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理工学院高考”是指生源在四川理工学院还是高等学院在四川理工学院???

四川高考失败读什么学校好{普通高考培训}-应届毕业生培训网
培&&训[选择地区]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河北河南吉林辽宁山东江苏安徽山西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云南新疆宁夏青海西藏广西广东福建海南黑龙江内蒙古
你所在的位置: >
> 学历学位 >
> 招生简章
四川高考失败读什么学校好培训学校:→ 点击进入培训机构主页
课程名称:四川高考失败读什么学校好学习时间:随报随学开课形式:已确认开课课程学费:面议
优 惠 价:面议更新日期:日开课地点:成都市高新西区
人气指数:222次
&&& 四川大学咨询热线:028一
----------通过以上方式联系&校车免费接送&------- &&&
武汉大学近日公布,2008年该校计划面向全国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生7600人,与去年持平,但其中在湖北本地的招生计划为2500人,比去年减少280人。 四川高考失败读什么学校好 本地生源占招生计划的比例从2007年的44.34%下降到了32%  不过,这一减招数额不包括保送生、艺术特长生、艺术类专业招生、高水平运动员、自主选拔录取、部分外语专业单独招生、第二学士学位招生等据统计,2008年湖北省有近100名应届高中毕业生取得武大保送生和部分外语专业单独招生资格,450余人取得自主选拔录取资格。 四川高考失败读什么学校好 因此武大在实际属地招生比例高于40%  据悉,今年湖北省内武大、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5所教育部所属高校均减少了在湖北的招生名额,减少计划数共计845人尽管如此,多数部属高校属地招生比例仍未降到30%以下,还将继续压缩。 四川高考失败读什么学校好
----------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校车免费接送&---------- &
&&& 咨询QQ:188一589一343
&&& 手机:181一
&&& 咨询老师:王老师
&&& 成都成建校应用型专业平台:
&&& 本文由“邦博尔招生网”提供,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上一课程:
下一课程:四川人上好大学好难?_211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58,004贴子:
四川人上好大学好难?收藏
看到吧里人说省排名300-1000一般都去浙科南,想起我2010年高考的时候611分,理科省排500多点,浙科上不了,南大擦线最后录的西交
杜杜补习班开学啦
名额少也罢了,成绵地区和其他地区教育资源差距悬殊,川内二级城市学生难上211
可能有的省人太多了吧
并不。。。学生并不算很多。。省内211五个。。有几个省能有五个211的。。川渝彼此高校好像还给对方比外省更多的名额。。所以读重大西南大学也更容易
省内211除了川农其他招生都比较少
重庆给四川的名额也一年比一年少
够南大线去了西交是严重的报志愿失误,比较亏分
四川五十万考生
四川考生南大线上读西财的我飘过
电子管厂家景德镇市鑫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主营电子管,真空电容器,真空继电器等电真空器件的经销与服务.性价比高 价格实惠 欢迎定购:
今年四川的五个211,除了川农其他的全部缩招,电子科大才300多人,川大今年绝对没超过1000人
当年南大理科貌似612,记得比较清楚←_←
四川五十万考生,排名500上不了浙科南,这个比例其他省应该是不可能出现了
都说考败来浙,感情在四川不适用了?
我甘三十万考生,要上浙科南省前两百名才可以
湖南三十万考生,科大有时前三百,有时前六百,有时省前三万就可以浙大一般六七百,不过今年省五百就行,南大一般省七八百就能来
川内一本比例不高,但是上了一本之后,基本上就能用川大、重大、成电沙河保底。川大在川内2000+(缩招之前3000+),川大在重庆招800+(缩招前1000+),重大在川内招800+……
广西理科要前160上浙大(一本部分),前100可以去上交(一本部分)。其中上交在广西招30多个人,其中有24个计划是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也就是原上海农学院的农学专业,农学只面向部分省份招生,如广西、河南、江西、四川、贵州);浙大在广西招生40多个,其中15个是应用生物科学(也就是原浙江农业大学的农学)。
2333安徽上浙科南也要500而且人不比四川少多少科大还是安徽主场呢
四川的高考是完蛋,录取率全国最低。负有最大责任的不是四川考生,罪魁祸首是长期混日子,弱智得让人发指的四川教育部门!
搞垮四川高考的,一个是四川省教育厅,另一个是绵阳。绵阳长期把高考作为政绩工程来搞。我们来看绵阳官方的高考宣传:”2015年高考,据了解,全省参加普通高考人数继续增长,而绵阳市普通高考实际参考人数为50123人,首次出现负增长,但绵阳市本科硬上线人数继续增长,增幅达4%。其中,上重本线人数高达13706人,较去年净增3425人,增幅高达33%;重本上线人数占全市本科上线人数的比率高达42.5%,较去年提升9.3个百分点。“绵阳全市一本上线率27.3%!太让人震惊了!四川省的高考一本率只有5.3%,全国倒数第一。全国31个省市高考一本前三位的是:北京:一本率24.13%;天津:一本率23.39%;上海:一本率20%;而绵阳官方统计一本率:27.3%!我的天哪!按照绵阳市官方的统计,绵阳的高考超天津、赶上海、爆北京!江苏的一本率才9.6%,绵阳学生的一本升学率是江苏的3倍!绵阳高考,超江苏浙江,打爆京津沪!绵阳高考的一本升学率全国第一。
看来北京被冤枉了,谁说北京高考吸血?西部的绵阳,高考升学率率比北京、上海还高。绵阳的高考宣传,吹牛把全中国都吹爆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么滑稽的现象?因为高考被绵阳搞成了政绩工程。北京、上海的一本率,都是本地应届生的升学率;江苏、浙江的中学,都是本地级城市应届生的升学率。而绵阳市这个所谓“上重本线人数高达13706人”,生源来自四川全省,而且含有大量复读生,因为成都不招复读生,全省的复读生都跑去绵阳了。绵阳的重本上线,一半是复读生,剩下一半又是外地学生,真正的绵阳本地应届学生,能有3分之1就顶天了。绵阳的宣传“上重本线人数高达13706人”,除去外地人和复读生,绵阳应届重本上线,4400人左右,再除以绵阳通常的高考人数5万人,绵阳的真实高考一本率也就8.8%顺便说一下,南充今年一本4078人,参考53039人,一本率7.6%,当然,南充也有不少复读和外地人,南充应届一本,估计在6%。绵阳一本率,比南充也高不了多少,也就8.8%,而根本不是绵阳教育局统计的滑稽笑话,绵阳的一本率达到27%,超京沪。绵阳每年高考一结束了都开始吹牛宣传,而实际上,绵阳本地市民都在抱怨,外地生和复读生太多太多。绵阳市民说:“每年暑假一到绵阳外地生考试,看到满街的外地车牌,就在发抖,我们绵阳的孩子怎么考得上大学?”绵阳的家长还曾经投书绵阳政府,抱怨:”绵阳的高考压力太大,我的女儿小时候成绩都很好,进了绵中,周围全是外地人,女儿每晚学习到12点,还是达不到重点的分数线。“绵阳家长大声疾呼:“救救绵阳教育,救救绵阳的孩子!”
