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我经常收铁矿石工业品位,可供应商的弄虚作假防不胜防,有无简易测试铁矿石工业品位品位的方法,如有,告之,必谢

因我经常收铁矿,可供应商的弄虚作假防不胜防,有无简易测试铁矿品位的方法,如有,告之,必谢
猪猪455薆稸
矿粉品位判定可以用一个很浅的碟子,将铁粉倒入少许,加上点水,晃一晃,把浑水倒掉,(浮选后的铁粉加水后表层会出现泡沫,可以用嘴吹出去)。再加水,一直到水变清,剩下的铁粉如果颜色黑到发腻,甚至感觉有点泛蓝,就说明品位很好,在65%以上;如果颜色很黑,且里面没有石英之类的杂质颗粒,品位应该有60%以上。60%以下的就只能凭自己经验判断了,一般颜色浅泛红的品位低。...
多点取样,然后用楼上的经验。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铁矿石烧结过程的数值模拟与试验验证--《浙江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
铁矿石烧结过程的数值模拟与试验验证
【摘要】:铁矿石烧结过程是钢铁工业中关系到高炉生产的产量、质量及能耗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迅猛发展以及铁矿石烧结矿用量的大幅增长,烧结设备大型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同时,烧结床的床料高度越来越高,铁矿石种类波动也越来越大,铁矿石烧结的能耗高、污染物排放多以及铁矿石资源问题也日益严峻。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人们对铁矿石烧结过程机理的研究愈发重视,从机理的研究中寻求能耗低、污染物排放少以及效率高的烧结方法。本文的研究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本文对铁矿石烧结过程开展了系统的数值模拟工作。
铁矿石烧结是涉及相变、传热与传质、流动、燃烧、矿物生成与转化等现象的复杂过程。同时考虑上述因素,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具有很大难度。本文对烧结过程开展了系统的数值模拟工作。本文主要进行了烧结中物理化学变化的分析、模型基本假设的提出、模型控制方程的构建、关键子模型的建立、模型数值求解、模型的试验验证、模型结果分析等内容的研究。具体地,本文的内容描述如下。
本文首先介绍了全文的研究背景并开展了文献综述。该部分详细分析了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钢铁工业目前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但存在着能耗高、污染重等突出问题。随后介绍了我国铁矿石烧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烧结工艺技术取得了很大的改善,但同时存在着能耗、环保、铁矿石资源缺乏等问题。而后介绍了铁矿石烧结过程的工艺流程和特点,以及烧结床结构的特点。随后,本文对数学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文献综述,对文献中烧结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最后,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
第二章详细介绍了铁矿石烧结过程的数学描述。首先分析了烧结床内物理化学过程的特点。针对烧结杯和烧结机中的烧结床的共同点,详细阐述了烧结床不同区域内颗粒(或物料)形态变化及可能发生的物理化学过程,列出了床内可能发生的14个物理化学过程。分析结果得出了铁矿石烧结过程的四个鲜明特点,即1涉及的物理化学过程众多(包括相变、传热与传质、流动、燃烧、矿物生成与转化等)、2床层结构和床料颗粒形态发生很大变化、3各种物理化学过程之间强烈耦合、4过程显示出一维特征。之后,给出了烧结模型的九条基本假设。本模型共考虑13种组分,包括8种固相组分和5种气相组分,以及8个化学反应。描述烧结过程的8个控制方程、以及相应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也同时给出,并作了详细阐述。
第三章详细介绍了铁矿石烧结模型的关键子模型和模型的数值求解方法。这些关键子模型包括焦炭燃烧、烧结床石灰石分解、白云石分解、烧结床水分干燥和凝结、磁铁矿氧化、矿物熔化和凝固、烧结床传热传质模型。
第四章首先介绍了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纽卡斯尔技术中心的中试规模烧结杯试验,本文试验数据均来自该技术中心。烧结杯试验结果进行了详细介绍。对试验过程的分析表明试验结果可以用于本文的模型验证。
第四章随后对本文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了全面验证,本文选取25组不同工况范围的烧结杯试验数据,将模型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了详细对比,证明了本文的烧结模型的合理性。
第五章利用模型计算结果对铁矿石烧结过程进行了详细剖析,分析了气体固体温度曲线、床内熔体份额分布、二维温度和熔体份额分布、烧结床内压力分布特点、料层结构分析、重要参数的敏感性。本文模型的良好预测效果得到了验证。
最后,第六章为全文总结部分,该部分对全文结论、创新点和展望进行了总结。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铁矿石烧结床内物理化学过程的机理性研究、铁矿石烧结过程数学模型控制方程建立、铁矿石烧结过程数学模型关键子模型的建立与求解方法、铁矿石烧结数学模型的验证、利用模型结果剖析铁矿石烧结过程。本文的创新点以及工作展望也这里作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TF046.4【目录】:
