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物理系实力如何?主要是教学科研与科研方面…………谢谢

高校教师评价机制应该如何平衡教学和科研论文?
日下午,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周鼎在人人发布状态,称不再开设公开课。作为在四川大学人气超高的老师,周鼎在校园里和网络上有很多支持者。12月23日,周鼎在人人网发布了《自白书》,表达了对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不满。《自白书》链接:其实这个问题早就有媒体讨论,2014年4月,清华大学决定不再续聘外文系讲师方艳华,在媒体上引起热烈讨论。新闻链接:那么高校应该如何平衡高校教师评价机制中的“科研”和“教学”所占的比例呢?
非清北,但是自己所在学院的水平在国内能排到第一梯队。自己总结身边的老师大致能分为四类:科研好教学好:少之又少,能达到的基本都是院宝国宝了。科研一般教学好:这类老师开设的课程不是自己学院的专业课,就是面向全校的科普类课程。他们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上没有太大的名气(也有少量开科普课程的老爷爷老奶奶并不进行科研工作),但是愿意投精力备课、课后愿意带小孩,听他们讲解真的能学到东西。科研好教学差:一般刚刚中年,就已经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里积累了一点名气,但是讲课水平真的差的可以。比方说听不懂的方言、从来不投太多精力去备课、下课铃一响人就消失、作业通通交给手下的研究生。这种类型的老师也为数不少,印证了那句“所谓大学就是大不了自己学”。科研教学都不行:多数是刚刚留校的新讲师,科研因为带不了研究生无法施展拳脚,教学由于没有经过专门的普通话考核和考核,水平参差不齐。这类老师的课程往往是面向全校的公共必修课。第一种老师当然在什么制度下都能得到好的发展,最后一种老师只是暂时性的不能晋升也情有可原。但是我就不明白,为什么当下高校的评价制度中,第二种老师的个人发展居然会因为科研受到限制,第三种老师开设课程居然能通过教务处的审核。。
科研与教学的冲突,不是中国特色。周与方也不是最惨的,帝国理工的Stefan Grimm教授都被逼得自杀了。目前的趋势是学校越好,对科研要求越高。这里原因很多,其中有两个原因,我觉得非常重要。1、科研的显示度要远远高于教学。前段时间帮着教务做了一个教学队伍评价的分析,分析到最后,我们居然发现,找不到一个比较合理可以用来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指标。科研好评价,教学不好评价,趋利避害的本性,导致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自然热衷于科研。2、除了传播知识的任务外,高校还有一项重要的职责是创造知识。如果没有新知识的创造,社会就不会进步。所以越是好的高校,创造知识的责任与任务就越重。这也是为什么越好的学校,越强调科研。对于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我个人认为没必要对立起来。作为教师,既不能说纯搞科研,也不能说纯搞教学,两者应该是并重的关系,尤其是在较好的学校。教学的重要性必须强调,但强调教学的重要性,不意味着就可以不搞科研。事实上,在科研过程中会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这是有利于教学的。以四川大学为例,985高校,全国排名也很前,这种学校的老师,要求自然是要比一般的高校高的。清华就更不用说了。这两个学校,对比美国大学,应该是中国的藤校级别吧。在美国是怎么一个做法呢?美国是怎么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据我所知,科研搞不好,别说职称了,教职(faculty)都拿不到。所以在拿到tenure之前,美国的助理教授们科研压力是非常大的。而拿到tenure之后,科研压力会小下来。甚至不做科研,学校虽然会不爽,但是也不能那你怎么样。但此时,如果被学生投诉说教学不负责任,教学搞不好,并被裁定成立的话,tenure也保不住教职。我认为,作为教师,教书育人是基本要求,是能被当成一个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学搞不好就该滚蛋。(这句便宜话好说,但不好实施,教学的评价很困难)但在一个好学校里面,要想晋升,那科研怎么可能不做要求?(目前,强调的是这个)
