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几何网络数据库试题集时如何实现方向的模拟

您的当前位置:>>
整体几何模型的建立
整体几何模型的建立
摘要:研究采用高速空气作为冷却介质的一种新型高速磨削冷却方案,提出利用高速磨床主轴带动涡扇叶片结构和改造的砂轮卡盘外部风槽结构作为风冷结构产生高速气流,高速气流经内部空腔喷射至磨削工作表面进行强制对流散热,进而实现绿色高速磨削的目的。本文通过三维软件Pro/E对新型砂轮结构进行造型设计,将设计内部结构导入Fluent软件并完成流场环境建模,通过反复流场模拟实验,确定出高速气流到达磨削工作表面时的流场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压缩比为1.3的轴流压气结构产生的气流能够顺利突破高速气流屏障到达磨削区域,与无风冷结构的磨削相比,冷却效果有明显改善。确定常温空气作为高速磨削冷却介质的可行性,并为其他切削加工提供一种新的冷却思路。
关键词:高速磨削;风冷结构;流场模拟;冷却效果
中图分类号:
LIANG Guoxing& Lv Ming& Wang Shiying
磨削是现在制造业精密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伴随着磨削过程会产生大量磨削热,由于磨削热无法及时散去,会使工件发生烧伤和变形,磨削液的作用就是带走磨削热,降低磨削区域温度。高速、超高速磨削由于存在气流屏障的原因使得冷却液难以到达磨削区域,加工部位更容易被烧伤、工件成品率低,且磨削液的大量使用及回收会加大磨削成本,残留的磨削液会影响精密工件质量[1]。针对高速磨削冷却存在的问题,国内外研究学者主要进行了新型冷却液的开发、供液方式的转变以及控制气流屏障等方面的研究。装甲兵工程学院田欣利教授研发的应用于磨削Si3N4陶瓷的新型高效有机磨削液,与普通磨削液相比磨削效率提高了1.37倍[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计了一种盘状的内冷式砂轮结构,采用喷雾的方式供液,并提出了喷射微槽的设计原理[3]。东北大学对高速磨削气流场分布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分析了动压效应,并且提出高速磨削时,冷却液有效供给的措施[4]。此外,国内外研究学者对磨削换热机理、流体压力对磨削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也促进了高速磨削向绿色磨削的方向发展[5][6]。但是高速磨削目前依然存在冷却问题:普通油基冷却液无法有效的到达磨削工作区域进行冷却,或只有极少量的冷却液能够起到冷却效果,采用高压高速的低温冷气冷却又导致磨削成本大幅提高。因而研究设计新型的磨削冷却液及开发新型冷却方式对高速磨削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高速磨削的特性,设计风冷结构,采用涡扇叶片的形式将常温空气加压喷射至磨削表面,在Fluent中进行流场分析,以期能够达到冷却效果。
1模型的建立
1.1整体几何模型的建立
风冷式砂轮结构模型的建立首先要考虑涡扇叶片的分布位置。高速磨床的主轴转速较高,这要求设计的风冷结构具有较好的动平衡性能,同时为了便于在工作中装夹,应将涡扇叶片结构布置在远离主轴一侧的夹具体上,围绕主轴成均布态势,形成轴流压气结构,轴流压气结构应设计在外卡盘内部,能够产生稳定气流且保证安全。同时为了加大产生的高速气流量,在砂轮的内外卡盘上开有风槽结构[7][8]。图1为利用三维软件完成的新型风冷式砂轮结构模型。
图1& 砂轮整体结构模型
1.2轴流压气结构设计
轴流压气结构需要根据流量、全压、转速和叶轮直径等参数来设计。研究的砂轮线速度为200m/s,相关研究表明当气流速度达到砂轮线速度的时能够有效的突破气流屏障到达磨削区域[9]。根据突破气流屏障所需要的出风口气流速度计算轴流压气结构的流量。轴流压气结构产生的流量计算公式为:
& &&&&&&&&&&&(1)
式中Qv为出风口即轴流压气结构产生的流量(假定轴流压气结构产生的流量在夹具体内部无流量损失);V为出风口气流速度;S为出风口截面尺寸。出风口的截面尺寸通过单个出风口的截面尺寸与出风口个数的乘积得到。
