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公派援外正在派件是什么意思思?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一个援外体操教练的自述:50年风雨体操路
2010年第3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15篇
  人物简介: 中国论文网 /6/view-2925578.htm  1948年,徐正焕出生于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海门街道。1960年开始接受正规体操训练。1969年,21岁的徐正焕担任原海门中学校长李伯康开办的校办体校教练。在其40多年的体操执教生涯里,为国家培养输送了上百名优秀体操人才,其中有世界冠军、国际级裁判、运动健将、教练等。他先后被国家授予全国优秀教练员、世界冠军启蒙奖等荣誉称号,成为省、市的先进或劳模。他是中国体育科学总会会员,省体操协会理事,台州首位国家级裁判、高级教练,是浙江省县(市、区)一级惟一的国家级教练。2007年8月,徐正焕受国家体育总局委派,远赴墨西哥援教。近期,他结束了两年多的援外工作回国。回国时,墨西哥体育部门为其颁发了优秀教练员奖状。      A今年我已经63岁了。   13岁起,我开始接触体操,到现在已经过去了近50个年头。如果不是对体操刻骨铭心的爱,我是坚持不到现在的。想起这半个世纪以来的风风雨雨,我感慨不已。庆幸的是我走过来了,有了一定的成绩,对体操也依然保存着那份纯真的爱。以前总想着能够为浙江体操再发挥点余热,现在想来,还是要多给年轻人一点机会,毕竟,浙江体操的未来在他们手上。   作为浙江体操的先行者,我已经做了我应该做的,接下来就看新的一代了。      B我体操生涯的启航全靠李伯康先生,是他让我走进了这个与我相伴半个世纪的艺术殿堂。   日,原海门中学校长李伯康开办了校办体校,虽然叫体校,其实也就是学校的体育部。海门中学当时之所以能办体校,是因为它的田径场曾是浙江省最早的四个田径场之一,而且也有简陋的体操馆。虽有优势,但现在来看,那时条件依然相当差,体操馆的器材都是向一些木匠订制的,垫子是稻草塞进麻袋而成的。器材虽然简陋,但当时的心思也简单,外部诱惑也少,除了上学就是泡在体操馆一遍遍练着动作。练体操的那段日子,我比平时上学起得早,到教室将书包一放,就到操场进行慢、长跑,几圈下来就算是热了身。然后到体操馆劈叉压腿、绷脚尖等。体操运动很艰苦,必须从小就打下扎实的基础。每天放学后留下来继续练,就这样日复一日地训练着。那时我弟也参加了体操训练,也算是有个伴。   洪仁棉先生、蒋健雄女士都是我们的启蒙老师,他们对所有孩子都要求十分严格,每一个动作都抠得很细。他们的教学风格对我影响很大,当我已为人师的时候,不自觉地就会以他们的教学方式、方法要求学生,可以说他们都是影响我一生的人。   1963年7月,我第一次参加省少年体操大赛,虽然比赛过程中我很紧张,但成绩却不错,获得了冠军。次年再次参赛,我顺利地蝉联了冠军。1965年参加全国体操比赛,我获得第六名的成绩,感觉自己表现得还不够好。后来才知道,这已经是当时浙江省在体操项目上取得的最好成绩。      c1969年,我才21岁,但身份已经从运动员变成了教练,刚转型的我,颇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而运动员的生涯也让我懂得万事苦为先的道理,体育运动员的成绩都是通过“台下十年功”换来的。这个理念贯穿着我整个教练生涯。   做运动员苦,当了教练才知道教练一样苦。身为教练,虽然不用像做运动员时那样天天早起训练,但有其他的很多事需要操心。后来,老海门中学变成了椒江一中,由于教师资源紧缺,我还担任过一段时间的物理教师,所以每天早上在体操馆训练完学生,还得去上课,下午在训练结束后还得回家为第二天备课。   但是让我很欣慰的是,我的体操弟子都很出色,我很有成就感,也很为他们骄傲。   1981年,突尼斯国际体操赛上,中国男子体操队从教练到运动员全部由椒江运动员组成,在全国至今是单例。最后中国队获得5金3银2铜的好成绩,其中陈军独得5金2银,是中国体操史上迄今为止、继李宁之后,单届得牌最多的男选手,同时他在该届比赛上被评为最佳男子体操运动员。   日,在原苏联里加第七届世界技巧锦标赛上,李植第一次夺得混双冠军,填补了中国技巧项目冠军的空白。随后他七次连获该项目世界冠军。其中1992年,第十届世界锦标赛上,他更是以三个满分获金,创造了世界技巧史的一个奇迹。   陈军、李植都是我的得意门生,还有曾培养出杨波、陆莉等世界冠军的鲍献琴教练,也是我的学生。