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学分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的会计专业(学术型硕士)能否读两年(已修完全部学分)就毕业?本来的学制是两年半。

读研究生就业出国哪个比较好
读研究生就业出国哪个比较好
09-10-25 &匿名提问 发布
我是英语专业,我们班有几个去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学的是会计,学时一年半,费用大概是每年20万,澳大利亚英语教育学时1年,据说学英语教育很难留在国外,如果你打算移民,可以考虑一下别的专业,如果准备读完回国,那可以找个老师的职业。 去北欧国家是最便宜的,就是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好像学费全免,只要付生活费,1年大概10万,但不好移民。我有同学学工科去北欧的,但不知道那边有没有适合英语专业的学校,北欧国家不是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 西欧国家中除了英国是以英语为官方语言之外,其它国家也不是以英语为母语的,所以可选面也很窄,而且去英国留学是主流,但费用很高,1年30万,不过英国硕士学时很短,就1年,但课程强度非常大,你要做好吃苦的准备。我也有同学去法国、德国的,你是学英语就不用考虑这些国家了,其它西欧国家都很少听说有人去哦,至少我身边没有人去。 美国也是留学的主流,但费用也很高,美国的硕士学时较长,有2、3年,读书期间还有机会安排实习,但是现在金融危机,不好说,去美国读硕士,因为有实习经验,找工作还比较吃香! 加拿大也可以考虑一下,相对好留下来一点。 如果去美国要考GRE,托福,但是GRE要考数学,所以对学英语专业的人来说有点难度,你可以先补下数学。去其它国家要考雅思,一般雅思要达到6.5 ,雅思不考数学,难度也不是太大,所以很多英语专业的人愿意考雅思。 具体申请程序你可以找留学中介咨询,他们会帮你办理所有的手续,一般好像只要资金到位问题就不大,再就是要提供你本科阶段的成绩,叫GPA,就是平均分,还有申请材料包括毕业证、学位证之类的。 武汉这边的留学中介还蛮多的,不过要谨防假冒,最好先在教育部网站上查一下国内合法的留学中介。 具体去哪个国家要看你出国的目的,如果想移民,建议你去一些移民国家。无论如何,建议你还是去一些主流国家,一个是出来找工作比较能得到认可,再就是学到的东西也多些。英语专业不一定要学英语教育,还有翻译和语言文学,据说翻译类如果考到国外的资格证也很吃想的,再有就是往商科、管理转,金融危机,这些专业都不太好就业。学什么,关键还是看你自己的兴趣。 无论去哪个国家,学校的牌子都很重要,名校毕业的学生肯定更好找工作,建议你尽可能申请一所排名靠前的学校,你可以先了解一下全球大学的排名情况。 提前准备GRE或雅思,免得到时候来不及,不要错过申请时间,不然得等下一拨儿了! 希望以上建议对你有帮助:)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加强和完善研究生的学籍管理,促进研究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原国家教委颁发的《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教学[1995]4号)和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教研[2000]1号),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本校按照国家招生政策和规定录取的接受学历教育的研究生,包括全日制脱产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包括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的研究生,以下同)。    第三条  在本校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应当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发扬“团结、献身、求是、创新”校风,刻苦学习,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高级专门人才。    第四条  全校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要根据新形势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要求,不断加强、完善研究生管理工作,工作中要坚持行政管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以教育为主的原则,调动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积极性。 第二章  新生入学 第五条  新生必须持本校签发的研究生入学通知书及身份证、学历证书等有关证件,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入学报到。    (一)因故不能按时报到者,必须事先向研究生院请假获准,请假不得超过两周。无故逾期两周以内者,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适当处分。未经请假逾期两周不报到者,取消入学资格。(二)在职研究生报到前其所在单位须与学校分别签好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协议书。    (三)委托培养、自筹经费培养研究生必须办妥交费手续,方可办理报到手续。    (四)新生向研究生院报到后,领取“研究生新生报到证”。除在职研究生按协议规定不转户口、粮、油和工资关系外,其他新生均须到有关部门办理户口、粮油、工资和党团组织关系的转移手续,然后向所在学院报到,领取研究生证和校徽。    第六条  新生入学后,学校将在三个月内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思想、道德品质和健康状况等复查。    (一)对复查合格者,给予注册,取得研究生学籍。(二)新生经体检复查患有疾病不能坚持学习者,经校医院诊断证明,短期治疗可达到健康标准的,由本人申请,报研究生院批准,休学治疗,保留入学资格,期限最多一年,在保留入学资格期间不享受研究生待遇。(三)体检复查和其他复查不合格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七条  新生因病保留入学资格者应回家或回原单位治疗、休息。病愈后在第二年规定的时间内向研究生院提出入学申请,同时必须提供县级以上医院体检表、病历和病愈证明,并经学校医院复查合格,研究生院批准后,方可重新办理入学手续。保留入学资格期满未申请入学,或申请入学但经复查不合格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八条  取消入学资格的研究生新生一律退回原人事档案所在单位或家庭所在地。    第三章          注册、考勤    第九条  每学期开学时,研究生必须按时持研究生证到所在学院办理注册手续。    (一)因故不能按时注册者应事先请假。未经请假或请假未准,逾期两周不注册者,按自动退学处理。    (二)注册由各有关学院组织。注册结束后将未注册名单报研究生院。    (三)在职研究生或其他研究生课程学习结束后,如需回原工作单位或到有关单位进行课题研究和撰写论文,经导师和学院主管领导批准,可以在开学时不到校注册,但必须报研究生院备案。    