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信息港太极拳交流

途经公交车:
途经公交车:
途经公交车:
附近无结果!陈家沟太极拳馆南昌分馆|公司简介
&&&&&&&&&&&&&&&&&&&&
&&&&&&&&&&&&&&&&&&&&&&&&&&&&&&&&&&&&&&&&&&&&&&&&&&
&&&&&&&&&&&&&&&&&&&&&&&&&&&&&&&&&&&&&&&&&&&&&&&&&&&&&&&&&&&&&&&&&&&&
&&&&&&&&&&&&&&&&&&&&&&&&&&&&&&&&&&&&&&&&&&&&&&&&&&&&&&&&&&&&&&&&&&&&&&&&&&&&&&&&&&&&&&&&&&&&&&&&&&&
您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陈家沟太极拳馆南昌分馆2010年课程设置
陈家沟太极拳馆总教练陈正雷大师
陈正雷,男1949年6月出生,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家沟人.他是陈家沟陈氏十九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河南省武术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武术管理中心副主任,河南省陈氏太极拳协会执行副主席、河南省陈氏太极拳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中国民间文化陈氏太极拳杰出传承人、中国非物质文化陈氏太极拳杰出传承人、国家武术高级教练、中国武术协会委员、中国武术八段、中国当代"大武术名师"之一。
  陈正雷,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氏十九世人,1949年生,大专学历,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嫡系传人,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之一,现任河南省体委武术馆副馆长。出生于武术世家,8岁开始习艺,师承伯父陈照丕研练家传陈氏太极拳,后再承堂叔陈照奎深造。平日练功刻苦勤奋,功夫深厚纯正,理论研究颇具造诣,人称“太极金刚”。
  70年代以来,多次获省武术运动会太极拳、剑、推手比赛冠军。蝉联两届全国太极拳大赛冠军,获得两届全国武术比赛特邀表演奖和观摩交流“金狮奖”。传拳授20余年,弟子众多,遍及祖国各地,其中在全国和国际比赛中获金牌者达35人次。
  1981年后,多次参与国际武术文化交流活动,历访日本、美国、马来西亚、波利尼西亚、法国、瑞士、意大利及台湾、香港等区,讲学授艺,直接受教者逾万人,可谓桃李满天下,被国内外五十多个武术和太极拳组织聘为顾问、名誉主席、名誉会长等职。理论研究成果丰硕,有多篇论文发表于全国各大武术杂志,他的著作:《陈氏太极拳、械汇宗》一、二、三册,《中国陈氏太极拳》教课书和《陈氏太极拳养生功》以及电视教学系列影片,广泛发行于国内外。1992年被编入《中国人物年监》,1994年第三届国际太极拳年会评为太极拳大师,1995年国家体委命名为“全国十大武术名师”。
  陈正雷,1949年5月生于太极拳发祥地――中国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十九世,太极拳第十一代嫡宗传人,温县陈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中国陈家沟太极拳推广中心总教练,河南太极体育健身有限公司太极拳总教练。现任河南省武术管理中心副主任,省武协副主席,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国武术协会委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委员,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
  陈正雷自八岁起,跟随著名太极拳大师(原南京中央国术馆名誉教授、国术国考评委、64年被选为全国武协委员),伯父陈照丕练习家传太极拳术、刀、枪、剑、棍等器械及推手,并孜孜不倦地体验和钻研太极运动的原理及系统理论,直至1972年伯父病故。之后,又随太极拳大师,堂叔父陈照奎继续深造,专习叔祖陈发科传授下来的太极拳术、推手技巧以及拳论。