摘要5-7Abstract7-10目次10-14图目录14-18表目录18-191 绪论19-56 1.1 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9-22 1.2 我国铁矿石烧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2-27 1.3 铁矿石烧结过程及其特点27-41
1.3.1 铁矿石烧结的目的27-29
1.3.2 铁矿石烧结生产的工艺流程29-35
1.3.3 烧结床的结构特点35-40
1.3.4 铁矿石烧结生产的特点40-41 1.4 铁矿石烧结过程数学模型的研究现状41-54
1.4.1 铁矿石烧结机理模型46-53
1.4.2 铁矿石烧结人工智能模型53-54 1.5 本文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54-562 铁矿石烧结过程的数学描述56-78 2.1 引言56 2.2 烧结过程简述56-57 2.3 烧结床内物理化学过程分析57-64 2.4 模型基本假设64-71
2.4.1 模型基本假设64-65
2.4.2 对模型假设的几点说明65-71 2.5 烧结模型控制方程71-77
2.5.1 气体质量守恒方程71-72
2.5.2 气体组分守恒方程72
2.5.3 气体能量守恒方程72-73
2.5.4 气体动量守恒方程73-74
2.5.5 气体状态方程74-75
2.5.6 固体质量守恒方程75
2.5.7 固体组分守恒方程75-76
2.5.8 固体能量守恒方程76-77 2.6 模型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77 2.7 本章小结77-783 铁矿石烧结过程关键子模型78-118 3.1 引言78 3.2 烧结床焦炭燃烧模型78-90
3.2.1 反应机理78-83
3.2.1.1 表面反应78-81
3.2.1.2 气相反应81-83
3.2.2 考虑颗粒核心变化的焦炭燃烧模型83-85
3.2.3 燃烧反应控制区85-87
3.2.4 单膜、双膜燃烧模型87-88
3.2.5 本文的焦炭燃烧模型88-90 3.3 烧结床石灰石分解模型90-95
3.3.1 石灰石的特性90-91
3.3.2 石灰石分解的化学反应速率91-92
3.3.3 二氧化碳分压对石灰石分解速率的影响92-93
3.3.4 粒径大小对石灰石分解速率的影响93-94
3.3.5 本文的石灰石分解速率模型94-95 3.4 烧结床白云石分解模型95-96 3.5 烧结床水分干燥和凝结模型96-103
3.5.1 烧结床内水分传输的特点96-99
3.5.2 前人的烧结床水分传输模型99-102
3.5.2.1 水分的干燥99-101
3.5.2.2 水蒸汽的凝结101-102
3.5.3 本文的烧结床水分传输模型102-103 3.6 磁铁矿氧化模型103-104 3.7 矿物熔化和凝固模型104-109
3.7.1 矿物熔化和凝固过程的复杂性分析104-105
3.7.2 前人的矿物熔化和凝固模型105-107
3.7.3 本文的矿物熔化和凝固模型107-109 3.8 烧结床传热传质模型109-112
3.8.1 对流换热109-110
3.8.2 烧结床固体导热和辐射110-112 3.9 烧结模型的数值解法112-117
3.9.1 烧结控制方程分类112
3.9.2 方程离散化方法112-114
3.9.3 算法流程114-117 3.10 本章小结117-1184 铁矿石烧结模型的试验验证118-155 4.1 引言118 4.2 NTC中试规模烧结杯试验118-128
4.2.1 NTC中试规模烧结杯试验介绍118-123
4.2.1.1 烧结杯试验流程118-120
4.2.1.2 烧结杯装置介绍120-123
4.2.2 NTC烧结杯试验的典型结果123-128
4.2.2.1 典型的烧结杯料层温度变化曲线124
4.2.2.2 典型的烧结杯风箱烟气温度变化曲线124-125
4.2.2.3 典型的烧烧结杯烟气成分曲线125-126
4.2.2.4 典型的烧烧结杯进口空气流量曲线126-127
4.2.2.5 典型的烧结杯风箱负压曲线127-128 4.3 模型的试验验证128-154
4.3.1 料层温度曲线验证141-148
4.3.1.1 最高温度对比146
4.3.1.2 停留时间对比146-147
4.3.1.3 闭合面积对比147-148
4.3.2 火焰烽面速度验证148-151
4.3.3 烟气成分验证151-153
4.3.4 模型验证结论153-154 4.4 本章小结154-1555 铁矿石烧结过程剖析155-176 5.1 引言155 5.2 气体固体温度曲线分析155-157 5.3 液相熔体份额变化特点157-158 5.4 二维温度和熔体份额分布158-161 5.5 压力梯度分布特点161-162 5.6 料层结构分析162-164 5.7 重要参数的敏感性分析164-174
5.7.1 烧结时间的敏感性分析170-171
5.7.2 最高温度的敏感性分析171-172
5.7.3 停留时间的敏感性分析172-173
5.7.4 闭合面积的敏感性分析173-174 5.8 模型未来的预测目标和方向174-175 5.9 本章小结175-1766 全文结论、创新点和展望176-180 6.1 论文主要内容和结论176-178 6.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178-179 6.3 下一步工作展望179-180参考文献180-197致谢197-199作者简介199-200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200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范晓慧,黄天正,尹蒂,陈荩;[J];钢铁;1996年07期
孙彦广;[J];冶金自动化;2004年01期
谢安国,陆钟武;[J];冶金能源;1998年05期
冯建生,王秀芝;[J];冶金自动化;1999年04期
