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李长明如何与美国教授联系系方式 谢谢

400-883-2220
当前位置: >
西南大学洁源与材料研究院2013研招专业目录
资深美女编辑
来源: 跨考教育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410洁净能源与先进材料研究院 (023-)
070304物理化学
01电催化(高效催化剂,电极过程动力学及电催化机理)
王得丽&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58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
④846有机化学及物理化学
本专业复试科目
①专业英语
②化学实验
02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及其应用基础
李长明& 教& 授
包淑娟& 教& 授
郭春显& 教& 授
03新型生物燃料(二氧化碳还原、微生物燃料等)
04纳米材料及生物光解水技术及其机理研究
宋群梁& 教& 授
郭春显& 教& 授
070205凝聚态物理
01太阳能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等基础和应用)
李长明& 教& 授
宋群梁&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3高等数学
④827量子力学
本专业复试科目
①专业英语
②固体物理学
本专业同等学力复试时加试:
①固体物理
②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02光电功能材料
胡卫华& 副教授
03储能材料
王得丽& 教& 授
包淑娟& 教& 授
徐茂文 &教 &授
070302分析化学
01 生物芯片分析(微流控生物芯片、蛋白质及DNA微阵列芯片及其生化分析)
刘英帅&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58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
④846有机化学及物理化学
本专业复试科目
①专业英语
②化学实验
02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晶体管生物传感器、单细胞分析及其传感机理研究
李长明& 教& 授
胡卫华& 副教授
03 纳米生物学(纳米药物载体与传输、纳米毒理学、纳米生物治疗、生物纳米马达、纳米生物材料的操纵与组装、纳米生物传感器等)
鲁志松& 教& 授
0703J1洁净能源科学
01电催化及其应用
王得丽& 教& 授
包淑娟& 教& 授
郭春显&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58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
④846有机化学及物理化学
本专业复试科目
①专业英语
②化学实验
02新型太阳能电池
李长明& 教& 授
宋群梁& 教& 授
03洁净能源材料
王得丽& 教& 授
包淑娟& 教& 授
04纳米生物电子技术
在阅读完“西南大学洁源与材料研究院2013研招专业目录”这篇文庄之后,跨考网的小编将为大家推荐更多的相关内容,如果您心中的疑问并没有在这里解决,请留下您的信息,跨考网的老师将会在24个小时内,对您进行回访,帮您解决问题。
寻求名师帮助
所在城市:
毕业院校:
相关问题:
您的姓名:
您的电话:
请完整输入以上信息,并点击按钮,提交问题
快查工具箱&导读:2014年材料与能源学部学术交流总结,参加学术报告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由于学术报告具有前沿性、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特质,在西南大学校科协以及材料与能源学部的全力组织下,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专家学者们来我部开展学术讲座,与我部进行了学术交流,站在学术的制高点上进行宏观把握和研究,为学术、科研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下面是对这一年来的学术活动进行的简单总结:,西南大学国际学术报告厅 2014年材料与能源学部学术交流总结 对于高等学校的学生来说,参加学术报告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深化,也是校园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由于学术报告具有前沿性、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特质,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因此,近一年来,在西南大学校科协以及材料与能源学部的全力组织下,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专家学者们来我部开展学术讲座,与我部进行了学术交流,让广大师生开拓视野,站在学术的制高点上进行宏观把握和研究,碰撞出了更多思维的火花,为学术、科研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下面是对这一年来的学术活动进行的简单总结: 日下午,西南大学国际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我部部长李长明教授和来自四川大学的肖丹教授、沈阳理工大学的安成强教授、太原理工大学的高利珍教授以及中国菌物学会真菌毒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阳教授在此作了学术报告。此次报告由我部鲁志松教授主持。五位教授分别对各自领域给我们作了详细的介绍与论述,包括材料与能源的新进展、超级电容材料、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护、氮氧化物在碳纳米管上的分解以及食品真菌毒素预防与控制。整整一下午完全就是一场学术的盛宴,让我们对当前的新材料、新能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临近结束时,同学们提出了相关问题,教授们作了耐心指导与解答。最后,报告会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日下午,清华大学的冯振兴教授受邀在西南大学21教学楼一楼会议室作了学术报告。此次报告由我部李长明教授主持。冯教授围绕报告主题“原子尺度下能源转化与储存器件的界面过程”,首先给我们介绍了现在美国的能源研究策略,然后集中讲解利用同步辐射技术原位地研究氧化还原反应中异质催化剂的变化,以及一种能够联系催化剂性能和它们原子结构变化的研究策略。这让我们在分享冯教授成果的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国内外存在的一定差距。最后,李长明教授对冯教授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并指出我们要虚心学习先进能源政策。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再次对冯教授表示感谢,大会也宣告圆满结束。
