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男孩是真的吗真的来了

马特·达蒙叫你来火星旅行啦(内含穿帮镜头)
16:31:48 &&
搜狐旅游 &&
上次《星际穿越》之后,在《火星救援》里,马特&达蒙这回是被丢到了火星上,来了个太空版的鲁滨逊漂流记。为了生存,他用自己的便便生生在火星上种出了土豆,还因此而自称殖民了火星。这个逗比科学宅,最终在自己与地球人民的努力下,获救成功,回到了地球家园,从此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火星救援》剧照
马克(马特&达蒙剧中的名字)在火星上开着火星车&溜达&时说:&在火星上每向前一步,我都是第一个到那里的人。&身处绝境,也不忘把阿姆斯特朗涮了一下。最后离开时写下的&Goodbye Mars&还有对火星车那深情的抚摸,已然觉得他似乎爱上火星不想走的意思啊。
这个让马克又爱又恨的星球,到底是什么样呢?如果让你来这里旅行,你来不来呢?
火星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火星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第四近的星球。与地球的最近距离约为5500万公里,最远距离则超过4亿公里。如果你乘坐现在的航天飞机(速度约为3万公里/小时)去往火星,以最近距离计算,大约需要2个半月的时间。
火星上的风景怎么样
剧组在约旦瓦地伦沙漠取景拍摄
在电影中,火星上地貌的场景取景于地球上的约旦瓦地伦沙漠,再通过后期合成。与地球一样拥有多样的地形,有高山、平原和峡谷,不过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火星表面以氧化铁的红色土壤为主,因此外观呈现为橘红色。所以就像电影中看到的那样,天空总是像地球上的黄昏。
《火星救援》剧照
火星与地球一样有倾斜的地轴,因此具有四季的变化。不过因为没有植物,所以四季没有那么明显。而火星的南北极的白色极冠是非常明显的,过去认为这是由固体的二氧化碳构成,今年的研究认为在表面的干冰下面蕴藏着大量的水冰。
在Google Earth中可以看到火星上两级的冰川
火星上真的有风暴吗
《火星救援》中遇到的风暴
故事的起因是火星上突然而来的风暴,风速高达每小时175公里,几乎摧毁了让队员们离开火星的火箭,他们只好提前离开。地球上的风暴会带来灾难,传说中连邮筒也低头。在火星上的风也很有破坏力吧?
别担心,火星的大气密度只有地球的1%,你看登陆火星的太空船都需要火箭或弹跳的皮球才能软着陆,降落伞最多只能辅助,就是因为空气稀薄,阻力太小。电影里那场灾难性风暴风速虽高,但是所造成的风力大概只相当于地球上的微风,根本不值得担心。
这大概是整个故事中最不符合科学的地方,原作者Weir其实知道这个问题,但他总得要有一个杀不死主角却又吓人的灾难,戏才能演得下去吧!
火星上上哪里找水
电影里马克为了有大量的水来种菜,只好把登陆艇里留下的燃料「联氨」(hydrazine,N2H4 )小心地烧掉,里面的氢原子与周围的氧气结合,就会产生水:
N2H4 + O2 & N2 + 2H2O
剧中马克用燃料制水发生爆炸
还好,火星其实有不少水。科学家刚刚发现火星部份地区的土表下埋藏不少盐度极高的液态水,在&夏天&温度高的时候就会流到山谷,可以淡化后取得淡水。如果当地没有液态水,火星的土壤中大约有2%的含水量,在火星的寒冷南北极底下更有冰块。如果有人以后不小心被困在火星上,千万不要卖命烧燃料,把火星土壤加热再收集水蒸气就够了。
火星上真的可以种菜吗
大家都知道,火星上是没有植物的,看《绝地救援》的剧照就明白了。等一下~马克,不要发呆了,请你往左边看一下好吗,那里有好几棵树你没有看见吗?
剧中的穿帮镜头
即使在地球也不是随便一个地方就可以种菜,更何况是在另一个行星上。目前科学界认为火星的土壤真的可以种菜,不过要成功可不简单,曾经有研究人员利用火星上探测器的数据,在地球上仿造火星的土壤,结果成功地让植物发芽、生长,不过只活50天。
马克在火星上种植土豆
想要让植物生长,阳光、空气、水分、养分都不可少。阳光?强度不到地球的一半,紫外线相对强度高,所以用LED灯光比自然阳光还好。空气?在密闭的室内就可以,不过要小心光合作用产生太多氧气。养分?那通常是生物制造有机物质,火星上哪有!还好电影主角是位植物学家,知道他的大小便成了无价之宝。除了粪便中的养分,更重要的是里面的微生物,可以做出植物所需要的养分和矿物质。不过严格来说,人肚子里的微生物和土壤里的还是差很多,如果有人想到火星种田,记得带一把故乡的泥土,里面的微生物比黄金还值钱呢!