第十条  研究生必须按培养方案的要求学习规定课程,参加培养计划规定和学院、教研室统一组织以及导师安排的各项活动。因故不能参加者,必须事先请假或办理有关手续并获准,否则,按《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违纪处分办法》给予处理。    第十一条  研究生要按规定参加所学课程的考试(考查)。严格遵守考场纪律,对违反考试纪律者,按《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违纪处分办法》给予处理。    第十二条  研究生因故需要请假者,必须事先写请假报告,导师签署意见,请假一周内由学院批准;请假超过一周的要报研究生院批准。除急病等紧急情况外,不得事后补假。一学期内事假累计超过四周者必须停学。因私事未办理请假手续及因病休息未办理请假或休学手续者,按《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违纪处分办法》给予处理。 第四章  转学、转专业    第十三条  研究生原则上不得转学、转专业。如因原学专业调整或原来的导师调动工作以及其它特殊情况 ,确实需要转学、转专业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原导师或教研室、学院逐级签署意见,经研究生院批准后,方可办理。    (一)研究生经批准转学的,必须征得拟转入单位的同意,由拟转入单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教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转出,同时报教育部备案。    (二)转专业一般在本学院进行,如转外系,应征得拟转入系、专业教研室同意,并确定导师。    第十四条  接受外单位转学研究生,必须有正当理由,并应考虑转学研究生的原有基础与学术水平是否符合校培养要求。转学单位应来公函与本校研究生院联系,提供转学的必要材料。经接收学院、专业教研室和导师审查同意,由主管校长批准后,报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方可转入,同时报教育部备案。    第五章  休学、停学、复学    第十五条  研究生因病需治疗和休息者,经本校医院或指定的县以上医院诊断同意,可以申请休学。在一学期内因病请假或入医院治疗累计达四周以上者,应休学。经医生诊断为严重传染性疾病(如有肝炎、肺结核等)患者,在治疗期间和医生建议休养期间必须休学。    (一)研究生因病休学应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休学申请单”,须附本校医院或县级以上医院医疗诊断证明及由上述医院提出休学的书面建议,由导师、学院主管领导鉴署意见,报研究生院批准,方可休学。    (二)全日制脱产研究生经同意休学的,休学期间仍享有原有待遇;在职研究生休学在征得定向或委托培养单位批准后,由定向或委托培养单位按国家劳保有关规定执行;其休学期间的生活待遇及医疗费用由定向或委托培养单位负责。    (三)休学研究生一般应回家休养、往返路费自理,回家休养期间的医疗费用按学校有关公费医疗的规定办理。    (四)休学以一学期为限,期满后仍不能复学的,经校医院诊断,建议延期的,可继续申请休学,但累计不得超过一年。研究生如因病住院治疗后休学,休学时间应从入院之日起计算。休学期间跨两个学期的按一年计算。    (五)休学期满应填写“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复学申请单”,同时提交县级以上医院诊断证明,经校医院审核,提出复学建议,并由导师、学院主管领导签署意见,研究生院批准同意,方可复学。休学期满未办理复学手续,或未恢复健康者,作退学处理。    第十六条  研究生因特殊原因,在课程学习结束以后,需中断一个时期的学习,但不符合休学条件的,可以申请停学。属下列情况者,必须办理停学。    (一)一学期内事假累计超过四周者。    (二)女研究生因特殊原因经学校批准生育者。    (三)经批准短期公派出国(境)者。(四)非攻读学位公派出国三个月以上者和经批准短期因私出国者(具体手续按《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出国(境)管理工作的规定》办理)。    第十七条  停学的学生须办理有关手续和遵守有关规定。    (一)停学由本人提出申请,说明理由,经导师、学院主管领导同意,报研究生院审批。停学的研究生应将研究生证、校徽、借书证和公费医疗证交研究生院保存,并退出住宿,仅保留学籍关系。停学研究生在停学期间不享受在校研究生待遇,不能参加研究生各类奖学金的评定。    (二)停学以学期的开始和结束为起迄时间,一般以一年为限,因特殊原因需延长时间者,可申请继续停学一年,累计不得超过二年,停学期满未办理复学手续者,作自动退学处理。    第十八条  在职研究生申请休学、停学,需征得其原单位的书面同意。 第六章    退学、自动退学、中止学业    第十九条  研究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退学:    (一)休学期满复查不合格者。    (二)意外伤残不能坚持学习者。    (三)经指定医院确诊,患有精神病、癫痫病或其他疾病不能继续学习者。    (四)本人申请退学,经说服无效者。    (五)在校期间或休学、停学期间严重违法乱纪者。    (六)未经学校研究生院批准,擅自结婚者。(七)违反计划生育规定者。    (八)因其它原因不能继续学习者。    第二十条  研究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由学校作出自动退学处理:    (一)在学期间未经批准,擅自接受任何单位聘用从事全职工作(包括出国(境)学习)者;未经请假或请假未准擅自离校两周以上者。(二)休学、停学期满未按时办理复学手续者,或复学申请批准后逾期两周不办理复学手续者;无故逾期两周不办理注册手续者。    第二十一条  研究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由导师或学院提出,经主管研究生工作的校长批准,应以中止学业。    (一)无故不能完成论文计划,或明显表现出缺乏科研能力者;    (二)公派出国或出境进修、联合培养、合作科研、参加国际会议的研究生,未经学校批准延期,而逾期未归两周以上者。    第二十二条  由各种原因要求退学者,均应由本人提前两个月提出书面申请(如系因病退学者,还需附医疗诊断证明和该医院诊断建议书),经导师同意,学院主管领导签署意见,报研究生院审核处理;对研究生作中止学业处理,由导师或教研室提出报告,学院主管领导签署意见,报研究生院培养办审核后,由研究生院办理。退学、中止学业处理由主管校长批准、签发文件后执行。    第二十三条  除第十九条中(一)、(二)、(三)、(四)款外,其余全日制公费研究生退学和中止学业者,均须缴纳攻读研究生期间的全部培养费和违约费。培养费缴款标准按其入学当年国家拨发研究生培养费标准执行。
   第二十四条  退学、中止学业的研究生,凭批准退学、中止学业的文件于两周内办理缴款和离校手续后,学校根据其学习完成情况,发给肄业证书或学习证明。学习满一年以上且按计划完成课程学习,成绩合格者,发给肄业证书;学习不满一年者,发给学习证明。无故不按时办理离校手续或未经批准擅自离校者,不发给肄业证书和学历证明。    第二十五条  退学、中止学业的研究生善后问题按如下办法处理:    (一)入学前为应届毕业生,由学校负责,列入最近一届毕业生就业计划;在学校规定时间之内没有接受单位的,退回家庭所在地。    (二)在职人员退学、中止学业后,退转到原工作单位。    (三)其他研究生退学、中止学业,其户口、粮油关系和档案退转原工作单位或原档案所在地。    第二十六条  退学、自动退学、中止学业者不得申请复学。
