燃烧的?

奥运火炬为什么风雨吹不灭,还能在水下不灭?_百度知道
奥运火炬为什么风雨吹不灭,还能在水下不灭?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由中国自主研发的奥运火炬采用了众多高新科技,在燃烧稳定性与外界环境适应性方面达到了新的技术高度,而由于涉及军工技术,火炬燃烧技术也被视为北京奥组委的核心机密。 北京奥运会火炬使用燃料为丙烷,其主要成分是碳和氢,燃烧后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没有其他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火炬燃烧技术也是火炬上天入地的保证。作为奥运精神象征的圣火,永不熄灭自然成为最关键的要求。已将载人航天器送入太空的中国,将圣火送上珠峰从技术角度分析并非难事。 整个北京奥运火炬传递过程需要火炬2万多支,按照设计规格,每支成本不超过人民币1500元。到目前为止,只制作出3支火炬样品。
火炬内部燃烧系统就是在火炬内安装一套设备,使火炬在点燃后能在一定范围内的各种复杂环境下保持一段时间燃烧不熄,完成接力传递.最先需要解决的是燃料。北京奥运会火炬选择了丙烷。丙烷燃烧后主要产生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更重要的是,丙烷可以适应比较宽的温度范围,在零下40摄氏度时仍能产生1个以上饱和蒸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形成燃烧;而且,丙烷产生的火焰呈亮黄色,火炬手跑动时,动态飘动的火焰在不同背景下都比较醒目北京奥运会火炬内部燃烧系统的一个重要创新是设置了‘双火焰’方案。燃气流出后,一部分进入燃烧器的主燃室,在火炬外形成扩散的比较饱满的火焰;另一部分进入预燃室,在火炬内保持一个比较小的但十分稳定的火焰,如果出现极端情况,主燃室火焰熄灭,预燃室仍能保持燃烧,保证火炬不熄灭。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历届奥运会之火炬篇(之三)
历届奥运会之火炬篇(之三)
2004年雅典奥运会圣火传递开创了多项第一。为了纪念奥运会重新回到故乡,组委会对火炬传递路线进行了精心设计。本次奥运会火炬首次传遍了全世界的五大洲,并首次到达了非洲和南美洲,使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有机会参与并体验这一盛大活动。圣火传遍历史上举办过夏季奥运会的所有城市,使这些城市有机会再次亲眼目睹奥运圣火,再次体验到奥运会带来的快乐。图为2004年雅典奥运会火炬。 北京奥运会火炬: 【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的简介】 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得以传播。源于汉代的漆红色在火炬上的运用使之明显区别于往届奥运会火炬设计,红银对比的色彩产生醒目的视觉效果,有利于各种形式的媒体传播。火炬上下比例均匀分割,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 北京奥运会火炬长72厘米,重985克,燃烧时间15分钟,在零风速下火焰高度25至30厘米,在强光和日光情况下均可识别和拍摄。在工艺方面使用锥体曲面异型一次成型技术和铝材腐蚀、着色技术。燃料为丙烷,符合环保要求。火炬外形制作材料为可回收的环保材料。 北京奥运会火炬在燃烧稳定性与外界环境适应性方面达到了新的技术高度,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的大雨情况下保持燃烧。在工艺上采用轻薄高品质铝合金和中空塑件设计,十分轻盈。下半部喷涂高触感塑胶漆,手感舒适不易滑落。北京奥运会火炬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发的产物,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 北京奥运会火炬使用燃料为丙烷,这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常用燃料。其主要成分是碳和氢,燃烧后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没有其他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北京奥运会火炬结构特点】 基本工作流程 航天芯,也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的燃烧系统,包括燃料供应系统(燃料瓶、稳压装置和回热装置)和燃烧器两大部分。工作时,利用开关工具顺时针打开燃料瓶上的常闭开关阀,瓶内的高压丙烷蒸汽经过稳压装置进行减压,并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某一压力值附近,然后经过有五个通气孔的燃料分配器的侧孔进入回热铜管,在流经燃烧室和燃料瓶后重新进入燃料分配器,并从两路分别进入预燃室和主燃室进行燃烧。 燃料瓶 燃料供应系统的主要构成部件是稳压装置和燃料瓶,都是采用国内先进工艺和技术自主研发的。燃料瓶采用无缝冷拉工艺,直径为32毫米,即用一整块板拉成现在的形状,因此非常耐压(达14兆帕),相当于可承受水下1400多米的压力。由于火炬燃烧有时间要求,一瓶燃料需要保证燃烧15分钟以上,而燃烧器除要保证火炬形态外,也有一定的流量要求,因此为了既能保证和火炬外壳的匹配,又能满足燃烧时间,燃料瓶只能做得又细又长。这从工艺上讲,难度大大增加。因为是整体成型,且燃料瓶壁的壁厚不到1毫米,在长细比达到7.5倍的情况下是很容易拉裂的。 