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濮阳市百姓量贩贩积分兑换我的积分有878,怎么对换,能换什么

濮阳百姓量贩吸引消费者的因素有哪些_百度知道
濮阳百姓量贩吸引消费者的因素有哪些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城镇普及率高、市场占有率高;二、垄断一;三
日晚19点35分,我去百姓量贩采购物品,付款时,我问收银员:“两袋绑在一起的兰花豆是不是,买一送一?”收银员不清楚,就叫来了食品管理员刘华,刘华大声的怒吼:“反正不是买一送一!!!”我低头不语,恼火刘华的大吼,找到量贩管理组长,请着位刘华向我道歉,刘华过来说:我大声说话你听不见,我小声说话你听。
根本不是道歉的态度,是找我吵架来了!此时一股无名之火油然升起,店长只能去劝解刘华,经过半小时的劝解,刘华终于说了声:对不起 我对濮阳市百姓量贩有限公司井下店,产生了恶劣的印象!一个员工如此嚣张跋扈,是什么原因?
其他类似问题
百姓量贩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百姓添添网积分兑换_百度知道
百姓添添网积分兑换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登陆百姓添添网查看。兑换流程有提示
把问题再描述清楚一些
百姓量贩林海花园积分300分对换什么
积分怎样兑换礼品
八百分能兑换什么
兑换礼品怎么操作
其他类似问题
积分兑换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管先海:《档案编研工作的实践与认识——以濮阳市档案馆为例》《业务讲座》第六讲
隋唐时期21 大孝子张清丰  张清丰,隋朝顿丘(今河南清丰县)人,善事父母,孝行称于时。今清丰县城西北隅的十字路口处有清丰亭,亭内置“隋张清丰孝子祠”,塑张清丰石像。  相传,张清丰幼年时家境贫寒,难以从师,但他聪明好学,总是在塾学(学校)窗下偷偷窥习,懂得了行孝道理,长大以后他以开店卖烧饼为营生,尽管生活清苦,但他对父母极其孝敬,衣食起居侍奉得无微不至。每天都把精心打出的第一炉烧饼敬奉父母,不管是谁,也不管出多高的价钱,他都从不出售。有出高价强买者,张清丰就恭恭敬敬地劝解:“山高高不过太阳,人大大不过爹娘,不知父母养育之恩者,枉为人也。”天长地久,便被传为佳话。
一年,适逢泰山庙会,山东巡抚大人赶到庙会,吩咐岱庙主持和尚每天一早的头炉香必须留给他烧,他不到庙门不得打开。可是,每当他起早进庙焚香时,殿堂里早已是香烛遍燃,香烟缭绕,头炉香早已烧过,一连七日天天如此。原来,张清丰为父母祈福,每天总是早早就进山焚香,人到神知,庙门总是不大自开,主持和尚告知巡抚大人,巡抚大人以为此人赡养父母,诚心敬神,感动神明,故不再追究此事。从此,张清丰的名字越发令人仰慕了。隋朝开皇年间,由于张清丰的孝行感动着人们,也感动了官府,因此被举为孝廉,他所在的村庄被命名为清丰店。在他死后,乡里百姓为他立了碑,修了祠堂。到了唐朝大历7年(722年),魏博节度使田承嗣,以其境有孝子张清丰门阙表奏朝廷,请下诏于张清丰店置县,君准奏:“析顿丘、昌乐置以孝子张清丰名”。清丰县由此得名,沿传至今。22
九世同堂张公艺  张公艺,台前县孙口乡桥北张人,生于北齐承光二年(578年),卒于唐仪凤元年(676年),历北齐、北周、隋、唐四代,寿九十八岁。张公艺以治家有方而名垂青史,曾主持组建了一个“九世同堂”的大家庭。今台前县城南6公里桥北张村南有张公艺墓。  张公艺“幼年有威德之望,正德修身,礼让齐家,立义和广堂,制典则,设条教以戒子侄,是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正妇顺,姑婉媳听,九代同居,合家九百人,每日鸣鼓会食;养犬百只,亦效家同,缺一不食。”(见《张氏族谱》)张氏家在展现了朴素的中国持家兴业的古代文明。  唐麟德二年(665年),高宗与武则天,率文武大臣、宫妃命妇去泰山封禅。车驾过寿张(今河南台前县),闻张氏九世同居,累朝都有旌表(550年,北齐文宣帝高洋赐匾“雍睦海宗”;588年,隋文帝杨坚奉匾“孝友可师”;635年,唐太宗李世民赐匾“义和广堂”),因而也慕名过访。问张何能九世同居?公艺答:“老夫自幼接受家训,慈爱宽仁,无殊能,仅诚意待人,一‘忍’字而已。”遂请纸笔,书百“忍”字以进。高宗连连称善,并赠绢百端,以彰其事。张公艺去世后,历代知县屡建“百忍堂”等祠堂,垂扬其风范。  张公艺是我国历史上治家有方的典范,他那九辈同居,合家九百人,团聚一起,和睦相处,千年以来,倍受历代人民尊敬,传为美谈。明代《兖州府志》、清代《山东通志》和中华民国时期《辞源》均将张公艺列为历史名人。1957年,毛泽东主席在济南接见寿张(当时寿张隶属于山东)县委书记刘传友时,问及张公艺九世同堂之事。23 猛将谋臣张公谨张公谨(584年――632年),字弘慎,唐代魏州繁水(今河南南乐县)人,唐初著名将领、开国元勋。历任洧州长史、玄武门守将、左武卫将军、副行军总管、定襄都督,死后被追赠为左骁卫大将军,谥号“襄”,追该郯国公,绘像凌烟阁,终享朝廷祭祀。
张公谨原来跟随王世充任洧州(今河南尉氏县)长史,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与洧州刺史一起投降李唐,授官邹州(今山东邹县)别驾,经李勣、尉迟敬德推荐投入秦王李世民帐下,深得李世民信任。
唐高祖武德八年(626年),唐统一的事业完成,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嫉恨李世民才能,蓄谋加害,曾用毒酒谋害李世民未成。李世民召见时为玄武门(皇宫北门正门,臣将朝见都由该门进出)守将的张公谨询问对策,张公谨献计在李建成、李元吉上朝时伏兵于玄武门将其一举擒杀。起事前李世民让占卜卦师烧灵龟以测天意,恰逢张公谨自外而入,目睹此景,推开卦师,抓起灵龟投于地上,说:“事情难以定夺之时才行占卜,今除太子与齐王势在必行,不容置疑,还占卜什么?假如占卜不吉利,难道就此罢休吗?”李世民听后连声叫好,当即决定第二天起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投龟定义。第二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掉了太子和齐王,太子和齐王余部闻知有变,猛攻玄武门,张公谨临危不惧,孤身闭关拒众得胜。不久,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继位,是为唐太宗,张公谨因功被授左武卫将军,封定远郡公,食邑1000户。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张公谨被任为代州(今山西代县)都督。贞观三年(629年),突厥颉利可汗犯境,唐太宗命李靖、张公谨为正、副行军总管,连克定襄、灵州,大败突厥军,生擒颉利可汗。张公谨以功受封为邹国公,后该定襄都督,以惠政闻名。当时张公谨屡次上奏,向唐太宗陈述时政得失,多被采纳。
唐太宗贞观六年(632年),张公谨病逝。唐太宗闻讯痛哭失声,掌管选择良辰吉日的有司官正好在旁,马上制止说:“今是辰日(日月交会的日子),皇上哭啼是不吉利的。”唐太宗说:“君臣如父子,感情发自肺腑,怎能避讳那么多!”遂哭祭如常。后世评说:“公谨投龟定义,志助储君,皆所谓猛将谋臣,知机识变,有唐之盛,斯实赖焉。”(《旧唐书》)
24 俭德宰相李义琰李义琰(?――688年),唐代魏州昌乐(今河南南乐县)人,唐高宗、武则天执政时历任白水令、司刑员外郎、中书侍郎、太子右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相当于后来的宰相)等职,但他一生清俭,处事坦直,居高官“而不营第舍,可谓有俭德矣”(《旧唐书》),堪称俭德宰相。李义琰常把西汉宣帝时大臣疏广的名言当成座右铭:“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祸。”时人把李义琰比作汉代疏广。
李义琰博学有识,不到20岁就中了进士,以进士补太原尉,时开国功臣李勣为并州都督,自恃对大唐有功,产生骄傲情绪,很多官员对李勣阿谀奉承,唯独李义琰与其争辩曲直,当面批评李勣说:“功劳越大,越要谦逊,傲气大了,必然脱离官兵百姓,于国于民都无益处。”李勣很受感动,后来处事非常谨慎,对李义琰也更加器重。唐高宗上元年间(674年――676年),李义琰升任中书侍郎,后又授太子右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唐高宗次子李贤博学多才,颇有才能,却被废为庶人。李义琰等上疏唐高宗要求保留李贤的太子位,被武后罢了官,后唐高宗又将其官复原职,李义琰仍坚持为李贤辩解。
李义琰身居高官,生活俭朴,宅无正寝,住房非常简陋。堂弟李义琛买了上等木材,劝他修建好房。李义琰却说:“国家多难,我身为朝廷大臣,为国效力微薄,但国家给我的俸禄甚厚,我很感不安。你要我营造漂亮的住房,使我脱离下层百姓,这难道是爱护我吗?”“身居高官不能为国尽心效力,即使住上最好的房屋,也会被唾弃的。我不是不让你为我营造好房,是怕自己忘掉下层百姓的贫困,慢慢堕落下去啊!”李义琛很受感动,遂打消建房念头。