  陈正雷跟随两位宗师言传身教二十余载,并把继承家传技艺发扬光大太极文化做为自己终生追求的奋斗目标。所以,能屡屡战胜各种艰难与困苦,矢志不移地勤学苦练,持之以恒,使自己的功夫深厚纯正,理论发掘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有“太极金刚”之美称,享誉国内外。
  在练功授拳之余,陈正雷致力于挖掘整理太极文化瑰宝,默默笔耕,于1984年开始步入理论研究与写作的领域,主要著作有《十段功法论》、《陈氏太极拳械汇宗》、《陈氏太极拳养生功》、《陈氏太极拳术》等,是学习研究太极拳的珍贵资料。部分著作被译成日、英、法、西班牙等国文字,在世界许多国家发行。198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录制由陈正雷讲解示范的《世传陈氏太极拳术》教学片,1996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录制由陈正雷讲授的陈氏太极拳、剑、推手、养生功等系列教学片,并被译成日、英、韩等外文,发行世界各地,2000年又录制了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二路、单剑、推手、拳械欣赏修订版和陈氏太极拳新架一路、养生功教学片,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和黄河音像出版社出版,2008年陈正雷大师演练的陈氏太极拳所有拳械套路由中国武术协会、中国武术研究院审定收入《中华武藏》。
陈家沟太极拳馆总馆执行馆长――陈斌
陈斌, 1979年12 月生,河南温县陈家沟人。陈氏二十世、太极拳第十二代嫡宗传人、中国武术六段、国家一级拳师。现任河南陈正雷太极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家沟太极拳馆副馆长兼主教练、河南省陈氏太极拳协会副秘书长、香港陈氏太极拳总会副会长。
五岁起师从父亲陈正雷大师,在其悉心传授下,二十余载学练不辍,功架纯正、拳械纯熟、理论精通。2008年6月,成为陈正雷大师严格筛选下的首批入室弟子。
1996年8月在第四界温县国际太极拳年会中获成年男子组陈氏太极拳第二名;少年男子组陈氏太极拳、剑第一名。
1998年5月在河南省武协杯中夺得男子陈氏太极拳的冠军;8月在第五届温县国际太极拳年会中获男子组陈氏太极拳、剑的两项一等奖。
2001年4月在“云台山杯”河南省太极拳、剑、推手锦标赛中获男子组统传陈氏太极拳、剑及56式三项冠军。
2002年至今,多次率郑州陈家沟太极拳馆代表队参加省、市及全国太极拳各大赛事,均取得优异成绩。
2004年10月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代表河南省队参赛,取得一金一银的优异成绩。
作为陈氏后人自1998起开始传拳授艺,1999年―2001年留学英国曾让太极火种尽撒英伦。归国后一直从事太极拳的推广,于2001年创办了河南太极健身培训中心(陈家沟太极拳馆前身),任负责人和主教练。参与策划、组织了1999年至今的连续十届的“国际陈氏太极拳高级培训班”,并在期间担任主教练;并经常参加省内外数十个电视台栏目的演出和采访;曾策划、组织及直接参与了2003年10月的第十八届世界客属肯亲大会开幕式的表演;2004年4月洛阳牡丹花会开幕式上创吉尼斯记录的三万人太极大演练;2004年10月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开幕式上大型表演;2007年3月炎黄二帝祭祖大典大型表演;月的“太极与奥运同行”大型系列活动;2008年7月“奥运火炬郑州传递”启动仪式上的表演……
在业余时间里积极帮助父亲整理、翻译太极拳理论著作,如英文版的《陈氏太极拳剑刀》的翻译工作,以及该书西班牙文版的编辑工作等。自己所著《太极拳亟待做成大产业》一文于2004年10月成功入选“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论文研讨会“,并在11月份的《中华武术》中刊登,引起广泛影响。2007年至08年初,协助父亲拍摄制作了由国家武协审定的,迄今为止最为完整的大型中华武术展现工程――《中华武藏》里的陈氏太极拳系列,其中包括了他个人编排、演示、讲解的教学片《陈氏太极拳精编套路》。2008年6月 重新修订了《陈氏太极养生功》一书,使内容更趋于充实、完善。
