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学国际商务的学生,现在要写论文了。我们可以写几乎所有与商科论文题目有关的题目。现在不知道写啥。。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国际商务汉语教程》及《国际商务汉语》的比较——兼论商务汉语教材的编写.pdf9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7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华中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国际商务汉语教程》与《国际商务汉语》的比较――兼论商
务汉语教材的编写
姓名:何蓓蓓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指导教师:董为光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商务汉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现有的商务汉语教材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难于满足学习和教学的需要,因此加快商
务汉语教材的建设成为当务之急。前人或是对新型商务汉语教材从理论上提出了总
体设想,或是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某一部分提出了改进建议,都不曾全面系统地
对商务汉语教材的编写提出规划。本文旨在根据商务汉语的特点,讨论商务汉语教
材各部分的编写原则及方法,通过对两部现行商务汉语教材――《国际商务汉语教
程》和《国际商务汉语》的具体比较,探索商务汉语的教学规律及教材编写规律,
为新型商务汉语教材的编写提供较为明确的指南。
本文首先对商务汉语的概念、商务汉语教学以及商务汉语教材进行定位,明确
了商务汉语的教学对象、学习者的语言切入点以及教学目的。
其次本文对商务汉语教材的各个部分――课文部分、语法部分、词汇部分、文
化部分、练习部分逐一进行比较分析,指明各部分的编写不仅要遵循对外汉语教材
编写的一般原则,还需要考虑商务汉语本身的特点:商务交际的场合较为正式,因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无忧论文网
本科论文专区主要提供精品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范文下载,欧美留学生本科论文,本科课程论文写作指导等相关业务。我们拥有强势的毕业论文辅导团队与系统化的管理流程,我们的毕业论文写手均来自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大学各个学科的硕博专家。公司内部严格的监督与监察管理体系,严格保证毕业论文的时间和质量。
留学生代写作品一览
针对英语论文代写,我们还提供以下服务
(1)Moification and polishing your language for failure papers为没有通过的毕业论文课程论文提供修改指导。
(2)Report的格式 essay的格式 指导
(3)assignment的写作指导
(4)Thesis and Dissertation Writing论文写作指导
(5)Project Proposals项目小结报告
(6)Thesis statements 开题报告
(7)All Technical Writing Services 其他各类写作技巧推荐
(8)Troubleshooting疑难解决
(9)Conducting statistical analyses 针对金融,经济,会计等专业的数据分析
(10)Interpreting Results原理阐述
(11)Preparing a Working Draft of Results准备论文初稿
(12)Proofreading and thesis Translation 论文翻译和语法修改
我们的客户来自:
我们的承诺:
严格的写作指导人员筛选程序,确保专业水平;丰富的西方国家(如U.K)文章写作经验,熟悉包括写作格式,Harvard-Citation System,Argument,Methodology 使用等各个方面;英文财经写作翻译都有相关专业的海外硕士以上教育背景和多年翻译经验,能够用最地道的英语和对专业术语精确地把握,使您得到高质量具有专业水准文章及译文;认真负责高质量地完成您的委托;签订有法律效力的合同,严格为客户保密。
最新留学生国际贸易硕士,本科毕业论文,MBA论文(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agment Dissertation and Papers)
??????????
擅长领域:
财经金融类、管理类、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国际贸易、酒店管理、物流、经济学MBA、 Marketing 、 Hotel management 、Finance 、Accounting 、HR .Logistics 、Management 、Project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Business 、MIS等
最新留学生国际贸易硕士,本科课程作业,MBA论文(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agment Assignment and Coursework)
??????????
We focus on writing solution for Business &management school's student
特色服务:专业写作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中外合作办学财经商科类的本科/研究生Dissertation、assignment、Term paper、Writing Sample、Case Study、Data Analysis、Research Proposal 等,均由各科归国专业博士写作,熟悉英美学术文章写作规范.经验丰富。熟能生巧。
()始建于1999年,提供专业论文格式,论文范文,包括毕业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留学生论文,essay,职称发表论文等的专业论文网站!留学生论文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admin1@&&&&&&&&&&&&&&&&来自子话题:
因为学校要让我们保证基本每个学生都通过。老师清楚,学生也清楚。&br&&br&这种预设了结果的答辩,还有什么意思?&br&&br&研究生答辩不也差不多吗?
因为学校要让我们保证基本每个学生都通过。老师清楚,学生也清楚。这种预设了结果的答辩,还有什么意思?研究生答辩不也差不多吗?
来自子话题:
谢邀。&br&&br&在我发第二篇文章时,我还是一开始写算式,最后才写Introduction和Discussion,后来当脉络出现问题时,便要重新改架构,浪费了大量时间。后来我的博导告訢我,其实技术细节都是其次,因为大部分物理文章的数学推导都是可用文字表述的,数学不如想像重要,但如果我一开始就写好Introduction,架构定好,脉络想好,那以后的改动也不会是大范围改动。后来我工作后,才渐渐明白这说话的深意。论文之所为「论」文,在于argue,不在于结果,结果和图表只是用来支持你的argument。也因为如此,应该是大概想到投到那期刊在决定内容了。&br&&br&另外,每读别人一篇文章,便纪录在BibTeX,要有固定的naming scheme,写文章时引用打\cite{....}即可。这也可以使自己更记得自己读过的文章。&br&&br&画图不要用Excel,用Mathematica、XMGR或R(用ggplot2包),如真的要编辑图,可用其他软件,如powerpoint(我本科的导师用Illustrator)。&br&&br&算式推导只需要显示模型和结果,或许需要点key step。实际如何,也许多看文章便有感觉,而且不同期刊的要求也不同。&br&&br&尽量用LaTeX。(当然也看institution要求,我所在的institute规定要用Microsoft Word。。。。。无奈。)
谢邀。在我发第二篇文章时,我还是一开始写算式,最后才写Introduction和Discussion,后来当脉络出现问题时,便要重新改架构,浪费了大量时间。后来我的博导告訢我,其实技术细节都是其次,因为大部分物理文章的数学推导都是可用文字表述的,数学不如想像重…
觉得你没有问清楚,如果是学术论文的话,就是像@DigitalPig 说的,在ProQuest上面有。&br&&br&如果是普通论文的话,一般都在Springer, IEL,Elviser,ACM等数据库里面,这个就看你学校有没有购买了,如果购买了,就可以免费下载到。&br&&br&另一个去处是arXiv预印本网站:&a href=&http://arxiv.org/&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arxiv.org/&/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比较新的论文上面都有,但是这个偏向理工科,不知道你什么专业背景。&br&&br&再有就是Google Scholar &a hre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和微软的Academic Search &a href=&http://academic./&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academic.&/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这两个专门的平台,两个平台都非常棒,善加利用,一定能够满足你的要求的。&br&&br&至于如何检索这个问题,有空再来回答吧,一两句话说不清楚的。&br&&br&UPDATE:补充上关于论文检索的个人经验,由于个人是在计算机领域研究的,所以回答只能说我自己领域的经验。&br&&br&关于检索,最常用的就是关键词检索,当你清楚了一个要研究的方向的时候,比如说Support Vector Machine,就把这个关键词放在Google Scholar或者MAS里面,直接返回的结果,看引用次数就能看出来哪些是经典文章了。如果想看最新的,就按照事件筛选一下。再有的是,需要借鉴一下网上流传的关于计算机会议和期刊的排名,看看论文的出处,别啥都看,现在垃圾论文太多了。&br&&br&基本的关键词之后,就要加一些限定词,比如入门的时候想找摘要和综述,就在要输入的关键词之后,输入诸如 review, introduction, survey等词,这样就能找到对应的综述了。关于综述,目前Foundations and Trends系列是非常棒的,强烈推荐 &a hre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如果你去下载Foundations and Trends系列就会发现,大部分文章都是收费的,这样的话,就先Google一下文章作者,到作者主页上找到publication,绝大多数作者会提供链接的,如果这个作者没放出来下载,就试试另一个作者,如果都没有,就给作者写email,诚恳些,说明情况,大部分研究者都是很乐意给你的(你作为一个fans发email所要论文,作者估计都很开心吧)。&br&&br&这就引出来读论文,搜论文下一个重要的经验,留意领域中的作者。通过读综述,看综述和论文作者引用文章是哪些人写的,就会发现这个领域中哪些人是领域的先驱,哪些人是中坚力量,哪些人是近年来的后起之秀,都去这些人的主页上看看,一定会有意外惊喜的,最次的是能看到这个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发的论文这样读下来会对这个领域有一个层次的理解,一般情况,会发现作者放在主页上的代码啊,demo啊啥的。然后,通过作者主页还能看到作者放上的链接,能找到这个领域中这个作者(牛人)认可的其他作者(牛人)的主页,这个发掘的过程是非常rewarding的。&br&&br&在研究逐渐深入的时候,在大领域中肯定会对某几个小领域有更深的理解,这个时候,就需要逐步的按照上面的搜索积累,发现感兴趣的作者,然后明确要做的内容,搜索的关键词就更加细致了,然后在看论文的时候,留意作者引用的文献,下一轮深挖就开始了。这样循环往复,对自己要做的东西自然就有深入的理解,自己已经成为某个问题的小专家了,理论上有积累了,相关的程序代码也搜集到了,要做的内容自己心里估计也大致有数了。&br&&br&另外,现在很多&b&数据库&/b&都提供RSS功能,可以通过Feedly定于RSS,这样可以实时跟踪关注的期刊或者会议论文集。期刊主页在所属的数据库中就能找到,一般的学校都会购买数据库的使用权,好一些的学校买的数据库就多一些,全一些,下载起来也会方便一些。&br&&br&&br&&br&P.S. 最近发现新浪爱问,就是那个 iask 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很难找的论文和书基本上都可以下载,直接在 Google 里面搜索关键词,然后后面加上 iask 就好了。&br&&br&总结一下,搜索论文其实不是搜索,而是通过搜索+阅读+积累:&ol&&li&关键词搜索,读综述&/li&&li&通过综述,找牛人主页,大量阅读牛人们的作品&/li&&li&细致进入要研究的问题,变换关键词搜索,进一步阅读&/li&&li&积累搜索过程的所得(代码,demo等)&/li&&li&RSS跟踪关注的期刊等。&/li&&/ol&