教育部规定:全国所有公办普通高中禁止办复读班、招收高三复读生。(然而,绵阳的公办学校,每年招收几万全省的复读生)教育部规定:每个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本校当年招收高中学生计划数(不包括择校生数)的20%(然而,绵阳的公办学校,每年招收几万外地生,绵阳大部分生源来自全省各地)江苏省教育厅:高中学校必须按照计划招生。公办高中一律不得跨省辖市招生。浙江省教育厅:发文要求全省各地规范普通高中招生,其中规定了“禁止跨地区招生。北京、上海:全面取消择校生,普通高中禁止跨区招生(也就是,北京上海已经不招生外地生了,优质教育资源全部留给本地人)江苏、浙江:中学教育非常均衡,每个区县都有一流中学,没有绵阳中学、衡水中学之类的巨无霸畸形毒瘤。任何一个正常的城市,中学教育都是为本地学生服务的。我们来看全国中学教育最发达的地区:北京、上海、天津如此,江苏、浙江同样如此。然而,北有河北衡水中学、南有安徽毛坦厂中学、西有四川绵阳中学;这三个畸形巨无霸,都是全省招生,大量招收外地生和复读生。而这三个省份,河北、安徽、四川(成都除外),现状都是中学教育全国倒数的。三个畸形巨无霸,衡水,搞垮了河北,绵阳中学,搞垮了四川,毛毯厂,搞垮了安徽。
曾经出现绵阳中学老师去川北的县份中学挖人,中途被发现,当地中学老师紧急出动,双方当街大打出手抢学生的闹剧。生源是重点中学的命根,自从绵阳开始全省挖墙角后,川西、川北、川南,很多重点中学因为生源流失,已经办不下去了。所谓的绵阳中学优质教育也是笑话,前几年,阆中中学的中考状元(清华的潜力),去了绵中,三年下来,高考只考了550多分,别说清华北大,连当年四川大学的好专业都进不去。生源是重点中学的命根,特别是县城中学,一旦生源流失,就是恶性循环,整个县份教育都会垮掉。江苏、浙江为什么严令禁止跨地区招生,就是要保持整个地区的教育均衡。教育部对此也明令禁止。但衡水、绵阳之流,长期违反国家规定,河北教育厅、四川教育厅也是从来不管,哪怕河北、四川的教育都垮掉。
四川省900多名同报西交的路过……
搞垮四川高考的,另一个就是四川省教育厅。一本录取率低,那省上就该找教育部,找重点大学进行沟通。然而,四川教育厅从来不去做。来看河南:2012清华北大将增加在河南高考招生人数昨天下午,河南省政府与在京高校招生负责人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向北大、清华等60余所在京本科院校宣传河南省招生政策  这是自2006年起,河南省政府第六次进京推介河南生源。  各高校招生负责人纷纷表示,将在制定分省计划时,尽最大努力向河南考生倾斜。  副省长亲自率队  进京推介河南考生  “多年来,教育部和北京高校十分关心、重视河南的招生工作,我们河南也为省内外高校输送了大批的优质生源,衷心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继续给河南更多的倾斜和照顾,让更多优秀的河南学子实现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梦想。”座谈会上,副省长徐济超亲自向在京60余所高校招生负责人推介河南生源。  去年,我省普通高招录取率为72%,创下我省历年高招录取率的新高。  但是,作为生源大省,我省考生上大学难,上好大学更难的矛盾不容忽视。譬如本科层次录取率低,仅有34%,能够上一本院校的学生不到5%,能够上985、211院校的学生只有2%。  ..................  参会高校表态  尽最大努力向河南考生倾斜  据了解,受省政府及省教育厅的要求,省招生办今年还在高校聚集地天津、上海、西安、南京、武汉等地分别组织召开了高校座谈会,积极向省外高校推介我省考生。  参会的各高校负责人纷纷表示,国家政策倾斜,加之河南考生品学兼优,生源质量高,今年在制定分省招生计划时将重点考虑河南实际情况,尽最大努力向河南考生倾斜。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招生办主任于涵表示,从清华大学在河南实际的招生人数来看,7年时间翻了一番,“我们今年会给河南一个比较大的倾斜力度,招生计划上会是两位数的增加”。  复旦大学  “河南省的生源进入复旦后,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各方面的表现,基本上都位于全国三十几个省份的前十。”复旦招生负责人表示,今年,复旦肯定会多往河南投放招生计划,继续扩招。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航副校长郑志明表示,将在河南增加30个招生计划。  .................  上海财经政法大学  上海财经政法大学在河南的招生计划每年都在增加。该校招生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学校每年的实际录取数还要比计划多出不少。“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河南的招生支持,多投计划。”  华东理工  “在刚刚结束的自主招生中,河南考生的平均分排位全国第四,毫无疑问,必须要加大计划的投放。”该校招生负责人表示,去年学校在河南是按照120%的比例投档,投档过程中还有不少增量,今年肯定会再增加的。
同样是人口大省,同样是高考困难的地区,河南省政府连续六次进京推介河南生源,四川从来没看到这样做过。河南高考曾经和四川一样困难,但经过河南教育部门连续多年的争取,河南的升学率,清北录取都大幅超过了四川。而四川还是牢牢把持在全国一本录取倒数第一的位置,一动不动。而腐化无能的四川教育部门,同样一动不动,丝毫不管全四川学生的死活。
四川省教育厅还是动了一下,因为网上统计全国省市一本录取率出现,四川的家长和考生怨气很大。于是,四川教育厅在2015四川高考录取中,把西华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四川理工学院、成都学院很多专业提到一本招生,这就是四川省所谓的对策。河南提高一本是进京找清华北大、北航,到西安找西交、西工大,到南京找东南大学,而四川是把本地二本院校提到一本录取了事。四川省的无能、不作为,全国罕见。
不仅对中央院校,对省属院校,四川省同样让人费解。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早就应该一本招生。至少在2006年,我就听人说,成都理工要全部升一本,但直到今天,成理还是个二本招生学校。而四川大力扶持的西南科技大学,早几年就强行在一本招生,但四川考生并不感冒,四川竞争这么大的高考,你让四川一本分数去报个西南科大,有几个四川考生愿意?我记得有一年西南科大一本800多个名额无人报考,缺额数好像是当年的全国第一。成都理工大学(地质部老二)西南石油大学(石油行业老二)论行业地位,学校实力,成理和西油在全国都是竞争力的,很有发展前景的。但划到四川省后,简直是每况愈下,尤其是西南石油。这两个学校,不仅没得到四川省的什么帮助,相反在走下坡路。师范类,对一个省份教育很重要。但我们看四川师范大学,川师是四川师范类的最高院校,论地位,论位置(川师老校区在成都二环外一点),川师都该有很大的发展。但作为四川省属院校的川师,在学科建设、学校发展上是一塌糊涂。四川作为高教大省,川师应该以进入全国师范类前十名为目标,但现实是,川师在全国师范院校排在倒数前十。四川师范大学连云南师大和贵州师大都不如。跟重庆比,重庆师范大学,其实是“重庆第二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西南师范)才是重庆最强的师范大学,别说追赶西南师范大学了,就是跟重庆师范大学比,川师的优势都不明显。在四川省教育部门的领导下,川师这些年都搞了些什么?四川人的川师印象就是搞几个校区,不停批发三本院校(这里面很多人是捞够了)。
四川教育厅,提高中学教育,应该培养区县重点中学,禁止跨地区招生,以均衡教育为目标。而不是四川某市27%一本率,超京沪,爆江浙的政绩宣传笑话。四川一本率低,根子在于全国省市高校在川招生名额低,应该学习河南,多跟部署高校沟通,争取增加名额。而不是把四川理工、成都学院之类的升一本招生,欺哄四川考生,滥竽充数了事。省属高校建设,尤其是西南石油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这样有发展前景的,应该大力给予项目和资金的扶持。在这块上,四川一直非常吝啬,即使是西南交大,对四川一直有怨言。甚至川大,四川给川大的配套资金在全国省份都是很低的。在高校建设上,四川不仅不愿意出钱,还尽出一些奇谭。四川这些年,在扶持省属高校上,做过什么呢?四川省毫无作为,四川省教育厅这几年就只在做一件事:四川医科大学更名。四川省一直在大力推进四川医科大学更名。据说要改西南医科大学。下一步是不是还要改成四川哈佛医科大学?在其他省市看来,高校的发展,给予项目和资金是关键。而在四川省看来,改个大学名字就是成功,四川医科大学更名是四川省主要领导在抓,闹得沸沸扬扬,甚至教育部都很不耐烦了,为了改个四川医科大学的名,四川把教育部也得罪了。四川高考和教育的乱像。根源就在于长期不作为,弱智得让人发指的四川教育部门!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明年四川高考启用全国卷,全国卷和四川卷对比
2016年四川高考,语文和文综(政治、历史、地理),以及外语科小语种(含听力)采用全国卷了,各位家长请奔走相告!”
(原标题:明年四川高考启用全国卷 全国卷和四川卷对比)
2016年四川,语文和文综(政治、历史、地理),以及科小语种(含听力)采用全国卷了,各位家长请奔走相告!”11月24日傍晚,成都市民吴先生在朋友圈发布了这样一条动态。四川省招考委、省厅正式下发2016年我省普通高考使用全国卷有关问题的通知后,学子和家长对此反应热烈。那么,全国卷和四川卷究竟有什么不同?高三学生在各学科的复习过程中又该如何备考?24日,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到成都市多位知名的学科老师,为高三学子们释疑解惑。语文全国卷设选考题 涉及选修内容更多成都铁中教师、四川省特级教师杨小川,把新课标全国卷与四川卷题型做了比对。他说,以2015年的《考试说明》为例,在考试范围方面,四川卷有其专属性特点,四川省的选修课程设置为选修1A,它包括《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和《语言文字应用》两个模块,而选修1B的内容,在考查时几乎不涉及。全国卷的选修五个系列在高考考查时,则均有不同程度涉及,这更有利于全面考测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试卷结构方面,四川卷共21题,分第1卷和第2卷,全部为必考题,不设选考题。全国卷全卷20题左右,题型与四川卷基本一致,试卷分为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其中,阅读题分必考题和选考题,必考题要求考生全部作答,选考题考生只能从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中选择一类作答。从这一点上来说,全国卷的试题结构彰显了试题的灵活性,选考题的设置给了学生更大的展现个人能力的舞台,且有利于学生突出其不同的特点。老师支招:对于复习备考,在2016年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出版之前,应做好两手准备,一方面认真研究新课标以及2015年全国卷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另一方面,做好第一轮的专题复习,特别是四川卷与全国卷共同的地方,这样就可以轻车熟路,驾轻就熟。