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版)的教学建议,谈谈如何开展小学英语语法教学

形式、意义、运用相结合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形式、意义、运用相结合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研究
【摘要】:多年来,我国的英语语法教学费时费力但收效欠佳,其主要原因是过分关注语言的形式,忽略了对所学语言的运用。随着《新课标》的推行,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成为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却又出现了一种只顾运用而忽略对语言形式教学的倾向。
本研究在建构主义和认知交际法理论的基础上开展形式、意义、运用相结合的英语语法教学研究,旨在改革原本低效的高中英语语法课堂教学。该研究既强调教好语言规则,又关注有效的语言运用,以帮助学生把所学的语言知识转变成语言技能。本文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研究法、调查问卷法和教学实验法等。
论文的第一章简明扼要地阐述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介绍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列举本研究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等。第二章讨论该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第三章在分析一份调查学生英语学习的基本情况、学生英语语法学习的基本情况、英语语法课堂教学的基本情况问卷的基础上,从显性和隐性相结合以及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语法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语法课堂中的使用、在生动的情景中进行语法教学和根据不同的语用功能设计不同的语法课堂活动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形式、意义、运用相结合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课堂实践,并且提供6个教学实例。第四章是形式、意义、运用相结合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实验结果的具体分析,两次学生调查问卷数据的对照分析和讨论。第五章是研究结论和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学生喜爱形式、意义、运用相结合的英语语法教学模式;2)学生英语语法学习的理念有所更新;3)学生英语语法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发生改变;4)学生英语学习的成绩得益于形式、意义、运用相结合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模式。提出的教学建议如下:1)要根据语用功能设计相应的语法活动;2)要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有所监控;3)要整合备课组和教研组的力量。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1【分类号】:G633.41【目录】:
摘要6-7ABSTRACT7-11第一章 导言11-17 1.1 研究的背景11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12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12-13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13-15
1.4.1 研究的内容13
1.4.1.1 高中英语语法有效教学的课例研究13
1.4.1.2 高中英语语法学法指导的策略研究13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3-14
1.4.3 研究的方法14-15
1.4.3.1 文献研究法14
1.4.3.2 调查问卷法14
1.4.3.3 教学实验法14-15 1.5 本论文的结构15-17第二章 形式、意义、运用相结合的英语语法教学的理论基础17-24 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7-18 2.2 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18-19 2.3 认知交际法19 2.4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19-24
2.4.1 对语法教学必要性的研究19-21
2.4.2 语法教学的新理念21-22
2.4.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交际法在我国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22-23
2.4.4 小结23-24第三章 形式、意义、运用相结合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实践24-49 3.1 高中学生英语语法学习现状的调查和分析24-29
3.1.1 英语学习的基本情况24-25
3.1.2 学生英语语法学习的基本情况25-27
3.1.3 学生英语语法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基本情况27-28
3.1.4 英语语法课堂教学的基本情况28
3.1.5 英语语法练习的基本情况28-29 3.2 形式、意义、运用相结合的高中英语语法课堂实践29-49
3.2.1 显性和隐性相结合、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语法课堂教学模式29-36
3.2.2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语法课堂中的使用36-42
3.2.3 在生动的情景中进行英语语法教学42-45
3.2.4 根据不同的语用功能设计不同的语法课堂活动45-49第四章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49-62 4.1 前测结果与分析49-52 4.2 后测结果与分析52-56 4.3 问卷结果对比分析56-60 4.4 讨论60-62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62-67 5.1 结论62-63 5.2 建议63-64 5.3 后续研究展望64-65 5.4 结语65-67附录1 高中学生英语语法学习情况调查问卷67-70附录2 前测和后测成绩70-74附录3 前测和后测试题74-86参考文献86-91后记91-9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葛现茹;;[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周遥;;[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6年09期
余清萍;;[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李莉;丁昌佑;;[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6年04期
张香存;[J];外语教学;2005年03期
戴炜栋,陈莉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02期
戴炜栋;任庆梅;;[J];外语界;2006年01期
何莲珍,王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01期
朱惠芳;;[J];英语教师;2008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蒲红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2期
晋刚;;[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谭文旗;;[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孙卫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李亚林;;[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强云;滕骁;范东生;;[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曹军;李明;;[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黄卫明;桑青松;;[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章敏;;[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任风雷;郝国祥;;[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燕;;[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吴杏梅;;[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莫詹坤;;[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