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o123推广员变成百度推广了。百度推广不是有自己的网站么?

【通知】hao123推广链接冻结处理公告_百度有钱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通知】hao123推广链接冻结处理公告收藏
亲爱的百度有钱联盟会员近期部分会员反应自身的hao123推广链接被冻结(非账户冻结),并通过渠道经理及“我要反馈”通道向我们反应自身推广情况,通过技术人员对所有反馈会员数据的大量排查,发现部分会员确实存在刷量、推广方式不当导致被冻结;同时也有部分会员的推广链接被人恶意使用,针对该情况,联盟通过努力,使这批会员的hao123推广链接已恢复正常,即日起推广hao123的业绩将可在后台查看到正常返量(之前在用户电脑上设置的hao123推广链接仍然有效)。同时再次提醒广大会员:hao123推广链接仅限在您当时装机的电脑上进行操作,请勿复制链接给别人或挂到网上,谨防被他人恶意使用。如何推广hao123?如何防止hao123主页被篡改?百度有钱联盟日
我就说么,复制自己的域名是不可以的。同一台电脑,每次安装hao123,推广地址都是不同的。
百度有钱hao123 安装一次不样的地址好, 就有自己推广号码, 这个流量是不容易错误的
要是以后还出现给人盗刷怎么办?
怎么才能把技术员的账号注销
本人的HAO123一直以来都没有返量了,我设置了主页的
可能有一部分百度浏览器锁其他主页的情况被判定为违规了。主页锁不住的情况要解决好啊
我都半个月没收到流量了
对 除了百度杀毒 和卫士 和浏览器
其他软件确实是扣量了
请百度给个说法!
今天提交实名认证,刚提交完就来个帐号异常,这什么情况啊,里面300块钱呢,本来不是说不到800不要实名的吗,实名就实名了,怎么还封号?
还要技术员搞好点
还不是很好用。
登录百度帐号我的游戏推荐游戏
后查看最近玩过的游戏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hao123分类栏目推广要钱吗? 不是在首页的那些 就像 点开地方网站那样的_百度知道
hao123分类栏目推广要钱吗? 不是在首页的那些 就像 点开地方网站那样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要钱的,一般网站都要钱
【百】谠【度】谠【机】谠【器】谠【人】
其他类似问题
hao123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hao123 当年是如何推广的?
一个几乎毫无技术含量容易被复制的产品,为何长期保持第一?当年又是如何推广起来甚至形成很强口碑的?
按票数排序
本来我随便回答了一个答案,因为我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心想,知乎应该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必参和了,没想到第一名的错误答案竟然能坚挺这么久。我重新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首先,第一名的答案绝对是错误的:HAO123是2000年创建的,我是2001年开始使用的,而篡改浏览器应该是发生在年之间,大规模的网址站模仿也应该出现在2003年左右,在长达2~3年的空窗期,其实HAO123是获得了大量流量的。虽然当时的先发优势并不大,但考虑到以下几点,足够拉开不小的差距:今天看起来这些差距并不大,或许只有日均UV数十万的差距,但在那个时候,互联网行业的稚嫩导致了并没有足够强大的竞争对手:在四大门户时代(不含腾讯网)互联网是一个穷逼行业,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中华网在2002年第四季度净利润仅仅达到120万美元[1],如果没有情趣用品、AV、电商等流量终端的推动,导流是非常廉价的。