李义琰后来辞官还乡,公卿以下文武百官在通化门外为其送行。武后垂拱初年(685年),李义琰又被重新起用为怀州刺史,未到任,因病于垂拱四年(688年)逝世。
25 万石君家张文瓘张文瓘(606年――678年),字稚圭,唐代魏州昌乐(今河南南乐县)人,历任并州参军、水部员外郎、云阳令、东台舍人、东台侍郎、大理寺卿等职,官至三品。张文瓘有4子,长子潜官至魏州刺史,次子沛官至同州刺史,三子洽官至卫尉卿,四子涉官至殿中监,皆官至三品,按当时标准每个三品官员年俸禄二千石,五人年俸禄共计一万石,故时人谓之“万石君家”或“万石张家”。
张文瓘幼年丧父,及长,侍奉母亲,以孝闻名,多智谋政德。唐太宗贞观年间(627年――649年),张文瓘以明经得第,任并州参军,深得并州长史李勣的赏识。后经李勣推荐,张文瓘升任水部员外郎、云阳令。唐高宗龙朔年间(661年――663年),又任东台舍人,累授参知政事。唐高宗乾封二年(667年),升任东台侍郎,官至三品。唐高宗咸亨三年(672年),张文瓘任大理寺卿,掌管全国司法,上任不久处理疑案400余件。他执法如山,断案公正,平冤匡义,被判处抵罪者死无怨言。张文瓘常患小疾,狱中禁囚常为之焚香祷告,祝他身体健康。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张文瓘官拜侍中,兼太子宾客。囚犯们听说他要调离,皆垂首哭泣。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年),张文瓘病逝,享年72岁。张文瓘死后被朝廷追赠为幽州都督,谥号“懿”。
26 天文学家一行  一行(公元683---727年),姓张名遂,法号一行和尚,唐朝魏州昌乐(今河南南乐县)人,我国古代杰出的天文学家。张遂自幼天资聪颖、刻苦好学,博览群书。青年时代到长安拜师求学,研究天文和数学,很有成就,成为著名的学者。武则天当皇帝后,其侄子武三思身居显位。为沽名钓誉,到处拉拢文人名士以抬高自己,几次欲与结交,但张遂不愿与之为伍,愤然离京,东去嵩山当了和尚,取名为一行,故称一行和尚。  公元712年,唐玄宗即位,得知一行和尚精通天文和数学,就把他召到京都长安,做了朝庭的天文学顾问。张遂在长安生活了10年,使他有机会从事天文学的观测和历法改革。开元年间,唐玄宗下令让张遂主持修订历法。在修订历法的实践中,为了测量日、月、星辰在其轨道上的位置和掌握其运动规律,与著名机械师梁令瓒共同制造了观测天象的“浑天铜仪”和“黄道游仪”。浑天铜仪是在汉代张衡的“浑天仪”的基础上制造的,上面画着星宿,仪器用水力运转,每昼夜运转一周,与天象相符。还装了两个木人,一个每刻敲鼓,一个每辰敲钟,其精密程度超过了张衡的“浑天仪”。“黄道游仪”的用处,是观测天象时可以直接测量出日、月、星辰在轨道的座标位置。张遂使用这两个仪器,有效地进行了对天文学的研究。  在张遂以前,天文学家包括象张衡这样的伟大天文学家都认为恒星是不运动的。但是,张遂却用“浑天铜仪”、“黄道游仪”等仪器,重新测定了150多颗恒星的位置,多次测定了二十八宿距天体北极的度数。从而发现恒星在运动。根据这个事实,张遂推断出天体上的恒星肯定也是移动的。于是推翻了前人的恒星不运动的结论,张遂成了发现恒星运动的第一个中国人。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公元1656――1742)年也提出了恒星自己移动的观点,但比张遂的发现晚一千多年。  张遂是重视实践的科学家,他使用的科学方法,对他取得的成就有决定作用。张遂和南宫说等人一起,用标竿测量日影,推算出太阳位置与节气的关系。张遂设计制造了“复矩图”的天文学仪器,用于测量全国各地北极的高度。他用实地测量计算得出的数据,推翻了“王畿千里,影差一寸”的不准确结论。  张遂修订的《大衍历》是一部具有创新精神的历法,它继承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优点和长处,对不足之处和缺点作了修正,因此,取得了巨大成就。最突出的表现在它比较正确地掌握了太阳在黄道上运动的速度与变化规律。自汉代以来,历代天文学家都认为太阳在黄道上运行的速度是均匀不变的。张遂采用了不等间距二次内插法推算出每两个节气之间,黄经差相同,而时间距却不同。这种算法基本符合天文实际,在天文学上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不仅如此,张遂的《大衍历》应用内插法中三次差来计算月行去支黄道的度数,还提出了月行黄道一周并不返回原处,要比原处退回一度多的科学结论。《大衍历》对中国天文学的影响是很大的,直到明末的历法家们都采用这种计算方法,并取得了好的效果。  张遂在天文学上的成就,不仅在国内闻名,而且在世界上都有很大影响。他修订的《大衍历》是当时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历法。日本曾派留学生吉备真备来中国学习天文学,回国时带走了《大衍历经》一卷,《大衍历主成》十二卷。于是《大衍历》便在日本广泛流传起来,其影响甚大。此外,张遂的天文学观点,有的比世界著名天文学家早一千多年。称张遂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天文学家,是丝毫也不过分的。
《大衍历》编成那年(727年),一行因劳累过度,身染重病,不幸与世长辞,年仅44岁。唐玄宗闻讯泪洒如雨,令为其树碑,并亲自撰写碑文,追赠一行为“大慧禅师”。27 清廉宰相杜暹杜暹(?----740年),唐代濮阳县人。唐玄宗开元年间(713年――741年)历任监察御史、黄门侍郎兼安西副大都护、光禄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荆州都督长史、魏州刺史、户部尚书等职,一生为官清廉,又官至宰相,堪称清廉宰相。
杜暹的父亲杜承志,武则天统治时期曾为监察御史,后遭贬。杜暹年轻时因考取明经出仕,初补授婺州(今浙江金华)参军,不久任郑县(今陕西华县)尉,“以清节显著”,深受当地百姓的尊重和敬爱。后来,杜暹因受牵连而被大理寺(唐最高司法机关)捕获治罪。大理正(大理寺的属官)杨孚公对执管杜案的人称赞杜暹的德行说:“如果像这样明清廉洁的人也要治罪,别人谁肯努力为善呢?”最后,杜暹的事不但得到了澄清,还被提升为大理评事。
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杜暹任监察御史,奉诏前往安西巡查,突厥首领设宴盛情款待,并送给许多金钱。杜暹不收,他手下人说:“您现在出使来到这里,若不收,他们会起疑心。”杜暹就将金钱收下,命人悄悄埋藏在帐下面,等公事完毕,将出突厥时,杜暹才发公文告诉突厥首领,命令他们将埋在帐下的金钱收回。自此“突厥惊服”,杜暹也清名远扬。
杜暹归京后留在朝廷任职,不久奔母丧归家。杜暹丧服期未满时,唐玄宗就任他为黄门侍郎兼安西副大都护。杜暹守边四年,政绩显著,论功被加封为光禄大夫。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杜暹被召回朝,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后因与另一宰相李元弘议事不和,被罢为荆州(今湖北江陵)都督长史,后历任魏州(今河北大名县)刺史、太原尹。开元二十年(732年)任户部尚书,封魏县侯。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杜暹病逝,唐玄宗追封他为尚书右丞相,亲自派人治丧,并从宫中提绢三百匹,赐其谥号为“贞孝”。
忠勇将军南霁云南霁云(?----757年),唐代魏州顿丘(今河南清丰县)南寨村人。因排行第八,人称“南八”。在平定“安史之乱”中英勇善战,屡建奇功,后以身殉国,诏封为开封仪同三司,授左金吾卫将军,再赠扬州大都督,并置图像于凌烟阁。旧时清丰县城内建有南将军庙,今清丰县城东5公里的谢东楼村南有南霁云墓,清丰县城东北角大道三叉口处立有南霁云将军骑马塑像,以示追念。南霁云青少年时代勤劳能干,喜爱学习,平时收工后总要习文练武。传说他会七十二路枪法,善骑马射箭,能左右开弓,百步之内箭无虚发。因家境贫寒,不得不弃家外出谋生,后投奔张巡部下被委以重任。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安庆绪杀死安禄山后,派汴州刺史尹子奇统兵30万攻睢阳(今河南商丘县南)。睢阳太守许远向张巡求援。张、南引兵子宁陵向睢阳进发,攻破叛军防线与睢阳守军会合。后尹子奇披挂上阵,被南霁云一箭射中左眼。为守住睢阳,南霁云先向屯兵彭城(今徐州)的御使大夫许叔冀求援,但许无动于衷,南大骂而归。随率精骑三十突围至临淮(今江苏盱眙北)向御史大夫贺兰进明求救。南霁云见其不肯出兵,便进前一步说:“睢阳与临淮近在咫尺,两地相依为存,若睢阳失守,临淮危在旦日,请大夫三思。”贺兰进明见南霁云是难得将才,便想留于身边,于是设宴款待。南霁云含泪道:“霁云来,睢阳之人不食月余矣,我虽欲独食但咽下!”说着,拔出佩刀自断中指。然贺兰进明仍不语,南霁云说:“主帅之命不能完成,叛兵不能扫平,国家啊不得安宁,请留此指以示人之心,归报主帅,与城池共存亡。”随上马而辞。临出城怒弓会射佛塔,箭入半天。并誓曰:“叛军平定后,必杀进明,此箭乃我志也!”。是年十月,睢阳陷落,张巡、南霁云被虏。