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0.1molAl2(so4)3固体配置成100mlvmlal2 so4 3溶液中,所得vmlal2 so4 3溶液中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从中取出10ml,其Al3+物

当前位置:
>>>Ⅰ.实验室配制1mol/LNa2CO3溶液250ml.(1)需要固体Na2CO3______g;..
Ⅰ.实验室配制1mol/LNa2CO3溶液250ml.(1)需要固体Na2CO3______g;(2)该溶液中的阳离子数目为______个;(3)需要物质的量浓度为5mol/L的Na2CO3溶液______ml;(4)将该溶液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L.(5)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表示,不重复使用)______.A.称量B.洗涤C.定容D.溶解E.摇匀F.转移Ⅱ.现有四种可溶性盐,其阳离子分别是K+、Ba2+、Fe3+、Ag+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分别是Cl-、SO42-、CO32-、NO3-中的某一种.小华同学说,不用做实验就可以确定这四种盐,那么他确定的四种盐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Ⅰ.1mol/LNa2CO3溶液250mL,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为:1mol/L×0.25L=0.25mol,(1)配制1mol/LNa2CO3溶液250mL,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mol×0.25mol=26.5g,故答案为:26.5g;(2)0.25mol碳酸钠中含有0.5mol钠离子,该溶液中的阳离子数目为N(Naa+)=0.5NA,故答案为:0.5NA;(3)需要物质的量浓度为5mol/L的Na2CO3溶液体积为:0.25mol5mol/L=0.05L=50mL,故答案为:50;(4)0.25mol碳酸钠与足量盐酸反应,根据碳原子守恒,生成了0.25mol二氧化碳,标况下二氧化碳的体积:22.4L/mol×0.25mol=5.6L,故答案为:5.6L;(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所以正确顺序为ADFBCE,故答案为:ADFBCE;Ⅱ.四种可溶性盐,其阳离子为:K+、Ba2+、Fe3+、Ag+,阴离子为:Cl-、SO42-、CO32-、NO3-,由离子共存可知:Ag+离子只能与NO3-离子结合形成AgNO3、则Ba2+只能与剩下的离子中Cl-结合生成BaCl2、Fe3+只能与SO42-、形成可溶性Fe2(SO4)3 ,最后剩下两种离子结合形成K2CO3,所以以上离子之间形成的可溶性盐为:AgNO3 、K2CO3 、Fe2(SO4)3、BaCl2,故答案为:AgNO3 、K2CO3 、Fe2(SO4)3、BaCl2.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Ⅰ.实验室配制1mol/LNa2CO3溶液250ml.(1)需要固体Na2CO3______g;..”主要考查你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1)仪器:容量瓶(应注明体积),烧杯,量筒,天平,玻璃棒,滴管 (2)原理: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3)步骤: 第一步:计算。 第二步:称量:在天平上称量溶质,并将它倒入小烧杯中。 第三步:溶解:在盛有溶质的小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 第四步:移液:将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第五步:洗涤:用蒸馏水洗烧杯2~3次,并倒入容量瓶中。 第六步:定容:倒水至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到与凹液面平直。 第七步:摇匀:盖好瓶塞,上下颠倒、摇匀。 第八步:装瓶、贴签。 (4)误差分析: ①计算是否准确 若计算的溶质质量(或体积)偏大,则所配制的溶液浓度也偏大;反之浓度偏小。 如配制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把硫酸铜的质量误认为硫酸铜晶体的质量,导致计算值偏小,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小。②称、量是否无误 如称量NaOH固体在纸上或称量时间过长,会导致NaOH部分潮解甚至变质,有少量NaOH黏附在纸上,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量取液体溶质时,俯视或仰视量筒读数,会导致所取溶质的量偏少或偏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小或偏大。 