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今年大部分地区发生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有什么看法

知识点梳理
反映了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城市化,这种相互作用越来越紧密,自然灾害也将越来越严重。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1.人类活动是生物圈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半个世纪以来,人类活动的重要特征就是人口的城市化
联合国的统计资料表明,人口城市化的趋势在不断地加速发展。1950年不到(25亿)的30%生活在城市;而现在,近一半的人口(25亿)生活在城市;到2025年,估计全世界83亿人口中将有60%生活在城市。从1950年到1995年,全世界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数目由83个增加到325个,差不多增加了3 倍!这种趋势在第三世界国家尤为明显,同一时期城市的数目增加了5倍城市化的问题在中国长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最近的资料表明,城市化的趋势在中国和全世界是一致的(图2)。城市化很可能是解决农村问题和广大农民脱贫问题的根本出路。 随着城市化发展速度逐渐加快,社会财产价值不断增长,人类生产活动与自然灾害对城市造成的隐患和危害也越来越大。
人类文明的进步不断更新科学研究的内容。以地球物理学为例,城市化问题使得传统地球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面临新机遇和挑战。二十世纪40-50年代,地球物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勘探固体矿产资源,60-70年代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石油和天然气,80-90年代又增加了水资源。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也日益成为地球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总而言之,二十世纪地球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以自然资源为主。本世纪末的全球性城市化发展趋势,使二十一世纪的地球物理学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诸多的城市问题。最近提出的"城市地球物理学"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地球科学国际研究前沿的新兴学科。传统地球物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自然现象,而城市地球物理学则主要研究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因此,在城市地球物理学研究中,除了自然科学问题之外,还应强调科学与社会的结合、各相关学科的综合及与各社会部门的协调。
2.地球的各圈层的剧烈变化,表现为自然灾害,影响生态环境,对人类形成威胁。
地球的岩石圈、水圈、气圈不断变化。变化的类型往往有两种:一种是渐变,如地壳的缓慢变形;另一种是突变,地震造成的地貌变化则是突变的例子。前者与干旱,沙漠化等持续时间很长的灾害有关,后者则与滑坡泥石流、飓风、海啸、火山和地震等快速的灾害有关。本文只讨论与那些快速自然灾害相关的急剧变化。这些灾害影响生态环境,给人类造成巨大的损失。表2列出了二十世纪一些重大自然灾害,在这些自然灾害中,多数造成了100亿美元以上的经济损失或造成10,000人以上的人员死亡。
目前,不断增加的世界人口需要更多的资源,也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空气、水和土地污染。人类活动及其影响对地球环境的干扰,就其大小和速率而言,已可以与许多自然过程相匹敌。我们已进入地球科学的一个关键时期,许多研究机构正在把他们的重点从勘探和开发资源,转移到全球规模和区域范围的环境及社会问题上。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质环境中,如山脉、丘陵、平原、海洋、、湖泊、地下水、矿产、地形、地貌、地质结构等。当遭受到自然或人类的严重破坏,并造成地质环境恶化、人畜伤亡和物质财富的毁损时,称为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的类型主要有:地震、地面塌陷与地面沉降、地裂缝、沙漠化、水土流失、煤田地下火灾、水体污染。此外,还有盐渍化、浸没、海水倒灌、冲刷、沼泽化、淤积、崩塌、滑坡、泥石流、冻胀、冰融、热害等。中国地质灾害分布与经济损失我国领土辽阔、人口众多、气候多变,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复杂,而且火山作用、岩浆与地壳断裂活动分布普遍,所以地质灾害的类型多、分布广、频度高、损失也巨大。现将我国多发的地质灾害扼要介绍如下:地震 它是破坏性最大的一种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大陆地震区,全国有32%的国土和45%的大中城市处在7度以上的高地震烈度区,川滇藏与西北各省、渤海湾周围为强震区。据统计.我国历史上记载的地震达4000多次,本世纪发生6级以上的地震655次,7~9.9级地震98次,8级以上地震9次,其中7级以上地震约占全球同级地震的l0%。地震死亡人数超过50万人,与世界各国地震死亡总人数相等。仅1949年以来,我国地震死亡人数就高达27.4万人,伤残76.5万人,直接经济损失数百亿元。我国地震灾害死亡人数平均每年为人、经济损失年均10~20亿元。地面沉降与地面塌陷 由于东北平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沿海与湘、云、贵岩溶地区的人口、工业、采矿业迅猛发展,超量开采地下水等原因,在矿区和大中城市产生了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我国因超量抽水而引起地面沉降的有上海、天津、常州、无锡等36个城市,上海、天津最大沉降幅度已超过2米。天津市因地面沉降而造成污水倒灌、积水淹没工厂、交通阻塞、海河泄洪能力降低、多次加高塘沽新港海堤,损失巨大,仅盐场坨地码头每年就需填土10万平方米,耗资达50万元。我国的桂、黔、湘等18个省区已发现岩溶地面塌陷点800多处,有塌陷坑30000多个,使大批的房屋倒塌,农田、水库、山塘毁坏,河流改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十几亿元。崩塌、滑坡和泥石流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地、高原和丘陵占国土面积的69%,每年都产生大量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中部山区,即祁连山、川西高原一线东部,太行山、鄂西山地、武陵山一线西北、长城以南地区。这些地区因人口和工农业迅速发展,山区资源大量开发,森林和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造成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严重灾害。