叛军尹子奇劝南霁云投降,南霁云耿耿正气,大声说:“男子汉大丈夫,不可向不义者屈服,宁掉头颅垂青史,不留骂名在人间。”昂首挺胸英勇就义。南霁云在睢阳的坚守,有力地牵制了叛军进犯江淮,对整个战局做出了重大贡献。南霁云为攘除邪乱、维护国家的完整统一而舍身成仁的耿耿正气永远为后人所传颂。后人曾有诗云:洒血睢阳谁笑痴?故乡俎豆靡穷期;李唐社稷今何在?不及将军尚有祠! 29 三朝元老杜鸿渐杜鸿渐(709年――769年),字子选,唐代濮阳人,杜暹堂兄杜鹏举之子,唐玄宗天宝年间(742年――756年)进士,天宝末年历任延王府参军、大理司直、朔方留后、支度副使。在平定安史之乱中,杜鸿渐参与唐中央机枢决策,发挥了坐镇后方的留守作用,被唐肃宗称赞为“卿乃吾萧何也”。杜鸿渐一生历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三朝,堪称三朝元老。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李隆基逃往巴蜀,杜鸿渐等“具陈兵招集之势,录军资、器械、仓储、库物之数”,晋见太子李亨,并出谋划策。太子李亨称赞杜鸿渐说:“灵武我之关中,卿乃吾萧何也。”太子李亨到达灵武后,在杜鸿渐等劝说下即皇帝位,是为唐肃宗,授杜鸿渐为兵部侍郎,知中书舍人事,后又转武部侍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杜鸿渐兼任御史大夫,为河西节度使、凉州都督。安史之乱平息后,杜鸿渐又升任荆州大都督府长史、荆南节度使。唐玄宗、肃宗驾崩后,杜鸿渐被加光禄大夫,封为卫国公。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任杜鸿渐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剑南四川兵马使崔旰反叛,杜鸿渐以宰相兼成都尹、剑南东川副元帅、剑南西川节度副使以平蜀乱。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杜鸿渐代王缙为东都留守,充河南、淮西、山南东道元帅,因病未能上任。
唐代宗大历四年(769年),三朝元老杜鸿渐病逝,享年60岁。朝廷封赠太尉,谥号文宪。
30 农民起义领袖王仙芝王仙芝(?-878年),唐代濮州(今河南范县)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王仙芝少时为私盐贩,当时濮州、曹州(今山东曹县)一代土地荒芜,盐碱泛起,为求生计,刮碱土、贩私盐的人特别多。豪侠仗义的王仙芝、黄巢在贩私盐中结识,成了同官府对抗的盐民代表人物。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王仙芝在长垣(今河南长垣县东北)聚众数千人起义。起义军发布文告,指责唐朝官府赋税繁重、官吏贪暴、赏罚不公,起义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这种极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王仙芝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海内诸豪都统”,表示要率领天下的英雄豪杰替老天补不足、均不平。次年(875年),起义军攻克濮州、曹州。冤句(今山东合纵西河)人黄巢在曹州带领几千人起义响应。两支起义军会合后,转即挥师南下,转战山东、河南、安徽、湖北等地,先后攻克阳翟(今河南禹县)、郏城(今河南郏县)、汝州(今河南临汝)、阳武(今河南原阳)、许(今河南许昌)、陈(今河南淮阳)、唐州(今河南唐河)、邓州(今河南邓州市)、鄂州(今湖北武昌)、安州(今湖北安陆)、随州(今湖北随县)等州县,屡次打败唐朝军队。各地农民不断参加起义军。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王仙芝率农民起义军与唐将曾元裕所率唐朝军队在湖北黄梅展开决战,王仙芝兵败被杀。他的余部仍和黄巢合并一起,于880年攻破唐都长安,在长安组织了以黄巢为首的农民政权,后由于叛徒朱温降唐而于883年被迫退出长安。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坚持了10年之久,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他们虽然失败了,但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王仙芝、黄巢等英雄们旗帜鲜明地蔑视封建王朝的气概、宁死不屈的精神对后来的农民革命影响极大。王仙芝、黄巢在中国农民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随意,所以真诚;随风,所以自然;随缘,所以无怨无悔。
31 修史专家张昭
  张昭(893年――972年),字潜夫,本名昭远,后来为避后汉皇帝刘知远讳,只称昭,濮州范县人。五代时历任史馆修撰、尚书右丞、礼部侍郎等职,北宋初年任吏部尚书。张昭一生钟爱史学事业,逢乱世而不移其志,在你攻我伐的间隙中,躲进静室成一统,编修了近千万字的史志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二十五史之一的《旧唐书》。张昭也因编修《旧唐书》一书成名,成为历史活典的化身。
  张昭天资聪颖,十几岁通“九经”,曾拜师于赞皇一研究史学的老者程生,学习历史编纂,著《三代兴亡论》。
  后唐庄宗李存勖同光年间(923年――926年),张昭经东京代留守张宪推荐,被任为留守推官,加殿中侍御史。后唐明宗李亶年间(926年――933年)被任命为史官修撰,负责修撰国史。张昭就这样开始了史志的编修,十几年间先后整理出了《同光实录》12卷、《纪年录》20卷、《庄宗实录》30卷、《明宗实录》30卷等,职务也先后任左补阙、知制诰充史馆修撰、知制诰,累升至礼部侍郎。
  后晋高祖石敬唐(936年――942年)时期,在宰相桑维翰的极力推荐下,张昭被封为翰林学士,负责主持编修唐史。后晋出帝开运二年(945年),一部200卷的《唐书》(后人为将他区别于欧阳修等编修的《新唐书》,称之为《旧唐书》)编成了,张昭也因此晋升为尚书右丞。
  后汉高祖乾祐二年(949年),张昭被加封为检校礼部尚书。
  后周太祖广顺年间(951年――953年),张昭被封为兵部尚书,曾撰写后梁郢王、均帝、后唐闵帝、废帝、后汉隐帝时的《五朝实录》,存于史阁。后周恭帝即位(959年)后封张昭为舒国公。
  北宋太祖赵匡胤年间(960年――976年),张昭任吏部尚书,被封为郑国公,后改封为陈国公,又著有《嘉善集》50卷、《名臣事迹》5卷。
  宋太祖开宝五年(972年),一代修史专家张昭病逝,享年79岁。
32 文状元李迪
  李迪(971年――1047年),字复古,先祖是河北赵县人,曾祖李在钦时举家南迁,定居于濮(今河南濮阳县),故称李迪为濮人。北宋真宗景德年间文状元。
  李迪自幼从师学文,孜孜不怠,以求功名。北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李迪在殿试中名列第一,高中文状元。此后,李迪历任徐州通判、兖州通判等职,后召还京师,纠察在京刑狱案件,因政绩卓然迁起居舍人,以吏部尚书员外郎为三司盐铁副使,宋真宗称赞其有宰相之才。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周怀政等人欲发动政变,奉宋真宗为太上皇,禅位太子赵祯,结果未成。宋真宗大怒,责及太子赵祯,群臣无人敢为争辩,惟有李迪从容上奏说:“陛下有几位太子?太子方才10岁,怎么会用这样的计策?”宋真宗顿时醒悟,即刻诏令周怀政等人斩首,未牵连太子。1022年,宋真宗病逝。第二年(即1023年),年仅13岁的皇太子赵祯即位,是为宋仁宗,刘太后垂帘听政,李迪被罢官免职。
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刘太后病逝,宋仁宗亲政,李迪被召为资政殿学士、判尚书都省;不久又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集贤殿大学士。
  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年),李迪受奸人诬陷被罢相,贬为刑部尚书、户部尚书等职。李迪感慨仕途渺茫,向仁宗告老致仕。宋仁宗多次想召见李迪,均被他以疾病为由婉拒。
  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年),李迪因病去世,享年76岁。宋仁宗亲自为李迪撰写墓碑。
33 “晁半朝”之祖晁迥
  晁迥(948——1031),字明远,北宋澶州清丰县(今河南清丰县)人,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博通文史,历任大理评事、工部尚书、礼部尚书、太子少保等职。所著有《翰林集》三十卷,《道院集》十五卷,《法藏碎金录》十卷,《耆知全书》、《随因纪术》、《昭德新篇》各三卷,并传于世。死后被朝廷追赠为太子太保,谥号“文元”。晁迥之子宗懿、宗操皆有文才。晁宗懿官至工部尚书、龙图阁学士,有文集四十卷。晁迥之孙晁仲熙,生平忠信,颇有乃祖之风。晁氏自晁迥而下,五世八进士,“科第乡贤三十有七”,时称“晁半朝”。今河南清丰县阳邵村堤西有晁氏之墓,占地三十亩,有高冢四座,时时古柏成荫,芳草盈地,石像耸立,神道对列,前后有石门坊,四周有青砖围墙,当地人称“花园坟”。