近年来频繁应邀赴英、法、德、西班牙、韩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及国内数20余省市传授拳艺,已普及人数达数万人次。其教学态度认真负责;教学方式活泼新颖;为人处事爽朗热情、待人至诚,所到之处,深受广大爱好者好评。不凡的成长经历,良好的家风修养,超俗的文治武功,构筑成其独特的个人魅力,界内人士亲切地称其为“太极少帅”。
陈家沟太极拳馆南昌分馆名誉馆长―陈娟
陈娟,生于中国河南省温县陈家沟武术世家,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武术系。中国武术六段,国家一级武术裁判,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陈正雷大师首批入室弟子,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嫡宗传人,中国陈家沟太极拳馆高级教练,清华大学体育经济与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员。现任陈家沟太极拳馆广州分馆馆长兼主教练、河南省陈氏太极拳协会副秘书长、香港陈氏太极拳总会副主席、英国陈氏太极拳学院特聘教练。
7岁起随父亲陈正雷大师系统学习家传陈氏太极拳,在父亲的严厉督导和自己的不断努力下经过二十多年来的勤学苦练,已悉得太极真传,功夫纯正、技艺在身;是当前国内著名的青年太极拳名家。
在青少年时期曾多次参加了河南省及全国性太极拳比赛获得第一名数十次,其后三次被国际太极拳年会组委会邀请出任裁判工作。近年来随同父亲出访英、美、日,法,德、西班牙等国进行太极文化交流和教学,协助父亲陈正雷著《陈氏太极拳养生功》、《陈氏太极拳术》,并参加拍摄陈氏太极拳VCD教学带《养生功》及《新架一路》,2008年其演练的DVD《陈式太极拳国家规定套路》由中国武术协会、中国武术研究院审定,被录入中国大型电视教学系列片《中华武藏》。陈娟老师致力于太极拳的传播普及工作,先后在香港,广州,日本,圆洲等地设立分馆和培训中心,为当地的全民健身运动做出了贡献。
陈家沟太极拳馆南昌分馆技术顾问--傅能斌
傅能斌老师,自幼习武,曾到河南平顶山武术院习武读书,一九九三年毕业于武汉体院,是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之一的陈正雷大师的得意弟子陈门三杰之一,第十二代传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国武术六段、一级拳师、一级武士及广西武术协会委员,享有“华南妙手”之美称。他精通拳理拳法,掌握多种内、外家拳术,专攻陈氏太极拳、械,尤其擅长太极推手,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曾跟随陈正雷大师走南闯北,在国内外传拳、授艺、较技,好评如潮。其行拳风格酷似其恩师,虽功夫过硬,却虚若怀谷,广交朋友,热心传拳。
受邀出席过95桂林国际太极拳比赛开、闭幕式,万人太极拳,世界传统武术节开幕式,河南卫视武林风,凤凰卫视,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等节目表演,成功组织了南宁市民运会开幕式、南宁市申办全国文明城市武术太极拳大型表演。其履历被载入《陈氏太极拳志》、《太极神韵》、《少林与太极博览》、《跨世纪辉煌》、《中国太极拳辞典》《中华武林》等书,并受到《广西日报》、《广西生活报》、《广州日报》、《南国早报》《焦作日报》《台州日报》等报纸的宣传和报道。
一九九一年第一次参加河南省比赛就获太极推手冠军,同年获全国赛推手亚军。曾在全国武术锦标赛、演武大会、少数民族武术比赛、中国温县国际太极拳年会、永年国际太极拳年会、桂林和珠海国际太极拳赛、首届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首届世界传统武术比赛等赛事中获得太极拳、剑、大刀和推手等项目金牌17枚,银牌9枚;是全国锦标赛太极推手“五连冠”、国际比赛推手“四连冠”、还是全国太极拳、剑、推手全能亚军获得者。