轴流压气结构产生的全压是气流能够到达磨削区域的能量来源,因而必须计算出合适的全压[10]。图2为在Fluent中分析300mm砂轮不同转速下工件表面气流屏障的压力分布情况。
图2 &不同线速度时磨削区域压力分布
结果表明气流屏障的压力分布随磨削线速度有较大的变化。在Fluent中进行流场仿真分析,以进气扇为入口边界条件分析不同全压下气流到达磨削区域时的状态,结果表明:当进气扇的压力跳跃达到3.0e+4Pa(压缩比为1.3)以上时,气流能够有效的突破气流屏障到达磨削区域。而单级轴流压气机的压缩比为1.15~2,且当要求压缩比大于1.5时叶片的设计较为复杂。因而选定轴流压气结构的压缩比为1.3[11]。根据流量、全压、转速和叶轮直径,采用等环量设计的方法,设计轴流压气结构[12],叶片的安装角α的计算公式为:
&&&&& &&&&&&(2)
式中Ca轴流压气结构由流量计算出的轴向速度;ut为不同翼型处周向速度。图3为设计的轴流压气结构模型,表1为轴流压气结构主要参数。
图 &3轴流压气结构模型
表1& 轴流压气结构主要参数
叶轮直径(mm)
轮毂直径(mm)
1.3内腔流道的设计
由于卡盘内部流道的不规则性,导致轴流压气结构产生的气流在到达出风口过程中会有较大的压降产生,而过高的压降会使出风口压力减小,气流无法突破气流屏障,因而必须对内腔流道进行改进设计以减少压力损失。压力损失包括沿程压力损失和局部压力损失,沿程压力损失计算公式为[13]:
& && &&&&&&&&(3)
式中μ为阻力系数;Q为管道流量;L为管道长度;d为管道内径。由沿程压力损失的公式可以看出,在流量不变的情况下,管道越短、管径越大则压力损失越小,因而应缩短轴流压气结构到内腔的距离,使得沿程压力损失尽可能的小。
局部压力损失主要包括过流断面变化和流动方向的变化引起的压力损失,过流断面变化引起的局部压力损失计算公式为[14]:
&&&&&&&& &&&&&&(4)
式中μ为阻力系数;u为下游速度。由此可以看出,应尽量减少截面尺寸的突变以减少过流断面引起的局部压力损失。流动方向的变化引起的压力损失无法避免,但采用弧形壁面代替直角壁面过渡,使得流动方向渐变能够有效的降低流动方向变化带来的局部压力损失。
设计前后卡盘内腔流道压力衰减对比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设计前后压力衰减对比图
设计前后的压力衰减对比结果表明:设计后内腔高速气流的压力损失明显减小。
1.4出风口的设计
出风口的形状和位置决定了高速气流到达磨削接触区域时的状态,不合适的出风口尺寸和角度将会使气流在磨削区域形成涡旋,从而引起振动,甚至使得工件精度下降。根据单相射流冲击传热理论,垂直于热源壁面的射流传热具有最好的传热效果,由于卡盘和砂轮的阻隔,传统的外置喷嘴只能以一定的倾斜角度射流散热,本结构属于内冷式砂轮,应尽量保证高速气流以接近垂直的角度喷射在磨削区域。在分析出风口尺寸和出风口离传热壁面距离对高速气流传热效果的影响时,假设出风口是垂直于传热壁面方向,对尺寸和距离进行分析。在气体射流冲击换热的研究中,冲击壁面上的Nu(努塞尔数)是能够反映换热强度的一个准数。在理论分析和模拟实验中,Nu数的定义是[15]:
&&&&& &&&&&(5)
式中qwall为被冲击壁面上热流密度;D为喷嘴水力直径;λin为气体的热导率;Twall为被冲击壁面上温度;Tin为喷嘴处气体温度。以平均换热量最大为目标设计出风口尺寸,根据相关研究结果,选取无量纲参数H/D为3~5,其中H为出风口到换热面的距离。设计的风冷式砂轮中,H为50mm,在Fluent中模拟单相射流,分析矩形出风口截面尺寸对工件换热面Nu数的影响,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出风口尺寸对换热效果的影响结果
轴向长度(mm)
周向长度(mm)
最低温度(K)
根据分析结果,矩形出风口截面尺寸选择为 10(mm)′20(mm)。由于砂轮的高速旋转,使得高速气流离开出风口时具有较大的切向速度不能以垂直方向喷射至磨削区域。图5为将出风口改为弧形出风口后与竖直出风口的速度矢量对比图。
图5& 改进设计前后出风口气流速度矢量图
结果表明:改进后出风口喷射的高速气流能够有效的突破气流屏障,以接近垂直于工件表面的方向喷射到磨削区域。
2内部流场及叶片压力分析
2.1轴流压气结构的流场分析
2.1.1几何模型建立与单元划分
