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实力力怎么提高?

借力项目加速提升经济实力
  “自2004年起,辽宁经济已连续5年增速12%以上。当前我省经济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呈现出高位稳定、稳中趋缓的发展态势。”《2009年辽宁经济展望》主编、省信息中心副主任姜健力分析,当前我省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是:三次产业“一高两稳”,第二产业主导地位突出;三大需求“两旺一平”,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势头持续强劲;通胀压力缓解;财政金融运行平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民营经济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增强;区域经济发展迅速,沈阳、大连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
  今年是我省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因素和潜在风险明显增多的一年。对此,姜健力建议高度关注世界金融危机对我省的影响。他说,我省经济和产业结构决定了世界金融危机对我省经济的直接影响较小,但因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已经做出重大调整,这些都对我省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008年以来,我省季度累计经济增长率在2007年第三季度增长15.1%之后,开始小幅回落。我省经济增长率的回落明显低于全国,同时,我省经济增长率也明显高于东部各省。这说明我省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强劲,支撑我省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明显。
  从我省工业生产总体看,2008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5%,仍是我省经济发展的主要拉动力。但自2008年上半年以来,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小幅减缓。金融危机对以内需为主的我省工业的影响开始显现,受国际市场商品价格波动和需求变化反应较快、影响较大的原材料工业,已经出现增速趋缓,效益下降的苗头。加上重化工业一直占据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淘汰落后产能的难度很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环境严峻发展后劲强
  2009年,面对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姜健力认为,辽宁经济仍然有较多有利条件。
  从我省内部环境看,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工农业连创佳绩;投资持续高速增长,结构逐渐趋于合理;社会消费需求趋旺,物价涨幅相对平稳;利用外资高速增长,外贸总额逐年增加;财政收入增加稳定,金融环境有所改善;国企改制重组加快,非公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增强,综合竞争力提高,发展后劲强劲。
  从国家层面看,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国家近期密集出台的各项扩内需、保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效应将在2010年逐步释放,这为主要依靠投资需求拉动,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我省提供了良机。
  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环境、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省内经济发展趋势,《2009年辽宁经济展望》初步判断,2009年辽宁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和健康发展,经济增速达到11%左右的可能性较大,但高于上年经济增速的可能性较小。由于国内外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多,稳定性差,国内经济也存在下滑的可能,《2009年辽宁经济展望》提出,届时我省经济也有可能出现低于10%的增长率。立足大项目确保经济增长
  对于辽宁来说,真正的考验在2009年。
  近年来,我省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需求拉动,在当前形势下,姜健力认为还应同时注重刺激市场消费,扩大内需,扩展外需,注意保持投资与消费的合理比例,各级政府在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应关注如何提升经济实力,使经济发展的质量更好,效益更高,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更合理,真正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
  “当前,辽宁经济发展具有突出的投资需求拉动的特点,这是经济振兴过程中的客观需要,也符合国家当前的宏观调控政策。”姜健力建议,我省应抓住经济调整的契机,积极扩大内需,以投资带动消费,以消费促进增长,继续保持投资需求的适度增长。
  《2009年辽宁经济展望》提出把投资重点放在优化投资结构上,做到“开工一批,储备一批”,以大项目促进投资增长,保证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30%以上的增速,进而拉动经济增长。在国际经济低迷导致外部需求收缩的情况下,还应把着力点放在刺激内需上。为此,应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居民和农民收入,提高全社会的实际购买力。
(辽宁日报)
[责任编辑:王磊]
【】【】【】【】【】
新闻评论 - 我来说两句
最新热门评论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信来电(63301)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报道
本频道48小时排行经济实力 提升 百姓家底 渐厚 城乡靓丽 转型---包头新闻网---包头日报社主办
 您现在的位置: && >>
“十一五”青山区交出满意答卷 经济实力 提升 百姓家底 渐厚 城乡靓丽 转型
编辑:李麒