     第七章  学制、学习年限    第二十七条  博士研究生的学制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不少于半年,科研及论文工作不少于两年半。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二年半,其中课程学习为一年,科研及论文工作为一年半。直博生学制和硕博连读生的学制为四年半(包括攻读硕士的年限)。    第二十八条  全日制研究生因特殊情况需延期者,经审批同意,原则须向学校缴纳延期费。硕士研究生延期最长不超过一年半;博士研究生延期最长不超过三年。超过规定的学习年限者应予终止学业。    在职研究生经定向或委托培养单位同意,学习年限博士生可延至六年,硕士生可延至五年,超过规定的学习年限者应予终止学业。学习延长期间的工资、劳保和福利等待遇由定向或委托培养单位决定。    第二十九条  经批准休学的研究生,学习年限可相应延长,但必须到研究生院备案。延长期如未超过原休学时间,不交延期费。    第三十条  经批准公派出国联合培养或执行合作科研任务的研究生,在国外学习期间连续计算学习年限。其它经批准停学的研究生,停学期间不计学习年限,但复学后不得延期。    第三十一条  研究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一般不得延长。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应提前三个月提出延期申请,经导师签署意见,学院审查同意,报研究生院批准,可适当延长学习期限,但不得超过规定的最长延期期限,逾期作结业处理。延长学习期限不是学制的改变,因而不加拨经费,延长后的毕业时间,以答辨通过之日为准。
   第八章  硕转博、博转硕    第三十二条  硕士研究生可根据《南京理工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制度的规定》申请在第二学期转为硕博连读生,硕博连读生在办理完硕士阶段离校手续后,按博士研究生新生入学。    第三十三条  硕博连读生和直接攻博生因学习困难、健康不佳及其它特殊原因要求终止博士阶段学习、转为攻读硕士学位,经批准,须退还博士研究生与硕士研究生待遇的差额部分(参见《南京理工大学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若干规定》)。 第九章             奖励、处分    第三十四条  对品学兼优的研究生或在某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奖励和表扬。奖励和表扬的方式有:口头表扬、书面表扬、授予奖状、证书、奖章、奖品、奖学金、授予荣誉称号等。奖学金和荣誉称号的评定根据有关规定实施。    第三十五条  对犯有错误的研究生,视情节轻重和认识态度,给予批评教育和纪律处分。处分分为六种:(1)警告;(2)严重警告;(3)记过;(4)留校察看;(5)勒令退学;(6)开除学籍。研究生的违纪处分按《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违纪处分办法》实施。    第三十六条  受记过处分后在毕业前未撤销处分者及受留校察看以上(含留学察看)处分者不授予学位。研究生被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后,其户口、粮油等关系和档案退转家庭所在地。勒令退学者发给学习证明,开除学籍者不发给学习证明。    第三十七条  研究生的鉴定、奖励、处分及撤销处分决定等材料归入本人档案。 第十章             毕业、就业    第三十八条  研究生按时通过培养计划规定课程和其它环节的考核,修满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德、智、体合格者,准予毕业,列入当年毕业生计划。    第三十九条  特别优秀的研究生提前修完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学分,可申请提前做学位论文和论文答辩,并按规定程序提前获得学位、提前毕业。    第四十条  研究生学完培养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德、体合格,完成毕业论文,但答辩未通过者,准予结业,发给结业证书。结业生经论文答辩委员会同意,可自决定之日起一年内修改论文,向学校申请补答辩一次(补行答辩的费用自理),通过者换发毕业证书。如答辩仍未通过,则不再补行答辩。    第四十一条  研究生学完规定课程,成绩合格,但未完成论文者,发给肄业证书;研究生学满一年且成绩合格,完成培养计划,因某种原因(受开除学籍处分除外)中断学习的,作肄业处理,发给肄业证书。研究生学习未满一年或虽满一年但成绩不合格,因某种原因(受开除学籍处分除外)中断学习的,发给学习证明。毕业证书、结业证书、肄业证书、学习证明,均属学校学历证书。    第四十二条  毕业或结业研究生分别发给教育部统一印制的毕业证书或结业证书;肄业研究生发给学校印制的学历证书;学习证明也由学校办理。    第四十三条  研究生申请延期毕业,必须在离正常毕业三个月之前办理有关手续。    (一)经同意延期的研究生,应缴纳延期费,缴费标准按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有关各项收费标准的规定执行。    (二)未经同意延期而不能按期答辩者作肄业处理。    (三)在职研究生在规定学制时间之外延长学习年限的(硕士研究生总年限不超过五年,博士研究生总年限不超过六年),不缴纳延期费,但必须到研究生院备案。    第四十四条  毕业研究生的就业工作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实施。各学院应做好有关工作。    (一)研究生毕业就业于每年三月底〈春季〉和六月底〈夏季〉分两次派遣。各学院要在规定时间内将经研究生院批准的毕业、结业研究生名单报毕业生就业指导办。经批准提前和延期毕业的研究生,列入就近毕业生就业计划。(二)毕业生要填写“毕业研究生登记表”,由学院院长(系主任)代表学校作业务鉴定(盖公章)、学院党组织代表学校作政治鉴定(盖公章)后,存入研究生本人档案。(三)各学院应将毕业研究生的学位申请书、成绩单复印件、学年小结、毕业研究生登记表、派遣通知书存根及奖惩材料等存入研究生本人档案,在研究生本人离校后,由就业办按机要形式及时寄往研究生工作单位。(四)在职研究生的学位证书、毕业证书等,由学院向研究生院、毕业生就业指导办领取,并寄往其所在单位。(五)各学院要组织毕业研究生参加毕业典礼,拍摄集体毕业照。毕业照连同底片交校档案馆存档。毕业研究生的学位申请材料也应按校档案馆的要求归档。(六)各学院要组织毕业研究生参加毕业体检。毕业研究生体检须在派遣前半年内进行方为有效。体检由校医院负责安排日程,毕业研究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参加体检。(七)毕业研究生如要求自主择业,应在上报就业计划前提出申请,经学院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办批准,不列入就业计划。在向学校缴纳全部培养费(缴款标准按其入学当年国家拨发研究生培养费标准执行)后,其户口、粮油等关系和档案转回家庭所在地,按社会待业人员处理。    第四十五条  毕业研究生应按学校规定的时间办妥各项离校手续,方可领取毕业证书。    第四十六条  研究生毕业后,须服从国家批准的就业计划,按时向就业单位报到。