使用量筒量取液体溶质后再用蒸馏水冲洗量筒,把洗涤液也转入烧杯稀释,或用移液管将液体溶质移入烧杯中后把尖嘴处的残留液也吹入烧杯中。在制造量筒、移液管及滴定管时,已经把仪器内壁或尖嘴处的残留量扣除,所以上述操作均使溶质偏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③称量时天平未调零 结果不能确定。若此时天平重心偏左,则出称量值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也偏小;若重心偏小,则结果恰好相反。 ④称量时托盘天平的砝码生锈 砝码由于生锈而使质量变大,导致称量值偏大,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 ⑤操作中溶质有无损失 在溶液配制过程中,若溶质有损失,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如:⑴溶解(或稀释)溶质,搅拌时有少量液体溅出;⑵未洗涤烧杯或玻璃棒;⑶洗涤液未转入容量瓶;⑷转移洗涤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容量瓶。 影响溶液体积V的操作有: ①定容时不慎加水超过容量瓶的刻度线,再用胶头滴管吸出,使液面重新达到刻度线。当液面超过刻度线时,V偏大使溶液浓度CB已变小,无论是否取出都无法使溶液恢复,只有重新配制。 ②定容后盖上瓶塞,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滴加蒸馏水使液面重新达到刻度线。定容时由于少量溶液粘在瓶颈处没有回流,使液面偏低但溶液浓度未变,若再加水,则使V偏大,cB偏小。 ③定容时仰视或俯视 定容时仰视,则液面高于刻度线,V偏大,cB偏小;俯视时液面低于刻度线,V偏小,cB偏大。 ④移液或定容时玻璃棒下端放在容量瓶刻度线之上会导致V偏大,cB偏小。 ⑤溶液未冷却至室温即转移入容量瓶 溶解或稀释过程常伴有热效应而使溶液温度升高或降低。容量瓶的使用温度为室温(20℃),若定容时溶液温度高于室温,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反之浓度偏低。
发现相似题
与“Ⅰ.实验室配制1mol/LNa2CO3溶液250ml.(1)需要固体Na2CO3______g;..”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274122115432171582029859823199900高一化学教学教案:物质的量的浓度[第一课时]_新东方网_第2页
您好,欢迎来到新东方
& 文章正文
23:22&&作者:新东方网整理&&来源:互联网资源&&字号:|
  (参考答案:0.5mol/L;2mol/L;2mol/L;49g)
  讨论:
  1.将342gC12H22O11(蔗糖)溶解在1L水中,其物质的量浓度是1mol/L吗?
  2.从1L浓度为1mol/L的蔗糖溶液中取出100mL,这100mL溶液的浓度是多少?取出的溶液与原溶液相比,哪些量变化了,哪些量没变?
  (1.不正确。因为物质的量浓度是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的组成,而不是单位体积的溶剂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2.所取溶液的浓度不变。例如:日常生活中从一大杯盐水中倒出一小杯,盐水的浓度不变。对比取出液和原溶液,浓度没变,溶质的物质的量变小了,溶质的质量变了。溶液的体积变小了。就象大杯中的盐多,小杯中的盐少。)
  提出:若两种不同溶质的溶液,体积相同,浓度也相同,溶质的物质的量如何?质量如何?例如:1L1mol/L的氯化钠溶液与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
  (溶质的物质的量相同,而质量不同。)
  板书:
  特点: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也相同的任何溶液里,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都相同,但是溶质的质量不同。
  过渡: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溶质的微粒数目如何计算呢?
  提问: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蔗糖溶液和酒精溶液中所含的溶质的微粒个数相同吗?
  由于体积和浓度相同,因此酒精和蔗糖的物质的量相同,它们都是非电解质,在溶液中存在分子,因此分子个数相同。
  追问:那么对于强电解质呢?例如:1mol/L的氯化钠和氯化镁溶液各1L,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吗?溶液中有哪些微粒?微粒的数目是多少,相同吗?