还有很多学生,他们都在各自岗位上有出色的发挥,为国增光添彩。他们也间接地完成了我的心愿。每次在家听到自己学生的一些成就,我就会对妻子说,这是我的学生,这种深深为他们自豪的感情油然而生。   日,全国首届大学生运动会上,代表浙江体操队的运动员中有5个是我们体校出去的,而且他们在当次比赛中得分最多,得牌也最多。   1986年,浙江省第八届运动会上,椒江体操队代表台州地区参加体操比赛,我们体操的得分占了台州代表团总得分的三分之一。椒江的体操事业在我们这代体校教练的带领下,一度位居全省前列。作为县级的体操队能走到这一步,也确实不容易。      D2007年8月,受国家体育总局派遣,我随中国援外体育专家团赴墨西哥工作。其实,这之前我就有机会参加援外工作。2005年、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就希望我能去沙特阿拉伯等中东国家进行体育援外工作,但我都婉言谢绝了。一方面是因为家庭的原因,毕竟当时我的孩子大学还没有毕业,光靠我夫人一个人照顾还是有点吃力的。更重要的原因是我要准备参加在自家门口举办的第十三届省运会。   第十三届省运会在台州举办,我带了家乡的体操队这么久,自然希望能在自家门口好好表现一次。算起来,那是我的第十次省运会经历。这些都让我实在舍不得放弃这届省运会。幸而,在这届省运会上我们依旧表现不俗,其中我的弟子陶成吉等表现突出,被选进了省队。   在了却了心愿之后,我接受了国家体育总局的再次邀请,远赴墨西哥进行体育援外工作。   出发前,我们还被召集起来,去北京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援外教练西班牙语培训。   但这短短的一个月,对于当时年逾花甲的我来说,能收到的效果实在有限,往往是老师今天教了这句,明天一起床我就忘得一干二净。直到培训班结束,我才仅仅能做到和西班牙语的29个字母“相见勿忘”。   但时间不等人,我还来不及多准备什么,出发的日子就到了。日下午5时,我们的飞机降落在墨西哥城的机场。就这样,我从北京飞到了墨西哥,而且一待就是2年半。   我就用物理力学的角度给他们分析动作、讲解技术,很快被他们接受了。这几年来,我也经常跟自己说,教练岗位其实跟医生是一样的,你不光要诊断出病情,同时也要能够治疗疾病,对症下药。   在墨西哥,家长将孩子送到俱乐部练习体育的目的很简单:使生活更加美好,使身体更加健康,使心情更加愉悦。对此我能充分理解他们,也经常在训练课上给他们设置些小游戏,讲讲小笑话。这样做的效果很明显,我的教学越来越受到孩子们的欢迎,慢慢地也出了一些成绩。2008年5月,我带领的体操男队参加了墨西哥国内规格最高的比赛,结果一举获得6枚金牌、5枚银牌、5枚铜牌。2009年,我带领女子体操队在当年的OLIMPTA比赛中,获得了4银8铜的好成绩。优秀教练员奖状,应该就是对我这2年多教练员工作最好的回报吧。      E初到墨西哥城,摆在我面前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过语言关。尽管在随身行李中,我带了中西字典、好译通翻译辞典和日常西班牙语三百句之类的应急书,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因为语言交流不顺,闹出了不少笑话。   墨西哥城比较大,面积达1500平方公里,因此到墨西哥的前半年里,我不敢单独出门。好不容易和朋友出去一趟也是字典、辞典、应急书塞了满满一书包。买东西会买错,点吃的会点上来莫名其妙的东西,搞得我尴尬不已。更郁闷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事。我提出的一些训练方法和教学措施,和他们当时正在使用的完全不一样,但是因为没有翻译,我很难和他们详细讲解。
  有一次指导学生技术动作时,明明学生动作做对了,我忘了“对”怎么说,一激动嘴里蹦出的却是“错”。学生一听,马上就换成了错误的动作。我急得直上火,学生们常常被我搞得一头雾水。那时候经常是连比划带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往外蹦,还是比划的时候多。   那时候我说得最“溜”的一句西班牙语是:这东西用西班牙语怎么说。这些实在是难堪的往事。   这样的日子延续了半年。这半年间,我想尽一切办法来提高自己的西班牙语水平。我教墨西哥同事和学生说中文,让他们教我说西班牙语,一来二去既增进了相互之间的感情,我的西班牙语水平也日渐提高。到了最后,终于可以毫无障碍地与当地人进行交流,这对于我来说,实在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      F墨西哥城是一个高原城市,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紫外线又强,高原反应在我身上尤为明显。