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游泳池怎么消毒升温与消毒有没有先后顺序

泳池过滤处理技术:游泳池水处理技术消毒方式简介--泳池过滤处理技术的博客--凤凰网博客
凤凰博报 由你开始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泳池过滤处理技术:游泳池水处理技术消毒方式简介
  游泳池水处理技术采用的消毒设备优势第一点是在循环系统中,游泳池水首先经过毛发收集器,然后再经过本公司专利产品多功能游泳池水处理设备,在水力的作用下,洗水剂在洗水器内形成多功能动态膜,通过物理和化学的综合作用对水中的悬浮物吸附截留、对化合物起到吸附和催化作用,达到对悬浮颗粒物、细菌、尿素等化合物去除的目的,出水浊度可达。  第二,游泳池水处理设备多功能洗水器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反向冲洗,反冲水直接进入反冲水处理装置处理,处理后的水又重新进入洗水器中循环处理使其成为新水,从而达到整个循环过程水零排放的目的,由于整个循环过程时间短水温损失很小,同时也节省了给新水升温的费用。  第三,游泳池水处理设备经洗水器处理后的池水进入尿素去除装置时,池水在其高效多功能沸素剂的催化作用下,尿素等化合物被有效去除,其中尿素去除率可达85%以上,随着池水的循环时间的延续,池水中的尿素含量逐渐下降,直至小于3.5mg/L。  游泳池水处理采用物理化学法  1、引水换水,当水体中的悬浮物(如泥、沙、有机物)增多,水体的透明度下降,水质发浑时,可以通过引水、游泳池设备换水的方法来降低杂质的浓度。  使用条件:使用这种方法必须有足够的干净水源作为保证,但换水的成本比较高,又造成了环境污染。在小水量的情况下才考虑该法。  2、循环过滤方式,循环过滤的方式是根据水体的大小,设计配套的过滤砂缸和循环水泵,景观循环水处理和景观水池水处理R并且敷设用以循环景观水的管路。砂缸里一般放置一定量的石英砂,石英砂的大小规格不同,正常过滤时,水从砂的上层进入,由下层出来。砂缸过滤的实质是通过薄膜过滤、渗透过滤及接触过滤的过程,使水得到逐步净化的。  首先,三氯异氰尿酸消毒速溶片使用方便:氯含量&=50%,为速溶片剂——撒入泳池后10分钟左右就能溶解完了,非常简单易操作。相对于其他的消毒片,需要使用专门的发生器,并且对人体有害,以及繁琐的消毒工序使得游泳池管理者不胜其烦,所以,游泳池管理者热衷于使用三氯异氰尿酸消毒片。  其次,消毒效果高效持久,对于游泳池消毒来说,首先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游泳池消毒速溶片的效果,三氯异氰尿酸是目前国际上所推广的一种高效、低毒、广谱、快速的杀菌消毒剂,能有效的快速杀灭各种细菌、真菌、芽胞、霉菌。对杀灭甲肝、乙肝病毒具有特效,对性病毒和艾滋病毒也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  最后,三氯异氰尿酸消毒速溶片存储与运输也非常方便:三氯异氰尿酸含有稳定剂氰尿酸,在紫外线下稳定,不但适合室内泳池使用,还非常适合在室外泳池使用。并且,正常情况下,三氯异氰尿酸消毒速溶片储存一样其有效氯含量才降低1%不到,所以,非常易于储存与运输。  游泳池水处理药剂具体的使用方法  游泳池水处理技术过程中直接将消毒片均匀撒入泳池,每立方水应加消毒片2-4克,即2-4kg每1000立方,一般为晚上收场时投放,开场前1-2小时测试余氯,再根据情况投放。在特殊情况下:比如说人流量大及下雨天气时,则需加倍使用。
有不一样的发现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泳池过滤处理技术
欢迎您来我的凤凰博客!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姓 名:手 机:邮 箱:游泳池产品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
- - 游泳池消毒药的使用方法与用量游泳池消毒药的使用方法与用量我们在做销售时,经常会遇到客户这样问&这个消毒片怎样用呢?用量是多少?怎样计算?&或者说消毒药放下去,效果不大,或是没效果,那么,我们今天,就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次总的概括,提供给广大的游泳池管理者,这样,我们在投药时,就能控制好:
1 灭藻与抑藻
&&& 投放硫酸铜,正常情况下的预防以每1000 立方水投放2~3kg 为宜,每月投放2 次即可(且在此药投放2 小时以后才能做以下步骤)。但是随着游泳者的增加会带来一些有机物污染,下雨也会使水质发生变化引起藻类生长,此时就需要再次投放硫酸铜。另外,若处理的是新水也需要加倍投放。