全国卷相比四川卷 最难的应是诗歌鉴赏成都树德中学教务处主任、高三语文老师李丹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她班上的学生刚进入高三时,在没有针对全国卷专门训练的情况下,学生的平均得分相比四川卷低了5到10分。经过两个月强化训练,目前两者的差距大概在5分以内。李丹说,语文全国卷更重视文化和思想。而四川卷更着重考查语文味道和文学性。全国卷基本上不会涉及纯记忆性的题目。语文考题中,全国卷相比四川卷,最难的应该是诗歌鉴赏,对学生的思维深度和文化积淀非常看重,试题中选择的诗歌是日常诗歌词典中找不到的,而且文章不好懂。因此,建议学生每天读懂一首诗歌,不需要花太多的精力去做题,重点在读懂,要见多识广。从阅读的主观题来说,全国卷会给出两篇文章供学生二选一完成,分别是小说和传记。而四川卷只有一篇文学作品或散文。从作文来看,全国卷的命题开放性更强,与现实结合紧密,给学生个性空间更大。四川卷的作文角度比较传统,题目选择方面喜欢用有哲理的材料。老师支招:“不管考试的题型发生怎样的变化,语文考试的核心素养是一致的,也就是考查学生读和写的能力。学生要多关注社会时事,每周都应该阅读时事素材,特别是关注主流媒体的报道。”李丹举例说,前段时间屠呦呦获诺奖,黄晓明大婚,她便布置学生就这两个素材写一篇作文,目的就是为了考查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地理全国卷考查手段案例化 学生要多关注生活全国卷的地理试题和四川卷的地理试题有哪些不同?成都市特级教师、石室中学地理教师翁明说,全国卷地理试题的考查手段更加案例化,“全国卷的地理试题,每道试题都是一个案例,而且这些案例都来自真实的案例,不会照搬教材上的案例,所以更加考查学生的解题能力。”翁明说,新课标地理教学有一个核心理念,就是“教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所以如果学生们更关注自己所生活的世界,将所见所闻与所学的知识产生联系,那么在学习新课标地理时会更加容易。老师支招:建议学生们多多关注社会,多多关注生活,锻炼出更强的思维能力。政治全国卷更突出全国热点 学生少用套话答题在采访成都树德中学高三政治老师何海燕时,她将全国卷与四川卷相比,归纳出了四个方面的变化。第一,全国卷的考纲是四大必修模块,而经济学常识的内容不考,因此从考纲的范围来说,全国卷给学生减了压,“全国卷和四川卷在每一个部分占据的分值大体相当,经济生活占的比重最大,文化所占比重较小。”第二,全国卷更加突出全国热点问题,比如今年学生就应该关注十三五规划。四川卷则对地方热点的关注度更高。第三,全国卷更强调以能力立意为重点的考查,试题更加灵活,主观题答案设置更灵活。套话在全国卷几乎用不上。第四,全国卷对试题的区分度更强,也就是基础题、中档题、难度题的区分更大。老师支招:建议采用案例复习法,通过解读典型的高考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同时,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和试题应该少而精,不在乎学生做了多少,而更应该重视学生理解了多少。历史全国卷单独考选修内容 题型更加灵活成都市学科带头人、成都石室中学高级历史教师伍陵说,全国卷和四川卷在历史试题上体现的不同,主要在于对选修内容的测试。“以往四川卷的历史考试,选修内容的知识点是混杂在各个题目中的。而全国卷历史试题中,专门将选修内容的知识点提出来,出了一道15分的题。这道题的题型灵活度更高,对学生解题能力和解题方法的要求也就更高。”老师支招:学生应该养成习惯去思考问题,加大思维训练,在复习过程中以大纲和课标为标准,突出重点,同时也应注重对全国卷试题的训练,增强解题能力。专家观点考生不必惊慌 查漏补缺还来得及“从四川出台的新的高考命题方式来看,这是无缝接轨全国卷、逐步稳妥过渡的方式,对考生来说是好事,不必惊慌。”成都市教科院院长罗清红说,数学、理综采用四川卷已有五年,这两个一直是拉开差距、提高区分度的科目,如果学生不熟悉命题方式会造成很大偏差,所以从2016年高考数学、理综仍旧采用四川卷来看,还是充分考虑到了四川省的情况。“目前距2016年高考还有半年多时间,学生缺失的知识还来得及查漏补缺,各地也完全有时间根据接下来的诊断性考试、模拟考试进行考点细分和调整。”罗清红说。教学现状成都市各高中基本已开始针对全国卷教学
根据24日四川省教育厅官方网站公布的消息,从2017年起,四川省普通高考各科将全部使用全国卷。这意味着四川省目前正读高二的学生,2017年参加高考时,所有科目的考试都会使用全国卷。那么,现在成都市各个高中高二年级的学生,是否做好了相应的准备?对此,记者联系到成都七中、成都石室中学、成都树德中学、成都七中万达学校,他们对此均给出了几乎相同的回答:目前学校已开始针对全国卷进行教学工作。成都石室中学地理教师翁明说,他班上的高三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已经按照新课标和全国卷的考纲在进行教学。“其实每个学科的核心内容是一样的,学生们应该在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下,注重能力培养。而老师不必刻意去向学生解读全国卷和四川卷的不同,只需保持一颗平常心,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多多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好。”华西都市报记者郭枫李寰张峥
本文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四川高考一本录取率全国倒数第一,所以就有人组织今天到陕西街。
  我朋友去了,还发来几个照片。
  然后12:30发来最后一句:抓人了,闪
  就再无法联系上,电话不接,微信没回。
  请问有附近的朋友么?告知下当时情况。谢谢
》》》成都版最近热帖:
楼主发言:12次 发图: | 更多
  找到了,被驱散了,没有抓进去。
  把人心驱散就行了么?
  四川的考生不容易啊。  大家了解下吧。  
  个人认为,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公平,这是国家的耻辱,严重阻碍了人才的向上流通,行在当代,祸害四方,贻害无穷;南水可以北调,西电可以东送,为何教育资源却无法给到中西部人民照顾? 人才是当今世界竞争之根本,哎,呜呼哀哉!
  甘肃、广东、河南、辽宁、山西、西藏、四川一本录取率都在8%以下被家长们戏称地狱模式。咱们四川,近三年平均一本录取率只有5.37%,一百个人中仅有5个人能上一本,还没有西藏高。换言之,四川的高考难度是全国之最!
  不是四川高考最难 而是四川考生最烂
  @聪明的小蜗牛
09:43:00  不是四川高考最难 而是四川考生最烂  -----------------------------  这你就纯粹胡扯了。你可以去了解下入学后大一的考试成绩。看看四川考生在排名和他们高考成绩跟各地分数线差。
  生在天朝,苟活足已........
  忍无可忍  
  @聪明的小蜗牛
09:43:00   不是四川高考最难 而是四川考生最烂   -----------------------------  @网名如此霸气
10:50:00   这你就纯粹胡扯了。你可以去了解下入学后大一的考试成绩。看看四川考生在排名和他们高考成绩跟各地分数线差。  -----------------------------  算了吧
你自己去四川大学看看成绩最好的是外地的还是四川的。 山东上专科的都可以碾压四川重本线。四川就古代来说
状元也是少于江浙
无他就是边疆而已  
  山东湖北啥的,确实份数奇高。但是,人家说的是录取率。  话说,试卷都不一样,没法比较。据说今年四川开始用全国卷。  
  @聪明的小蜗牛
09:43:00  不是四川高考最难 而是四川考生最烂  -----------------------------  @网名如此霸气
10:50:00  这你就纯粹胡扯了。你可以去了解下入学后大一的考试成绩。看看四川考生在排名和他们高考成绩跟各地分数线差。  -----------------------------  @聪明的小蜗牛
06:56:00  算了吧
你自己去四川大学看看成绩最好的是外地的还是四川的。 山东上专科的都可以碾压四川重本线。四川就古代来说
状元也是少于江浙
无他就是边疆而已  -----------------------------  请稍微客观有逻辑点,别为喷而喷。这里不是婆媳或者情感论坛,需要靠撒泼。  首先,四川整体成绩可能不如江浙乃至湖北山东等,但也是全国靠前的省份。你那个所谓的最烂,呵呵,不是瞎扯是什么?  其次,你说的山东专科超四川重点,呵呵。  还有,我儿子刚好去年上的川大,按超录取分数线算,是中等。大学里的测试,基本在前20%。
  就当是因为四川人多嘛。这个都是历史问题了,四川人在京城当官的也少,都跑切搓麻将去了,要是都去奋斗当京官,估计以后四川福利自然就多了。  
  说实话四川录取率全国最低我都想不到,也根本想不明白怎么出现这种情况的,总被人说四川穷我现在都想通了。
  顶起来
  四川不是穷,是文化这块相对弱点。
  @新慧001
15:02:00  四川不是穷,是文化这块相对弱点。  -----------------------------  相对弱咋也不是倒数甚至倒数第一吧。。。  中大的一个亲戚也挺郁闷,广东咋也是倒数的。。。。
  山东分数确实挺高的,这点是事实。四川的分数不清楚
  @聪明的小蜗牛
09:43:00  不是四川高考最难 而是四川考生最烂  -----------------------------  @网名如此霸气
10:50:00  这你就纯粹胡扯了。你可以去了解下入学后大一的考试成绩。看看四川考生在排名和他们高考成绩跟各地分数线差。  -----------------------------  啥意思,直接点
  @网名如此霸气 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
  现在才知道自己这么优秀哈  90年代中期上重本,一直认为自己学习很差
  各位,去查一下高考人数和录取率再来喷四川参考人数多好不好,以2013年为例,第一是广东72.7万,河南71.63万,四川54万,安徽51.1万,山东50.9万,江苏45.1万,最少的西藏1.89万,人数的差异大不到录取率的差这么多的。
  四川人都死光了吗?出来…  
  在重庆读的书,同一所学校录取线我们省跟四川差了几十分,而且当年做四川高考题表示也不难啊,一本线也不高,入学之后反正我们学院还没听过哪个四川籍的学生成绩优异的,其实是整体水平都不高。。。吧,要是提高录取率。。。你们还要继续降分录取嘛。倒是河南需要扩招。
  重庆酉阳县,高中二中录取先录取县城的,再录取乡镇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对本县人民尚且如此,就更没有资格说北京上海不公了
  四川教育资源真的很烂,除了成都,周边其余地方教育资源都成啥样了!辍学率太高了,特别是有些教师素质也低,每年劝那些初中毕业的去读没用的职业学校,赚黑心钱。。
  一个官员任性的社会,一个没有公平的社会。
  有几个误解:四川人口多是由于超生。我告诉你根本不是这么回事,现在城市里90后都是独生子女,郊县农村的也是一个。人口多,那是因为人口基数大。  四川现在不穷,说四川穷的请来四川看看,让你吃撑了还想吃,因为饮食不错,消费相对发达地区确实要低一些,宜居城市。至于说偏远地区经济,哪个省份都一样吧,一百步笑八十步。  四川教育,我没有比较,因为高考卷都不一样。如果指标是计划的,请多给我们一些,因为现在我们人多粥少,如果全国统一考试统一录取,我们双手赞成,因为我们四川也绝不会是垫底的。
  出生人口这么多,还问为什么,你是不是黑户?
