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高中生物实验题题

生物实验题啊````有点急!1实验: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碱 - 爱问知识人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91531',
container: s,
size: '150,90',
display: 'inlay-fix'
生物实验题啊````有点急!
质,在碱性环境中蛋白质于硫酸铜反应成紫色,知识蛋白质的双缩脲反应,请根据这一反应特征,利用一下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人的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材料:0.1g/mlNAOH溶液,0.01g/ml硫酸铜溶液,鸡蛋,水,小烧杯,玻璃棒,试管,滴管,滴瓶,镊子,脱脂棉
2 实验步骤:1 收集唾液 2 制备蛋清液 3 对比实验 4 观察结果
3 预测
4 结论
希望有详细过程```谢谢了
实验步骤:
(1)收集唾液:用清水将口漱净,口含一块脱酯棉;片刻后用镊子取出,并将其中的唾液挤入1号试管?。
(2) 制备蛋清液:把鸡蛋轻轻磕破,把蛋清流入杯中加清水用玻璃棒搞匀,用一块脱酯棉放入,片刻后用镊子取出,并将其中的蛋清液挤入2号试管。
(3) 对比实验
用滴管向1号试管中滴加2~3滴5%的NaOH溶液,振荡?
用滴管向1号试管中滴加2~3滴3%的CuSO4溶液,振荡
用滴管向2号试管中滴加2~3滴5%的NaOH溶液,振荡?
用滴管向2号试管中滴加2~3滴3%的CuSO4溶液,振荡
(4)观察结果:振荡后,静置一会儿,观察到1号试管,2号试管同样出现紫色,说明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
结论:实验证明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
你说得预测我不知是什么意思,预测什么?
轻轻磕破,把蛋清流入杯中加清水用玻璃棒搞匀,用一块脱酯棉放入,片刻后用镊子取出,并将其中的蛋清液挤入2号试管。
(3) 对比实验
一:
用滴管向1号试管中滴加2~3滴5%的NaOH溶液,振荡?
用滴管向1号试管中滴加2~3滴3%的CuSO4溶液,振荡
二:
用滴管向2号试管中滴加2~3滴5%的NaOH溶液,振荡?
用滴管向2号试管中滴加2~3滴3%的CuSO4溶液,振荡
(4)预测:振荡后,静置一会儿,观察到1号试管,2号试管同样出现紫色,说明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
结论:实验证明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蛋白质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由氨基酸分子呈线性排列所形成,相邻氨基酸残基的羧基和氨基通过肽键连接在一起。蛋白质是由C(碳)、H(氢)、O(氧)、N(氮)组成,...
大家还关注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求历年国赛实验题= =_生物竞赛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0,732贴子:
求历年国赛实验题= =收藏
求各种版本回忆稿...伸手党跪谢
菁英高中物理竞赛辅导.专业培训中小学物理精英人才!特色教材,重点名校教师授课.以务实,负责,高效的办学方针为广大学生及家长提供优质的服务.
第14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实验(一)试题分析
作者:刘恩山等&&&& 文章来源:作者惠赠&&&&实验竞赛中,每位参赛选手独立使用一个实验台,实验台上有包括双目电光源显微镜(带测微尺),实体镜,解剖器,蜡盘,培养皿等一套生物学常规实验器材和工具。实验材料是鞘翅目的、种类相同且个体较大的2只昆虫。实验(一)的题目都是围绕着给定的实验材料展开。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可以随意使用他们认为适当的方法和工具。在实验竞赛进行的过程中,主考人员不对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表现评分,只评价学生的工作“结果”。1. 试卷的第一主题:观察、记录、辨认和分类(1)试题一.认真观察动物标本,并完成以下工作:&&&&& 1.请写出其触角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绘制触角简图并注明各部分结构名称。&&&&& 2.请写出其跗节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检索表检索该动物所属的科,并按检索表中的编号写出检索顺序,最后写出&&&&&&&&&&&&&& 该动物所属的科名。