范晓慧,王海东,黄天正,陈荩,杨世农,郑天忠,王岳礼;[J];烧结球团;1997年04期
姜宏洲,张学东,张宏勋;[J];烧结球团;1999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范立刚;[D];东北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军红,谢安国,沈峰满;[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姚斌,杨天钧,杨尚宝,高斌;[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卢虎生,刘忠杰;[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梁连科,岳桂菊;[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3期
张军红,沈峰满,谢安国;[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11期
崔传孟,徐秀光,张国藩,韩维儒;[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4期
刘金琨,寇新民,徐心和,邓守强,田青;[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6期
余琨,段培宁,张绍启;[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孙乐,金伟;[J];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姚斌,杨天钧;[J];钢铁;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晓明;贾文君;游想琴;王金龙;王剑锋;;[A];河北冶金学会炼铁技术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张天成;岳德君;于戈;林树宽;;[A];200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李福全;冯晶;;[A];冶金企业自动化、信息化与创新——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建网30周年论文集[C];2007年
黄艳清;曹长修;孙圣军;;[A];冶金企业自动化、信息化与创新——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建网30周年论文集[C];2007年
吴中梁;郭甬南;杨恒;郭立平;;[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郭兴敏;张梅;朱利;;[A];2005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第2卷)[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桃;[D];中南大学;2000年
赵麦群;[D];西北工业大学;2000年
杜玉晓;[D];中南大学;2004年
孙娟;[D];甘肃农业大学;2004年
孙文东;[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周和敏;[D];北京工业大学;2001年
李启会;[D];浙江大学;2005年
王介生;[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张东力;[D];东北大学;2003年
郭术义;[D];山东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康旭;[D];中南大学;2005年
曾垂喜;[D];中南大学;2005年
侯奔;[D];中南大学;2005年
张海斌;[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王炜;[D];武汉科技大学;2001年
杨勇;[D];昆明理工大学;2002年
赵春泽;[D];重庆大学;2002年
蔡江松;[D];中南大学;2002年
岳永娟;[D];郑州大学;2003年
谢灵杰;[D];重庆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玉慧,钱枫;[J];北京轻工业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宋国民,张为公,翟羽健;[J];传感器技术;2001年01期
韩爽,李凯;[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何悦盛,叶春,杨波,忻建华;[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2年05期
刘林华,余其铮,阮立明,谈和平;[J];动力工程;1996年06期
陈丽安,张培铭,雷德森;[J];电网技术;2000年07期
周芳,岑豫皖,杜培明;[J];仪器仪表用户;2003年05期
陈英红,刘育,李树本,薛锦珍;[J];分子催化;2000年05期
张夏,郭占成;[J];钢铁;2000年01期
沈学静,王海舟;[J];钢铁;200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国栋;刘相华;张殿华;高德福;;[A];2001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卷)[C];2001年
游想琴;王世玉;李玉银;高瑞芳;诸荣孙;;[A];中国金属学会2003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2)[C];2003年
沈晓林;;[A];中国金属学会2003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2)[C];2003年