作为某高校在读的研究生,个人觉得科研和教学的矛盾在于时间上的分配,但不是根本矛盾,绝对没有达到对立的效果。毕竟是大学,老师想只教授课本上的东西本身就是一个荒谬的东西。面对是大学生,你只是照本宣科加上一点你的理解,这种课对于对大多数学生完全没有上的必要性。不要拿高中的教学方式来教大学,那才是大学教育最大的悲剧,不然真的是大不了自己学。大学与高中最大的不同在于定方向的时候,而普通基本课本基本上都是讲述的经典理论内容,其实那些东西已经过时了很多,大学的老师需要在轻点基本知识的同时大量灌输相关内容的发展,而这不就是研究,所以很多真正研究做的好的老师讲课也讲得很好,只是他们时间有点不够,所以一般课时比较少。说句实话吧,只是吃透某本课本个人觉得很多本科生都可以达到这种水平,但要达到通古至今,把知识的脉络和其中缘由以及未来发展趋势都讲出来,这才是大学老师应该做的事情,而这正是老师的研究方向。至于论文,你真能达到这个研究方向大师级别,还用愁写不出来论文么。
青年教师来说,不用“平衡”。只有科研才是在高校活下去的唯一指标。讲课再好也没用。
浙大做过一个有益的尝试,长远来看不知道效果如何,但至少是迈出了第一步。第四条
学校设置教学科研并重岗、研究为主岗、教学为主岗、社会服务与技术推广岗、团队科研/教学岗等教师岗位。各学部、学院(系)可结合本单位学科实际适当调整每类岗位的名称,每类岗位所承担的主要工作应与相应岗位一致。第五条 岗位职责:(一)教学科研并重岗:同时承担高水平科学研究和高质量本科或研究生课程教学工作。进入教学科研并重岗教师都应承担基本的本科教学或研究生学位课教学工作任务,但可根据自身情况申请减免。(二)研究为主岗:承担高水平科学研究工作,重点是基础研究和重大国家(地方)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研究。(三)教学为主岗:承担高质量本科或研究生课程教学工作,同时承担一定的科学研究工作;领衔开设本科生重要通识课程、大类课程,每年保证相当的教学工作时数。(四)社会服务与技术推广岗:主要承担农业与工业技术推广、公共政策与其他科技咨询、医疗服务及教育培训等社会服务工作。社会服务与技术推广岗分为Ⅰ类岗和Ⅱ类岗。Ⅰ类岗由学校设置,Ⅱ类岗由学部或学院(系)设置。(五)团队科研/教学岗:主要在科研或教学团队中承担团队项目科学研究、项目研究助理、项目技术管理或协助承担一部分量大面广的通识课程与大类课程基础教学工作。对进入教学科研并重岗、教学为主岗及团队教学岗的教师,学校将根据各学院(系)具体教学工作情况分别提出基本的教学工作量要求。具体课时数要求和评估办法由本科生院和研究生院制订并报学校批准后实施。
科研是技术活儿,教学是良心活儿。科研和教学都没有绝对公正的评价体系。顺着媒体记者的思路,站在老师的角度说一句评价不合理,很容易。你有没有想过站在校长的角度想问题?大学就像一个公司,要有收入有员工。收入很大一部分是科研经费,老师没科研,经费从哪里来?没经费学校怎么发展?说到员工,老师和学生都可以看做员工。老师不做研究,只讲课(部分人为课时费排名讲课),水平能高吗?和高中有区别吗?让你挑你会选择课讲的天花乱坠但是不做研究的人做导师吗(那只能说是段子手吧)?不做研究,只读课本的老师讲课你爱听吗?不拓展书外知识和思维还来上课干嘛?回家自己读书好了。只重视教学的学校能招到好学生吗?员工质量下降学校怎么发展?你看国际排名的时候抱怨中国大学不优秀,听不做科研的老师抱怨又过度同情,你到底要这些学校怎么办?多读书,多观察,不要随意被媒体牵着鼻子走。我也是大学普通老师,不是教授,不做科研,但是我坚定的支持大学教师把重心放在科研上!