日下午在西南大学八一礼堂,我们有幸邀请到我校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张诗亚教授为我们阐述了科技与人文的关系。在报告中,张教授指出,很多时候科技意味着理性的技术,设计则有更多感性的人文情怀。人类在发展科技的同时,往往会忽视人文因素。张教授还重点给我们讲解了如何更好地将科技与人文结合起来,让与会者受益匪浅。最后,大家用热烈的掌声对章教授表示感谢。 日下午,来自南京大学的都有为院士在我校田家炳8楼涵慧厅,以“创新是科学的灵魂”为主题,与各位老师、同学探讨了创新对于科技的重要性,将创新能力与国家综合实力联系起来,都院士的慷慨激昂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创新将决定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未来,似乎体会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当然,对现在的我们来说,创新更应该从小处着手,也许只是一种实验方法,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日下午,材料与能源学部21教学楼1楼会议室座无虚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Ze Xiang Shen教授受邀来我部作学术讲座。Pro . Shen围绕当下很热的石墨烯,重点给我们介绍了石墨烯的剪切性能,通过实验数据具体地说明了石墨烯优异的剪切性能。Pro . Shen精彩的讲解让我们对石墨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难忘的认识。听完Pro . Shen的报告,接下来我们有幸邀请到的是来自美国塔夫茨大学的徐巧兵教授,徐教授以”Nanotechnology for Drug Delivery and Tissue Engineering”为报告主题,与我们分享了微观纳米科技在生物医药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纳米医药和薄膜工程。在报告中,徐教授还介绍了一种用来合成薄膜结构的新技术“Bioskiving”,让大家接触到了大量的前沿知识,受益匪浅,这次报告会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日上午,洁净能源与先进材料研究院一楼会议室座无虚席,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曹先安教授学术报告会在此举行。我院部分师生出席并聆听了本次报告会。围绕”Achieving efficient luminescence from nanocrystal heterostructures by strain and band gap engineering” 这一主题,曹教授展开了一场精彩的报告。在报告中,曹教授十分详细地向大家介绍了两种纳米晶体异质结构的合成方法、
制备工艺、特征性能以及实验设备等方面,让我们比较系统完整地学习了这两种结构以及有效的发光方法。 日下午,重庆大学国家镁合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潘复生教授在材料与能源学部21教学楼1楼会议室作了题为“镁合金新材料和先进制备技术”的学术报告,我部部长李长明教授主持了此次报告。此次报告中,潘教授对镁合金的特点、新型镁合金的发展、镁合金先进制备技术的开发、以及镁合金应用和发展前景作了详细阐述,而且最后还简要介绍了国家镁合金工程中心。大家受益匪浅,报告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日下午,长庚大学工学院副院长、长庚大学绿色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张连壁教授应邀来我部作学术报告。本次报告会在洁净能源与先进材料研究院一楼会议室进行。我宋群梁教授主持此次报告会。本次报告会的主题是“无磷倒装白光LED的光电性质”。在报告会上,张教授主要从无磷倒装白光LED的制备、电学测量、PL和EL表征方面介绍量子点在这类LED中的应用,并且讨论了器件EL随温度的变化关系。报告中张教授还介绍了长庚大学绿色科技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和最新成就。会后张教授与在场学生展开交流,耐心细致的解答了学生们的问题。 日下午,洁净能源与先进材料研究院一楼会议室座无虚席,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千人计划入选者周飞艨教授受邀来我部作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的主持人由我部李长明院士担任。周教授围绕”New Analytical Methods and Approaches for Sensitive Detection of Cancer and Neurological Biomarkers”这一主题,对检测分析癌症和神经生物标志物的新方法作了详尽阐述,周教授不仅知识渊博而且讲解深入浅出,引发了同学们对这一不治之症的浓厚兴趣,大家对相关问题请教了周教授,周教授耐心地一一解答。最后,李长明院士对周教授的精彩讲解表示感谢,会议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日上午,我们有幸邀请到来自澳大利亚科庭大学的Jiang San Ping教授在材料与能源学部一楼会议室给我们做报告。本次报告由我部部长李长明教授主持。报告以”Functionalized mesoporous silica as new high temperature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s for