刘浏;苏天森;;[A];中国金属学会2003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3)[C];2003年
张树堂;周积智;;[A];中国金属学会2003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4)[C];2003年
张寿荣;毕学工;;[A];2005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第2卷)[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桃;[D];中南大学;2000年
杨旭华;[D];浙江大学;2004年
杜玉晓;[D];中南大学;2004年
李光辉;[D];中南大学;2002年
张东平;[D];浙江大学;2003年
李存军;[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陈许玲;[D];中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汉泉;[D];中南大学;2001年
张智恒;[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炎凉;[J];烧结球团;1995年05期
炎凉;[J];烧结球团;1994年02期
Takazo Kawaguchi
,梁去病;[J];烧结球团;1989年03期
尚策;周明顺;翟立委;沈峰满;;[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8期
邵鉴;[J];烧结球团;1980年06期
廖国瑞;[J];武钢技术;1994年08期
刘彦丽;;[J];河北冶金;2005年06期
张秀英;[J];冶金能源;1992年05期
樊波;潘宝巨;;[J];烧结球团;2008年04期
樊波;严定鎏;潘宝巨;;[J];烧结球团;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国瑞;郑明辉;张兵;刘文彬;;[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刘晓明;张艳允;郭兰芬;贾文君;王金龙;游想琴;;[A];2011年河北省炼铁技术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顾凤年;;[A];2010年全国炼铁新技术应用及节能减排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Caporali L;Oliveira D;Ottoni R;;[A];199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C];1999年
田成峰;李晓娥;;[A];2009年山东省炼铁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蔡湄夏;;[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赵志星;潘文;徐萌;赵勇;;[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施灵峰;;[A];2011年河北省炼铁技术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龙红明;范晓慧;毛晓明;姜涛;;[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赵志星;安钢;徐萌;张曦东;;[A];2008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年会文集(上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龙红明 李家新
张健;[N];中国冶金报;2011年
朱章安 通讯员
李绍衡;[N];湖南日报;2009年
周文涛;[N];世界金属导报;2011年
周文涛;[N];世界金属导报;2011年
陈妍;[N];国际商报;2009年
通讯员 付树浩;[N];首都建设报;2010年
王长波;[N];临汾日报;2010年
刘兴增 王文斌;[N];中国交通报;2003年
杨凯;[N];中国冶金报;2010年
陈姗姗 实习记者
刘晓景;[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加佩;[D];浙江大学;2012年
向婕;[D];中南大学;2010年
胡友明;[D];中南大学;2011年
龙红明;[D];中南大学;2007年
邱贵宝;[D];重庆大学;2010年
许斌;[D];中南大学;2012年
吕学伟;[D];重庆大学;2010年
李光森;[D];东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英杰;[D];中南大学;2010年
姜丽娟;[D];中南大学;2012年
应宇乾;[D];浙江大学;2012年
范振宇;[D];中南大学;2011年
高强健;[D];东北大学;2011年
于恒;[D];中南大学;2011年
樊君;[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穆克朗;[D];中南大学;2012年
叶亚雄;[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唐学全;[D];重庆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滇中地区罗茨——易门断裂带的发生、发展及其对铁矿的控制作用--《昆明工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滇中地区罗茨——易门断裂带的发生、发展及其对铁矿的控制作用