在火星上自驾方便吗
剧中马克开的火星车
在电影里,马克开车火星车离开阿西达利亚平原去了两个地方。一个是去阿瑞斯谷找到了背弃用的拓荒者号探测器,与NASA取得了联系。另外就是去了斯基亚帕雷利撞击坑,找到了战神4号,成功升空与救援他的赫尔墨斯号飞船会和。
似乎看起来并不难,但如果我们把这个等比例放到地球上,可以知道,电影里的这几个地点都十分遥远。以马克最后驾驶火星车从战神3号前往战神4号地点为例,这样距离的一半,就能从西非的西撒哈拉海岸,走到撒哈拉沙漠南端的布吉纳法索。电影中为了剧情的紧凑,避免剧情冗长,将这段旅程淡化,以剪接的方式描述主角连续开车4小时,休息充电13小时的这段旅程交代,但我们若是从地图上了解,主角马克在最后的这段4,000公里(电影中马克利用圆规估算只说了3,200公里)事实上是相当煎熬难受。加上火星没有高速公路,驾驶火星探测车在崎岖的地表上,想必是一刻也不敢怠慢。
剧中,马克的火星车停下来充电
另外,主角从战神3号基地前往拓荒者号位置的阿瑞斯谷北缘,也至少需要驾驶800公里的距离。
剧中中国科学家
比较有意思的是,电影中中国航天局的&太阳神&计划,成为了实施火星救援的关键。最后在美国人民和中国人民的齐心协力和万众关注下,成功将马克带回地球。电影中结尾也说,这不是NASA的功劳,不是美国的功劳,而是全人类共同的荣耀。
也许有一天,我们真的可以离开这个地球之国,去火星旅行一趟呢。
转载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国土资源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主办:中国国土资源报社
承办:北京中地世纪文化传媒中心
运维:北京金地世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羊肉胡同甲30号&&邮编:100034 &&&电话:010-&&&邮箱:我从火星来最新章节_我从火星来全文阅读 - 顶点小说网
-&我从火星来最新章节
作者:江湖醉鱼
顶点小说网提示: &&① 阅读小说时,可使用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回车键返回列表。 &&② 顶点小说网没有弹窗广告,没有会员限制,所有小说我从火星来VIP章节都能免费阅读。 &&③ 作者江湖醉鱼所写的顶点小说网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④ 如果您发现小说我从火星来最新章节,而顶点小说网又没有更新,请通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您的热心是对顶点小说网最大的支持!NASA又搞了个“大新闻”:火星上真有流动的水
06:25 果壳网
灰色狭长部分显示的便是火星地表的小型沟壑。图片来源:NASA/JPL/University of Arizona迷之沟壑这种沟壑发育在比较陡峭的山坡上(坡度大于25°),有季节性的变化,一般在火星的春末开始发育或生长,在初冬之后变小或消失,往复如此。欧嘉和同事把这种像沟壑一样的东西命名为“季节性斜坡纹线”(Recurring slope lineae,RSL)。RSL不仅呈现季节性变化,在一天之内也会有明显的变化,比如一天最大可以延长20米。火星RSL的年际变化。A图所示是一个陨石撞击坑,周缘发育了一系列的RSL,黑色箭头指示了一些RSL的位置。A图中下方的方框为B~E各图所反映的位置。B图是28火星年(MY)夏末的RSL发育情况,C图是29火星年初春RSL衰退后的情况,C图是晚春时节RSL重新发育,D图是初夏RSL的情况。随着越来越多的RSL被发现,它们的分布规律也越来越明显。早期仅在南半球32°至48°之间发现有RSL,随后在火星南北半球的低纬度地区也确认了12个RSL分布区,最北的一个位于北纬35°。可以明显看出,南半球的RSL更多。此外,RSL多发育在山坡的向阳面。黄色点是RSL分布的区域,可以明显看出主要分布在南半球,而且在较暗的地区(反射率低)火星上为什么会有RSL,它们又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对这种现象有好几种解释,其中一种认为RSL可能类似于火星两极沙丘上二氧化碳季节性的解冻(Defrost)。在火星两极的沙丘下,存在着冰冻的二氧化碳。它们在夏季会解冻,冲出沙丘产生沙流,在沙丘上留下沟壑一样的东西。但是,火星的中低纬度地区温度比较高,不存在封冻二氧化碳的条件。所以,这种现象还有另外一种解释:这可能是火星表面的液态水流所致。由于火星表面的温度比地球低不少,通常被认为不适合液态水存在。但是,在RSL发育的地方,温度普遍高于250K(相当于-23.15℃),一般在273K以上。如果有盐类溶解到水中(即卤水),水的凝固点可以被显著降低,最高可以降低80K。此外,盐类的存在还能显著降低水的蒸发率,并能吸收大气中的水分以维持自身。也就是说,RSL可能是火星地表的盐水溶液流动形成的。但是,以上解释在此前都只是推测——直到这项最新的研究为火星表面卤水的假设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新的研究结果表明,RSL(图中暗色细纹)的形成源于流淌在火星表面的卤水。