  看了很多没文化的回帖后,我觉得部分地区录取率高是必要的。
  可能是四川人口第一吧,基数大啊
  全国统一考卷,统一录取分数线,无地方保护!那么北京的可能没几个上大学
  hahahaha
  四川倒数第一,那么云南贵州呢?哈戳戳的
  不患寡而患不均
  @瓶子dodo
08:35:00  在重庆读的书,同一所学校录取线我们省跟四川差了几十分,而且当年做四川高考题表示也不难啊,一本线也不高,入学之后反正我们学院还没听过哪个四川籍的学生成绩优异的,其实是整体水平都不高。。。吧,要是提高录取率。。。你们还要继续降分录取嘛。倒是河南需要扩招。  -----------------------------连最基本的录取率和分数线的区别都没搞清楚,可想而知你读的是什么大学。你试卷难400分重本线,别人简单600重本线。
  全国统一考卷统一录取,西藏新疆青海一本率零点几,等着人家独立?
  我是山东人,现定居成都,我95年211大学毕业,现在女儿正在经历小升初,关于教育这事儿,我想我有发言权。第一,四川、山东考生都是教育不公的受害者,没必要相互指责;第二,高考教育不公的最大问题是一本录取率及考题难度有待重新考量,说白了就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能只向权力与财富集中地倾斜,不能让落后地区和人口大省的考生向上的路越来越窄;第三,如果是因为国家高等教育战略发生改变(比如普通高校学术化和职高技能化),也应该循序渐进,更不能以牺牲人口大省为代价。此事关乎民众切身利益,希望高层能尽快调整相关政策,日久生民心啊!
  我以前也以为成都1.5线城市,来了后,发觉就二三线而已。四川很穷
  北京考生:“老爸,我考了530,比一本分数线高53分,估计能上北大!”“儿子真有出息!走,去上海旅游去!”安徽考生:“爸,我考了530,跟三本线差了20分,我上大专吧?”“真没出息,别上了,滚上海打工去吧!”上海考生:“爸,我考了530,估计上复旦没问题,干脆送我出国吧?”“行,去学个工商管理,正好回来帮我。今年又从安徽招了不少农民工,这些人没文化,不管不行。   2、寒风呼啸的帝都,万千灯火中的一点明亮下,一个孩子正拿着数学作业立于书桌一旁。  “孩子,真抱歉,”已埋头于书桌前许久的父亲,抹了抹额上渗出的汗珠,“现在的题目,比以前真难了不是一点点......”  “爸,你可是北大毕业生啊......”  父亲尴尬一笑,笑中有愧。  这时,家中的保姆恰巧经过桌前,一瞥桌前的卷子,顺手抄起一支笔,文字、数字像蝼蚁一般在草稿纸上排起队。  “你还是继续去忙你的吧......”父亲不耐烦的挥了挥手,脸上带着不屑。保姆不答,面上毫无表情。  须臾,题得解,父亲看着草稿纸上精妙而富有条理的解题,面上满是惊愕,“莫...莫非,你老家是......?”  “安徽。”保姆答,脸上依旧毫无表情。  北风像野兽一样继续敲打着窗户。  你当年高考多少分?父亲问,保姆看看父亲:您呢?父亲喝口水:290分,我来自边疆。  保姆默默开始收拾桌子的东西,父亲看着她:你?  保姆回头:我625分。那年高考我差了差了五分!  孩子他妈在门外听得真切。想当年自己400分进北大,多亏有个北京户口,要不然现在可能与保姆互换角色了。暗自庆幸:感谢教育部[胜利]!  北风像野兽一样继续敲打着窗户,咚咚地响着![发怒][发怒][发怒][发怒] 第二天,保姆带来一个本子,递给孩子:去看吧,也许有用。孩子接过来一看,昨晚的那道题用十八种不同解法,分步骤详细满满写了一本,还有各种扩展的训练题。父亲惊呆了:这是?保姆答:这是我老公写的。我老公也是安徽的。看,在那边楼下卖烧饼的那个男人就是我老公。[抓狂][抓狂][抓狂][抓狂][抓狂][抓狂][抓狂]。
看到的朋友请转发!希望能改变这种不平等的教育机制!!!  不求点赞求转发!
  强烈要求全国一张卷,统一分数线
  国家连高考试卷和分数线都统一不了,凭什么统一台湾
  持续关注~
  和土匪讲道理,有用吗
  省委必须负责!并为如何在5年内提高到首都现在标准出方案,否则集体下台向全川人民和学子谢罪!
  有很多话想说,但是又无话可说。。我们那是四川18线开外的镇上。。班里最好的考了西科大,但是我们县城最好的中学,考上大学的多的多。。。县里最好的老师在最好的学校,我们那的好老师基本也跑到县里学校去了。。是我们学生不努力吗??我一直生活在浙江的堂弟有次去我们那玩,然后陪我去学校补课,刚好英语课,他说我们的英语老师口音好奇怪,而且语法都讲错了。。。在那样的环境里,真的,是我们不努力吗??班里最好的学生,家里穷,学习到半夜,所有的老师重点培养的对象,师资条件在那里。。。我无力对高考政策说些什么,我现在只有努力改变自身,让我的孩子能有个好的教育环境。。。我想这就是为什么一线城市房价各种高,还是有很多外地人想往里面挤的其中一个原因吧。。。与其等着国家不知道多久能改变的高考政策。。还不如找些其他出路。。。
  @风细细7
11:52:00  有很多话想说,但是又无话可说。。我们那是四川18线开外的镇上。。班里最好的考了西科大,但是我们县城最好的中学,考上大学的多的多。。。县里最好的老师在最好的学校,我们那的好老师基本也跑到县里学校去了。。是我们学生不努力吗??我一直生活在浙江的堂弟有次去我们那玩,然后陪我去学校补课,刚好英语课,他说我们的英语老师口音好奇怪,而且语法都讲错了。。。在那样的环境里,真的,是我们不努力吗??班里最好的学生,...  —————————————————  首先。。全国的师资力量都不一样。。。  
  就以现在的录取比例,四川还是偏高,还得再减点,我们四川命贱,名额腾出来还债,还给你们的521
  倒数第二个镜头太牛逼了尤其那句“老娘的生意”!!!让我想起了《伊丽莎白2》的“老娘也可以呼风唤雨!!!”
  把成都除开,四川其它地方才可怜。但无论如何四川一本率排最后一名很奇葩。看看清华大学这么多年的优生各省排名就知道四川考生是比较优秀的。另外大家把北京上海看得很清楚,但你们有没有关注一下青海宁夏的一本率排到第几的,看了之后你会更觉得奇怪。没人会想到他们一天三叩五拜的居然这么高的一本率吧。
  现在是和平时期,国难的时候,他们说四川改多支援一点。和平时期,他们的说法四川应该多奉献一点。反正在这个朝代四川一直是后爹后妈养的,习惯了、无语了。没什么可说的了。
  江苏的教育质量高
  @聪明的小蜗牛
09:43:00  不是四川高考最难 而是四川考生最烂  -----------------------------  老子一巴掌扇死你
  说穿了,你们就是反对扩招。大学要挣钱,自然要扩招。要扩招,自然要向有钱人倾斜,大学是不包分配的,穷人越少越好。
  四川考生烂?尼玛没去四川做个考题不要信口开河。四川从中学开始就全套黄冈秘籍各种辅导教材英语使用(许国璋作为辅导教材)成山的给我们塞。试卷多到一学期下来几十斤,尼玛除了吃饭撒水,时间都在做题做题。尼玛教学不要太苛责。北大清华里面不一定全是优秀学生好吧。高考地域歧视这种只有在中国才这么恶心。北京缺什么就在各省里面抢劫去填补,不要脸的,清华北大出来多少贪官?喂出来一帮狗官到头来还全他妈卷款潜逃了。
  @不虚哪个
19:25:00  四川倒数第一,那么云南贵州呢?哈戳戳的  -----------------------------
  @聪明的小蜗牛
09:43:00  不是四川高考最难 而是四川考生最烂  -----------------------------  几把,你去查一下去年录取分数线
  因为四川生活太安逸,都一个一个不想努力。俗话说:少不入川,老不出蜀。年纪轻轻的,待在四川,都是浪费青春啊。当然,如果你生在四川,那也没办法了。不过好在,古往今来,吃吃火锅,打打麻将,日子也就这么过来了,其实上不上一本,和生活真没多大联系。上了一本的人,都要奋斗半辈子,在北上广买套房,还不如舒适的生活来的实在。
  @瓶子dodo
08:35:00  在重庆读的书,同一所学校录取线我们省跟四川差了几十分,而且当年做四川高考题表示也不难啊,一本线也不高,入学之后反正我们学院还没听过哪个四川籍的学生成绩优异的,其实是整体水平都不高。。。吧,要是提高录取率。。。你们还要继续降分录取嘛。倒是河南需要扩招。  -----------------------------  @fsdasdasdasf
19:46:00  连最基本的录取率和分数线的区别都没搞清楚,可想而知你读的是什么大学。你试卷难400分重本线,别人简单600重本线。  -----------------------------  活活,四川考生去重庆火炉的都是其他地方选剩下的,正好给不明觉厉的外省人找存在感,哈哈哈
  @瓶子dodo
08:35:00  在重庆读的书,同一所学校录取线我们省跟四川差了几十分,而且当年做四川高考题表示也不难啊,一本线也不高,入学之后反正我们学院还没听过哪个四川籍的学生成绩优异的,其实是整体水平都不高。。。吧,要是提高录取率。。。你们还要继续降分录取嘛。倒是河南需要扩招。  -----------------------------  在补充一下,俺是川北的,离重庆300公里,大城市重庆4月份的气温就和俺们这嘎达7月份不相上下了,而且贴别潮湿,哥在永川工作过,哥离开重庆时是被解放的感觉——感谢党啊
  @每天猫扑到零晨
14:15:00  出生人口这么多,还问为什么,你是不是黑户?  --------------------------  强盗逻辑,西藏人口少吧,为什么录取率也这么低呢?