燃料的选择 燃料用的是99%以上纯度的丙烷。历史上的奥运火炬用混合燃料的较多。采用丙烷燃料是为了能在火炬传递路线范围内,满足环境温度的要求。其次颜色也是一个考虑,丙烷燃烧后火焰是橙色,具有较好的可视性。 稳压装置 稳压装置也是特别研制的。从燃料瓶里出来的气体压力是不稳定的,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小。而火炬的燃烧需要一个稳定的流量,稳压装置的作用就是提供一定压力,一定流量的燃料供应,这和一般稳压装置的原理是一样的。气态的燃料以相对较高的压力进入稳压装置的进口,以高出环境压力一定范围的压力流出,保证燃烧所需的燃料压力和流量。稳压器的设计要求一般就是小巧轻便和多功能。现在的稳压装置共有四个功能:第一是将火炬开关设计到稳压装置上,这就少了一个零件;第二是减压;第三是稳压;第四就是在意外跌落的情况下,还能确保火炬继续燃烧,不会发生危险。 燃料瓶和稳压装置的连接 燃料瓶和稳压装置采用螺纹连接,燃料瓶口用外螺纹,稳压装置用内螺纹。这个虽不是独创,但在火炬上用得比较少。以前的一些火炬用的是现成的燃料瓶,多数是采用直接的顶压方式。这种没有螺纹的连接方式,如果气体压力过大,顶针会顶得很紧,用起来费劲;如果压力过小,由于使用时的振动,容易松脱,造成漏气;同时由于是非精确定位密封,在压紧的过程中或使用过程中也容易密封不严而漏气,既不安全,也容易熄火。我们吸取了国外火炬的经验和教训,采用了螺纹接口。 回热管 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的火炬都采用了保温装置。因为对于气相燃烧而言,若没有有效的热量补充,燃料瓶的温度是下降的。燃料在低温状态下,蒸汽压会降低,有可能会影响火炬燃烧性能。最初的设计就遇到了这个问题。刚研制时燃料瓶容积较大,因此它降温慢。现在燃料瓶小了,而燃烧时间要求提高,所以必须要加回热装置。要给它加热,就要有热源,于是很自然地想到利用火炬自身的火焰热量&&燃料出来后不是直接进燃烧室,而是通过回热系统给燃料瓶进行加热,减缓温度降低的速度,满足燃烧时间。回热管还有个好处,就是热交换不可能把所有热量都交换掉,所以管内的气体温度也是升高的,有利于燃烧,这是个额外的好处。 燃烧器 双火焰是一个核心设计,并在国内第一次运用。燃料经过回热之后,分两路,一路进入预燃室,一路进入主燃室,基本上按1:2的比例进行分配。预燃室底部中心是喷嘴,其周围是进空气的孔。火炬外壳底部也有一定面积的进气通道。预燃室燃料往上喷时,会带动周围空气上升进入预燃室,这就是引射作用。 预燃室中燃料和空气混合后再燃烧,火焰像我们家里的煤气灶一样,掺混得比较好,燃烧充分,火焰温度比较高,形状短,是蓝色的,在强光下不易看见。而主燃室的燃料没有经过预混,燃料喷出后和空气混合,先扩散再燃烧,火焰温度稍低些,呈不透明的橙色。火焰高度高于25厘米。预燃室相当于一个稳定的火源,保证它始终不灭,即使外面的主燃室火焰熄灭,它会马上把主火焰点燃。 国外也有类似双火焰的设计,但不太一样,不是预混气的。像2006年都灵冬奥会,也是前后两个燃烧室,但两个都是扩散火焰。我们考虑用预混火焰,主要是它的温度比较高,复燃主火焰比较容易些。另一方面,主火焰在上,预燃火焰在下,受外界影响相对就小,保护火焰就容易些。 我们这个设计实际上是受了吸气式发动机的启发。因为有的发动机也有一个小的预燃室。应该说这种方案在火炬的使用中是第一次。主火焰从圆形管道上均匀的小孔中喷出,这也是特别之处。国外有很多是从一个小口喷出,或者虽是多个喷口,但尺寸较大。我们也做过这样方案的试验,一方面不太利于火焰的稳定,另一方面燃烧时烟较大。我们现在这个设计,火焰能从一个环的小孔中喷出,好处之一是喷出的燃料比较均匀,是圆形的火焰;另一个就是喷出来的燃料能与空气掺混的比较均匀,燃烧比较充分,烟就会小,有利于观赏性和环保。 在火炬研制中我们发现,风速对火炬工作的影响最大,在专用设备上进行了大量实验,做到大风小风条件下,都不熄火。我们很希望得到一支性能可靠、稳定的火炬。我们认为今后应在实际环境中,继续对火炬进行各项参数考核,并经严格的生产过程,保证研制质量。我们期待着北京奥运火炬将在同一个世界,传播同一个梦想。
无膜和无介体的微生物燃料电池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介体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包括一阴极室,一阳极室,带有或不带有用于分开这两个室的玻璃纤维和玻璃珠,一个用于供应空气至阴极室的元件,和一个用于供应废水至阳极室的元件。该电池进一步包括用于控制阴极室和阳极室之间距离的元件。使用石墨毡圈或涂覆金属如铂的石墨毡圈作为阴极室的电极,和在阳极室内使用缓冲液。根据本发明的无介体的微生物燃料电池无需使用昂贵的阳离子交换膜即能运行,其效率决不次于先前的废水处理方法。1)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丙烷、丁烷、丙烯和丁烯等2)将石油炼制可得到石油气、溶剂油、汽油、煤气、柴油、润滑剂、石蜡、沥青等产品(属于物理变化)3、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CH4)1)CH4是最简单的有机物2)CH4的物理性质:a、无色无味的气体b、密度比空气小c、难溶于水3)CH4的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检验方法:点燃气体,气体能燃烧,发出蓝色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把烧杯倒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白色浑浊奥运火炬首次在水下进行传递,怎么传递?水下?_百度知道
奥运火炬首次在水下进行传递,怎么传递?水下?