觉得你没有问清楚,如果是学术论文的话,就是像@DigitalPig 说的,在ProQuest上面有。如果是普通论文的话,一般都在Springer, IEL,Elviser,ACM等数据库里面,这个就看你学校有没有购买了,如果购买了,就可以免费下载到。另一个去处是arXiv预印本网站:…
来自子话题:
三国杀确实诞生于中国传媒大学(母校0w0)的梆子井某个男生宿舍中,但是不是毕业设计,这个不太清楚,按我的分析应该不是呢,因为我们学院规定学生毕设的版权是归学院的。&br&&br&三国杀两位创始人黄恺和李由分别是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游戏专业和动画专业的学生(同学院同科系呢0w0),04年入学,大二时一拍即合,共同想要创作一款“不插电”的游戏,让人面对面交流,而不是像电子游戏一样紧握鼠标、盯着屏幕。加上他们都十分熟悉三国的故事,《三国杀》的最初概念就此诞生。当然,也有很多人说是基于bang的原型,但毋庸置疑,《三国杀》是一个很完整、很有创造力的学生作品。&br&&br&接下来两人用了两年的时间完善这个作品,在此过程中也有一些其他同学、师弟师妹参与了这个创作过程,许多人毕业后也因此加入了游卡继续创业。&br&&br&另外顺带提一个三国杀推广过程当中不得不提的人,杜彬。三国杀最初只是放在淘宝上零零散散地卖,虽然销量也OK,但只在小范围内比较受欢迎。当时正在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读博的杜彬了解到国外流行桌游的市场,玩三国杀一段时间后主动找到黄恺合开一家公司专门经营桌游产品。 &br&&br&2008年1月,游卡公司诞生,此时三国杀已经比较成熟,黄恺和李由也正临近本科毕业。游卡公司创立时,杜彬任CEO,黄恺任首席设计师,李由负责产品开发。
三国杀确实诞生于中国传媒大学(母校0w0)的梆子井某个男生宿舍中,但是不是毕业设计,这个不太清楚,按我的分析应该不是呢,因为我们学院规定学生毕设的版权是归学院的。三国杀两位创始人黄恺和李由分别是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游戏专业和动画专业的学生(…
来自子话题:
谢邀。&br&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回忆一个不相关领域的人的故事,这个人叫李安。&br&&blockquote&&p&1978年李安报考美国伊利诺大学戏剧电影系,遭到父亲的强烈反对。但李安依然一意孤行,为了圆他的电影梦。大学毕业后,他才明白父亲为何如此反对。&/p&&p&在美国电影界,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华人要想混出名堂来,谈何容易。从1983年起,他经过了6年多的漫长而无望的等待,大多数时候都是帮助剧组看看器材,做点剪辑助理、剧务之类的杂事。最痛苦的经历是,曾经拿着一个剧本,两个星期跑了30多家公司,一次次面对别人的白眼和拒绝。奔波或许还有希望,最怕的是拿着一个剧本人家说可以,然后在这里改,那里改,改了再改,最后还是石沉大海,没有消息。&/p&&p&这时李安已经30岁了,古话说男人三十而立,可李安连生活都无法自立,这时他的爱人给了他及时的鼓励。李安的妻子是大学同学,但她学生物学,毕业后就在当地一家小研究所做药物研究员,薪水少得可怜。那时候已经有了大儿子李涵。为了缓解内心的愧疚,他每天除了在家读书,看电影,写剧本外,还包揽了所有的家务。负责买菜做饭带孩子,将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每天傍晚边做完饭之后,跟儿子坐在门口,一边讲故事给他听,一边等待‘英雄的猎人妈妈带着猎物回家’。&/p&&/blockquote&你看在他出名之前,他在干什么:他每天在家读书,看电影,写剧本。这也就是三个要素:观察、文献、动手。&br&首先,观察,观察现实,观察历史,观察数据,观察其他领域的发展。李安能拍出《饮食男女》,我想应该是来自于生活的观察,能拍出《卧虎藏龙》《少年派》,也少不了对文学的借鉴。所以,作为一个经济学家,看现实,看其他领域的书,看数据,都是灵感的源泉。&br&其次,文献。对于李安来说,看电影就是看文献。对于经济学家来说,一篇文章的贡献总是站在其他人的肩膀上的。别人做了什么,什么地方有问题,你如果能解决,是贡献。别人没做什么,你做了,也是贡献。很多时候我们看一篇文章,不放在之前文献的角度,根本看不出这篇文章牛在哪里。就好像昆汀的《无耻混蛋》,你对文献没把握,你也不知道他在叙事方面有什么创新,而这部电影之后,类似的叙事方式就有人去follow,这就是贡献。&br&最后,动手。以上的这些东西,你不动手,天天拍脑门,恐怕还是不行。一个想法究竟是否可行?恐怕你得先拿到数据看一下pattern是否支持你的想法。或者直接replicate别人的文章,亲手做一遍,有些好想法说不定也来了。很多想法并不是一下子想到了就去做的,而是做的过程中才想到的。
谢邀。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回忆一个不相关领域的人的故事,这个人叫李安。1978年李安报考美国伊利诺大学戏剧电影系,遭到父亲的强烈反对。但李安依然一意孤行,为了圆他的电影梦。大学毕业后,他才明白父亲为何如此反对。在美国电影界,一个没有任何…
我按我的时间线来叙述这件事情&br&&br&首先是在微博上看到朋友转发的杨飞的公开信。PhD和Researcher一卦的转发者大多的反应是学报发表在版面费在国外亦如是,当然也的确耳闻过一些暗箱操作或学术腐败的消息,在杨飞老师这件事微博上热烈起来的左右时间上同时发生的是美国science杂志刊出的一篇神文:一个叫John Bohannon的哥们儿故意写了篇漏洞很大的paper海投很多家学报竟半数录取→&a href=&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42/6154/60.ful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ho's Afraid of Peer Review?&i class=&icon-external&&&/i&&/a& 以及外媒对中国学术腐败的报道→ &a href=&/news/china/-flawed-system-judging-research-leading-academic-fraud-looks-good-paper&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cientific research: Looks good on paper&i class=&icon-external&&&/i&&/a&, 所以杨老师这件事很容易和这样的背景结合一起来被讨论。&br&&br&如此,这的确看上去是个‘全球性’的大问题。但是我们不用急于把杨飞当成代表性的受害者。在他的公开信里提到他对低碳经济的研究侧重并着意提到了自己在博客上发表的两篇论文(他给的称呼)。&br&&br&&a href=&/chinese/whatsnew/2010/gettinghot.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分析&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chinese/whatsnew/2013/clow.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一切低碳经济都是纸老虎,兼全球变暖批判&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看了他的公开信后,因为感觉有些东西吃不太准。所以我浏览了两篇文章,再结合他的公开信,至少得出一些看法。&br&&br&研究方面&br&虽然杨老师在公开信里着意提到他的两篇日志(论文)作为自己这两年还是在保持研究的证明,但是客观的说,这两篇论文的份量非常有限。对于他的全球气候分析一文,首先我支持他对全球变暖分析报告的批评,这的确是文献综述该有的态度,但是这的的确确也只能算是对单一个材料学习后的读后感而已,如果真的是研究侧重方向,就不应该向他公开信里将如何自学完这个报告强调得那么显要,因为这简直是必需要干的事情(而几百页材料打印问题牵扯出来的对于报销的腹诽也有点混淆了重点)。承接《分析》一文,在第二篇《纸老虎》里把这份报告定义为漏洞百出的推行低碳经济的宣传册就显得有待商榷的,而由此引领的证明低碳经济是‘蒙钱’的主四个依据叙述的极为情绪化,斩钉截铁的否定里一些概念或数据的定义又有些想当然(比如他的一些类比,把低碳看成不得不的豪赌又或者关于太阳能产业和化石燃料储备的问题)。他的一些关于投资回报和炒作概念谋取暴利的批判并非没有根据。但是这恰恰联系到我真正在意的一点:&b&如果把他的评价看成是对现有研究或者现状的评估,按照研究者正常逻辑应该是得到研究的突破口(research gap),接下来的就是找对策了。&/b&这就是为什么要做研究,为什么要团队,为什么要立项目的出发点。而在这件事上,他的展开就有点奇怪了——不好搞,搞不了,然后一棒子打死(按他的话说这是鹤立鸡群的事情)。他在信里举了社会发展,担心马不够用的庸人之见,可为什么在新能源新政策遇到阻碍磕磕绊绊时自己扮演的也是站在路边一味唱衰的角色呢?在我们经受着雾霾,水污染,食品问题的当下,在经受气候变化就会恶化成水灾,风灾,冰灾的城市里,揪住2007年一个环境报告的不足之处(明确的写在报告的limitation里)进而怀疑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将研究使命让渡给宗教信仰,我不认为这是一个研究人员负责的行为。&br&&br&所以我的态度是:对杨老师坚持自己价值观的行为表示钦佩,考驾照不送烟,这是你正直的选择;但是作为一个研究者该恪守的是:自己有机会接触的信息量为的是去做出改变,而不是成为一个比普通人懂得多一些的愤青。 &br&&br&而另一点,是我在看他的信的时候一直在等的,关于教学。&br&&br&我爸妈也是老师,也为了评职称出版物伤过脑筋,我也不认为拿个海龟博士发几篇paper就有了能传道授业的本事。所以我可以接受杨飞对出版的态度,但要得到进一步的支持,还得有一个必要条件:&b&你的当老师当得怎么样?&/b&他的公开信里提到了他的摄影爱好,提到了他的博客,提到了他的低碳研究,提到了他对种种俗事的态度,可就是漏了对自己教学的评价。在《纸老虎》开篇他提到学生找他带队SIT(大学生创新竞赛项目),题目是关于碳排放的机制设计,他的反应是要做就做碳排放机制的不可行性(这也是他一棒打倒,鹤立鸡群的出处)。。。为什么就不能是对现有模型的反思和重新设计?不客气的说,这真的是在很消极的影响自己的学生。&br&&br&这是我作为旁观者觉得杨老师的公开信所没有公开的地方。