利用三维造型软件压气结构的流场分析模型并导入中。压气结构的流场分析类似于风洞实验[16],将压气结构置于管道中,设定转速观察其流场状态,单元划分结果如图6所示。
图6& 轴流压气结构流场单元划分
2.1.2边界条件的确定
入口和出口距离轴流压气结构的长度都大于轴流压气结构叶轮直径的10倍以上,因而都设定为压力边界条件,相对环境压力为0,环境压力设置为一个标准大气压。旋转区域设定为转速12000r/min,与轴流压气结构接触区域壁面设定为相对于相邻单元转速为0。
2.1.3仿真结果
采用标准的封闭湍流控制方程和默认的壁面函数来模拟流固接触区域,采用算法来进行湍流方程的求解,图7为接近轴流压气结构某一截面压力分布仿真结果。
图7& 接近叶片某一截面压力分布
轴流压气结构的流场分析结果表明:在设定的转速下,涡扇叶片结构产生的轴向气流全压接近于1.24e+5Pa,并且沿径向压力变化不大。
2.2内部空腔的流场分析
2.2.1几何模型与单元划分
在中建立空腔的三维实体模型,导入中,划分单元时,出风口处进行单元细分。
2.2.2边界条件的确定
在内部空腔的流场分析中,设置进气扇入口边界条件,全压为1.3e+5Pa,压力跳跃为3.0e+4Pa,出口为压力出口边界条件,环境压力为一个标准大气压。
2.2.3仿真结果
采用标准的封闭湍流控制方程和默认的壁面函数来模拟流固接触区域,采用SIMPLE算法来进行湍流方程的求解,计算结果如图8所示。
图8(a)& 磨削加工流场矢量图
图8(b)& XOZ平面速度矢量图
图8(c)& YOZ平面速度矢量图
流场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改进之后内腔的气流流动较为规则,但由于矩形出风口尺寸较小,不可避免地在出风口内侧会出现涡流现象。
2.3叶片压力分析
轴流压气结构是整个风冷式砂轮结构的核心,其性能能否达到设计要求,同样决定了该结构能否达到预期的冷却效果。中的模拟结果表明,在流量为1m3/s时,1.3e+5Pa的全压能够使轴流压气结构产生的高速气流在不损失流量的前提下到达内腔出风口。由于轴流压气机构的压缩比较大,对叶片的压力也就会较大[17],叶片刚度是否满足要求也将是影响轴流压气结构性能的重要因素。在Ansys中进行流固耦合,分析叶片受力,设置环境压力为一个标准大气压,图9为叶片所受压力分布图。
图9 &叶片压力分布图
轴流压气结构叶片压力分布图表明,叶片所受压力分布整体变化趋势较为平缓,维持在1.26e+5Pa左右,压力沿叶高方向变化不大,与等环量设计的原则符合。实际加工过程中,应根据压力分布情况与动态效应选择高强度的轻型叶片材料。
3冷却效果仿真分析
在中进行流固耦合研究风冷结构的散热效果时,对流散热边界条件为进气扇入口边界条件。假设热源以热通量的形式加载,加载路径从薄板工件底部,这样可有效降低对流散热的分析难度,且有利于观察风冷结构冷却效果。图10为风冷式砂轮的磨削加工模型,图11为有无风冷系统磨削工作进行时工件表面温度分布对比图。
图10 &有风冷系统时加工模型
图11(a) &工件表面温度分布对比云图
图11(b) &工件表面温度分布对比线图
结果表明,设计的风冷式砂轮在高速磨削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降低磨削工件表面温度。
(1)在砂轮直径为300mm、线速度为200m/s的工况下,以300m/s出风口风速、1.3个压缩比设计的轴流压气结构能够产生突破磨削气流屏障的高速气流。
(2)在流量一定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出风口尺寸能够有效的加强气流对流换热能力。
(3)实际工作中,应以全压为目标函数进行轴流压气结构的改进设计,并选择适合的高强度叶片材料。
(4)仿真结果表面,高速气流在突破气流屏障到达磨削工作区后,能够起到冷却的效果,实际冷却效果有待通过更精确的流场仿真和实验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 吕艳,吴玉厚. 超高速磨削中磨削液的特性分析[J]. 机床工具技术, -59.
Lu Yan,Wu Yuhou. 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of grinding fluids in ultra-high speed grinding[J]. Machine Tool Technology,-59.