【摘要】:本文在大量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论述了罗茨—易门断裂带的组成特征、发生发展及其对铁矿的控制作用断裂带由罗茨—易门大断裂及其伴生和派生构造所组成它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多期的活动沉积建造、岩浆建造和成矿作用的形成和分布严格受到断裂带的控制在时间上,铁矿床的形成与断裂带的发展阶段有内在联系;在空间上,铁矿床的分布受到断裂带多级序构造的控制这种认识对指导滇中铁矿的进一步找矿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正文快照】:
罗茨一一易门断裂带是组成川滇经向构造体系的一条高级初次的构造带,它具有长期的地质发展历程,经历了多次的活动,对沉积建造、岩浆建造及成矿建造的形成和分布都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是滇中铁矿带内的主要控矿构造之一。1断裂带的组成特征 该断裂带以具有压扭性特征的罗茨--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万洙;[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85年03期
杨日红,李才,杨德明,和钟铧,任云生,刘焱木;[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胡新伟,王道永;[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方维萱,张国伟,胡瑞忠,刘方杰;[J];沉积学报;2001年01期
谢桂青,胡瑞忠,方维萱,漆亮;[J];沉积学报;2002年03期
黎功举;[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1年04期
赵志忠,邱亮斌;[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7年01期
韩润生,刘丛强,孙克祥,马德云,李元;[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0年02期
方维萱,李亚林,黄转莹;[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0年02期
方维萱,胡瑞忠,谢桂青,苏文超;[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范效仁;[D];中南大学;2001年
叶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谢焱石;[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陈懋弘;[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邹海俊;[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贾蕾;;[J];华章;2011年14期
钟才文;;[J];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15期
杜建国;马晓红;;[J];安徽地质;2011年02期
陈文革;张海军;汪帮耀;易习正;艾瑞精;;[J];新疆地质;2011年02期
万阈;袁永江;袁鹏;周昌平;宋云辉;;[J];新疆地质;2011年02期
赵法强;曹秀华;庞绪贵;臧凯;孙立业;;[J];山东国土资源;2011年08期
陈文林;刘良根;;[J];矿产与地质;2011年03期
聂逢君;姜美珠;李思田;;[J];石油实验地质;2011年04期
谢军民;肖翔;史宏江;崔煜峰;;[J];山东国土资源;2011年06期
赵玉莲;李录明;王海燕;胡自多;马建华;李斐;;[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一鸣;李锡金;王立华;;[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18)[C];1986年
王曰伦;王凤桐;;[A];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C];1981年
姜福芝;秦克章;方同辉;王书来;;[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赵一鸣;艾惠珍;仇定茂;;[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18)[C];1986年
王跃;朱祥坤;;[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周楠楠;薛国强;陈卫营;闫述;赵长胜;张松;;[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周久龙;罗照华;邵俭波;王奎良;吴大天;;[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蔡本俊;李席珍;魏寿彭;崔云昊;何金水;;[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81)[C];1983年
;[A];2009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9年
袁涛;;[A];冶金地质勘查技术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李鹏 江欣;[N];北京科技报;2009年
陈永杰 王夕;[N];北京科技报;2010年
于德福;[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白文起 通讯员
郑小兰;[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白文起?周正茂