fuel cells ”为主题。在报告中,Pro . Jiang 首先介绍了燃料电池中质子交换膜的作用及其重要性,接着对质子膜的性能作了阐述,最后通过图表和数据对介孔硅质子膜的交换效果作了展示,尤其是其高温下的性能。Pro .Jiang的报告深刻生动,让与会者受益颇多。 日下午,来自哈佛医学院的Wang, Xinhui 教授应邀在材料与能源学部一楼会议室进行了题为”Antibody-Based Targeted Therapy For Cancers”的报告。此次报告由我部部长李长明教授主持。继上次周教授之后,Pro .Wang再次向我们介绍了关于治疗癌症的方法。由于与我们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同学们听得聚精会神,会后热情依然不减,与Pro .Wang展开进一步讨论。 日下午,材料与能源学部一楼会议室座无虚席,卧龙岗大学Chen Jun教授和Joselito M. Razal教授学术报告会在此举行。我部部分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会议由我部部长李长明院士主持。陈教授和Pro .Razal分别围绕”3D crumpled N-doped graphene for catalytic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及”WET-SPINNING OF GRAPHENE FIBRES FROM LIQUID CRYSTALS”主题展开了生动的讲解。陈教授结合大量的表格、数据对三维覆氮石墨烯的氧化还原催化反应作了清楚的阐述,并给出最新研究成果,让我们对石墨烯的认识又有了较大的提高。Pro .Razal则将石墨烯的热分解陈述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让大家获益良多。李长明部长对两位教授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并指出石墨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发展前景大为可观。会议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日下午,在我校22教二楼会议室举行了材料与能源学部高等材料研究中心学术交流系列报告会第1期,我部部分老师和学生出席并聆听了此次会议。本次会议由我部张永平教授主持。在此次会议中,首先是李婧博士围绕“高孔隙度TiNi合金的制备及其体内外生物学性能的评估”这一主题,对高孔隙度TiNi合金的制备、性能,尤其是其生物相容性作了重点阐述,指出TiNi合金在未来医药事业中将占有一席之地。接着是杨进刚博士对“镍锰基氧化物在锂、钠二次电池中的应用”展开了深入的讲解,杨博士通过对多种不同配比的镍锰基氧化物的能量转换率等进行对比,得出相对优异的镍锰含量比,并对其作了其他方面的检测。最后是张永平教授以“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CN薄膜和纳米材料”为主题,向大家详尽介绍了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的原理、设备、
合成方法以及CN薄膜的突出性能,并指出CN具有比金刚石更高的硬度,让我们对超硬材料又有了进一步了解。像这种学部内部之间的交流会议,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对前辈与后生,老师与学生来说,是一个沟通、学习的良好时机。这次会议,毋庸置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17日,在西南大学国际学术报告厅举行了为期四天的“2014洁净能源与先进材料国际研讨会”。本次大会邀请了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韩国、中国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参会,包括佟振合院士、唐本忠院士、姜晶院士、 Professor Kyong Tai Kim、Professor Ho Sup Yoon等。此次会议有大会主题报告9个,分论坛特邀报告20余个以及口头报告、墙报交流等。本次会议以洁净能源技术与材料、传感器与功能材料、真菌毒素-毒理与检测、生物医药与生物工程为主题,旨在交流这些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增进友谊并就这些技术的产业化前景进行探讨。大会还积极邀请了企业参展,不仅为企业提供宣传平台,也为专家学者们提供新技术产业化的接洽机会。会议开始前,全体与会者被邀请合影留念。接下来,与会者们分别对其研究领域作了详尽而精彩绝伦的报告,可谓是一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知识盛宴,让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应接不暇,茅塞顿开。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天时间,但是这次大会似乎让我们走到能源与材料的最前沿,让我们了解到最新的研究动态与成果。11月17日下午,李长明院士对所有与会者表示感谢,并指出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交流的机会。最后,大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日下午,材料与能源学部一楼会议室座无虚席,中南大学出版社副社长、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彭超群教授在此举行报告会。本次报告会由李庆教授主持。在此次报告中,彭教授围绕“高水平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首先给我们十分系统地讲解了科技论文的基本结构,从标题到最后的参考文献,细致入微,无一不详尽。让我们对科技论文的每一部分都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接下来,彭教授对如何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作了简要讲解。然后,彭教授还介绍了《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英文版的基本概况,并鼓励广大师生积极投稿。临近结束时,同学们对期刊选择问题向彭教授请教,彭教授作出了清楚准确的解答。最后,李庆教
授对彭教授细致而精彩的报告表示感谢,并提醒我们不忘彭教授的教诲,会议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在这一年里,我部成功地举办了15次学术报告交流会议,每一次会议都通过精心组织,可谓硕果累累。通过举办报告会议,将看似遥不可及、深不可测的知识带到眼前,让我们有了更多机会去了解、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同时也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更多更好的交流平台。不过有不少学生对学术报告并不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并不是太高,可能有客观原因存在,但希望在今后的时间里,学部能鼓励或督促大家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使更多的老师和同学抽出宝贵的时间参与进来,达到真正交流学习的目的。