  宋真宗在东宫时常称其学行,998年即位后任晁迥为直史馆(即当时的中央档案图书馆)馆长。当时的史官集中了一批著名的文人才士,他们常常不久就被朝廷选拔出去委以重任。晁迥虽年过半百,仍孜孜以学,不耻下问,馆员们都被他的博学多识、高尚情操所折服,并四处传播。晁迥因此而名满朝野,不久被进为翰林学士。后被任命为史官修撰,并在向宋真宗40岁寿诞时(当时为贺寿朝廷新建了两座宫殿:玉清宫和景灵宫)献上国史稿和《玉清昭应宫颂》,其子晁宗操亦献上《景灵宫庆成歌》,诚心诚意地借此向宋真宗歌功颂德。宋真宗喜不自禁,连连夸赞到:“迥父子同献歌颂,这是当朝缙绅(官名)间的美事啊!”。不久,宋真宗让晁迥进宫主管起草诏令,并常常召晁迥谈古论今至深夜。有时深夜宋真宗睡不着觉,就让内侍去看晁迥在干什么,每次都发现晁迥在读书著作。因此宋真宗多次称赞晁迥为好学长者,并拜晁迥为工部尚书、集贤院学士。
  宋仁宗即位(1023年)后,晁迥改任礼部尚书。晁迥为人忠直,屡谏仁宗修饬王事,治乱致安,很得帝悦。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晁迥经仁宗同意告老退仕。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晁迥病逝,享年83岁。
治黄能手高超
  高超,北宋澶州(今河南濮阳县)人,生卒年不详,仁宗时期黄河河工。他在实践中创造了一种有效的“治黄”方法――“三埽合龙门法”,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治黄能手之一。
  北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夏,黄河在澶州城东北商胡(今濮阳市区胡村乡昌湖)决口,冲决口门达550余步,洪水奔腾,淹没了许多村镇和良田。口门下游许多重镇均处于严重威胁之中。为了制止泛滥的黄水,朝廷调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期堵塞决口。三司度支副使郭申锡等人,按照过去“合龙门”的老法,把60步长的大埽连续投入口门(亦称龙门),连投连失,口门终不能堵,黄水为灾8年之久。
  北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参加堵口工程并目睹历次合龙失败的河工高超,从多次失败的实践教训中悟出了“所用龙门埽过长,人力物料均不能及时进前,故而失败的原因。”于是,高超提出了“三埽合龙门”的建议,主张将60余步的龙门埽一分为三,每节长20步,中间用较长的飞索连接,堵口时先将第一节、第二节依次下到水底,再将第三节做龙门截流,这样埽身较短,便于下水沉于决口水底,淤泥草、石料,固缩决口龙门。高超的建议虽然很有道理,但由于他的身份低微,墨守成规的郭申锡却不采纳。直到后来,郭申锡因屡次治黄无效被撤了职,高超的建议才被采纳,商胡决口才得到较快合龙,黄河河患才被解除。
  高超发明的“三埽合龙门法”在北宋及以后的治河工程中曾被广泛应用。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述了“高超合龙门”的事迹。此外,高超在治理黄河水患实践中还发明了用竹筐盛石头、草禾等沉于水中堵堤防决口、管涌之技术,一直沿用至今。
35 经学大家晁说之
  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号景迂生,北宋澶州清丰县(今河南清丰县)人。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进士,历任成州太守、中奉大夫、徽猷阁待制等职。晁说之博学多才,能诗善画,通六经,尤精易经,一生著有《易商瞿大传》(商瞿是孔子高足,深得孔子研究《易经》真传)、《易商瞿小传》、《商瞿易传》、《商瞿外传》、《京氏易式》(京房是西汉易学大师)、《易规》、《易玄星纪谱》、《晁氏诗传》、《晁氏春秋传》、《中庸传》等19种经学方面的著作(其中部分被后人集成《景迁生集》,又名《嵩山文集》),堪称经学大家。有《晁氏客语》及《景迁生集》二十卷等传世。
  晁说之出生于世宦名门兼书香门第,高祖晁迥和曾祖、祖父、父亲都是进士出身,家世显赫,从小就受到家庭熏陶,接受了良好而正统的儒家教育。据《清丰县志》记载,晁说之“少激昂,刻意经术,尊先儒、谨训诂,未尝億措(同“亿错”)一言。”晁说之尊崇儒家思想,治学严谨,学识受到苏东坡、司马光等当时许多名家的赏识。
  晁说之师承司马光,在政治上一是反对王安石变法;二是主张抗金。晁说之政治上虽保守,但为官清正,刚直不阿,不计较个人得失,又颇能体恤百姓。
  晁说之平生致力于经学研究,造诣颇深。清代著名经学家全祖望称晁说之“湛深经术,亲得司马文公(即司马光)之传。”晁说之还继承了司马光象数学思想,写出了《易玄星纪谱》。另外,晁说之还注意学习和吸收当时其他学派(主要是以张载为首的“关学”派和以程颢、程颐为首的“洛学”派)的有利因素。晁说之说:“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必日退。”(《晁氏客语》)
  1127年,金兵攻克北宋都城东京,北宋灭亡。随之,金兵南下,1129年,力主抗金的一代经学大家晁说之在愤激中去世,享年70岁。
元曲大家宫天挺
  宫天挺(1260年――1330年),字大用,元代开州(今河南濮阳)人,杰出的元曲作家。宫天挺率性耿直,能诗善文,一生著有《范张鸡黍》、《宋仁宗御览托公车》、《宋上皇御赏凤凰楼》、《使河南汲黯开仓》、《严子陵垂钓七星滩》、《栖会稽越王尝胆》6个著名剧本,现存《范张鸡黍》、《严子陵垂钓七星滩》两个剧本。他死后有人赠以挽联说:“豁然胸次扫尘埃,久矣声名播省台。先生志在乾坤外,敢嫌天地窄,更词章压倒元白。凭心地,据手策,数当今,无比英才。”可见他在元曲创作上的造诣之深,堪称元曲大家。
  宫天挺于1260年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当时随南宋朝廷寄居杭州。宫天挺少年聪颖勤学,青年时经历了南宋从衰败到灭亡的惨烈过程,于是埋头学术,成为远近闻名、学富五车的博学之士,元初被任命为当时浙江的一所大型书院钓台书院的山长(即院长),后因书院学子对当时人和事不满的议论被世俗小人举报。元地方官前来调查,宫天挺认为这些议论纯属学术问题,但宫天挺还是被免官审查。当是非辨明之后,虽未加深究,但对宫天挺也未再任用。
  宫天挺被免官后倾全力进行杂剧创作,写出了许多著名的剧本。他在剧本中常常借古讽今,对现实的纯真、正义进行大力歌颂,同时对一些丑恶现象进行抨击。他在《范张鸡黍》一剧中一方面歌颂范式、张邵生死不渝的真诚友谊;另一方面又对那些依仗权门、追名逐利、窃文得官之徒给予无情的鞭笞和讽刺。他借剧中人之口痛骂考官女婿王中略等人是“一伙害军民聚敛之臣……装肥羊法酒人皮囤,一个个智无四两,肉重千斤”;骂他们“少不得一朝黄金尽,下场头吊脊抽筋”。作者攻击得如此愤慨激烈,咒骂得如此痛快淋漓,这在元代杂剧中是少见的。后世学者评价他的剧本用词锋颖犀利,神采烨然,如西风雕鹗,展翅摩空,俯视林草间,使孤兔缩颈抖身,不敢仰首。
  1330年,一代元曲大家宫天挺客死常州,享年70岁。
蒙裔大学士伯颜
  伯颜(1295年――1358年),一名师圣,字宗道,本为蒙古哈刺鲁氏人,隶属蒙古万户府军籍,其父时定居开州濮阳县南月城村,故后人称其为蒙裔濮阳人。伯颜尽其一生修学,学富五车,曾一度任教于开州濮阳县唐兀氏族人创办的“崇义学院”,授徒讲经,声名远扬,成为当时全国最著名的大学士之一。他颇有史学成就,与元代大臣脱脱(蒙古族人)共同编纂完成《宋史》、《辽史》、《金史》,并曾独自编辑儒家《六经》及多种著述,惜皆被兵火所毁。
  伯颜聪颖机敏,早年丧父,其兄曲出设法购得儒家经传以供其学。6岁即从乡儒学习《孝经》、《论语》,学而能诵。10岁左右拜师于南宋末年老进士黄坦。黄坦说:“这孩子聪明过人,不是其他一般学生能比得上的。”遂以孔子高足颜回之颜为他命名,并拟字宗道,以寄托让这个蒙裔学子弘扬孔儒正宗之道的厚望。过了一段时间,黄坦感到教授伯颜力所不及了,就对伯颜说:“我不能再做你的老师了,儒门经典现有朱熹的注释解说,回家后你自己研究就可以了。”伯颜就拜别恩师,回家自修。他对于儒家经典,一看一读,就可明其文、言其意,并可用自己的语言将经义表述得明明白白。乡里的学者慕名来质疑问难,伯颜也随问随辩,随时解开他们的疑惑,于是从学者一天多似一天。
  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年),伯颜以隐居高士的身份被召进京师,授翰林侍制,预修《金史》。不久,被起用为江西廉访佥事,上任仅数月就因病去职。返乡后,四方学者慕名前来,求学者达千人之多。伯颜所教出的士子,因有真知并能实用,多受到世人赞誉。
  元顺帝至正十八年(1358年),刘福通率红巾农民起义军由河南向河北的濮阳、大名扩展,伯颜本打算组织乡民自保,但义军大兵已到,伯颜只好渡漳河北行,逃到磁州(今河北磁县)时被义军擒获。伯颜出于对大元王朝的忠诚,拒降自杀,时年63岁。元廷追封他为奉议大夫、太常礼仪院佥事,赐谥号“文节”。