简单来说,教学是对学生负责,是内部口碑和评价,科研是对外部管理拨款部门负责,是外部形象。一个组织,总得去讨好那些能决定它的钱途,地位,权力的方面,从这点来说,讨好学生明显不如讨好政府管理部门有效。再一个,教学和科研都做得好,那是牛人,不是讨论的范畴。我们只是在聊聊若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情况下如何面对。本来是在周鼎自白书那边的回答,没想到这边更切题一些。首先亮明观点:周鼎是个好同志。高校偏重科研在人文学科是有问题的。论文数量和科研质量、学术水平、社会价值没有太多联系。今天看朋友圈,周鼎的自白书在若干被若干高校同行转载,于是看了,所谓心有戚戚焉。文中提到的教学、科研、评职称等事情,甚至包括隐含的对于高校内部学生教师行政系统的思考,的确很有共鸣。1、为什么说周鼎是个好老师,一个好的大学老师评价标准是什么?大学老师的工作是什么?抛开那些从企业管理当中抄袭来的绩效考核标准吧,核心应该是两条:文明的传承扬弃,知识的推陈出新。前者可以凝聚成教学,后者为科研创新。坦率的说,这两点未必能很好的兼顾,不一定能由同一个人完成,也不一定能由同一个人在同一时段比如一年或者数年内完成。这点很多人并不太了解,可以试想一下,一个码农未必是个好的产品经理,一个优秀的销售未必能带好团队,一个好的培训讲师未必能自己开发课程,所以,在组织内部设置这种综合性考核标准并设置所谓的及格线(一票否决)不见得是个太好的主意,可能更多出于平衡或者别的什么考虑,比如行政人员赢家通吃。这种设置可以参考解放前的大学考试,不少大师文史一流,数学却未必能有中人之资,零分也不少见。本朝的高考以总分录取,勉强也算公平,然而研究生考试单科也是划线的,对不对?很明显,那些存在短板的偏执狂和天才们恐怕只能仰天长叹了,这对于我们这些无甚特长的普通人而言或者是好事,但对于强调绩效的组织而言简直是灾难。钱学森先生临终前念念不忘的即是如此,任何盈利性组织和竞争性产业都会强调要用人所长,唯才是举;只有那些以控制为己任的固化组织才会选择这种挑毛病为主的四平八稳策略,或者叫完人策略。所谓的均衡发展,面面俱到,实际上就是撒胡椒面,人无完人,这样组织和代表组织的行政权力总能够找到你的不足,从而像上帝一样审视你,你只有自认罪人,顺从,然后等待组织的救赎和恩赐。所以,如果四川大学是个企业,以拓展影响力和竞争生源为己任,它会善待周鼎这样的员工,甚至给予他优渥的待遇和宽松的环境。这些正是北洋时期兼容并包、百花齐放的大学教育所做的。很可惜,川大并不是企业,也不是竞争化的组织,甚至也不是八十年代的大学,它是21世纪的中国211大学。至此,周鼎老师的结局是注定的。2、目前国内高校的科研导向是如何形成的?我国高校的发展,和政府的发展颇为同步。恢复高考以后高校行政权力有过一段时间的收缩,一方面是从文革后人文精神的回潮与补偿性发展,另一方面是行政权力如同当时的政府一样,手中掌握的资源颇为有限,既无法诱之以利,也无法威之以刑,只好市之以恩,怀柔加纵容。九十年代以后政府逐渐有钱,高校行政权力也逐渐掌握了更多的资源,于是开始了对学术权力的侵蚀和挤压。如何高效的运用资源来完成这一工作?自然学科尤其是工程类学科就成为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一方面可以通过科研经费的申报审批制度来干涉挤压学术权力,另一方面这类学科的成果与物质资源的投入高度相关,实验条件、人员配置(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等廉价劳动力)、国际交流合作等行政可控资源基本上决定了成果的多寡,因此在这类学科当中大量收编学术力量进入行政梯队,具体可以看看两院院士的名单和211以上综合型大学高层行政人员学科专业背景。对于纯理科和人文学科(除经济管理这样的政策解释类外),更多的成果取决于研究人员个体素质和非物质因素,这方面的挤压由高校扩招完成,扩招中大量增加的学生主要是以不需投入太多物质资源的学科为主,教学任务呈几何倍数增加,同时大量学生的涌入和学科层级(以本科为主变为硕博等研究生教育)的提升,使得本科学生教育由精英化迅速庸俗化,加上就业市场不利,使得本科教育中师生关系大大倒退,甚至明显出现师生对立情绪。