稿件来源:包头新闻网 发布时间: 日 15:23
页面功能  【字体:  】【】
□记者 郭健 通讯员 刘淑芝
包头日报讯 “十一五”时期,青山区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造自治区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中西部地区一流装备制造产业园区为目标,把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放在突出的位置,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经济总量大幅提升
从2005年至2010年,青山区地区生产总值以年均20.7%的速度递增,分别高于包头市、自治区2.4和3.1个百分点;经济总量从130.25亿元上升至543.03亿元,占全市比重由16.3%提高到22.1%;人均GDP提高到114178元,是2005年的3.4倍。2010年,区财政收入完成15.51亿元,年均增长19.1%;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0.39:51.77:47.84,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突出。
五年间,青山区引进和实施了60多个亿元以上的工业重大项目,工业产业集群实现了由机械制造、电力、乳制品加工、新型建材玻璃、纺织服装到重型汽车、铁路车辆、风电设备、石油机具、矿山设备、特钢加工等六大优势产业集群的转型,成为自治区和包头市重点发展的装备制造产业基地。2010年,全区装备制造业完成产值500.5亿元,同比增长31%,拉动全区工业经济增长21.9个百分点,占全市装备制造业的比重达72%。
同时,青山区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精心打造了万达广场商务区、包头金融商务区、九星国际数码商务区、国际会展商务区、沃尔玛商务区等五大商务区;建成了小尾羊、永盛成等本土企业的楼宇经济总部,不仅展示着全新的城区品位,而且大大提升了青山区的对外影响力。2005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8.34亿元,2007年突破100亿元,2009年突破200亿元,2010年更达259.79亿元,占全区GDP的比重达到47.8%,年均增长19.8%。
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五年来,青山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与经济发展同步提高。2010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43470元,是2005年的2.1倍,年均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8444元,居全市第一位,年均增长14.7%。
随着居民收入大幅提高,人们的消费信心增强,家庭消费支出结构呈现总体升级态势。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7425元,其中,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支出占11.58%,交通通讯支出占9.32%,分别比“十五”末提高1666元和1602元;人均储蓄余额达到43714元, 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3.3平方米,分别比2005年增加21516元和10.7平方米。百户家庭拥有汽车35.2辆、电脑62.8台,分别比2005年增加33.4辆和46.3台。
此外,2010年青山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833元,高于全市3067元,总量居全市第二,增速居全市第一。
五年来,青山区投入5000万元,为13000多名城乡居民办理了养老保险,为97000多名城镇居民办理了医疗保险;并为人城镇居民和319户491人农村居民发放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投资22亿元,建设廉租住房6万多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80多万平方米。还投入近3000万元,完成9个街道(镇)和68个社区标准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五年来,全区实现就业4.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城区建设全面提档
“十一五”期间,青山区致力于打造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区环境全面提档升级。全区累计投入30多亿元,新建和改造城乡道路60多条,新增绿地104公顷,治理改造棚户区28处、旧小区34处、夹心房56处,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220万平方米;累计投资105亿元,实施房地产项目47个,建成了一批以欧鹿生活城、保利花园、宝林苑等为代表的高档次新小区。同时,完成大青山南坡绿化工程2万多亩、城郊结合部绿化造林5000多亩,启动了小油河和四道沙河综合治理工程,开工建设了奥林匹克主题公园。
此外,青山区五年共计投入11亿多元,加大学校软硬件建设;投入2100多万元,健全完善了区文体活动中心配套设施,扩建改建了区图书馆;投入4000多万元,建成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极大地方便了居民在社区就医并享受各种基本医疗服务。
免责声明:
包头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包头新闻网”或在包头日报、包头晚报栏目下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包头日报 包头晚报社和包头新闻网所有。已经与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包头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包头新闻网”并且不在包头日报、包头晚报栏目下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包头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包头新闻网联系。张家界日报数字报刊平台-以产业的大发展促进经济实力大提升
第01:一版要闻
| &&&&&&&&
星期五 出版
以产业的大发展促进经济实力大提升
——访永定区人民政府区长尚生龙