康莉萍;;[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何晓峰;;[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李欣;;[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姚瑛;孙芳琴;;[A];贵州省外语学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王燕;刘继贤;;[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A];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理论与实践[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菲;[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刘艳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马腾;[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谷志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安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张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张俊英;[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华维芬;[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段鹏;[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吴洪富;[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立改;[D];河北大学;2009年
涂姝婕;[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张久美;[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李媛;[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钱飞;[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李珩;[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黄凤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吴笑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白俊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吴俣;[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程晓堂;[J];国外外语教学;2005年01期
戴炜栋,张雪梅;[J];外语研究;2001年02期
顾琦一;;[J];外语学刊;2006年02期
张香存;[J];外语教学;2005年03期
戴炜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5期
韩宝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05期
戴炜栋,陈莉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02期
郝兴跃;[J];外语界;2004年04期
戴炜栋;任庆梅;;[J];外语界;2006年01期
何莲珍,王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卫东;吉绍锋;;[J];教育与职业;2006年06期
严焰;;[J];成才;2004年10期
付义红;;[J];考试周刊;2011年05期
王文茹;;[J];中国教师;2009年S2期
刘满堂;;[J];Teaching English in C2002年04期
郭爱蓉;;[J];陕西教育(教学版);2009年Z2期
周亚曦;;[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年03期
马丽红;;[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唐诚;;[J];大家;2011年12期
王友萍;;[J];中学英语园地(教研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芙蓉;;[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白治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赵翠琼;;[A];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与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马一民;高东;金继益;;[A];第十四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六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陆载涵;李冬林;;[A];第十四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六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肖帮启;;[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赵生亮;杨承印;;[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4年
陈卫平;张美英;;[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史建福;;[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李永健;李萍;;[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云南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
李世萍;[N];云南经济日报;2011年
尹菊珍;[N];九江日报;2010年
贵州省黔西县中坪中学 王俊尧;[N];贵州民族报;2009年
;[N];贵州民族报;2010年
潮州市技工学校
张珣;[N];潮州日报;2011年
山东省济宁九中
王海英;[N];学知报;2010年
露风;[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丁丁/收集整理;[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陕西省西安交大附属中学教师
蒋立峰;[N];中国教育报;2008年
沈伶玲 陆丰市城东水墘中学;[N];汕尾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邹琼;[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莫斌;[D];复旦大学;2011年
王卓娅;[D];复旦大学;2010年
王永强;[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任友群;[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靳莹;[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赵蓉;[D];复旦大学;2011年
袁正清;[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何英;[D];复旦大学;2004年
赵银亮;[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珏恩;[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陈维霞;[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谭玉洁;[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张娟;[D];鲁东大学;2012年
邱培亮;[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李艺琼;[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杨家洁;[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王芳;[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陈建兰;[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朱妍;[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800-810-661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800-810-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初中英语单元话题作文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 徐闻教育网
&&&&&今天是
&&欢迎您来到徐闻教育网!