学生会将重重问题简单归因于一线本科教学教师,本题中部分答主的情绪即是明证。此外,当就业成为学生选择专业和导师的主要指标后,手中掌握更多社会资源的教师明显较掌握学术资源(知识)的教师更受欢迎和追捧,而对于高校而言,行政系统或者掌握行政资源的人士明显可以拿出更多的资源用于社会交换和外部交往,这一影响在学生当中,尤其是高年级学生中明显体现和放大。这也是周鼎老师虽然通过讲座可以吸引部分低年级川大学子,却依然受到部分自称“川大(历史系)”老人贬损的原因。对这部分学生而言,学术水平的高低明显不如资源多寡更具吸引力。另外谈谈人文学科的知识创新,前面已经说了,这类知识创新或者说科研不像工科类实验分析,不是连续性工作的积累,而更多地倾向于思想灵感的迸发,或者说顿悟。因此运用时间和任务分解很难去考核。孔子讲“述而不作”,传统讲“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著半句空”大体都有这方面的考量。单纯用工程学任务分解推进的思路来要求明显并不合适。以论语之伟大,若是拆开逐条发表,也不见得能有段子手的水准。况且思辩类的内容更加是浓缩提炼的结晶。3、考核指标的选择。即便是科研导向下的人文学科,其考核指标也不好以单纯的论文数量、层级为准。这是因为人文学科不似自然科学,可以用实验室环境方便的证实或者证伪,小保方晴子在nature上关于干细胞的论文,从质疑到正式确认造假,整个也就是今年一年的事情,但人文学科里面关于人类社会的探讨,恐怕研究人员穷其一生也未必能见到结论。熊彼得30年代关于创新和知识经济的断言,到世纪末新经济互联网泡沫才算是证明了正确和价值,这时候距其逝世也已经将近半个世纪,可谁又能否认其研究的价值?更何况,人文学科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应用,更在于为社会储备,这必然导致大多数的研究是默默无闻不见天日的。这种情况下,如何确定其价值?最后,随便说说,周鼎老师的未来会怎样,谁也不好说。理想主义者在现实当中寸步难行,这也是可以想见的。他若是离开体制,未必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因为现实更加的残酷。“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写下这首诗的北岛,和海子顾城一样,不能见容于残酷的现实,于是跑开了,好在没有自杀,也没有杀人,还算幸运。周鼎将来若是变成一个犬儒,未必是这个社会的骄傲,也未必是川大的功绩。希望我们的社会能够宽容一点,能够自信一点,让周鼎这样的异端,也能够体面的活着。历史的车轮轰轰而过,留下若干卑微的蚂蚁,大体就是这样吧。
我讲的可能和题目没有直接关系,我就说说我见到的吧。我不知道美国大学计算机专业里面的lecturer和讲师是不是一样的。我本科和研究生都当了不少ta,带我的老师很多都是lecturer. 他们基本上是不做专业上的research, 不过一般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research topic: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ACM也有专门的会可以发在这个方面的research:
还有:。 不少教授也会在这里发一发他们自己给学生做的assignment, 还有教学心得体会之类的。lecturer评价上面基本上就只看教学质量,他们一般带的课都是专业基础课,讲课其实比很多教授讲得好。很多学校都让lecturer去培训新的AP, 教他们怎么带本科生。我研究生当TA的时候,培训也是经验丰富的lecturer做的。其实我觉得没有必要所有老师都做研究,大学里面也需要专门潜心钻研教学方法的老师。高中初中都有教研室,教老师怎么讲课,大家一起交流讲课方法。为什么大学里面没有?