  本报记者  开栏的话:为贯彻落实《张家界市农业产业提质升级“523”行动计划》和全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各区县将如何树立“五重用五不用”的用人导向;如何扎实开展“四培四带”、“三联四建”活动;如何围绕实施“提质张家界、打造升级版”战略,贯彻落实“523”行动计划;如何科学决策、突出重点,扬长避短,结合各区县实际,坚持走发展特色产业的路子……即日起,本报推出“区(县)委书记、区(县)长访谈录”,解读这一系列热点问题。  永定区是一个农业大区,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核心,培育和发展农业主导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撑和基础。近年来,立足城市和旅游两个市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优质特色产业,全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成功进入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行列,创建全国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示范区。  这次市委、市政府实施的农业产业提质升级“523”行动计划,是“提质张家界、打造升级版”战略的进一步具体化,为永定区加快农业产业发展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只要坚定不移地抓好落实,农业农村经济一定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永定区作为市府所在地,发展农业有自身的优势、条件和基础。10月上旬召开的区委全会,专门安排部署落实市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提出了打造升级版城市“456”行动计划,在全力推动城市和旅游转型升级的同时,仍将农业产业作为重头戏抓紧抓实。重点推进“一区两园三基地”建设,“一区”,即:在新桥和合作桥区域建设新合旅游现代农业示范区,力争建成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两园”,即:建成两个集大鲵驯养繁殖、销售加工、生态观光等于一体的大鲵产业园,辐射带动澧水沿岸和新桥、四都坪、王家坪、谢家垭等乡镇发展大鲵养殖;“三基地”,即:继续巩固城镇蔬菜基地,大力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和特色蔬菜基地,拓宽蔬菜外销及加工基地,建好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  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农业产业发展离不开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大鲵和蔬菜产业虽然在永定区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市场前景也很好,但规模不大,市场化程度不高,还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永定区注重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在城市外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向重点区域集聚。  (下转4版)  &&&(紧接1版)区委、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政策,区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600万元的政府引导资金,主要用于奖励市场主体参与新合示范区建设;整合发改、财政、扶贫、水利、国土、农业等涉农项目和资金,加快完善项目区基础设施;鼓励龙头企业、基地与超市对接,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农产品深加工和基地建设,促进规模扩张;指导农户实施标准化生产,积极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当然,政府推动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永定区将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农业产业发展。  特色就是亮点,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竞争力。近年来,永定区注重特色发展,培育壮大了一批优势特色产业,尤其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来势好。天门山成为张家界旅游的新传奇,《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成为文化旅游的标杆,张家界元宵灯会成为全国五大知名文化节庆活动品牌。今后一段时期,永定区将积极投身于“提质张家界、打造升级版”战略的主战场中,当好主力军,重点在城市和旅游上做文章,走特色发展的路子。在南门口、仙人溪、且住岗等地建设特色街区,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拉长旅游链条;加快推进大坪、教字垭、温塘、王家坪等小城镇建设,力争建成几个与城市和景区相配套、各具特色的旅游风情镇;强力推进天门山先导区建设,为开展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提供先行先试经验,使其成为永定经济的又一新的增长极;大力发展以旅游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打造更多的观光、休闲、度假、商务等旅游产品,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配套功能,不断推进以张家界为核心的大湘西文化旅游融合;推进工业经济突破性发展,支持张家界经济开发区建设,规划建设张家界旅游商品产业园、石材产业园,引导工业企业到园区聚集发展。
&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张家界日报一版要闻01以产业的大发展促进经济实力大提升如何把经济实力变成外交战略杠杆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对其他地区的投资及与其他地区的贸易在迅速增长,为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力在增强。但是,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甚至在周边的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担心都在增长,对中国不利的舆论声音越来越大。如何才能把中国的经济实力转化成“软权力”,让其他国家更加欢迎崛起中的中国,更愿意与中国合作而不是防范、甚至要对抗中国呢?