我按我的时间线来叙述这件事情首先是在微博上看到朋友转发的杨飞的公开信。PhD和Researcher一卦的转发者大多的反应是学报发表在版面费在国外亦如是,当然也的确耳闻过一些暗箱操作或学术腐败的消息,在杨飞老师这件事微博上热烈起来的左右时间上同时发生的…
&img data-rawheight=&1334& data-rawwidth=&750& src=&/f8b7f9c4d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f8b7f9c4de_r.jpg&&&br&另外一个亮点是你注意看网址
另外一个亮点是你注意看网址
来自子话题:
大约2009年注册&a href=&http://Academia.edu&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Academia.edu&/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因为&a data-title=&@陳浩& data-editable=&true&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ash=&828da5d68a& href=&/people/828da5d68a& data-tip=&p$b$828da5d68a&&@陳浩&/a& 同学很激动的说有个学术界的linkin,乔姆斯基等大牛都注册了,而且,如果有人在google你的名字,它可以通知你!(我猜最后这一条才是他注册的原因吧......)&br&用到现在,基本闲置。刚刚跑去改了设置,接收尽可能少的邮件通知。&br&&br&&b&好吧我是来给另一个网站做广告的&/b&。&a href=&https://www.researchgate.net/home.Home.html?ref=logo&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ResearchGate&i class=&icon-external&&&/i&&/a&&br&这个网站的邀请是隔壁部门的大老板(合作过一篇文章)发给我的,去看看了发现所里一堆人在上面,立即注册。&br&以下是比较:(缩写为A和R)&br&1. 界面。R 比 A 清晰易用一些,见截图。&br&A 的几项菜单:“分析”给出的是google搜索数据,“上传”和右侧的蓝色“上传”按钮重复,“找工作”在页面右下侧。(真不容易看到阿)&br&R 的菜单则实用的多:“话题”,“项目”,“发表论文”,more下面的两项是“找工作”和“工作单位”。&br&&img data-rawheight=&246& data-rawwidth=&1041& src=&/41d43d9b7b5ab3afb97ff9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41& data-original=&/41d43d9b7b5ab3afb97ff93_r.jpg&&&br&&img data-rawheight=&249& data-rawwidth=&844& src=&/6f5e4c8fade345dd55cae8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4& data-original=&/6f5e4c8fade345dd55cae8d_r.jpg&&&br&2. 基本功能。&br&A 只提供论文交流功能,R 则提供问答(Discussion,见截图,PS 我不认识提问这哥们......)、项目(虽然这个还没弄明白是怎么玩的)等功能。问答功能个人感觉比较有价值。&br&二者均提供“连接FB”和“注销”功能。&br&&img data-rawheight=&187& data-rawwidth=&538& src=&/c00c319dd8432f7cce5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8& data-original=&/c00c319dd8432f7cce58_r.jpg&&&br&3. 论文相关功能。&br&这部分必须详细说,因为两个网站都以这个为主打。&br&A 添加论文的方式包括:自己编辑,从网站(PubMed, ArXiv)导入,另外系统会找一些文章问是不是你写的。&b&槽点&/b&:添加论文不能添加杂志卷号页数你添加的是论文么?!!&br&&br&R 添加论文的方式包括:自己编辑,从文件导入(接受 BibTex, RIS, MODS, RefWorks, Refer/BiblX, Dblp, and XML from EndNote or Reference Manager),系统自动匹配。目前最后一条是我唯一的&b&槽点&/b&,因为每次访问 R 它都会拿这个问题来烦我。&br&&b&下面是 R 的亮点 &/b&:&br&&ul&&li&收录期刊的信息。如&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https://www.researchgate.net/journal/_Angewandte_Chemie_International_Edition&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i class=&icon-external&&&/i&&/a&,看得出来他们和期刊数据库有合作。&/li&&li&可以添加文章的 Citation 和 Cited by。&/li&&li&上传 pdf 的窗口会显示相应期刊的版权条款。&/li&&li&自动识别共作者,影响因子等信息。统计后显示在个人页面。&/li&&li&除了分享论文,还可以分享补充信息,未经同行审阅的成果等等。(见图)&/li&&/ul&&img data-rawheight=&536& data-rawwidth=&801& src=&/cec84f524fbc24aa406a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1& data-original=&/cec84f524fbc24aa406ad_r.jpg&&4. 个人信息编辑。&br&A 支持上传简历,R 采用的是根据论文里的地址和论文发表时间自动生成,可编辑修改、添加信息等,显示时有标准格式。&br&&br&5. 联系人推荐。&br&A 还在使用按照邮箱,FB 和 twitter 联系人推荐的原始方式。R 的方式是按照共作者和工作单位推荐,继续甩 A 几条街。&br&&br&总结:相比&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https://www.researchgate.net/home.Home.html?ref=logo&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ResearchGate&i class=&icon-external&&&/i&&/a&, &a href=&http://www.academia.edu/&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cademia.edu&i class=&icon-external&&&/i&&/a&是个渣......&br&同志们弃暗投明吧!!&br&&br&最新发现:&br&ResearchGate 总部在柏林,默大妈刚刚访问了他们的总部,好感度继续攀升~
大约2009年注册,因为 同学很激动的说有个学术界的linkin,乔姆斯基等大牛都注册了,而且,如果有人在google你的名字,它可以通知你!(我猜最后这一条才是他注册的原因吧......)用到现在,基本闲置。刚刚跑去改了设置,接收尽可…
当然可以&br&&br&但是有几点我觉得应该注意的&br&&br&1、要说别人有问题,千万要保证自己没问题。&br&检查1000遍,确保自己是对的;或者找个可信任的同行讨论一下。&br&&br&2、驳论之后要立论&br&如果单单指出论文的错误,我觉得可以写信给作者讨论,或者在论文的discussion关闭前,写一个讨论稿。&br&如果能够把对方的错误补上,或者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这样才是一个新论文或者说这样的档次才能高&br&&br&3、就算自己是绝对准确的,论文行文的时候还是谦虚点
当然可以但是有几点我觉得应该注意的1、要说别人有问题,千万要保证自己没问题。检查1000遍,确保自己是对的;或者找个可信任的同行讨论一下。2、驳论之后要立论如果单单指出论文的错误,我觉得可以写信给作者讨论,或者在论文的discussion关闭前,写一个讨…
刚刚写完硕士毕业论文,我来答一答。答完就睡觉(用绳命作答大家不用射)&br&&br&我妈生我的时候大出血,所以当护士把还哭得震天响的我抱到她面前的时候,我妈说,&b&快把她拿开……&/b&
刚刚写完硕士毕业论文,我来答一答。答完就睡觉(用绳命作答大家不用射)我妈生我的时候大出血,所以当护士把还哭得震天响的我抱到她面前的时候,我妈说,快把她拿开……
第一篇文章是昨天晚上的时候发出来的,不得不说现在网络的力量很强大。&br&&br&事情的当事人是我离散数学的助教,那个时候是研究生,现在是直博二年级,在我们学院的博士生里面属于学术水平比较高的,基本上研究生和博士的奖学金他都能拿到最高级别的。&br&&br&由于我和当事人平时也会唠唠嗑,侃侃天,所以这次了解的稍微多一些,同时也反驳下楼上的有些恶意揣测的评论。&br&&br&通过戈鋆关于此次事件的四篇人人日志和最后整理的Pdf文件里面,有足够充分的证据证明苏州大学恽自求教授涉嫌剽窃的文章和戈鋆的本科生论文重复率很高,同时图形中字母的使用和排布顺序也保持一致,而在往来邮件中,先不论戈鋆的邮件语气态度问题(毕竟这算是细节了),恽自求教授的邮件中用来指责戈鋆的有以下几条:&br&1. 差旅费报销事件。这真是有点强词夺理的意味了,首先就算真的报销程序不当那恽教授何不早早教育,何自今日拿来挖苦人,此外高校差旅费报销制度极为繁琐冗杂,很多是限定额度和交通方式的,哪有钻空子的余地。胆敢问一句,作为博导的恽教授,如果轻易评价一个学生道德上的底线问题,似乎显得有些急切而过于激烈了。&br&2. 高血压问题,对于弱者和长者,我们是否要一味的毫无原则的谦让是乎是个更大更复杂的问题。&br&3. 联系戈鋆的导师和数院的院长,恽教授措辞似乎抱有了十足的把握,可以在我们学院得到他想要的说法。事实上,现在院长,戈鋆导师甚至厦大校长都有明确表态说匡正祛邪是厦大的传统,是厦大人的风骨。恽教授看来是得不到想要的说法了。&br&&br&对于这件事情的最后结果,我没有能力做出判断。照目前的形式来看,戈鋆至少是可以得到一个官方的说法,论文的署名,和很多人说的一样,是并没有多大重要性的。气节这个东西,我想还是有很多人视如生命。
第一篇文章是昨天晚上的时候发出来的,不得不说现在网络的力量很强大。事情的当事人是我离散数学的助教,那个时候是研究生,现在是直博二年级,在我们学院的博士生里面属于学术水平比较高的,基本上研究生和博士的奖学金他都能拿到最高级别的。由于我和当事…