对违反毕业生就业规定者,由毕业生就业指导办报江苏省教育厅毕业生调配部门批准,不再负责其就业。在其向学校缴纳全部培养费(缴款标准按其入学当年国家拨发研究生培养费标准执行)后,学校将其户口、粮油等关系和档案退转家庭所在地,按社会待业人员处理。 第十一章  研究生婚姻    第四十七条  根据原国家教委(87)008号通知及国家鼓励晚婚的精神,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应提倡晚婚。研究生(男满27周岁,女满25周岁)有特殊原因要求结婚者,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在职、定向、委托培养研究生在符合上述规定年龄的前提下,必须由原单位出具同意证明,报研究生院批准,方可在寒、暑假期间办理结婚。学校不配结婚用房。结婚登记手续按《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办理结婚登记程序》进行办理。未经学校研究生院批准而擅自结婚者,作自动退学处理。已婚者应当晚育,在学习期间不给生育指标,如有违反计划生育规定者,作自动退学处理。第十二章  附则    第四十八条  外国留学生在本校学习期间的管理,按照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办理。留学生的培养按国家授予学位有关要求和本校相关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个人学习计划。留学生学历证书的发放按照原国家教委《关于在外国来华留学生中执行〈普通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管理暂行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的通知》(教学[1994]21号)执行。    第四十九条  在职研究生除合同另有规定外,在校期间应遵守本细则。    第五十条  本实施细则若有与上级有关规定相抵触之处,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一条  本细则自发文之日起执行,由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负责解释。此前学校所制定的适用于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文件同时废止。
这种事,很难说,有利就有弊,你觉的哪个重要就做哪个啊,何况你现在也不小了,工作比较有用吧,
1.脚踩两只船是不可能的,关键在于学校和单位都要调你的档案。除非你单位不要你的人事关系,那么你也许可以偷偷摸摸去上学。一般来说,签合同就意味着调档,因为劳动合同必需由人事局或劳动局第三方见证,否则无效,除非你连人事局劳动局都买通了。2。签约指什么?如果指的是劳动合同,那么不管应届还是往届都必须遵守合同,不存在可以随意毁约的情况。只要你是中国公民,都必须遵守合同法。这也意味着,只要合同上没有写明违约补偿,那么毁约是不用交违约金的。但是实际情况是,你要是惹毛了单位,他们可以扯皮耗你时间不把你的档案在规定时间转到学校去,让你两头落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教育技术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技术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40110
一、&& 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扎实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及熟练的学习资源设计开发应用能力和较强的研究能力,能从事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教学、科研及教育技术资源设计开发管理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
1、努力学习和不断加强研究生的思想和道德修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敬业爱岗,责任心强,心胸开阔,视野宽广。
2、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团结协作,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意策划意识和市场意识,能进行终生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并努力实现。
3、具有扎实的中外(英)语言文字功底及口头表述能力,较强的摄影、摄像及画面的艺术加工处理能力和多媒体作品及网页设计能力。
4、勤奋好学,治学严谨,系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掌握多媒体与网络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强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研究、教学与培训规划设计、硬件环境建设规划设计和教学资源及学习环境的设计开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及教学过程的管理与评估等能力。还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自身教师专业化发展。能胜任本专业的教学、科研、培训、开发工作,在教育研究和教育事业发展领域具有开拓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至少有一项体育爱好支持身体锻炼。
6、心理健康,心理自我调适能力强;
二、&& 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两年半至三年。其中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实践为一年半至两年,撰写学位论文时间为一年至一年半。在职研究生学习年限可酌情延长一年。
三、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
(每方向字数在50字以内)
研究生导师
教育技术基础理论研究
在教育技术理论体系、教育技术理论基础、教育技术本质、网络教育理论、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绩效技术、教育知识管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方面进行理论与实践探讨。
多媒体与网络教育研究
在多媒体与网络教育理论、智能教学模型、多媒体与网络教学资源设计开发、学习平台开发及多媒体与网络教育应用实践等方面进行理论和实践探讨。
教学设计研究
在综合把握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系统方法。
教育软件设计与开发研究
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建构主义教学思想, 进行教学软件开发的理论、方法和相关技术问题的研究,涉及现代教育技术和计算机科学领域多方面的理论与技术。为研究高质量程序设计教学软件奠定良好基础。
四、培养方式和培养计划
(一)培养方式
