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澳洲进口牛肉怎么炖好吃安全吗? 好贵怎么做好吃?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型超市像大润发可能会有的!希望对您有用!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亲,若对您有用,请帮我点击下方“好评”,谢谢!
大家还关注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更多公众号:xiejimuchang  谢记牧场为您采购全球最上乘的食材------原味雪花牛羊肉,还原食材原本的味道,所以无需腌制,口感醇厚,有嚼劲,品质保证,安全,健康,操作简便,在家品尝五星级牛排料理。联系电话:3
最新文章对这篇文章不满意?您可以继续搜索:百度:搜狗:感谢您阅读中国进口牛肉一半以上来自澳大利亚,本文可能来自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管理员。QQ:顶级雪花牛肉的极致体验-澳洲和牛品鉴指南
顶级雪花牛肉的极致体验-澳洲和牛品鉴指南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仅爱吃,更希望能懂吃。我们追捧好食材,我们热衷于在西餐厅和日本料理品位澳洲和牛的细腻口感,欣赏它美丽的雪花肌理,可你了解澳洲和牛的渊源吗?你知道澳洲和牛的等级吗?你懂得如何品鉴澳洲和牛吗?今天就让我们新先聚品带大家对澳洲和牛的身世大起底,来了解它背后的故事吧!另外上期我们向大家介绍了一家京城品质和牛涮锅专门店——者火,在文章的最后会有新先聚品读者专享的和牛体验券,爱好和牛的各位不要错过咯。
Wagyu和牛,是世界上最有名气的牛肉。作为日本特产,神户牛肉常常出现在招待国宾的宴会上。那种香而不腻、入口即化的感觉,能让人不忍停箸。从牛种分,和牛分黑毛和牛、褐毛和牛、日本短角和牛及无角和牛四种;从饲养地域分,日本有3大和牛,分别是神户牛、松阪牛和近江牛,其后还有宫崎牛、岩手牛、米沢牛等。其中,黑毛和种是“日本改良牛”中选育最成功的品种。不過自從在它前面加了“澳洲”兩個字之後,它就變得親民多了,依然是入口即化,但相對便宜的價錢卻顯出了澳洲人的爽快性格。
澳洲和牛的历史与分类
1988年,和牛基因首次被引入澳大利亚;1990年,澳大利亚入口高品质纯种日本和牛速冻胚胎;1991年又入口高品质纯种日本和牛速冻胚胎和精子。现在,在澳大利亚约有300个培育和牛牛种的农场,多個等級全球大賣,甚至返銷回日本。其中,AACO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和牛养殖农场,这里的和牛属于“标杆性”领军牛。
澳大利亚和牛分为纯种和牛与杂交和牛。前者以黑毛牛种居多;后者是引进和牛种与本地安格斯牛种杂交而成。纯种和牛数量相对少得多,因成本大,而杂交和牛的出现是适应全球市场需求。
澳洲和牛好在哪?
澳洲和牛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品质非常优秀的良种肉牛。它自日本引入澳洲牧场饲养,在纯天然的大自然环境中,通过严格控制饮水和谷物饲料的摄入,使得肉质多汁细嫩、脂香四溢,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可谓是牛肉中的精品。
除了肉鲜美价值高以外,澳洲和牛最为人称道的一点,就是它是最安全的牛肉。要知道,澳洲可是经国际动物流行病组比例中项(OIE)审核,公认为没有主要牲畜传染病的国家,拥有最有完善的牲畜追踪系统,确保澳洲政府能够严格把关食品的卫生安全。这些,都让当今对食品安全问题异常敏感的中国民众食用时感觉非常放心。
所有达到和牛等级的牛只都经过严格的DNA认证,每头牛都有一个“身份证”,就系在牛的左耳上,包括培育农场、出生日子、病例、父母等信息;右耳上也有一个小标签,粉红色为“女孩”,蓝色为“男孩”。&