  板书:NaCl=Na+ + Cl -
  1mol 1mol 1mol
  MgCl2=Mg2+ + 2Cl-
  1mol 1mol 2mol
  分析:溶质的物质的量相同都是1mol,由于都是强电解质,溶于水会全部电离成离子。其中钠离子和镁离子的数目相同,而氯离子数目不同。
  小结:对于非电解质,同体积同浓度的任何溶液所含溶质的分子数目相同;对于强电解质,同体积同浓度的任何溶液所含溶质离子的数目不一定相同。
  课堂练习:
  1.0.1molAl2(SO4)3溶液中Al3+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
  2.有5瓶溶液分别是①10mL0.60mol/LNaOH水溶液,②20mL0.50mol/LH2SO4水溶液,③30ml0.40mol/LHCl水溶液,④40mL0.30mol/L醋酸水溶液,⑤50m0.20mol/L蔗糖水溶液。以上各瓶溶液所含分子、离子总数的大小顺序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0.2mol/L,0.3mol/L 2. ⑤&④&③&②&①。在解答本题时,必须考虑到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两个因素。而溶质又有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之分。对于10mL10mL0.60mol/LNaOH水溶液来说,由于NaOH完全电离,其中溶质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60×0.01×2=0.012mol,溶剂水的物质的量约为10/18=0.55mol,相比之下,溶剂分子占绝大多数,其他4瓶溶液中,溶剂的物质的量更大,而且依次增大。因此只要比较溶剂的量的大小就可以排出顺序。
  作业:教材P61一、1,2,4 二、1,2
  板书设计
  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
  定义用溶质的质量占溶液质量的百分比表示的浓度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表达式
  特点溶液的质量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任何溶液里,含有溶质的质量都相同,但是溶质的物质的量不相同。溶液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也相同的任何溶液里,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都相同,但是溶质的质量不同。
  实例某溶液的浓度为10%,指在100g溶液中,含有溶质10g。某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指在1L溶液中,含有溶质10mol。
  换算关系此部分内容后面将会学习
  NaCl=Na+ + Cl -
  1mol 1mol 1mol
  MgCl2=Mg2+ + 2Cl-
  1mol 1mol 2mol
  探究活动
  体积可以简单加和吗
  我们做这样两个实验:(1)取一支100 mL量筒,精确量取蒸馏水50 mL,另取一支50 mL量筒,精确量取无水酒精50 mL,然后把50 mL无水酒精倒入盛有50 mL水的100 mL的量筒中,混合均匀再读数,结果并不正好是100 mL,而只是96.7 mL。显然,在形成混合溶液时,总体积减少了,这里是50+50&100。
  能够相互混溶的两种液体的体积不具有加和性,这是物质分子间具有空隙的有力证明。当酒精和水混合后,这两种分子互相钻入对方分子的空隙里。另外,物质分子之间总是有相互作用的。由于水分子与酒精分子的作用力不同于水分子间的作用力和酒精分子间的作用力,也会使分子与分子间的空隙发生改变。因而,总体积的减小,绝不是有一部分水分子或酒精分子消失了。
  实验(2):在盛有50 mL冰醋酸的烧杯里,慢慢加入50 mL苯,冰醋酸的密度1.05 g/cm3,苯的密度是0.879 g/cm3,冰醋酸比苯重,所以冰醋酸在下层,苯在上层,用彩笔在烧杯外壁做一记号,以标出混合前液面的高度。混合均匀后总体积比它们混合之前体积之和还要大。也就是说,在这里,50+50&100。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这是由于苯和冰醋酸混合后,苯分子与醋酸分子之间的吸引力,比苯分子间的吸引力和醋酸分子间的吸引力都要弱,导致苯与冰醋酸分子间距加大。
  为此,在溶液的计算中,不能简单的采取V+V=2V,即把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当作混合前两种溶液体积之合,因为混合后溶液的密度发生了变化。除非,(1)题目中说明体积不变;(2)相同溶剂的稀溶液混合;(3)如果是浓溶液则应是溶剂和溶质相同且浓度相近的溶液。除此之外,都应通过溶液的质量和密度求出体积。
  说明: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把这两个实验让学生操作练习,作为知识的进一步加深和拓展。
更多&&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导读
精彩是人生持续一辈子的过程,绝对不是高考和中考一锤子就可以定下来的,这一锤子只是你的精彩之一!
chenbei123456
丨丨丨丨丨
丨丨丨丨丨丨丨
丨丨丨丨丨丨丨
丨丨丨丨丨丨丨
嬉皮光头仔
Oo槑小雅oO
briarglacier
briarglacier当前位置:
>>>100mL0.3mol·L-1Na2SO4溶液和50mL0.2mol·L-1Al2(SO4)3溶液混合..
