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湿度,饱和水蒸气含量与大气压的计算公式露点的相关计算公式是什么?请详细说明!

什么是湿度(RH%)及计算公式_百度知道
什么是湿度(RH%)及计算公式
提问者采纳
单位是克&#47,在温度相对较低的物体上凝结的一种现象:
其中的符号分别是。当空气中的含水量没有达到饱和状态,用RH%表示,max – 最高湿度、相对湿度。
绝对湿度是指每立方米的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质量、分流法)、湿气与干气的比值(重量或体积)等等。
四。日常生活中所指的湿度为相对湿度,缩写为RH)是指水蒸气在空气中达到饱和的程度,因而影响传感器的合理使用,单位是克&#47,单位是克/千克
S – 最高比湿。相对湿度达到100%,即气体中(通常为空气中)所含水蒸汽量(水蒸汽压)与其空气相同情况下饱和水蒸气量(饱和水蒸气压)的百分比,单位是帕斯卡
s – 比湿,而凝露只是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的一种特殊现象,实际含水量与饱和含水量的比值就是相对湿度。
湿度是普遍存在的。当绝对湿度不变时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小、硫酸法),初涉者可能会忽略在湿度测量中必需注意的许多因素,温度越高、露点,温度降低了,涉及相当复杂的物理—化学理论分析和计算。
凝露是当空气湿度达到一定饱和程度时,水就不会再自然蒸发了,单位是帕斯卡
E – 饱和蒸汽压,容纳的水越多。对湿度的表示方法有绝对湿度。
二;立方米
e – 蒸汽压,但用数量来进行表示较为困难、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湿度定义
在计量法中规定:
ρw – 绝对湿度;立方米
ρw、三十种之多。
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露点
湿度很久以前就与生活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饱和水量也不同:动态法(双压法,静态法(饱和盐法,干湿球法和电子式传感器法,单位是克&#47。但湿度测量始终是世界计量领域中著名的难题之一、相对湿度RH%的计算公式
计算相对湿度可按照下述公式。总言之,饱和时为100%RH,深究起来。一个看似简单的量值,空气中不能容纳原来那麽多的水了就会出现结露,湿度定义为“物象状态的量”,露点法。
常见的湿度测量方法有。温度不同。
三一、双温法;千克编辑整理、湿度测量方法
湿度测量从原理上划分有二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温度和空气饱和湿度的关系_百度知道
温度和空气饱和湿度的关系
知道温度和水蒸气饱和湿度的关系(计算公式)。谢谢,就能计算常压下,空气能容纳的最大水蒸气含量,即给定一个温度
提问者采纳
622Pw/(P-Ps)空气能容纳的最大水蒸气含量是取决于相对湿度φ的值:相对湿度φ=Pw&#47:Hs=0,最大水蒸汽含量的计算式(空气到饱和时为最大值);kg干空气,(kg&#47,简写kg/Ps;(P-φPs)(单位是kg水汽/任意条件下的计算式.622φPs&#47,同样的湿度(H)则随温度的提高而增大;kg).622*Ps&#47,
湿度H=0;(P-Pw)=0;kg),其中Ps可以从水的性质表中查出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湿度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无标题文档
第10章 水的冷却
10.2水的冷却原理
10.2.1湿空气的性质
湿空气=干空气+水蒸气
(1)湿空气的压力
1)湿空气的总压力 湿空气的总压力就是当地的大气压力Px,根据分压定律,有
湿空气压力 Px= 干空气的分压力P0 + 水蒸气的分压力PV
气体状态方程:
代入气体状态方程,得:干空气:
R0――干空气气体常数,287.14J/(kg?K);γ0――干空气在其本身分压下的密度,kg/m3。
RV――水蒸气气体常数,461.53J/(kg?K);γV――水蒸气在其本身分压下的密度,kg/m3。
2)饱和水蒸气分压
当空气在某一温度下,吸湿能力达到最大值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处于饱和状态,称为饱和空气。饱和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压称为饱和蒸气分压,用P”V表示。湿空气在某一温度下的水蒸气分压力PV不会超过该温度条件下的饱和蒸气分压力P”V。
饱和蒸气分压力P”V只与空气温度有关,与大气压无关。在一定温度下已经达到饱和的空气,当温度升高时则成为不饱和空气,反之亦然。
(2)湿度 空气中含水分子的浓度。
1)绝对湿度 1立方米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重量,其数值等于水蒸气在其分压PV、湿空气温度T时的密度。
绝对湿度 饱和空气的绝对湿度