1、文理渗透、软硬件兼备、技艺结合的特点,注重培养研究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采取集中讲授、个别指导、自主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实践体验、开发实验相结合;启发、研讨、交流与合作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尤其注重项目、课题任务驱动式的学习与研究。强调以个案研究为主,思辨研究为辅,提倡研究生在个案的实证研究过程中掌握真才实学,达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3、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尊重研究个人天赋特长和努力志向,注重培养终身学习和独立、协作研究的能力。在把握基本素质的前提下,对不同的研究实行“量体裁衣”式的教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4、师生互选制度,要求研究生入学三个月内(最迟在第一个学期结束前)经师生互选,确定指导老师,未经互选的硕士生由导师组分配导师。
&&& 采取导师指导为主,并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指导方式,规定每位研究生在两年课程学习和研究期间至少要参与或主持一个研究(可以是导师或导师组成员的研究课题或子课题,也可以是研究生自己申请立项的课题)。
(二)培养计划
1、研究生要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研究生本人的具体情况和本学科的培养方案确定明确的研究方向和制定具体的培养计划,经学科责任人审定后报学院和研究生院备案。
2、在培养计划制定过程中,提倡因材施教,要充分发挥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一)课程设置
导师授课是硕士研究生掌握坚实基础理论和系统专门知识的主要环节。在设置课程时,要以“拓宽基础知识,加强文理渗透,重视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作为本专业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基础知识与前沿研究成果兼顾,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来设置课程。
1、公共课程。设置4门共8学分(英语1门4学分、马列2门3学分,专业英语1门1学分);
2、专业基础课程。按一级学科设置专业基础理论课程3门共9学分;
3、专业核心课程。按二级学科设置3门专业课程共9学分;
4、选修课程。按二级学科设置选修课程5门共10学分;
5、按有关要求设置实践环节的课程2学分(其中学术活动1学分,实践活动1学分);
6、对于同等学力或跨专业的学生要求增加补修课程若干,学分另计,但不能顶替规定的学分。
另外,考虑教育技术学专业交叉性和应用性及操作性,还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若干课程。
(二)学分要求
1、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本专业规定每位研究生在硕士论文答辩前至少应修满不少于34学分的课程。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26学分,非学位课程不少于6学分,实践环节2学分(其中学术活动1学分,实践活动1学分)。
2、选修课程按专业方向和发挥研究生个性和特长设置。
3、为了保证培养质量,跨专业入学和以同等学历入学的硕士研究生需补修与专业相关的大学本科的有关课程。需补修的课程应列入个人培养计划,所得的学分应单独计算。
4、考虑到该专业对研究生知识宽广的要求,还列出了若干要求研究自主学习的课程。
5、研究生必读与参考书目由各方向导师拟定。
(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详见附件一,课程简介详见附件二)
(三)课程考核与中期考核筛选
1、课程成绩考核。考核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学位课程考核方式一般采用考试形式,考核成绩为75分为合格。非学位课程或选修课采用考试或考查的形式,考试采取百分制(60分为合格),考查采取合格、不合格二级分制评定。考核形式可采用试题、论文、面试、答辩、研制软件等形式。考试试卷和考核材料要求导师评定成绩后交学院存档。
2、中期考核筛选。硕士生入学两年,课程学习基本结束时,进行一次课程学习、科研能力、思想素质的全面考核。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分制,考核特别优秀的,根据本人申请,院校批准,可适当提前毕业和授予学位。考核结果为基本合格者,给予黄牌警告通知,并指明努力方向,等考核达到中以上,方可进入第二阶段学习。考核为“不合格”的,原则上应中止学习和学籍。
3、通过开题报告或文献综述,选拔培养对象,重点扶持;论文撰写后期仍表现科研能力存在严重问题者,必须推迟答辩时间。
六、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学术活动和实践活动两部分。
(1)学术活动
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积极、主动地参加校内外本学科、专业或其他相关专业的各种学术活动。凡在本校举行或学校、研究生院及各院、室、所组织举行的学术活动,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均应参加。凡校外学术组织和省、部、国家有关部门、单位及国际学术团体组织的各种学术活动,可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参加。在读期间,硕士研究生应听取不少于5场高水平学术讲座;公开主讲不少于2次有关文献阅读、学术研究等内容的学术报告。学术活动根据学生参加学术活动的考勤和学生主讲的学术报告质量进行考核,考核成绩采用五级分制评定,考核成绩由导师综合评定。
(2)实践活动
硕士在学期间必须积极参与教学实践、科研实践与社会实践。教学实践是体现我校师范特色,培养提高硕士生的教学能力、组织表达能力和检验研究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学实践的形式包括课堂讲授、批改作业、指导实验、答疑解难等;科研实践是锻炼硕士生开展科学研究的必要途径。科研实践的形式包括参与导师课题研究、完成自主申报科研课题及参与人才培养基地和学科研究基地研究项目等;社会实践的形式可以是社会调查、技术推广、咨询、科技开发、专业实习及公益劳动等。考核成绩采用五级分制评定,导师依据研究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实际情况进行考核。
七、科研能力的培养
硕士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应尽早进入有关课题的研究,在培养科研能力的过程中推动有关专业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加深或拓宽硕士生的理论和知识面。硕士生在校期间应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以江西师范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至少公开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未完成者,不得授予硕士学位,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在毕业前交一份原件到学院存档。