我国近百年死于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已达万人,仅1949年以后就在5500人以上,平均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至少可达40~50亿元。我国西南各铁路沿线受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有近万公里,占全国铁路总长近20%,致使铁路运输中断小时,直接经济损失1.7亿元。整治费用1.5亿元。近年来,我国部分山区铁路整治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的费用已超过10亿元。地裂缝 我国已在陕、甘、宁、晋、苏、皖等1 O多个省区的200多个县市发现有746处地裂缝,大型地裂缝有l 000多条,其中以西安、大同、榆次、运城等处的地裂缝规模与危害最大,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约有数亿元。如西安市地裂缝总长达35公里,使40座厂房、70处住宅、200余间平房和百余处道路遭到破坏,到l984年经济损失达2000万元,每年并以100万元的速度递增。水土流失 我国水土流失主要在西北黄土高原和长江上游等地区。黄河上游与沿岸每年有16亿吨的泥沙进入黄河。长江上游和沿岸每年有5亿吨的泥沙进入长江。我国水土流失面积目前已达150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5.6%,流失泥沙5O亿吨,其中含有的氮、磷、钾肥相当于4000万吨化肥,折合经济损失达24亿元。沙漠化 我国是沙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陕甘青、宁夏、新疆、内蒙等“三北”地区沙漠化土地面积达17.6万平方公里,另外还有l5.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发生沙漠化的危险。全国各类沙漠化每年损失养分13.39亿吨,相当于损失肥料46.7亿吨。全国受沙漠化危害的6000万亩农田每年损失粮食20多万吨,价值1亿多元;7000万亩草场每年减产牧草350万吨,价值1.4亿元;清理受风沙危害的2000公里长的铁路与公路,每年耗资1000多万元。煤田地下火灾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由于自燃或人为原因而导至煤田地下火灾,几乎燃遍了全国。这种灾害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污染大气和水源,危害人畜健康和植物生长,腐蚀建筑物与金属材料,还产生地面塌陷。新疆的煤炭资源占全国的32%,居全国第一,全疆煤田有45~180多个地下火区,白天浓烟滚滚,夜晚火光密布,面积达数百平方公里,每年烧煤炭约1亿吨,经济损失达30亿元。上述地震、地面沉降与地面塌陷、崩塌、滑坡与泥石流、地裂缝、水土流失、沙漠化、煤田地下火灾等地质灾害,对我国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平均每年在lO0亿元以上。水体污染 目前,我国每年排污水340多亿立方米,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或渗入地下,从而污染了地表和地下水。据对全国95000公里河段进行监测,结果有19000公里明显遭污染、48000公里严重受害,许多河流几乎成了污水河。又据27个大中城市地下水质抽样调查,水质恶化者已达21个,占77.8%。目前我国已有82%的江河湖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每年因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77亿元。我国地质灾害的防治为了做好我国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和地矿部在今年3月公布实施《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纲要提出:在本世纪末要查明我国各种地质灾害的状况,编制全国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危险区划,建立全国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系统和政府预报制度,把地质灾害防治重点放在人口密集、建设集中和对国家建设有重大影响的城市、矿山、 工程、交通干线、大江大河等地区和地质灾害多发区,并抓好一些重大地质灾害防治的典型工程,取得成效、积累经验,逐步推广。确定我国地质灾害的防治方针,即“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此外,还应大力开展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教育和科技知识普及工作。要开展群众性的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要尽快制定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的防治法规,加强政府的监督与管理,以避免和减少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产生。此外,国家还要切实保障地质灾害的防治经费,积极筹建国家防治地质灾害基金会,除了各级政府拨发大部分的经费外,还要采取“谁诱发,谁治理,谁治理,谁受益”的办法,并接受海内外地区、团体、个人和各国的赞助以及发行防治灾害奖券。通过上述措施,以达到提高我国地质灾害的防治能力和水平,尽可能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和损失。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读我国部分地区地质灾害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世界地...”,相似的试题还有:
读下图,分析回答相关问题。(1)图示各种地质灾害中,危害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它在我国频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灾情分布是______________。(2)图示各种地质灾害中,由外力作用引起的是____;它在我国分布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3)从图中看出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与泥石流分布区有明显的相关性,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强度不断提高的人为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面几则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主要地质灾害分布图材料二:某种自然灾害图材料三:日国土资源部消息:我国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已发现约23万处地质灾害隐患,其中需要治理的滑坡泥石流有2.8万处,其中特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有1800多个。