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突击中央银行行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那些方面?

苹果/安卓/wp
积分 372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606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隐身, 设置帖子权限, 设置回复可见, 签名中使用代码
道具: 彩虹炫, 涂鸦板, 雷达卡, 热点灯,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 提升卡, 沉默卡, 千斤顶, 变色卡, 置顶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中央银行独立性是指什么_中央银行独立性有多独立
中央银行独立性是指什么
中央银行本身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理事会。理事会的主要成员一般由政府任命,有王室任命的仅有英国和瑞典。一般来说,独立性较大的总银行理事会,政府不另派政府代表参加,如英国、美国、德国、格兰和瑞典等,在这里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代理人,直接对国会负责。独立性不大的总银行理事会,如法国、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等国,政府还要派代表参加。这些国家的中央银行多半是听命财政部,尤其是意大利,近似于隶属财政部。理事会的任期不等,美国最长,为14年,瑞典最短,为3年,一般为5至6年。理事会主席一般是中央银行总裁。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还表现在制定政策的方面。除了美国、德国中央银行独立性大、有权制定货币政策外,其他中央银行处于政策参谋咨询地位,帮助政府制定货币政策,提供情报与建议,参与讨论并予以贯彻执行。在政府与中央银行意见不一致时,政府对中央银行有权干预。如法国和意大利,若中央银行与政府意见不一致;还需要重新进行讨论,另行提出意见。不过各国中央银行应力求与政府(特别是财政部)保持密切合作,因为国家的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不可分割的。过分的强调独立性,容易与政府关系不协调。但丧失独立性,又会使政府过多的依赖银行,造成过度财政发行。因此,如何保持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中央银行独立性
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不论是某家大商业银行逐步发展演变成为中央银行,比如英国,还是政府出面直接组建成立中央银行,比如美联储,都具有&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三个特性。各个国家的中央银行的产生是为了解决商业银行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中央银行独立性,一般就是指中央银行在履行制定与实施货币职能时的自主性。费雪(Fischer)把中央银行独立性划分为目标的独立性与手段的独立性两个方面。
中央银行独立性有多独立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最新经济运行数据引起国内外人士的极大关注。《华尔街日报》援引数名机构经济学家的话称,中国8月的经济数据“令人震惊”,如果趋势一旦确立,可能意味着中国经济正在滑入“中等收入陷阱”。
近日,苏格兰皇家银行和巴克莱银行均将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下调至7.2%,高盛甚至将中国2015年GDP增速预期从7.6%下调至7.1%。
对低于7.5%目标的现实经济压力,尽管央行近期对五大行进行了总计5000亿元的SLF操作,政策指针似乎仍未指向全面刺激,尤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不断强调为调整经济结构而容忍经济减速的态度。
经济宏观调控主要有两个工具: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按照大部分发达国家的经验,货币政策由相对独立于政府的央行制订,以保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根据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观点,独立的央行是保证通胀有效控制的必要前提。
从很多方面衡量,中国人民银行算不上独立。《中国人民银行法》第7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履行职责,开展业务,不受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在国务院领导下”这几个字意味着中国央行缺乏独立决策权,只是最高决策机构的众多声音之一。
央行听命于国务院,跟随政府财政政策实施货币政策,是常态。2008年金融危机应对就是一例。危机之后,中央决定实施财政四万亿刺激计划,货币政策也随之不断宽松,央行多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不过,这种财政货币政策双管齐下的大规模刺激方案负效应自2011年起开始显现,近几年高企的房价物价让金融危机后的多轮大规模刺激难辞其咎。而这也是中国谈“刺激”色变的原因。