2)相对湿度 一定容积的湿空气在某一温度下,所含水蒸气的重量与同温度下达到饱和时所含水蒸气重量之比,称为~。相对湿度实际是湿空气的绝对湿度γV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湿度γ”V之比。
相对湿度的计算公式
式中 t、τ――湿空气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
P”t、P”τ――分别为温度t、τ的饱和水蒸气压力,kPa。
PX――大气压力,kPa。
3)含湿量 1kg干空气所含水蒸气的重量称为湿空气的含湿量,也称比湿,
单位为kg水蒸气 / kg干空气,用x表示:
代入有关关系有:
由上式可知,一定大气压力PX下,空气的含湿量x随水蒸气的分压PV增加而增大。
大气压力PX一定时,使湿空气成为饱和空气的温度称为露点,当空气低于露点温度时,水蒸气开始凝结。
饱和含湿量
一定温度下,x值等于x”的空气称为饱和空气,它不能再吸收水蒸气,如果,x&x”,则每公斤干空气能吸收(x”- x)kg的水蒸气,x”- x越大,说明空气越干燥,吸湿能力越强,反之亦然。
(3)湿空气的密度 每立方米湿空气所含的干空气和水蒸气在其各自分压下的密度之和。
湿空气的密度随大气压力的降低和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4)湿空气的比热 干空气1公斤、含湿量x公斤的湿空气升高1℃所需的热量,用Cx表示。
式中,C0――干空气比热,约为1.005kJ/(kg?℃)
CV――水蒸气比热,约为1.842kJ/(kg?℃)
在实际水蒸气冷却计算中,CX一般取1.05 kJ/(kg?℃)
(5)湿空气的焓 等于1公斤干空气和x公斤水蒸气所含热量的总和,用ix表示。
i0、iV――干空气、水蒸气的焓,kJ/kg。
计算热量时,要有计算基点。国际水蒸气会议规定,在水蒸气的热量计算中,以温度为0℃的水所含热量为零。
因此,1kg干空气在温度t时的焓i0的值为C0t,C0为干空气的比热,为1.005 kJ/(kg?℃)
水蒸气的焓由两部分组成:
1)1公斤0℃的水变成1公斤0℃的水蒸气所吸收的热量,即汽化热,λ=2500 kJ/kg。
2)1公斤0℃的水蒸气升高到t℃所吸收的热量,其值为CVt,即1.842t kJ/kg。
式中PV”为定值,说明湿空气含热量iX只是温度t、相对湿度φ和压力PX的函数,可以查表
(6)湿空气的焓湿图
湿空气的含热量计算图如图。
一般某个地区的气压PX变化很小,可以看作定值,则含湿量x、温度t、相对湿度φ、焓i中只有两个独立变量,把湿空气的四个重要热力学参数都绘在同一张图上,得到焓湿图。如图所示。
焓湿图的应用
10.2.2水的冷却原理
冷却塔的散热方式有接触散热和蒸发散热两种。
(1)空气―水的蒸发和接触传热过程
接触传热的推动力是温差,即ti-t。温差是正值,散热由水面向空气;温差是负值则相反。
蒸发传热是以分子热运动引起的蒸发进行的。当水中动能较大的水分子蒸发逸出后,使剩下来的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水温随之降低。如水分子不断逸出,则水温也不断下降,直至达到平衡状态。此时空气中的水分子处于饱和状态。但水温在充分蒸发后也不可能低于湿球温度。
一般认为空气和水接触的界面上有一层极薄的饱和空气层,水首先蒸发到水面饱和气层中,再扩散到空气中。
蒸发散热以水面饱和气层和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差(PV”- PV)为动力。在冷却过程中,Qc和Qe同时存在,冬季气温低,(ti-t)值较大,Qc和Qe可各占50%,甚至以Qc为主,夏季则以Qe为主,可占80~90%。
为加快蒸发,可采取下列措施:
增加热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提高水面空气的流动速度,使逸出的水分子迅速扩散,以维持蒸发扩散推动力为常数,使降温处于平衡状态。
(2)传热量计算
1)蒸发传热量Qe 以蒸气分压差(PV”- PV)为动力,也称潜热。
λ――水的蒸发通量系数,kJ/kg;kp、kx――压力、质量传质系数.
2)接触传热量Qc 以(ti-t)为推动力,也称显热。
a――传热系数,W/m2
3)总传热量
(3)湿球温度
当水向空气中的蒸发传热量与空气向水中的接触传热量相等时,这时水温便不会继续下降,此时循环水达到其冷却极限温度,用τ表示。
湿球温度代表在当地气温条件下,水可能被冷却的最低温度,也是冷却设备出水温度的理论极限值,一般冷却后水温比τ值高3~5℃。您当前的位置:&>&
复制带链接的文本推荐到其它网站→
将本页工具分享到:
绝对湿度/饱和蒸气压/比湿在线计算器软件
相对湿度 (%)
大气压力(百帕,毫巴hPa,mbar)
绝对湿度 (g/m-3)
饱和蒸气压 (hPa)
实际蒸汽压 (hPa)
蒸汽压损 (hPa)
比湿 (g/Kg-1)
大气压力数据所需
自动重新计算&
复制带链接的文本推荐其它网站→
上一篇: 下一篇:
如有问题可到本站-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
学习工程技术的天地
您感兴趣的栏目当前位置:
>>>读“饱和水汽量随温度变化图”与“低层大气相对湿度日变化图”(右图)..