镁合金的特点、新型镁合金的发展、 镁合金先进制备技术的开发、以及镁合金应用和发展前景作了详细阐述 “镁合金新材料和 先进制备技术” 日 21教学楼1楼会议室 重庆大学国家镁合金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潘复生教授 李长明 学部 全体研究生 心得 日下午,重庆大学国家镁合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潘复生教授在材料与能源学部21教学楼1楼会议室作了题为“镁合金新材料和先进制备技术”的学术报告,我部部长李长明教授主持了此次报告。此次报告中,潘教授对镁合金的特点、新型镁合金的发展、镁合金先进制备技术的开发、以及镁合金应用和发展前景作了详细阐述,而且最后还简要介绍了国家镁合金工程中心。大家受益匪浅,报告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包含总结汇报、人文社科、资格考试、办公文档、word文档、考试资料、外语学习、行业论文以及西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部学术报告总结等内容。本文共2页
相关内容搜索西南大学教授PPT下载_免费PPT模板素材背景下载
热门搜索:
PPT设计教程
西南大学教授PPT
版本:powerpoint
模板大小:3.59 MB
授权:免费下载
屏幕比例:宽屏:16:9 / 16:10
分享者:ppt
所属栏目:学校PPT
推荐星级:4
简介:这是一个关于西南大学教授PPT,主要介绍了西南大学校徽、西南大学校训、西南大学历史沿革图、教学楼、校区、师资现状、学科实力、师资力量等内容。2005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西南师范大学、原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的教育部直属综合性重点大学。西南大学教授PPT是由星星PPT用户ppt上传提供的学校PPT类型素材,上传时间为,本页面网址为 西南大学 校徽
西南大学始建于1906年,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由国家教育部直属高校原西南师范大学、国家农业部直属重点大学原西南农业大学于2005年合并组建而成。原两校毗邻而建,同根同源,发轫于1906年在西南地区开中国新学的川东师范学堂,几经发展演变,遂成今日之国家教育部直属、由国家教育部、国家农业部和重庆市共建的西南大学。
西南大学校训
&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是1928年时任川东师范学校校长的甘绩镛先生所题。川东师范学校源于我校最早的办学渊源川东师范学堂。&含弘光大&,语出《周易》第二章《坤》:&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所谓&坤&者,明高僧智旭曰:&顺也,在天为阴,在地为柔,在人为仁,在性为寂,在修为止&&顺则所行无逆&&&所谓&含弘光大&,含是无所不包,弘是无所不有,光是无所不著,大是无所不被;&继往开来&,语出宋朝朱熹《朱子全书&周子书》:&所以继往圣,开来学,而大有功于斯世也。&继:继承;开:开辟。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含弘光大,继往开来&,即是&包含弘厚,光著盛大,承前启后,开拓创新&之意。
  &含弘光大,继往开来&作为校训,除含义厚重,寓义深远外,还来源于百年老校的历史沉淀,可谓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而不是那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既可以编选出来,又容易变更的文字。对学校而言,要&包含弘厚,光著盛大,继承百年老校优良办学传统,开创西南大学的光辉未来&;对学校各级管理人员而言,要&高瞻远瞩,胸襟弘大,秉承百年办学理念,发扬优良传统,肩负发展学校重任,实现学校规划目标&;对教师而言,要&学高身正,为人师表,承前启后,开拓创新&;对学生而言,要&自强不息,学无止境,诚信做人,承前创新&。
西南大学 历史沿革图 川东师范学堂的创办与清末教育制度的改革密切相关。清代的官办学校在京城有国子监、翰林院,在地方有府、州、县学。经过本省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即秀才(又称为诸生)。此外,还有私人办的私塾、书院等。生员一般是隶属于本府、州、县学的,若考选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的,则不再是本府、州、县学的生员,而称为贡生。意思是以人才贡献给皇帝。   1901年清政府决心实行改革即清末新政,内容之一就是改革学制。   1903年,张百熙、荣庆、张之洞等在《奏定学堂章程》的《学务纲要》中,特别强调师范教育之重要性,要求各省办初级师范学堂以培养小学教师,优级师范学堂以培养中学堂、高等学堂教师。《学务纲要》规定,初级师范学堂在省城应设五年制的完全科和一年制的简易科;在州县除办完全科外,为应急需,还应办师范传习所。在这次史称的&癸卯学制&改革中,师范教育第一次成为一个独立系统,不再附属于其他学堂之中。   为实施新学制,培养师资,清政府于光绪三十二年农历三月二十五日,即公元日在重庆正式创办了第一所正规的师范学校&&官立川东师范学堂。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西南大学的最早渊源。倡议者是川东道员张铎(字振兹),赞助者是绅士杜成章等,归川东道署管理。学堂监督即校长是铜梁人杨霖。生源由川东道所辖36县选送,也同时招收一定数量的自费生。   1906年首次招收一年制简易师范科23名学生,1907开办完全五年制师范科及附属小学。至辛亥革命前,共有毕业生230余人。   1912年9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发布《师范教育令》称:&师范学校定为省立,由省行政长官规定地点及校数,报告教育总长分别设立。县因特别情事,依本令之规定,由省行政长官报经教育总长许可,得设立师范学校。两县以上联合设立师范学校者,亦须依前项之规定。&据此,川东36县联合设立的川东师范学堂在民国三年即1914年改名为&川东联合县立师范学校&。   学校管理的最高机关是维持会,由川东道尹任会长,学校校长(时为铜梁人邱兆熊)任副会长,由36县教育行政长官为成员。1928年,维持会改为校董会,道尹为会长。   辛亥革命后,由频仍,川东师范学堂常被军队占驻,学校不得不多次往返迁徙 。1916年租住观音梁船帮公所及附近民房,当年秋迁回原址.1917年秋迁住巴县文庙,1920年再次迁回原址,因变买旧址,拟建新校.1930年春租住曾家岩巴县农中校旧址及龙泉观作临时校舍,1930年末迁至石马岗,即今文化宫。其时,因为战乱,四川实行防区制,政出多门,办学经费不能如数、按时征集;校长频频更换,民国十一、十二年间,曾五易其人,最短的任期不足两个月。民国十六年周天治任校长时,情况更为严重,周因经费困难于任职之次年辞职,另委任之校长徐天权也因学校经费之窘迫而坚辞不就,无人负责。川东联合县立师范学校濒临倒闭之绝境。
风景如画,是国家级园林绿化单位,学校占地总面积12700余亩(三大校区总面积,其中校本部面积9630亩),校园单体面积居全国高校之首。建筑面积约200万平方米(其中校本部建筑面积166万平方米),学校各类运动场总面积20余万平方米,其中5个塑胶田径运动场,3个综合类体育馆。