郑小兰;[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哲讯;[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刘如春;[N];中国矿业报;2010年
俞安;[N];抚顺日报;2006年
王婷;[N];中国证券报;2008年
康维海;[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振华;[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1年
段超;[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赵震宇;[D];吉林大学;2005年
耿新霞;[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1年
林东燕;[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楚全芝;[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8年
邓军;[D];中国地质科学院;1992年
石玉臣;[D];吉林大学;2005年
胡道功;[D];中国地质科学院;1997年
王磊;[D];大庆石油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席振;[D];中南大学;2011年
曾令高;[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王守斌;[D];新疆大学;2012年
欧阳黎明;[D];中南大学;2012年
陈曹军;[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张宇;[D];中南大学;2012年
石卫;[D];长安大学;2011年
邸思维;[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江满容;[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殷娜;[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广东某钼矿尾矿综合利用研究--《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广东某钼矿尾矿综合利用研究
【摘要】:钼是自然界分布很少的一种元素,它在地壳中的含量平均为0.001%左右。钼矿石的特点是矿石中钼金属含量低,常伴生有多种有价元素,如铜、钨、金、银、铁等。虽然这些元素的品位较低,但当钼矿石储量特别大时,伴生元素的储量也相当可观,因此,尾矿的整体开发利用,不但能使原来枯竭或资源不足的矿山重新成为新资源基地,恢复或扩展生产,充分利用不能再生的矿产资源和原有的矿山设施,发挥矿山的潜力,且可解决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和整治国土,因此尾矿的综合回收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本论文以广东某钼矿选矿老尾矿为研究对象,目前该矿山尾矿的堆积量已超过了296万吨,随着矿山的开发,尾矿的堆积量不断增加,给矿业、环境及经济等造成巨大的影响。在试验研究过程中,对原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矿物组成中,金属矿物除辉钼矿外,含有少量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白钨矿、黑钨矿等。光谱分析和多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试样中Mo含量为0.0063%,WO3含量为0.093%,SiO2含量为73.21%。其它有价元素含量都很低。为了最大限度地综合回收尾矿中的有价元素,可回收尾矿中有价值的Mo、WO3、SiO2,本论文主要是回收钼尾矿中的钼和钨,达到综合回收利用的目的,也给尾矿综合利用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通过一系列的重选抛尾和浮选抛尾试验研究对比,确定采用浮选法大量抛尾,粗选尾矿再扫选的工艺流程选钼。原矿的粗选流程为两次粗选,粗选Ⅰ条件为煤油用量150g/t,2#油用量30 g/t,浮选浓度40%,浮选时间18分钟;粗选Ⅱ条件为煤油用量50g/t,2#油用量15 g/t。得到的混合粗精矿的产率为0.67%,品位为0.73%,回收率为77.94%的粗精矿,实现一次性抛尾99.33%。抛尾后粗精矿再磨至-200目占83.52%再进行五次浮选精选试验可获得品位为24.78%,回收率为62.94%的钼精矿。试验结果达到了项目指标要求。
本实验研究表明,对该钼矿选矿尾矿中钼进行回收是可行的,在后续工作中将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小型工业试验研究,使其应用于生产。这给该矿山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矿山效益、延长矿山寿命提出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在实现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可以解决尾矿带来的环境问题,对保护生态环境、实践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9【分类号】:TD926.4【目录】:
摘要3-4Abstract4-10第一章 绪论10-29 1.1 引言10-11 1.2 尾矿利用现状11-14
1.2.1 国外尾矿研究利用状况11-12
1.2.2 我国尾矿研究利用状况12
1.2.3 尾矿综合利用的意义12-14 1.3 钼尾矿选矿现状14-17
1.3.1 国外钼尾矿综合回收状况15
1.3.2 我国钼尾矿综合回收状况15-17 1.4 钼矿石的资源概况及用途17-24
1.4.1 国外钼矿资源概况17-19