  那宁夏人口也不多,为什么录取率这么高呢?谁能说说
  @冷静的美女子
12:53:00  就当是因为四川人多嘛。这个都是历史问题了,四川人在京城当官的也少,都跑切搓麻将去了,要是都去奋斗当京官,估计以后四川福利自然就多了。  —————————————————  王健林就一商人,商人能制定国家政策吗?  
  教育不公平啊
  一开始江苏叫苦,然后北京叫屈,现在四川也来凑热闹,最后一名总得有人当吧,支援西部不就是支援你们吗?这还不够?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不公平谈公民受教育权利的不公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是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行计划生育,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  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了的法律。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于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自日  起施行。共七章四十七条。  中文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外文名 Population and family planning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通过日期   日 施行日期 日 发布单位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平衡的  宪法和计划生育法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制定的,每个公民的生育权都是平等的。你违法超生就已经侵犯了他人平等享受各项权利的利益,  这其中就包括生育权、平等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在中国,教育的本质是为了更好地传宗接代,你超生就必然会剥夺他人传宗接代的权益。  道无法不立,法无道不立。甘茂亡秦
  @聪明的小蜗牛
09:43:00  不是四川高考最难 而是四川考生最烂  -----------------------------  @网名如此霸气
10:50:00  这你就纯粹胡扯了。你可以去了解下入学后大一的考试成绩。看看四川考生在排名和他们高考成绩跟各地分数线差。  -----------------------------  这个应该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本来这个名额分配就不具公平性。
另外,四川是个大省,山区面积很大,城镇化水平不一定高。如光看成都等几个城市,高考升学率应该不会太低。
总归,高考分配名额,是屁股决定脑袋的事情。
  @聪明的小蜗牛
09:43:00  不是四川高考最难 而是四川考生最烂  -----------------------------  @网名如此霸气
10:50:00  这你就纯粹胡扯了。你可以去了解下入学后大一的考试成绩。看看四川考生在排名和他们高考成绩跟各地分数线差。  -----------------------------  @聪明的小蜗牛
06:56:00  算了吧
你自己去四川大学看看成绩最好的是外地的还是四川的。 山东上专科的都可以碾压四川重本线。四川就古代来说
状元也是少于江浙
无他就是边疆而已  -----------------------------  山东可是孔孟之乡啊,自古苏浙出才子啊。
  历届国际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中国获奖学生名单  数学  第26届(1985年,芬兰)   吴思皓 (男) 上海向明中学 铜牌 上海交通大学   王 锋 (男) 北京大学   第27届(1986年,波兰)   李平立 (男) 天津南开中学 金牌 北京大学   方为民 (男) 河南实验中学 金牌 北京大学   张 浩 (男) 上海大同中学 金牌 复旦大学   荆 秦 (女) 陕西西安八十五中 银牌 北京大学   林 强 (男) 湖北黄冈中学 铜牌 中国科技大学   第28届(1987年,古巴)   刘 雄 (男) 湖南湘阴中学 金牌 南开大学   滕 峻 (女) 北京大学附中 金牌 北京大学   林 强 (男) 湖北黄冈中学 银牌 中国科技大学   潘于刚 (男) 上海向明中学 银牌 北京大学   何建勋 (男) 广东华南师范大学附中 铜牌 中国科技大学   高 峡 (男) 北京大学附中 铜牌 北京大学   第29届(1988年,澳大利亚) * 团体总分第二   陈 晞 (男) 上海复旦大学附中 金牌 复旦大学   韦国恒 (男) 湖北武汉武钢三中 银牌 北京大学   查宇涵 (男) 南京十中 银牌 北京大学   邹 钢 (男) 江苏镇江中学 银牌 北京大学   王健梅 (女) 天津南开中学 银牌 北京大学   第30届(1989年,原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团体总分第一   罗华章 (男) 重庆水川中学 金牌 北京大学   俞 扬 (男) 吉林东北师范大学附中 金牌 吉林大学   霍晓明 (男) 江西景德镇景光中学 金牌 中国科技大学   唐若曦 (男) 四川成都九中 银牌 中国科技大学   颜华菲 (女)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附中 银牌 北京大学   蒋步星 (男) 新疆石河子五中 金牌 清华大学   第31届(1990年,中国) * 团体总分第一   周 彤 (男) 湖北武汉武钢三中 金牌 北京大学   汪建华 (男) 陕西汉中西乡一中 金牌 南开大学   王 菘 (男) 湖北黄冈中学 金牌 北京大学   余嘉联 (男) 安徽铜陵一中 金牌 清华大学   张朝晖 (男) 北京四中 金牌 北京大学   库 超 (男) 湖北黄冈中学 银牌 北京大学   第32届(1991年,瑞典) *团体总分第二   罗 炜 (男) 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附中 金牌 北京大学   张里钊 (男) 北京大学附中 金牌 北京大学   王绍昱 (男) 北京大学附中 金牌 北京大学   王 菘 (男) 湖北黄冈中学 金牌 北京大学   郭早阳 (男) 湖南师范大学附中 银牌 清华大学   刘彤威 (男) 北京大学附中 银牌 北京大学   第33届(1992年,前苏联) *团体总分第一   沈 凯 (男) 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中 金牌 上海交通大学   杨保中 (男) 河南郑州一中 金牌 北京大学   罗 炜 (男) 黑龙扛哈尔滨师大附中 金牌 北京大学   何斯迈 (男) 安徽安庆一中 金牌 中国科技大学   周 宏 (男) 北京大学附中 金牌 北京大学   章 寅 (男) 四川成都七中 金牌 北京大学   第34届(1993年,土耳其)   周 宏  北京大学附中 金牌 北京大学   杨 克  湖北武汉武钢三中 金牌 清华大学   袁汉辉  广东华南师范大学附中 金牌 清华大学   刘 炀  湖南师范大学附中 金牌 上海交通大学   张 镭  山东青岛二中 金牌 北京大学   冯 炯  上海向明中学 金牌 上海交通大学   第35届(1994年,香港) *团体总分第二   张 健 (男) 上海市建平中学 金牌 北京大学   姚健钢 (男)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附中 金牌 北京大学   彭建波 (男) 湖南师范大学附中 金牌 北京大学   奚晨海 (男) 北京大学附中 银牌 北京大学   王海栋 (男)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 银牌 复旦大学   李 挺 (男) 四川内江安岳中学 银牌 北京大学   第36届(1995年,加拿大)   常 成  哈尔滨师范大学附中 金牌 北京大学   柳 耸  山东实验中学 金牌 北京大学   朱辰畅  湖北武汉武钢三中 金牌 北京大学   王海栋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 金牌 复旦大学   林逸舟  山东实验中学 银牌 清华大学   姚一隽  上海复旦大学附中 银牌 复旦大学   第37届(1996年,印度) *团体总分第六   陈华一 (男) 福建省福安一中 金牌 北京大学   闫 理 (男) 北京二十二中 金牌 北京大学   何旭华 (男) 重庆十八中 金牌 北京大学   王 列 (男) 辽宁沈阳育才学校 银牌 北京大学   蔡凯华 (男) 江苏启东中学 银牌 中国科技大学   刘 拂 (女) 上海复旦大学附中 铜牌 北京大学   第38届(1997年,阿根廷) *团体总分第一   邹 瑾 (男) 湖北武汉武钢三中 金牌 北京大学   孙晓明 (男) 山东青岛二?? 金牌 北京大学   郑常津 (男) 福建福安一中 金牌 北京大学   倪 忆 (男) 湖北黄冈中学 金牌 北京大学   韩嘉睿 (男) 广东深圳中学 金牌 北京大学   安金鹏 (男) 天津一中 金牌 北京大学   第39届(1998年,台北) 因故未参赛   第40届(1999年,罗马尼亚)   瞿振华 (男) 上海市延安中学学生 金牌 北京大学   李鑫 (男) 华南师范大学附中学生 金牌 北京大学   刘若川 (男) 东北育才学校学?? 金牌 北京大学   程晓龙 (男) 湖北武汉武钢三中 金牌 北京大学   孔文彬 (男) 湖南师范大学附中学生 银牌 北京大学   朱琪慧 (男) 华南师范大学附中学生 银牌 清华大学   第41届(2000年,韩国)   恽之玮 (男) 江苏常州高级中学学生 金牌 北京大学   李鑫 (男) 广州华南师范大学附中学生 金牌 北京大学   袁新意 (男) 湖北黄冈中学学生 金牌 北京大学   朱琪慧 (男) 广州华南师范大学附中学生 金牌 清华大学   吴忠涛 (男) 上海中学学生 金牌 北京大学   刘志鹏 (男) 长沙一中学生 金牌 北京大学   第42届(2001年,美国)   肖 梁 北京人大附中 金牌 北京大学   张志强 长沙市一中 金牌 北京大学   余 君 湖南师大附中 金牌 北京大学   郑 晖 湖北武汉武钢三中 金牌 北京大学   陈建鑫 江苏启东中学 金牌 清华大学   瞿 枫 东北育才学校 金牌 北京大学   第43届(2002年,英国)   王博潼 东北育才学校 金牌 北京大学   付云皓 清华大学附中 金牌 北京大学   王 彬 西安铁路第一中学 金牌 北京大学   曾宪乙 湖北武汉武钢三中 金牌 北京大学   肖 维 湖南师大附中 金牌 清华大学   符文杰 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 金牌 清华大学   第44届(2003年,日本)   付云皓 清华大学附中 金牌 北京大学   向 振 长沙市一中 金牌 清华大学   王 伟 湖南师大附中 金牌 北京大学   方家聪 华南师大附中 金牌 北京大学   万 昕 四川彭州中学 金牌 北京大学   周 游 湖北武汉武钢三中 银牌 北京大学   第45届(2004年,希腊)   黄志毅 华南师大附中 金牌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朱庆三 华南师大附中 金牌 北京大学   杨诗武 黄冈中学 (金牌) 北京大学   李先颖 湖南师大附中 (清华大学) (金牌)   彭闽昱 鹰潭市一中 (金牌) 北京大学   林运成 上海中学 (金牌) 北京大学   第46届(2005年)   任庆春 天津耀华中学 金牌 北京大学   刁晗生 华东师大二附中 金牌 北京大学   罗 晔 江西师大附中 金牌 北京大学   康嘉引 深圳中学 金牌  北京大学   邵烜程 复旦大学附中 金牌 北京大学   赵彤远 石家庄二中 银牌 北京大学   第47届(2006年)   柳智宇 华中师大一附中 第47届国际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北京大学   沈才立 浙江镇海中学 第47届国际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北京大学   邓煜 深圳高级中学 第47届国际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北京大学   金龙 东北师大附中 第47届国际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北京大学   甘文颖 武汉武钢三中 第47届国际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北京大学   任庆春 天津耀华中学 第47届国际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北京大学   第48届(2007年)   沈才立(浙江镇海中学) 36分金牌保送院校:北大   付 雷(湖北武汉武钢三中)30分 金牌 保送院校:北大   王 烜(广东深圳中学)30分 金牌 保送院校:北大   杨 奔(北京人大附中)30分 金牌 保送学校: 北大   马腾宇(东北师大附中)28分 银牌保送院校:高二,北大预录   胡 涵(湖南师大附中)27分 银牌 保送院校:北大   