  西南大学共有三个校区,总在校生5万余人,全校占地总面积12700余亩,校园单体面积居全国之首。
  1、校本部   
又名为主校区或北碚校区,位于重庆市北碚区,这里住着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本科第一批及提前批次学生、少数民族预科生和留学生,可划分为北区和南区,在校生近5万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17200余人,本科学生30000余人),占地面积9630余亩,建筑面积约166万平方米。
2、荣昌校区  
荣昌校区前身为四川畜牧兽医学院,位于重庆市荣昌县,本科第二批次(含职教师范本科)学生和部分硕士研究生就读于该校区,在校生近4200人,占地面积520亩,校舍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
  3、应用技术学院  
又称应本,原名高职学院,这里住着本科第三批招收的学生,位于重庆市渝北区,由于在江北交界线上,故又称为江北校区,是西南大学距离重庆市区最近的一个校区,仅在重庆招生,在校生约1500人,面积124亩。
2005年,原西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和原西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合二为一,组建成西南大学图书馆。经过几年的发展,西南大学图书馆先后成为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国务院颁发&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及重庆市科技资源共享平台西南大学文献分中心。
  中心图书馆建成后,图书馆总建筑面积约6.6万平方米,其中校本部图书馆馆舍面积6.2万余平方米(在建中心图书馆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荣昌校区图书馆目前有馆舍4370平方米。图书馆藏书500万余册,电子文献累积726万余册;磁盘阵列达到 147TB,拥有IBM机架服务器19台。藏书涵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多学科、多专业领域,其中尤以古籍善本、抗战文献资料及教育学、心理学、农业经济管理等藏书为特色,特别是抗战时期大后方出版物为海内外珍本。
  西南大学图书馆拥有万方、CNKI、Web of Science、Elsevier、Springer等中外文数据库80多个;拥有终端检索机、查询计算机600余台,为读者提供网上浏览、查询及光盘检索;设立了信息咨询部、特藏部及科技查新工作站,使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得到了更全面的发挥,使图书馆服务进一步向纵深深化;建立了经济管理分馆、竹园学生园区阅览室、师范教育阅览室等,扩大了图书馆传统服务的新领域。
  学部:
  农学部: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西南大学现代农业科学研究院
  教育学部:西南大学教育学院、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西南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西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西南大学培训学院(专任教师)
  心理学部: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学科相关教学科研单位
  学院: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南大学法学院、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西南大学文学院、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西南大学体育学院 、西南大学音乐学院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西南大学药学院(中医药学院)、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软件学院)、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西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西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其他各类校区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
  西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西南大学育才学院(独立学院)
  西南大学充分利用西南之独特自然人文资源, 经百年发展,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并以教育科学、农业科学、生命科学、管理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为主要特色。学校校本部设有31个学院,专业涵盖了 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12个学科门类,55个一级学科。学校现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37个&十二五&一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9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2个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项目,1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种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9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全校共有105个本科专业。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9个,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7个,国家精品课程18门,市级精品课程44门。学校的家蚕基因组研究居世界领先水平,教育学、心理学、农学居全国先进水平,生命科学、管理科学优势明显,社会科学、文学、理学实力雄厚。