1.4.2 我国钼矿资源概况19-22
1.4.3 钼矿的用途22-24 1.5 钼矿石的选矿24-29
1.5.1 钼矿选矿方法24-25
1.5.2 钼矿选矿药剂25-26
1.5.3 钼矿浮选设备26-29第二章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的主要内容29-31 2.1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29-30 2.2 研究的主要内容30-31第三章 试验矿样及试验设备、试剂31-35 3.1 试样采取与加工31
3.1.1 试样采取31
3.1.2 试样加工31 3.2 试验方法及技术路线31-32 3.3 试验设备及试剂32-34 3.4 小结34-35第四章 原矿矿石性质研究35-38 4.1 矿样性质考察35-38
4.1.1 试样化学成分分析35-36
4.1.2 原矿矿物组成36
4.1.3 钼物相分析36
4.1.4 试样粒度组成及单体解离度测定36-38第五章 钼的粗选试验研究38-59 5.1 抛尾对比试验研究38-44
5.1.1 重选抛尾试验38-40
5.1.2 浮选抛尾试验40-44 5.2 浮选粗选条件试验44-55
5.2.1 捕收剂试验44-47
5.2.2 调整剂试验47-51
5.2.3 起泡剂试验51-52
5.2.4 浮选浓度试验52-54
5.2.5 浮选时间试验54-55 5.3 粗选流程试验55-56
5.3.1 二次粗选55
5.3.2 三次粗选55-56 5.4 粗选全流程试验56-57 5.5 小结57-59第六章 钼的精选试验研究59-70 6.1 粗精矿光谱分析59 6.2 精选开路试验59-67
6.2.1 粗精矿磨矿试验60-61
6.2.2 精选浮选药剂对比试验61-64
6.2.3 精选开路全流程试验64-67 6.3 精选闭路试验67-69 6.4 钼精矿化学多元素分析69 6.5 小结69-70第七章 钨的综合回收探索试验70-73 7.1 重选试验70-71 7.2 磁选试验71 7.3 磁选—重选联合流程试验71-72 7.4 小结72-73第八章 试验流程及试验指标73-79 8.1 推荐流程及指标73-76 8.2 浮选柱试验研究76-78 8.3 小结78-79第九章 结论79-81致谢81-82参考文献82-86附录86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彭寿清;[J];湖南有色金属;1998年02期
王占岐,魏民;[J];地球科学进展;2001年02期
王资;[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Z1期
王一先,白正华;[J];矿物学报;2003年01期
鲁军;孔晓薇;;[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7年02期
朱一民;[J];国外金属矿选矿;1998年11期
徐凤平;周兴龙;胡天喜;;[J];矿业快报;2007年03期
宁振茹,董允杰;[J];中国钼业;1998年04期
王斌,田朝晖;[J];中国钼业;2000年05期
董允杰,严堪荣;[J];中国钼业;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怡玫;[J];四川有色金属;2000年04期
周晓华,刘炯天,王永田,张明青,张敏;[J];非金属矿;2003年01期
张云华,侯仰龙;[J];化学教育;1998年11期
邱显扬,夏启斌,戴子林,姜涛;[J];广东有色金属学报;2000年02期
高玉德,邹霓,董天颂;[J];广东有色金属学报;2004年02期
魏宗武,刘智林,叶雪均;[J];甘肃冶金;2004年04期
李凤久;李富平;贾清梅;;[J];矿业工程;2006年01期
张乃禄;张建华;徐竞天;张建文;;[J];工业加热;2006年01期
时文中,朱国才,华杰,徐盛明,池汝安;[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陆三明,徐晓春,彭智,谢巧勤;[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庆成;夏菲;花明;徐乐昌;吴东;;[A];全国核与辐射设施退役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梁殿印;吴建明;沈政昌;卢世杰;;[A];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彭远伦;;[A];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王永田;刘炯天;;[A];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刘峰;;[A];首届全国选煤年评论文集[C];2003年
刘炯天;周晓华;王永田;曹亦俊;郭杰;;[A];首届全国选煤年评论文集[C];2003年
邓晓阳;吴影;;[A];首届全国选煤年评论文集[C];2003年
宋殿林;张锦瑞;郝巧霞;;[A];第五届全国矿山采选技术进展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鲁军;孔晓薇;;[A];第五届全国矿山采选技术进展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郭月琴;马晶;;[A];“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曾克文;[D];中南大学;2001年
张鑫;[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廖国礼;[D];中南大学;2005年
徐本军;[D];中南大学;2005年
余润兰;[D];中南大学;2004年
岳铁兵;[D];东北大学;2006年
李亚峰;[D];东北大学;2006年