事实上,相比其他机构,央行一直以来对于经济刺激措施都很谨慎。只不过,它以前在争斗中经常输给其他管理着众多有影响力的大型国有企业的各部委,比如发改委、商务部等。
现在很多经济学家们说,中国央行需要更大的独立性,以便能够在不受政治干预的情况下制定可靠的货币政策。
围绕央行是否应该完全独立,在经济学界也有争议。不过,在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看来,现阶段保持现状就好。周小川在今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发言时说,独立的央行意义重大,但对于中国来说,当前正处于由中国转型阶段,需要央行与其他的政府部门合作推动改革,“如果央行和监管机构不是政府的一部分的话,就很难有效地进行沟通,很难有效协调推动改革的政策。”
显然,在央行看来,他们也不是唯命是从的政策实施者,而是举足轻重的参与者。而且,周小川认为,中国央行在货币政策问题上权力有限是合理的。他指出,中国央行在其他方面权力异常大。与大部分发达国家不同,在中国,央行参与整体政策制定。
不过,周小川虽说转型期的中国需要中国央行与各部委通力合作,但也暗示了这种安排的负面影响。他说,央行的每一个选择都会有代价,代价就是,是不是很有效地控制了通胀率。就目前而言,央行似乎愿意付出这样的代价。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专家王天龙也比较认同周小川关于央行的独立性,他曾在接受天下财经访问时说,就一般意义上而言,中国央行其实在组织上、职能上和经济上都比较独立,但是在一定时期内,过度追求西方理论所倡导的央行完全独立,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央行完全独立有风险。
实际上,近年来,在周小川的努力下,央行的地位一直在显著提升。康奈尔大学中国问题学者普拉萨德表示,中国央行的角色正从接受其他政府机构命令,转向由中国央行为宏观经济政策和改革议程设定基调。
央行还获得了其他一些胜利。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其中包括允许设立民营银行以及扩大人民币每日交易区间——这是迈向人民币完全可自由兑换的一步。中国央行提出的银行存款保险制度也进入最后的审批阶段,这一制度已经讨论了约20年,一直受到大型国有银行的反对。
做央行官员不易,做中国央行官员更不易。今年5月,央行连续两次的定向降准,让过去降准像吃饭一样的央行遭遇了不少质疑。而且在当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再次“定向降准”。
《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透露,央行此次抵挡住了财政部、发改委等有关降息的呼吁,理由是一大批新增信贷将加剧已不断膨胀的债务,并将资金转移到房地产行业。
经济学者许一力在评价该事件时说,往细微的地方看,央行的地位确实开始从其他部门意见的接受者变身成为决策方案的制定者之一。也恰恰是这种种原因,使得中国在过去的一年里,迎来了整个金融体系改革上诺大的进步,与此同时,央行能够以相对独立而强硬的姿态,来表明自己的货币政策立场。
许一力认为,央行对于不全面降准的“死硬”,恰恰可以理解为货币政策制定部门在多年之后第一次完整性的对经济局势的自身意见的展露。
在一些投行机构看来,央行现在所做的一些事情似乎还超出了其自身的领域。央行今年上半年的局部刺激,如针对农业、小微企业释放了1000亿元再贷款,以及对保障房领域投入了3000亿元等被认为已经偏离了货币政策的轨道,越来越像财政政策了。
摩根大通在报告中表示,虽然再贷款等措施能够避免房地产市场等敏感领域的风险加码,但是在透明度上显然不够,也有悖于中国央行从国家主导信贷转向市场主导的路线。
彭博新闻社引述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表示,“中国央行的做法已经涉及到财政政策领域了。财政政策没能做到的一些工作,央行替它完成了,比如该花的钱没有花,该融资的项目没有融资。(财政政策的不足迫使)央行不得不注入流动性。”
报道认为,中国目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界限已经模糊。不过这恰恰也说明中国央行缺少做出系统范围内改变决定的自主性。
这显然有理由让人们怀疑,周小川能否顶住经济下行压力,拒绝大规模货币刺激。因为货币刺激或多或少会给经济打“强心针”。
载入中......
无限扩大经管职场人脉圈!每天抽选10位免费名额,现在就扫& 论坛VIP& 贵宾会员& 可免费加入
加入我们,立即就学扫码下载「就学」app& Join us!& JoinLearn&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京ICP证090565号
京公网安备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论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
下载积分:400
内容提示:论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02|
上传日期: 07:19:54|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论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
官方公共微信中国人民银行相比较美联储,独立性如何?体现在哪些方面?
中国人民银行相比较美联储,独立性如何?体现在哪些方面?