(2)命题的立意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动物类群中昆虫的基本形态结构,特别是外部形态结构知识掌握的程度。选手要通过对所给的昆虫的触角类型、跗节式数量等外部形态的观察,利用他们对相关形态术语的理解和分类检索的技能,依据给定的(已经提供给每个选手)检索表,检索出该昆虫所属的科。在检索表中,采用了拉丁科名。这是因为,如使用中文的科名,一些学生会猜测分类结果,并且反向推演分类的过程,达不到考察的目的。绘图是生物学的基本技能,该题目只是要了解学生对触角的认知程度和绘图技能。学生要准确绘出触角的各个部分,并加以图注。(3)考生作答情况本次竞赛共有90名选手参赛,其中①在触角类型填空中,80人用“鳃片状、鳃状、鳃叶状和鳃瓣状”填空,表述正确。②在绘图中,极少数学生绘制正确。③标注时,三项图注完全正确的选手只占1/4,多学生只有1-2项得分。④能正确填写跗节式的学生只有16人。⑤完全检索到科的有26人(4)主要失分类型①本题是一道基础题,及格人数只有42名,仅有3人全取21分,除关于触角类型问题完成的比较好以外,其它问题的回答都不太理想,甚至有两名学生得零分。②由于每位同学只获得两只昆虫标本,有的学生还没有认真观察触角类型,写出了不正确的“棒状、羽状、具芒状和漆状”,甚至写出不着边的“板状、拐棍状和刺毛状”。③绘图上错误更多,多如草图形式,表现在比例失准、位置选取不当、线条过粗和不匀、无图形标题39人、非铅笔绘图8人、标注线交叉和非直尺画线。④图形标注上,反映在学生对触角三部分结构在实体上没有验证过,多停留在书本知识上,更甚把胸足结构的概念转移到触角上。如标出“基节”、“基节、腿节”、“胫节”的多达24人;对于触角柄节和梗节位置互换的有15人。⑤跗节式是指前、中、后三个胸足,每个足的跗节数量。本题以5-5-5表示,没写的学生有26人,47人写错,1人文不达意。表达错的有许多方式,都说明对此题无概念可寻,随意作答。⑥依靠检索表检索,64人失分,说明学生不是对检索不明白,而是对昆虫外部形态术语不了解。(5)建议①在基础题上多数学生失分较多,反应了学生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上的欠缺。②教学中要注意观察动物标本来理解有关动物外部形态的术语,将教科书中描述的内容与实际观察结合起来,避免机械记忆。③生物绘图是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记录观察结果的一个重要环节。运用绘图来表现生物体的形态结构,要做到正确、真实、简要、清晰、干净、美观和成比例是日常教学和开展竞赛活动不可忽视的内容之一。
2. 试卷的第二主题:观察、测量和计算(1)试题二.观察并估算该动物标本小眼的个数。&&&&& 1.计算单个小眼角膜(小眼面)的面积,并写出计算依据、过程和结果。&&&&& 2.估算该动物标本小眼的数量,并写出计算依据、过程和结果。(注意:复眼上的一撮毛忽略不计)&&&&& 3.请分析上述实验中可能产生误差的三个主要原因。
(2)命题思路本题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探究性题目,对于几乎所有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问题情境,目的在于考查学生数学及生物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解剖、制作装片、显微观察与测量等能力。解题中要求考生正确使用显微测微尺,并要确定显微镜不同放大倍数物镜的测微比例。然后通过观察所给标本的小眼,确定其形状,并在显微镜下用测微尺测量小眼的各种参数值,再通过推理和数学计算单个小眼角膜的面积。在估算该动物标本小眼的数量时,要求考生将复眼近似看作半球状、用测微尺辅助测量出其直径(半径)、利用半球表面积公式计算出单只复眼的表面积,然后结合单个小眼的表面积,计算出单只复眼的小眼个数,最后还要考虑到每个标本都有两只复眼,这样才可以最终得出正确结果。(3)考生作答情况分析①测微比例换算在考试过程中,给每个考生提供了20分钟的时间校对、换算测微比例。在计算单个小眼角膜面积时,64%的考生可以正确地使用测微尺,并在试卷中反映出测微比例的换算过程,但也有极个别的考生不会使用测微尺。他们将测微尺当作载玻片制作复眼临时装片。还有一些考生虽然会使用测微尺,但试卷中未反映出测微尺的换算比例。在测量复眼直径时,所使用的物镜放大倍数与测量小眼边长时物镜的倍数不同。有部分考生则在计算这两个参数值时则使用同一测微比例,导致最后的结果出现较大偏差。在第二问中,仅有16%的考生写出的测微比例,而大部分考生则直接写出了复眼半球的直径(或半径),未将测微比例的换算过程反映在试卷上。a 图-1 b