[ 本帖最后由 沧海一粟 于
20:26 编辑 ]
随意,所以真诚;随风,所以自然;随缘,所以无怨无悔。
耿直儒臣李仕鲁
  李仕鲁(?――1381年),字宗孔,元末明初濮州(今河南范县濮城)人。著名理学儒士,为人耿直,一生以光大程(即程颢、程颐)朱(即朱熹)理学、斥驳佛教为己任,官至大理寺卿(当时掌管全国司法的最高长官)。
李仕鲁从小就聪明好学、勤奋努力,师从于得到了宋代理学大家朱熹真传的鄱阳朱迂公,学到了朱派真学问。
  明太祖洪武年间,朝廷下诏寻求天下专攻朱熹学术的人,李仕鲁被举荐上去。入朝晋见时,明太祖朱元璋高兴地说:“我寻求您已有很长时间了,我们相见竟如此之晚!”立授李仕鲁黄州同知之职,并且说:“姑且先让你去管理地方民事,很快就会召你进京。”李仕鲁上任仅一年,就赢得了很好的声誉,于明太祖洪武十四年(1381年)升为大理寺卿。
  明太祖朱元璋登基称帝后十分喜欢佛教,下令征召东南戒德高僧,并多次在京城一山上建法会,诵经讲教。只要应对合意者,就立即赏赐金袈裟,召进宫中讲经说法。这些人依仗皇帝宠信,飞扬跋扈,动不动就进谗言诋毁大臣,满朝文武敢怒不敢言。只有李仕鲁和给事中陈汶辉不断廷争驳辩。朱元璋不但不听,还答应这伙受宠和尚专为僧徒设立职官的无理要求,将原来的善世院改为僧隶司,增设了左右善世、左右阐教、左右讲经觉义等官职。众多得宠和尚当上了高官,道教也因此大受青睐,其徒众也和佛徒一样当上了朝廷命官,一时僧道充斥朝廷官衙者达数万人。
  对于这种僧道横行霸道的局面,李仕鲁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连上数十道奏章,说:“陛下正方创业,您的思想作为所向,是要给子孙万代立个可效法的法则。作为开国皇帝怎么能舍弃孔门圣学而崇尚异端邪说呢?”对此朱元璋置若罔闻。一向为人耿直、性情刚烈的李仕鲁见皇帝朱元璋言不听计不用、无动于衷、毫无觉悟,遂到其面前请求说:“陛下已深深的沉溺于佛道之中,受其迷惑再也听不下臣下的忠言了。请让我交还陛下赐予的笏板,辞官归乡种田去吧!”说罢,遂将笏板掷于地上。明太祖朱元璋大怒,命令武士杖责痛打李仕鲁。一代直臣、理学大儒李仕鲁拒不求饶,当场就在殿阶下毙命。
忠孝名臣王崇庆
  王崇庆(1484年――1565年)字德征,号端溪,明代开州老王庄村(今河南濮阳县老王庄村)人。明朝中期正德、嘉靖年间名臣,开州乡贤。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寿康驿丞、沁州通判、登州同知、四川布政使、礼部尚书等职。著有《五经心义》、《山海经释义》、《元城语录解》、《端溪先生文集》等著述(均已失传)。主持编撰的《开州志》(即《嘉靖开州志》)是濮阳区域内最早的一部内容齐全、言简意赅、体例完备的州县志。王崇庆为官清廉耿直,且尊父敬母,是当时尽人皆知的忠孝名臣。
  王崇庆幼年丧父,知情达理、治家有方的母亲矢志不嫁,很得族人、邻里敬重。王崇庆聪慧好学,不负众望,于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考中进士,不久就被授予户部主事,可向皇帝直接奏本言事。明武宗正德五年(1510年),刘谨因事发被逮捕下狱,皇上令朝臣议罪,朝臣多观望不言。为人耿直的王崇庆挺身而出,上疏直斥刘谨害政误国种种不法情事,请求立将刘谨明正典刑;同时劝武宗罪己思进,以国事为重,亲君子,远小人。正德皇帝羞怒交加,以目无君主的名义将王崇庆降两级贬为寿康驿丞。不久刘谨被武宗以谋反罪凌迟处死,王崇庆也被明武宗越三级晋为沁州通判,接着又转任登州同知,再升户部郎中,俨然朝廷阁员了。
  1521年,年仅31岁的明武宗正德皇帝因纵欲无度而暴亡。第二年(1522年),明世宗嘉靖皇帝即位,王崇庆再次上书,针对当时朝政弊端提出13条新主张,赢得了君王的赏识。先后任江西按察使佥事、山西布政使参议、河南副使等职。嘉靖十四年(1535年),王崇庆母亲去世,他为母守孝三年,孝行、德行誉满乡里,被朝廷晋升为四川布政使,后因平定四川少数民族白草番叛乱而被升为礼部侍郎,接着又转任吏部尚书。
  王崇庆为国事尽心竭力,且持之有恒。不管何人,只有做了有损国家体统之事,王崇庆总是视而怒斥、闻而抨击,竭尽全力捍卫国家的体统。传说嘉靖时有一宫娘与一太监在皇帝一行宫内行苟且之事,有人报给王崇庆,王崇庆命将宫门落锁搜查,结果将太监从老皇帝影像后拉了出来。
  王崇庆还十分孝敬老母,孝心感人。凡王崇庆在家,不论公务多么繁忙,每天都坚持到母亲堂前请安,问寒问暖。母亲每次外出、回归,王崇庆跪送跪迎。母亲偶染疾病,王崇庆亲自抓药煎煮,跪着端茶送饭。
  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一代忠孝名臣王崇庆病逝,享年81岁。
将帅御史苏佑
  苏佑(1493年――1573年),字允吉,又字舜泽,明朝濮州(今河南范县濮城镇)人,嘉靖五年(1526年)进士,历明世宗、明穆宗、明神宗三朝,先后任广东道御史、江西督学副使、山西参政、大理少卿及右副都御史、刑部右侍郞、右都御史、兵部尚书等职。苏佑能文能武,颇富将帅之才,又爱好诗文,在文学方面负有盛名,著有《孙子集解》、《三关纪要》、《法家剖集》、《谷原诗文草》、《云中纪要》等书留传后世。今河南范县城西南18公里的王楼乡苏庄东南250米处有苏佑墓。
  明世宗嘉靖五年(1526年),苏佑中进士,被任命为广东道御史,后升为江西督学副使,又任山西参政,治理鸿门三关,不久,被提拔为大理少卿及右副都御史,再任刑部右侍郞,随后,改任兵部侍郞兼佥都史。
  明世宗嘉靖癸丑年(1553年),苏佑升为右都御史,不久,乱军十万,南入紫荆关。苏佑疾驰前往,顶风冒雨,日夜兼行,在永安堡与敌交战,五天内杀敌四百余人,敌军逃去。此事奏告天子,皇帝下旨,举国欢庆,祭告天地,通告边防,提升苏佑为兵部尚书。
  当时,苏佑在朝中威望极高,皇帝调他到朝中做官。适逢总兵岳懋失事惧罪,诬告苏佑不请兵饷,因而苏佑被逮捕入狱,等查清事实出狱后又遭曾被其弹劾的严嵩报复借故削职,苏佑乘此辞官归田,自愿为庶人。
  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新皇帝即位,恢复苏佑原职。
  明神宗万历元年(1673年),一代将帅御史苏佑病故,享年80岁。
清忠直臣魏允贞
  魏允贞()字懋忠,号见泉,明末大名府南乐(今河南南乐县)人,万历五年(1557年)进士,一生为官清正廉洁、刚直敢言,当时就有人以“忠、清、直”三字概括他的一生,并说他“清忠不爱爵禄,于古人似汲黯,于今人似海中介。”死后被朝廷追赠为都察院右都御史,谥号“介肃”。
  万历五年(1577年),魏允贞举进士,授荆州推官。万历十年(1582年),魏允贞以在荆州政绩卓绝升任监察御史。当时,选官考试舞弊严重,先是内阁首府张居正私荐其子,后辅臣吕调阳、张四维、申时行等也效尤,依仗职权为其子中选大行方便,满朝文武敢怒而不敢言。魏允贞置前程于不顾,上书直言,指出任选不是择才录用,而是捡了些阁臣子弟和“工谄媚、善奉迎者授之,”弹劾不避权贵,疏陈张居正等辅臣,以权谋私,其子相继登科得举。不少正直官员支持魏允贞,而万历皇帝怕事态闹大,对其倚重之臣不利,就责怪魏允贞言辞过当,贬其出京,降为许州判官。然自此以后,辅臣居位,其子弟没有敢随意登第的。不久,魏允贞又改任南京吏部主事,结识了耿直清正的海瑞,海瑞很佩服魏允贞刚正不阿的秉性,书写了“直言第一”的条幅赠给魏允贞。几年后,魏允贞任顺天府丞,旋晋升为通政司右通政,皆以清正无私闻名。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吏部尚书孙鑨和考功司主事赵南星发现新科官员中有的属于行私引进,并无真才实学,就秉公处置,一律予以淘汰。对此,众多官员拍手称快,而内阁辅臣却极力反对。一场廷争过后,孙鑨被免职,赵南星被贬为民,皇上还严令不许为他们说情。魏允贞冒着二次被贬的危险,逆旨上书,替赵南星辩白说:“阁臣护所私,应该受到惩处,却被偏袒;赵南星秉公执法,理当受到支持,却被贬为民。这太冤枉了,太不公平了!”结果,魏允贞第二次被贬出京,以山西灾乱为由,命以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的身份巡抚山西。
  魏允贞在山西显示了其治理的才能。他首先组织灾民复业,发展生产,奖励垦荒,打击贪官污吏,任用正直官吏,罢免苛捐杂税,一时山西大治。可不久万历皇帝又派其亲信张忠、孙朝做山西矿、税吏,以开矿、征税为名搜刮民财,百姓叫苦连天。魏允贞接连十几次上疏,要求停止开矿、征税活动,都遭到朝廷拒绝。这样一来,矿、税吏更加肆无忌惮,打死、逼死了一些反对开矿、征税的正直官吏。魏允贞又几次上疏要求惩办凶手,并亲自出面阻止开矿征税。反对者也上疏诬陷魏允贞违抗君命,煽动晋民反对朝廷。皇帝听信谗言,将魏允贞罢官贬为平民。魏允贞回到南乐不久就含恨去世了。
  魏允贞居官30年,三起三落,尽管遭受种种非议,仍博得众多正直官吏和广大士民的赞誉。魏允贞与两个弟弟魏允中、魏允孚皆负才学,从万历二年(1574年)到万历八(1580年)年,六年间三人连中进士,世称“南乐三魏”、“河朔三凤”,一时传为美谈。
42 一代清官叶廷秀