提问者采纳
2000年第二十七届悉尼奥运会的火炬受到了一致的赞誉,这种火炬安全又环保。火炬质量为1000克,能够燃烧20分钟。火炬分为3层,内层由不锈钢制成,内盛燃料系统和燃烧系统;中层由蓝色电镀铝制成,内盛燃料罐;铝制外层包裹着其余两层,末端很像悉尼歌剧院,整个火炬的造型则像澳大利亚土著人用的飞镖。燃料使用丙烷和丁烷的混合物,易充分燃烧,废弃物少,十分环保。这种火炬经过严格的检验,其在时速65千米的大风和热带的瓢泼大雨中还可燃烧。火炬还有自动熄灭功能,当火炬被倒置或放在地上10秒钟就会自动熄灭。最值得一提的是悉尼奥运会组委会十分浪漫,他们让著名的海洋生物学家克雷·邓肯携带潜水装置,手擎特制的火炬在美丽的大堡礁水域完成了3分钟水下传递。这是奥运史上首次进行水下火炬传递,完成了“水火相融”的壮举。 火焰是激发态的粒子,它可以发出光,具体存在形式可以理解为一股气。水下的火实际上就是一团持续发光的气体。 刚找到的 热乎呢 ^_^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6条回答
因为火炬得特殊性能,设计者讲它设计成能够在水下继续燃烧~~ 依稀还能记得当时cctv-5中播放的镜头.2000年第二十七届悉尼奥运会的火炬受到了一致的赞誉,这种火炬安全又环保。火炬质量为1000克,能够燃烧20分钟。火炬分为3层,内层由不锈钢制成,内盛燃料系统和燃烧系统;中层由蓝色电镀铝制成,内盛燃料罐;铝制外层包裹着其余两层,末端很像悉尼歌剧院,整个火炬的造型则像澳大利亚土著人用的飞镖。燃料使用丙烷和丁烷的混合物,易充分燃烧,废弃物少,十分环保。这种火炬经过严格的检验,其在时速65千米的大风和热带的瓢泼大雨中还可燃烧。火炬还有自动熄灭功能,当火炬被倒置或放在地上10秒钟就会自动熄灭。最值得一提的是悉尼奥运会组委会十分浪漫,他们让著名的海洋生物学家克雷·邓肯携带潜水装置,手擎特制的火炬在美丽的大堡礁水域完成了3分钟水下传递。这是奥运史上首次进行水下火炬传递,完成了“水火相融”的壮举。 火焰是激发态的粒子,它可以发出光,具体存在形式可以理解为一股气。水下的火实际上就是一团持续发光的气体。
没记错得话第一次应该在悉尼奥运会!因为火炬得特殊性能,设计者讲它设计成能够在水下继续燃烧~~依稀还能记得当时cctv-5中播放的镜头.可惜找不到准确材料给你..
2000年悉尼奥运会火炬传递首次在水下进行,穿越了著名的大堡礁,
。。。。。。。。放点白磷就行了。
我想水下遂道就是水下了。
奥运火炬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哪一届奥运会的圣火是由通过射箭点燃的_百度知道
哪一届奥运会的圣火是由通过射箭点燃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21米高圣火台的那支箭。残疾人运动员咏椽扁度壮道蝶乱里贝罗在巴塞罗那的夜空中射向70米远。10万名现场观众和20亿电视观众共同见证了这次惊险的点火仪式1992巴塞罗那 这是奥运会开幕式上永远的经典,至今仍在电视上一遍一遍地反复播放着,这是难以被复制和被超越的经典
1992年的第25届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会!
1992年的第25届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会!
其他类似问题
射箭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伦敦奥运会火炬传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