八、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2、硕士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在导师及导师小组指导下,独立设计和完成某一科研课题。硕士生一般在第四学期应当初步定下论文题目,在第三学年内完成论文撰写并答辩。
3、为保证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硕士生要在导师的指导下,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本课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选题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要讲明选题的构思、意义、基本内容、写作要求与进度、资料来源等,开题报告要经过导师组讨论和论证,审核同意后方可开题答辩,答辩通过后,报学院备案。
4、实行抽检评议。论文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要求在最后一个学期的三月份前完成,四月中上旬打印成册,连同一篇公开发表的专业学术论文一并交学院。论文评审实行抽检评议,抽检采取“双盲评审”和通讯评议相结合的办法。未按要求做到的,不能参加论文答辩。
5、硕士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作进展报告, 导师要加强对研究生的硕士论文指导和检查,并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论文,有关论文工作的各个环节和程序应当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条例》的规定进行办理。
6、硕士生学位论文必须由导师认可,可进行专家评阅和答辩。研究生学位论文在公开答辩时,实行论文导师回避制。
九、毕业与学位授予
硕士研究生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课程学习,修满规定的学分,通过思想品德考核、学位论文答辩,符合毕业要求,准予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有关规定,达到我校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和表决,授予硕士学位。
教育技术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学校统一安排
英语学科修二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学校统一安排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学校统一安排
文科指定选修
自然辩证法概论
学校统一安排
理科指定选修
学院统一安排
各学院自行开设
专业基础课
教育技术学
汪青云、刘赣洪、陈莉
项国雄、钟志贤、刘赣洪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
胡小端、刘赣洪
信息化教育与教学设计
钟志贤、汪青云
学习理论研究
汪青云、陈莉
教育系统原理与工程
黄景碧、李志国
知识管理与绩效技术
陈莉、任慧
网络远程教育研究
钟志贤、项国雄、杨南昌
动画制作与设计
李志国、胡三华、何彤宇
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
陈莉、李志国、刘赣洪
E-learning与企业培训
戴烽、陈莉
参加学术讲座或学术研讨不少于5次,作学术报告不少于2次
学院统一安排
参加教学实践、社会实践或科研实践
学院统一安排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学院统一安排
跨学科或同等学力入学者须补修
多媒体作品制作
学院统一安排
教学媒体理论
学院统一安排
教育技术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082002
课程名称:教育技术学
英文译名:Educational Technology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传播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汪青云 教授&& 刘赣洪 副教授&& 陈莉 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教育技术学》是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及其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现代教育技术在推动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课程主要讲述教育技术学基本问题研究、教育技术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及其进展、教育技术学的理论觅踪、学习科学与认知科学及其与教育技术的关系、先端科学与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后现代主义中的教育技术学的系统化研究、基于设计的研究、教育技术学理论的未来走向等专题。使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能够对教育技术学的基础理论有较为深入的把握,并能将教育技术理论与技术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促进教学改革和教育现代化。
本课程的教学重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并能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提倡多形式、研讨型的教学方式,使学习者充分学习、理解教育技术学的诸多基础理论和研究前沿。对课程所包含的理论知识重点、难点进行详细讲授,其他内容可以采取学习者课外阅读、集中讨论和小组学习等方式进行。结合课程的具体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习者理论联系实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长处进行交流合作。让学习者既学会了理论知识,又培养了相应的合作精神和信息意识。鼓励学习者将图书馆文献调研与利用网上资源学习相结合,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探究、选择和创新,以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先修课程:无(或本科时期的教育学、教育技术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
后续课程:《网络教育理论》
1、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2002.