  中国经济与世界其他地区经济的相互影响
  从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欧日等传统发达经济体均不同程度地陷入了长期衰退的境地。经过几年的调整,美欧经济开始出现复苏势头,但仍有许多不确定因素,而且它们实行的“非常规货币政策”会对经济复苏起什么作用尚待观察。
  相比之下,中国经济这些年发展迅速,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突出。中国的进口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中国的对外投资拉动了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
  比较明显的特点有:
  一、俄罗斯、澳大利亚、巴西等资源出口国对中国进口的依赖猛增。德国等机器制造国对华出口猛增,中国市场成为德国、美国等国家的一些制造型跨国公司全球最大的市场。中国市场对这些大型跨国公司的吸引力与时俱进,许多服务业大型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垂涎欲滴,这些都是中国可以利用的杠杆。
  二、中国对外的投资增长迅速。从本世纪以来,中国对非洲的投资就不断增长,危机以来中国投资更成为非洲最主要的来源。非洲连续10年经济增长率5%左右,而且在危机后是仅有几个经济增长率没有下降的地区。对于这些经济增长,中国投资功不可没。
  三、东亚地区经济增长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中的亮点,而危机以来,东南亚联盟国家吸收的外来投资中,中国投资占了一半以上。
  四、中国的外汇储备仍在不断上涨,其规模已经超过3.8万亿美元。这些外汇储备给人以无限遐想,许多国家都希望能得到中国的资本,以扶助它们的经济发展。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计,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中国经济的总量(GDP)2014年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国对世界投资者的吸引力明显大增,除了中国市场容量大,给人以无限想象力外,还因为中国经济增长有城市化等发展规划作基础,可以明显看到未来的发展趋势,有稳定的投资前景。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的债务不断上涨,而它们的人口结构与经济结构发展趋势又使人担心它们的债务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国际投资者对美元、欧元等传统“硬通货”的态度暧昧,对人民币的前景充满期待。除了香港、新加坡外,欧洲的伦敦、法兰克福、巴黎、卢森堡都在努力建设人民币的离岸市场,都希望中国能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流动性。
  中国使用经济杠杆的结构性障碍
  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的影响巨大。中国的经济实力大增,有能力在国际舞台上利用这一优势给中国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为中国在国际经济、贸易、货币体系中树立更大的权威。但目前的中国机构格局却不利于发挥这些能力。
  涉及中国外交战略制定的机构本来就很多,掌管经济的政府部门也不少,但这些机构无法形成合力,无法有效地制定出使用经济杠杆的外交战略。比如,能够参与外交战略的决策的部门,在使用经济杠杆上并没有多少发言权;而主管经济的部门,又很少会考虑中国的外交战略,它们的主要职责是自己掌管的部门应该给政府创造更多利益,不会给国家造成损失。另外,中国的一些国有企业进军海外市场,在“利益至上”的企业诉求中,只顾着谋求企业的私利,而忽视了自身所代表的中国形象。这些结构性的问题使我们无法有效地使用中国的经济实力来扩大我们的影响。
  从历史经验来看,美国就有使用经济杠杆达到它外交战略目的经历。比如,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决定把苏伊士运河回归国有,惹怒了承包运河经营权的英、法两国。它们协同以色列出兵占领了苏伊士运河。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谴责三国行径的决议,并敦促英法撤军。英、法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就是不撤。美国政府经国安会讨论决定,趁英国政府为英镑贬值压力头疼之机,给它火上浇油,逼它撤军。于是,美国财政部就在市场上抛售英国的国库券。美国财政部掌控大量的英国国库券,它一抛售,引起市场恐怖,大家都跟着抛售。英国财政部不得不消耗大量外汇买入自己的国债。眼看英国的外汇就要耗尽,英镑贬值在所难免。英国财政部长给美国财政部长打电话,要求停止抛售行为。美国财政部长回答,除非英国从苏伊士运河撤军,否则行动不会停止。英国政府开了紧急内阁会议,决定撤军。美国财政部抛售英国国债,引起市场价格暴跌,美财政部肯定遭受不少账面损失。但此决定是美国政府决定,美国财政部不用对此负责。结果,美国用经济杠杆逼迫英国服从了美国的外交意愿。
  二战结束后,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复兴欧洲计划。为了落实该计划,美国专门成立了班子,在国会领导下运行,协调各部门利益。美国还要求接受援助国成立计划署,调查本国经济情况,提出援助申请。美国借马歇尔计划之机,查清了西欧各国的经济情况,制定出的规划符合现实,使西欧国家经济很快复兴,西欧国家舆论从此一直感激美国。与此同时,美国产品大量输出,消化掉了战争期间积累起来的过剩产能;美国用美元结算援助和贷款,培养起了西欧人用美元的习惯,西欧成为美元区,美元从而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权货币。