上火、头晕、缺氧,把我折腾得够呛。每天就感觉人没精神,睡也睡不好,又怕影响第二天工作,不敢晚睡。一到床上就辗转难眠。   后来习惯墨西哥的生活节奏了,又遇到了饮食方面的问题。一开始我们住在墨西哥体育部国家高水平体育人才发展中心CNAR,工作生活都在这里。时间一长,这里的伙食就我受不了了。每天都是玉米粥、玉米汤和玉米饼,嘴里都淡得没味了。我和几个同去的中国教练一合计,和墨西哥方面商量是否能让我们搬出去住,自己开灶。墨西哥方面同意了我们的要求,我们高兴坏了,当天完成教学任务之后就结伴出去找房子,找到房子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为自己做上一顿地道丰盛的中国菜肴。那天几个人吃得一点不剩,实在有意思。   因为搬出来住了,满足了自己的胃之后,我们不得不为此付出每天上班辛苦的代价。原来下楼走几步就是体操房,现在却要步行近20分钟。不过我们也想开了,就当作是早锻炼,一伙人迎着朝阳上班,披着夕阳下班,兴致来了还去逛逛沿路的小店,与店主侃侃,聊聊家常,也算是一种乐趣。到了那个阶段,我才算是真正地融入了墨西哥人的生活。      G当时,墨西哥体育部国家高水平体育人才发展中心CNAR刚刚建成,在这基础上组建了墨西哥史上第一支国家体操男队。而我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担任这支体操队的总顾问。刚一上任,我就犯难了。   墨西哥当地体育机构以俱乐部形式存在,学生们全凭兴趣学习,没有天天刻苦训练的概念,所以每个队员的基本功都很不到位。我足足花了半个月时间用来观察队员,了解队员情况。最后决定让队员重新从基本功练起,包括压腿、拉韧带等基础动作。   一开始,从未经历过这些训练的队员们吃不消了,一些小队员痛得忍不住大叫:“警察!”弄得我哭笑不得。后来,我找到了孩子的父母,连比带划地说服他们支持我的训练。我跟他们说,孩子越怕摔就越要让他们坚持下去,这不仅仅是为了提高他们的体操水平,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坚强。到后来,不光这些孩子们接受了我的训练方法,家长们成了我的“后援团”。   一方面从基础动作着手,另一方面,我也给墨西哥带去了不少中国体操训练的“土方法”。比如说一种教鞍马全旋的简易辅助练习器,就是拿一个吊桶吊着一根绳子,运动员利用这根绳子进行360度旋转。就这样,我的“土方法”征服了墨西哥教练,整个体操队都流行开了我们的“土方法”。   我也明白在教学中,光靠“土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更为科学的理论支持。      H既然生活、工作在国外,如何与外国人交往也是我需要面对的问题。在墨西哥体育部国家高水平体育人才发展中心CNAR除了我们中国教练,还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教练,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上,我们都有交往。如何去适应他们的生活习惯,如何与他们和谐相处,都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有其他教练员来向我询问训练事宜,向我借从国内带来的训练书籍时,我都会很乐意地借给他们。在我看来,这也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途径之一。他们复印了的都是中国字就需要翻译,你就要去了解中国字的含义,有些东西就是这么潜移默化地被他们接受的。   就这样,在墨西哥我结交到了很多朋友,一有空他们就来跟我聊中国的山水典故,一聊就是一天,友情也就在这交流中得到了升华。这不,一听说我要回中国了,他们都来挽留我,搞得我挺不舍的。      I在墨西哥的这2年半时间,我从未忘记自己的职责。我是一个体操教练,但我更是一个中国人。去墨西哥前,我特意带上2006年参加浙江省运动会的服装,因为上面印有“台州”字样。每到重大比赛,或者外出游玩,我都会穿上这件运动服。   以前,墨西哥人对待中国人还是不怎么友好的,在他们眼里,中国人到墨西哥就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打算从墨西哥偷渡到美国。但不得不说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有了一个极大的转变。