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民族报》《中国银行社会科学报》哪个好?

日 校长办公室编
2011年第33期(总第122期)
【重点工作】
校长李元元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上谈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日前,全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作出批示。为深入学习和领会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国社会科学报》特约部分高等学校主要领导,就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发表意见。
  11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报》第240期刊登了我校校长李元元的文章,并被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等网站转载。文章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推进高校学术创新”“根植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伟大实践”“以学术创新为核心引领时代和文化创新”“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校学术发展创新”等方面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展开论述。
(社会科学处)
我校启动“身边的感动”新闻采访活动
  日前,党委宣传部举办了“身边的感动”新闻采访活动启动仪式暨全校新闻记者、通讯员第三期培训会。校党委副书记蔡莉、校内各单位主管新闻宣传工作负责人以及新闻通讯员、校内媒体记者和省内部分兄弟高校代表参加了培训会。
  会议就“‘身边的感动’校园媒体采访活动实施方案”进行了解读。吉林大学报、行政学院分别代表校内媒体记者和基层单位发言。中国教育报高教周刊主编储召生作了题为《高校新闻报道如何生动》的讲座。
  蔡莉在讲话中对我校新闻工作者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二要开展活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武装头脑;三要提高校园文化水平,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用身边的感动吸引、感染读者。
(党委宣传部)
【科研动态】
我校收获第十三届中国高交会多个奖项
  11月21日,历时6天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在深圳落下帷幕。为表彰各组团单位和参展商取得的优异成果,经过专家评审、高交会组委会研究决定,共有85家单位获“优秀组织奖”,“88家单位获“优秀展示奖”,280个项目获“优秀产品奖”。
  我校同时获得组委会设立的全部奖项,分别为“优秀组织奖”“优秀展示奖”“优秀产品奖”。其中,我校国家地球物理探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的“JLMRS系列地面核磁共振找水仪”获“优秀产品奖”,仅有11所高校推荐的项目获此奖项。
(科学技术处)
我校在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论文总数排名第三
  11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报》第240期公布了《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发文统计情况,我校以6篇的论文发表总数位居并列第三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各发表论文14篇、并列第一名,我校与南京大学各发表论文6篇、并列第三名,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分列第五到十位。
(社会科学处)
我校工程仿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获准建设
  日前,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开幕。在高交会上,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宣布批准成立了97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依托我校建设的“工程仿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名列其中。
  2011年8月,为加强区域创新能力建设,构筑产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支撑平台,国家发改委和各地方发改委开始组织申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我校抓住工程实验室建设工作的有利机遇,结合国家的战略需求和学校的学科优势,以2007年获批组建的“吉林省仿工程工程实验室”为主体申报了“工程仿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经吉林省发改委推荐,工程仿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获准建设。
(科学技术处)
【学术交流】
吉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分会在我校举行
  11月19日,2011年吉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分会“纪念建党九十周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理论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本次会议由吉林省伦理学会、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
   来自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吉林省委党校、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吉林财经大学、空军航空大学等院校的6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原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省伦理学会副会长孙乃民主持会议。我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韩晓峰出席大会并致辞。吉林省民政厅行政审批办公室主任于轶群和吉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学会处处长王峰参加了会议并讲话。