2、 [美] 巴巴拉o西尔斯、丽塔o里齐著、乌美娜等译.教育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教学参考文献:
1、尹俊华编著.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王逢贤编著.学与教的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桑新民主编.学习科学与技术[M].北京:中央电大出版社2000
4、李克东主编.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2002
5、何克抗主编.教育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2002
6、[美] D.乔纳森主编,郑太年、任友群等译.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美]罗伯特oMo加涅主编,张杰夫主译.教育技术学基础[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8、R.M.加涅著.皮连生等译.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9、 R.M.加涅著.皮连生等译.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0、 高利明主编.现代教育技术——通向未来教育之桥[M].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7
11、李克东、李运林.电化教育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主要网站:
课程编号:0082003
课程名称:网络教育
英文译名:Network Education Theory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传播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项国雄 教授&钟志贤 教授 刘赣洪 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 本课程遵照教育部的方针政策和课程改革的精神,重视对学习者在网络教学意识和能力上的培养,要求学习者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物理特征,如系统结构、功能特点等;掌握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应用方法;掌握网络教育环境的构成及类型,包括网上教育资源、网上教学管理系统、通讯技术、共享技术等;掌握Internet的教学特点及其常见的教育应用方式;掌握各种网络教学模式的特点和教学方法,以及如何开展网上教学活动;掌握网上课程和网上课件的开发制作理论;了解网络教学应用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及前景等,以满足现代教育形势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和信息素养的要求,从而培养出一批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满足教学需要的专业型人才。使学习者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及教学应用价值,并系统地掌握在网络环境中开展教学的理论方法和实践能力,同时前瞻性地了解各种主流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以使学习者成为优秀的网络教学实用型人才。
先修课程:《教育技术学》《教学系统设计》等
后续课程:《学习资源开发》
1、祝智庭.网络教育应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武法提.网络教育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教学参考文献:
1、祝智庭主编.多媒体CAI[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祝智庭主编.教育技术学——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南国农,李运林.电化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何克抗,李克东.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资源系统设计[A].98全球华人计算机应用大会论文集.
主要参考网站:
3.168.160.224.36:66/home.htm
7.www.mmit./bitlibrary/
8.www.dlc.
10.www.smde.
课程编号:0082004
课程名称:教育技术研究方法
英文译名:Research Method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传播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胡小端 副教授&& 刘赣洪 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主要介绍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教育技术研究设计、教育技术研究资料的收集、分析、处理的基本方法、教育技术的专门研究方法以及教育技术研究论文的撰写等。本课程的教学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学习者通过模拟填报课题申请书,一步一步进入研究领域,结合具体课题,采用以解决具体问题为核心,以完成任务为目标的教学方法进行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根据需要前述课题书做出研究设计方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开展研究实践,进行研究数据处理,推演研究结论并学习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教学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能力的培养采用“在研究中学习研究”的方法,并要保证足够的研究实践时间。
本课程通过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的学习和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实践,使学生掌握教育技术研究的基本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科学、正确的研究态度和创新的科学研究精神。
先修课程:《教育技术学》《网络教育理论》
1、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
2、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参考书目:
1、威廉o维尔斯曼 著,袁振国 主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 C.M. Charles 著,张莉莉等译.教育研究导论 [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3、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5、刘良华.校本行动研究[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6、William Wiersma, Stephen G. Jur. 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Eighth Edition) [M]. (影印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主要网站:
2. http://it.coe.uga.edu/itforum/index.html
5. http://www.iste.org/
6. ki.net/index.jsp
8. http://www./index.do
9. http://met./
10.http://www.gse./le/
课程编号:0082005
课程名称:信息化教育与教学设计
英文译名:An Introduction to E-Education & Instructional Design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任课教师及职称:钟志贤 教授&汪青云 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信息化教育与教学设计》以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专题讲授、网络学习、论辩、小论文等形式学习信息化教育的基本内容,从宏观把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运用专题讲授、讨论、参观实习、模拟等方式,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使学生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从设计思维和设计操作的角度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程序与范式。
本课程要求学生“学思结合”和“知行合一”,要求做到“讲中学、例中学、做中学、评中学、探中学”,建立课程电子学档,选择1-2个主题做Presentation,选择一个题目,撰写学术论文等。主要内容包括信息化时代及其教育教学变革,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理念、形式、环境与资源建设,国内外教育技术标准,信息化教育研究范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特点,设计思维与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与模式,信息化教学模式建构的支柱、宗旨和建构的思维视角,十大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设计应用。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运用所学分析信息化教育教学问题,掌握教育信息化领域所必备的基本素养,能架构和夯实专业理论基础,掌握学术规范,能基本胜任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信息化、企业培训(e-learning)、远程教育教学机构的信息化教育和教学设计工作。