【李金源的回答(41票)】:
谢谢 邀请。
题主所说的「政府赤字货币化」的确相当于通过通货膨胀变相征税,经济学中常以“Seigniorage”(铸币税)一词指称。弗里德曼更是基于实证,认为“Inflation is always and everywhere a monetary phenomenon”。至于「是独立于美国政府的」这一说法,其实并不准确,作为美国央行,美联储仍然是联邦政府机构,只是独立性很高而已。(当然,这和所谓“私有”全不相关。)
先看美联储的独立性,这样后面谈及时才能有个清晰的参照。
在1913年圣诞节前夕,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储备法案》,这一法案从形式上宣告了美联储的成立。美联储在成立过程中遭受的最大阻力就是国会对政府扩权的担忧,议员们担心美联储会成为联邦政府过度干预经济活动、滥发货币的工具。
而实际上美联储在成立之初,确实受到财政部很大影响。之后,美国国会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支持美联储摆脱行政部门影响。1951 年,美联储和财政部达成协议(Accord),正式标志前者获得了制定货币政策的完全独立性。(1951年之前,美联储也有相当的独立性,但这之后才“真正独立地运行”。)这一协议之所以能在1951年达成,可以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遗产”。(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50年代,支持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呼声在许多国家都十分高涨。) 战争准备、战争消耗及战后重建、支援他国,美国财政部需要筹集的资金远远超过财政收入。为了降低筹款成本,白宫和财政部对美联储施加影响,要求其实行支持国债市场的明确政策,以保证美国国债的利率处于低位。是美国政府筹资高峰,1942年4月美联储宣布将保持90天国债利率为3/8个百分点,这一政策持续了长达5年。
而一所中央银行一旦采取盯住利率的货币政策,那其就将失去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举个例子:如果国债利率过低,市场需求降低,此时国债价格将下降。为了维持稳定利率,美联储必须作为「最后买家」买进国债,此时货币供应量就会增加。美联储为了减少联邦政府借款成本而盯住利率,结果就是货币超发与通货膨胀。1947年美国的消费物价指数CPI上涨超过14%,1948年上涨近8%。美联储认为有必要干预货币供应,然而财政部认为降低货币供应量并不一定可以有效控制通胀,而且美联储应保证政府低成本借款。美联储和白宫/财政部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1934年被任命为联储主席的Marriner Eccles就公开反对维持国债利率,1948年杜鲁门总统没有将其提名连任。
为了解决在货币政策独立性上的对立,1949年,国会专门举行由参议员Paul Douglas主持的听证会。实际上国会一直支持美联储,Douglas在听证会后起草的报告就认为应该赋予美联储自由制定货币政策的权力,即便政府借款成本上升也应控制通货膨胀。1951年,白宫/财政部和美联储的争端被公之于众,美联储顺势要求总统发起与财政部的谈判。杜鲁门成立了一个正式的争端处理委员会,但实际上最后的协议是由美联储和财政部直接达成的。3月4日《美联储-财政部协议》正式出台,美联储发布的公告称将避免「公共债务问题货币化」。在这之后,债券管理政策和货币政策得以真正完全分离,美联储开始着手调节货币供应以保持经济稳定运行。
目前,美联储作为美国的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的过程中拥有完全的独立性,不受总统和财政部影响。这一独立性受现行的《联邦储备法案》保障:「美联储制定货币政策时不受包括总统在内的任何行政政府部门干预。」独立性的确保证了对潜在Seigniorage的控制。从1913至今的100年的时间里,美国的年平均通货膨胀率约为3%。过去的30年里,美国年平均通货膨胀率稳定2%左右。
实际上,自20世纪50年代,支持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呼声在许多国家都十分高涨。目前多数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相对于行政系统都具有相当的独立性。有些国家甚至明确规定稳定通胀是央行的最重要目标。英国国会立法规定目标通胀率为2%,如果通胀率超过一段时间维持在3%以上,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的行长就必须接受公开听证。
《联邦储备法案》则明确规定了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的首要目标: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如果美联储工作不力,国会就会进行质询和责问。这也就是为什么伯南克在任内实施量化宽松,但每次公开讲话时都会反复强调「货币政策的宽松是以通货膨胀率较低为前提条件的」。一般认为,美联储可以接受的年通货膨胀率约为2%。
至于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国央行的独立性,我无法赞同