[2] 田欣利,杨俊飞,吴志远,等. Si3N4陶瓷高效有机磨削液的性能评价和机理分析[J]. 中国机械工程, -88.
Tian Xinli,Yang Junfei,Wu Zhiyuan,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Mechanism Analysis of High-effieieney Organic Grinding Fluid for Si3N4 Ceramies [J].China Mechanical Engineering, -88.
[3] Chaofeng Shi, Xun Li, Zhitong Chen.Design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a Micro-groove Grinding Wheel with Spray Cooling Effect[J].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8.
[4] 沈烨. 超高速磨削砂轮气流场的仿真分析[D]. 沈阳:东北大学, 2007.
[5] 梁国星,李文斌,张秀亲 ,等. CBN 砂轮窄深槽加工机理研究[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63-70.
Liang Guoxing,Li Wenbin,Zhang Xiuqin,et al.Study on the processing mechanism of narrow-deep-groove with electroplated CBN grinding wheel[J].Diamond and Abrasives Engineering,):63-70.
[6] 王西彬. 绿色切削加工技术的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6-9.
Wang Xibin. Research of green machining Technology [J].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6-9.
[7] 高航,王继先,兰雄侯. 一种适于低温冷气内冷却的CBN砂轮的研制[J].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9-10.
Gao Hang,Wang Jixian,Lan Xionghou.Development of CBN wheel with cold gas inner cooling[J].Diamond and Abrasives Engineering, ):9-10.
[8] 陈建栋,孙蓓蓓. 基于流固热耦合仿真的微型空压机风冷系统[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5-70.
Chen Jiandong,Sun Beibei.Micro-compressor air- cooling system based on fluid-solid thermal coupled simulation [J]. Jou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65-70.
[9] Emamia M, Sadeghia M.H.,Ahmed A.D.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liquid atomization and delivery parameters of 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 on the grinding process of Al2O3 engineering ceramics[J] .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4-388.
[10] 何波. 小型高速轴流风机的设计与实验验证[D].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2.
[11] 吴双群,赵丹平.风力机空气动力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2] 昌泽舟.轴流式通风机实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3] 马宪亭.流体传动中的压力损失分析与计算[J].流体传动与控制,-53.
MA Xianting.The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of the Pressure Loss in the Transmission Fluid System. Fluid Power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J],-53.
[14] 庞卫科,林文举,潘麒麟,等.离心风机驱动机械蒸汽再压缩热泵系统的性能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146.
Pang Weike,Lin Wenjü,Pan Qilin,et al.Performance Analysis of Mechanical Vapor Recompression Heat Pump Driven by Centrifuge Fan,[J].Journal of Mechnical Engineering, -146
[15] 过增元. 场协同原理与强化传热新技术[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16] Brahim B.F.,Nabil B.F.,Habib S,et al.Effects of abrasive type cooling mode and peripheral grinding wheel speed on the AISI D2 steel ground surface integrit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 Manufacture,1-272.
[17] 陈霞,王发展,王博,等. 基于Fluent 的三叶扭叶罗茨鼓风机内部流场数值分析[J]. 机械设计, ): 71-74.
Chen Xia,Wang Fazhan,Wang Bo,et al. Numerical analysis of internal flow field in three lobe helix rotor roots blower based on Fluent[J]. Journal of Machine Design,):71-74.
[18] ZHANG Jingzhou,TAN Xiaoming,LIU Bo,ZHU Xing- dan.Investigation for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on grinding work-piece surface subjected to an impinging jet[J] .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 3-661.