NASA/JPL/University of Arizona光谱证据在这项新发表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集成火星普查光谱仪(Compact Reconnaissance Imaging Spectrometer for Mars,CRISM)获取了RSL发育地区的影像。由于不同的物质对光的吸收和反射能力不同,通过定量分析不同波段光在某位置被吸收和被反射的程度,并与已知物质的光谱特征相比较,研究人员就能推测火星表面该位置上的物质的成分或组成了。研究者提取了影像上RSL发育地区的光谱,把它与实验室测得的不同矿物或混合物的光谱作了比较。一般来说,如果矿物中存在有分子水(H2O)或OH团,就会在光谱曲线上特定的波段形成强烈的吸收波谷。而他们在RSL发育地区的测量结果中恰恰也有这样的特征吸收波谷存在。RSL发育地区的光谱分析。a和b分别是所测量像元的位置;c图示测量结果,不同颜色分别对应于a和b图中不同颜色的框,黑线是拟合曲线。d图是实验室不同的含结晶水的矿物的测量结果。可以看出,在1.48μm、1.9μm和2.14μm处有明显的吸收波谷。综合多个对比研究结果,由于火星上不同RSL发育地区的光谱特征和高氯酸镁、氯酸镁、氯化镁以及高氯酸钠的光谱相符合,研究者认为在RSL发育地区含有这些易溶于水的矿物。以往的探测发现火星表面普遍存在这类可溶性的盐类,RSL区域的矿物很可能是这些盐溶于水后再沉淀富集而成的。简而言之,上述结果提供了现今火星上存在液态水的有力证据,而且这种水是卤水。那么问题来了:水从哪里来?目前为止,这个问题尚没有确切的答案。RSL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发生在温度较高的季节,多在向阳的山坡上,而且那些地方表面比较暗(对太阳光的反射较弱)。一种假说认为RSL的水可能来源于冰。但是,中低纬度、夏季、向阳,这种地方的冰会很快会发或流失,不大可能为RSL提供所需的水。形成RSL所需的水从哪里来?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答案。图片来源:NASA/JPL/University of Arizona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水来自于空气——当然不是直接来自空气,而是通过一些矿物的潮解(deliquescence)把空气中的水固定下来。一些矿物容易能够自发吸收空气中的水,如常用作干燥剂的氯化钙,研究人员在RSL中发现的氯酸镁等矿物也具有吸水性。当温度较高时候,这些矿物吸附的水就会释放出来,成为液态流水,形成RSL。但问题是,火星大气中的水能够支撑形成如此多的RSL吗?不一定。南美洲阿塔卡玛沙漠在智利安托法加斯塔一带的地质条件,一直被认为近似于火星地表,那里极端干燥,能有微生物活跃的唯一环境便是存在潮解盐类的地区。那么,如果RSL的形成确实和高氯酸盐的潮解有关,那么它们的存在可能就为生命在近地表提供了一个潮湿的环境——这些地区,将是未来火星生命探索的一个方向。
实时热点06-1806-1706-1806-18
频道推荐星空热点热点频道分享本文到:
在微信上关注24楼影院
movie24luo
日凌晨,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和俄罗斯&福布斯-土壤&探测器在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搭乘俄罗斯&天顶&运载火箭升空。(视觉中国/图)
工信部副部长、国家航天局局长许达哲4月22日表示,我国火星探测任务正式立项。中国火星探测器计划在2020年火星探测的最佳窗口时间发射,并一步实现&绕、落、巡&工程目标。
这是中国首次宣布火星探测的计划和时间表,将是我国继神舟载人航天工程、嫦娥探月工程之后,又一个重大的太空探索项目。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国家航天局局长许达哲在发布会上指出,开展火星探索项目将标志着&中国真正意义上迈入深空探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火星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介绍道,&中国火星探测的科学目标还没有最终确定,但基本围绕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光学遥感探测火星形貌,看看火星表面长什么样;通过光谱等探测火星土壤元素、矿物成分及岩石类型;探测火星空间环境,包括火星大气;探测火星土壤结构及水冰,火星表面甚至地下浅层是否有水&。
&深空探测虽然不会马上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但是对于满足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拓展人类生活空间,都具有重要意义。&孙泽洲说。
我国古代将火星称为&荧惑&,火星这颗肉眼可见的行星曾经深刻影响着古人的宇宙观。火星是全人类的火星,火星探测既可以引领航天技术的进步,带动经济发展,还可以极大地提升全民对太空和科学的热情,并转化为科技创新的热情。