  第49届(2008年西班牙首都马德里)    牟晓生 上海中学 42分 金牌    韦东奕 山东师大附中 42分 金牌    张 成 华东师大二附中 35分 金牌    陈 卓 华中师大一附中 35分 金牌    张瑞祥 人大附中 35分 金牌    吴天琦 浙江嘉兴一中 28分 银牌   第50届(2009年德国不莱梅)    韦东奕 山东师大附中 42分 金牌    赵彦霖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 38分 金牌    黄骄阳 四川省成都七中 36分 金牌    林博 北京市人大附中 35分 金牌    郑凡 上海市上海中学 35分 金牌    郑志伟 乐清市乐成公立寄宿学校35分 金牌   第51届(2010年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    聂子佩 上海市上海中学 42分 金牌    李嘉伦 浙江省乐清乐成公立寄宿学校 36分 金牌    肖伊康 河北省唐山一中、 34分 金牌    张敏(女) 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 30分 金牌    赖力 重庆市南开中学 28分 金牌    苏均 福建省福州一中 27分 金牌    第52届(2011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    陈麟 北京市人大附中 38分 金牌    周天佑 上海市上海中学 34分 金牌    姚博文 河南省实验中学 30分 金牌    龙子超 湖南省师大附中 30分 金牌    靳兆融 北京市人大附中 29分 金牌    吴梦希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 28分 金牌
  物理    中国参加的历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奖牌得主   第17届(1986年,英国)   林 晨 (男) 银牌 北京大学*   卫 星 (男) 铜牌 复旦大学*   张 明 (男) 表扬 北京大学   第18届(1987年,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陈 恂 (男) 湖北武汉一中 银牌 北京大学 (摩根大通银行分析师)   黎锦晖 (男) 山东实验中学 银牌 北京大学   吴爱华 (男) 湖北荆州中学 铜牌 北京大学   张燕平 (男) 北京四中   铜牌 北京大学 (?)   唐鹏飞 (男) 四川简阳中学 铜牌 北京大学 (工程师) (Berkeley)   第19届(1988年,奥地利)   陈岩松 (男) 福建师范大学附中 金牌 北京大学   徐剑波 (男) 浙江鄞县中学 银牌 北京大学 (北大方正技术研究院)   陈 丰 (男) 江苏南箐中学 银牌 北京大学   丁爱东 (男) 北京清华大学附中 铜牌 北京大学   陈 建 (男)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附中 表扬 北京大学   第20届{1989年,波兰} 团体总分第二   葛 宁 (男) 陕西电讯工程学院附中 银牌 清华大学   燕 京 (男) 北京四中 银牌 北京大学   毛 甬 (男) 浙江杭州四中 银牌 北京大学   邱东昱 (男) 湖南长沙一中 银牌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林晓帆 (男) 陕西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铜牌 清华大学   第21届(1990年,荷兰) 团体总分第二   吴明扬 (男) 陕西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金牌 清华大学   周 纲 (男) 浙江慈溪县中学 金牌 北京大学   林 巍 (男) 甘肃兰州西北师范大学附中 银牌 北京大学   陈伯友 (男) 湖南长沙一中 铜牌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段志勇 (男) 湖北武汉六中 铜牌 北京大学   第22届(1991年,古巴) 团体总分第一   王泰然 (男)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 金牌 北京大学   宣佩琦 (男) 浙扛绍兴一中 金牌 北京大学 (Berkeley)   任宇翔 (男)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 金牌 北京大学   吕 强 (男) 天津跃华中学 金牌 北京大学   夏 磊 (男) 北京四中 金牌 北京大学*   第23届(1992年,芬兰) 团体总分第一   陈 涵 (男) 广东江门一中 金牌 清华大学* (Princeton)   李 翌 (男) 湖南师范大学附中 金牌 北京大学* (Caltech)   石长春 (男) 河南开封高中 金牌 北京大学* (Berkeley)   罗卫东 (男) 湖南沅扛一中 金牌 北京大学* (Berkeley)   张霖涛 (男) 湖北江汉油田广华中学 金牌 北京大学* (Princeton)   第24届(1993年,美国) 团体总分第二   张俊安 (男) 湖北沙市三中 金牌 清华大学*   李林波 (男) 河南郑州一中 金牌 清华大学   贾占峰 (男) 北京清华大学附中 银牌 清华大学   韦 韬 (男) 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中 银牌 北京大学   黄稚宁 (男) 湖南长沙一中 铜牌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第25届(1994年,中国) 团体总分第一   杨 亮 (男)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 金牌 复旦大学   韩 岩 (男) 河南郑州一中 金牌 清华大学   田 涛 (男) 四川重庆巴蜀中学 金牌 清华大学* (UCLA)   饶京翔 (男) 北京四中 金牌 北京大学   黄 英 (男) 湖南长沙一中 银牌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第26届(1995年,澳大利亚) 团体总分第一   於海涛 (男) 陕西西安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金牌 北京大学   毛 蔚 (女) 江苏启东市中学 金牌 清华大学(转Caltech)   谢小林 (男)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 金牌 北京大学   倪 彬 (男) 湖南师范大学附中 金牌 清华大学*   蒋 志 (男) 四川潼南中学 金牌 清华大学   第27届(1996年,挪威) 团体总分第一   刘雨润 (男) 北京师大附属实验中学 金牌 北京大学   张 蕊 (女) 吉林省吉林市一中 金牌 北京大学 (Stanford)   徐开闻 (男) 江苏南京市外语学校 金牌 北京大学   倪 征 (男) 湖南长沙一中 金牌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陈汇钢 (男)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 金牌 北京大学   第28届(1997年,加拿大)   赖柯吉 (男) 广西南宁市二中 金牌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Princeton)   连 乔 (男) 福建三明市一中 金牌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Microsoft)   王晨扬 (男) 天津南开中学 金牌 北京大学(转Caltech) (Stanford)   倪欣来 (男) 辽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 银牌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UIUC)   王新元 (男) 湖北黄冈市中学 银牌 清华大学   第29届(1998年,冰岛)   陈宇翱 (男) 江苏启东中学学生 金牌 个人总分第一 中国科技大学   邓志峰 (男) 湖南长沙一中学生 金牌 个人总分第二 北京大学物理系 (Stanford)   李啸峰 (男) 清华大学附中学生 金牌 清华大学   吴欣安 (男) 浙江杭州二中学生 金牌 北京大学 (Stanford)   刘 媛 (女) 天津南开中学学生 金牌 北京大学* (Princeton)   第30届(1999年,意大利)   季 焘 (男) 北京市第四中学学生 金牌 北京大学 (McGill)   蒋 良 (男) 江苏省苏州中学学生 金牌 北京大学 (Harvard)   段雪峰 (男) 湖北荆州中学学生 银牌 北京大学* (Caltech)   张志鹏 (男) 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学生 银牌 北京大学 (Caltech)   贾 旬 (男) 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学生 银牌 北京大学*   第31届(2000年,英国)   肖 晶 (男) 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学生 金牌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吕 莹 (男) 天津南开中学学生 金牌 北京大学   宋均亮 (男) 湖北省华师一附中学生 金牌 北京大学   陈晓升 (男) 江苏梁丰中学学生 金牌 北京大学   张 弛 (男) 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学生 金牌 清华大学*   第32届(2001年,土耳其)   魏轶F 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 金牌 清华大学   施陈博 江苏省启东中学 金牌 清华大学   戚扬 北京师大二附中 金牌 清华大学   刘彦 湖南长沙一中 金牌 北京大学物理系   吴彬 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 