为此,,以建立健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为核心,按照,分级分类负责”,,预防为主”,,突出重点”,,重点治理”,,注重成效,强化全社会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能力,全面提高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水平。根据《规划》,,我国将重点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搬迁(避让)与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应急技术体系建设、科学技术研究支撑等工作。完成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调查任务,全面查清地质灾害隐患的基本情况。(1)读材料一、二回答:材料二图片所示自然灾害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材料一中多发在那些区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图一简答横断山区泥石流灾害多发的人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材料三,提出我国泥石流灾害的防御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面的材料,分析回答问题。材料:据统计,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各类地质灾害造成的伤亡每年达数千人,经济损失高达百亿元。目前,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不少部门、单位及个人不能正确处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在生产活动、工程建设中不采取地质灾害预防措施,人为地诱发大量地质灾害,二是公民缺乏防治地质灾害的基本知识,防灾意识薄弱,一旦突发地质灾害发生,常造成人员伤亡。(1)宣传活动在汛期开展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地质灾害是指陆地环境的变化有时表现得__________,当这些自然现象破坏了__________的环境,危及的时候,便称为地质灾害。(3)各类地质灾害中,________是一种最严重的地质灾害。(4)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减少地质灾害,可采取的预防措施是_______________。(5)为了增强防灾意识,一方面要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___________系统;另一方面要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___________体系。中国地质灾害分布概况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地质灾害分布概况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您好,分享的企鹅
湖南最强降雨即将来临 部分地区或出现地质灾害
5月12日,株洲市湘江风光带,一位市民站在一块石头上垂钓,周围的湘江水都是黄泥水。 《长株潭报》记者陈杰摄 长株潭报株洲讯
“气温一回升,又是各种没胃口。”昨天中午,我的小伙伴阿信回到办公室就嘟唠。与初夏一同来的是食欲不振。这时多吃点醋可以提高胃酸浓度,还能帮助解除疲劳。苦味蔬菜中富含生物碱、氨基酸、苦味素、维生素及矿物质等,具有退热、除烦、提神和健胃功能。苦瓜、苦菜、莴笋、芹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夏天能量消耗大,蛋白质的供应须酌量增加。鸭肉不仅富含蛋白质,还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的作用,适合上火、体内生热者吃。五月以来,湖南已出现三次较强降雨过程,昨天短暂停歇后,雨水重新上路。今天起至17日,全省又将迎来一次强降雨过程,此轮强降雨是今年以来强度最大的一次降雨过程。此次过程降水相对集中,多暴雨天气发生,并伴有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其中14至15日是最强降雨时段。过程累计降雨量湘中以南100至150毫米,其中长沙、株洲、衡阳、永州、郴州及怀化南部局地降雨可达180至220毫米。5月12日,省防指向各市州防指及省防指成员单位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面做好新一轮强降雨防范工作。株洲市气象台副台长李细生介绍,株洲市区在那两天的过程雨量预计为30-50毫米,部分乡镇将达到70毫米以上。但这次强降水带来的降温并不明显,不会有11日那么强的冷空气。气象专家提醒相关部门密切关注沅水、资水中游,长株潭地区和永州潇水流域水位以及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省气象台预计,今天怀化、湘西州、张家界、常德、娄底、邵阳部分中雨,局地大雨。明天,湘中以北部分大雨,局地暴雨。(长株潭报记者王雅娜)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leejun]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经过分析,习题“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09年底到今年年初,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广西发生特大旱灾,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大地震,8月7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都造成巨大损失.读图,完成下列问...”主要考察你对“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与“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09年底到今年年初,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广西发生特大旱灾,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大地震,8月7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都造成巨大损失.读图,完成下列问...”相似的题目:
我国山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比例正确的是&&&&约13约30%约50%约23
根据下面回答问题.(1)如图所示范围的地形自北向南大致可以分为A、B、C三大部分,其中A属于&&&&高原,B属于&&&&平原,C属于&&&&山地.(2)简述B平原发展耕作业的自然条件.