  叶廷秀(1599年――1651年),字谦斋,号润山,明末濮州(今河南范县濮城镇)叶庄人。叶廷秀为人耿直,处事廉明,能文能武,官至佥都御史,因为官公正廉洁而被誉为“叶青天”。今范县西南的叶庄东北有叶挺秀墓,墓前碑文曰:“右副都御史润山叶公之墓”。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叶廷秀高中进士,先后任南乐、衡水、获鹿三县知县,后升为顺天府推官。叶廷秀上任不久,就发生了一件英国公张维贤与民争田的案件。叶廷秀经过勘问,发现张维贤实在是恃强凌弱、霸占民田,就将所争田地断归于民。张维贤让御史袁弘勋驳勘,叶廷秀仍坚持原判。张维贤恼羞成怒,亲自出面上奏朝廷,刚刚即位不久的寄希望于官僚士大夫的精忠、能干而 “中兴”大明王朝的明思宗崇祯皇帝,就将该奏折批给叶廷秀回答,叶廷秀据实上奏,得到了皇帝的支持,张维贤无可奈何,终于还田于民。百姓感激叶廷秀为官清正,呼之为“叶青天”。不久,明思宗崇祯皇帝升叶廷秀为南京户部主事,后因父母相继去世而归家守孝。守孝期间,叶廷秀体察民情,备知民间疾苦,深谙吏治之弊;守孝期满后,叶廷秀上疏陈述吏治之弊,得到了崇祯皇帝的赏识,复任他为户部主事。
  明思宗崇祯十三年(1640年),日讲官黄道周因弹劾朝廷大臣杨嗣昌被捕入狱,刚正不阿的叶廷秀冒死上疏相救,崇祯皇帝大怒,叶廷秀被杖百下,亦被捕入狱,一年后充军福建。
  明思宗崇祯十六年(1643年),杨嗣昌战败身亡,崇祯皇帝再一次搞朝臣大换班,黄道周被释放。在黄道周等朝中大臣力谏下,崇祯皇帝赦免了叶廷秀,让他复就原职。次年(1644年),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崇祯皇帝吊死煤山,叶廷秀未曾复任。
  南明福王时,经兵部尚书解学龙推荐,叶廷秀被任命为佥都御史,因遭马士英压制,实授光禄少卿。南明灭亡后,叶廷秀偷偷潜回家乡加入了抗清农民起义队伍榆园军。居太原的大学士傅山听到此事,激动不已,提笔赞道:“山东留得好男儿,遥伏黄冠拜义旗。”
  清世祖顺治八年(1651年),榆园军兵败,一代清官叶廷秀同农民起义领袖任七同时被清军擒获,遇害于东昌(今山东聊城),时年52岁。后人有诗称赞这位惨遭杀害的清官:“濮州清官叶青天,出仕操政人称贤;不畏权势适民意,挺身走险入榆园。最是东昌殉难日,英灵名传数百年。”
43 四朝元老董汉儒
  董汉儒(1562年――1628年),字学舒,明代开州沙堌堆(今濮阳县海通乡沙堌堆村)人,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初授河南推官,后任户部主事、湖广布政副使、右副都御史、工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兵部尚书等职。董汉儒居官40年,历明神宗万历、明光宗泰昌、明熹宗天启、明思宗崇祯四朝,为官清正,敢于直谏,为人耿直,颇有政声,死后被追封为太子少保,谥号肃敏。今河南濮阳县海通乡沙堌堆村东1公里有董汉儒墓。
  董汉儒任户部陕西司主事时,为利农耕,组织民众修石堤堰10余公里。陕西人深感其功德,称其为“董公”。
  明神宗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日本入侵高丽(朝鲜),朝廷出兵援朝,董汉儒奉旨督运粮饷,因督饷有功升任山东按察司佥事。后出任湖广布政司副使,协助正职李三才对湖广税监陈增进行制裁,并上疏皇上历数其累累罪恶,终使陈增罢职,至今湖广犹颂董汉儒之德。
  明神宗万历四十年(1612年),董汉儒被授官右副都御史、湖广巡抚。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明神宗赏赐其子福王朱常洵庄田两万顷,责令湖广划拨4400余顷。董汉儒反对皇室这一肆意侵吞百姓土地的行径,上书说湖广没有这么多肥沃土地划出,被明神宗驳回。董汉儒又上书请求以每年向福王缴租万金代替,明神宗仍不许。忠言不用,董汉儒只好借父丧辞官归乡。
  明光宗泰昌元年(1620年),董汉儒应召进京任工部右侍郎,随又改任兵部左侍郎,总督宣府、大同、山西等地军务。
  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年),辽阳被后金军队攻陷,董汉儒受命选拔2000人救援有功,被熹宗颁诏嘉奖,第二年(1622年)被升任兵部尚书。不久因母丧辞官归乡守孝。服丧期满后,正值魏忠贤专权,董汉儒终未被召还朝,在家挂虚衔为太子太保。
  明思宗崇祯元年(1628年),四朝元老董汉儒病逝,享年66岁。
榆园军首领梁敏
  梁敏(?――1651年),明末清初范县西仓村(今属山东莘县古城镇)人,榆园军起义首领。
  梁敏家贫如洗,自幼在范县城范姓地主家为奴,受尽折磨,稍长不堪忍受欺侮,出走流浪,乞讨为生。后碰到一卖艺习武之人,就拜其为师,学得几下拳脚功夫。梁敏在流浪乞讨期间,边学习武艺,边串联发动百姓。
  明思宗崇祯十三年(1640年),在李自成率大军横扫河南的鼓舞下,梁敏组织饥民以棍棒作武器、以黑布做旗帜举起义旗,起义军以梁敏为首领、以范县玉皇庙(今范县颜村铺乡玉皇庙村)为中心,同明王朝军队展开了英勇斗争。因起义军以玉皇庙周围方圆20里的榆树园林为根据地,故称榆园军。
  梁敏率领的榆园军以“杀富济贫”为斗争纲领,提出“杀财主,济贫民,专跟官家拼”和“官民无别,一律平等”等口号,除恶霸、砸官仓、赈贫民,很快赢得了广大贫苦农民的拥护。直(隶)、鲁、豫、苏接壤地带灾民纷纷扶老携幼“尽行投顺”,起义队伍很快发展成为“百万大军”。梁敏率榆园军不仅多次击败明廷军队的镇压,而且大力开展“抢皇粮”斗争,东断大运河,西截皇粮道,控制了大明南北粮运干道,给明廷以沉重打击,有力地配合了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推翻明王朝统治的斗争。
  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崇祯帝吊死煤山,明王朝灭亡。接着,清军占领北京并南下侵掠,梁敏率榆园军又举起抗清的旗帜,并多次粉碎清军围剿。到清世祖顺治四年(1647年),梁敏率领的榆园军已占领东至泰安、西至开州(今河南濮阳县)、北至东昌、南至成武的广大区域,声势浩大。接着,梁敏率榆园军再次发动强大攻势,北伐大名,南攻开封,东下海州,大败清兵,使得清廷惊恐万分。
  清世祖顺治六年(1649年),清廷派兵部尚书张存仁兼山东、河南、直隶三省总督,指挥三省的满汉精兵围剿榆园军。张存仁在屡遭失败后,于清世祖顺治八年(1651年)派部将张瞻“使人阴纵火烧其林”,把榆园焚毁;又派张瞻“使人决黄河水灌之”,使榆园地道全部被毁。接着,张存仁率满汉大军水陆并进围攻榆园军。在北沙河(今山东莘县古城西北)战斗中,榆园军因寡不敌众而遭惨败,梁敏英勇牺牲。当地群众殓其残骨就地埋葬,至今土坟尚存。余部在刘绍武等带领下转战周边地区,直到清世祖顺治十二年(1655年)才被全部镇压下去。
  清廷为从思想上扼杀农民的革命精神,就在梁敏墓旁修建一座“白鸡庙”,寓意“鸡(姬)吃粮(梁)”、“鸡(姬)啄米(敏)”(因梁敏是被一姬姓清军将领杀害的)。广大贫苦农民自发掀起反“白鸡庙”的斗争,多次拆毁“白鸡庙”,以慰自己起义领袖的地下英灵。1947年土地改革时,象征封建邪恶势力的“白鸡庙”被广大贫苦农民彻底拆除。
爱民县令郑板桥
  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居士、板桥道人,清代江苏兴化县人,家境贫寒,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从清高宗乾隆七年(1742年)起,郑板桥任范县县令,历时五年,在任期内,政绩卓著,他刚直不阿,不逢迎官长,不巴结上司,办事公正,同情人民疾苦,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受到范县人民的敬重,至今范县一带仍有“郑板桥是清官,不图银子不爱钱”的民谣流传。五年的范县知县生涯,也培育了郑板桥对范县乡土及范县父老的感情,有诗为证:“范县民情古有风,一团和气包容中;老夫去后相思切,但愿人寿又年丰。”今范县黄河岸边的毛楼村黄河生态旅游景区建有“范县县令郑板桥纪念馆”以示对郑板桥之景仰怀念。
  范县地处边陲,地痞流氓、恶棍豪绅欺压百姓,横行乡里,前任地方官不敢招惹他们。这些家伙听说新到一位“梗顽不训”的县太爷就去“窥测”虚实,见郑板桥从街上走过,他们聚伙寻衅,故意将街旁卖粥老汉的粥罐撞破,又诡称老汉被石头绊倒,冒犯了县太爷的尊严,要求治石头的罪,郑板桥设计把他们诱进公堂,大板重责,直打得他们受刑不过,纷纷掏钱求饶,郑板桥将坏人撵出去后,把钱全部给了卖粥的老汉,以资抚慰。自此,范县一些流氓、恶霸气焰顿减,社会秩序安全许多。
  “喝道排衙懒不禁,芒鞋问俗入林深”,郑板桥身为县令却讨厌“喝道排衙”,而常常便服鞋问俗民间。他在《范县署中寄舍第墨弟书》中说:“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农夫上者种地百亩,其次七八十亩、其次五六十亩,皆苦其身,勤其力,耕种收获,以养天下之人,使天下无农夫,举世皆饿死矣。”尤其是在灾荒年,他更是“不遑启居”,把百姓的疾苦挂在心上:“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据《范县县志》及有关材料记载:每至麦夏,黄河水暴涨,郑板桥常日夜巡堤,有时甚至和百姓共住茅庵,固堤防患。由于他勤政爱民,偏辟的范县“囹圄囚空者数次”,“绝苞苴、无留牍”,出现了短期相对太平、繁荣的景象,人民也得到了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