100mL 0.3mol·L-1Na2SO4溶液和50mL 0.2mol·L-1Al2(SO4)3溶液混合后,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20mol·L-1B.0.25mol·L-1C.0.40mol·L-1D.0.50mol·L-1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C 本题解题方法较多,通过元素守恒或电荷守恒法都很容易得出答案。法一(SO42- 守恒):c(SO42-)=(0.3mol·L-1×0.1L+0.2mol·L-1×0.05L×3)/0.15L= 0.40mol·L-1法二(电荷守恒):根据c(Na+)×1+c(Al3+)×3=c(SO42-)×2,有:100ml×0.3mol·L-1/(100mL+50mL)×1+50ml×0.2mol·L-1/(100mL+50mL)×3=c(SO42-)×2解得:c(SO42*)= 0.40mol·L-1。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100mL0.3mol·L-1Na2SO4溶液和50mL0.2mol·L-1Al2(SO4)3溶液混合..”主要考查你对&&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量,化学单位(摩尔),阿伏加德罗定律&&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量化学单位(摩尔)阿伏加德罗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种类、数目、质量都不改变。 任何变化包括化学反应和核反应都不能消除物质,只是改变了物质的原有形态或结构,所以该定律又称物质不灭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
原子是物质质量的最小承担者。故在化学反应中,只要各种原子总数保持不变,则总质量保持不变。所以,质量守恒定律也就等价于元素守恒。 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
①质量守恒定律适用的范围是化学变化而不是物理变化; ②质量守恒定律揭示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物体体积不一定守恒; ③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反应的”不是各物质质量的简单相加,而是指真正参与了反应的那一部分质量,反应物中可能有一部分没有参与反应; ④质量守恒定律的推论: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利用这一定律可以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及用质量差确定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由此可以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3)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数目相等,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 (4)已知某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可求出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物质的量: 物质中含有一定数目粒子集体的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7个基本的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电流强度、发光强度、温度、物质的量)符号:n 计算公式:物质的量(n)=粒子数(N)/阿伏加德罗常数(NA)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种化学常用量间的关系:n=N/NA=m/M=V/Vm=cV=ρV/M 使用物质的量注意事项:
(1)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所含指定粒子的多少,物质的量是一个整体,不得简化或增添任何字。(2)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适用范围是微观粒子,因此在使用中应指明粒子的名称。物质的量的相关解法:
&问题探究:
(1)1mol氢这种说法正确吗?如何表示1mol氢原子、1mol氢分子、1mol氢离子?答:使用摩尔作单位时,应用化学式(符号)指明离子的种类,1mol氢的说法不正确,因其咩有指明是氢分子还是氢离子、氢原子。1mol氢原子、1mol氢分子、1mol氢离子分别表示为1molH、1molH2、1molH+。(2)阿佛加德罗常数和6.02×1023mol-1在实际使用上有何区别?阿佛加德罗常数是一个非常精确的数字,而6.02×1023mol-1只是阿佛加德罗常数的一个近似值。在关于概念性描述时要求非常准确,要使用阿佛加德罗常数,而在涉及计算时,则用6.02×1023mol-1进行粗略计算。二者关系类似于数学上的圆周率∏与3.14的关系。摩尔:
物质的量的单位为摩尔,简称摩,符号mol 。1mol粒子集体所含有的粒子数与0.012Kg12C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摩尔描述的对象:
摩尔只能用来描述微观粒子,其度量的对象是原子、分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或它们的特定组合。对于宏观可见的物质是不能用摩尔来描述的。比如,1mol大米是错误的。摩尔的使用方法:
在使用摩尔作单位时,必须指明微粒的名称、符号或化学式,而不能用元素名称,如1molH2、0.5molH+,但不能说1mol氢。阿伏伽德罗定律: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阿伏伽德罗定律的使用范围:
阿伏伽德罗定律只对气体起作用,使用于任何气体,包括混合气体。方法与技巧:
“三同”定“一同”(温度、压强、气体体积、气体分子数);“两同”定“比例”。
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数学表达式可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或其变形形式(PM=ρRT)推出,不用死记硬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表达式:PV= nRTP表示压强,V 表示体积,T表示温度,R是常数,n是气体的物质的量。可根据此方程来推断阿伏伽德罗定律的相关推论:
&n1/n2=V1/V2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分子数与其体积成正比
&n1/n2=P1/P2
&同温同体积,压强与其分子数成正比
&V1/V2=T1/T2
&分子数、压强相同的气体,体积与温度成正比
&P1/P2= V2/V1
&分子数、温度相同的气体,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ρ1/ρ2=M1/M2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相对分子质量(摩尔质量)成正比
&T、P、V相同
&m1/m2=M1/M2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质量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T、P、m相同
&M1/M2=V2/V1
&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与其体积成反比
发现相似题
与“100mL0.3mol·L-1Na2SO4溶液和50mL0.2mol·L-1Al2(SO4)3溶液混合..”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626193474923333713183523175283359310.1molAl2(SO4)3与2mol/LNaOH溶液150ml混合,所得沉淀的质量为?_百度知道
0.1molAl2(SO4)3与2mol/LNaOH溶液150ml混合,所得沉淀的质量为?