&&& 投放或科,正常情况下的预防以每1000 立方水投放1 瓶为宜,每月投放1-2 次;如水已长藻发绿则需要按双倍的使用量投加。
2 杀菌、消毒
&&& 一般采用三氯异氰尿酸消毒片或三氯异氰尿酸消毒粉。使用三氯异氰尿酸消毒剂(消毒粉或消毒片)来进行消毒,最好分两次投放,一次在每天的收场后,另一次在开放前1&2 小时进行。
&&& 所有含氯消毒剂都有挥发性的,挥发的快慢与阳光、气温有直接的关系,夏天阳光猛烈,天气炎热消毒剂很容易挥发。在每天的收场后投加消毒剂的话,由于晚上气温相对较低,也没有阳光,可以使消毒剂保持更长的药效,这样可以更加彻底、有效地对游泳池的水体进行消毒;第二天根据各个游泳池场的开放时间不同,可在开放前1&2 小时检测余氯,如果余氯偏低的话,可适量补充投加消毒剂,以使余氯达到卫生要求。如过早投加消毒剂的话,很快就挥发完了,那到了开场时间余氯就达不到标准了。
2.1 三氯异氰尿酸消毒片的使用方法
&&& 消毒片的氯含量&50%,为速溶的片剂,也就是说洒入游泳池后10 分钟左右就能溶解完了。
&&& 为了使泳池余氯达标并更有效地保持良好的水质,每立方水应加消毒片2~4 克。(2-4kg/1000 立方)。
&&& 消毒片加入游泳池后,余氯的计算公式:(以1 立方投2 克&&1 片消毒片来计算为例)
&&& 2g&50%&mg(2 克的消毒片里含的有效氯,单位:毫克)
&&& 1000mg&1000L(1 立方)=1mg/L(也就是常说的1ppm)
&&& 就是说1 立方水如果加入1 片消毒片,如果没有消耗的话,其理论上的浓度为:1mg/L。
&&& 一般来说,加入消毒剂后,消毒剂肯定会与水中的细菌及藻类发生作用(也会被水中的有机物消耗一部分),各个游泳池由于水质状况不一样,因此加入相同数量的消毒片后不同的游泳池其可测余氯浓度也各不相同,水质状况好的,其余氯要高,水质状况差的,其余氯要低。
&&& 因此我们建议,晚上投药时,最少按2 公斤/1000 立方的量进行投加;如果水质已经发绿或泛白,则最好是加量投加。
&&& 游泳池在开放前投加消毒片最好提前0.5-1 小时,投加前要先检测余氯,然后按每1000 立方加入2 公斤消毒片能提高1mg/L 的比例来计算其投加量。例如:500 立方的游泳池要提高0.5mg/L,那就要加0.5 公斤消毒片。
&&& 2.2 三氯异氰尿酸消毒粉的使用方法
消毒粉的氯含量&90%,微溶于水。一般来说游泳池在投加消毒粉时,都是先用小桶兑成水溶液后再洒入水中,这时大部分的消毒粉是并没有溶解的,其分散到游泳池水中需要1 个小时左右才能逐步溶解完全。
为了使泳池余氯达标并更有效地保持良好的水质,每立方水应加消毒粉1~2 克。(1-2kg/1000 立方)。
消毒粉加入游泳池后,余氯的计算公式:(以1 立方投2 克消毒粉来计算为例,即1000 立方投2 公斤)
2g&90%&mg(2 克的消毒粉里含的有效氯,单位:毫克)
1800mg&1000L(1 立方)=1.8mg/L(也就是常说的1.8ppm)
就是说1 立方水如果加入2 克消毒粉,如果没有消耗的话,其理论上的浓度为:1.8mg/L。
一般来说,加入消毒剂后,消毒剂肯定会与水中的细菌及藻类发生作用(也会被水中的有机物消耗一部分),各个游泳池由于水质状况不一样,因此加入相同数量的消毒粉后不同的游泳池其可测余氯浓度也各不相同,水质状况好的,其余氯要高,水质状况差的,其余氯要低。
因此我们建议,晚上投药时,最好按2 公斤/1000 立方的量进行投加;如果水质已经发绿或泛白,则最好是加量投加。
游泳池在开放前投加消毒粉最好提前1-2 小时,投加前要先检测余氯,然后按每1000 立方加入2 公斤消毒粉能提高1.8mg/L 的比例来计算其设加量。例如:1000 立方的游泳池要加入1公斤消毒粉就能提高0.9mg/L,而500 立方的游泳池要加入0.25 公斤(半斤)的消毒粉就能提高0.45mg/L。
2.3 的注意事项
游泳池投加了消毒剂后,在杀灭细菌的同时也会挥发,即浓度会不断地下降。因此,要在开放时间内严格保持游泳池的余氯达到国家标准,必须要使用加药设备不断地进行补充才行。
而我们现在游泳池基本都是手工加药,因此,一般的做法就是在开放前稍稍加大投药量,使其在刚开放时的余氯浓度稍高,而后逐渐下降。但请注意余氯浓度最好不要超过1.0mg/L,因为余氯太高会使游泳者感到不适。另最好根据实际状况来决定中途是否补充加药。
每周应在晚上进行一次冲击性处理(水中余氯长期保持一定的较低浓度时,细菌、病毒会有适应性,这时投入过量的消毒药,使水的余氯高出平时的2-3 倍,充分消毒一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冲击性处理)。
只有保持稳定的余氯浓度才能对细菌、藻类等有较好的杀灭作用,如果该项指标控制得当,将避免许多水质突发性问题的发生。这样对于场馆而言,无需因水质变坏而采取各种应急性处理,其实更能节省在水处理成本上的费用;另外应该加强现场检测,如果余氯含量低于国家规定标准应及时投放消毒药。(加药量可根据上述的计算公式来确定)