在那个用 Table 布局静态网页的年代,像李兴平这样具有朴素的交互设计意识的人少之又少,能懂得 HAO123 商业价值的人也很少,而这极少懂得人里面,也几乎没有人敢于投入——在2001年,如果有人敢于坚定地做网址站,那真是像乔布斯一样具有领先业界几年的高瞻远瞩。前几年有一个活跃的做SEO课程的人叫王通,2003年中国做SEO的人还很少,在一个早期的SEO论坛上,人们尊称王通老师。他打了一通电话给李兴平,让李兴平把HAO123卖给他,说李兴平你留着没用,这个网站一年能帮你赚一百万吗?李兴平回答好的时候一个月就有了。(通胀率自己换算),后来王通在这个电话挂了后写了一篇Blog,我才第一次知道这个站长的名字。上面的故事佐证了外接对于Hao123认识之少,如果说第一次出现了真正的竞争对手,我的印象中是的出现,这个网站时蔡文胜投资的。恰好,虽然那里的事情我不清楚,但李兴平的梅州本来接壤福建,而后来又有资料显示蔡文胜和李兴平早就认识,譬如4399就是李兴平和蔡文胜在2004年建立的。所以,这里的问题是,李兴平在早期本来就是很罕见的能接地气,又有朴素需求分析、交互设计方法,而且人家还赚了钱资金链充裕。相反,不像今天一样南边刚出一个创业公司北京的网站就开始报道了,闷声发大财这样说应该不为过。早期的HAO123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网站?2001年,我在周末不上课的时候和小伙伴混迹于一家叫做新世纪的网吧,最早我们玩玩星际争霸、聊聊QQ。跟所有小菜鸟一样,我和朋友开始对所谓“黑客技术”产生兴趣。在当时,网吧并不像今天是洗剪吹聚集地,附近的人经常交流有什么好玩好看的,譬如第一次上黄色网站是因为有人告诉我可以到Yahoo搜索“情色男女”。与今天不同,当时产品的传播基本依赖于口碑,在一个连搜索引擎的应用都十分罕有的时候,根本没有什么榜可以刷。所以你知道,当你瞄到一个30岁左右的胖子大叔打开了一个绿色网页,里面汇集了诸多黑客知识站点的时候你有多激动,以至于偷瞄到了那个网页的地址。在那个信息匮乏的时代,人们对互联网的需求是探索式的,人们并不像今天知道要查询当前的Shibor价格,而是“随便找点金融信息看看”。不得不说,Hao123是我看过最令人震惊的网站之一,我至今都能清楚回忆——但我从左上角的入口进入“黑客攻防”栏目的时候,我简直觉得打开了新世界,我之前虽然也接触过很多黑客网站,但是那时候的网站稀疏零落,但HAO123站长不知道哪里能弄来那么多好网站,以至于他呈现给你的是一个超级丰富的网站列表——这里是Hao123前期成功最为关键的一点,它的质量非常高。最后需要强调的事情是,这个当时同样喜爱 Hao123
的胖子大叔并不是今天还在用网址站的那种互联网小白,他的QQ是五位数(AAAAB结构),2001年的星际争霸 玩家。所以今天的网址站与早期的根本不同,早期它确实是一个在信息匮乏、信息点与点之间缺乏联结的背景下,提供丰富信息的工具,而不像今天,是一个对电子设备操作不佳者的快捷方式大全。如果你还不能理解的话,男知友可以回想一下当你们见到一个就像草榴这样清新、干净、丰富、能保证稳定下载的AV站点的心情,难道这还不足以让你们将其纳入收藏夹?在Hao123建立之初,几乎所有网站就像今天的草榴一样是一个不被搜索引擎(百度)索引的信息孤岛,但同时,只要痛点命中,Hao123也可以像草榴一样口口相传。所以你问Hao123当年是如何推广的,最初期的冷启动或许李兴平也有朴素的网络营销方法,但能让他成功最核心的原因是对用户需求的把握得当。在当年为什么李兴平就知道那么多丰富的分类中各种各样优质的网站?为什么他就能把收录网站质量看得那么重要?今天我们来看,网址站是“优质网站大全”似乎理所当然,但是在当时,能知道如此丰富优质的人并不多,如果不是有清晰思路的话,相信很容易就让一些不良网站混入,用户体验降低了。所以第一名的答案问题很有问题,因为 Hao123 在强制首页的时候,其实他早就已经很成功了。就像明天知乎也强制给你修改首页,也不能说是因为这样而成为知乎早期成功的原因,因为丫的根本就不算早期,知乎成功是因为知乎好玩。BTW,我对有段时间网络上强制修改首页的病毒肆虐印象很深,但我印象中大多数是一些奇怪的小导航站,真的没有印象HAO123当时有强制修改首页。[1]