您当前的位置:&>&&>&
徐闻县教育局教研室&& 董晓芳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写作是语言学习的基本技能,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语写作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英语教学质量的高低,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但写作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是最难的一项,也是要求最高的一项。而我县大多数英语教师在写作课堂教学上对英语写作不太重视,注重结果和语言错误的纠正,教学方法单一死板、缺乏灵活性和交际性,缺少对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的研究,训练方法不当;笔者通过对初中英语课堂写作教学现状的调研,发现很多英语教师对写作的探讨较少,对英语写作的教学功能认识不深,写作教学意识薄弱,对写作的方法和策略缺乏系统深入的探究。没有认真研究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未能正确地理解新的课程标准在Go for it编写上的指导思想。部分写作课的课堂教学流于形式,大多演变成范文的技术性分析,使写作课堂变成讲解词汇、分析语法的场所,从而失去写作课应用的特色。可以说,很多英语教师纯粹在&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来教&。不懂得利用课本资源巧妙地引导学生去说和写。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写作能帮助他们提高使用英语的准确性、表达能力;还有助于提高观察分析和逻辑思维力;同时写作对阅读、听力、口语有促进的作用。我县大部分初中生对英语书面表达题难于把握和恐惧。原因是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英语基础普遍差,起步比较低,他们在小学的英语学习只是停留在听说上,更别提写作了,进入初中以后他们在写作中存在的&内容少,逻辑差,错误多&,的现状,很多学生到初中毕业时只会讲&Hello! Sorry! Thank You! 之类简单的口语,有的学生甚至连26个英文字母即读不全,也写不出来。因此学生普遍缺乏英文写作的兴趣,写作能力不高。根据多年来综合调研测试和历年中考试卷分析来看,作文表达能达到优秀的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很多学生对写作题视而不见,卷面得分为零的现象比比皆是;学生写作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写作内容贫乏,用汉语思维方式造句,语言知识差,语法不通,词汇、句法错误层出不穷,谋篇布局与衔接能力弱等。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1、课题研究的意义
(1)语言学家的研究证明:写作教学有助于词汇、语法、句型、课文等语言知识的学习,并能够促进听、说、读和思维能力的潜在性发展,同时,听、说、读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又反作用于写的能力的培养。话题作文写作教学对于帮助学生了解英语思维的方式,形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大有益处。国内外教学专家如Wallace Douglas、Raimes,Zamel、王初明、张雪梅等研究了过程写作教学法、写长法、输出理论等写作教学理论,本研究把这些理论成果结合到人教版初中英语单元话题写作教学实践中,通过实验力图说明具体的实践中运用这些理论都能帮助教师提高写作教学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反过来,在实践上也为专家学者的理论观点提供支持。(2)通过对初中英语话题作文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与实践,能更好地推进校本研训,促使教师进行更多教学理论的学习,用更新的理念指导教学实践,从而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和教学能力。本课题的研究对提高我县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水平和整体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也为我市乃至全国使用同一版本教材的其它地方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课题研究的价值
(1)在理论上,让教师接受一些与有效的写作教学策略相关的理念和理论,改进教学模式,从而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化,为进一步开展写作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2)在实践上,围绕现行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中的每个单元话题,优化设计书面表达,指导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地运用过程写作教学法,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开展与所学单元话题相关的作文训练,使学生获得足够的、系统的写作训练,掌握系列的写作策略和技巧,提高我县英语教师的写作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课题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
(1)让学生消除写作难的恐惧心理,帮助学生树立写作信心,促进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2)改变教师的写作教学认识,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应用写作教学理论,不断探索、总结、归纳、概括,形成适用于我县农村英语教育教学的理念和策略,提高教师的写作教学水平。