提问者采纳
其实也就是 0.2mol Al3+和2mol×0.15L=0.3mol OH-离子的反应。因为1mol Al3+需要3mol OH-才能全部转化为沉淀。所以:显然海赚盾旁墉奶堕状乏拾Al3+是过量的。 反应为:Al3+ + 3OH- ==== Al(OH)3(沉淀)
假设生成Al(OH)3 Xmol
X=0.1既,有0.1mol Al3+转化为Al(OH)3沉淀。溶液中还剩余0.1molAl3+未反应。 所得到的沉淀Al(OH)3 0.1mol,质量=78×0.1=7.8g 祝学习进步·回答满意请采纳~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求几道高一化学题,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第一、二节的_百度知道
求几道高一化学题,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第一、二节的
老师给我们留的作业,窑荩狠匪喈睹宏色户姬找10道填空和3道计算题做帮忙~话说我们只学了第一单元(物质的量什么的)和第二单元的第一、二节(物质的分类、电离)
提问者采纳
二、 填空题 14、用0.1mol的Al2(SO4)3固体配置成100m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从中取出10mL,其Al3+物质的量浓度为 ,含SO42―的物质的量为 ,若将这10mL溶液用水稀释到100mL,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15、实验室用密度为1.18g/mL,质量分数为36.5%浓盐酸配制250mL0.1mol/L的盐酸溶液,填空并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250mL0.1mol/L的盐酸溶液 应量取盐酸体积/mL 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mL 除容量瓶外还需要的其它仪器 (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________。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量筒量准确量取所需的浓盐酸的体积,沿玻璃棒倒入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250mL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3)操作A中,将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其目的是 。 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恢复到室温,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偏高、偏低或无影响)?没有进行A操作 ;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 ;定容时俯视________________。 (5)若实验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如何处理?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 ;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实验步骤B)不慎有液滴掉在容量瓶外面 。 三、 计算题 16、将15.6g Na2O2完全溶于适量的水中将产生(标准状况)氧气体积?再将所得溶液加水稀释为500mL,推算该500mL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二、填空题: 14、1mol/L ; 2mol/L ; 0.03mol ; 0.1mol/L 15、(1)2.1,250,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2)B、C、A、F、E、D(3)保证溶质全部转入容量瓶。容量瓶盛放热溶液时,体积不准。(4)浓度偏低;偏低;偏高。(5)宣告实验失败,洗净容垦韧烩锻岢蹬伙拳棘哗量瓶后重新配制;宣告实验失败,洗净容量瓶后重新配制。 三、计算题: 16、2.24L 0.8mol/L 下列物质:①H2O ②NaCl ③H2SO4 ④Ca(OH)2 ⑤Fe3O4 ⑥CuSO4&#O ⑦HNO3 ⑧AgNO3 ⑨NaHCO3 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_属于酸的是_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 8、从铁、盐酸、氧气、水、硝酸银溶液五种物质中选出一种或两种作反应物,按下列要求的反应类型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1)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物质的量1.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0.1 mol BaCl2的溶液中Cl-数为0.2 NA
B.22 g CO2所含有的分子数为0.5 NAC.11.2L CO2所含有的分子数为0.5 NA
D.常温下NA 个Cl2分子所占有的体积为22.4L2.标准状况下,两种气体的体积相等,则
)A.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
B.物质的量一定相同
C.质量一定相同
D.密度一定相同3.标准状况下,32g某气体的分子数目与22 g CO2的分子数目相同,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A.32
B.32 g/ mol
C.64g/ mol
D.644.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0.05 NA 个CO2分子所占的体积是1.12LB.氨气的摩尔质量和NA 个氨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C.常温常压下,32g氧气和34 g H2S分子潮緺藐廊榛坷明舀拇扭个数比为1:1D.标准状况下, NA个水分子所占的体积为22.4L5.同温同压下,已知O2的密度为ρg•L-1,则NH3的密度为
g•L-1
g•L-1
g•L-1
g•L-1
6.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有NO,另一个盛有N2和O2,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原子总数