这个故事我最清楚,2000年李兴平的oicq恋爱宝典已经百万pv了你们谁知道,他当年通过'oicq恋爱宝典"给hao123换量你们谁清楚。不过这个过程,包括265,包括2345,包括360等各个导航站的兴衰史,再有十年我也不会写,得罪一票人没好处的事情谁干啊。有机会请我喝咖啡的可以 私下聊。第一名写的蛮好的,我也点支持了。补充两句不得罪人的1、很多人说hao123现在强设了,是因为被360反超后百度极度紧张,hao123从一个小组迅速扩编为一个事业部,从0推广预算迅速扩编为每年几个亿的推广预算,也就是说,目前你感受到的hao123的流氓与强设,是落后于360之后的事情,是2012年后才开始的。 2004年百度收购hao123到被360反超,大约7-8年时间,hao123没有任何推广预算和推广渠道。当时百度联盟养了一群网址导航,被360反超后才集中火力到hao123上的。2、hao123早期有没有强设呢?应该也有过一段时间,但是时间不长,而且并不十分过份。比起,k265,go2000等,那真的文明多了,hao123的成功绝对不是因为强设,比他强设多的,比他资源多的,死的一片一片的(不过基本都是死于360,不是死于hao123,360几乎抢光了所有这类流量,从网民的角度,这是好事,因为那些网址站,咳咳,得罪人的话我就不说了)。最终的原因只有一点,李兴平牛逼大了,就是这么简单,可惜很多人到今天都不信,呵呵。
实在忍不住了。作为前2345的员工,来说说hao123的事吧。
一个几乎毫无技术含量容易被复制的产品,为何长期保持第一?
先说一下,这个数据是错误的,2010年之前,hao123是第一,2011年以后,hao123是业内第二,第一是360安全网址.而且超出一大截。
保持流量的原因方法有很多,我拿2345做例子。
首先,网址站会有渠道买流量,不是像一般网站那样买,一买都是几百上千万IP一天的。比较大的流量。
另外会和大型软件换流量,我推广你的软件,你在下载时要求设置我为主页。就是安装软件时候的打钩小项。大家都很熟悉,不详细叙述。我只想说:hao123所属的百度旗下有天空软件站。2345旗下则有当年赫赫有名的多特软件站。360没有下载站,但是有软件管家,就是干这个用的。
上面说的盗版windows:2345曾给微软道歉,赔偿了3600万,之后确实不做了。现在大型网址站都很正规。如今的微软可不是10年前的微软,我敢负责的说,现在大公司网址导航没有做这个的、番茄花园之后,都是要付刑事责任的,大佬都是几十亿身价,没必要冒险。至于病毒推广,属于行业潜规则,现在不能说没有,但是极少。工信部查出来很严格。网友举报多了360安全卫士也会封掉。
2345后期的方式是,发展装机技术员。就是找买电脑的人,卖出去的时候把主页设置成2345,之后你用电脑,只要主页不换,我们会检测并给该技术员发工资。
这不是业内秘密,这是公开的平台:hao123也有,只不过他们是传统的互联网广告,而2345是雇了实体的人做线下:
正是因为网址站太没有技术含量,你给我一个下午就能抄一个出来,问题是有用吗?你怎么推广?越简单的事情越不好做,网址站的投入和收益都是以亿元计算的。不夸张的说,上面每一个链接都是钱。资本市场,所谓容易只是技术容易,推广则需要大量资本。
27亿元,我们只是业内第三哦。你想想hao123和360值多少钱? 答案中说是流氓推广。那是百度收购hao123之后的事儿。
百度收购之前,1999年到2003年,hao123成为业内第一,是因为没有竞争对手。那时候很多网民连键盘键位都分不清楚,这种鼠标点击就可以看的方式很受用户欢迎,当时大部分网吧都用的收藏夹,hao123体验很好。当年又是如何推广起来甚至形成很强口碑的?