②小眼形状要计算单个小眼角膜的面积,首先需要确定其形状。考试中所提供动物标本的小眼为一正六边形,如右图所示。这在显微镜下是完全可以观察出来的,有46%的考生可以通过观察确定其形状,但其中还有4.4%的考生虽然确定了其形状为正六边形,但又进一步近似成圆形进行计算,导致丢分。另外还有约45%的考生将其近似看作圆形,4.4%的考生将其近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虽然本题的要求是估算,但还需尽可能地减少误差,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在可以完全确定其形状为正六边形的情况下,只能估算其各种参数值(如边长或对角线长等),而没有必要将其形状再进一步的看作圆形,甚至长方形了。本来在测量参数值时就有一定的误差,否则误差会更大。另外为了减小误差,应多测量几次,然后取平均值。③计算单个小眼角膜面积在计算正六边形面积时,需要先测量出其参数值——边长a或对角线长b。然后根据正六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出小眼角膜面积。其中13%的考生能够测出其参数值,30%的考生能够正确写出面积公式 。但还有3%的考生将面积公式写错,4%的考生单位换算不正确。最后,小眼角膜面积的计算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的考生比例很低。④复眼形状根据观察,可以将该标本的复眼近似看作一半球形,有56%的考生能够答出这一点,而13%的考生则将切下的复眼压扁,近似看作一圆形,或直接将其看作圆形。由于复眼是一立体结构,若将其看作圆形,会大大增加测量误差。⑤计算复眼表面积图-2 O M N D1 D2 D 若要计算半球的表面积,则需要测量其半径r(或直径D),再利用面积公式S半球=2πr2计算出复眼表面积。在本次考试中,有39%的考生写出了计算公式,并测出其半径(其中半径在误差范围内的考生占69%)。但有3%的考生将面积公式写错,有的直接使用球的面积公式S半球=4πr2,有的则将球的表面积公式同体积公式混为一谈,写作S球=4/3πr2。这也说明有部分考生的数学基本知识掌握不够好。在测量复眼直径时D,由于目镜测微尺只有1mm长,而D则大于1mm,这就需要考生想办法进行测量。有的考生将复眼一分为二,分别测量D1和D2,然后得出D=D1+D2。还有一些考生则先用显微镜调出M点清晰的物像,然后依次调出O点(最高点)和N点的物像,并分别记录其距离|MO|和|NO|,则D=|MO|+|NO|。很多考生测出的直径偏小,主要原因是未分别调清M、N、O三点的物像。还有部分考生将复眼分割为几个小部分,分别求出各部分的面积,然后再加和。这种计算方法的误差较大。而将复眼近似看作半球的方法是误差最小的一种。⑥计算标本小眼个数有了复眼的表面积和单个小眼的面积,即可计算小眼个数了,。绝大部分考生都考虑到了这一点,但是很多考生都忽略了每只昆虫标本具有两只复眼这一事实,考虑到这一点的考生占约39%。
⑦误差分析根据以上分析,在所有的测量和计算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原因会来自多个方面,题目要求学生能够分析其主要原因:a.测微比例换算;b.测量小眼边长和复眼直径;c.将每只复眼都近似看作一个半球形。能够分析出这三个误差的考生所占比例分别为24.44%、44.44%、50.00%。学生如果能够分析并说明其他主要的因素也可以得分。
(4)主要失分类型考生分数分布表&&& 分数S(共32分)&& S≥25&& 20≤S<25&& 15≤S<20&& 10≤S<15 5≤S<10&& S<5
人数&& 2 8