看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墨西哥人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比着大拇指对我说中国好,这让我由衷地感到骄傲和自豪。   到墨西哥不久,我便认识了当地一所武术学校的校长爱德瓜尔冬。爱德瓜尔冬是个“武术迷”,非常喜欢中国武术。我就“诱惑”爱德瓜尔冬,告诉他我的故乡台州就是个武术之乡,欢迎他到台州看看,了解中国武术。   爱德瓜尔冬果然“上钩”了。通过我的牵线搭桥,2007年11月,爱德瓜尔冬带领墨西哥武术代表团先后到达北京、台州,了解学习中国的武术。2008年1月,台州国际武术学校又接受了墨西哥方面的邀请,赴墨西哥、古巴进行了考察访问。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地感受到在墨西哥有很多人对渊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心存敬仰,但却不知如何去深入了解。2008年,我又结识了墨籍华人谈毅,他是墨西哥城孔子学院、墨西哥华夏中国文化学院院长。他和我有着同样的想法,那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墨西哥人民见识到中国以及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蕴。于是,2008年12月,谈毅率队参观考察了台州学院、吴子熊玻璃艺术馆,并相互缔结友好关系。随后,吴子熊玻璃艺术馆馆长吴刚受到墨方盛情邀请,携玻雕艺术团访问墨西哥,并在总统府及华夏中国文化学院现场表演玻雕技艺。那场面,简直是人山人海,每个人都对来自遥远中国的我们抱着欢迎且友好的态度,当地电视台甚至几次前来采访我们。而吴刚馆长雕刻的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龙的水晶肖像作为专家团礼品,由体育专家团团长钱万辉亲手赠送给了卡尔德龙总统。      J到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浙江省体育局李云林局长说的:浙江体育精神就是精、细、实、创。我一直不敢遗忘半分。在墨西哥的两年半时间里,我也一直用这四个字要求自己。   如今回来了,回到家了,又能陪着老伴逛街吃饭。这样的日子很平淡,也很充实。我一直把我每一时期拍的照片都小心保留着,虽然曾不小心遗失过很多,但事后还是能从其他地方翻洗过来。每当拿出一张或黑白或泛黄的照片时,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我都颇为感叹。看着这一张张记录着每一个重要时刻的照片,就会想起照片背后的故事。   在回忆这段与体操奋斗相伴的历史时,体操就像是梦一样美好,但却是真实的。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运动员为什么被公派援外至哈萨克斯坦_百度知道
运动员为什么被公派援外至哈萨克斯坦
提问者采纳
不能参加世界级比赛,但各地的竞争,地方队也有很多出类拔萃的,地方会向国家推荐运动员,而对他国进行的友情援助,少一块不少,并不是只有国家队的运动院才是最优秀的,多一块不多,你懂得3.确实是国家出于外交的需要(比如哈萨克斯坦是上合组织为数不多的几个成员之一),国籍也是外级2,一块金牌并没有显得有多重要,对“公派援外”这个词也十分好奇刚刚我在看马内扎举重夺冠时,在国家的层面上.在国内时成绩好但不突出,是地方博奕的后果,还有中国的政治等因素:1.诚如楼上说,转而加入其他此类项目弱有需要的国家,经查之后有几当面的原因。作为外援
提问者评价
我明白了。谢谢啊。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哈萨克斯坦的相关知识
其他3条回答
地方博弈,很多优秀的运动员在国内没有机会。
呵呵,在国内成绩好不明显,却能拿上奥运冠军,,,那国内那些成绩明显好的怎么没拿到????体育界的“潜规则”???比如,,年轻队员周俊,,其实是毁了她!让这么小的孩子受到如此的伤,,,,
国外条件好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网络游戏新闻
[][][][][][]
网页游戏新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正在派件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