澳洲和牛的贵族血统
原來第一代的“澳洲和牛”是由100%血統的“日本和牛”跟100%血統的澳洲Angus安格斯牛種雜交而成,因此含有50%的和牛血統,稱為“F1”;然後F1再跟100%的“日本和牛”再結合,便成了含75%和牛血統的“F2”。
到了二十年後的今天,“澳洲和牛”已到第四代“F4”,當中日本和牛的血統高達93.75%,已經可以稱為純種的Purebred“澳洲和牛”了。
在新州南部高地Southern
Highlands的配種中心,剛出生的純種小和牛,要跟著母親吃九個月的奶,才會在草原上自由放養四至五個月。之後,會被送到各個州的農場,開始用日本人養和牛的方式,餵養玉米,蠶豆等飼料150至300天,這是和牛大理石紋油脂marbling,即雪花紋形成的階段,由此形成和牛柔軟多汁,嫩滑香醇的獨特風味。&
澳洲和牛的等级
澳大利亚和牛够不够“靓”,一般从油花鉴别。澳大利亚和牛的鉴别级别是M4~M12,谷饲200~350天就达到M4级,如果要达到M12,需饲养800~900多天。国际上通常用A1~A5来论和牛等级,各餐厅表述不同。
澳洲牛肉基本上分為9級,從M1到M9,M9級為最高級別,但是澳洲牛的肉味較淡,M9級也只能到日本的A3級水平。十多年前,澳洲農民將日本的母牛帶到澳洲來繁殖,並且引入美國的安格斯牛來配種,(也有100%純種血統的和牛),並以日本的飼養技術來養殖,培養出「澳洲和牛」,其美味遠超M9級牛肉,所以在M9以上又加多了M10、M11和M12級,而M12級牛肉相等於日本的A5級牛肉。
日本的和牛(wagyu)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贵的牛肉,一头牛的价格要比一新款的日本车贵许多。正宗的日本和牛入口之后就能感受到脂肪在口中融化的美妙滋味。在日本,顶级和牛完全可以做成刺身来吃,第一口先尝牛肉的本味,又滑又软,还有脂肪的甘甜滋味,第二口才蘸酱料,酱汁通常用豉油、糖、醋兑成,酸酸甜甜,可以将和牛的脂肪化于无形。和牛肉那些华丽的口感全靠牛只饲养过程中对它的呵护,他们甚至可以被称作世界上最幸福的牛。出生于风景如画、环境优美的日本关西兵库县的但马地区,出生后就会拥有一个政府颁发的“和牛身份证号”,从出生到死亡都时刻被关注着。以牛奶、草及含蛋白质的饲料饲养,一些牧场更会聘请专人为牛只按摩及灌饮啤酒,令肉质更鲜嫩;此外,每天还要在“和牛”的皮毛上涂一层烧灼(一种25%以上的日本酒),用于稻草刷子细心地给牛做“按摩”,这种方法可以促进牛的血液循环,使牛的皮下脂肪分布均匀,肉质细腻,纹理清晰,吃起来肉质也会更加鲜嫩。和牛肉质分为A1至A5五个级别,只有达到A4、A5级别以上的才有资格使用“和牛”的标示。
澳洲和牛相比日本和牛、雪龙牛肉、美国牛肉好在哪?
众所周知,众多牛肉中数日本和牛品质最为上乘,但其高昂的价格和中国进口的相关规定让大家很难尝到正宗美味的日本和牛。澳洲和牛作为生长环境最为优越的和牛杂交品种,具备最高的性价比和最好的品质。大连雪龙牛肉虽然也是和牛配种,但产量不高,且肉质不及澳洲和牛鲜美,价格上也不具备优势。美国牛肉的评级系统被称为USDA,Prime级别品质最为上乘,但由于采用转基因饲料喂养,在中国是禁止进口的。而且美牛口感更扎实沉稳,更适合做牛排,但不适合做牛肉涮锅。
日式吃法最正宗
和牛是日本的牛,吃法自然是日本人最有心得。除了刺身tataki,最好吃的自然是涮火鍋Shabu
Shabu和鋤燒Sukiyuki。Shabu
Shabu,薄切9+澳洲和牛,在清湯中涮五秒即起,吃到的,是最原汁原味的牛肉。醬汁通常是芝麻醬或酸醋汁,混入鮮榨檸檬汁的芝麻醬香濃微酸,不過就會掩蓋了牛肉的香。酸醋汁混入蔥絲芝麻和蘿蔔蓉,清淡酸甜能帶出牛肉的清香,而簡單的蘸點醬油,平民而不講究,但吃到的卻是上等牛肉的真正原味。&
上期我们介绍了一家北京优质和牛涮锅店“者火”,这次聊起肉源,来自台湾的老板颇为自豪地告诉我们者火坚持用最传统的Shabu