博士专业学位点
  教育博士
  (西南大学新增为我国15所首批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使重庆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升到了博士层次,填补了重庆市博士专业学位的空白)
  硕士专业学位点
  教育硕士、体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艺术硕士、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社会工作硕士、工商管理硕士、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保险硕士、资产评估硕士、应用心理硕士、林业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会计硕士、旅游管理硕士
编辑本段重点建设
重点学科建设
  国家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基础心理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生态学、果树学
  省部级重点学科
  &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有:31个一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6个立项建设一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
&211工程&建设项目
  &十一五&期间211工程建设项目:
  1.昆虫基因组学与现代蚕丝学
  2.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心理学科创新建设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与教学创新研究
  4.面向三峡库区生态安全的生态学学科建设
  5.山地农业特色学科创新建设
  6.西南民族社会发展与西南研究特色学科构建
  &十五&期间211工程建设项目:
  1.生物学与分子化学
  2.教育与心理学科建设
  3.农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
  1. &教师教育&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2. &农林实践基地项目&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3]
重点科研平台建设
  国家重点实验室
  1. 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重庆市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培育基地)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淡水生物生殖与发育重点实验室
  2 南方山地园艺重点实验室
  3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4 认知与人格重点实验室
  5 发光与实时分析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
  1 蚕桑功能基因组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2 生物技术与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
  3 西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
  4 西南作物遗传改良与育种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1.家蚕系统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
  2.作物种质资源利用创新引智基地
  重庆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重庆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重庆市洁净能源与先进材料研究院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600余人,教授、副教授(含研究员系列)1600余人,博士生导师近300人,硕士生导师800余人。在职两院院士3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袁道先),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向仲怀,曾苏民),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1人(李长明),资深教授1人(黄希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讲座教授2人,&千人计划&专家1人,&外专千人计划&专家2人,&青年千人计划&专家1人;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4],&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级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5人,重庆市&百人计划&9人[5];&两江学者&(重庆市&院士工程&)首期特聘教授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议组成员1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2人,有40余名教授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组成员、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组成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评审组成员、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顾问和委员,第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第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7人;有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者37人,人事部&杰出专业技术专家及人才&112人,中国农业科学院二、三级杰出人才11人;农业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1人、岗位科学家16人,享受国务院和重庆市特殊津贴专家200余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03人),重庆市教学名师8人,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12人,重庆市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156人、后备人选95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206人。
