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为什么气候会变暖“变暖',极地狐会怎样?

1、3、4,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2、5.(2)对比分析资料1和资料2,尝试说明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环境的学习能力,从而更好地生存和繁衍.(3)对比分析资料4和资料5,尝试说明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具有哪些局限性:任何动物都不可能依靠父母喂养一生,如果一种生物一生只具备先天性行为,而没有学习行为,这个生物就会因找不到食物或不能逃避敌害而被大自然淘汰..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生物
根据下表分析并回答问题:
生&物&种&类
我国已知种数占世界已知种数百分比%
10(1)上表数据表明,我国在世界上占有的百分比最高的生物种类是裸子植物.(2)表中的资料说明了“生物多样性”内涵中的生物种类的多样性.(3)以上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分类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4)当前,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有:栖息地遭到破坏、过度采伐、环境污染、生物入侵等.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生物
题型:阅读理解
资料一: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A、哺乳期间的母狗为母亲不肯喂奶的小老虎当&奶妈,并对小虎关怀备至.B、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的黑猩猩,用寻找合适的石块当“锤子”和“砧板”砸坚果.C、温带和寒带地区的青蛙、蛇、刺猬等动物,每年冬季都要进行冬眠.D、农村的狗看到人们蹲下做出拣石头的动作就会逃跑.E、海洋公园里的海豚能进行顶球、转圈和跳跃等表演.F、刚出壳的小鸭子会自己进食和游泳.(1)上述材料中属于动物的学习行为的有:B、D、E.(2)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有什么意义:适应各种复杂生活环境的能力.(3)除上述实例外,请你再举出二种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失去幼仔的母狗,会把无母的小虎当作自己的后代给以抚爱、哺乳;失去蛋的企鹅会把鹅卵石当作企鹅蛋来孵化等.学习行为:黑猩猩模仿人的行为、蚯蚓走迷宫等.资料二:数千年的黄土高原,曾经生态优越、气候宜人.草原上鼠欢兔跳、狐走蛇行、鹰击长空…一派盎然生机;但后来由于砍伐树木、植被破坏,现在正成为一片秃山秃岭,不毛之地.每年雨季到来,大量泥沙冲进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罕见的“悬河”.请你分析:①该草原生态系统,除了已提到的生物外,还应包括:分解者.②写出该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草→鼠→蛇→鹰”或“草→兔→鹰”“草→鼠→狐”或“草→兔→狐”.③森林生态系统相对草原生态系统要稳定,因为森林的植物相对生命力旺盛,生物的种类多,食物链也相对复杂.④看了上述黄土高原遭到破坏你认为在“西部大开发”时应注意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⑤假如只有草→兔子→鹰一条食物链,绿色植物固定在有机物中的能量为300千卡,那么鹰最多可以从中获取12千卡的能量(能量传递率20%).⑥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数量将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状态叫:生态平衡.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生物
甲乙两地生产同一品种西瓜,甲地西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经调查,在西瓜的生长季节,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温度条件差别较大,见下表:
甲地平均温度(℃)
乙地平均温度(℃)
25(1)根据上述资料分析,甲地瓜特别甜是因为该地区日夜温差大(填“大”或“小”),白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远远大于(“大于”或“小于”)夜间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所以甲地的西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2)普通西瓜果实中有多粒种子,这是因为西瓜花的结构中有多个DA.子房&&B.子房壁C.花药&&D.胚珠(3)西瓜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胚在吸收营养物质后,它的胚芽和胚根迅速发育,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形成根.(4)一株0.05千克的西瓜苗生长成30千克的成熟植株,除因吸收水分使重量增加外,植株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A.西瓜植株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B.西瓜植株从水中吸收氧气,把氧气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C.西瓜植株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有机肥D.西瓜植株从土壤中吸收了大量的无机盐.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期中题
题型:填空题
请你阅读下面的资料,然后回答问题。
资料一&&母牛生下一头小牛,老牛一步都舍不得离开孩子。后来,有人把小牛牵走了,老牛便露出很悲伤的样子。为叮宽慰老牛,人们在牛棚里放了一个肚子里装满了草料的小牛的标本,老牛以为自己的孩子又回来了,不停地舔吻这头“小牛”,当标本的外皮裂开,露出里面的草料时,老牛似乎忘记了“母爱”,便大口大口地吃起来,直至把“小牛”吃光。资料二&& 饲养员在给猴子喂食物时,不慎把一个甜薯掉进水池,一只猴子费了好长时间才从水池中捞到这个甜薯。过了一些日子后,饲养员发现给猴子喂甜薯时,有很多猴子拿了甜薯到水池边去冲洗,而不肯再吃沾满泥土的甜薯了。
(1)上面描述的动物行为中_______是先天性行为,_______是学习行为。&&(2)对比分析上述资料,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怎样理解气候变暖?