Shabu火锅涮食高品质高性价比的澳洲牛肉,其中的澳洲和牛更是和牛血统高达93.75%的F4澳洲和牛,等级更是稳定在M7-M9的高水准(许多酒店扒房中8级澳洲和牛已经是其顶级系列),但价位比北京多家提供同等级牛肉的餐厅却要亲民不少。另外餐厅最近会更换菜单,之后会推出更多亲民价格的和牛部位供大家品尝。高等级的澳洲和牛产品永远均匀丰富的大理石油花,为牛肉的口味增添更浓厚的芳香和汁水,油脂里富含不饱和脂肪增添更多营养。
谈到锅底,老板告诉我们餐厅目前主要经营的Shabu-Shabu火锅在日本被盛赞为“一番高汤”,而在台湾已经广泛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很多人冬天必吃的一种火锅。Shabu-Shabu由精心挑选的北海道天然昆布和日本顶级大干贝,配以味道鲜美的柴鱼薄片,再加入煎酥后磨成粉的柴鱼骨,经过长时间熬煮、沉淀而来,融合两种高级干货的甘美滋味,琥珀般澄澈的汤体醇香回甘,最适合搭配澳洲和牛,突出食材本身的美味。另外也有餐厅自主研发的秘制麻辣锅,台式沙茶锅等可供选择,又是一番不同的风味。
牛肉作为最让人期待的部分,经过老板的上百次试吃,从优质的稳定供货商手中挑选出上等澳洲谷饲牛和澳洲和牛,10种牛肉味感逐级递增。其中包括3款谷饲澳牛,6款澳洲和牛以及一款传说中需要预订的霜降神户和牛。
和牛雪花上脑(238元/套):
挑选和牛脖颈后方上脑部位最里层,肉质最嫩的部分。口感匀称,软硬适中,鲜嫩多汁。味道和谷饲牛肉相比,少了厚重的牛肉味,更偏香甜。这个部位货量稀少,一头牛只能出一块,各方面的口感最为平均,是澳洲和牛入门的最佳选择,建议搭配沙茶或麻辣汤底。
和牛嫩肩肉(268元/套):
位于牛肩胛骨后方的一块肉,因外形酷似牡蛎,也称牡蛎肉。牛肉味足,甜香爽口,肉质细嫩,同时肉中夹带极细的筋增加了嚼劲,使口感更丰富。建议搭配沙茶或麻辣汤底,热爱酣畅淋漓的食肉动物必选。
和牛8级上脑(328元/套):
位于肩胛上方脖颈后,口感较紧实,多汁。味道浓厚香醇,牛肉味更加芳香且发甜,下咽后仍会有绵延不断的后味在口腔中弥散,余音绕梁。建议搭配昆布柴鱼锅或沙茶锅底。
和牛雪花肋眼(358元/套):
选取肋眼部位中最精华的部分,出肉率极少,肉质异常鲜美。雪花纹丝渗透到红肉中,致使口感甜嫩无比,带来融化的感觉。这个部位味道清新细腻,在女性客人中颇受青睐。
和牛牛小排(528元/套):
取和牛胸腔两侧部位,肉厚但口感极嫩。极丰富的雪花油脂入粉红色的肉中,不仅视觉上带来美感,口感上真正做到了入口即化,回味无穷。建议搭配昆布柴鱼锅和Ponzu酱汁,最能突出食材本身的鲜美。
和牛9+肋眼(698元/套):
国内进口澳洲和牛最高等级。口感中既富有弹性又拥有融化的极嫩触感,入口后香甜而丰富的牛肉汁水回荡冲击口腔中的每一个细胞,满足每一颗味蕾,为你带来一场饕餮盛宴。建议搭配昆布柴鱼锅和Ponzu酱汁,最能突出食材本身的鲜美。
以上价格均为套餐价,包含所选部位澳牛一盘、锅底、蘸料、三道前菜、配菜拼盘一份、主食一份、甜品一份。
上好的牛肉当然也需要好的蘸料调味,者火的蘸料是我们在北京吃到的佼佼者,传统老饕最爱其中的ponzu(柑橘调味酱油)汁,经过老板改良后有效控制了酸度,更贴近中国人的口味,清润浅咸的酱油夹带柠檬清香,只需轻轻提点就能带出牛肉本身的美味。另有日式胡麻酱,北疆海鲜汁和台式沙茶酱可选。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查看: 9541|回复: 17
美国澳洲的猪肉牛肉那么便宜,为什么不多进口一点
在线时间 小时
最近一段时间肉价飞涨,小排都28块钱一斤了,快赶上牛肉价格了。
记得以前在日本的时候,日本是国产肉比进口肉贵,进口的肉估计合折人民币也就20多块钱一斤,不过考虑到超市8点以后打折半价,还有日本人的消费税等等因素,实际上买到手也就10多块钱一斤,和国内未涨价以前的价格差不多。
既然如此,国家为什么不多从国外进口点猪牛肉呢,平息物价上涨是要拿出手段来的,不是几把眼泪,几句空话就可以解决的,希望广大东林坛友也来分析分析,是否有可行性!