吴宓(著名学者钱钟书的老师),国学大学、著名红学家、中国比较文学先驱,曾在学校执教达二十八年之久(直至逝世),先生力主&昌明国粹,融化新知&&
,其通古硕今的文化精神正在这所校园无声的延续,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雨僧计划&,素质教育&雨僧讲坛&和文化素质教育期刊&雨声刊物&等等,正是吴宓先生博雅教育思想在西南大学的生根发芽。
  侯光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土壤学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把毕生精力献给了这所大学,养育出这方校园里深厚的精神土壤,&精心教书,诚心育人&既是侯老光辉一生的传神写照,也是今天的西南大学教师的默默追求,以侯老名字命名的创新人才培养&光炯计划& 正激励着年轻学子劝课农桑而造福黎民百姓。
  化学教育家郑兰华,当代著名诗人、文学翻译家方敬,国画家苏葆桢,数学家李孝传,我国著名教育家、教学论专家张敷荣,我国著名现代心理学家、美育心理学创始人刘兆吉等等,是这所学校学高身正的楷模。植物病理学家何文俊,鱼类生物学家施白南,首创水稻性状遗传方面之研究的水稻育种科学家管相桓(也是我校杰出校友世界著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老师 ),植物生理学家陈兆畦,我国近代蚕学学科的主要奠基人、蚕遗传及动物遗传学界泰斗、家蚕遗传生物学家蒋同庆,园艺学家陈世儒等等,一大批名家学者奠定了西南大学雄厚的教学基石。他们不仅是各门学科的开拓者,更是延续和发展了学校的教育文化和精神品格,确立和标注了这所大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基本风范,为今天的发展、研究和教学提供了不竭的源泉!
  一流的师资力量,为今天的教育和培养一流学生提供了坚强的保证。除学校历史上众多大家名师学者外,今天的西南大学,有国际知名蚕学育种专家、世界第一张家蚕基因图谱的绘制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教授,有国际著名岩溶地质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道先教授、有著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中国105颗上天卫星、近100架波音飞机材料研制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曾苏民教授,有长期致力于先进材料和新能源的原摩托罗拉公司首席科学家、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李长明教授,有首批国家级教学名师、世界人类时间认知研究创始人、我国享誉海内外的卓越心理学家黄希庭教授等一大批著名学者大师。
  学校在国家&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年度重大项目等高级别项目中有了突破性进展;形成了以家蚕基因组研究、基础心理学研究、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西南适应性实验、中学物理教学标准研制、人类时间认知研究、农作物品种选育、柑橘无病毒三级繁育体系建立、三峡库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为标志的一大批重大科研成果。学校推广应用新成果新技术数百项,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西南大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是学校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新途径,带动全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有力举措。西南大学含弘学院作为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组织实施机构应运而生。
  含弘学院,其名出自西南大学校训&含弘光大,继往开来&。每年选拔组建大文科类&吴宓班&和理工农科类&袁隆平班&,入选学生需具备心智健全、智力超群、体能优异、外语水平高四个条件,录取比例控制在2%以内。含弘学院坚持&厚基础、强素质、扬个性、求创新&的育人理念,实施多样化、个性化、开放式的人才培养。学校已专门设立每年30万元的含弘奖学金和含弘助学金,每年还将为含弘学院投入100万元建设经费。
  学院将为每个学生单独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选拔校内外优质师资独立授课,引导学生创新性自主学习。公开选聘院士,长江学者,学科专业带头人等一流学者担任&学业导师&,全程&一对一&指导。同时,学院实行严格的淘汰机制。为拓展海外学习交流项目,学院采用公费和自费结合的方式,每届资助三分之二的学生赴海外学习交流。还将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学生进行早期科研训练,培养科研意识。
  综合实力:该校在《2012年中国大学评价》编制的2012年中国大学100强排名中位列第43名,西部地区第7名,西南地区第4名。在14大学科门类排名中,西南大学有9大门类获得A等(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其中教育学获得A++等,理学获得A+等,社会科学获得A+等;有3大门类获得B等(经济学、历史学和工学),其中历史学获得B+等,工学获得B+等;有2大门类获得C+等(哲学和医学)。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版的全球大学排名中西南大学位列全球第786名。在2007年美国对中国大陆大学的排名中,西南师范大学列第30名,西南农业大学列第36名,这个排名未对合并后的西南大学总体实力进行评价。西南大学总体实力位居全国前50强。
  社会科学实力:社会科学是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7个学科的统称,也称作文科。该校在《中国大学评价》编制的2012年中国大学社会科学排名中获得A+等级. 