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网站
】【】【】
  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的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近一百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体为上升趋势。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它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最近,罕见的暴风雪相继席卷美洲、欧洲、亚洲多个国家,许多国家遭遇几十年未见的低温和暴风雪,交通瘫痪,民众生活受扰。我国大部分地区也饱受雪灾酷寒的侵袭,狂风暴雪、低温冷冻,一连串的怪天气给人们留下重重疑虑,这个冬天为什么格外冷?地球是在变暖吗?严寒也引发了人们对“全球变暖”的争论和质疑。对于普降的低温,有的专家认为,这是由于北极上空大气压力变化引发的随机现象,和全球变暖或变冷并没有太大关系,无法预料接下来几年是否会发生同样的情况。也有的专家认为,气候变暖不仅使得全球平均温度升高,温度变化的幅度也在加大,也就是说会导致高温、干旱、寒潮等极端天气发生的概率增加,原来百年不遇的极冷极热天气可能在20年内就会发生。这次北半球大范围出现寒潮天气只是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出现的暂时天气现象。
  虽然关于全球变暖的质疑声还没有完全消失,但是我们却能感受到全球变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种种影响:地球温度上升导致喜马拉雅等高山的冰川消融、对淡水资源形成长期隐患;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面临咸潮破坏,甚至有淹没之灾;冻土溶化,日益威胁当地居民生计和道路工程设施;热浪、干旱、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灾害等越来越频繁,导致当地居民生命财产损失加剧;粮食减产,千百万人面临饥饿威胁。人类从未面对如此巨大的环境危机,如果我们再不立即采取行动,阻止全球变暖,气候变化的影响将再也无法弥补。
  日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针对全球气候问题,来自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共同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最终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排行动作出了安排,并就全球长期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透明度等焦点问题达成广泛共识。气候科学家们表示,全球必须停止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并且在年间开始减少排放。预计想要防止全球平均气温再上升2℃,到2050年,全球的温室气体减排量需达到1990年水平的80%。
  这一艰巨任务的实现需要全世界人民逐步转变生活方式,崇尚绿色健康的“低碳生活”。目前的主流看法是,导致气候变化的过量碳排放是在人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对占主流、有共识的“低碳生活”理念主旨可以概括为“适度吃、住、行、用,不浪费,多运动”。“低碳生活”向人类提出的是前所未有的问题,没有现成的经验、理论与选择模式,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创新我们的生产生活模式,积极应对全球变暖问题,保护地球家园、为人类未来造福。
&&发表评论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
&&相关文档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承办: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备案序号:京ICP备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世界气候大会于2009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旨在抑制全球气候持续变暖.①为减缓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有人提出设想:将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液化后压入深海,但二氧化碳会使海水酸度增加,其中酸度增加的原理是(写化学方程式).②有的科学家提出:若能以较低成本获取氢气,则可建立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循环流程:a、上图中的反应①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b、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X,其中X的化学式为.c、该流程图中除CO2得到循环利用外,人类还要利用的是.③改善能源是减缓温室效应的有效方法,上海世博会期间将使用200辆由我国自主研制的氢燃料电池汽车.请计算50mol氢气充分燃烧生成水的物质的量(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提 示 请您或[登录]之后查看试题解析 惊喜:新手机注册免费送20天VIP和20个雨点!无广告查看试题解析、半价提问当前位置:
>>>我们在《动物世界》的节目里,可以看到一个现象,极地狐比大耳狐的..