实力达到一定水准之后,科研和教学真的会有这么大的矛盾么?还是个人要努力修行吧。
目前的教学评价机制就有问题,学生对上某门课的老师唯一的评价就是在期末,在教务管理网站查分之前要填一大堆问卷,每一名老师的评价项目多大十几条,学生此时急于知道成绩,差不多都是瞎写的,有的甚至用脚本自动填表。设置十几条的评价项目,本身就降低了学生评价的效力,而且评价的好坏从来没反馈过。大一的时候大家都还认真填写了。后来都意识到这东西毫无意义,学校根本不会对教师有任何的奖惩,好课还是好课,烂课依然烂课。上面的人说的对,一个老师上课就看良心了,没有其他的东西监督。我觉得完善一下学生课后对老师的评价机制很重要,要让评价机制发挥效力,自然能影响教师在教学上投入的精力。在教学上投入精力并不意味着就影响科研,我记得电路分析的老师说他在教学上的精力不到10%(他还有其他的课),但我觉得已经讲的相当好了。说明不是科研的压力导致忽视教学,而是大多是教师连10%的精力都不能投入教学,因为教学对其自身毫无价值,唯一的驱动力可能就是“良心”而已。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郭广银:以高水平科研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
郭广银:以高水平科研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
发布时间:
&&&&&& &科学研究是现代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使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更是需要以高水平科研作支撑。在新的发展时期,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把科研与科技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努力找准高水平科研的着力点,为开展高水平科研提供良好的软硬件支持,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取得更大成绩,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明确使命、把握关键,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
科学研究是现代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使命
一般公认大学有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项基本职能。19世纪,德国柏林大学的创始人、著名教育家洪堡提出,科学研究职能是大学的根本价值所在。他的大学理念在大学发展史上引起了革命性的变革,将发展科学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使中世纪以来大学的职能首次得到了拓展,促进了大学从教学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变。这以后,虽然围绕高等教育三大职能展开的论战此起彼伏,但实践证明,今天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汇集了一流的学者、一流的教学科研队伍,培养了世界一流的学生。它们无一不是研究型大学,这些大学通过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创造了世界顶尖的研究成果。随着时代发展,大学的研究使命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我国很早也达成了这种共识。1977年,邓小平同志在一次讲话中指出:“重点大学既是办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科学研究无疑是大学基本的职能和使命。
高水平科研是支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关键
从与人才培养的关系看,高水平科研与科技工作支撑高质量教学与人才培养。首先,教学中传播的知识、技能是科研的成果、结晶。通过探索,通过挖掘,创造了知识和技能,才能够通过教学活动来传授。知识更新,要扬弃旧义,创立新知。新知的创立与旧知的扬弃必须通过研究来实现。其次,教学本身贯穿着研究。研究是教学的手段之一。学生做实验、进行实践本身就是在研究。研究生的教学更是教师带领学生在一起研究。再次,科研提升教学、深化教学。教学与科研是互动的。教学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科研研究问题、破解问题。科学研究的成果运用到教学当中,可提升教学,为教学提供源头活水。最后,教学本身也需要研究。通过研究教学本身,探索教学、探索人才培养本身,使教学更遵循规律,更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更需要高水平研究才能培养出来。所以说,“教学科研相长”,对教学的研究,研究型的教学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手段和途径。
从与实施国家战略的关系看,科研与科技工作可以直接参与到国家创新体系之中。当前我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高校的科教人才资源怎样加入到战略实施当中去?怎么样去加入到国家创新体系当中?不管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还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高校都应该充当策源地的作用。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重点建设高校要成为知识创新的策源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当义不容辞地担负起科技创新策源地的责任,担当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省份的角色和使命。
从与社会服务关系的角度看,科研与科技工作是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既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研究型大学既然是重要的源泉,就要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建设源源不断提供科技创新成果,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要积极参与国家的政产学研的结合。现在,在政产学研的基础上又加了一个金,就是金融机构也要加入进来,提供资金来源。高校参与政产学研金结合的方式有很多类型,比如东南大学有专业的研究院、区域研究院、建立跟地方和企业共建的联合研发中心,学校的教师创新创业、提供科技成果进行转化,给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等等。