我国的四大高原是:&&&&、&&&&、&&&&、&&&&.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鱼米之乡”和“天府之国”分别指的是&&&&
2有“塞上米粮川”之称的地区是&&&&
3黄土高原南连秦岭,北抵长城,西起乌鞘岭,东至&&&&
该知识点易错题
1从图可以看出,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其中面积广大的地形类型是&&&&
2下列有关我国地形区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3下列自然景观描述与其相应地形区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09年底到今年年初,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广西发生特大旱灾,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大地震,8月7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都造成巨大损失.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代表舟曲所在省级行政区是____(填字母)其行政中心____,其邻国是____.(2)由图可知,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____(一、二、三)级阶梯,该阶梯的主要地形是____、____.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除泥石流外还有____、____.对于泥石流我们应该如何采取措施____.(3)图中③是____高原,黄河的中游流经该地形区.④____盆地享有“天府之国”的美称.(4)广西是____(少数民族)的聚集区.”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09年底到今年年初,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广西发生特大旱灾,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大地震,8月7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都造成巨大损失.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代表舟曲所在省级行政区是____(填字母)其行政中心____,其邻国是____.(2)由图可知,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____(一、二、三)级阶梯,该阶梯的主要地形是____、____.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除泥石流外还有____、____.对于泥石流我们应该如何采取措施____.(3)图中③是____高原,黄河的中游流经该地形区.④____盆地享有“天府之国”的美称.(4)广西是____(少数民族)的聚集区.”相似的习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7分)本学期...”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7分)本学期同学们学习了《气象物候》专题,相信有不少收获吧,请运用你所学到的知识和生活中积累的常识解决下面的问题。(1)谚语、诗句中有一些是反映气象物候的。请写出反映气象物候的谚语、诗句各一个。谚语:诗句:(2)“云是天气的招牌”。过去,只能从地面上看云,看到的范围并不大,而且每当低空阴云密布时就难以观察到上面云层的情况。20世纪60年代气象卫星的出现,开创了天气监测和预报的新纪元。从看云识天气到用卫星测天气,说明人类已进入了现代科技观测天气的时代。因此,有人认为有了高新技术测天气,就没有必要凭人们的经验来观察天气,你认为有必要吗?说说你的理由。(2分)(3)今年入夏以来,我国部分地区连续遭遇暴雨袭击,甘肃、四川、云南等省还发生了多起泥石流灾害。假如你是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的记者,让你去采访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副主任吴淑琪女士,你将如何采访?(3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7分)本学期同学们学习了《气象物候》专题,相信有不少收获吧,请运用你所学到的知识和生活中积累的常识解决下面的问题。(1)谚语、诗句中有一些是反映气象物候的。请写出反映气象物候的谚语、诗句各一个。谚语:诗句:(2)“云是天气的招牌”。过去,只能从地面上看云,看到的范围并不大,而且每当低空阴云密布时就难以观察到上面云层的情况。20世纪60年代气象卫星的出现,开创了天气监测和预报的新纪元。从看云识天气到用卫星测天气,说明人类已进入了现代科技观测天气的时代。因此,有人认为有了高新技术测天气,就没有必要凭人们的经验来观察天气,你认为有必要吗?说说你的理由。(2分)(3)今年入夏以来,我国部分地区连续遭遇暴雨袭击,甘肃、四川、云南等省还发生了多起泥石流灾害。假如你是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的记者,让你去采访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副主任吴淑琪女士,你将如何采访?(3分)”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