我们在《动物世界》的节目里,可以看到一个现象,极地狐比大耳狐的耳朵要小,原因:A.不易被敌害发现B.使听觉更为灵敏 C.适应北极寒冷的气候D.便于奔跑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C生活在北极(温度低)的极地狐耳朵小,有利于减少热量的散失,生活在非洲沙漠(温度高)的沙漠狐耳朵大,有利于及时散发体内的热量。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我们在《动物世界》的节目里,可以看到一个现象,极地狐比大耳狐的..”主要考查你对&&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保护生态环境&&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保护生态环境
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1)乱砍乱伐森林遭到严重砍伐后,涵养水源的功能消失,会使气候变得更加恶劣,会导致洪涝、干旱或沙尘暴的发生。由于植被被破坏,动物得以生活的环境遭到破坏,动物将迁居或死亡。(2)乱不滥杀受利益的驱使,许多人对野生动物大肆捕杀,导致生物种类大大减少,从而引发了严重的虫害,危害农作物等一系列生态危机。 (3)植物入侵生物入侵指的是生物随着商品贸易和人员往来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并对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生物入侵的特点是不受时间和国界的限制,并且随着全球贸易的迅速发展和世界各地人们的频繁交往而迅速传播开来。&&& 一百多年前,有人将20多只英国的家兔带到澳大利亚饲养。在一次火灾中兔舍被毁,幸存的家兔流窜到了荒野。由于澳大利亚的气候适于兔的生存,再加上那里缺少兔的天敌,这些幸存者就以惊人的速度繁殖起来,成了野兔。它们与绵羊争夺食物,破坏草原植被,给畜牧业造成很大损失。&&& 近年来,我国南方某些沿海地区,一种原产南美洲的叫作薇甘菊的“植物杀手”悄悄地登陆了,在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的适宜条件下迅速蔓延开来。没过多久,荔枝树、香蕉园,以及花木扶疏的美丽丘陵和原野,很快就长满了薇甘菊。这些入侵者茂密的藤蔓缠绕或覆盖住当地植物,夺走本应属于当地植物的阳光和养料,使当地植被受到严重破坏。&&& 目前,松材线虫、湿地松粉蚧、美国白蛾等森林害虫的入侵,每年危害我国森林的面积达1 50万公顷。豚草、薇甘菊、紫茎泽兰、飞机草、大米草、水葫芦等恶性杂草已在我国部分地区大肆蔓延,对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产造成破坏。
人类破坏环境的污染物的来源: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知识梳理: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1.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原来,二氧化碳等气体就像温室中的玻璃顶棚一样,既能使太阳光顺畅地透射到大地,又能截留和吸收地表放散出的热量。这就势必导致大气温度升高,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使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逐渐上升,一些地区的台风更加频繁,还有一些地区则更加干旱,最终造成世界各地农作物的减产和多种生物的灭绝。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积极研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措施。2.臭氧层破坏&&&& 在地面空气中的臭氧是一种污染物,对生物有毒害作用,但在大气层的上部,位于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却是地球的一个保护层,能阻挡过量的紫外线到达地面。紫外线辐射能被蛋白质和核酸吸收,并破坏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键,因此对生物有极大的杀伤力,还能引起基因突变。紫外线能使一此氧分子裂变成游离的氧原子,并和另一砦氧分子结合成臭氧(O3),紫外线也可使臭氧裂变成氧气,在平流层,氧气和臭氧是保持平衡的。但是近年来,人类的活动正在逐渐破坏着这种平衡,使臭氧的分解过程大于合成过程。导致大气中臭氧减少和耗竭的物质主要是平流层内超音速飞机排放的大量含氮废气以及冰箱和空调使用过程中散发出的氟利昂。臭氧层耗损和臭氧层空洞对人类与其他生物的主要危害包括:人类皮肤癌和白内障等疾病的发病率提高;人体免疫系统受到抑制等。 3.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丢弃的固体物质,如采矿业的废石、工业的废渣、废弃的塑料制品以及生活垃圾。这些固体废弃物往往含有多种对人体和其他生物健康有害的物质,如果不及时加以利用,长期堆放,越积越多,就会污染生态环境,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健康造成危害。 4.噪声污染&&&& 噪声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1)长期在强噪声中工作,听力就会下降,甚至造成噪声性耳聋。 (2)当人的睡眠受到噪声的干扰时,就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3)噪声会使人处在紧张状态,致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甚至诱发胃肠溃疡和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等疾病。 (4)噪声会使人心情烦躁,不能集中精力学习和工作,并且容易引发工伤和交通事故。 (5)此外,噪声还会降低牛的产乳量,使母鸡的产蛋量减少并使蛋壳变薄等。5.水污染&&& 水污染是指南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排入水体,使水和底泥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其中的生物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水体使用价值的现象。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包括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等。6.