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图片制作软件怎么制作?

南都亿像素这种大照片是怎么制作的? | 问答 | 问答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南都亿像素这种大照片是怎么制作的?
微薄上看到的,【大家找亮点】,可以放大放大放大放大再放大!像是在用侦查卫星啊,好玩。来找你熟悉的官员,来找你感兴趣的委员,来找坐了几千人的人民大会堂里的亮点!南都出品 摄影:南都胡可可这个真的好犀利啊,是怎么做出来的?
+ 加入我的果篮
果壳视频编辑,实验党
考虑到人民大会堂这种现场不太可能允许架设大型的专业全景拍摄设备, 我推测这个还是拼图方式制作的可能性比较大。方法就是在现场地毯式的拍摄一堆局部的照片,然后用后期软件拼起来。不过这样就对现场和拍摄者有一些要求——被摄场景要相对静态,拍摄者要尽量快的拍完全部照片。否则场景中的人物动了两张照片接缝处就拼不起来了。当然每张照片的边缘肯定不是严丝合缝的跟下一张接合的,拍摄时重合一些可以方便后期拼接。还有一个拍摄上的问题,因为这种会场不是为了拍摄而设计的,所以光线强度可能不高,为了保证“全”景深就不能开大光圈,只能延长曝光时间或提高感光度(二者都有可能影响到清晰度,但是没有办法。)这位女士脑后有一个明显的拼图痕迹。拍完了就是后期拼图,这种软件有很多,比如我们最熟悉的PhotoShop的photomerge工具。然后就是做flash了——把整张大的图片放到工程文件中,然后写上各种鼠标动作的执行脚本。
专业级业余天文爱好者
这肯定不是用某种超级相机一次“咔嚓”出来的,而是拍了许多张照片之后拼接起来的。如果仔细寻找的话,还是可以找到拼接痕迹的,比如下图圈出的两位委员的脑袋,就出现了淡淡的重影。看不清楚的话,请拖到新窗口中打开。
是拼图,用遨游浏览器查看多媒体资源,就能把这些小图列表了。
信息收集癖
其实,,这个名为《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开幕》的作品,只是现在最新的一件。辗转询问了一些圈内的朋友,大概了解到的一些情况,这个作品是用几百张(可能有四五百张)照片拼接而成的,据说拼接这些照片用了很长时间。照片应该是3月3日开幕当天拍摄的,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放出是今天。考虑到可能需要过审,那么拼接的时间至少在1天以上。
生物学专业
我做实验的时候用过一种自动拼图的软件,叫AutoPano,就是把有重复边缘的照片拼起来。具体到实验,是在荧光显微镜下面看染色的细胞照片,然后从左上到右下移动视野拍照,每次移动都要跟上次有重合。全部拍照下来大概有100-200张左右,最后再用上面提到的软件自动拼接。拼接的效果很好,我这里只存有成品图:图里培养的是中脑上丘中红核(Red Nucleus)的一部分,长出来的是神经纤维。拼图是自动的,很简单,但是拍照很难,很容易照漏……所以如果是拼接几百张的话,应该照相会花不少时间。
我查看了作者微薄第二页有几张图片可供参考个人认为:1、准备至少五台 佳能5DII 级别单反相机配以70-200mm镜头2、快门线。因为即使有三角架,也不排除抖动,快门线利于控制3、后期后成。因为发现有图片拼接部位有瑕疵,不过不影响4、足够的耐心
最明显的拼接痕迹在摇臂处。
在图片控件上点右键就可以看到about krpano flash Panorama viewer,看看这个软件的官网就知道是怎么制作的了,做3D全景的工具,效果很不错
国际贸易本科生,工程技术员,大杂烩
超高相素也可以用胶片拍,很多商业摄影就是那种技术。大画幅胶片相机中的10×8相机用的是10英寸长8英寸宽的胶片(约51600平方毫米面积)拍摄,在大暴光面积、高级镜头的光学作用和分子级显相能力下能让相素逼近极限,且色采还原更逼真、更鲜艳,而使用电扫设备能将其数码化,大约一张照片能到两亿相素以上,不过这张照片不是那种技术。但摄影技术达到数亿相素很简单!