   会上,吉林大学匡亚明特聘教授、吉林省伦理学会会长陈秉公,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吉林省伦理学会副会长邵汉明,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韩喜平,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主任崔秋锁分别就“怎样探寻当代中国价值文化的‘逻辑元点’”“关于儒学的几点认识”“伦理经济学视角下文化的经济功能”和“当代中国价值体系的几个实质性问题”进行了大会主题发言。
   来自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省委党校、东北师范大学等单位的郭学贤、关晓丽、宋文新、曲红梅等10位中青年学者分别结合自己的入选论文进行了大会发言。
   陈秉公代表吉林省伦理学会做了会议总结。
(社会科学处)
我校举办第三届白求恩国际医学论坛
  日前,我校举办第三届白求恩国际医学论坛。副校长王冠军参加开幕式并讲话,病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李玉林主持开幕式。王冠军在致辞中对国内外专家表示欢迎,并表示,吉林大学将把论坛做成一个品牌,促进医学的长足发展。校长助理、白求恩医学院院长李凡在致辞中回顾了白求恩医学院以往工作,并号召大家一起努力,创造医学新的辉煌。
   开幕式上,解放军总医院生命科学院院长、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全军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付小兵,汕头大学副校长、汕头大学医学院院长顾江,第三军医大学病理学研究所所长卞修武受聘为我校兼职教授;美国维克森林大学再生医学中心/细胞组织治疗中心主任张元原受聘为我校客座教授。
  论坛中,付小兵、张元原、顾江、卞修武以及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病理系原主任F William Orr,军事医学科学院全军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金宁一,吉林大学唐敖庆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病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晋宇分别作了题为《从细胞去分化现象的发现到汗腺再生的初步转化性应用》《Urine Derived Stem Cells:Bi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Clinic Application》《新发传染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肿瘤干细胞病理生物学研究》《Current Themes In Western Medical Education》《共患病毒病现状》《干细胞在组织修复和器官重建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
   本次论坛由白求恩医学院与病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举办,以“干细胞与转化医学”为主题,旨在提高创新水平,扩大国际影响,拓展国际合作,推动医学发展,加快成果转化。
(白求恩医学院)
【国内合作】
我校与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签署合作协议
  11月21日,我校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春光机所”)签署合作协议。长春光机所所长宣明、党委书记贾平,我校党委书记陈德文、校长李元元、常务副校长赵继、副校长张向东以及双方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了签约仪式。签字仪式由赵继主持。仪式上,李元元与宣明分别代表双方单位在协议书上签字。
  陈德文在致辞中表示,吉林大学与长春光机所共处同一地域,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又同时拥有一批相近的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此次签约是双方发展的共同需要。吉林大学将进一步整合相关学科力量,与长春光机所一道,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协同创新和交流,加快推动吉林省自然科学和光电产业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贾平认为,通过此次合作,光机所可在教学管理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学习借鉴吉林大学的相关经验,而光机所专业性强、基础设施先进等特点也将有助于吉大相关学科的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相信本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双方必将在今后的合作中实现优势互补,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校长办公室)
【国际交流】
我校代表团赴美参加“2011年中国教育展”
  日前,我校副校长张向东一行3人随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组织中国教育展览团赴美国参加“2011年中国教育展”。
  访美期间,张向东分别会见了纽约、新泽西、华盛顿、芝加哥地区的校友并与他们进行座谈。张向东向校友们介绍了我校近年来的发展情况,感谢校友们一直以来对母校给予的关注和支持。
  教育展期间,张向东还看望了我校派往乔治敦大学、芝加哥大学参加富布莱特等项目的访问学者,了解他们在美国的科研、生活情况。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简  讯】
〖机关信息〗
  11月20日,学生工作部举办“我的大学对你说――吉林大学2010年十佳大学生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基础园区专场。
(学生工作部)
  11月21日下午,校妇委会举办营养与健康知识讲座。
(妇委会)
  11月22日,我校印发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学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试行)。
(教务处)
  11月23日下午,出版社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党课月系列活动,作了题为《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建设新闻出版强国的首要任务――社会责任感》和《简析共产党员如何加强道德修养》的党课讲授。
(出版社)
  11月23日,教育工会举办以“倡导健康理念,共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专题讲座。
(教育工会)
  日前,我校举办第一期勤工助学学生综合技能培训班。