至于口碑,国内最早 百度旗下 绿色无任何低俗内容
无漂浮广告等,不断活动改版品牌强化,都是口碑形成的原因。网址站比你们眼中看到的复杂多了,2345现在400多人的规模,公司那么多人要来干嘛?你们说主页万年不变,其实每天,每个页面都是复杂的检查过程。只是你们没有察觉,有多少人点到内页去看过呢?绝大多数人都只是用名站而已吧。
最后,思维扩展一下,360所有软件全部免费,他们公司那么大,养着几千名员工,收入从哪里来?为什么要推荐你们设360为首页?公司里几千名全是雷锋叔叔吗?看这里:奇虎360的收入主要来源为在线广告和互联网增值服务。第4季度,奇虎360的在线广告收入为1.424亿美元,环比增长18.0%,主要来自于360导航、搜索和移动广告的收入;互联网增值业务收入为7890万美元,环比增长17.8%,主要来自于移动游戏的联运。一个季度1个多亿美元啊同学们。这就是360安全卫士的收入来源。——————————————————————————
至于hao123的来历,下面这篇文章可以给你深刻解答。(只是摘抄,详细请点进去看。)
“李兴平1979年出生于广东兴宁县。李兴平初中毕业后即返家谋生。1996年李兴平高中毕业后就开始帮朋友组装、出售电脑。1999年,网络在中国逐渐普及,兴宁市(1993兴宁改县为市)也开始有了网吧。这时,开始迷上了上网的李兴平在当地网吧找了一份网吧管理员的工作。
出于好奇,做了一个简陋的个人网页。“当时主要用网络查询配件报价之类的资料,但很快发觉在网上找资料非常困难,于是我在自己的主页上有意识地增加了链接。”当时的中文网站不仅内容不够丰富,数量有限,而且要把那些用英文字母表示的网址一个个记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网吧管理员的身份让李兴平天天泡在网上,泡在那些打游戏、聊天、上网的网民中。很快,他发现来网吧的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上网,上网后又不知道去哪里找到所需要的内容。当时的上网费很贵,时间与金钱却往往在茫然不知所措中奢侈地流失。他设计的简陋的个人主页开始发挥神奇的功效。他开始有意识地去做网站地址搜集分类工作,爱琢磨的他想到要做一个“网址大全”式的东西。半年后,李兴平的个人主页开始有了Hao123的雏形,他当时给它的名字就是“网址大全”。他把当时中国排名前5000位的站点进行分门别类,按用途组合在一起。1999年5月创立了网址导航站。hao123页面非常简单,但在国内拥有很多用户。
2000年初,hao123网站已基本成型,他开始做一些点击广告以及网站联盟等。虽然网络泡沫的破灭导致很多网站停止投放广告,但当时的hao123才刚刚发展,比较少的广告收入反倒不足以“体验”互联网的寒冬。“开始时每月收入有1000多元,逐步增加到四、五千元,在2001年底达到了几万元。随着流量增大,近一年多以来,每个月的收入稳定在80万元左右。”网站的固定广告也随之而来。3721、易趣、263、Tom等均和hao123有长期的网络广告投放合作。主页一直只有李兴平一个人在管理,低调的他一直在“偷偷地”做这件事,他身边的朋友甚至不知道他就是Hao123网站的站长。当然,他的工作量也很大,“一天大概有6—7个小时是在检查、更新链接。但链接太多,我不可能每天都全部检查,因此我经常担心某些网站含有非法链接,压力和工作量都很大”。
因为起步早,一直到2002年左右,主页都没有出现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一直到2003年“265”等网站出现时,Hao123的浏览量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牢牢占据着导航网站的第一名的位置。2004年8月,百度以1190万元和4万股股票收购了hao123。
一个没有技术、商业模式、业务营销策略的网站为何受到主流商业网站的器重,它的商业价值在哪儿?百度CEO李彦宏对此的评价是:“正是由于它的简单,简单到你无法去超越它。” 李彦宏认为,互联网用户存在两极:一端是搜索引擎的使用者,一端是导航站的使用者。