B.质子总数
C.分子总数
D.质量7.关于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CO2和CO,下列叙述:(1)质量相等 (2)密度相等 (3)所含分子数相等(4)所含碳原子数相等,其中正确的是(
)A.(1)(2)(3)(4)
B.(2)(3)(4)
D.(3)8.今有H2和CO(体积比为1:2)的混合气体V L,当其完全燃烧时,所需要 O2的体积为(
D.0.5V L 9.如果a g某气体中所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式中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A.22.4bc/aNA L
B.22.4ab/cNA L
C.22.4ac/ bNA L
D.22.4b/acNA L10.下列数量的各物质:(1)0.5molNH3 (2)标准状况下22.4L氦(He),(3)4。C时9ml水(4)0.2mol磷酸钠,所含原子个数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在某温度时,一定量的元素A的氢化物AH3,在恒温密封容器中完全分解为两种气态单质,此时压强增加了75%,则A单质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AH3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AB 2.B 3.C 4.BC 5.A 6.AC 7.C
10.(1)(4)(3)(2)11.A4
4AH3=A4+6H2物质的分类1、下列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CuO+H2
2Cu+CO2 C.Fe2O3+3CO2
D.Fe+CuSO=FeSO+Cu2、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A.2CO+O2
B.CaO+H2O=Ca(OH)2C.C+H2O
D.CO2+Ca(OH)2=CaCO3↓+H2O3、下列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
⑤氧化物A.①
D.①②③④⑤4、一定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是(
)A.氧化物
D.盐5、下列物质既是钠盐,又是硫酸盐的是(
D.K2CO36、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 碱 酸 盐 酸性氧化物A 纯碱 盐酸 烧碱 二氧化硫B 烧碱 硫酸 食盐 一氧化碳C 苛性钠 醋酸 石灰石 水D 苛性钾 碳酸 苏打 三氧化硫7、下列物质:①H2O
⑥CuSO4&#O
⑦HNO3 ⑧AgNO3 ⑨NaHCO3 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_属于酸的是_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8、从铁、盐酸、氧气、水、硝酸银溶液五种物质中选出一种或两种作反应物,按下列要求的反应类型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1)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C
②⑥⑧⑨8.3Fe+2O2
2H2↑+O2↑Fe+2HCl=FeCl2+H2
HCl+AgNO3=AgCl↓+HNO3胶体1、胶体和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AA、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B、是不是一种稳定的体系C、会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D、粒子是否带电荷2、“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B①是溶液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过滤纸
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A、①④⑤
D、①③④⑥3、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属于纳米级的是CA、溶液
D、乳浊液4、Fe(OH)3胶体带正电荷的原因是DA、在电场作用下,Fe(OH)3胶粒向阴极定向移动
B、Fe3+带正电荷C、Fe(OH)3带负电荷,吸引阳离子
D、Fe(OH)3胶粒吸附了阳离子5、下列分散系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是CA.豆浆
C.蔗糖溶液
D.烟、云、雾6、下列物质中,属于无色分散系的是ADA、空气
B、Fe(OH)3胶体
D、食盐水7、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BA.胶粒直径小于1nm
B.胶粒带正电荷C.胶粒作布朗运动
D.胶粒不能通过半透膜8、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DA.胶体带电荷,而溶液呈电中性
B.胶体加入电解质可产生沉淀,而溶液不能C.胶体是一种介稳性的分散系,而溶液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分散系D.胶体能够发生丁达尔现象,溶液则不能9、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没有关系的是CA.用明矾净化饮用水
B.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C.在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D.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美丽的光线)10、在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作用于气溶胶,以除去大量烟尘,减少烟尘对空气的污染。这种除尘法的原理是CA.渗析
D.丁达尔现象11、在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滴滴入下列某种溶液,出现的现象是先沉淀,后沉淀溶解。这种溶液是ACA.稀硫酸
B.饱和硫酸镁溶液
C.盐酸溶液