同意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60b0a471bd261ebfebaf850b2b1ae67f& data-hash=&60b0a471bd261ebfebaf850b2b1ae67f& data-tip=&p$b$60b0a471bd261ebfebaf850b2b1ae67f&&@Wang Erdong&/a& 的观点&br&成果是发表还是保密,与成果属于科学还是技术并没有太大的关系&br&该保密的科学,照样保密无误。&br&&br&在我看来,保密与公开取决于两个因素&br&1、行业&br&军工行业,肯定会有相应的保密规定,某一些科研成果,无论是科学还是技术的,都会被要求保密,还会有相应的密级。据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a28c92aedae251f736385e& data-hash=&a28c92aedae251f736385e& data-tip=&p$b$a28c92aedae251f736385e&&@杨成&/a& 说,他老婆是电子科大搞雷达的,他们同事们去美国做访问学者,填的专业都是物理,可有一个特立独行的,硬要给签证官说自己是研究相控阵雷达的(实际上他们是做基础理论研究)。后果就是:永久拒签!永久!!!!&br&&br&包括在土木行业,上海磁悬浮修建之前,我们去引进德国技术,当时我们也承担了863的磁悬浮课题,当时老板签订了一系列的保密协议,无论是磁悬浮技术还是我们自己自娱自乐搞得科学研究,只要涉及到磁悬浮的,一律不准发表,硕士博士论文都是加密的,学校直接取消了论文发表要求。&br&&br&另外,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2010年底,当时因为一篇论文和某铁路期刊的编辑打交道,她告诉我,当时铁道部规定,所有论文不许出现高铁,高速铁路的字样。这也是在特殊时期的,一种保密措施吧。&br&&br&保密的问题,最近几年是越来越重视的,我们学校某试验室是有人被抓过,也被某品牌的复印机窃取过资料的。&br&&br&2、资金来源&br&这个其实和行业有所交叉,比如说企业出资资助的项目,其中做出的成果,包括基础研究成果,在项目签订前,都有相应的保密协定。&br&&br&相反的,我认为拿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成果就该公开,无论是科学还是技术。&br&&br&高校的科研成果认定包括:论文,专著,大会报告,获奖与专利。&br&这几年,也开始逐渐强调专利了。&br&但是,我觉得,拿着利用纳税人的钱所设立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却不用论文的形式发表成果,而去申请什么专利,然后再办个公司,利用这个专利挣钱,美其名曰成果转换,这是不对的。&br&&br&我认为,专利的事情,该留给企业去做(或者由企业出资),拿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就该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该做的事情。纳税人有权知道,他的税金资助了一个什么样的项目,这个项目取得了什么成果。我看到的有一个更极端的观点:拿着纳税人的钱资助的项目,不但必须发表论文,还应该发表Open Access 论文,因为纳税人不应该为看自己出钱资助的科研成果而再付费一次。
的观点成果是发表还是保密,与成果属于科学还是技术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该保密的科学,照样保密无误。在我看来,保密与公开取决于两个因素1、行业军工行业,肯定会有相应的保密规定,某一些科研成果,无论是科学还是技术的,都会被要求保密…
来自子话题:
时维六月,小荷新圆;落花簌簌,流水溅溅。&br&春秋寒暑,朝夕晦明;忽忽三载,辞章甫成。&br&忆昔懵懂,初入此门;茫然前路,纭纭纷纷。&br&朝晖何处,开我愚迟;先生王氏,亦父亦师。&br&循循为导,切切咛咛;春风其训,化雨其情。&br&长幼侪辈,济济一堂;手足旦暮,不诉离伤。&br&严慈之望,倚门无尽;闺中之吟,白首相倾。&br&惟以平生,披光履尘;不教此剑,负此乾坤。
时维六月,小荷新圆;落花簌簌,流水溅溅。春秋寒暑,朝夕晦明;忽忽三载,辞章甫成。忆昔懵懂,初入此门;茫然前路,纭纭纷纷。朝晖何处,开我愚迟;先生王氏,亦父亦师。循循为导,切切咛咛;春风其训,化雨其情。长幼侪辈,济济一堂;手足旦暮,不诉离伤…
来自子话题:
能说cajview吗……&br&前几天 &a data-hash=&370d8ebf8e211c27d943b5cb391136bf& href=&/people/370d8ebf8e211c27d943b5cb391136bf&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370d8ebf8e211c27d943b5cb391136bf&&@方亮&/a& 同学无意间发现,大部分caj文件只要改扩展名为pdf就可以打开了……&br&我承认cajview的中文ocr很强。
能说cajview吗……前几天
同学无意间发现,大部分caj文件只要改扩展名为pdf就可以打开了……我承认cajview的中文ocr很强。
来自子话题:
我生平读论文最集中的一段时间就是研究生选《高级金融》和《实证金融》的那一段时间……作为一个不以学术为导向项目的学生,要学高微高计还要看原文paper写报告,那真是令人无比纠结的一段日子。。&br&&br&以下为实证金融的paper list,高级金融的paper单子还要长……但是很多都是前沿文章,论经典程度没有实证的paper list高。&br&&br&《实证金融》 —— 这门课是光华金融硕的传统课程,光华金融硕就两年,不跟导师,所以学院准备了这门课通过大量的paper reading来为之后学生写论文做准备,课程大纲就是一张paper list……课程就是seminar。考试,虐得人不想多说……&br&&br&&blockquote&&b&&u&第一部分:Empirical Asset Pricing &/u&&/b&&br&&br&&b&I. Cross sectional stock return and asset pricing model&/b&&br&&br&1. Fama E. and J. MacBeth, 1973, Risk, return and equilibrium: Empirical tests, &i&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i&&br&2. Fama E. and K. French, 1992, The cross-section of expected stock returns, &i&Journal of Finance&/i&&br&3. Fama E. and K. French, 1996, Multifactor Explanations of Asset Pricing Anomalies, &i&Journal of Finance&/i&&/blockquote&&br&&br&-- 以上Fama大神的三篇文章,只要是做asset pricing的人是一定要烂熟于胸的,Fama大神的文章是asset pricing领域必须要翻过的一座高峰……&br&&br&&blockquote&4. Roll R., 1977, A critique of the asset pricing theory's tests, &i&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i&&br&5. Gibbons M., 1982, Multivariate tests of financial models: a new approach, &i&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i&&br&6. Daniel, Kent, and Sheridan Titman, 1997, Evidence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ross sectional variation in stock returns, &i&Journal of Finance&/i&&br&7. Harvey C. 1995, Predictable risk and returns in emerging markets, &i&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i&&br&8. Chen, Long, Rovert Novy-Marx, Lu Zhang, 2009, An alternative three-factor model, working paper&/blockquote&&br&-- 以上5篇中,前三篇的经典性甚于后两篇&br&&br&&blockquote&&b&II. Mutual Fund&/b&&br&&br&1. Ball R., S. Kothari and J. Shanken, 1995, Problems in measuring portfolio performance: An application on contrarian investment strategies, &i&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i&&br&2. Carhart, Mark M., 1997, On persistence in mutual fund performance, &i&Journal of Finance&/i&&br&3. Chen, Hsiu-Lang, Narasimhan Jegadeesh, and Russ Wermers, 2000, The value of active mutual fund management: An examination of the stockholdings and trades of fund managers, &i&Journal of Finance&/i&&/blockquote&&br&&br&-- 俺的论文方法就是参考了第三篇文章,又加了个三因子和四因子进去,中国的数据跑出来,就是奇葩!&br&&br&&blockquote&4. French, Kenneth R., 2008, The cost of active investing, &i&Journal of Finance&/i&&br&&br&&br&&b&III. Behavioral Finance&/b&&br&&br&1. Shiller, R., 1987, Investor behavior in the October stock market crash: survey evidence&br&2. Barberis, N. and Thaler, R., 2001, A survey of behavioral finance&br&3. Trond M. Doskeland and Hans K. Hvid, Do individual investors have asymmetric information based on work experience? &i&Journal of Finance&/i&&br&4. Amit Seru, Tyler Shumway, and Noah Stoffman, Learning by Trading, &i&RFS Advance Access&/i& published on Sep 20, 2009&/blockquote&&br&-- 这门课的focus不是behavioral finance, behavioral的东西在另一门课的paper list里面更多,文章也更新&br&&br&&blockquote&&b&&u&第二部分:Empirical Corporate Finance&/u&&/b&&br&&br&&br&&b&I. Capital Structure, Dividend, and Financial Distress&/b&&br&&br&1. Lemmon, Michael, Michael R. Roberts, and Jaime F. Zender, 2008, Back to the beginning: Persistence and the cross-section of corporate capital structure, &i&Journal of Finance&/i&&br&2. Leary M. T., Roberts M. R., 2010, The pecking order, debt capacity and information asymmetry, &i&Journal of Finance&/i&&br&3. Fama. Eugene, and Kenneth French, 2001, Disappearing dividends: Changing