士壤污染为了追求粮食产量,人们大量使用农药防治虫害。大量的农药污染了土壤,一些农药甚至能在土壤中长期残留,这些农药的残留物还可以通过水的传递,将污染扩散到很远的地方。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l. 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时应注意的问题 (1)要保护当地生态环境,首先要了解当地生态环境。调查时目标的选取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例如,××河的污染情况调查、××山的绿化情况调查、××对当地环境的影响等。 (2)调查时可进行实地调查,也可以查阅有关资料。到环保部门咨询等。调查现在的,了解以前的,预测以后的。 (3)就问题展开讨论,生态环境的变化与人口数量和人的活动有无关系,有什么关系等。2. 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1)家庭环保对自家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分装,并丢在不同环保垃圾箱里,如废电池、购物袋不乱丢;拒绝一次性消费品;使用无磷的洗衣粉洗衣服。(2)个人环保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不随地吐痰,讲究个人卫生;少用或不用洗涤剂,多用肥皂;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用布袋购物,不做影响环境保护的事。(3)绿化环境&&&&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就是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将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本着宜乔(木)则乔、宜灌(木)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结合的原则,结合各地的具体情况植树种草,恢复植被。&&& 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能够造福当代,荫及子孙。 3. 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保护环境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几个方面分析,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1)退耕还林还草,建立生态农业。(2)对工农业和生活中污染物排放进行综合治理,减少各种污染。(3)建设生态城市,减轻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4)加强物种引入或入侵的监测,避免物种引入或入侵对生态环境的破坏。(5)控制人口增长和结构比例,避免人类对自然资源掠夺式开发与利用的出现。易错点:1. 误认为为了保护森林,要禁止一切砍伐完全地禁止砍伐并不是最科学的保护措施,合理砍伐可以促进森林的更新,取得的经济利益还可以以林养林。所以要有计划地合理砍伐已经成熟的木材。2. 误认为我国人口众多,耕地越多越好增加耕地面积,势必要大量地毁林开荒和陡坡耕种粮食。这样做会破坏生态环境,从而造成水土流失、环境恶化,进而造成水患。&生活、工作中的低碳经济&&& 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二氧化碳。因为其浓度的不断攀升,全球变暖等一系列问题随之而生,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地表气温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有着直接的对应关系。而温度的升高,使得冰川雪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大面积土地被淹。海平面每上升1米,就有海拔4米的陆地受威胁。我国13多亿人口中,约有8亿居住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包括沿海城市。气候的变化,还易引起洪涝、干旱、饥饿、疾病等灾难。正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的大背景下,提出了“低碳经济”的理念。&&& 你关注过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低碳经济了吗? &&& &&& 离开房间时把灯关了吗? &&& 一位清洁工对剐刚讨论可持续发展的专家说,请你们离开房间时把灯关了。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周用这个故事说明,发展低碳经济不能只是夸夸其谈,而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 日常生活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比比皆是:一辆每年行程2万千米的汽车释放二氧化碳2吨;发动机每燃烧1升燃料,释放二氧化碳2.5千克;电脑使用一年,间接排放10.5千克二氧化碳;洗衣机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7.75千克;用飞机运输1吨进口水果,飞行里程为1万千米,排放二氧化碳量为3.2吨…… &&&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碳足迹,所以减排人人有责,低碳生活方式应该成为时尚。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自带水杯、随手关灯、尽量步行等,都能减少碳的排放。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碳补偿的方法:捐资给专门机构,用以植树或其他减排项目,来抵消自己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区亲善大使曾购买238棵树苗,来抵消她2008年的航空飞行所排放的二氧化碳。
发现相似题
与“我们在《动物世界》的节目里,可以看到一个现象,极地狐比大耳狐的..”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5062426415307017681713074522051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气候会变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