D.饱和硫酸铵溶液纳米科技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人们会利用纳米级(1~100nm,1nm=10-9m)微粒物质制造出更加优秀的材料和器件,使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请解答12、13两题。12、下列分散系与纳米级微粒在直径上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BA.溶液
D.乳浊液13、将纳米级微粒物质溶解于液体溶剂中形成一种分散系,对该分散系及分散质颗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CA.该分散系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B.该分散质颗粒能透过滤纸C.该分散系不同长时间稳定存在
D.该分散质颗粒能发生布朗运动14、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属于胶体的是
,属于浊液的是
④碘水被CCl4萃取后下层液体
⑥有色玻璃
⑦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后所得混合物
⑧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所得混合物
⑨烟尘15、就教材中“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实验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实验中必须要用蒸馏水,而不能用自来水。原因是
自来水中含电解质、杂质较多,易使制备的胶体发生凝聚,导致实验失败
。(2)实验操作中,必须选用饱和氯化铁溶液而不能用稀氯化铁溶液。原因是
因为氯化铁溶液浓度过稀,不利于氢氧化铁胶体的形成
。(3)往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后,可稍微加热煮沸,但不宜长时间加热。这样操作的原因是
长时间的加热能够导致氢氧化铁胶体聚沉
。电离1、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DA、氯化镁晶体
B、氯化钠溶液
C、液态氯化氢
D、熔融氢氧化钾2、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BA、石墨棒
B、固体氧化钾
D、熔融氢氧化钠3、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导电,但不是电解质的是AA、铝
D、蔗糖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A、在水溶液中能离解为离子的化合物是电解质B、凡在水溶液和受热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物质都叫非电解质C、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D、某物质若不是电解质,就一定是非电解质5、仅能在水溶液中导电的电解质是CA、KOH
C、NH4HCO3
D、酒精6、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的是DA、HCl
D、蔗糖7、下列电离方程式不正确的是CA、H2SO4=2H++SO42-
B、NH4NO3=NH4++NO3-C、Na2CO3=Na2+ +CO32-
D、Ba(OH)2=Ba2++2OH-8、下列关于电解质的判断中,正确的观点是CA、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物质
B、在熔融或溶液中能够导电的物质C、在熔融或溶液中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D、在熔融和溶液中都能导电的化合物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0.2mol/L Ba(NO3)2溶液不正确的说法是BA、500 mL溶液中的阴、阳离子总数为0.3NAB、500 mL溶液中NO3-离子浓度为0.2mol/LC、500 mL溶液中Ba2+离子浓度为0.2mol/LD、500 mL溶液中NO3-离子总数为0.2NA10、下列表中物质的分类组合完全正确的是AD编号 A B C D强电解质 KNO3 H2SO4 BaSO4 HNO3弱电解质 CH3COOH CaCO3 H3PO4 NH3•H2O非电解质 SO2 Al H2O C2H5OH11、在
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电解质溶液之所以能够导电,是由于它们在溶液中发生了
自由移动的离子
。电离时生成的
离子全部是
的化合物叫做酸;生成的
离子全部是
的化合物叫做碱;生成金属离子
的化合物叫做盐。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电离产生的氢离子与碱电离产生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12、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有
②③④⑤⑦⑨⑩
其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有
②③④⑤⑦ ①Cu
⑧H2 ⑨水 ⑩碳酸13、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1)H2SO4 (2)NH4Cl(3)NaHCO3(4)Ca(OH)2(5)CH3COONH4(6)CH3COOH(7)NH3•H2O
下列数量的各物质:(1)0.5molNH3 (2)标准状况下22.4L氦(He),(3)4。C时9ml水(4)0.2mol磷酸钠,所含原子个数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在某温度时,一定量的元素A的氢化物AH3,在恒温密封容器中完全分解为两种气态单质,此时压强增加了75%,则A单质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AH3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 物质的量浓度
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1、实验室配制1mol·L-1盐酸250mL,下列不需用的仪器是(
)A.250 mL容量瓶
B.托盘天平
C.胶头滴管
D.烧杯2、容量瓶上需标a.温度 b.浓度 c.容量 d.压强 e.刻度线中的(
)A.a、c、e
B.c、d、e
C.a、b、d
D.b、c、d 3、在5L Na2SO4溶液中含有Na+离子4.6g,则溶液中SO42-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2mol·L-1