firm characteristics or lower propensity to pay? &i&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i&&br&4. Andrade, Gregor and Kaplan, Steven, 1998, How costly is financial (not economic) distress? Evidence from highly leveraged transactions that became distressed, &i&Journal of Finance&/i&&br&&br&&br&&b&II. Securities Issuance and Merger & Acquistition&/b&&br&&br&1. Beatty, Randolph, and Jay Ritter, 1986, Investment banking, reputation, and the underpricing of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i&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i&&br&2. Loughran, Tim, and Jay Ritter, 1995, The new issues puzzle, &i&Journal of Finance&/i&&/blockquote&&br&&br&-- 由于不做公司金融方向,所以security issuance是我唯一认真读过的这个领域的文章……以上两篇是讲IPO折价的经典文章&br&&br&&blockquote&3. Harford J., 2005, What drives merger waves? &i&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i&&br&4. Faccio M., Masullis R. W., 2005, The choice of payment method in Europea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Journal of Finance&/i&&br&&br&&br&&b&III. Corporate Ownership, Buyout, Banking, and Security Design&/b&&br&&br&1. Bennedsen M., K Nielsen, F. Perez-Gonzalez, and D. Wolfenzon, 2007, Inside the family firm: The role of families in succession decisions and performance, &i&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i&&br&2. Kaplan, Steve, 1989, The effects of management buyouts on operating performance and value, &i&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i&&br&3. Becker, Bo, 2007, Geographical segmentation of US capital markets, &i&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i&&br&4.
Murfin, Justin, 2010, The supply-side determinants of loan contract strictness, working paper&br&&br&&b&&u&第三部分:Financial Market&/u&&/b&&br&&br&&b&I.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Banks in Capital Markets&/b&&br&&br&1. Stein, Jeremy C., Agency, information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 &i&(Book) North-Holland Handbook of the Economics of Finance&/i&&br&2. Diamond, Douglas W., 1984,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delegated monitoring, &i&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i&&br&3. Baker, Malcolm, Jeremy C. Stein, and Jeffery Wurgler, 2003, When does the market matter? Stock prices and the investment of equity-dependent firms, &i&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i&&br&4. Gibson, Michael S., 1995, Can bank health affect investment? Evidence from Japan, &i&Journal of Business&/i&&br&&br&&br&&b&II. Financial Crisis&/b&&br&&br&1. Duffie, Darrell, 2010, The failure mechanics of dealer banks, &i&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i&&br&2. Duffie, Darrell and Haoxiang Zhu, 2009, Do central clearing counter parties reduce counterparty risk? working paper&br&3. Gorton, Gary, and Andrew Metrick, 2009, Haircuts, NBER working paper&br&4. Barro, Robert, 2006, Rare disasters and asset market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i&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i&&/blockquote&&br&《高级金融》 -- 这门课一般根据主讲人不一样,有不同的上法。和实证旨在涵盖金融学方方面面不同,一般这门课就是看老师的研究兴趣在哪里,当年主讲的是院长,她老人家对行为金融比较有兴趣,所以推荐的不同领域文章都多多少少跟behavioral finance沾边。这门课的paper list太长了……所以列一部分,这部分有志于quant的同学们可以多看看。&br&&br&&blockquote&&u&&b&B. Trading Strategies&/b&&/u&&br&&br&1. Huddart, Steven, Lang, Mark, Yetman, Michelle H.. Volume and Price Patterns Around a Stock';s 52-Week Highs and Lows: Theory and Evidence. &i&Management Science&/i&, 55(1), pp 16-31, 2009/1.&br&2. Zhang, XF. Information uncertainty and analyst forecast behavior. &i&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i&, 23(2), pp 565-590, SUM 2006.&br&3. Grinblatt, M, *Han, B. Prospect theory, mental accounting, and momentum. &i&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i&, 78(2), pp 311-339, 2005/11.&br&4. Graham, JR, *Kumar, A. Do dividend clienteles exist? Evidence on dividend preferences of retail investors. &i&Journal of Finance&/i&, 61(3), pp , 2006/6.&br&5. Gompers, P, Ishii, J, Metrick, A.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equity prices.&i&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i&, 118(1), pp 107-155, 2003/2.&br&6. Giroud, Xavier, Mueller, Holger M.. Corporate Governance, Product Market Competition, and Equity Prices. &i&Journal of Finance&/i&, 66(2), pp 563-600, 2011/4.&br&7. Daniel, Kent, Titman, Sheridan. Market reactions to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information. &i&Journal of Finance&/i&, 61(4), pp , 2006/8.&br&8. Chen, J, Hong, H, *Stein, JC. Breadth of ownership and stock returns.&i&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i&, 66(2-3), pp 171-205, NOV-DEC 2002/12.&br&9. Diether, KB, Malloy, CJ, Scherbina, A. Differences of opinion and the cross section of stock returns. &i&Journal of Finance&/i&, 57(5), pp , 2002/10.&br&10. Baker, Malcolm, Wurgler, Jeffrey. Investor sentiment in the stock market. &i&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i&, 21(2), pp 129-151, SPR 2007.&br&11. Tetlock, Paul C.. Giving content to investor sentiment: The role of media in the stock market. &i&Journal of Finance&/i&, 62(3), pp , 2007/6.&br&12. Fama, Eugene F., French, Kenneth R.. Dissecting anomalies. &i&Journal of Finance&/i&, 63(4), pp , 2008/8.&br&13. Hong, H, Lim, T, Stein, JC. Bad news travels slowly: Size, analyst coverage, and the profitability of momentum strategies. &i&Journal of Finance&/i&, 55(1), pp 265-295, 2000/2.