从一九九四年起正式教拳,通过常年潜心研练,深得太极功夫之真谛,功力深厚。其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崇高的武德在学生中享有极高声誉。曾任广西南方武术总馆总教练,广西、广东省武术队教练。现任广西陈氏太极拳培训中心总教练,河南陈家沟太极拳馆高级教练,以及广西大学武术外教和十多家国内外武术团体顾问。自一九九九年起至今在陈正雷老师举办的每年一届国际陈氏太极拳高级培训班、全国推手班担任主教练,常年随陈老师辗转全国各地及海外教拳和表演,深得老师信任和学生的好评。已教授国内外学生近万人,有工人、干部、普通百姓、学校老师、武术教练、企业老总、政府官员、警察和军人等。其学生在全国及国际太极拳、剑、推手赛事中共获得奖牌100多枚。现任广西阳朔武校校长。
陈家沟太极拳馆南昌分馆馆长―程保荣
程保荣,男,汉族,1969年6月出生,江西省上饶余干人,因其乐善好施被武林同道朋友称为“太极胡子哥”。中国武术协会会员,中国武术七段、国家一级裁判员、一级拳师、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武术段位制考评员、江西省武术协会副主席。自幼习武,先后习练少林拳、梅花拳、翻子拳、太极拳及散打硬气功等。1990年毕业于河南平顶山少林太极武术研习院。1989年,跟随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嫡宗传人陈正雷老师研习陈氏太极拳,系陈正雷大师亲传得意入室弟子。目前,担任中国陈家沟太极拳馆高级教练,中国段位制江西南昌分馆考评点负责人,系江西首位华夏文化遗产武术陈氏太极拳终身制传人。
作为陈式太极拳正宗传人,“太极胡子哥”程保荣虚心好学、博采众长,吸取百家武学之精髓,汲取中国传统功夫软功、硬功、对练、散打及武术器械套路之精华,他一边精研陈氏太极拳,一边锐意钻研武学理论,其太极内功柔如巨蟒出洞、青龙出水;刚如猛虎下山、金狮抖毛。
程保荣功夫具有少林外家拳的刚猛,又有陈式太极拳内家的厚重,是正宗正源的陈式太极拳的大成者。20余年来,以“传承太极”为已任,跟随师父陈正雷大师,先后在国内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厦门、福州、云南、成都、乌鲁木齐、广州等地以及美国洛杉矶、拉斯维加斯、旧金山等地开发拳馆并担任主教练,用行动践行尊师重道、服务社会的宗旨。2010年10月,他怀着一棵感恩的心,来到家乡江西南昌并代师授艺,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他秉承师训在南昌开设陈氏太极拳分馆并发展数千会员,为推广普及陈氏太极拳发挥了骨干作用。
曾经在国内国际比赛取得优异成绩。2006年10月份参加第二届世界传统武术节比赛个人荣获陈氏太极拳、剑两枚金牌。2005年8月,公司派往四川成都教拳;2006 年在新疆分馆任主教练;2007年任云南曲靖分馆主教练;年担任云南总馆总教练; 2010年任广州分馆主教练;2010年至今担任南昌分馆馆长兼主教练;2011年4月参加美国洛杉矶国际陈氏太极拳研讨会;2012年,带队参加第五届中国陈家沟太极功夫精英赛,荣获集体项目第二名,摘取个人七金十一银的好成绩。
截止目前,其亲自教过学员达数以万人,其学生陈立伟、余平凡、程贝贝、孙文、孙凯、曾齐巧、涂俊康、谢志、吴来政、孙慧等为传播陈氏太极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在省级以上太极大赛中荣获佳绩;目前,他的事迹先后被《中央电视台》央视网、大江网以及江西电视台、江南都市报、南昌晚报等中央、省市主流媒体进行宣传报道,事迹编入《太极之光》《太极之风》《中华太极人物志.》《焦作太极人物志》《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
程保荣老师(中)
陈正雷大师为弟子陈保荣题字留念
与师父师母合影
陈家沟太极拳馆南昌分馆付馆长--张喜群
张喜群――艺名陈德群
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
中国陈家沟太极拳馆高级教练
中国武术六段、国家一级武术裁判员、一级拳师
江西鹰潭人,陈正雷大师的入门弟子,河南省陈氏太极拳协会理事、新疆独山子太极拳协会总教练、江西鹰潭市太极拳协会副会长、鹰潭市武术太极健身培训中心主任兼总教练;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练,江铜集团贵溪冶炼厂太极拳协会特聘教练、南昌铁路局鹰潭地区太极拳协会特聘教练;曾任江西省太极拳协会理事、江西省武协太极拳专业委员会常委、江西鹰潭市武术协会副秘书长。现任中国陈家沟太极拳馆新疆克拉玛依分馆技术总监、江西南昌分馆付馆长。