  由于郑板桥做一些有益于民的事,却总是得罪上司和豪绅。他宦海行舟,苦渡苦撑,结果仍被“扯碎状元袍,脱去乌纱帽”,赶出了县衙大门。他被削职离开范县时,在城门上画了一枝瘦竹,旁边还题了一首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nang tuo 一种口袋)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鱼竿。”书毕,郑板桥将乌纱帽脱下扔进河中,昂首阔步回到了扬州故里,以卖画为生苦度残年。郑板桥在政治上一生不得志,但他在绘画、书法、诗文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他在画、书、诗三个方面都造诣很深,被称为“三绝”。“三绝”相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形成了其真气、真意、真趣的特色,他尤善画兰竹,苍劲萧爽、疏落有致,又工诗词,不拘体格,头之所致,挥毫而就,直抒肺腑,无论言情叙事,都娓娓动人,他的书法,融合隶楷行草为一体自称“六分半书”,随意挥洒,园润古秀,自成一家为后人所称颂师法。
46 武状元张云亭
  张云亭(?---1860年),字振西,清代直隶清丰县张田楼村人,清宣宗道光朝武状元。
  张云亭于清宣宗道光二年(1822年)在京城紫光阁的武举比试中考中武进士,然后在太和殿由皇帝面试唱名比试拉硬弓臂力。所用硬弓一般分为三类,分别为“十二力”、“十力”、“八力”。但在武进士竞夺状元的考赛中,又增加了一种特别弓“出号力”,力量强于头号弓“十二力”。这种“出号力”很少有人拉得开。此次在道光皇帝的注视下,新进士张云亭莽莽出场,雷声一呼,就将“出号弓”拉得形如满月。道光皇帝一见大喜,力点张云亭为武状元,并授头等侍卫,随后出任抚标左营参将。张云亭常以忠义自恃,先后授官安徽六安营参将、南京中营协镇,曾多次率军弹压湖广等地农民起义军,但一生没有被朝廷重用,也没有多大的功劳建树,病逝于清文宗咸丰十年(1860年)。
47 红头军首领郭兴
  郭兴(?---1861年),清代寿张县(今河南台前县)大寺郭村人,农民出身,爱好习武,为人正直,侠义好客。清末农民起义军“红头军”首领。
  清文宗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决堤,寿张城南一片汪洋。当时清朝朝廷正忙于镇压太平军,无暇治理黄河河患,致使民怨四起。郭兴深谙百姓疾苦,为拯救灾民,遂联合满光印、武朝聘等人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初聚众千余人在裴城寺、义和集起义。众推郭兴为元帅,满光印为副元帅。义军用红布包头,号称“红头军”,砸官府,赈灾民,杀富济贫。不数日,灾民纷纷参加义军,红头军迅速发展至两三千人。郭兴又联合山东莘县红旗军首领赵占考、东平义军首领杨金林等在鲁西地带展开大规模的反清活动,总兵力逾万人,对清政府造成很大威胁。
  咸丰十一年(1861年)二月,莘县红旗军率先围攻寿张城,东平县义军占居安山要津,击溃前来镇压的东平州官兵。与此相呼应,郭兴派满光印留一支人马据守根据地,自己亲率2000人马配合范县农民军一起攻克范县城,并占据斗虎店、金斗营、莲花池、祝口街等重要村镇。红头军帅府设在祝口镇圩墙内,义军“阵营森严,旌旗纷连,戈枪如林”,声势浩大。山东巡抚谭廷襄令兖州镇发兵进剿,被义军击溃。同时,义军又击败寿张前来增援的民团军(地主武装)。是时,寿张知县邓馨上书告急,清廷大惊,速派亲王僧格林沁统大军从三面包剿。义军面对官兵压境,毫不畏惧。郭兴率领士兵英勇抗击,浴血奋战,官兵死伤惨重。后清廷从四面调官兵增援,又用大炮轰开圩墙。义军寡不敌众,郭兴兵败被俘。官府对郭兴恨之入骨,施以重刑,并将其身躯钉在城墙上。郭兴骂不绝口,慷慨就义。
48 御前侍卫张三甲
  张三甲(1876年---1898年),字鼎臣,号魁轩,又名荣甲,开州户部寨村(今属河南濮阳县户部寨乡)人。清穆宗光绪朝武状元、御前侍卫。
  张三甲的祖父张增身大力强,是当地方圆闻名的张家武术馆创办人。由于老人的言传身教,张三甲的父辈都有较强的武术功底。张三甲自幼酷爱武术,八岁时就已学会不少武术招数,十四五岁已长成彪形大汉,有一次见邻家门前有两个数百斤重的石狮子,大叫一声猛力将石狮子举过头顶,玩耍一阵放回原地,面不改色,气不发喘。围观者无不惊骇,称之为“神力”,一时名传乡里。清穆宗光绪二十二年(1897年),张三甲参加直隶大名府乡试,中榜第三十一名,成为武举人。
  清穆宗光绪二十三年(1898年),清朝最后一次武会试开科。在会试中,张三甲弓、枪、刀、石样样成绩名列榜首,中第一名会元。殿试时,张三甲一进考场,只见他身材魁梧,相貌堂堂,手提一柄180斤重的大刀,威风凛凛。他摆定架势挥起大刀,前后左右寒光闪闪,只见刀光不见人影,令人目不暇接,望而生畏。突然“当啷”一声大刀落地,全场顿时愕然。只见张三甲一边用牙咬掉右手大拇指上拉弓时忘摘的骨扳指,一边用右脚猛力一搓,脚尖一挑,大刀顺势飞起,正落手中,接着连起数招,亮出一副“敬德钓鱼”的架势。精彩的绝技,博得全场掌声雷动,监考官喜出望外,光绪帝连声叫好。于是,张三甲以一甲第一名夺魁,钦点状元及第,钦命御前头等侍卫。
  张三甲得中回乡后,登门拜访的人络绎不绝,大名府送来皇帝钦赐的“御前侍卫”滚龙金匾,开州知府送来“状元及第”金匾,父老乡亲送来了“会元”金匾。张三甲天天忙于应酬,迎来送往,回乡十几天便患了重病,卧床不起,多方诊治无效而死,享年22岁。
“红脸王”孙藻
  孙藻(1847年---1921年),别名咯拉,今河南台前县打渔陈乡东影唐孙家街人,清朝末年山东梆子表演艺术家。
  孙藻生于贫寒之家,10岁父母双亡,流落街头乞讨度日。13岁在山东梁山县寿张集讨要时,“老井班”一演员见其声音洪亮,于是禀明班主收其入班学艺。孙藻得此机遇,刻苦练功,精心求艺。1863年,他艺满登台试演《小二送母》,因心情紧张,在唱到“母亲去把娘家走,把我小二留在家,我问娘走我吃啥,娘叫我和块白面拽咯瘩”时,竟把“咯瘩”唱成了“咯拉”。卸装后,师傅照其屁股打了二十板子,说:“我叫你拽咯拉!”自此,“咯拉”的绰号便代替了他的正名。同年10月寿张庙会上,孙藻在《哭头》中饰赵匡胤,赢得“小红脸”的赞誉。自此,班主刮目相看,师傅要求更严,并将绝招密传于他。
1883年农历十一月初五,寿张城隍庙大会,孙藻在《蹚镣》中饰姚瑞龙。寿张知县和其父被孙藻高超演技和醉人唱功所迷,要他脱离“老井班”,为其家乡成班扬名。孙藻迫于威势只好答应,并于同年年底成立影唐戏班,次年正月亮箱演出。孙藻声传数里,被誉为“红脸王”,至今传有“影唐唱戏孙口听”(两村相离2公里)的佳话。
  1885年10月,知县赴曲阜孔庙祭香,令孙藻随班孔府献演。孙藻的唱功演技轰动孔府上下和曲阜内外。孔氏世孙授权孔府主事亲赠写有“孔府馈赠”的“虎头牌”一面。从此,“影唐班”名声大振,身价倍增。
  1922年农历四月初五,梁山黑虎庙大会上,众绅士和会首点孙藻《哭头》戏(孙藻饰赵匡胤)。孙藻为答谢家乡父老,不顾74岁高龄化妆登台,哭到伤心之处,气力不支,昏死于台上。班主以其所饰角色所穿戏衣等物一起殡葬。
治黄功臣朱长安
  朱长安(1857年---1937年),字静斋,原籍山东寿张县(今河南台前县)张秋镇人,清末和民国初年治黄功臣。
  朱长安幼年家贫,1882年离家投入胶东镇军王振起部当了兵。1883年随军由胶东来到黄河岸边,由镇军士兵转为河营汛兵,逐步擢升,历任汛长、河防营长、段长、前黄河水利委员会视察等职。
  清末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山东黄河决溢特别频繁,抢险堵口工程连续不断。朱长安长成年累月地忙于抢险堵口工程,从多年的实际施工操作中掌握了不少技术,积累了很多经验,很快成为一名技术成熟的士兵。十几年的时间,朱长安走遍了山东黄河上下,每一处堵口工地都有他滴下的汗水。民国2年(1913年),已是河防营长的朱长安调任直隶黄河河务局北岸河防营营长,管辖北岸长垣、濮阳两县河防。民国18年(1929年)改任北岸第三段段长。民国22年(1933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成立,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朱长安被任命为黄河水利委员会视察。朱长安在直隶省转战黄河两岸,在冯楼、贯台、董庄堵口工程中都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民国24年(1935年)在董庄(今濮阳县与鄄城县交界的李升屯村)堵口工程中,朱长安随机应变采取相应措施,使堵口工程得以顺利进行,仅三个月就胜利合拢。这是黄河堵口史上所罕见的。
  朱长安在黄河上度过了大半生,毕生致力于黄河修防事业,于1937年2月病故在濮阳黄河河防工地,享年80岁。
[ 本帖最后由 沧海一粟 于
20:22 编辑 ]
随意,所以真诚;随风,所以自然;随缘,所以无怨无悔。
& & 名人谱是不是档案编研材料之一啊?