所言的「中国人民银行现在就太独立的话可能会酿成大错的」。至于石锐所提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嗯,中国人民银行法……宪法……今天广州好热啊。
和很多国家的央行相比,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很差。正常而言,央行通过独立制定货币政策以实现经济调控目标,非央行政府机构则手握财政政策。但今年以来的很多事情都说明,所谓的「财政政策货币化」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Seigniorage问题可能十分严重。这一点,可以今年的PSL为例说明。
此前,人民银行推出了PSL这个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国家开发银行从人民银行获得了总额高达1万亿元的「抵押补充贷款」(Pledged Supplementary Lending,PSL)。很多宏观分析师和学者都认为,货币当局为PSL预想的功能有两方面。其一,当然是把它作为一种定向的货币投放工具,通过促进信贷发放来推动实体经济增长。其二,则是将PSL打造成一个政策利率工具,通过它来引导金融市场的中期利率。但是,如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徐高所言,「人民银行为PSL所预设的这两种定位——带有定向性质的数量工具,与引导中期利率的价格工具——在逻辑上相互矛盾,在实际操作中也难以兼顾。PSL更应该被理解为一种带有财政色彩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它对货币市场的影响也介于纯粹的财政政策和纯粹的货币政策之间。」
瑞信亚洲区首席经济师陶冬则观察认为,人民银行的独立性在下降。「今年经济出现了一些下行风险,正常情况下,国务院会用公共开支作出逆周期的政策运作,不过这次却不见财政部有多少刺激措施出台,倒是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定向宽松政策,将流动性注入到国家开发银行等机构,再由它们向特定领域投放资金做基础设施建设。人民银行在为财政政策背书,越俎代庖地推动财政扩张。令财政政策货币化,似乎有违银行法。」
但归根结底,财政政策货币化的症结还在财政。此前在IMF的一份出版物中,中国人民银行的一位官员直言:财政政策具有「不审慎」的特点。不审慎的财政政策最终导致或者加剧经济问题,倒逼货币政策趋向极度宽松,导致公共债务的货币化,通过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的方式由居民或其后代承担或分担相关成本。当然,财政政策的不审慎可谓世界各国政府的劣根性之一,但在缺乏选举和问责机制的中国,这一问题显得更加严重(如「四万亿」)。财政的过分强势会压缩央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秉持独立性的空间,甚至有可能使货币政策陷入「唯财政是瞻」的恶性循环。
【石锐的回答(8票)】:
搬运工上图+链接。 《》第28条-30条可以看出虽然独立性不强 但还是有些的 ,至少人行不像国家的提款机,国家政府不能随便透支
具体释义见
后面的282930条
附上 关于独立性 央行官网给的解释
个人认为,独立性不是绝对的,
首先,政府与中央银行考虑的侧重点不同,政府虽然也关注物价水平,但更关注就业,社会稳定(举栗如关闭射手网背后的本质问题。扯远了),扶贫救灾(比如最近的地震)等问题。而中央银行更关心币值稳定,中国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目标不完全一样,那么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是必须的。
其次,央行也不能完全不理政府,货币政策(管钱印钞票的)由央行制定,财政政策(征税管政府钱的)由国家制定,这两个政策要搭配好才能起到效果,从理论上讲,从这个IS-LM模型上看(就是个图,不用深究)
简单来说就是 财政政策管IS(绿线)的移动,货币政策管LM(红线)的移动,数轴是利率,横轴国民收入,可以看出,要想达到某利率或某国民收入,必须要这两个政策同时进行,或者说两个线一起动达到目标的效率更高。这只是要相对独立的原因之一还有实际因素好多呢balabala。。不列举了。
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在1995年以前很弱呢,财政部竟然可以直接向中国人民银行透支(鄙视之→_→),而且执行货币政策还要地方政府他们的插手(鄙视之们→_→),不过后来颁布上面那个法之后,如截图,就好些了,已经有所提高了,毕竟中国的金融不能跟美国比呀,人家从开始有历史建国时就十分畏惧权力集中,所以人家的央行是“,1913年出生几年刚好101岁~,而且美国三权分立,中国毕竟几千年独裁的历史了,虽然现在也有人民代表大会这些,但要想像美国那样还需要时间的,而中国人民银行现在就太独立的话可能会酿成大错的,毕竟它是管钱的地儿,要慢慢松~ 总之生活在中国,就希望习大大带领国家慢慢变强吧 (=^ω^=)
【小晗的回答(2票)】:
我国央行属于独立性中等,美国、欧洲的央行属于独立性非常强的央行。我国不允许央行包销国家债券,我国央行既强调要维持一定的独立性,同时作为社会的分支组织要服务于社会利益。一般我国央行为财政提供资金往往短期,长期资金靠吸纳政府债券来构成。至于独立性问题中,央行与财政的关系只是其中一部分,还包括央行的决策、执行权利大小,央行负责人的任命、任期长短、央行在决策过程中有无政府参与等等。