才知道冯巩叫冯明光
恩确实是拼接的
做个简单的算术题。这张照片是23亿像素,算算常见的相机至少要拍多少张才能搞定。假设是1Ds markIII或者无敌兔拍的,0=109.52...假设是D3X拍的,0=95.83...假设是D3拍的,0=191.66...当然,还要考虑重合的部分!看来不拍200-300张搞不定啊!OMG!真是艰巨的任务……不知道是用什么配置的计算机合成的,反正我的台式电脑肯定够呛!另外,Photoshop CS之后的版本就自带拼接功能了,把一堆照片扔进去,计算机自动拼接。
小崔才是认真去开会的
韩大校在发微博?
ps就有拼接照片功能啊,其他自动拼图的软件在这方面有什么优势么
各种亮点,有玩手机的,数钱包的,仰天睡觉的。。。
道士爷爷挺霸气的,和尚神马的见太多啦~
是合图,不过这种图拍摄成本也很大,不容易拍啊。
如何让每张图片均匀分布?会不会有一种的定的工具,设置好四角边框位置,将画面裁切成4x4=16张图片(比方说),然后每一张自动计算角度偏差位置,最后通过专门软件合成?
科学松鼠会成员,少儿科普编辑
我在五六年前的《科技新时代》上是见过一个超高像素的照相机,可以一张照片搞定所有细节。
肯定是拼接的,请看王兆国的右手臂处
软件工程学生、Python爱好者
突然觉得这个技术其实就是Google地图的技术,只不过用Flash做出来了而已,按需加载要的图片~
有个问题...不能相机放好位对好焦之后遥控同时拍摄吗?解决了拼图的边缘问题
各位客官,不用想象的如此复杂~~花不到1W块即有解决方案
就是拼图看起来也怪厉害的……
果壳威武,我刚想就这个问题百度一下!结果发现英明的果壳居然已经解决了!哈哈!另提供大家未发现亮点一枚!冯幸耘(冯巩姐姐)台下16排!晕死截图要求300K!
想起伦敦那个800亿像素的环景照片了,不知道是不是类似的原理
传播学硕士,死硬死硬派
实话说,拼接水平一般。
这咋多个脑袋呢?嘻嘻……
可以看看google的博物馆计划,那里面的油画可以放大到连手上的细纹都看得清。
几台相机,同时拍摄,然后拿照片拼。用不着很多张
主席台第一排的这位叫什么?嘴怎么了?
其实在胶片相机时代就有扫描式的拍摄方式了。记得毕业时全体老师学生照一张大集体照。那个相机就是从左边开始向右摇,均速地摇到右边停止。能照出一张全景照片。数码相机实现实时拼接图片更有优势。现在的显微镜图像处理软件上就有这样的实时采图拼接功能。这种功能应用到数码相机上也不是难事。操作时也就是拿着相机作回转式扫描就行了,一边扫描一边拼接图片,软件是可以自动计算画面重复部位的。可以拼接得天衣无缝。与以前的拼接方式不同的是,连续拼接图片是扫描一点拼接一点。接缝就更严实了。
怎么才能下载下来这个大图?
应该是合图的吧?假设是直接拍的,首先亿像素的片子的文就大得吓人,而且考虑到这么大的景深,光圈应该较小,在大会堂这种室内环境,曝光时间必然很长。。。代表们要呼吸,记笔记啥的,肯定会有细微动作,所以照片一定会在很多地方时虚的。目测,是合图,其他可能性不大。
软件工程师
这里才是亮点
临床医学本科生 航空航天控
看到韩红了。
象棋街机台球写作
牛逼!学习了……
找到黄宏和倪萍了 冯巩姐也看到了
未来革命工作者
哈哈哈哈~
代表们以后可不要玩手机神马的了,不然以后手机短信息都可以看得清楚了。。。
呃,看到了冯巩了。。
怪不得现在猪肉都那么贵 原来是有靠山了
看看有没有打飞机的(想法太屌丝了)
后回答问题,你也可以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C)2016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易语言这种图片怎么做出来的?_易语言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25,584贴子:
易语言这种图片怎么做出来的?收藏
百度传课学习易语言-中国网络课程专业平台,集百度优势资源,涉及英语/职场/生活技能!百度传课,足不出户,全球名校名师课程专享,多种免费课程0元开启!
我也想做这种图片,背景不要白色,要直接没有
一点点涂~——为了那笑容下与孤独作伴的勇气,我决定战斗到底。
4楼正解,先把界面截个bmp格式的图片,必须是bmp的,然后,最关键的一步:打开你的windows画图,然后一点点涂,把界面以外得都涂成品红(其他颜色也可以)
涂成品红的主要是因为图片中很少出现品红色的像素,方便设置透明颜色的时候把图片中相同颜色的像素点也透明了。 如果外框的颜色最好要选择图片中没有的颜色。涂好以后在控件的属性里设置要弄透明的那个颜色~~
没有设置透明底色的啊
用支持设置透明色的控件吧.比如图片按钮之类的.    ------ˋ( ° ▽、° )~ 
PhotoShop我记得带透明颜色的格式应该是Png图片...