&br&14. Titman, S, Wei, KCJ, Xie, FX. Capital investments and stock returns. &i&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i&, 39(4), pp 677-700, 2004/12.&br&15. Wei, K. C. John, Xie, Feixue. Accruals, capital investments, and stock returns. &i&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i&, 64(5), pp 34-44, SEP-OCT 2008/10.&br&16. Sloan, RG. Do stock prices fully reflect information in accruals and cash flows about future earnings?. &i&Accounting Review&/i&, 71(3), pp 289-315, 1996/7.&br&17. Burgstahler, D, Jiambalvo, J, Shevlin, T. Do stock prices fully reflect the implications of special items for future earnings?.&i&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i&, 40(3), pp 585-612, 2002/6.&br&18. Dellavigna, Stefano, Pollet, Joshua M.. Investor Inattention and Friday Earnings Announcements. &i&Journal of Finance&/i&, 64(2), pp 709-749, 2009/4.&br&19. Louis, Henock, Sun, Amy. Investor Inattention and the Market Reaction to Merger Announcements. &i&Management Science&/i&, 56(10), pp , 2010/10.&br&20. Baker, Malcolm, Bradley, Brendan, Wurgler, Jeffrey. Benchmarks as Limits to Arbitrage: Understanding the Low-Volatility Anomaly. &i&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i&, 67(1), pp 40-54, JAN-FEB 2011/2.&/blockquote&
我生平读论文最集中的一段时间就是研究生选《高级金融》和《实证金融》的那一段时间……作为一个不以学术为导向项目的学生,要学高微高计还要看原文paper写报告,那真是令人无比纠结的一段日子。。以下为实证金融的paper list,高级金融的paper单子还要长……
最近刚听了个知网的讲座,感觉受益匪浅。关于知网的功能头一次感觉如此强大,头一回知道文献搜索可以做的这么有诚意。下面我就说几个我以前不知道,现在觉得比较有用的功能吧。&br&1、就是那个E-learning 实在太好用啦!详细用法见第一个回答啦~~~&br&2、你想了解一下某个领域比较新的动态思想和目前主流的研究方向,可以通过搜索“会议”。因为期刊文献通常要比会议文献晚一些。&br&3、了解某个研究方向中有哪些权威学者,别忘了看“分组浏览”中的“作者”,会显示出这个研究内容不同学者的论文数量。一般数量多的,就是这个研究内容比较权威的学者,然后点进去看看他最近在研究些什么内容。(图片传不上来。。不能生动形象了)&br&4、外文文献检索。这个功能比较鸡肋的感觉。因为不能浏览、下载全文。不过如果只是指导性的检索,可以利用这个功能。因为不需要检索英文单词,中文就ok 了。&br&5、需要写英文摘要的时候不知道某个专业术语咋么翻译?“词典”功能很好用撒!&br&6、了解某一研究内容的关注程度,可以使用“指数”搜索功能。会出来每年的论文发表数等统计图,可以看到这个研究内容是不是最近比较火。&br&7、可以搜索图片的。有时候一些简单的图可以直接搜,不过不知道能不能直接拿来放在论文当中。&br&8、“年鉴”是讲座的主讲人比较推崇的一个功能,不过貌似比较适用于商科学生,所以我没用过那个功能。大概就是不需要你再去自己翻年鉴了,想找什么直接输入关键词和年份,就都出来了。还有excel、word的直接导出功能&br&9、最后就是在知网主页右下方有几个“科研项目”“学者成果库”什么的,在选择导师和毕设题目的时候可以用来提供一些参考的东西。&br&&br&总结,知网是个好东西呀。我对这个公司很好奇~~
最近刚听了个知网的讲座,感觉受益匪浅。关于知网的功能头一次感觉如此强大,头一回知道文献搜索可以做的这么有诚意。下面我就说几个我以前不知道,现在觉得比较有用的功能吧。1、就是那个E-learning 实在太好用啦!详细用法见第一个回答啦~~~2、你想了解一…
来自子话题:
&p&以北大物理学院网站给出的近三年天文方向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为例:&/p&&p&(表格见于注释之后)&/p&&p&注:&/p&&p&1、2014年的还没有放出来,这里是届的。&/p&&p&2、来源是&a href=&http://www.phy./library/paper.x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phy./library/&/span&&span class=&invisible&&paper.x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题主虽然没有问具体是哪种学位的,不过考虑到是从《星空日记》出发提问的,我就只列了本科生的;硕、博的可以自己去看。&/p&&p&3、我暂时没有做分类统计,为一定程度上方便阅读,我按照指导教师姓名进行了排序。每个老师的方向是相对有限的,这样可以大体看出各个方向上选题的情况。有个别人“研究方向”填的比较啰嗦,您凑合看,这事没有统一的可选词库,都是自己看着填的。&/p&&p&4、这个表里没有我的题目——因为我毕业的时候忘了给院图书馆提交毕业论文信息了,不是我没写啊……&/p&&p&5、因为物理学院非天文系也可以选择天文方向做毕设,所以后附表里并不都是天文系的学生——这也直接的部分证实了《星空日记》中关于跨专业做毕设的真实性。不过其实如影片设定修了双学位的话,是不要求在第二学位授予单位做毕设的。另外我确切的知道有北大医学部的学妹在修天文双,并且正在跟天文系老师做本科生科研。&b&所以影片描述的北大对跨专业追寻理想的包容并不只是吹的。&/b&实际上这种包容是北大本科生教学中非常引以为豪的一个事——北大一再提醒本科生的就是,北大所有的资源都为你所用,希望你们能最大化的用好。对我来说,所谓影片的浮夸也不过是想把这个在北大已经是常识的包容性传达给外界而已。&/p&&p&6、天文系一般提前一年(大三暑假前后)就会把可选的题目放出来,一般包括北大和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的一些老师(有时也包括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等外地单位的),学生有半年多的时间做工作,几个月的时间写作。从这个角度来说影片中男主一个月rush出来毕业论文基本是不可能的。一个月的时间,文献阅读、做工作、论文写作各用十天?毕竟是毕业论文,不是随便哪个通选课。太水了导师看不下去不给他过也是有可能的。而且从程序上说,前一年的冬天有中期检查——虽然很多人在中期检查的时候还在磨洋工什么都没干,但是干脆没参加中期检查这个也不太好吧……你逗我大天文系玩呢?想来来想走走啊……好吧,在北大一切皆有可能,不过建议任何后来者按照游戏规则来玩,不要胡搞。&/p&&p&7、总的来说片中假想的毕设题目是为了形象的勾勒一个视觉上酷炫的“理想终于实现”的图景,其设定的题目与实际中的题目相比还是太幼稚了。当然我完全理解一个短的广告片采取简化描述的合理性。另一方面,&b&严肃的说,我觉得天文数据可视化未必不能成为一个未来的题目&/b&(不过我这里说的可视化并不等同于3D投影仪这种“可视化”)——虽然目前我们系可能并没有哪个导师提供这方面的研究题目,但是可视化毕竟是科学数据处理的一个重要支撑手段,提供一个有效的科学数据可视化方案可以为科学工作者发现数据中的更多、更深层的规律提供便利,从而得以促进科学的进步。同处在大数据时代的天文学,对数据可视化技术的需求尤其值得注意。这样说的话,影片描述的题目如果严肃化的引申一下,是可以作为“天文技术”这个方向的毕业设计的。&/p&&br&&p&
指导老师 | 作者 | 届 | 研究方向 | 题目&br&M.B.N. Kouwenhoven | 许尘 | 2011本 | 星团动力学,计算天体物理 | 双星系统指向在球状星团中的演化&br&Marcel Zemp | 苏航 | 2013本 | 计算机模拟 | 测量相空间中暗物质密度和“流”的数目&br&Thijs Kouwenhoven | 王宇 | 2012本 | 天体物理 | 星团中四合星的诞生、演化和死亡&br&洪晓瑜 | 易正 | 2011本 | 活动星系核喷流结构 | PKS的相对论性喷流研究&br&黄茂海 | 王熙庆 | 2011本 | 天文技术 | 使用哈勃空间望远镜数据研究宇宙线粒子事件对SVOM光学望远镜CCD的探测极限的影响&br&黎卓 | 田婧 | 2012本 | 高能天体物理 | 利用RXTE和INTEGRAL卫星观测X射线爆发源A 0535+26&br&黎卓 | 孙惠 | 2012本 | (答主修改:天体物理) | 随时间变化的伽玛暴射电余辉成像&br&黎卓 | 陆朝胜 | 2011本 | 中微子 极高能宇宙射线 | 源于极高能宇宙射线源的EeV中微子弥散辐射&br&李菂 | 刘海瑞 | 2012本 | 恒星形成 | 基于猎户座分子云的大质量恒星形成早期阶段的研究&br&李菂 | 陈文俊 | 2012本 | 恒星形成 | 致密云核的特征&br&林潮 | 王栋 | 2011本 | 行星科学 | 热木星大气非平衡态碳化学研究&br&林潮 | 杨毅 | 2012本 | 行星科学 | 丰水超级地球的大气运动状况研究&br&林潮 | 梁辰 | 2013本 | 天体生物 | 关于生命在宇宙中扩散的简化定量模型&br&林潮 | 郭震 | 2012本 | 天体物理 | MESA在行星结构形成和演化模型中的应用&br&刘富坤 | 闫文驰 | 2012本 | 超大质量双黑洞 | 星系中心超大质量双黑洞对恒星潮汐迁移的影响&br&刘富坤 | 鞠文华 | 2011本 | 双黑洞与吸积盘 | 利用SPH模拟超大质量双黑洞与径移主导吸积盘的相互作用&br&刘富坤 | 曹荣 | 2013本 | 天体物理 | 星族合成对双黑洞潮汐撕裂恒星的影响&br&刘晓为 | 吴骏飞 | 2013本 | 河外星系 | 用LAMOST光谱巡天数据研究M31子结构&br&刘晓为 | 郑永 | 2012本 | 天体物理/分光观测 | 关于郭守敬望远镜(LAMOST)流量定标的研究&br&刘晓为 | 孙宁晨 | 2012本 | 天文数据处理 | LAMOST天光改正研究&br&罗阿里 | 张宏博 | 2012本 | 超新星光谱处理 | 超新星光谱处理&br&罗阿理 | 王文慧 | 2011本 |(答主补充:天文技术) | 光纤定位和视宁度对LAMOST观测星等的影响&br&罗阿理 | 张建东 | 2011本 | 天文 | LAMOST望远镜波长定标问题研究&br&马骏 | 刘金易 | 2011本 | 球状星团 | M31中球状星团的多色测光研究&br&马骏 | 李婷 | 2011本 | 天体物理 | M31中球状星团的金属丰度分布&br&毛淑德 | 柴伊 | 2011本 | 数据处理 | 时域天体物理&br&毛淑德 | 夏啟然 | 2011本 | 天文 | 星系结构和碰撞速度对环状结构形成的影响&br&彭逸西 | 王志超 | 2012本 | 星系与矮星系 | u波段观测在区分暗星和不可分辨星系中的效用&br&沈志强 | 李忠良 | 2011本 | 天体物理 | 高分辨率VLBI观测&br&施建荣 | 卢吉光 | 2012本 | 恒星光谱分析 | 12颗活动恒星的光谱分析&br&王仲翔 | 杨起源 | 2011本 | 天体物理 | 致密星系统的测光及光谱巡天方法&br&王仲翔 | 刘禾阳 | 2012本 | 天体物理 | HXMT对强磁星观测的可行性研究&br&吴学兵 | 李青晟 | 2012本 | 空间天文学 | 日冕物质抛射的源区分布及其中的MHD波动研究&br&吴学兵 | 郝国强 | 2011本 | 类星体 | 基于光学和红外测光数据的类星体研究&br&吴学兵 | 刘自华 | 2012本 | 类星体 | 类星体中心黑洞质量研究&br&吴学兵 | 罗剑群 | 2013本 | 天体物理 | I型活动星系核的光谱模拟和黑洞质量估计&br&吴月芳 | 龙凤 | 2013本 | 恒星形成 | 第二象限中Planck冷源的CO谱线成图研究&br&徐仁新 | 周恩平 | 2012本 | 核天体物理 | 用星族合成法分析低质量夸克星存在的可能性&br&徐仁新 | 翟渊坤 | 2013本 | 脉冲星 | H团在地球大气中的传播过程&br&徐仁新 | 宋斌 | 2011本 | 天体物理 | 双星系统中进动的研究和极端密近双星&br&闫慧荣 | 梁凯荣 | 2012本 | 天体物理 | 湍流介质中宇宙线输运的数值研究&br&闫慧荣 | 上官晋沂 | 2012本 | 星际介质 | 利用原子排列理论对行星际磁场的研究&br&于萌 | 刘琴剑 | 2013本 | 天文高新技术与应用 | 脉冲星计时残差中的周期跃变仿真&br&于清娟 | 郜勋 | 2013本 | 系外行星 | 太阳系外双行星系统的观测特征及其参数的探测&br&岳友岭 | 李明峰 | 2013本 | 天文高新技术与应用 | 基于CASPER硬件的中性氢数字终端研制&br&岳友岭 | 刘尧 | 2013本 | 天文技术与方法 | 基于CASPER ROACH板卡的脉冲星数字终端&br&詹虎 | 周萱 | 2011本 | 天体物理 | 星系的模拟观测及其光度轮廓参数的测量&br&张华伟 | 万峻辰 | 2012本 | 天体物理;观测 | M31以及M33星系中的超巨星候选体&br&张华伟 | 高桦 | 2013本 | 天文数据处理 | LAMOST恒星基本参数研究&br&张坚 | 孔维晟 | 2012本 | 天文高新技术 | 射电天文信号傅里叶变换的FPGA实现&br&张坚 | 张岳 | 2013本 | 天文技术与方法 | 一种基于FPGA的射电天文信号处理实现—多相滤波器&/p&&br&&p&刚高考完的小朋友们,如果希望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参考我将此文转载到北大未名bbs之后与网友的更多讨论:&a href=&http://www.bdwm.net/bbs/bbstcon.php?board=Astronomy&threadi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北大未名站 同主题阅读: 天文系毕业设计都做什么? (自转知乎答文)&i class=&icon-external&&&/i&&/a&&/p&&p&核心意思是,你喜欢天文、想做天文就来我大天文系,只是为了上北大,就不要胡乱填报天文系了,浪费双方感情。&/p&&br&&p&我再从未名上搬运一段我给剧组洗地的话:&br&&/p&&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发信人: spto (by), 信区: Astronomy
题: Re: 天文系毕业设计都做什么? (自转知乎答文)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日01:29:15 星期三), 站内信件
直观的理解影片确实是“全息投影+手势操作”,不过完全可以牵强附会、生拉硬拽的解
“男主的毕设具体内容在片中并未做交待,情节并不排除他是个天才也很勤奋从而在一个
月内做完一个正经的科研小题目的可能性;影片表现的部分仅仅是答辩展示环节而已,不
能说使用到了全息投影和手势操作就意味着男主的研究内容仅限于全息投影和手势操作,
正如不能说使用到了ppt就意味着男主发明了ppt。也许影片只是架空的设定,在不远的未
来,全息投影和手势操作已经商业化的普及了,男主只是利用这些技术来展示自己的其他
研究内容罢了。”
好吧其实我也没必要替剧组洗地,我只是一直觉得对一些艺术表现手法不要太较汁。君不
见好莱坞影片表现“一个人编程超级nb”这个意象的时候动不动就一大堆代码或者不知道
是什么的复杂的图形在天上飘,然后主人公伸手在天上抓来放去就完成了“hack”。全都
按真实的拍可能有些观众更喜欢了,但也会有很多观众就完全看不下去了。
【 在 mRNA (我不是讲座版版务!合格的帖子自会上首页!) 的大作中提到: 】
: 全息投影+手势操作才能“摘星星”嘛
: 如果是真正摘天文的星星,那就得发射到月亮上去了...估计会骂得更厉害
: 或者折腾陨石。。。但那也不是“摘”下来的说...
: 不过呢,如果全息投影+手势操作用在天文科普方面,那是极好的方向。
: 又不过呢,似乎这是北师大天文系天文教育专业该考虑的事儿...
&/code&&/pre&&/div&
以北大物理学院网站给出的近三年天文方向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为例:(表格见于注释之后)注:1、2014年的还没有放出来,这里是届的。2、来源是,题主虽然没有问具体是哪种学位的,不过考虑到是从《星空日记》出发提问的,我就…
&p&知乎处女答!&/p&&p&先上结论:&b&不想再有第二次这样的体验!&/b&&/p&&p&首先来说说我当时写第一篇英文SCI的motivation吧。&/p&&br&&p&当时的目的其实挺功利的。一直想要申请个国外好一点的学校(有名校情结),因此很早就做了准备,我知道要申请好学校拿到全奖最好要出SCI paper。于是在大一的时候利用我们学校提供的本科生科研机会,我去找了我感兴趣的一个导师,第一年干了一些简单的事情,熟悉了一下相关的专业知识。一方面自己对这个专业比较感兴趣,所以大一的时候自己自学了一些。到了大二,可能是导师觉得我这个人还比较靠谱吧,就把我拉到导师的研究生和博士生的组里面去旁听组会,那个时候是四年前(时间过得好快)我读大二第二学期的事情。当时我觉得挺开心的,能够和研究生和博士生们混在一起这样出SCI论文的概率也高了一些。&/p&&p&然后重点来讲讲过程吧。&/p&&p&导师的要求非常严格,他明确跟我讲,虽然我是本科生,但是他会像要求一个研究生一样来要求我。具体来讲,就是每个星期要做研究,然后在组会上汇报进展。这对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当时自己还要上很多课,有的任课老师还很奇葩,比如江电工(上交童鞋都知道)这种自称能上一百门课、上课不讲电工却讲如何侵吞国有资产(哔——)如何做假账(哔——)中国经济如何崩盘(哔——)、而且挂掉三分之一学生的老师。对于出国的学生,GPA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所以每门课都必须要认真对待。这样就把大量课余时间花在做作业上。最犯贱的就是当时还报了GRE,因为那是最后一次老G,我想赶最后的末班车,因此每天又要花时间在背单词写作文做习题上面。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p&&br&&p&&b&根本没有时间做研究啊!!!&/b&&/p&&br&&p&&b&组会的时候汇报什么东西啊!!!&/b&&/p&&br&&p&&b&要被导师骂死了啊!!!&/b&&/p&&br&&p&等到第一次例会的时候我把粗略算的一些结果汇报了一下,当时其他人的结果都不是很理想。于是导师就火了,把当时在场的十来个学生(包括我)统统骂了一遍。我心里想这TMD不公平啊,我一个弱弱的本科生怎么能和他们研究生比呢!况且还有那么多课要上,根本没有时间做研究!&/p&&br&&p&但是,理智告诉我,不做研究就没有结果,没有结果就没有paper,没有paper就申不到好学校,像我们这种穷人家的孩子就要成为失学骚年了!!!不过俗话说得好,&b&时间就像事业线,挤一挤总是有的&/b&。晚上十点钟新图关门了,别人回寝室把妹搞基,我只能一个人默默地去自习教室做研究啊!(对了,当时在做计算模型,所以一台笔记本足矣)而且往往是得先花一个小时背GRE单词,然后才能正式开始干活。(真的很忙)不光要算,还要把算完的结果处理好,在例会的时候汇报,要是结果处理的不清楚又要被导师骂啊!&_&泪目。。。这样每天基本上要搞到凌晨两三点,早上7点多还要爬起来上课啊!!!真是半条命没有了。。。现在回来看,还是要感慨一句年纪轻就是好!&/p&&br&&p&做了三个月,差不多有些成果了,就和老板提出写一篇英文的SCI,档次不算高,是我们这个行当里面B类的期刊,不及 &a data-hash=&314d2bdadc49& href=&/people/314d2bdadc49&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314d2bdadc49&&@印子斐&/a&
刚发的A类期刊,因为我也有自知之明,水平很烂(现在也好不到哪里去)。导师也鼓励我发文章。自己觉得英文水平还可以,没用太多时间,就写完了草稿给导师看了。导师修改完了准备投出去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p&&p&我们用的代码是别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给的,而这位老教授看了文章之后觉得水平太差因此不让发。导师和这位老教授沟通了很长时间,但是这位八十多岁的老教授就是不答应。后来导师没办法了,讲不过他,就和我说:“要不咱们就发交大学报吧,江学长也在上面发过文章的。”&/p&&img src=&/e62bd5405cdbf5bd7b965c_b.jpg& data-rawwidth=&672& data-rawheight=&3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2& data-original=&/e62bd5405cdbf5bd7b965c_r.jpg&&&br&&p&我觉得不行,我们中国学生虽然读书比西方学生都用功,但做来做去的东西啊都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 怎么能和江学长发同样档次的期刊呢,这样肯定不行!我向导师提议,您看,我这么日夜操劳,也挺不容易的,要不您就别告诉那位老教授了,咱们把这文章偷偷发出去吧!导师沉思良久,说,这样吧,你在最后致谢一下这位老教授,咱们就把文章发掉吧!他记性也不太好,一会儿就忘记了!&/p&&br&&p&于是我们一拍即合,在11年底把文章投出去了。这距离改完文章已经有半年了。三个月后我们收到了审稿人的意见,通知推荐录用,需要做一些小的修改。人生中的第一篇英文SCI就这样发表了。&/p&&p&后来到了剑桥,碰到当时负责评审奖学金的教授,他说给我奖学金&b&最重要&/b&的原因就是因为本科生能发SCI的人很少,所以就给了。&/p&&p&从现在的眼光看四年前,不知道自己当时是有什么样的信念和能量能在三个月的时间里这么坚持着。如果现在让我在剑桥再向当年这么来一遍,估计我是不愿意的。如果题主想要从这个回答里带走一些有用的东西,那么就请带走下面两条吧(多了也记不住):&/p&&br&&p&&b&(1)
利用好你的导师(人品、科研、英文。。。)&/b&&/p&&p&&b&(2)
坚持信念&/b&&/p&&br&&p&稍微解释一下,信念是指你要相信自己能做出来。因为题主问的是写第一篇英文SCI,不是问拿诺贝尔奖。我想,理智的导师都不会定个太难的题目,一种方法不行了,就按照导师的意见换一种方法,导师给你这个题目,就一定能够通过某种方法做出点什么新的东西出来。具体经历可以看看 &a data-hash=&314d2bdadc49& href=&/people/314d2bdadc49&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314d2bdadc49&&@印子斐&/a&