  哲学:西南大学哲学在2012年《中国大学评价》编制的学科评价中获得D+等级。
  经济学:西南大学经济学在2012年《中国大学评价》学科评价中获得B等。
  法学:西南大学法学在2012年《中国大学评价》学科评价中获得A等,尤以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强势,全国前列。
  教育学:西南大学教育学在《中国大学评价》编制的2012年中国教育学最强高校排名中名列第3名,A++等级,连续10年保持中国中西部地区第一名的名次,成为中国教育学最优秀大学之一,也是西部地区教育学的领头高校。尤其是教育学下的一级学科心理学,全国闻名,被誉为心理学的&巴蜀巨擘&和&西部巨擘&。
  文学:西南大学文学在2012年《中国大学评价》学科评价中获得A等,连续数年列中国西部地区文学第2名。文学中的汉语言学,电影传媒,艺术等实力雄厚。
  历史学:西南大学历史学在2012年《中国大学评价》学科评价中获得B等级。尤以历史地理学排名全国前列,有较大影响力。
  管理学:西南大学管理学在2012年《中国大学评价》中获得A等。其中,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实力强劲。
  艺术学:西南大学艺术学在2012年《中国大学评价》获得A等。
  自然科学实力:自然科学是理学、工学、农学、医学4个学科的统称,也称作理科。该校在《中国大学评价》编制的2012年中国大学自然科学排名中获得A等级。
  理学:西南大学理学在《中国大学评价》编制2012年中国理学最强高校排名中获得A+等。西南大学的理学尤以生物(生命科学)、化学等为强势,全国前列。
  工学:西南大学工科在2012年《中国大学评价》学科评价中获得B+等级。
  农学:西南大学农学在《中国大学评价》编制的2012年中国农学排名中获得A等级,是西部地区优秀的农学专业院校之一。西南大学的农学尤以蚕学为强势,各项评估排名中西南大学蚕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均居全国第一,世界领先。
  医学:西南大学医学在2012年《中国大学评价》学科评价中获得C+等级。西南大学医学体系以药学和中药学为主体,依托学校生命科学优势,积极推动生物医药学科发展,拥有生物药学博士点和中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明珠
  中国工程院院士 向仲怀
  中国科学院院士 孟安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进东
其他杰出校友
  著名大熊猫研究专家 胡锦矗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 孟杰
  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 罗泽伟
  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 尧德中[7]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 马正强
  清华大学教授、清华紫光英力公司董事长、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尹应武
  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 姚建宗
    国际化学工业协会董事长 蒋理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黄启b
  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国有主要骨干企业巡视组组长;中共十五大、十六大代表,第十六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滕久明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 温思美
  原水利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委员 敬正书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全国妇联副主席 黄彦蓉
  农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陈晓华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 李丹阳
  国家一级编剧、重庆电视台编导 张鲁
   四川师范大学校长 周介铭
  重庆师范大学校长 周泽扬
2011&&& 527&&& 569------83第一批
2010&&& 584&&& 519------84第一批
2010&&& 558&&& 528------44不详
2009&&& 520&&&& 562& ------99第一批
2009&&& 534&&&& 605------79提前批
2008&&& 527&&&& 593------42提前批
2008&&& 515&&&& 599------84第一批
与西南大学教授PPT还有↓
热门ppt图表
03-14 大小:11.98 MB
04-03 大小:2.37 MB
04-03 大小:1.68 MB
04-03 大小:723.00 KB
03-14 大小:
04-03 大小:13.61 MB
为您推荐的优秀ppt图表
大小:4.04 MB
大小:3.46 MB
大小:2.68 MB
大小:226.00 KB
大小:9.81 MB
大小:12.25 MB
行业模板&>
中国风背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与美国教授联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