从与学校的综合实力提升的关系来看,科研能力与教学能力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要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必须提升学校的科研能力、教学能力。项目、经费、成果获奖以及与此相关的队伍建设是学校被评价的重要指标,有些更是标志性的指标。在激烈的竞争当中,学校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走在前列,名列前茅,必须提升科研能力,提升教学能力。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是“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有年轻同志形容其为“滚滚向前的发展形势,推着我们向前”,竞争非常激烈,必须提升以科研与教学为核心的综合实力。过去5年来,东南大学的科技服务江苏七项指标一直名列全省高校前茅,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这都是学校综合实力的表现。所以,当前必须明确使命,增强科研能力,以高水平科研来支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
顶天立地、引领文化,找准高水平科研的着力点
坚持瞄准国际前沿,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着力推动原始创新和知识创新
基础研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研究的突破,将带动新兴产业群的崛起,引起经济和社会重大变革。李政道先生在阐释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的关系时曾说,“今天的基础研究,就是明天的应用技术。”原始创新在世界科技竞争中具有制高点的作用,世界一流大学无一例外都有很高的基础研究水平。要鼓励教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开展高水平科研。我们的研究要敢于直面学术的前沿,敢于面对一些难题,甚至是世界级的难题。能不能通过高水平科研推动原始创新和知识创新,是检验我们能不能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准。
坚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研究,着力推进重大科技创新
“顶天立地”中“顶天”的方针,就是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开展高水平科研,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重大科技创新贡献。比如,近年来,北航发展迅速,成为全国连续7年获得7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一等奖的唯一高校。从1999年至今产生的10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北航包揽了4项。究其原因就是,北航始终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他们的成功经验很值得学习。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国防科研管理和能力,加强国防科研基地建设,争取和承担更多的国防重大专项项目,力争在国防创新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坚持面向区域重大经济、技术需求以及行业共性核心技术研究,着力推进重大应用技术创新
要走与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建设道路,坚持“立地”战略,通过高水平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以服务和贡献开辟自身发展的新空间。东南大学要抓住区位优势,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参与政府主持的重大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尤其要注意提升横向科研的质量和水平,防止横向科研中“小富即安”的心态。二是要深化与行业、特色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合作,通过共建信息交流平台、成果转化中心等多种形式实现合作。尤其要重视与行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科研大院所建立稳定的、全方位的战略技术联盟,争取横向科研大项目,产出大成果,在行业、产业中树立牢固的地位和声望。这是检验学校在区域创新体系和行业产业中地位的重要标准。目前江苏正在落实“六个注重”,实施“八项工程”。其中第二项就是科技创新工程。科技创新工程突出两个方面:一是突出高端人才引领,二是突出经费和资金的投入。东南大学的高端人才要努力充当这种引领的作用,努力找到更多有效的切入点获取经费和资金支持。
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引领社会文明进步,着力推进人文和社会科学创新
人文社会科学要积极参与回答和解决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充分发挥社会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东南大学要继续借助学校的理工科优势学术背景,深化交叉融合,加快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方向,不断完善人文学科生态布局,促进人文社科科研工作发展。要继续加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申请上取得新的突破,以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服务社会,扩大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力。这是检验学校人文社科建设水平和成效的重要标准。当前,高校的人文社科建设不应是简单重复过去的学校已经有的人文社科,而是要找学校的特色,找学校的发展空间。对于东南大学而言,怎么样才能形成东大更鲜明的人文社科的特色?我们要产出标志性的成果,要有精品力作和传世之作,为文化传承和创新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哲学社会科学界,要有东大的话语权,要能够有一席之地,形成“东大特色、东大风格和东大气派”。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的重要讲话中特别强调大学的文化传承和创新职能,文科的同志要更好地发挥作用。