在线时间 小时
运费狠贵的
在线时间 小时
在国外便宜到了国内就不便宜了,哈哈!
在线时间 小时
运到日本和运到中国的运费不会差太多的,尤其是澳洲的,运到中国更近呢。。。
在线时间 小时
运费加起来远远低于中国物流加进场费,现在中国的物价早已超过欧美了,英国的鸡蛋现在还是一毛人民币一个,呵呵
在线时间 小时
头像被屏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在线时间 小时
加税,加检疫,加层层盘剥,价格不会便宜多少,除非大量采购,上万吨的量,那样又会伤了国内猪农的养猪积极性。
在线时间 小时
楼上某些是正解,另加上油费过路费进场费。
养猪积极性不要说了,政策不倾斜,不给上保险,盈亏自负,有何积极性?买难的时候就叫嚣农民巴拉巴拉,卖难就嘴上跑马,不给解决。
在线时间 小时
税啊费啊加上去么就吃不起列哇
在线时间 小时
不一样的国情决定不一样的价格构成。
在线时间 小时
这个问题问我最好。
我家做这个的。
冻肉运输只能用空运,不能用集装箱海运。
空运费用从澳洲或美洲到亚洲要多少钱一公斤?
所以,我家的澳洲小牛肉都要卖到1000多元1公斤,最差的牛腩也要卖300多一公斤。
这些在无锡这种中小城市是没有市场的,只能在深圳香港卖。
深圳的消费能力和无锡不是一个档次的,深圳的洋人比无锡的洋人赚得多无数倍。
因为深圳的洋人大多是全球开石油公司的在南海探油,或者是油田工程师,年入500万人民币的算是收入少的。
在线时间 小时
校长同志,那日本超市那么便宜的美国巴西产的牛肉是怎么运的?比日本国产肉还便宜啊
在线时间 小时
专家分析中国物价超美国称最大交易成本系税负.cn&&日07:03&&大众网-齐鲁晚报
网友调查中美日常生活价格比较
  ■如果换一种比较方式,中美差距或更显眼:在美国,一杯咖啡2美元,看场电影10美元,分别占美国人均月收入万分之六和千分之三。而在国内,这一数据分别是百分之一点三和百分之三点五,相当于美国居民负担费用的45倍和12倍左右。
  ■中国商品中所含的税比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高:是美国的4.17倍,是日本的3.76倍,是欧盟15国的2.33倍。
  近日,一条微博在网上疯狂传播:中国,工资5000元,吃次肯德基30元,下馆子最少100元,买条Levis牛仔裤400元,买辆车最少30000元———夏利;美国,工资5000美元,吃次肯德基4美元,下馆子40美元,买条Levis20美元,买辆车最多30000美元———宝马。
  孙笛毫不犹豫地转发了这条微博。
  一周前,她刚刚结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一个学期的研究生课程,特意穿着崭新的行头回国———9.9美元的Crocs鞋,39.9美元的Levis牛仔裤,30美元的TommyHi1figer牌T恤衫。孙笛发现,这些东西在国内的价格分别是499元、799元和799元。
  “真不知道是美国太便宜,还是中国太贵了!”孙笛感叹。
  在洛杉矶吃饭比上海便宜得多
  著名财经评论员时寒冰(点击查看微博)与孙笛有同感。他还养成了一个新习惯———托人从海外买东西。最新成果是一台折合人民币24000元的尼康单反相机,在国内的价格是4万元。
  在去年的美国之旅前,时寒冰从没想过中国物价居然比美国还高。
  动身之前,一个多次往返美国的朋友提醒他:“去美国除了钞票啥也不要带,东西很便宜。”
  时寒冰半信半疑,毕竟他常挂在嘴边的一个数据是,“美国人均收入是中国的34倍”。
  在洛杉矶一家中餐馆,时寒冰他们4个人点了分量很足的鱼、虾、蟹,结账的时候却只有49美元,“比上海便宜得多”。
  偏爱实证调研的时寒冰“决定改变行程”,他推掉所有游山玩水的安排,专心观察、对比中美物价。
  结果让时寒冰大吃一惊:国内一套3万元左右的阿玛尼西装,在这里只要500美元就可以买到;国内标价4.6万元的劳力士手表,在美国不到4000美元;一台国内50万元左右的宝马Z4标价只有21000美元。
  如果换一种比较方式,差距或许更显眼:一杯咖啡只要2美元,看一场电影只要10美元,分别占美国人平均月收入的万分之六和千分之三。而在国内,同样的比法得出的数据是百分之一点三和百分之三点五,相当于美国居民负担费用的45倍和12倍左右。
  不仅如此,因为商场里的化妆品价格“过于便宜”,仅相当于国内同类产品的30%—40%,时寒冰还一度被夫人怀疑“是不是买了假货”。
  通过半个月的走访,时寒冰的调查结果是:除非涉及到人工服务,比如理发,或涉及知识产权,比如图书音像外,美国商品的价格普遍低于国内,即便“MADEINCHINA”的商品,常常也比国内便宜50%以上。
  副教授要奋斗到60岁才能拥有一套100平方米的房产