&1、点击快速论文发表网络平台编辑部在线投稿按钮或直接发送到编辑部在线投稿论文快速发表邮箱发送邮件以快速发表论文。
&2、请认真填写各项投稿信息,确保论文快速投稿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标记部分为必填项目,请您认真填写,填写完毕以后请点击提交稿件,如输入信息有误,请点击重置信息重新提交。提交完毕我们会受到您的论文投稿稿件。
&3.通过编辑部在线投稿论文快速发表邮箱投稿必须写明如下项目:文章标题、作者姓名(只写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姓名,正文内容不限)、联系电话(只要求填写通讯作者电话)、通讯地址(准确的通讯地址将帮助您能及时收到我们寄出的期刊)、电子信箱(如您的论文的到录用,我们将第一时间以电子邮件的方式通知您。
&4、收到期刊杂志社的论文投稿录用通知(盖具杂志社公章)后,向您及时转达。
&5、出版后向作者(或作者指定的收件人)邮发期刊样刊。
6、审核通过的投稿论文稿件会在收到稿件一个星期之内投递到推荐杂志社,杂志社一般在一个星期左右通过审核并发稿件录用通知。论文发表周期一般为一个月以内。
7.如果仍然不清楚如何发表论文或如何快速发表论文请发发邮件到编辑部在线投稿邮箱咨询。
①见刊时间通常为稿件录用通知书发出后1-3个月。
②中国期刊采编联盟的成员单位均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同时具有CN刊号和ISSN刊号公开出版的期刊,我们会将您的文稿推荐给最合适的期刊以满足您的要求。
1、出版时间
1.1 一般情况下,2个月内即可通知作者稿件是否被录用。评审通过的稿件3~10个月内(自稿件收到之日算起)刊出。
2 投稿要求
2.1 来稿应具先进性、新颖性和科学性,要求资料真实、数据可靠、论点明确、结构 严谨,文字通顺、精炼,标点符号准确。
2.2 一般不超过4000字。
2.3 作者单位应对稿件内容的真实性和保密性负责,确认无署名纠纷、无一稿两投或多投。获得基金资助的论文需注明基金中英文名称及编号。
2.4 文稿应隔行打印,一式两份并注意大小写、正斜体及上下角标注等。
2.5 接到回执后2个月未收到任何处理意见,说明稿件仍在审理当中;欲另投他刊请务必与本部联系,切忌一稿两投。
2.6 根据著作权法,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本刊对稿件有删改权,凡涉及原意的修改将征得作者同意。修改稿逾3个月不返回本部者视自动退稿。
2.7稿件决定刊用后根据所占版面收取版面费,刊出后酌致稿酬,来稿请自留底稿,不拟刊用的稿件将退还作者。
2.8 稿件接受后,所有作者须签署“著作权专有许可使用授权书”。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对授权文章具有汇编权(文章的部分或全部)、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翻译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及许可文献检索系统或数据库收录权。
3、 作品内容
3.1投稿作品必须出自原创,并且在中国期刊采编联盟首发,不得作假,一经发现,将取消作者的投稿资格,情节严重者,将在首页进行公布。
3.2投稿者若有抄袭、模仿他人作品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或者稿件内容侵犯他人名誉权、隐私权、人格权的,由投稿者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中国期刊采编联盟概不负责。
3.3作品发表要求:中国期刊采编联盟网站保留审稿、退稿和修改稿件的一切权力。
4 撰稿要求
4.1 题名(篇名) 题名应选用恰当、简洁的短语反映论文的中心内容,除公知公用者外,尽量不用外文缩略语。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尽量不设副题名。
4.2 署名 署名作者只限于参与研究课题设计、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做出主要贡献、参加论文撰写并能对内容负责,同时对论文具有答辩能力的人员。如有外籍作者,应附其本人同意发表的书面材料。注明通信作者(用#标注),并在篇首页脚注注明其电话号码、传真号码及E-mail地址。外单位作者应标明其工作单位全称及科室名称及城市名。
第一作者单位包括工作单位全称及科室名称、城市名及邮政编码。英文摘要中的作者单位著录项目应与中文一致,并应在邮政编码后加注国名“China”。
4.3 内容应具独立性和自明性,具有与正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结果部分要求有具体数据、统计学显著性检验的确切值,可信区间等实质内容。中文摘要不超过300个汉字,英文摘要可详细些。述评和综述采用报道性摘要。英文摘要置于中文摘要下方。
4.4 关键词 根据论文所讨论的重点内容标出3~8个关键词, 中、英文关键词应一致。
4.5 中图号 按照《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标引论文分类号。作者可根据论文所涉及的学科范畴标引1~3个分类号。
4.6 脚注 在篇首页用短横线与正文分开,说明:
4.6.1 论文所受资助的课题基金来源(中英文)及编号;
4.6.2 合作者的单位、城市名与邮政编码(英文);
4.6.3 通信作者及其电话、传真号码和E-mail地址(英文)。
5.版权要求
5.1、所有作品无论是否发表,作者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享有著作权。
5.2、所有投稿作品中国期刊采编联盟及其相关合作机构(包括网站、出版物、移动网络等),享有有使用权。
6.稿件推荐
6.1、本站可将各位作者投交的稿件及联络方式放在作者投稿库,供众多合作刊及杂志社选择,如刊社编辑看中某位作者的稿件将直接联络该作者;作者根据情况自行决定是否让该刊社使用,使用条件由作者和刊社商议后自行决定。本站不负任何责任,也不会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也不会代刊社或者作者转款。
6.2、作者如想经过本站将稿件推荐给各个刊社,请提供首发作品并注明作者联系方式。
7.本网用稿
本站有权在本站及合作的网络平台免费使用作者投交的稿件而不需事先通知作者。如作者对本站使用稿件有限制条件请在来稿时注明。
8.投稿方式
目前我站仅开设网上邮箱投稿以及在线投稿。
邮件投稿请参照以下格式:
主 题:请注明投稿和题目,如:投稿-《市场经济形成的核心条件分析》
正 文:请以word文档作为附件投稿。
附属信息:作者希望投稿的杂志社。如:中外医疗、中国卫生产业、中国科技博览、经济师杂志。
另请附上个人简介