的答案。做科研不需要自己很聪明,&b&要勤奋,习惯暂时的失败,再加上大家的讨论,&/b&就出来了。&/p&&p&等到我本科毕业的时候,导师和我说,当时同意我发表就是因为看到我这么坚持,作为一个本科生,要上课,要背单词,要申请出国,要做作业,要做科研,真的不容易,换了别人根本是不答应的(导师对发文章的要求一向很高)&/p&&br&&p&最后再用马云的一句鸡汤结束: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p&&br&&p&祝愿题主发文顺利!&/p&
知乎处女答!先上结论:不想再有第二次这样的体验!首先来说说我当时写第一篇英文SCI的motivation吧。当时的目的其实挺功利的。一直想要申请个国外好一点的学校(有名校情结),因此很早就做了准备,我知道要申请好学校拿到全奖最好要出SCI paper。于是在大…
抛砖立即想到的几个,多为理工科,欢迎来自社会人文的玉&br&&ul&&li&(流体力学)地上有水时,鞋上和车轮上的水是如何甩起来的?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question/2034&/span&&span class=&invisible&&1542&/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li&&li&(流体力学)水滴落在水盆里,溅起的水是水滴的水还是水盆里的水?为什么?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question/1985&/span&&span class=&invisible&&4097&/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li&&li&(表面科学)一滴水沿玻璃流下,它的行径路线取决于哪些要素?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question/2007&/span&&span class=&invisible&&6909&/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li&&li&(水文)为什么河道可以非常弯曲?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question/2014&/span&&span class=&invisible&&6559&/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li&&li&(表面科学)倒啤酒時,杯子為什麼得傾斜?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question/2030&/span&&span class=&invisible&&3834&/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li&&li&(图论)n个队进行足球单循环比赛,第i个队比赛场次是ni场,这些ni满足什么条件时赛况是唯一的?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question/2024&/span&&span class=&invisible&&5118&/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li&&li&(颗粒物理)巴西豆效应,为什么是经典物理中没有解决的一个问题?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question/1986&/span&&span class=&invisible&&8324&/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li&&li&(复杂网络)随着数学家一代代新老交替,Erdos 数的分布会怎样变化?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question/2025&/span&&span class=&invisible&&5066&/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li&&li&(材料力学)牛顿摆的理论解释是什么?&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question/1982&/span&&span class=&invisible&&1126&/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li&&li&(纽结理论)为什么耳机线从口袋里拿出来后总是缠绕在一起?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question/2022&/span&&span class=&invisible&&0837&/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li&&li&(表面科学)回形针为什么可以飘浮在水面上?&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question/2032&/span&&span class=&invisible&&6243&/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li&&li&(热学)为何有时热水结冰比冷水快?&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question/1961&/span&&span class=&invisible&&5651&/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li&&li&(复杂系统)自习课老师不在时一片嘈杂,突然整个教室都莫名其妙地安静了。然后有人冒出一句「好安静啊」接着大家又继续聊天是什么现象?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question/2011&/span&&span class=&invisible&&2884&/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li&&li&(复杂系统)知了们一起叫一起停是什么原因?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question/2034&/span&&span class=&invisible&&0526&/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li&&li&(机械)TED 中 Theo Jansen 发明的那个 Animaris Percipiere 是什么东西,又是什么原理?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question/2032&/span&&span class=&invisible&&8803&/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li&&/ul&@韩冬 & @张旭 推荐&br&假设人被一个纳米丝拦腰切断,是否可以继续活着?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question/2030&/span&&span class=&invisible&&8249&/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抛砖立即想到的几个,多为理工科,欢迎来自社会人文的玉(流体力学)地上有水时,鞋上和车轮上的水是如何甩起来的? (流体力学)水滴落在水盆里,溅起的水是水滴的水还是水盆里的水?为什么? (表面科学)一滴水…
在我看来,当搜集的文献多的时候,再牛逼的分类\分组方法也失去了最初期待的功能,这是因为每一个「分类」下面都会有很多文章,其实这种情况下根本没有办法通过「分类\分组」清晰的提取进一步的信息。&br&&br&与其给 PDF 分类,真不如读完文章之后好好整理「读后的 notes」,以后需要什么东西就直接在 notes 里面搜索就好,notes 记在印象笔记里面就行。&br&&br&--- update ---
18:27:12 ---&br&首先和大家说一下,我是学 CS 的,读的呢也是 CS 相关的文献,不能确定其他专业的文献是不是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整理 notes,不过我觉得应该也是差不多的。OK,现在开始,&br&&br&&b&*** 1. 需要在 notes 里面清楚的标注文章的 title 以及相关的作者信息或者会议信息 ***&/b&&br&那么问题来了,应该用什么样的格式来放置这些数据呢?&br&推荐使用 dblp 这个网站,但是 dblp 本身是不支持使用文章题目进行搜索的,所以我们在这里取一个巧,用 Google 里面的「site: 关键字」来搜索 dblp 当中的内容。&br&&u&&b&(如果是非 CS 专业的,也可以通过类似的格式来自己手动生成/搜索其他索引类网站,不过就会麻烦一些,不过文章标题一定要全,因为以后不知道什么时候你会需要再重新回看你之前看过的文章)&br&&/b&&/u&例如,我们要读一篇名为「eBay in the Sky: Strategy-Proof Wireless Spectrum Auctions」的文献,我们就在 Google 当中搜索下面的内容&eBay in the Sky: Strategy-Proof Wireless Spectrum Auctions site:&a href=&rmatik.uni-trier.de&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informatik.uni-trier.d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然后通过第一个链接点进去看到了如下的页面,&br&&img data-rawheight=&638& data-rawwidth=&1209& src=&/181f147bea1ab4cfd62d63faa329de5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9& data-original=&/181f147bea1ab4cfd62d63faa329de5c_r.jpg&&然后直接复制红框当中的内容到印象笔记就可以了,这样我们就有了&b&&u&规范化的&/u&&/b&「文章题目,文章作者以及文章所在会议」&br&&b&&br&*** 2. 总结文章内容 ***&/b&&br&--- update:
13:47:18 ---&br&我一般是通过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来维持思路不跑偏的。&br&1. What is the problem?&br&2. Why is the problem interesting?&br&3. Why is the problem unsolved?&br&4. What is the authors' idea?&br&&br&[精力有限,慢慢一点点的分享给大家喽]&br&如果大家觉得我写的有作用就来点赞吧O(∩_∩)O~,如果对大家有作用,我就接着写 :)
在我看来,当搜集的文献多的时候,再牛逼的分类\分组方法也失去了最初期待的功能,这是因为每一个「分类」下面都会有很多文章,其实这种情况下根本没有办法通过「分类\分组」清晰的提取进一步的信息。与其给 PDF 分类,真不如读完文章之后好好整理「读后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商科论文题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