  事实上,在这个对价格格外敏感的年月,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关注这一现象。
  在美国生活的中国记者高娓娓在出版的新书中特意记录下这样一组数字:在华人超市,海蟹一打12只任你挑,价格从5.99美元到12.99美元。猪肉、猪排骨0.99美元一磅(0.4536公斤)。6瓶百威啤酒7美元。5个橙子1美元。
  高娓娓告诉记者,在美国,即使算上房租,一个人的正常工资(月薪两千美金)足够养活一家三口。
  对此现象困惑不已的群体中,还不乏经济学家。
  去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聂辉华赴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后。他把更多的目光投到房价对比上。据他观察,在美国的二线城市,20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价格40万美元左右,这200平方米指的是使用面积,不包括附赠的前后院。
  “换句话说,美国人所说的房子放在中国其实就是别墅。”聂辉华略显遗憾地说,“而且一个中产阶级奋斗七八年就能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据国际不动产代理商戈登·罗克最新研究显示:美国人买房,迈阿密需要4年,纽约需要5.7年,洛杉矶需要5.9年。
  而在北京,聂辉华按照现在的工资计算了一下,即使去这个中美物价对比是去年12月,一位名叫王佩的杭州网友与她生活在美国波士顿的朋友联手做的一次中美实地物价调查。调查发现,在21种商品的价格(人民币)中,杭州有12种商品贵过了波士顿。
  21种被调查的商品价格,王佩按美元对人民币汇率1:6.7计算。
  王佩认为,由于豆腐、小青菜、韭菜等是中国人喜欢吃的,在美国需求量本身比较低,所以价格才超过中国。但肉蛋奶的价格,已经赶英超美了。
  据杭州市政府统计,杭州2009年人均收入26864元(4024美元),而波士顿2009年人均收入为32255美元。
  买每平方米两万元的商品房,这个30岁的副教授也要奋斗到60岁才能拥有一套100平方米的房产。
  “很多中国学生读完博士不想回来不是因为不爱国,”聂辉华说,“他们是怕30岁读成回来后买不起房和车,失去尊严。”
  最大交易成本是税负
  聂辉华发现,在繁复的物价比较中,两组数据被忽略了。
  一组数据是,自1990年到2000年,美国几乎实现“零通胀”,自2000年至2010年,其CPI一直在2%上下浮动,换言之,在经济高速发展、个人收入逐年提高的同时,“低通胀”也始终相伴左右,一个细节是,自美元诞生百余年来,美分作为最基本的货币单位,始终在市场上流通。
  另一组数据是,近30年来,中国经历了1988年、1994年、2007年和2010年至今的四轮通胀,通胀高峰CPI的涨幅分别为18%、21.9%、8.7%和当前的6.5%,这意味着货币购买力不断下降。
  那么,当今中国物价是否比美国还贵?几位接受采访的专家给出的结论是:相对于购买力和人均收入水平而言,中国物价明显高于美国,在绝对价格上,也在局部商品上出现了中贵美贱的情况。
  一个被广泛提出的观点是: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政府主导的大规模投资导致商业银行贷款急速膨胀,致使国内广义货币供应量已经超过美国20%多,从而导致同样的商品在中国所对应的货币量远远大于在美国所对应的货币量。同时,中美贸易顺差不断拉大,从而再次增加了货币流通量,推动物价上涨。
  但一些疑问也随之产生。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告诉记者,在美国,不仅中国制造的产品远比国内售价便宜,即使是美国制造,也出现了相同的情况,比如她曾在美国加州一个机场商店购买的美制风衣,价格不到北京赛特商场里同款风衣的五分之二。
  左小蕾连续提出两个问题。同样的成本,同样的产品,如果产自中国国内,即使算上“出口退税”的部分,也不该出现高于国外市场两倍的情况。
  反之亦然,如果产品来自国外,在WT0框架下,即使是制裁性关税,也绝对不可能出现超过一倍的价差。
  时寒冰则认为,国内商品价格被推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藏在商品里由消费者买单的额外交易成本,最大的交易成本就是税负。