本须知解释权属中国期刊采编联盟所有。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有抵触之处,以法律法规为准。本须知如有修改,中国期刊采编联盟将在《投稿须知》的醒目位置发布告示,恕难一一通知。
9、论文发表网络平台开通互动论坛,您有相关问题如关于快速论文发表网络平台、学术期刊投稿、编辑部在线投稿、职称论文发表、快速发表论文、论文快速发表、论文发表网、如何发表论文、论文投稿、学术投稿、期刊投稿、在线投稿等任何问题不明确,均可以通过论坛在线咨询,我们将热忱的回复您如何发表论文、论文投稿方式以及快速发表论文的难题。
本须知解释权属本平台所有。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有抵触之处,以法律法规为准。本须知如有修改,本平台将在《投稿须知》的醒目位置发布告示,恕难一一通知。
1、除中国期刊采编联盟()注明之服务条款外,其它因使用中国期刊采编联盟()而引致之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包括因下载而感染电脑病毒),中国期刊采编联盟()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本网站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函或来电告知,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
3、由于与本网站链接的其它网站所造成之个人资料泄露及由此而导致的任何法律争议和后果,本网站均得免责。
4、由于用户将个人密码告知他人或与他人共享注册帐户,由此导致的任何个人资料泄露,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 当政府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个人资料时,我们将根据执法单位之要求或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个人资料。在此情况下之任何披露,本网站均得免责。
6、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的一切相关规定。
7、本网站如因系统维护或升级而需暂停服务时,将事先公告。若因线路及非本公司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8、 任何由于计算机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侵入或发作、因政府管制而造成的暂时性关闭等影响网络正常经营的不可抗力而造成的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用或被窜改等,本网站均得免责。
9、本网站使用者因为违反本声明的规定而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一切后果自己负责,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10、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11、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用户承诺遵守《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定》、《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和国家其他有关法律、规法、行政规章,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任何法律法规禁止的有害信息。
12、本网站之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网站所有。
&&& 中国期刊采编联盟是国内最大的期刊采编组织.拥有国内最强大的编辑联盟内部期刊资源,国内最专业的审稿/编辑团队,集合国内最优秀的期刊资源,是快速发表职称论文的网络平台,也是是国内最大的期刊采编组织。
&&& 中国期刊采编联盟的宗旨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行规行约;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团结全国期刊工作者,努力繁荣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期刊事业;发挥党和政府与刊社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与期刊社及社会各界、国内外广大读者、论文发表者的联系;促进会员单位的职业道德建设和行业自律;促进学术期刊水平提高,扩大国际交流;在出版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下,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 中国期刊采编联盟的主要任务是:宣传贯彻党和政府有关期刊出版工作的方针政策,向有关方面反映本行业的情况、问题和要求;推动期刊界坚持正确办刊方针,开展期刊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按照党和政府部门关于出版改革的思路和方针,为期刊业深化改革,开发期刊产业做好支持、服务工作;促进期刊不断提高质量;协助期刊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行业规划、协调工作,维护期刊出版的正常秩序,促进会员单位之间及本会有关行业之间的联系和合作,维护会员单位的合法权益;培养和训练期刊工作队伍,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开展期刊编辑内部交流,提高期刊采编质量,维护学术期刊的科学与严肃性;开展论文交流,提高学术论文水平,高标准严要求发表论文;开展国际及港澳台地区的友好合作和业务交流,促进中国期刊走向国际市场。
&& 中国期刊采编联盟成立以来,团结业界同仁,始终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在开展调查研究,传递政策信息,增进相互沟通,促进行业自律,维护行业利益,开展对外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行业的改革发展做了不懈的努力,作出积极的贡献。
上一条信息:
下一条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络数据库试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