根据上表可以看出考生的得分普遍偏低,平均分仅为11.2分,最高分28,最低分0。结合考生的作答情况,将其主要失分原因总结如下:①估算偏差太大&&& 虽然本题要求考生估算各种结果,但是由于一些考生将小眼、复眼都近似看作圆形,使得误差增大,导致丢分。②复眼直径的测量&&& 由于复眼的直径大于目镜测微尺的长度,很多考生不知如何测量,导致结果偏差过大。③解题过程不完整&&& 题目要求考生写出计算依据、过程和结果。很多考生仅把结果写出来,而没有解题过程;或者写出所测的各个参数值,没有计算依据(面积公式)。虽然很多考生的思路是正确的,但由于表述解题的过程不完整,没有能够清晰地将解题思路、步骤和观测结果呈现出来,也丢掉了一些分数。④数学功底不扎实&&& 有些考生的解题思路正确,但是由于数学功底不够扎实,导致得分不高。如正六边形的面积公式、半球的表面积公式等错误,有的考生还在单位长度的换算上出现错误(如1mm=1 000nm等)。这里也足以反映出这部分考生的数学基本功不够扎实这一问题。⑤未考虑到有两只复眼&&&& 很多考生只计算了一只复眼上的小眼个数,而忽视了昆虫标本有两只复眼。⑥逻辑推理、分析能力偏低&&&&& 本题的最后一问要求考生分析各种误差,这是考生对自己前面工作的一个总结和反思的过程,只有6%的考生分析出了全部的主要误差因素,而有17%的考生一个误差因素也未分析出来。从这是我们可以看出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5)建议由于这个题目考查了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他们能够运用生物学、数学等多种方法,通过分析、测量、推理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根据考生的作答情况,提出以下建议,供教学参考:①&&&&&& 加强学生分析、逻辑推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训练。②&&&&&& 加强对学生进行与生物学科相关学科的综合训练。对于生物学工作者来说,数学是工具学科,解决本题目时有些学生公式记错,有的单位换算错误,这些都是不应出现的错误,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是针对生物学特长生的教学中,应特别提醒他们也要学好数学。另外,考生的文字描述普遍过于口语化,病句、错句频繁出现,所以也要加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在本次考试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有些考生解题思路正确,但没有相应数学公式和推理过程,简单两句话就直接写出结果,也是学生表达能力欠缺的反映。在平时的教学中,应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必要的训练。③&&&&&& 应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通过本题的作答情况可以看出,很多考生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对问题的分析不够深刻和缜密。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的培养和指导,并安排适当的练习。&&&&&&&&&&&&&&&&&&&&&&&&&&&&&&&&&&&&&&&&&&&&&&&&&&&&&&&&&& (本文有删节) &&&&&&&& 作者:刘恩山、王健、张雁云、郭冬生
还有第二部分,在生物学通报上找吧。我在网上找不到,第一部分在生物学通报05年的,第二部分在06年
第14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实验试题(一) 实验材料:金龟子2只(浸泡材料,大小各1)&&&& 实验用具:显微镜1台;解剖镜1台;放大镜1个;解剖器1套(大、小、弯头镊子各1把;大、小解剖剪各1把;解剖针2根;解剖刀1把;解剖刀片1片);蜡盘1个;目镜测微尺(已安装);镜台测微尺(4人共用一个,每20分钟传递一次,共传递两轮);40W台灯一台;移液管4根(1ml无刻度、10ml有刻度、10ml无刻度、25ml有刻度各1根);洗耳球1个;烧杯5个(250ml大烧杯4个;100ml小烧杯1个);胶头滴管2个;培养皿若干;双面刀片若干;载玻片若干;盖玻片若干;大头针若干;纱布3块;吸水纸若干;餐巾纸1盒;黑色粗标记笔1支&&&& 一、&&&& 1.写出该动物的触角类型&&&& 2.绘该动物的触角结构图,并标注各部分名称&&&& 3.写出该动物的趾节式&&&& 4.根据题目所附的分科检索表,将该动物检索至科,并写出检索步骤及该动物所属科的拉丁文名称&&&&&&&&& 二、&&&& 1.计算该动物的单眼(小眼面)面积,并简要写出计算的原理、方法、实验数据及结论&&&& 2.计算该动物复眼的单眼数目(该动物复眼上的一撮毛忽略不计),简要写出计算的原理、方法、实验数据及结论&&&& 3.分析以上实验过程中产生误差的三个最主要原因 三、制作该动物气管、马氏管装片,并用标记笔在载玻片上标出A(气管)、B(马氏管),制作完成后请主监考老师判分(检查时将目镜测微尺的十字中心对准被检测结构;每位考生只评判一次,考试结束前5分钟停止判分),判分后将装片交给主监考老师以作进一步检验 四、解剖该动物,用大头针指出该动物腹部神经节,并请主监考老师判分(每位考生只评判一次,考试结束前5分钟停止判分) 五、&&&& 1.设计实验判断该动物的食物类型,并写出实验原理和方法步骤&&&& 2.实施实验,写出观察到的特征或测量到的数据&&&& 3.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总考试时间:3小时总分:85分