自幼习武, 1988年起拜投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嫡宗传人陈正雷大师门下系统习练陈氏太极拳、械套路、推手及诸多功法、拳学理论至今,多次带领学生在省、市、全国、国际太极拳大赛中获金奖。 2006年10月参加第二届世界传统武术节比赛获陈氏太极拳、剑两枚金牌。
1995年起开始在江西鹰潭、南昌等地区传授拳艺,先后在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新疆大学、新疆中医药大学、新疆高级警察专科学院、新疆科信学院等高等学府担任太极拳教练,现教授国内外学生数千人,成绩和事迹在《太极神韵》、《太极之光》、《中华太极人物志》、《太极之风》、《中华武术名校 名家通鉴》及省、市的传播媒介刊登报道。
2005年02月起先后出任陈家沟太极拳馆天津、乌鲁木齐、台州、广州、克拉玛依、南昌等分馆主教练。
2006年起在陈正雷大师亲自主持的 “国际陈氏太极拳高级培训班”上连续担任助理教练。
余平凡,男,1965年8月出生,江西省上饶余干县人,中国武协会会员,国家一级裁判,陈家沟太极拳馆资质证教练,中国武术六段。自小习练明间拳术,长拳、少林拳、棍术等。武术一直是他追求的理想,对武术的热爱从没有放弃。1995年10月有幸结识了当代十大武术名师陈正雷大师的得意入室弟子程保荣老师,并得到了程老师的悉心指导,拳艺大幅提高。并一直坚持不懈地习练至今。1998年8月在程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上饶地区太极拳大赛,获得个人陈氏传统套路金牌,竞赛套路金牌。2000年10月参加上饶市太极拳比赛,获个人竞赛套路金牌,单剑金牌。年共参加五届河南陈正雷太极拳高级培训班。2003年10月参加江西省太极拳比赛获个人陈氏传统套路金牌,单剑金牌。2004年8月参加河南牡丹节万人太极拳表演并有幸在主席台表演集体拳。2007年8月参加河南陈正雷太极拳教练员培训班。2008年8月参加江西省迎奥运太极拳比赛,获个人陈氏传统套路金牌、单剑金牌。2011年10月参加余干县太极拳比赛获陈氏太极拳传统套金牌、单剑金牌。2012年11月参加江西省太极拳比赛获个人传统套路金牌、单剑金牌。
曾齐巧 1989年6月出生,浙江温州人氏。大专学历,中国武术协会会员、中国武术五段、省一级裁判员,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拳第十一代嫡宗传人陈正雷大师入室弟子程保荣馆长学生。
自幼喜爱太极拳,学过孙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2011年6月份跟随程保荣馆长系统的学习太极拳及器械2011年8月应邀参加江西财经大学举办的“钢城杯”EMBA第六届总裁运动会开幕式表演。
2011年9月担任东华理工大学研究生班太极拳主教练。
2011年11月应邀参加江西都市广播18周年庆典表演。
2012年5月―12月担任陈家沟太极拳馆南昌分馆红谷滩培训部主教练。
2012年8月到河南省郑州市参加第十四届国际陈氏太极拳高级培训班。
2012年8月参加河南省温县举办的“照丕杯”陈氏太极拳功夫精英赛荣获太极拳、剑两枚银牌。
2012年12月担任陈家沟太极拳馆江西省科学技术馆培训部主教练至今。
2013年4月担任履海投资建设公司太极拳特聘教练。
2013年11月参加江西省武术管理中心举办的“武术文化节竞赛”荣获陈氏太极拳、剑两枚金牌。
2013年11年担任南昌航空大学国际交流培训中心太极拳教练。
陈家沟太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江西省科学技术馆新洲路18号(靠近滕王阁) 地址2:江西省体育局福州路28号(武术训练馆)
南昌陈家沟太极拳馆电话:2 联系人:程老师
手机号码: 联系人:曾教练 手机号码:
企业服务QQ: 官方微信:nctaichi曲靖新闻网—曲靖新闻第一门户网站
&& |&& && |&& && |&&
新闻热线:
&&广告(登报、挂失)电话: 
互联网搜索&&
曲靖日报电子报搜索
> > & 正文
太极唐炳生