(学生工作部)
  日前,学生工作部组织开展2011级本科新生的心理普查工作。从对调查结果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出,我校2011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基本处于社会平均水平,健康状况良好。
(学生工作部)
〖学院信息〗
  11月19日晚,交通学院举办“朗朗环佩音”中国古典文化宣讲活动。
(交通学院)
  11月19日,我校建设工程学院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矿产勘查开发总院 “产学研用”合作协议签字及基地揭牌仪式在齐齐哈尔市举行。
(建设工程学院)
  11月19日―21日,海南医学院组织人事部副部长秦愉、图书馆馆长于挽平、副馆长缪军一行3人到我校公共卫生学院访问考察,就当前医学院校图书馆的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医药信息本科和研究生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座谈。
(公共卫生学院)
  11月20日上午,交通学院赴交通学院志愿服务基地长春市南关区残联开展“远离伤病,预防残疾”志愿宣传活动。
(交通学院)
  11月21日下午,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召开以“遵守学术规范,培育优良学风,做好学位论文”为主题的党员交流会。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11月21日,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举行本科生班级DV风采展示评选大赛。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11月22日下午,应数学学院、数学研究所邀请,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董选春来校作题为《Multiscale numerical methods and their analysis for some nonlinear dispersive equations》的专题学术报告。
(数学学院)
  11月22日下午,交通学院召开首届青年教工论坛。
(交通学院)
  11月22日下午,东北亚研究院举行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讲座。
(东北亚研究院)
  11月22日下午,高等教育所召开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动员大会。
(高等教育所)
  11月23日下午,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召开以“遵守学术道德,倡导优良学风”为主题的第十二期 “英才工程”研究生系列讲座。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11月23日晚,由长春市南关区交警大队、我校保卫处和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举办的以“文明交通,爱在吉大”交通安全主题晚会暨颁奖仪式在南岭校区举行。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11月24日晚,数学学院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
(数学学院)
  日前,在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我校资深教授、理论法学研究中心主任张文显当选为研究会会长。
(法学院)
  日前,白求恩医学院举行医学人文大讲堂――“医学生培养计划”系列讲座第二讲,邀请全国政协委员、白求恩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迟宝荣担任主讲嘉宾。
(白求恩医学院)
  日前,井冈山大学副校长王伴青一行到白求恩医学院考察调研。
(白求恩医学院)
  日前,公共卫生学院和卫生部放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联合举办《团结进取五十年》新书发布会。
(公共卫生学院)
  日前,白求恩第一医院举办吉林省首届危重症专科护士培训班理论授课。
(白求恩第一医院)
  日前,农学部公共教学中心教师宋云霞主持的《研究生英语综合教程》(English Integrated Course for Postgraduates)多媒体软件在教育部组织、中央电教馆承办的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荣获全国二等奖。
(农学部)试论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改造国民性的途径--《北京农业工程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Z2期
试论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改造国民性的途径
【摘要】:正 民族自省是一个民族或国家走向近代化的必经阶段。中国的民族自省虽然来得迟些,但却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民族自省思潮中,民族资产阶级深刻揭露了中国人的劣根性。在此基础上,民族资产阶级提出了两条改造国民性的途径:一是对国人进行宣传教育,来唤醒国民,使国人自我改造。二是革命。对于前者改良派与革命派观点是相同的,对于后者改良派反对,而革命派赞同。国民教育的方式主要是: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K25【正文快照】:
民族自省是一个民族或国家走向近代化的必经阶段。中国的民族自省虽然来得迟些,但却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在民族自省思潮中,民族资产阶级深刻揭露了中国人的劣根性。在此基础上,民族资产阶级提出了两条改造国民性的途径:一是对国人进行宜传教育,来唤醒国民,使国人自我改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彭平一;[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崔玉婷;;[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靳树鹏;;[J];书屋;2009年05期
潘守威;;[J];晋中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孙守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4年02期
李益然;[J];史学月刊;1981年03期
林承节;;[J];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04期
李益然;;[J];安徽史学;1984年05期