第五单元:对市县档案馆编研工作的点滴认识
第五单元:对市县档案馆编研工作的点滴认识
& & 前面我结合编写四种编研材料的实践,谈了一些个人体会。下面我想结合从事编研工作的实践,谈点对市县档案馆编研工作的总的认识,但具体怎么谈,又感到无从下手。思来想去,还是就市县档案馆编研工作应体现哪些特色谈点认识吧!我认为市县档案馆编研工作应体现如下特色(当然,就编写某一具体编研材料而言,可能只需体现其中的某个或某些而非全部特色):
1馆藏特色。何为馆藏特色?我认为,馆藏特色就是“我有你无他也无”的馆藏。对于市县档案馆而言,馆藏特色就是馆藏的地方各机关、团体及其所属单位的档案史料。市县档案馆编研工作应该体现馆藏特色,为地方各机关、团体及其所属单位当前工作服务。如我们濮阳市档案馆编研工作,就以馆藏各机关、团体及其所属单位档案及相关资料为主要对象来开展,先后编写出了濮阳市历届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团代会、工代会和妇代会简介,以及市委、市政府工作大事记等十多种参考材料,提供给各部门、各方面利用,满足他们的需要,服务于当前的各项工作。
2地方特色。地方特色指的是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地方因素、像地理位置、矿产资源、历史典故、文化遗址、民情风俗、名优产品等。如我们濮阳的戚城遗址、世锦园、绿色庄园、张挥墓、仓颉陵、子路墓祠、麦秆画艺术、名城风景(先后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等。这些地方特色的形成过程,相应地产生出大量的文字材料,它们就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档案史料。市县档案馆编研工作应该体现地方特色,围绕馆藏与馆外具有地方特色的档案史料编写编研材料。如我们濮阳市档案局(馆)2007年编写的《濮阳古代50名人谱》就是一种具有濮阳地方特色的编研材料。
3、阶段特色。所谓阶段特色,是指馆藏的每个特定历史阶段中形成的档案史料,这些档案史料都集中反应某一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重大发展以及对历史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重要事件,真实地记载了该地区一定事物的兴衰变迁以及历史发展的演变过程。市县档案馆编研工作应该体现阶段特色,围绕馆藏某个特定历史阶段中形成的档案史料编写编研材料,为编史修志和历史研究工作服务。如我们濮阳市档案馆中保存的原安阳地区(、 年)形成的档案史料,就真实地记载了安阳地区从成立到撤销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我们以这一时期的档案史料为依据,先后编写了《 中共安阳地委工作大事记》 、《 安阳行署工作大事记》 、《 安阳地区大事记》 等多种参考材料,有力地配合了编史修志和历史研究工作。
4 生产特色。所谓生产特色,是指馆藏反映地方生产活动的档案史料,这是市县档案馆编研工作直接服务于地方生产建设的重要素材来源。市县档案馆保存的生产方面的档案史料,记录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反过来又是生产活动的重要依据,对生产的继承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市县档案馆编研工作应以这些反映生产活动的档案史料为依据,编写生产方面的参考材料,直接服务于生产活动,为经济建设服务。例如我们以馆藏的安阳地区时期的档案史料为依据编写的《 安阳地区党、政、军、民历年来同自然灾害做斗争概述》 等参考材料,就满足了生产建设活动的需要,服务了当前的经济建设。
5政治特色。档案和档案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市地档案馆编研工作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档案大都是统治阶级在一定的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历史记录,具有很强的阶级性和政治性,可以说,产生和保存档案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满足统治阶级政治利用的需要;同样,档案工作总是体现着统治阶级的利益,为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文化服务,为占统治地位的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务。因此,市县档案馆编研工作应该体现政治特色,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主动地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服务,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地方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从而确保市县档案馆编研工作不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例如2008年我们就配合濮阳市创建国家文明城市这一中心工作,编写了《濮阳市文明城市建设文件选编》。
6 效益特色。市县档案馆编研成果的经济效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编研工作的发展,经济效益好,就可用前一本编研材料赚的钱出版下一本编研材料,从而部分甚至完全实现“以档养档”并形成良性循环;但如果经济效益不好,出一本亏一本,市县档案馆编研工作就会显得后劲不足,发展迟缓。因此,市县档案馆开展编研工作应充分考虑自身的经济条件和编研成果的经济效益,形成良性循环,实现档案馆编研工作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据我了解,近年来,河南南阳市档案局(馆)每年编写一本精装本的《南阳大事记》,除向有关领导赠送外,还向市直单位出售,收益可观,真正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7 创新特色。在市场经济面前,那种“限于馆藏搞编研,编研成果内部传”的传统编研模式,显然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对各种档案信息的需求。市县档案馆编研工作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拓宽编研工作的视野,体现创新特色,以满足社会需要为出发点,寻找编研工作的新课题。如我们濮阳市档案局(馆)2007年编写的《濮阳古代50名人谱》和《濮阳历史上的40件大事》就突破了“限于馆藏搞编研”的传统编研模式,体现了创新特色。
8 热点特色。瞄准社会热点,寻找编研课题,是市县档案馆编研工作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也是焕发市县档案馆编研工作生机的有效措施。比如,当前进行机构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市县档案馆就可以配合当地机构改革工作,将有关的馆藏档案资料编制成二、三次文献,为有关部门和领导了解及研究建国以来当地组织机构和人员变化情况提供参考依据,从而使编研工作体现热点特色。
[ 本帖最后由 沧海一粟 于
20:34 编辑 ]
随意,所以真诚;随风,所以自然;随缘,所以无怨无悔。
引用:原帖由 wywjzfy 于
20:32 发表
& & 名人谱是不是档案编研材料之一啊? 名人谱是应当属于准档案编研材料吧
随意,所以真诚;随风,所以自然;随缘,所以无怨无悔。
回复 246# 沧海一粟 的帖子
八大特色,精彩!
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创新理论!
档案界的沙漠绿洲:
UID3392&帖子10819&精华&积分32346&阅读权限100&来自安徽&在线时间4751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沧海一粟老师,将馆藏特色仅仅理解为“我有你无他也无”的馆藏是否太言简意赅啦?对于市县档案馆而言,馆藏特色仅仅是指馆藏的地方各机关、团体及其所属单位的档案史料吗?
沧海一粟老师,请问您表述的馆藏特色与地方特色是同一概念吗?如何看待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您是本站第位访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濮阳市百姓量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