银牌 清华大学(转Caltech)   第33届(2002年,印度尼西亚)   樊向军 江苏省启东中学 金牌 个人总分第二 清华大学   杨 桓 湖南师大附中 金牌 清华大学(转Caltech)   顾春晖 华东师大二附中 金牌 清华大学(转Caltech)   陈 阳 华南师大附中 金牌 清华大学   高 俊 黄岗中学 银牌 北京大学   第34届(2003年,台湾) 我国没有参加   第35届(2004年,韩国)   缪亚立 江苏省苏州中学 金牌 个人总分第二 理论比赛第一 清华大学   李真 江苏省启东中学 金牌 清华大学   郎瑞田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附中 金牌 北京大学   高亢 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 金牌 北京大学   施烨明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 金牌 北京大学   第36届(2005年)   戴明劼(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全国理科试验班, 金牌, 保送清华大学)   余江雷(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 金牌, 保送北京大学)   李晗晗(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 金牌, 保送北京大学)   李安(天津市南开中学, 金牌, 保送清华大学理科实验班)   黄武杰(湖南长沙市第一中学, 金牌, 保送清华大学)   第37届(2006年)   王星泽 湖北黄冈中学 第37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物理竞赛金牌 北京大学   裴东斐 郑州一中 第37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物理竞赛金牌 北京大学   张鸿凯 石家庄二中 第37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物理竞赛金牌 北京大学   杨硕龙 苏州中学 第37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物理竞赛金牌 清华大学   朱力 启东中学 第37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物理竞赛金牌 清华大学
  化学  历届国际化学奥赛获奖者,75%左右的保送北大.   网上只有最近6年的部分获奖者所读大学情况.   1987年   化学 第19届 1987年 匈牙利 苏朝晖 男 福建垅海中学 金牌   化学 第19届 1987年 匈牙利 潘炜 男 北京花园路中学 银牌   化学 第19届 1987年 匈牙利 王忠 男 江苏建湖中学 银牌   化学 第19届 1987年 匈牙利 赖热 男 四川新都一中 铜牌   1988年   化学 第20届 1988年 芬兰 汪琛 男 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 金牌   化学 第20届 1988年 芬兰 黄烯 男 北京大学附中 金牌   化学 第20届 1988年 芬兰 倪强 男 江苏苏州市第十中学 银牌   化学 第20届 1988年 芬兰 卢国强 男 福建莆田一中 铜牌   1989年   化学 第21届 1989年 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沈周新 男 福建福州一中 金牌   化学 第21届 1989年 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周沛 男 安徽马鞍山二中 金牌   化学 第21届 1989年 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陈晖 男 北京清华大学附中 金牌   化学 第21届 1989年 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宋越扬 男 浙江杭州学军中学 铜牌   1990年   化学 第22届 1990年 法国 吴颉 女 北京清华大学附中 金牌   化学 第22届 1990年 法国 林傲 男 安徽合肥一中 金牌   化学 第22届 1990年 法国 夏煜 男 湖北武汉六中 金牌   化学 第22届 1990年 法国 王庆根 男 江苏梅安中学 金牌   1991年   化学 第23届 1991年 波兰 林诚 男 福建三明一中 金牌   化学 第23届 1991年 波兰 金宁 男 山东济南一中 金牌   化学 第23届 1991年 波兰 江琪 男 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 金牌   化学 第23届 1991年 波兰 倪浩 男 江苏无锡一中 银牌   1992年   化学 第24届 1992年 美国 郑页 男 北京四中 金牌   化学 第24届 1992年 美国 汤志浩 男 安徽合肥一中 金牌   化学 第24届 1992年 美国 沈君 女 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 金牌   化学 第24届 1992年 美国 林熹晨 男 山东实验中学 银牌   1993年   化学 第25届 1993年 意大利 周彪 男 湖南师大附中 金牌   化学 第25届 1993年 意大利 施威杨 男 北京大学附中 金牌   化学 第25届 1993年 意大利 郑晓亮 男 山东淄博一中 银牌   化学 第25届 1993年 意大利 袁泉 男 湖南师大附中 银牌   1994年   化学 第26届 1994年 挪威 黄永亮 男 湖南师大附中 金牌   化学 第26届 1994年 挪威 李帅格 男 湖南师大附中 金牌   化学 第26届 1994年 挪威 唐海峰 男 江苏无锡一中 银牌   化学 第26届 1994年 挪威 丁胜 男 北京大学附中 银牌   1995年   化学 第27届 1995年 中国 张建辉 男 吉林长春东北师大附中 金牌   化学 第27届 1995年 中国 骆宏鹏 男 湖南师大附中 金牌   化学 第27届 1995年 中国 焦宇辰 男 天津一中 金牌   化学 第27届 1995年 中国 陈景阳 男 江苏扬州中学 金牌   1996年   化学 第28届 1996年 俄罗斯 周小平 男 湖南沅江一中 金牌   化学 第28届 1996年 俄罗斯 汪建明 男 湖南长沙一中 金牌   化学 第28届 1996年 俄罗斯 刘镇宁 男 吉林吉林一中 金牌   化学 第28届 1996年 俄罗斯 王晓化 男 黑龙江大庆四中 铜牌  1997年   化学 第29届 1997年 加拿大 周游 男 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 银牌   化学 第29届 1997年 加拿大 周璐 男 江苏启东中学 银牌   化学 第29届 1997年 加拿大 刘登峰 男 湖南师大附中 银牌   化学 第29届 1997年 加拿大 潮兴娟 女 北京清华大学附中 银牌   1998年   化学 第30届 1998年 澳大利亚 刘铭钊 男 黑龙江齐齐哈尔一中 金牌   化学 第30届 1998年 澳大利亚 陈以昀 男 河南郑州一中 银牌   化学 第30届 1998年 澳大利亚 廖涵 男 湖南长沙一中 银牌   化学 第30届 1998年 澳大利亚 谢佳 男 湖北荆州中学 银牌   1999年   化学 第31届 1999年 泰国 洪毅颖 女 福建厦门一中 金牌   化学 第31届 1999年 泰国 付丹 男 湖北黄冈中学 金牌   化学 第31届 1999年 泰国 陈德来 男 湖南长沙一中 银牌   化学 第31届 1999年 泰国 曹晓宇 男 福建龙岩一中 银牌   2000年   化学 第32届 2000年 丹麦 陈政 男 湖南长沙一中 金牌   化学 第32届 2000年 丹麦 冯玮 男 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 金牌   化学 第32届 2000年 丹麦 汤砚蔚 男 浙江杭州二中 金牌   化学 第32届 2000年 丹麦 张靖 女 江苏盐城中学 银牌   01年   化学 第33届 2001年 印度 陈思远 男 湖南长沙一中 金牌   化学 第33届 2001年 印度 罗佗平 男 福建厦门双十中学 金牌   化学 第33届 2001年 印度 韩德伟 男 天津南开中学 金牌   化学 第33届 2001年 印度 张维 男 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 银牌   02年   化学 第34届 2002年 荷兰 朱烨 男 山东实验中学 金牌 保送北大   化学 第34届 2002年 荷兰 吕华 男 湖南师大附中 金牌 保送北大   化学 第34届 2002年 荷兰 刘伟山 男 广东华南师大附中 金牌 保送北大   化学 第34届 2002年 荷兰 王峰 男 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 金牌 保送北大   03 年 化学35届   周 焱 化学金牌 山西省实验中学 保送北大   晏奇帆 化学金牌 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 保送北大   倪奔博 化学金牌 江苏省启东中学 保送北大   胡蓉蓉 化学金牌 湖南师大附中 保送北大   04年化学36届   岳衎 男 河南省实验中学 金牌 保送北大元培计划实验班   刘良会 男 长沙一中 金牌 保送北大元培计划实验班   薛明宇 男 深圳中学 金牌 保送北大元培计划实验班   袁键 男 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 金牌 ????   05年 化学37届   台湾举办,因故未参加   国家代表队4位队员全部保送北大   06年化学38届   蔡李超 长沙一中 第38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保送北京大学   叶钦达 华东师大二附中 第38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保送北京大学   刘艺斌 江西鹰潭一中 第38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保送北京大学   曾毅 深圳中学 第38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保送北京大学   07年化学39届   张子旸 江苏省泰州中学;金牌 保送北京大学   杨乐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 金牌 保送北京大学   徐磊 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 金牌 保送北京大学   方源 四川省绵阳市东辰国际学校 金牌 保送北京大学