刘世龙;;[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成晓军;;[J];历史教学;1992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庆云;;[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9年卷[C];2011年
魏琴;;[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雷颐;[N];经济观察报;2008年
姜铁军;[N];解放军报;2011年
广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张磊 温宪元;[N];人民日报;2011年
罗韦;[N];中国民族报;2011年
胡瑞华;[N];光明日报;2000年
刘悦斌;[N];学习时报;2000年
章开沅;[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白英;[N];吉林日报;2009年
张叠;[N];团结报;2010年
邓佑标 本报记者
陈小菁;[N];解放军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柯继铭;[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许彬;[D];安徽大学;2010年
丁以德;[D];新疆大学;2003年
颜丹;[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李严;[D];兰州大学;2010年
裴媛慧;[D];河南大学;2004年
黄英;[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卢玉华;[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张岩岩;[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徐春霞;[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梁永康;[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800-810-661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800-810-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中国社会科学报刊发《民国新闻史研究的难点和目标》-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 & &English
中国社会科学报刊发《民国新闻史研究的难点和目标》
时间: 11:35:26 来源:feng&阅读次数:314
倪延年:民国新闻史研究的难点和目标
&&日15:41&&来源:
新闻史研究在高校新闻院系属于长线学科。如把姚公鹤1917年出版 《上海报纸小史》(内容起自《申报》创刊、止于民国初年)作为开端,学术界对中国新闻史研究已走过了近100年历程。
2013年6月,国家社科规划办公室批准立项重点项目 “中华民国新闻史研究”,下半年又把“中华民国新闻史”列入重大项目招标课题并于11月底正式立项资助。由此可推测,多卷本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中华民国新闻史”研究成果《中华民国新闻史》,将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与读者见面。
纵向和横向两个研究视角
“中华民国新闻史”的研究框架大致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视角构建。纵向视角涵盖了整个中华民国时期 ()38年间中国新闻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其中可以划分为:民国创立前后的新闻业、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新闻业、民国南京政府前期的新闻业、民国南京政府中期的新闻业和民国南京政府末期的新闻业等不同阶段。
在横向视角方面,以专题方向为主,进行拓展性、掘井式专题研究,以求充分展示民国时期新闻史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初步确定的专门研究课题有:民国时期新闻通讯业研究、民国时期新闻广播业研究、民国时期外国在华新闻业研究、民国时期少数民族新闻业研究、民国时期图像新闻业研究、民国时期军事新闻业研究、民国时期新闻教育业研究、民国时期新闻学术研究、民国时期新闻管理体制研究、民国时期新闻业经营管理研究、民国时期新闻职业精神研究及民国时期新闻业中外交流研究等。通过纵向和横向两个视角的研究,尽量全面地展示民国时期新闻史的完整面貌。
七个研究重点和难点
研究民国新闻史应该立足民国时期新闻业存在、发展和变化及衰退的实际,客观地展示民国时期新闻业的发展轨迹,还原民国新闻史的本来面目。其中拟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主要有七个方面。
第一是明确“民国新闻史”的起源时间。如这一问题不解决,就难以弄清楚民国新闻业的 “来龙去脉”,直接影响到民国新闻史研究体系的范畴。
第二是关于“民国新闻史”研究的空间范围。这个问题没有一个合理明确的结论,将会影响到一大批海外中文报刊在民国新闻史上的地位和历史作用的评价,或者得出与当时实际情况不十分相符的结论。
第三是关于“民国新闻史”发展阶段划分问题。现在不少新闻史著作并没有按照“中华民国”的发展演变历程来划分民国新闻史的发展阶段,而且在划分结果上还没有形成共识。如果对民国新闻史的发展阶段划分没有一个学界相对认可的观点和结论,就根本谈不上对“民国新闻史”发展规律进行科学的认识和研究。
第四是关于民国时期新闻政策及法制的评价问题。在史实和史料基础上再现和认识中华民国时期的新闻政策和新闻法制的发展历程及其规律,不仅是对民国时期新闻政策和新闻法制的评价问题,也涉及中国新闻政策和新闻法制发展历程中这一阶段 (民国时期)新闻政策和新闻法制的历史性评价,因而是民国新闻史研究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第五是如何评价民国时期国民党新闻业。客观全面地评价这一阶段的国民党新闻业的社会作用,是评价这一阶段中国新闻事业社会作用的重要方面之一。只有对民国时期国民党新闻事业的社会作用有一个完整客观全面的实事求是的评价,《中华民国新闻史》才能成为一部忠实于历史和事实的断代新闻史。
第六是对“去台新闻人”的评价问题。对“中华民国新闻史”的研究无法回避对先是在大陆地区从事新闻实践或教育研究,后来随国民党政权到台湾或其他地区的那一部分新闻人的评价问题,如果忽略不谈将会严重影响中华民国新闻史研究内容的完整性和客观性,因此必须把对“去台新闻人”的历史性研究和客观评价作为一个重点问题来研究。
第七是对民国时期共产党新闻业的评价问题。客观地再现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新闻业的艰难发展历程,尤其是再现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新闻业在诸如大革命失败后那一阶段的弱小、无助的历史现实,承认这一阶段红色新闻业的社会影响力的实际有限性,对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新闻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影响予以客观的评价,是体现我们共产党人忠于历史事实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必然要求。