四、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本课题主要研究如何有效地进行初中英语单元话题作文教学。以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语言学习规律,按照过程写作法的观点,实施合理有效的英语写作教学,使各类学生获得最佳的语言能力和提高英语写作水平。本课题的核心概念就是单元话题作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英语写作。英语写作是学生根据自己的领悟和生活体验运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多方面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英语写作要求写作者必须掌握大量英语词汇,通晓英语组词成句、连句成篇的各种技巧,熟练驾驭这一门语言。在英语写作过程中,作者必须充分调动思维能力、生活积累、语言知识、写作技巧等多方面的储备,再用英语进行恰当的表达。写作的全过程,是素材&&思维&&文章的过程,英语写作就是用英语进行的这种生产过程。其实质就是根据现行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的编排特点设置系统的、有效的写作教学指导方法和策略。通过实验教学,促进教师掌握有效的写作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获得系统的写作训练,内化其写作技能和方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与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包括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及观点)
&&& 1、过程教学法(process approach)理论及观点:过程写作教学法以建构主义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强调写作是学生主动构建的过程,要求发挥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自主性,承认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在写作中的重要性,鼓励师生、生生间的合作交流以及学生的自我反省,学会自主监控的过程,采用形成性评价,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袁维新,2004)。&写作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Hyland,2005),过程写作法的首创者、美国西北大学教授Wallace Douglas指出:&写作是一个过程,写作课教授的应该是构成协作过程的一步步的操作方法。&美国的Raimes和Zamel是将过程写作应用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实践的两位倡导者,他们证实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并大力推广过程写作法。Zamel强调&写作的重点应放在写作表达和创造的过程中。&Raimes也表明&倘若我们仅仅对写作成品而不对写作过程产生兴趣,则学生写作将不会受益。&由此可见,写作本身就是英语学习的一个过程;它与英语其它方面的学习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如今,过程写作法已经成为西方写作教学的主流。
2.写长法的理论和观点:写长法是王初明教授于2000年提出来的。写长法的核心是建构主义的教学原则( Piaget , 1966 , 转引自钟书能,2004) , 即: 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任务的设计要顾及情景和学生的情感, 教学中的任务是师生互动的枢纽。写长法的基本思路是从提高学生自信心入手,通过设计适当的写作任务, 促使学生在表达真实情感的过程中, 逐渐加大写作量、增加每篇习作的字数, 从而提高运用英语写作的能力。写长法有助于学生不断巩固和内化英语知识, 强化英语的正确用法; 在缺少英语听、说的客观环境下, 写长法是行之有效的英语写作教学方法。(汪富金 2006)。
3、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以培养交流思想的能力为宗旨的外语教学法,它是当代外语教学法的趋势,其直接理论是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默斯(DellHymaes)在1971年出版的《论交际能力(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4.张雪梅(2003)做了&中学英语写作训练研究&,她以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相关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套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基本功为目标的英语写作训练方法,即从词汇、句子到段落的一整套训练方法。她的实验说明其训练方法的有效性、可行性。
六、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学习与研究,丰富教师的教学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寻求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2、通过本课题研究,促进提高教师写作教学的指导方法和教学策略,充分理解写作教学有效性的内涵,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创建和谐英语课堂,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焦虑感,内化其写作技能和方法,发展学生从口头表达转向书面表达的能力,让学生逐步学会整合所学的语法、句型等知识点,把它们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有效的单元话题作文教学策略的研究
(1)对我县英语写作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和英语写作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分析,进一步探讨与研究适合我县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方法。
(2)围绕现行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中的每个单元话题,指导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地运用过程写作教学法、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开展与所学单元话题相关的作文训练。
(3)在我县部分学校里切实有效地开展基于单元话题作文的写作教学,实现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双赢。
(4)收集和积累典型的成功教学方法、策略和不同年级学生的写作案例,借助案例分析和揭示单元话题作文在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探讨不同途径的写作教学和写作学习的基本理论。