  生物    我国历届参加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成绩   第4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我国队员成绩(1993年荷兰)   一金三银   刘岳毅 女(金牌第2名) 北京二中 北京大学   高 璐 女(银牌第 名) 河北唐山一中 北京大学   徐 兴 男(银牌第 名) 北京大学附中 北京大学   欧阳晓光 男(银牌第 名)福建师大附中 北京大学   第5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我国队员成绩(1994年保加利亚)   一金二银一铜   王晓婷 女(金牌第 名) 北京一0一中学 北京大学   赵革新 男(银牌第 名) 大庆四中 复旦大学   郑春阳 男(银牌第 名) 河北唐山一中 北京大学   周 雁 男(铜牌第 名) 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 复旦大学   第6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我国队员成绩(1995年泰国)   二金一银   王海波 男(金牌第 名) 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 北京大学   薛华丹 女(金牌第 名) 北京师范大学二附中 北京医科大学   林 苏 男(银牌第 名) 福建师大附中 北京大学   第7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我国队员成绩(1996年乌克兰)   一金三银   张 弩 男(金牌第 名) 清华大学附中 北京大学   任瑞漪 女(银牌第 名) 湖南长沙一中 北京大学   佘星宇 男(银牌第 名) 湖南长沙一中 复旦大学   张 翔 男(银牌第 名) 山东省实验中学 复旦大学   第8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我国队员成绩(1997年土库曼斯坦)   三金一银   杨祥宇 男(金牌第 名) 清华大学附中 北京大学   夏 凡 男(金牌第 名) 湖南师大附中 北京大学   徐承远 男(金牌第 名) 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 复旦大学   范 捷 男(银牌第 名) 福建师大附中 北京大学   第9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我国队员成绩(1998年德国)   三金一银   郭 婧 (金牌第1名) 湖南师大附中 北京大学   凌 晨 (金牌第 名) 华中师大二附中 北京大学   江健森 (金牌第 名) 福建永定一中 清华大学   魏迪明 (银牌第 名) 湖南长沙一中 北京大学   第10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我国队员成绩(1999年瑞典)   三金一银   彭晓聿 女(金牌第1名) 湖南长沙长郡中学 北京大学   张焱明 男(金牌第 名) 哈尔滨三中 北京大学   刘沁颖 女(金牌第13名)福建师大附中 北京大学   颜 毅 男(银牌第 名) 湖南长沙一中 北京大学   第11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我国队员成绩(2000年土耳其的安塔利亚)   二金二银   王 旭 (金牌第1名) 山东省实验中学 复旦大学   宋臻涛 (金牌第12名)长沙一中 北京大学   叶江滨 (银牌第4名) 陕西师大附中 复旦大学   徐良亮 (银牌第12名)湖南师大附中 清华大学   第12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我国队员成绩(2001年比利时)   三金一铜   童 一 女(金牌第7名 )成都七中 北京大学   廖雅静 女(金牌第11名)长沙一中 北京大学   卢 立 男(金牌第16名)湖南师大附中 北京大学   吴 薇 女(银牌第60名)福建厦门一中 北京大学   第13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我国队员成绩(2002年拉托维亚)   三金一银   陈 栩 女(金牌第1名)福建师大附中 北京大学   傅宏宇 男(金牌第6名)成都七中 北京大学   凌 晨 男(金牌第15名)长沙一中 清华大学   孙 路 男(银牌第36名)陕西师大附中 清华大学   第14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我国队员成绩(2003年白俄罗斯)   三金一银   黄 璞   男    湖南长郡中学   金    北京大学   郭琴溪   男    山东师大附中   金    北京大学   孟琳燕   女    浙江杭州十四中学 金    北京大学   谭 昊   男    福建师大附中   银    北京大学   第15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我国队员成绩(2004年澳大利亚)   二金二银   周 腾 男 福建莆田一中 金 北京大学   杨露菡 女 四川成都七中 金 北京大学   李晶晶 女 安徽合肥一中 银 北京大学   张洪康 男 湖南师大附中 银 北京大学   第16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我国队员成绩(2005年中国北京)   四金   周 舟 武汉二中 金 北京大学   王 澜 杭州二中 金 北京大学   叶倩倩 浙江金华一中 金 北京大学   于静怡 山东省实验中学 金 北京大学   第17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我国队员成绩(2006年阿根廷)   四金   刘 潇 女(金牌第2名) 四川成都七中 北京大学   彭 艺 女(金牌第3名) 湖南长沙一中 复旦大学   欧 洋 女(金牌第15名) 江苏省张家港梁丰高级中学 北京大学   胡子诚 男(金牌第16名) 浙江省绍兴市一中 复旦大学   第18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我国队员成绩(2007年)   湖南师大附中 朱军豪 北京大学   合肥一中 周謇 北京大学   杭州十四中学 林济民 北京大学   山东青岛第二中学 冉辰 北京大学
  中国各省人口排名   第一级别:50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省份,共9个  1 河南 9613万  2 山东 9082万  3 四川 8673万  4 广东 7859万  5 江苏 7381万  6 河北 6735万  7 湖南 6629万  8 安徽 6338万  9 湖北 5988万  第二级别:3000万到5000万人口的大省:共11个  10 广西 4822万  11 浙江 4647万  12 云南 4333万  13 江西 4222万  14 辽宁 4203万  15 贵州 3837万  16 黑龙江 3813万  17 陕西 3674万  18 福建 3466万  19 山西 3294万  20 重庆 3107万  第三级别:人口在1000万到3000万的中等省份共8个  21 吉林 2699万  22 甘肃 2593万  23 内蒙古 2379万  24 台湾 2227万  25 新疆 1905万  26 上海 1625万  27 北京 1423万  28 天津 1007万  第四级别:人口低于1000万的小省共6个  29 海南 803万  30 香港 686万  31 宁夏 572万  32 青海 529万  33 西藏 267万  34 澳门 44万  全国人口总计:大陆128453万港澳台2957万 (数据截至2006年9月)
  我是甘肃生源 当年到大学以后 发现江苏和山东的学生确实比我们知识面广 能力强 班上也有四川同学
  前几天还听广播里说今年四川高考政策要调整,五项还是四项高。可以上网查查。。
  四川家长给教育部的一封公开信(转)  民众依赖高考,因为这是底层民众实现阶层跃升最为有效的甚至是唯一的手段;  民众信赖高考,因为它是现在社会中,最为公平的人才选拔机制;  政府也依靠高考,因为社会阶层固化日趋严重,势必埋下阶级矛盾的种子,而高考就是打破阶层固化,缓解阶层乃至阶级矛盾最强有力的武器。  让所有的人,不论贫富、不论贵贱,都可以在公平的规则下、公正的裁判下进行比拼,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为国家的强盛读书,为自己的未来铺路,何其瑰丽画面,何其和谐的场景……  但是,如果瑰丽蒙尘,和谐还能存在吗?  所谓“高考”,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简称,可是这种统考形式在2000年以后逐渐被各省单独命题所取代,这种改变进行了十大几年后,我们才发现其唯一作用,就是掩盖各省招生中分数线相差悬殊之实。但不管掩盖的如何巧妙,这种严重侵害公平的规则,早早晚晚会引起国人的重视与鞭挞。  高等教育不是普及教育,只有达到一定水平,才有能力接受高等教育,只有让水平相近的同学在一起,才有利于因材施教。让水平不够的人占用高等教育资源,是对本就稀缺的资源的浪费,让水平参差的同学同班学习,直接造成教育效率的下降。  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手段,是国之根本国之柱石,不是可以随便予取予夺的扶贫措施,事实证明,也根本起不到任何扶贫效果,请问,那些被扶贫措施“保送”高等院校的学生,有多少回去建设他们贫瘠的家乡了?请问与其能力相悖的高录取率,真正提高了他们基础教育水平了吗?恰恰相反,高考成绩大幅度提高的,是那些被剥夺了合法权益的省份,比如河北、比如山东、比如江苏。  如果说给落后地区降分数线,只是好心办坏事的话,对京津沪等发达地区的照顾,就令人发指了。他们拥有最优质的基础教育资源,享受最优越的生活条件,却没有任何正当理由的获得了高考招录的照顾,天理何在?于心何安?  我们河北省的衡中,率先用军事化、监狱化的管理,榨干学生最后一滴血汗的时候,包括央视在内的全国媒体给予的都是质疑和不屑的目光,可是深陷其中的我们,哪里还会理会这种无聊的聒噪,衡中模式已在四川全面铺开。面对纷至沓来的“违反教育规律”,“大力推行应试教育”等大帽子,我们河北家长的回答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早晨5点半起床,晚上10点半睡觉(走读生为了弥补上下学浪费的时间,学习到12点是家常便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得着你告诉我这有害孩子的健康?  读死书、死读书,不利于孩子创造性的培养,你当我们不知道?  没时间看课外书,没时间看电视,没时间玩电脑,自由活动的时间,甚至比不上监狱的放风时间,长达三年紧绷的神经,会埋下许多心理问题的隐患,我们也心知肚明。  可是,我们家长还是要伙同学校,去给孩子们加压,因为,我们别无他法。  然而,当我们的孩子付出超人的努力,取得惊人的成绩后,却无法赢得比赛的胜利,这是我们做家长的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  同样的水平,凭什么你上清北,我们却只能普通本一;凭什么你上本一,我们却只能本二或本三;凭什么你上大学,我们却只能卷铺盖卷出门打工?若干年后,你当经理我当科员,你当工程师,我当泥瓦匠,竟然仅仅是因为一个我们无论如何努力都改变不了的户口本。  政府理应切切实实提高西部地区基础教育投入,让那里的孩子能够拥有和发达地区一样的学习环境,让他们真正具备赢得人生大考的能力,而不是让他们以破坏公平的方式插队。  大学是全国人民的大学,不只属于北京天津,也不只属于西藏新疆,大学校门应向全国人民敞开,高考成绩应该是唯一的入场券。为今之计,应该马上恢复统考统招,全国一张卷,一个录取线,以维护公平正义。  我们四川经济不发达,但我们的孩子有志气,不怕与发达地区的孩子们比拼,不怕与高考成绩优良的省份的孩子们比拼。
  总有人当倒数第一吧
  @网名如此霸气 昨天,四川成都七中高招咨询会,北大、清华、985高校的招生办主任都去了,清华的招生办主任讲话讲了六点,最后他跟高中生们互动了一下:“我们清华近年培养了三百名省部级以上官员,你们知道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什么吗?”台下数千学生齐声高呼:“贪!?”主任很尴尬,连忙说:“唉唉,同学们真幽默,难道我们的官员只有贪吗??”学生又齐声高呼:“还有包二奶!“难道没有其他好一点的特点吗?”主任显得十分尴尬,“有,他们都不是四川人”同学们哄堂大笑。 招生办主任问:为啥,学生说:因为,你们在四川招生的人太少了呀,招生办主任无语摆了摆手转身走下台了。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