五大研究目标
“中华民国新闻史”在学术思想理论和学科建设发展方面有自己的预期目标。
第一是在中华民国史学科体系下建构“中华民国新闻史”这一学科分支。近年来国内“中华民国史”研究十分活跃,不少高校和科研机构设立了民国史研究中心或民国史研究所,但这些机构几乎没有将视角投射至新闻史领域。经过学界共同努力,从 “大历史观”的角度,使“中华民国新闻史”成为中华民国专门史体系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
第二是完善中国断代新闻史研究体系。在中国断代新闻史研究方面增加一个以 “中华民国新闻史”命名的、与“唐前及唐代新闻史”、“宋代新闻史”、“元代新闻史”、“明代新闻史”、“清代新闻史”等中国断代新闻史分支学科相并列的“中华民国新闻史”学科领域。完成中国断代新闻史从清朝至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承前启后的研究,从而进一步扩展中国新闻史学研究领域。
第三是产出第一批 “中华民国新闻史”研究成果。主要是在中国断代新闻史研究成果中增加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第一套多卷本 《中华民国新闻史》(6卷本);出版一套包括 《民国时期的新闻通讯业》、《民国时期的新闻广播业》、《民国时期的外国在华新闻业》等12个分册的“民国新闻专题史研究丛书”。
第四是建设全国性民国新闻史研究文献资料中心。经过长期的积累,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和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文献资料室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已经在民国新闻史研究文献方面有了较厚实的基础。
第五是建成民国新闻史研究的学术信息收集和发布中心。及时收集海内外民国新闻史研究的学术信息动态,定期编印《民国新闻史研究动态》,积极筹建“民国新闻史研究专题网站”,与民国新闻史研究文献数据库一起成为国内民国新闻史研究的学术信息收集和发布中心。
(作者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首席专家、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
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自主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如需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请在使用时注明&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②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您现在的位置:>>
毛泽东不是闭关锁国论者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日第525期
作者:薛广洲
  【核心提示】当年毛泽东的学习一切国家长处和发展对外经贸关系的指导思想与具体实践,确实还没有上升到现时这样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还没有达到全面开放的程度。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举世瞩目,但有人由此将改革开放前的国策定位为闭关锁国,并认为毛泽东就是闭关锁国论者,从而将毛泽东在某种程度上推到了改革开放的对立面的做法,无疑值得商榷。比如,有人说,&毛泽东崇尚我国传统文化,对接触甚少的资本主义文化一般采取虚无蔑视的态度,追求闭关锁国的乌托邦&;有人说,&建国以后,由于各种原因,曾经形成了长期基本闭关锁国的局面&。类似这样的说法还有不少,在网上也很流行,产生了不良影响,对青年人的误导则尤其大。
  新中国成立后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处于被西方敌对势力封锁扼杀的状态。1949年11月,美国等14个资本主义国家,在巴黎成立了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封锁、禁运的组织&&&巴黎统筹委员会&,尤其将中国作为封锁的重点。特别在1951年以后,美国又操纵联合国大会通过对中国实行&禁运&的提案,企图扼杀新生的人民共和国。这次&封锁、禁运&直到1972年2月签署中美上海联合公报为止,持续达22年之久。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这20多年,人家不让我们进入西方市场,自然就没有现在意义上的对外开放&。
  即使面临着西方敌对势力的封锁、禁运,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也没有放弃对外开放。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把&中国和外国的关系&列为一大关系,并指出:&我们提出向外国学习的口号,我想是提得对的。现在有些国家的领导人就不愿意提,甚至不敢提这个口号。这是要有一点勇气的。&并具体说道:&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历史事实表明,毛泽东为打破美国等西方大国对我国的孤立、封锁,扩大对外经贸往来,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斗争。因此,说什么毛泽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是毫无根据的,是违背历史事实的。当然,确如学者们所说,当年毛泽东的学习一切国家长处和发展对外经贸关系的指导思想与具体实践,确实还没有上升到现时这样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还没有达到全面开放的程度。作为亲历者和见证人的邓小平,对此有非常准确的评价,他说:&毛泽东同志在世的时候,我们也想扩大中外经济技术交流,包括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关系,甚至引进外资、合资经营等等。但是那时候没有条件,人家封锁我们&,&我们能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中着手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不能不铭记毛泽东同志的功绩。&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梁瑞
埃及木乃伊以其神秘性与独特性一直为世界各国学界和公众所关注。随…
欢迎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新闻邮件产品
为会员可免费享受更多新闻邮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银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