第14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实验试题(二) 实验材料I:3种植物花或花序的浸泡标本(云实科、锦葵科、不明科各1盘)&&&& 2种植物叶片的新鲜标本(1号:夹竹桃;2号:空心菜)实验材料II:新鲜空心菜1把&&&& 实验用具I:显微镜1台;解剖镜1台;放大镜1个;解剖器1套(大、小、弯头镊子各1把;大、小解剖剪各1把;解剖针2根;解剖刀1把;解剖刀片1片);目镜测微尺(已安装);镜台测微尺(4人共用一个,每20分钟传递一次,共传递两轮);40W台灯一台;小试管10个;长玻璃棒一根;移液管4根(1ml无刻度、10ml有刻度、10ml无刻度、25ml有刻度各1根);洗耳球1个;小安瓿8个;烧杯5个(250ml大烧杯4个,其中一个盛装蒸馏水;100ml小烧杯1个);胶头滴管2个;培养皿若干;双面刀片若干;载玻片若干;盖玻片若干;纱布3块;吸水纸若干;餐巾纸1盒;毛笔1支&&&& 实验用具II:大试管10个;大试管塞10个&&&& 实验试剂:50%乙醇1瓶;1mol/L蔗糖溶液50ml;蒸馏水1瓶;番红染液1瓶;亚甲基蓝颗粒若干&&&& (说明:标注II的实验材料及用具为第二试开始时分发的)&&&& 第一试&&&& 一、解剖3种植物花的浸泡标本,写出花程式,绘出花图式,并根据各标本的特征判断其属于哪个科 &&&& 二、&&&& 1.对所给的两种叶片进行徒手切片并用番红染色制成临时装片,制作完成后示意主监考老师判分(只检查2号标本;每位考生只评判一次,考试结束前5分钟停止判分)&&&& 2.绘1号标本叶片横切面结构图,并标注各部分名称&&&& 3.根据你所观察到的结构特征,推测这两种植物所处的生态环境&&&& 4.简要分析1号植物的结构特征并写出推测其所处环境的依据 三、结合你的推测以及实验台上所给出的实验用品,选择一个可测量的生理指标,设计实验分别测量这两种材料的该生理指标:1.写出你选择的生理指标,并简要叙述实验的设计思路及实验原理2.写出实验的方法步骤及需要测量的实验数据第二试3.实施试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a.仅对2号标本的该项生理指标进行测量,写出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主监考老师会在考场对各考生的实验过程和实验操作进行巡回判分)&&&& b.你的队友测量出1号标本的该实验数据是-17.4bra(R=0.083bra·L/mol·K),分析你们的实验数据,并判断你的推测是否准确,简要写出理由 总考试时间:3小时(第一试2小时,第二试1小时)总分:85分
O O...鞠躬...内牛满面...
回复:10楼测量的生理指标,答案建议的是水势。测定蒸腾速率的实验难以实施,气孔密度是形态学指标,而不是题目要求的生理学指标。
今年已经是第19届了……五年前的题……
回复:13楼不错了都,好不容易找到的。话说你的琼脂粉丝什么时候能送到我们学校啊,等着吃呢~
( ⊙o⊙ )哇
快试试吧,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哭了,完全是变态
嗯,我不想去打酱油啊
猛然发现去年没看见14楼的回复…梁大神我对不起你啊…这帖子不错,进省队的看看吧…
`````````````````好难啊·············
这种帖怎么才可以找到啊,难道靠别人挖坟?还有别人记录的竞赛趣事也很想看看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高中生物实验精选的高考题和模拟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中精品题库
最新高考模拟题
名校精品试卷
高中生物实验精选的高考题和模拟题
上传于||文档简介
&&精​选​的​高​中​生​物​新​课​标​实​验​习​题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生物实验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