每当朝晖映乌蒙,清晨的阳光洒向珠江源头,总有一群飘逸的身影点缀着麒麟城,这是一支坚持了17年的群众性武术运动团体。而一直默默支撑着这个团体的,是一个已经白发斑斑的耄耋老人,他用信念筑起梦想的城墙。
唐炳生打起太极来虎虎生威。
太极唐炳生
本报记者 邓淏泽 文/图
因病结缘,自修太极
1974年,在原地区商业局工作的唐炳生因为工作劳累过度,患上了美尼尔氏综合症,每次发病就感到头晕目眩,年仅32岁的他饱受疾病折磨。在一次住院治疗期间,他偶然翻看医师手册了解到太极拳可以协助治疗疾病,便下定决心学习太极拳。“当时没有社会资料,也没人教,我到书店买了一本《24式简化太极拳》和一本《32式太极剑》,为摆脱病魔,我就看着书上的图画刻苦练习。”唐炳生笑着对记者说。
1975年,唐炳生在西南工人疗养院进行理疗期间一直潜心学习太极拳,坚持不懈的努力让他的身体状况渐渐好转。“在疗养院的时候,我一打完针或者做完理疗,就独自在树林里练习。”唐炳生说。
从疗养院回来后,一次经历改变了他的想法。1978年的一个清晨,唐炳生路过老艺术剧院时偶然发现自己的同事金奇和李嘉佑,两口子一大早就背着扫帚,提着录音机来到剧院门口,把场地打扫干净后,他们就放着音乐组织市民跳操。之后,唐炳生发现两口子每天都如此,虽然这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却深深地触动了唐炳生。他想,自己会打太极拳,为什么不能带着更多人一起练习呢?他萌生了教拳的想法,渐渐地,开始有人找他学拳,学拳的人多了,他就换到更大的场地。这段经历,也为唐炳生日后成立学会弘扬太极拳奠定了基础。
曲靖太极拳学会参加中国邯郸第十一
届国际太极拳运动大会获奖后留影。
“那个时候教拳新鲜得很,没有人学过,也没有人协助我,虽然我不是专业的,但是自己感到受益了,就想把这些东西教给大家。”唐炳生谦虚地说。
创立学会,推广太极
1990年,唐炳生被市老体协聘为太极拳教练,后得到著名武术家沙国政、何福生老师的悉心指导。
1995年,市老体协组织代表队参加省农民运动会,因为当时练太极拳的运动员很少,曲靖代表队的太极拳项目比赛成绩不理想,唐炳生意识到要在曲靖发展太极拳必须创立学会,并且要培养骨干教练。同年,国务院发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领导对唐炳生说:“太极拳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要不你好好搞一下。”唐炳生把这话记在心里,他知道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经过多方筹备,曲靖太极拳学会于日在市体育馆正式成立,成立当天,原曲靖地委部分主要领导及两千人到场表示祝贺。
唐炳生说:“我们之所以创立的是‘学会’,就是秉着为全民健身、为中老年服务、为弘扬太极的宗旨,它不是盈利性的,而是一项公益事业。”随后,唐炳生自费到北京向著名武术家李德印学习太极拳,李德印为曲靖市太极拳学会题词为:弘扬太极,全民健身。
学会创立之初,紧张的经费问题成了大家眼前的第一大难题。第一批太极拳学会的会员有62人,为了凑齐会费,会员们自掏腰包,有的交50元,有的交60元,唐炳生交了最多的439元,作为学会的会长和总教练,这个数字对他有着特殊的意义。“用439这个数字,就是想让太极拳学会这个事业长长久久。”唐炳生意味深长的说。
之后的两年,是学会发展最艰难的时期。学会内部有人认为应该走商业化道路,不能完全搞成公益性事业,而唐炳生始终坚持自己创立学会之初的想法,就是为了在曲靖发扬太极拳,搭建一个互尊互重、团结和谐、健康快乐的平台。由于团队内部产生分歧,有人开始组织会员退会,唐炳生为了顾全大局,把委屈憋在心里,他坚定信念,一心要把学会搞好。“当时的确很艰难,但大家都坚持走过来了”谈及这段经历,唐老脸上露出一丝忧愁。
晨练是太极拳学会每天早上的必修课。
经过内部整顿后,学会逐渐发展壮大。曲靖太极拳学会坚持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任务、重要节日和纪念日,组织社会上的中老年市民、农民以及离退休干部和职工开展不同形式的大型宣传活动,对会员寓教于乐,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反对伪科学,坚持科学健身,积极参与健康运动。
每逢大型活动,学会都组织广大中老年会员,以舞蹈、独唱、合唱、太极拳等表演赛、展演的形式进行庆祝和纪念,每次活动都有多人,向社会展示了学会活动的群众性,广泛性和中老年人的良好武德,在“我参与、我健康、我快乐”中去影响吸引群众积极参与健身活动。