读“饱和水汽量随温度变化图”与“低层大气相对湿度日变化图”(右图) (相对湿度指在一定时间内,某处空气中所含水汽量与该气温下饱和水汽量的百分比)。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成云致雨时,空气中水汽含量与温度关系,不可能是A.①B.②C.③D.④小题2:三条曲线分别代表:气温,大陆湿度,海洋湿度,对应正确的是A.a气温、b大陆湿度、c海洋湿度B.a大陆湿度、b海洋湿度、c气温C.a海洋湿度、b大陆湿度、c气温D.a大陆湿度、b气温、c海洋湿度小题3:如果a为一次降水过程近地面空气湿度变化状况,即降水出现的时间段可能为A.0-4点B.4-8点C.12-16点D.20-24点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小题1:C小题2:D小题3:B试题分析:小题1:成云致雨时,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应高于饱和水汽量,图中③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低于饱和水汽含量,所以不会出现成云至雨现象。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小题2:气温一般在14时达一天中的最高,日出前后达一天中的最低,所以曲线b为气温变化曲线;气温越高,饱和水汽含量越高,则陆地水汽含量占该气温下饱和水汽量的百分比越低,所以a表示大陆湿度;海洋表面气温越高,蒸发越强,空气中的水汽越多,所以空气中所含水汽量与该气温下饱和水汽量的百分比越大,所以c为海洋湿度变化曲线。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小题3:降水过程中空气中的水汽成云致雨,相对湿度不断降低,根据图示0-4点、20-24点空气湿度增大,4-8点相对湿度较大,且迅速降低,可能出现降水过程,而12-16点,相对湿度较低,而且出现相对湿度先减少后增大现象,不是降水过程的相对湿度变化。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读“饱和水汽量随温度变化图”与“低层大气相对湿度日变化图”(右图)..”主要考查你对&&全球的气压带风带及其季节性位移,季风环流,锋面系统的分类及天气,高、低压与天气&&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全球的气压带风带及其季节性位移季风环流锋面系统的分类及天气高、低压与天气
全球的气压带风带及其季节性位移:
1、定义: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2、作用:调整全球的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3、影响因素: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4、在地球球面均一,地球自转的条件下,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共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具体图示如下:(春、秋分日时)&&
5、气压带、风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就北半球而言,各气压带、风带位置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如下图所示:&气压带的形成:
风带的形成:
特别提示:
(1)从气压带来看,全球七个气压带是高低相间分布的,且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2)风带的分布是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的,即南北半球的信风带、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3)各气压带的高低性质主要取决于各气压带气流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方式,即上升和下沉,凡盛行下沉气流的区域,必定为高气压带,而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则为低气压带。(4)低纬环流和高纬环流是热力环流,中纬环流是动力环流。(5)风带中风向的确定: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风总是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季风环流:
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特别提示:
(1)冬季,大陆出现冷高压,将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夏季,大陆出现热低压,将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2)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于夏季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而形成的。与之类似的是,澳大利亚北部1月份的西北季风,是由于东北信风带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左偏而形成的。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对比分析:
(1)锋面自地面向高空倾斜,其上侧一定是暖气团;(2)锋面两侧温度、湿度、气压差异很大;(3)锋面附近天气变化剧烈。&&(4)锋面经过时一定会带来天气变化,但不一定产生降水。当锋面上的暖气团比较干燥时,就不能形成降水。如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5)明显的暖锋在我国出现得较少,大多伴随着气旋出现。冬、秋季一般出现在江淮流域和东北地区,夏季多出现在黄河流域。 锋面特征:
冷锋与暖锋对比:
冷暖峰的判断:
1、看冷气团的运动方向
2、看锋面坡度
3、看雨区范围及位置&&
5、看过境前后气压、气温变化
6、看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变化①冷锋: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阴天、降水、降温的天气;过境后气温、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②暖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下雨等天气;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北半球锋面气旋 :
①概念:气旋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系统。②锋面位置:在等压线向外弯曲处形成锋面,其中甲处形成冷锋,乙处形成暖锋。③天气:两个锋面附近气流上升强烈,往往产生云、雨、雪,甚至造成雷雨、暴雨、暴雪、大风降温等天气。甲锋面附近的降雨主要在A处,而乙锋面附近的降水主要在D处。 ④出现范围:中纬地区。
低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高压:中心气压高于四周 &气旋与反气旋对比:
水平气压与风向对比:
&高压和低压的识别:
气旋、反气旋的低空水平气流运动方向可以用左右手定则进行判断:
&低压(气旋):
高压(反气旋):
发现相似题
与“读“饱和水汽量随温度变化图”与“低层大气相对湿度日变化图”(右图)..”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3372218530523289221307622350117370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气压的计算公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