【知乎用户的回答(0票)】: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有两个层面的理解,一是作为一个决策机构本身的决策独立性,二是政策目标的单一性。
在我国,央行是国务院的下属机构,受国务院领导。央行行长周小川,虽然是受主流西方经济学教育的学者型官员,但在非常多的国际场合,强调央行“受国务院领导”,也就是说,央行所作所为,很大程度上要服从国务院整体经济工作的安排部署,因此它本身的决策独立性可见一斑。
我国央行的政策目标是多重的,周小川也在非常多的场合讲过,包括低通胀、经济和金融稳定、国际收支平衡(不同时候表述不太一样)。今年5月周小川在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的演讲中,明确表示“央行把改革发展也作为央行的重要目标”。也就是说,现在央行的平衡木走得更复杂。
如果可以找到原文,推荐直接去读周小川的《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工具选择——在国际经济学会第16届全球大会上的讲话》,周认为通货膨胀单一目标并不像它看上去那么正确和有效。
【邢明的回答(0票)】:
人行是党中央的下级, 执行机构
fed和白宫是平级, 美国财政部要通过市场行为才能强制让fed 服从自己的意图
【管阿文的回答(3票)】:
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可能比美联储差,但本身独立性并不差,如果央行隶属于财政部(并非政府),那么独立性会很差,但中国央行和财政部是平级的,同时隶属于国务院。
【simpsonbill的回答(0票)】:
独立性 和 美联储比是较低的。
举个具体例子
“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加强央行党校教育培训工作 ——人民银行召开党校学员座谈会 字号 大中小 文章来源:沟通交流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10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党校2014年秋季干部进修班举行学员座谈会,人民银行副行长李东荣参加座谈会听取学员发言并参与讨论。
李东荣强调,当前人民银行系统要按照党中央、人民银行党委的要求,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意义的认识,要把握全会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作出的全面部署,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要不断加强党校教育培训工作,推动各级党员干部在中央银行工作中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履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全面深化金融改革,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李东荣要求,党校学员要树立认真学习、深入思考、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方法,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答案,做到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李东荣强调要充分发挥党校学员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的效益,成为人民银行的思想库,要把党校学员的论文、调研报告、课题研究报告提出意见、建议、对策分门别类归纳起来,提供给总行党委、各司局、各部门、各单位进行科学决策的参考。
李东荣希望,校委会成员单位和有关司局、各分支机构继续大力支持党校的教学和学员学习实践活动。从加强人民银行党建工作需要出发,支持党校各项工作,在党员干部教育培养方面,围绕党员领导干部成长、领导班子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党风廉政工作等方面,提出新要求、新任务,从多层次、多方面帮助和支持党校进一步落实学员调训制度、保障办学经费、完善教学计划、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加强教学组织队伍建设,努力实现“总行党校创建一流部委党校”以及“分行党校办学水平再上新台阶”的新的办学目标。
在座谈会上,七位学员代表汇报了参加党校学习以来的心得体会和赴井冈山、遵义现场教学的感受,学员们认为,通过系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夯实了理论基础,坚定了理想信念,加强了党性锻炼,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多收获。
座谈会由人民银行党校常务副校长周逢民主持,人民银行党校校委会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党校负责同志和秋季班全体学员参加座谈会。(完)”
发表评论:
馆藏&55103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央银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