营造生态、创新机制,为开展高水平科研提供良好的软硬件支持
积极营造优良的文化生态,为高水平科研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首先要积极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营造宽松民主、兼容并包的学术氛围,为创新人才提供发展空间,为新兴学科提供发展机遇。在这方面,要激励成功,同时也要善待失败,要宽容。既然是研究,就有成功与失败两种可能,要尽最大的努力去争取成功,但是客观存在的失败也应该予以宽容。其次要积极培育团队精神,培养科研团队成员的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创造有效的管理机制和组织氛围,使团队成员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创新潜能。在新的发展时期,大学的科研很少是单枪匹马地进行,更多的是依靠集体的力量,依靠集体攻关,所以,必须要有团队意识,每一个学科都应该是“大师+团队”这样一种队伍。再次要加强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建设,营造诚实守信、求真务实的学术环境,抵制不良学风和不端学术行为,自觉维护科学道德。科研的道德规范要遵循“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反对学术不端。学术不端不仅有害于学术研究本身,而且也会对学校声誉和所在的学科发展造成损害,所以应该通过诚实地劳动来追求科研成就。
努力构建大平台、高端的实验平台和研究基地,提升高水平科研的支撑能力
能不能取得一流的科研成果也取决于是不是有很好的研究手段。要建设一流的实验室、工程中心,努力为科研人员提供研究平台。目前还有许多困难,很多方面不尽如人意,如青年教师的科研条件很多方面受到制约,在这方面要做出努力,创造良好的条件。要加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构建更多的像“无线谷”研究基地这样的大平台,争当科研领域中的“国家队”。形成具有强大云集科技资源能力的平台,支撑高水平科研,为争取大项目、产出大成果,创造有利条件。
改革创新科研组织和管理形式,为高水平科研提供良好的机制支持
当前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出高度综合与高度分化并存的趋势。这要求高校必须改革和创新学术组织形式,加强组织协调机制、改革科研考核机制,通过完善学部制、学术特区以及其他学科组织形式,加强学科整合和交叉集成,形成学科集群,有效汇聚学科和人才资源,组织团队、争取项目、产出成果,提升已有优质人才资源的使用水平和科研效率。
立足新起点、布局“十二五”,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把科研与科技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
要高度重视科技工作。进一步强化各级学院在科技管理和服务过程中的作用,围绕学校“十二五”科技规划的各项指标和年度计划的落实,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政策。要把任务进行分解,将任务落实到团队和个人。
要加强管理,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优质服务保障。高校科技管理服务部门要强化管理和服务同样是生产力、同样是科技能力的意识,改进科技管理、服务机制和形式。要加强学校科技管理和服务队伍的建设,着力构建与学校科技工作相适应的科技管理组织构架和队伍,发挥科技管理部门的组织、协调、管理和服务的职能和作用。科技管理部门的工作要使教师满意,使科技工作者满意。要在多方面为教师的科研提供有力的服务,要尽可能地简化一些程序,使教研人员节省时间,腾出更多的精力去从事教学和科研。比如,可以为新进教师提供一个指南,让大家一目了然,一看就知道科研工作是如何运转的,等等。
要增强科研绩效意识。首先,要增强科研经费的投入和产出意识。坚持突出重点、绩效明显,通过重点建设,使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工作紧密结合,形成科研、教学、学科间的良性互动。其次,要利用科学研究加强学术梯队建设,要加大青年学术骨干的培养力度,使青年教师尽快融入大团队,通过开展高水平科研,培养高水平科研生力军。再次,要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和青年人才的脱颖而出。青年是发展的希望所在,“谁掌握青年谁就赢得未来”,所以要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给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氛围。
要鼓足干劲、狠抓落实,奋发有为。“十二五”期间,要围绕科研工作的大政方针,狠抓落实。邓小平同志说:“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连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所以无论怎样说,最后还是要实干。过去,江苏为了发展经济提出了“四千四万精神”,即“千山万水、千辛万苦、千言万语、千难万险”。高校的科技工作者纵然没有千难万险、千山万水,但是至少有千辛万苦、千言万语。为了一个项目,为了一个合作,大家都付出了很多的辛劳和智慧,当然也取得了许多的成绩。只有付出艰辛,才能收获喜悦。“十一五”期间,高校科技工作取得的成就,就像江苏“四千四万”的精神。“十二五”期间,高校科技工作者仍然要坚持实干,要把科学理念和思路转化为具体开展科研工作、提升科研能力的举措来实施,以取得新的成效。
展望“十二五”,我们要紧紧抓住高校科技工作发展的契机,深化认识,凝心聚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水平,以高水平的科研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支撑高水平大学的建设,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来源:《中国高校科技》2011年第8期
版权所有 & 东南大学党委宣传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学科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