3 调节 pH 值(酸碱度)
游泳池使用上述所讲的三氯异氰尿酸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的,其水的 PH 值只会偏低,这是因为三氯异氰尿酸的水溶液是呈酸性的,所以长期使用水的PH 值会下降。还有各种因素会使pH值降低,例如:有机物生长;人体的汗液、口水;铝盐(沉淀剂)的带入;酸雨。其中最重要的是酸雨,现在酸雨范围比较大,酸度比较低,有时雨水的pH 值低至4 左右。
游泳池水的 PH 值国家规定范围在:6.8&8.2,最好的范围是在7.4&7.6。首先这个pH 值对人体皮肤、眼睛不会产生刺激,较为舒服;最重要的是在这个PH 值范围时,既能保证消毒药的消毒效果又能使其余氯维持更长的时间。这是因为含氯消毒剂(上述所讲的消毒粉或消毒片)在水中会水解为次氯酸HOCL(平时所说的余氯)和次氯酸根OCL-,而主要的氧化与消毒杀菌、灭藻作用是次氯酸HOCL,在使用同样多的药量时,不同pH 值条件下的次氯酸HOCL 与次氯酸根OCL- 会有不同的比率存在,也就是说自由有效氯在不同的pH 值下会有不同的活性百分比。
当水的pH 值大于8.0 时,那么在此情况下会发生什么呢?此时池水中大部分是次氯酸根OCL-,而次氯酸HOCL(余氯)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这样毫无疑问会大大降低消毒药在水中的活性,进而影响到灭藻、杀菌的效果,最后导致池水中绿藻泛滥、屡禁不止;也会导致你在检测余氯时偏低甚至检测不到,所以这不是消毒药质量的问题,而是pH 值控制不当的结果。
当水的 pH 值小于7.0 时,那么在此情况下会发生什么呢?此时池水中大部分是次氯酸HOCL(余氯),而次氯酸根OCL-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消毒药在水中的活性很高,你投入的消毒药有很大一部分被浪费了,所以很快你的余氯就会低下来。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需要把 pH 调到最适宜消毒药发挥效用的数值:即PH=7.5。这样消毒药投入水中后会有一半左右水解成余氯发挥消毒作用,当余氯下降时,次氯酸根会与水中的氢离子结合生成次氯酸OCL-+H+?HOCL,这样就能使用消毒药保持较长的时间。
因此,我们游泳池水的PH 值应尽量保持在7.5,这样既能保证消毒的效果也能最大限度地节省成本。
水的 PH 调节方法:游泳池一般使用氢氧化钠提高泳池水的pH 值,每升高1.0 度按每立方水10 克的剂量投放。(例如:1000 立方要使PH 提高1 则需要加入10 公斤的氢氧化钠)
4 投放净水剂
游泳池要保持良好的水质最好每天定时打开循环过滤系统,将水中的悬浮物、藻类及其他杂质通过沙缸过滤去除。如这样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时,那我们就需要投入净水剂,净水剂有聚合氯化铝及清水清澄清剂两种。在加入这两种净水剂之前,最好先做一次冲击性处理。
4.1 聚合氯化铝的使用方法
使用聚合氯化铝(粉剂),一般按每立方水5~8 克的剂量投放(即1000 立方投5&8 公斤)。
投放时先按聚合氯化铝1 份兑水3 份的比例将聚合氯化铝溶解,10 分钟左右再加水稀释,然后均匀洒入游泳池。投放后最好保持池水循环半小时,当池水中出现矾花后,静止6~8 小时,才可进行吸尘。投药最好在晚上收场后进行。投放前必须将水的PH 值调节到7.5-7.8,如下雨天气最好不要下聚合氯化铝,因为下雨会导致水体无法静止及PH 值下降,从而影响沉淀效果,导致聚合氯化铝沉不下去,影响第二天的开放。一般使用聚合氯化铝进行水质净化后,必须在第二天早上进行吸污,将沉到池底的脏物吸走。
4.2 清水清澄清剂和科瑞德澄清剂的使用方法
清水清澄清剂与科瑞德澄清剂的用法用量是一样的:用量按每 1000 立方使用1 瓶,使用时先兑水稀释,然后在池边缘倒入泳池里。澄清剂是一种阳离子聚合物,与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氯化铝不同(聚合氯化铝形成较大的矾花,沉降速度快),它主要通过阳离子的吸附将水中的细小杂质形成稍大的微粒,使其随着水流进入循环系统,通过沙缸过滤使水质变清。加入澄清剂后必须连续打开循环系统8&16 个小时,澄清剂一般是在加入游泳池后第二或第三天达到最好的效果,基本能维持一周左右的时间。游泳池循环水的消毒处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游泳池循环水的消毒处理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婴儿游泳池怎么消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