  据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高培勇统计,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速几乎每年都是GDP增速的两倍。而在中国现行的税制格局下,70%以上的税收来自于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等流转环节。剩下不足30%的税收来自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收入环节。
  这就意味着,无论是哪国制造,只要流入中国,就将背负上这些间接税。
  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政府财政统计年鉴(2007)》公布的2006年数据计算,倘若国家征税的总量均为1000元,“排除其他方面要素的影响不论,那么,作为价格构成要素之一、直接嵌入各种商品售价之中的税收数额分别为:中国700元,美国168元,日本186元,欧盟15国300元。”其中,中国商品中所含的税比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高:是美国的4.17倍,是日本的3.76倍,是欧盟15国的2.33倍。
  而且,美国的商品往往会标明价外税,中国的商品,消费者只能看得到最终价格,却看不到价格中有多少隐身的间接税。
  比如,在中国商场里出售的100元女性化妆品中,会有14.53元增值税,25.64元消费税以及4.02元城建税。单这三项,就占整个女性化妆品零售价格的44.19%,如果再加上生产和运输环节的间接税收,保守地说,政府税收对化妆品最终价格至少“贡献”50%以上。
  又比如,一块在内地售价为2700元的瑞士进口手表,将包含17%的增值税392元,30%的消费税623元,11%的关税267元。显然,政府税收对国外制造最终价格的贡献将近6成。
  “或许政府还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成了物价上涨的推手。”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韦森说。在他看来,一个中国制造的产品,尽管不需要承担远渡重洋的交通成本,却要在国内一路承担重重收费甚至罚款。一个统计数字显示,1千克货物从上海运到纽约只需1.5元,而从上海运到贵州却需要6-8元。商品进入超市、商场后还要面临上架费、月返费、广告费、促销费、年节费等费用,这些费用最终是消费者埋单。
  在韦森看来,物价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国家经济发展路径的选择,“一种路径是选择政府主导投资拉动为主的发展策略,税负的增加无可避免,另一种路径则是通过减税的方式藏富于民,同时走上降低物价刺激内需的发展道路”。
  孙笛并不了解这些国家战略上的分歧。离回美国还有一个多月,闺蜜们便忙不迭地给她拟好了长长的代购单,其中,最抢手的东西是被很多中国人视为奢侈品的Coach包,在美国,它的价位在200—300美元
在线时间 小时
引用第4楼随便看看100于 10:58发表的&&:
运费加起来远远低于中国物流加进场费,现在中国的物价早已超过欧美了,英国的鸡蛋现在还是一毛人民币一个,呵呵 运费和物流之间的关系都没搞明白,也来高谈阔论。不亏是JP13.
在线时间 小时
引用第13楼罗技专卖店于 12:38发表的&&:
运费和物流之间的关系都没搞明白,也来高谈阔论。不亏是JP13. 人家说的运费是空运或者说跨国之间的越洋运输。。
物流则说的国内运输环节。。。
虽然物流就是运输么。。。
大家懂就好了,你何必盯着不放啊
在线时间 小时
引用第10楼校长于 12:14发表的&&:
这个问题问我最好。
我家做这个的。
冻肉运输只能用空运,不能用集装箱海运。
空运费用从澳洲或美洲到亚洲要多少钱一公斤?
所以,我家的澳洲小牛肉都要卖到1000多元1公斤,最差的牛腩也要卖300多一公斤。
....... 牛肉有海运的吧,国内进口的好多都是。。。
可能你家做的牛肉比较高端。。。
在线时间 小时
最后一公里问题是所有商品物流都会遇到的问题,又不光是进口商品,就算是国内商品,最后一公里的运费也是最高的,其实冰冻海运集装箱的话,运费成本可能比国内用汽车运输还要便宜
在线时间 小时
整天保护这个产业保护那个产业,那广大老百姓最基本的利益谁来保证?难道非要让大家都吃不到肉了,才是实现了XX主义???
Powered by为什么说华牧鲜的进口牛肉要比国产的牛肉安全呢?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牛肉怎么炖好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