罗锡明;[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李先祥;[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徐春杰;[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晟;[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陈立;[D];中南大学;2007年
戴向东;[D];昆明理工大学;2001年
石焕;[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1年
易飞鸿;[D];广东工业大学;2003年
高玉德;[D];中南大学;2003年
马红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刘荣荣;[D];昆明理工大学;2003年
潘基泽;[D];昆明理工大学;2003年
胡少伟;[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宏海,吴大清,彭金莲;[J];地球化学;2000年01期
胡宏伟,束文圣,蓝崇钰,王伯荪;[J];环境科学与技术;1999年03期
李章大,周秋兰;[J];中国工程科学;2004年09期
张继武,张强,朱友益,王化军;[J];过滤与分离;2002年02期
党志,刘丛强,李忠;[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12期
彭寿清;[J];湖南有色金属;1998年02期
耿连胜;[J];金属矿山;2000年02期
何绪文,肖宝清;[J];国外金属矿选矿;1996年07期
谭凯旋,王岳军,郭锋,谢焱石;[J];矿物学报;2001年01期
王一先,白正华;[J];矿物学报;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吉;[J];冶金矿山设计与建设;1999年06期
孔津;[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1998年10期
;[J];黄金;2010年06期
筱美;;[J];国土资源;2010年05期
李运北;;[J];砖瓦世界;1987年14期
;[J];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公告;2010年07期
;[J];有色冶金节能;2010年04期
;[J];中国粉体工业;2010年03期
;[J];稀土信息;2008年11期
;[J];湖北省人民政府公报;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时永志;王宪伟;;[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上册)[C];2009年
杨国华;郭建文;王建华;;[A];第四届全国尾矿库安全运行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A];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8年
朱彬;汪新红;;[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冯乃琦;杨扬;贾红军;余珍友;;[A];河南省地质调查与研究通报2007年卷(上册)[C];2007年
屈进州;李彩霞;;[A];2009中国选矿技术高峰论坛暨设备展示会论文[C];2009年
裴斌;闫常陆;;[A];2009中国选矿技术高峰论坛暨设备展示会论文[C];2009年
李建领;刘艳华;刘全孝;;[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10年卷(上册)[C];2010年
王秋云;;[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11年卷(上册)[C];2011年
常前发;王运敏;;[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刘菊花 冯晓芳;[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王颖春;[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乌兰;[N];中国矿业报;2010年
左永刚;[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记者陈刚;[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0年
曹锋 记者
张斌峰;[N];陕西日报;2010年
张超宇 张莹
张博;[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刘秀凤;[N];中国环境报;2010年
赵晓林 于学强
鹏玉;[N];承德日报;2010年
州政府办;[N];果洛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邱丽娜;[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王威;[D];内蒙古大学;2011年
翟富荣;[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王磊;[D];吉林大学;2012年
徐涛;[D];长安大学;2011年
方磊;[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成欢;[D];长安大学;2012年
苏海鹰;[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王新;[D];西北大学;2001年
朱晨;[D];天津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铁矿石工业品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