曲靖太极拳学会成立17年来,从最初的62名会员发展到现在遍布全市各城区、厂矿企业、农村的各分会、各活动站共4937名会员,65个分会、站,会员中年龄最大的90多岁,最小的仅3岁。学会除总(副)教练外,现有社会体育指导员528人,在教学方式上,做到先骨干后面上,全面提高,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训练、考核管理制度。 17年来,学会的全体会员,发扬了无私奉献的精神,自觉自愿、全心全意地为宣传《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发挥余热。“形随意转,意随心生,心随神动”的太极拳运动在曲靖逐渐普及,现已推广到政府机关、学校中青年、市人大、市政协、审计局、工商局、国税局、区民政局等单位,部分领导还亲自带领职工练习太极拳。
现如今,在学会的带动和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离退休人员、居民和农民被太极拳这项运动所吸引,做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每个清晨,飘逸、柔和,极富韵味的太极拳武术身影已成为曲靖的一道亮丽风景。
桃李满园,弘扬太极
2000年加入学会的李湘萍是现任曲靖太极拳学会的副会长和总教练,加入学会之前患有严重的胃溃疡,学拳十几年,身体逐渐恢复了健康。“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进了这个圈子,跟着唐老师12年的时间,我不仅得到很多乐趣,还学会了如何做人。”她高兴地对记者说。
“曲靖的太极拳学会,对推进全民健身、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在市政协工作的白渝昆于2004年遭遇了一场交通意外,在重症监护室躺了20多天才渐渐恢复意识,“当时出院的时候精神状态特别差,我就找到唐老师,由于长时间习练太极拳,现在身体状况逐渐好了,这个平台不仅让我们锻炼了身体,还锻炼了心境。” 白渝昆说。
因为工作的原因,蔡凤锁退休后非常消沉,刚开始看到唐炳生在社会上组织了很多站点教拳,就觉得不可理解。她对记者说:“我当时想他们图什么啊,肯定有报酬,可后来才发现他们完全是无私的,而且特别耐心,我看着老师的为人,就开始模仿,老师教会了我如何做人,如何调节心态。”
唐炳生对学员进行动作指导。
学会的会员曾开玩笑说:“太极拳学会的教练是傻瓜,顾了大家丢小家。”其实大家都清楚,这个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团队给他们带来了健康和欢乐,他们会一直坚持走下去。
曲靖市政协常委、教科文委员会主任,现任中华文学艺术家协会名誉理事苏华祥曾为唐老写过这样一首诗,“太极洗髓四十年,道法怡然心自宽;青山柔掌挥北斗,白发惠剑亮南天。梅骨岁寒忘荣辱,云手空际转乾坤;情怀润物添芳草,古稀健步百花园。”现在,已经70岁高龄的唐老,仍在为他热爱的太极拳事业发挥余热,他说:“我与太极拳结下终身之缘,太极拳伴我度过幸福晚年。”
据介绍,曲靖太极拳学会自成立以来,在省和国家级比赛中屡屡摘金夺银,成绩斐然。2008年,学会参加省第二届太极拳、剑比赛,获三个团体第一名,个人项目获金牌三枚,组委会给予学会这样的评价:曲靖太极拳学会参赛人数最多,技术高超;同年,学会参加中国邯郸第十一届国际太极拳运动大会获金牌4枚,银牌4枚,居云南三个代表队之首;2009年,学会参加省第三届太极拳比赛,大会设6个集体项目,学会参加5个集体项目,共获四个团体第一,个人项目获金牌11枚;2011年,学会参加第五届武当山太极拳国际联谊大会,获金牌6枚,并被大会授予“优秀组织奖”奖杯……
2009年,曲靖太极拳学会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2010年被云南省武协授予“先进单位”称号,同时授予唐炳生同志“先进个人”称号;2012年3月,学会被省武协评为云南省太极拳教学示范单位。“这些荣誉是鼓励、鞭策我们继续努力,永远向前的精神动力。”唐炳生说。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曲靖信息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