随着互联网用户的增加,导航站的使用率、用户数还会增长,其中有一部分会转变到使用搜索引擎。百度收购hao123,就是要把这两块最大的互联网人群都揽入自己公司的怀中。而hao123就能真正知道互联网上的“菜鸟”到底需要的是什么。在李兴平的协助下,hao123网站在收购后流量仍然蒸蒸日上,也证明了这一需求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李兴平对中国互联网用户的理解是60%~70%都属于“菜鸟”,而真正能为这些用户提供服务的是个人网站,而不是那些“互联网精英”。正是由于了解这一群用户,李兴平的hao123才具备了被百度垂青的价值。在决定卖掉hao123的那段时间里,李兴平压力很大,一方面当然是单打独斗的他不知道自己以后的方向,另一方面就是来自主流商业网站给他施加的压力,无奈之下没有任何资源的李兴平只有接受招安。
一个几乎毫无技术含量容易被复制的产品,为何长期保持第一?当年又是如何推广起来甚至形成很强口碑的?描述里,第一个问题严重不同意。而第二个问题也同样可以解答。没错,导航网址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尤其在hao123那个年代,做导航网址的一大把,用捆绑安装、篡改首页的也一大把,为什么独独hao123的口碑好,活下来了呢?答案是,在当时人工更新链接的情况下,hao123做到了无死链、勤更新、并且从简洁度、信息量、操作便捷性上保证网址站的质量。比如,早期的hao123的页面:2004年的页面:2004年的页面:2006年的页面:2006年的页面:2007年:2007年:2009年:2009年:我们会看到:我们会看到:1、这么多年,风格始终是统一的2、导航网址的热点是一直随着用户的热点而变更的3、分类一直在拓展4、一直在鉴定的做入口流量分发这一个活儿。我们不能忽视hao123在一个正确的时间(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爆发但大多数人还不知道上网干什么的时候)针对一个正确的群体(记不住网址或对互联网不了解的初始上网人群)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提供可视的简洁而直接的入口)。我们也不能忽视hao123其实对于百度来说是一个多么重要的东西——hao123一直是百度最大的流量贡献者(特别是百度收编之后,hao123的流量入口作用是明显、稳定的)。因此,事情就很简单了。在大家都在耍流氓的时候hao123当然也在耍流氓,可除了耍流氓之外hao123确实具备竞争对手不具备的优势——无死链,更新快,满足不同时期的用户需求且保持简洁。那么,它不成功,是不是就不合理了呢?
看来hao123的黑色发迹史已经快被人淡忘了:它一开始就是靠流氓行为发家的,用类似病毒的方式强制修改和锁定用户的IE首页,而且当时没有一定的技术水平根本改不回来,因为是个导航网站,对基础差的普通用户也能提供一些方便,所以很多人也就被动接受了,可能更多的人是不知道它从哪儿来的。那时候还没什么流氓软件的概念,我很多时候都在帮别人修改被锁定的首页,烦也烦死了。后来据说100万卖掉了(那时候100万是很巨的数字了),然后才不再搞流氓式的行为了(现在还搞不搞我不知道,已经多年没见过它了)。更正:根据百度的招股说明书显示购买hao123是:1190万人民币+40000股股票。引用 August 2004, we acquired the domain name
from its owner unrelated to us. At the time of the acquisition,
was the largest traffic contributor to our
website among our Baidu Union members. Pursuant to the asset purchase agreement, we paid the seller an aggregate purchase price consisting of RMB11.9 million (US$1.4 million) in cash and 40,000 ordinary shares of our company. In addition, we agreed to make a contingent payment of an additional RMB1.2 million (US$0.1 million) to the seller if certain traffic statistics of
are achieved within 12 months of the acquisition. We have accounted for the transaction as an asset purchase and recorded the intangible assets at the purchase price, excluding the contingent payment consideration. Since the acquisition, traffic of