B.0.04 mol·L-1
C.0.08 mol·L-1
D.0.02mol·L-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84g NaHCO3溶于1L水配得1 mol·L-1 NaHCO3溶液
B.在标准状况下,44.8LHCl溶于1L水配成2mol·L-1盐酸溶液
C.在标准状况下,22.4L NH3溶于水配成1L溶液,浓度是1 mol·L-1;取出10mL,浓度也是1mol·L-1D.1mol·L-1的CaCl2溶液1L,取出100mL,含0.2mol Cl- 5、下列溶液中与20mL 3mol·L-1的KCl溶液的氯离子浓度相同的是(
A.30mL 1mol·L-1的NaCl
B.20mL 1.5mol·L-1的CaCl2C.15mL 2mol·L-1的 AlCl3
D.30mL 1mol·L-1的AlCl36、下列溶液中含Cl-物质的量最大的是:(
A.10mL 0.1mol·L-1的AlCl3溶液
B.20mL 0.1mol·L-1的CaCl2溶液C.30mL 0.2mol·L-1的KCl溶液
D.10mL 0.25mol·L-1的NaCl溶液7、用胆矾(CuSO4·5H2O)配制0.1mol/L的硫酸铜溶液,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25g胆矾溶于1L水中
B.取16g胆矾溶于水配成1L溶液C.取25g胆矾溶于水中配成1L溶液
D.将胆矾加热除去结晶水,再取无水硫酸铜16g溶于1L水中8、在NaCl、MgCl2、MgSO4形成的混合溶液中,c(Na+)=0.1mol/L,c(Mg2+)=0.25mol/L,c(Cl-)=0.2mol/L,则c(SO42-)为 (
) A.0.15 mol/L
B. 0.10 mol/L
C.0.25 mol/L
D. 0.20 mol/L9、下列关于0.1mol/L硝酸钾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1L该溶液中含有硝酸钾101gB.100mL该溶液中含NO3-离子0.01molC.从1L该溶液取出200mL后,所取出溶液的浓度为0.02mol/LD.在1L水中溶解0.1molKNO3,即可配制得0.1mol/L的KNO3溶液10、已知NaCl、Na2SO4、Na3PO4三种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6:3:2,三种溶液的体积比为3:2:1,则这三种溶液中Na+个数比是(
)A.3:2:1
D.1:3:91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OH溶液时,造成实验结果偏低的原因是 (
) 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B.洗涤烧杯和玻棒的溶液未转入容量瓶中;C.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
D.定容时观察液面仰视12、50mL的BaCl2溶液中所含的Cl-可被50mL 0.2mol/L的AgNO3溶液完全沉淀,则原Ba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0.8mol/L
B.0.4mol/L
C.0.2mol/L
D.0.1mol/L13、将标准状况下的a升氯化氢气体溶于100克水中,得到的盐酸的密度为b克/毫升,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是(
填空题14、用0.1mol的Al2(SO4)3固体配置成100m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从中取出10mL,其Al3+物质的量浓度为
,含SO42―的物质的量为
,若将这10mL溶液用水稀释到100mL,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5、实验室用密度为1.18g/mL,质量分数为36.5%浓盐酸配制250mL0.1mol/L的盐酸溶液,填空并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250mL0.1mol/L的盐酸溶液 应量取盐酸体积/mL 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mL 除容量瓶外还需要的其它仪器
(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________。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B.用量筒量准确量取所需的浓盐酸的体积,沿玻璃棒倒入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250mL的容量瓶中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3)操作A中,将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其目的是
。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恢复到室温,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偏高、偏低或无影响)?没有进行A操作
;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
;定容时俯视________________。(5)若实验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如何处理?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
;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实验步骤B)不慎有液滴掉在容量瓶外面
计算题16、将15.6g Na2O2完全溶于适量的水中将产生(标准状况)氧气体积?再将所得溶液加水稀释为500mL,推算该500mL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A D AB
BD C C D B A BD C D
二、填空题:14、1mol/L ;
0.03mol ;
0.1mol/L15、(1)2.1,250,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2)B、C、A、F、E、D(3)保证溶质全部转入容量瓶。容量瓶盛放热溶液时,体积不准。(4)浓度偏低;偏低;偏高。(5)宣告实验失败,洗净容量瓶后重新配制;宣告实验失败,洗净容量瓶后重新配制。三、计算题:16、2.24L
高一化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