2、教师如何把书面表达在口语中渗透的方法,让学生潜移默化地训练写作。
3、如何解决学生语法知识薄弱,缺乏对语法知识总结的问题。
4、如何解决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作文内容空洞、作文缺乏条理性、前后时态不一致、易受母语干扰的问题。
八、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研究的基本思路
本课题研究根据现行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的编排特点,围绕每一个单元话题,给我县英语教师提供有效写作教学指导方法和策略。通过实验实践,探讨出英语写作教学更实用、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系统的写作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我们将根据总课题组提供的理论和教学建议,根据我县英语教学实际,在各专家的引领下,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教学研究,最终形成研究成果。
2.课题研究的方法
(1)案例分析法:运用案例法对学生的指导及收获做具体分析,对比较典型的写作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总结罗列有效的可操作的写作指导方法。
&(2)尝试研究法:边实验边研究,尝试多种写作指导模式,循序渐进,不断反思,探索最佳课堂教学模式。
(3)文献研究法:Wallace Douglas、Raimes、Zamel、王初明、张雪梅等著名教学专家相关文献的研究,为此课题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借鉴,为创新性研究奠定基础。
(4)实验研究法:选择一些学校开展教学实验,实验对象为初一、初二、初三的学生。通过实验,证明单元话题作文教学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和教师写作教学能力的一条新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5)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了解学生写作状况、对写作
的认识、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了解教师写作教学中的困惑等。
(6)教育反思法:实验过程中要求教师不断反思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
(7)观察法:运用观察法了解学生地兴趣趋向,在教师指导下的增长点,同时了解学生在写作中的困难之处。
(8)经验推广法:采用及时总结,及时交流、及时推广的做法,使得更多的学校及时受益。
九、课题研究的步骤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2月上旬)
1、根据市教研室教研员庄海滨老师申请的省重点课题《初中英语单元话题作文优化设计与实践研究》,确立子课题《初中英语单元话题作文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2、组建课题组,制定课题方案及实施计划。
3、召开课题组会议,学习讨论研究方案,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
3、查看搜索相关文献资料,把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4、调查英语写作水平的现状及分析。
阶段成果:形成课题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年12月中下旬&2013年5月)
1、课题组教师按实施计划进行实验并收集材料。
2、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 单元话题作文及教与学指导I。
3、对庄海滨老师所提供的有关初中七、八、九各年级各单元优化设计案例进行学习与研讨,并根据本县区教学实际设计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 单元话题作文教与学的写作素材。
4、进行课堂教学实验,根据话题作文课堂教学效果调整并完善单元优化设计案例设计。
5、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对课题进行阶段性小结。
6、收集、整理学生的习作和收集、整理教师案例、反思等。
7、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 单元话题作文及教与学指导II。
8、通过课堂实践,探讨如何把书面表达在口语中渗透的方法,让学生潜移默化地训练写作。
9、通过课堂实践,提高学生运用书面语表达能力的教学模式,其操作要求如下:
(1)训练学生用词造句及连词成句的能力。(根据本单元重点单词、句型)
连词成句是英文写作中最简单的训练,它是练好英文写作的基础。其要求是根据提供的信息词,组成意思通顺,语法结构正确的句子。连词成句的基本步骤为:
1明确句意。通读所给全部信息词,了解每个词的词义,结合所有词语整体通盘考虑,明确句子大意。
2确定主体。在明确句意的基础上,确定句子的句式(型)或主体部分,再确定附加部分。
3注意形式。把握句型或句子的主体后,确定谓语动词的正确形式及附属成份的正确形式。
4连词成句。在上述基础上,根据句子种类(类型),完成句子。
5检查核对。包括句子含义是否通顺,语法是否正确,搭配是否恰当,大小写、标点符号是否合理等。
(2)进行扩展句子训练。
为了使表达的思想准确,细腻,可以通过并列同一成分,增加定语,状语,同位语,插入语等措施来扩展句子成分。
(3)训练看图说句子、写一段短文的训练。(所涉及的图片需围绕本单元话题作文内容)
看图说句子、写一段短文是书面表达经常采用的形式,它是一种检查学生观察理解能力及运用语言能力的形式。进行此项训练时要教会学生用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词语和句型将题中所规定的内容要点加以表达,进而串联成文。在表达时句子宜短不宜长,应慎用分词或复合句,对拿不准的表达,可采用&回避&的方法,在不改变原有意思的前提下,改换另一种表达方式,但切忌中文式的英语,或根据英语语法人为地编造一些不地道的语言材料。
阶段成果:课题小结,中期报告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3年6月&2013年8月)
1、调查英语写作水平的现状及分析
2、撰写研究报告。
3、为完成课题实验,完成各项成果资料工作,做好课题研究的结题和成果论证工作。
最终成果:形成课题结题报告。
版权所有:徐闻县教育局  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以上的屏幕分辨率和6.0以上版本的IE来访问本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