has become part of our organic traffic, and we no longer share revenues generated from users . For additional information, see Note 6 to our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 included as part of this prospectus追加:对Hao123流氓行为有怀疑或同情的,请自行搜索“hao123 流氓”,看看用户们怎么说的。
发现有些答案都没说到点上,手机补充下个人观点:首先hao123能在早起取得巨大的成功,最重要的是在年,国内还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能为网民提供类似于今天百度这样的分类检索入口的功能。正因为hao123抓住了用户的强需求,才有了强口碑。至于什么强设、捆合、黑历史,咱暂先不扯那些,只要明白它为什么能成功就ok。一个产品只要能为用户提供价值,满足用户需求,那么口碑的传播率在早期的互联网是很恐怖的。尤其是在网民小白期,你的产品是免费的,而且实用简洁更新快无死链。hao123恰恰满足了这种用户刚需,而且又抓住了先机,并且在产品体验与口碑等获得了极大的传播。后来的百度成为了中文第一搜索引擎,由于检索功能体验的逐步改善,以及像mp3贴吧的强需引流转化,都是将原有用户吸收与培养的一种形式。但是导航类与搜索入口是两种呈现形态,搜索不是直达(搜索是需要键入内容的),但导航站是傻瓜式的直达。说白了就是hao123吃透了用户,得到了流量,变现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hao123等类似的网址站至今依然能活得好,也是印证了此类网址导航站的存在价值,相当于app的流量分发市场,分发着每个行业的网站,提供推荐和引导。像现在2345以及360的硬推和捆合,当初的hao123用没用,你猜?
02年家里买了第一台电脑,用56K小猫上网。那时候上网还是个新鲜事,尤其对于我家这样没有任何学术背景的家庭来说。记得某一天,老爸从外面回来,带来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的就是hao123的网址。在那之前我的ie主页是xx信息港,之后家里电脑的主页便一直是它,直到我买了笔记本,用了chrome,不再有主页,也不再和爹妈枪电脑。老实说,或许是因为很长一段时间我没换过主页,所以上面所说的流氓行径我完全没感受过,甚至有时当我安装盗版游戏致使主页被篡改之后,还要费劲去恢复到hao123。我不否认它有在发展的某个阶段可能采用过流氓的行径,但和同时代的其他产品相比,我觉得已经好很多了。为什么用户会选择hao123?为什么它能脱颖而出出?我觉得有几个方面:第一,在小白时代抓住了先机第二,信息整合比较合理,适合于一般娱乐用户的需求第三,页面上不会出现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如当时一些别的导航网站那样。第四,一些推广手段,比如和某软件合作之类。另外像这类产品其实是有排他性的。其实就一个导航功能,再设计也不会设计出花儿来,所以先抢占市场,老实本分不出格,偶尔来点小惊喜,自然能受青睐。
很多人还在为hao123打抱不平啊,显然没经历过当年流氓网站流氓软件横行的年代当年跟hao123一样做导航站的可多了去了,各种数字域名站,但显然推广起来执行得没有李兴平那么狠,内情我们当然是不知道的,但当年几乎所有版本的盗版系统都预设主页是hao123,华军上绝大部分的软件安装时默认都会修改主页为hao123,连病毒、木马都会把hao123设置为主页...总之,当年hao123的推广力度不比史玉柱推征途的时候差虽然这种行为很可耻,但不得不说,这种不择手段的方式,在当时的互联网环境下确实很有效。
无数次修改我额浏览器主页,我已经懒得折腾去改它了。摔。