  组合中国实力、发挥对外战略作用的办法
  考虑到中国的特点和美国的经验,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解决四方面的问题,以更好地组合中国的实力,塑造一个有利于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
  一、制度创新。现有的政府部门构建使我们的对外影响力很分散,不利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我们的“软权力”。只有制度创新才能解决这一问题。所谓制度创新,具体地说就是要创建一个能协调各部门利益,能综合考虑中国的国情与全球战略利益,并以此决定使用什么样的手段的机制。国家安全委员会是国家主席领导、集中了政府负责外交、国家安全等部门代表的机构,它应该能起到协调部门利益、决定国家利益的作用。
  国安委要研究在具体问题上使用经济杠杆的后果,敢于在关键时刻拍板决定使用经济杠杆。可以使用的经济杠杆惩罚性的有:贸易制裁、经济制裁、金融制裁;奖励性的有:单方面开放市场、减免关税,提供经济援助,给予优惠贷款,给予紧急贷款,购买某些国家的国债,等等。
  二、对外援助要有计划,不能只靠市场。中国给予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援助与发展贷款与日俱增,中国企业在非洲和亚洲周边国家的投资也不断增长。但是,中国的多数投资并没有总体设计,基本上是一项一项的。单独看,这些援助项目都很成功,甚至成为当地的地标性建筑。但是,若干年后再观察,这些项目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有限,有的甚至因为管理不善,陷入了“食之无味、抛之可惜”的“鸡肋”怪圈。
  要改变这种状态,政府必须有更大的协调能力,不能是外国人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我们要学习“马歇尔计划”的模式,要有国家层面上的权威机构来协调援外项目,研究当地的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援助,并监督计划的落实。另外,我们不能只注意“硬件”建设,而忽视“软件”建设。我们给非洲国家提供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却没有给当地培养足够的管理人员。许多现代化的设施,用了很短时间就报废了。妥善地管理、维护中国的援建项目,可能比提供这些项目还重要。培养当地管理人员,就是“软权力”建设,那些受中国培养的人员未来就是中国可以依赖的人力资源。
  三、要建立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结算体系,关键时刻可以不受美欧等发达国家交易系统的制约。现有的国际金融、货币体系是以美元为基础的。通过金融制裁,通过追踪银行体系的资金流向,美国可以控制它的制裁对象获得经济发展必须的资金流。要打破这种不公正的国际金融秩序,必须建立一种与美元、欧元不相交的结算体系,基本以人民币交易为主。这对促使与美国不和的国家更多地使用人民币,对未来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及投资不受美国及其盟国制裁的影响有着重大意义。
  四、解放思想。比如,近些年来,中国的舆论对世界上发生的许多事情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并把中国“不干涉别国内政”拿出来作借口。改革开放以来,舆论把外交政策庸俗化,产生了一批流行的说法,诸如:“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中国外交就应该只关注中国的利益;甚至产生了一些抱怨,说中国在经济不够发达时间就去援助非洲国家,是耽误了中国自身的发展,等等。其实,无论从历史背景还是从现实需要的角度来看,“不干涉内政”都不应该限制我们的行动。当新中国领导人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不干涉内政原则时,是西方国家对前殖民地国家的干涉猖獗,第三世界国家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殖民主义高涨时期。
  不干涉内政是指我们反对西方国家对前殖民地国家内政的干涉,包括美国对越南的干涉。为此,中国民众经常会上街游行,抗议西方国家干涉其他国家内政的活动,而且为支持发展中国家反对西方国家干涉提供许多具体支持。这种作法为新中国赢得了许多朋友,奠定了发展中国家把新中国“抬进联合国”的基础。当今世界,霸权国家大搞“颜色革命”,“输出民主”,我们的“不干涉内政”原则不应成为阻碍我们反对霸权主义的理由。当然,我们的外交讲究有理、有利、有节,“斗而不破”。我们既要继续反对霸权国家干涉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内政,颠覆这些国家的政权;又要与霸权国家进行正常的国际贸易与投资;甚至在核不扩散、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等领域与霸权国家合作。我们应该记住,在国际体系中捍卫正义,会为中国的发展赢得更多的朋友。
  (本文选编自新华网,原文地址&&)
责任编辑:AP011
互动评论加载中…
本日点击排行榜
本日评论排行榜
24小时点击排行榜
热线:020-
频道信箱: news#(#改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经济实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