火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环境最相似的星球,也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星球。了解火星的土壤、环境、大气,以及是否有水的存在,对于研究生命起源,研究人类自身和地球所处的环境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否则,五百年前我们祖先遗憾地忽视了海洋,一百年后我们的后代也会埋怨我们放弃了太空。
一位赞比亚修女曾经给NASA写过一封信,&非洲有那么多难民,为什么非要好几十亿美金上太空?&当时NASA是这样回的:&太空探索不仅仅给人类提供一面审视自己的镜子,它还能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技术,全新的挑战和进取精神,以及面对严峻现实问题时依然乐观自信的心态。我相信,人类从宇宙中学到的,充分印证了阿尔贝特&施韦泽那句名言:&我忧心忡忡地看待未来,但仍满怀美好的希望。&&
探索火星,中国要&弯道超车&
探测火星,中国这一步走得并不算早。
美国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发射火星无人探测器,2012年8月美国宇航局&好奇号&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为地球带来了海量火星照片。去年9月28日,美国航天局的科学家更是发表了震惊世界的声明,说他们在火星上找到了流动的液态水。俄罗斯也不甘落后,不但第一个实现了火星软着陆,日前他们又公布了动物火星计划,预计2017年将送猴子前往火星。而在亚洲,印度是第一个拥有火星探测器的国家。2014年9月,印度首颗火星探测器&MOM&已经安全进入火星轨道。
不过,想要去趟火星,也没那么容易。日本的火星探测器&希望&号曾于1998年发射,但5年后未能到达火星轨道。欧洲空间局的探测火星计划也波折重重,本世纪初就开始启动的计划拖了10多年以后才终于上路。在日,中国首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也曾搭乘俄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遗憾的是飞行过程中出现意外,&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此次火星计划如果成功的话,我们在探索火星的成果上,就可以实现&弯道超车&。因为中国此次火星探测的任务形式,以前国外从来没有过。&美国的探测环绕就是环绕,巡视就是巡视。&孙泽洲说,&从来还没有哪个国家一次任务就同时实现环绕和着陆巡视&。中国这次两步并作一步走,快马加鞭地赶上国际领先国家的步伐。
&黑色七分钟&,迈向火星之路有多难?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上已实施的42次火星探测任务,成功率仅为52%。
火星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介绍说,之前的探月工程已为火星探测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如果没有探月工程,希望火星探测一次就着陆并让火星车走起来,是不现实的,&但是火星探测仅有一半的环节与探月有相似性&。
最让他担心的是火星大气。&火星大气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有些因素我们还没有认识透,比如火星大气的变化规律、风暴时的特性等。我们现在感觉压力很大,是因为不能掌控的因素很多。如果降落那天真的起了尘暴,就不能降落。&孙泽洲说。
火星车或着陆器,要穿过火星大气层才能&踏&上火星表面,这期间需要经历惊心动魄、生死攸关的一幕。探测器从131千米的高空进入火星大气,时速高达21000公里(每秒5.9公里),要在短短七分钟的时间内,让探测器的速度降至零,从而实现安全着陆。这也是所有火星探测任务中技术难度最大、失败概率最高的关键时刻,是名副其实的&黑色七分钟&。而且这七分钟飞行器无法由地球指挥中心实时控制,通讯信号从火星发回地球已经过去了七分钟,所以必须由飞行器自带的智能系统独立完成着陆。
从中国航太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获悉,该院已在火星伞系减速分系统关键技术攻关中,突破了超声速低密度降落伞设计等多个技术难点,为火星探测做好充分准备。不同于印度的火星计划有美国和欧洲的帮助,中国此次火星探测的挑战体现出中国在空间技术创新发展中的&首创精神&。
上一页1下一页
电影《火星救援》的热映引起了人们对火星的新一轮兴趣,火星不仅是除地球之外人类最有可能栖居的...
日,荷兰一家名为“火星一号”(Mars One)的非营利组织宣布,他们将在...
《火星救援》的前半截是“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后半截是“拯救大兵瑞恩”的故事。
10月16日,“好奇号”进入在火星上执行任务的第69个火星日。自“好奇”号在8月6日登陆火...
8月6日,重达1吨、汽车大小的“好奇”(Curiosity)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将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火星男孩是真的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