因为做hao123的人是李兴平。。。互联网传奇人物李兴平李兴平 是中国网络界当之无愧的传奇人物。1979年出生于广东兴宁县新陂镇,父母均为当地农民,兴平初中毕业后即返家谋生。创立网址导航站hao123的李兴平,20多年来从未走出自己的家乡。2005年前第一次出远门,地点是深圳。在来厦门参加个人网站大会之前他最远就只到过深圳。2005年10月李兴平把hao123卖给了百度,换回了1000万+人民币和4万股百度原始股票。在被百度收购以前,hao123因为强大的流量,光是广告分成据说已经是月入百万。不少人帮李兴平分析,如果李兴平不是那么“内向”,早点开始与更多的主流商业网站进行沟通,不是那么固执,早点对VC们开放,卖的价钱也许就会翻番,甚至会获得更大的独立发展空间。李兴平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有过一段做网吧管理员的打工经历。在这段时间内,对做网站感兴趣的他,很早就开始琢磨菜鸟网民们的需求,同时也开始琢磨各个网站的发展历史。很快,李兴平对于中国排名前5000位的站点都了如指掌,这使得他创立hao123导航站点时,能够做到精确、简单、易用。2003年开始,hao123的网址导航站点已经占领了中国网吧50%以上的首页,同时出现一系列的拷贝者和跟随者。对于为什么会卖掉已经收入不菲的个人网站,李兴平承认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已经确实无法找到网站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同时喜好单打独斗的他也拒绝与别人进行合作。事实上,他甚至拒绝了IDG的投资机会。一个没有技术、商业模式、业务营销策略的网站为何受到主流商业网站的器重,它的商业价值在哪儿?百度CEO李彦宏对此的评价是:“正是由于它的简单,简单到你无法去超越它。” 李彦宏认为,互联网用户存在两极:一端是搜索引擎的使用者,一端是导航站的使用者。随着互联网用户的增加,导航站的使用率、用户数还会增长,其中有一部分会转变到使用搜索引擎。百度收购hao123,就是要把这两块最大的互联网人群都揽入自己公司的怀中。而hao123就能真正知道互联网上的“菜鸟”到底需要的是什么。在李兴平的协助下,hao123网站在收购后流量仍然蒸蒸日上,也证明了这一需求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李兴平对中国互联网用户的理解是60%~70%都属于“菜鸟”,而真正能为这些用户提供服务的是个人网站,而不是那些“互联网精英”。正是由于了解这一群用户,李兴平的hao123才具备了被百度垂青的价值。在决定卖掉hao123的那段时间里,李兴平压力很大,一方面当然是单打独斗的他不知道自己以后的方向,另一方面就是来自主流商业网站给他施加的压力,无奈之下没有任何资源的李兴平只有接受招安。
一方面,hao123成立的早,简单实用,先入为主。
另一方面,定位为网址导航,那时候上网的人大都初学者,那么多网站记不住,所以记住这一个就简单方便多了。那时候hao123还利用微软漏洞强行修改注册表里的首页地址来获取访问量。
hao123的壮大一部分也要归功于国内很大比例的网吧将其设为首页了。这么多网吧的支持,还有之后装机的时候浏览器的首页也直接是hao123了。
然后,就火了...
自从我第一次接触hao123以来这近十年间,凡是被我碰过的电脑,主页全被我改成了hao123!义务的
我这人有逆反心理,360越是给我锁定主页为360导航,我就越是坚定不移地使用hao123,不得不说hao123的界面是让我看的最舒服的界面之一,图标网站排位合理,小logo不能更赞,迫不得已用一次360导航,找亚马逊都要找半天的时候,我倒是情愿百度去,然后再不胜其烦地把主页锁定为hao123,和360抗争已经成为一种乐趣~~~~
流氓式推广……
使用流氓软件和病毒,强制绑定IE主页,所以,一直不用它
记得那些年不少网站都干过的事,利用一段脚本代码强行设为主页,另外就是域名优势简单易记
印象比较深的推广方式是通过盗版xp系统和流氓插件进行推广的。当年的番茄花园、萝卜花园之类的盗版系统一般都是把首页设置成了hao123;当年有很多病毒或流氓插件都会自动的把hao123设置为ie首页,并通过注册表等手段锁定,一般用户很难修改。
我看到的第一个QQ尾巴病毒是“来看看我做的网站吧 ”
算算李sir赚了多少,40000股股票,百度股票曾经1拆10(好像是10年)。外加1000多万RMB。就是说:.47(百度今天股价)*6.15(汇率)+(现金)=!屌。文不对题了,折叠吧。
我把我自己喜欢的网址都奉献出来了,看看算不算网址站
瞎写的,呵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hao123推广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