已经解决,用一个代码就行了
(⊙_⊙)(⊙o⊙)…(⊙o⊙)…(⊙o⊙)…(⊙o⊙)…
置外形图片 (#图片1, #品红)
这个代码就行了
用Photoshop打开图片,然后把白色部分选中删掉,然后保存成PNG。如果有背景图层,就把背景删掉
应用吧活动,
1.先请大家注意我的头像。看到什麽诡异的吗。 2. 然后请大家仔细看我的ID,有什麽内涵? 3.没看出来就默念我的ID三遍,然后结合我的头像一起看!!4. 好了,你继续往楼下看吧,我就是来混脸熟的。
这不是dnf目录下的bmp么
又是一个做客户端的娃。。想问做出来能干啥?能吃不?
想当年= =。。
置外形图片 (, )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这种图片效果是如何做到的?
经常见到像这样一个人头像里头是另一幅风景图,感觉酷酷的 ,求指教
按时间排序
风景来自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人物来自P站画手不好意思没有记下来id,侵删。-工具:SAI-选择人物躯体以外的区域擦掉-风景图置于其上且选择剪切图层蒙板,然后效果如下风景图置于其上且选择剪切图层蒙板,然后效果如下--感觉颜色有点浅,加一个全黑图层,同样剪切图层蒙版,透明度自由调整效果如下效果如下--选择人物以外的部分,在新图层里全部涂黑(其实任何色都可以)效果如下效果如下--将背景至于人物以外的图层上面,并且同样的剪切图层蒙板效果如下--觉得背景颜色太深,加一个纯白图层,透明度随意,剪切图层蒙板。大功告成,效果如首图。大功告成,效果如首图。-一共6个图层,功能只用到了三个,耗时3分钟(包括第一次思考怎么做出这种效果的时间)1.选区。2.剪切图层蒙版。3.调整透明度。-于是安利SAI,一个不到100m的软件功能强大极了,只要你会组合。然后安利二次元男神伏见猿比古。(。)
PS里的滤色
我是直接用了一张黑白照和风景照,双重曝光得到的。全部过程都是用手机app完成,可能效果没有电脑软件做出来那么精致,可是胜在方便修图软件VSCOcam 突出人像留白软件PhotoViva双重曝光软件Rookie Cam(当然还有很多app能实现这种效果)我也是初学,玩玩
手机党表示为了便于操作直接上fused或是Hipstamatic了~
谢多人邀,这个是双重曝光,百度还有知乎上应该有不少前辈都答过了,问问题之前最好先搜索一下比较好。简单说一下:双重曝光是摄影的技法,就是在同一张底片上进行多次曝光,胶片摄影的原理是因为光线对胶片产生一些化学反应,所以洗照片呈现出来的内容是拍照的时候外界光线的影响。比如说:我们第一次拍照一张黑白灰的图片中间白色的部分就是已经全部发生了化学反应的部分,所以你再一次拿它曝光就不会再有任何物体的呈现,黑色的就是完全没有照到的部分,再拍的细节就会得到完整的呈现,灰色就好理解了,会呈现“一半”。这样说是为了好理解,其实实际的拍照片发生了更多细节上的变化。中间白色的部分就是已经全部发生了化学反应的部分,所以你再一次拿它曝光就不会再有任何物体的呈现,黑色的就是完全没有照到的部分,再拍的细节就会得到完整的呈现,灰色就好理解了,会呈现“一半”。这样说是为了好理解,其实实际的拍照片发生了更多细节上的变化。刚刚那一段不理解没关系,我得出来用ps模拟这种效果的思路是:在原有的照片暗部增加新的照片的细节。下面是实际操作方法(特别特别简单):两张素材,一个人物,一个风景(来源于互联网,仅作交流学习之用,侵删)在ps里置入两张图片,风景层在上,人物在下,先把风景图层隐藏。在ps里置入两张图片,风景层在上,人物在下,先把风景图层隐藏。按ctrl+alt+2选择人物层的高光部分显示风景图层,直接按delete删除掉选区里的风景内容显示风景图层,直接按delete删除掉选区里的风景内容这基本是就算完成了,如果需要调整细节的就是把风景图层再用柔边的橡皮擦一下,露出下面人物的五官。这基本是就算完成了,如果需要调整细节的就是把风景图层再用柔边的橡皮擦一下,露出下面人物的五官。然后调色什么的就根据你的需求来了。然后调色什么的就根据你的需求来了。
扣图,去色,调低一些亮度,然后创建一个蒙版,接着把背景。跟这种风格图片差不多一个原理
谢邀,这个效果叫做双重曝光。题主可以百度一下,有很多此类效果的制作方法,我这里就发一个教程的链接吧。更多的教程请百度哦。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图片制作软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