教材及参考书目:
1、南国农主编:《信息化教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2、祝智庭主编:《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祝智庭/钟志贤主编:《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多元智能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钟志贤:《大学教学模式革新——教学设计视域》,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6、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促进学习者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7、黎加厚:《信息化课程设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盛群力:《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版。
9、皮连生主编:《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版
10、与本课程学习相关的系列国内外关键论文。
课程编号:0082006
课程名称:学习理论研究
英文译名:Study of learning theory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传播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汪青云教授&陈莉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主要内容有个体学习理论(学习理论的各流派,其中主要是认知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流派)各流派的产生原因、主要观点、评价与作用;社会学习理论各流派(主要是合作学习、协作学习、对话学习、建构性学习)的产生原因、主要观点、评价与作用;当代学习模式各流派产生原因、主要观点、评价与作用。并能结合当今教育技术应用与发展的实际进行思考。
要求学生全面系统掌握学习理论。
采用专题教学与研讨,每一专题要求学生有读书笔记、反思学习日志及专题学习总结,并就专题学习总结,结合教育技术应用与发展的实际写出有一定水准的论文。
教材及参考书目:
1、学习理论导论(第7版),B.R.赫根汉、马修&H.奥尔森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2、我们如何学习:全视角学习理论,克努兹&伊列雷斯著、孙玫璐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3、学习论,施良方,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课程编号:0082007
课程名称:教育系统原理与工程
英文译名:Educational Principle and Engineering from System Perspective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传播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黄景碧 副教授&李志国 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育系统原理与工程》课程,紧扣当前信息时代背景,围绕国内外目前公认的“教育+信息技术”的教育技术主题,基于信息/互动/系统观,研究教育技术。从基本原理的视角,以“知识体系+专题”的形式,讲授现代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强化研究生的专业理论基础,扩展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视野,提高学术研究能力。主要内容包括:系统观的教育技术理论基础、教育系统原理与工程、教育技术研究系统原理与工程、教育软件系统原理与工程。《教育系统原理与工程》课程,与相关的《教育媒体技术》、《教育软件原理与工程》课程,构成立体化课程系统。
先修课程:无(或,本科时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学等课程)
后续课程:《教育媒体技术》
教材及参考书目:
1、黄景碧:《教育科学与技术原理及实践——信息视野的教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颜泽贤,张铁明:《教育系统论》,河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课程编号:0082008
课程名称:知识管理与绩效技术
英文译名: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e Technology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传播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陈莉 副教授&& 任慧 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全面介绍知识管理产生的背景和意义,知识管理的原则、内容和方法,知识管理绩效及其评价指标与方法、知识管理技术特别是知识管理系统及其开发过程以及知识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知识,并结合实际介绍知识管理应用领域、应用解决方案及不同组织知识管理软件应用操作的技术。系统介绍绩效技术的原理以及大量绩效改进方面的研究成果、实践经验与具体做法。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管理和绩效技术的原理与实践。
采用案例教学、实践应用。
教材及参考书目:
1.&知识管理原理与技术,李志刚,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年
2.&知识管理:原理与实践,盛小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3.&绩效技术概论,张祖忻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
课程编号:0082009
课程名称:网络远程教育研究
英文译名:Research of Web-based Distance Education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传播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钟志贤 教授&项国雄 教授&杨南昌 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网络远程教育研究》课程针对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的发展走势,根据数字化时代对终身学习、个性化学习和独立学习能力的要求,以网络学习理论、信息技术和教学设计为理论指导,探讨网络远程教育中“学与教”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网络远程教育教学发展的走势、现状和热点,把握网络课程资源的设计与开发,掌握网络学习和网络教学的设计原理与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网络远程教育的特点,网络远程教育传播模式,网络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基础,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方式,自我管理与远程学习,网络远程教学管理等。
教材及参考书目:
1、钟志贤 《远程教育导论—学与教的原理和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丁兴富《远程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丁新《国际远程教育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4、Catherine McLoughlin. Learner Support in Distance and Networked
Learning Environments: Ten Dimensions for Successful Design,Distance Education, Vol. 23, No. 2, 2002.
5、Mahnaz Moallem. Applying Constructivist and Objectivist Learning Theories in the Design of A Web-Based Course: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 4 (3) 2001 ISSN .
6、与本课程相关的系列国内外关键论文。
课程编号:0082010
课程名称:动画制作与设计
英文译名:Animation design and manufacture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传播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李志国 副教授&胡三华 讲师&何彤宇 讲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为教育技术学专业选修课程,主要讲授动画片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及制作流程,并通过学习Flash动画制作软件,能够制作中等难度的二维动画影片。本课程教学以掌握实践能力为主,将教学内容划分成若干模块(任务),将理论融合到实践中,以达到在训练中获得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目的。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掌握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1.了解动画片的概念、种类;动画片的设计与制作流程。
2.了解动画片的传统制作方法。
3.掌握动画片制作中相关的名词、参数、与专业标准。
4.掌握Flash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够制作完整的动态视觉设计作品。
5.知道用FLASH设计制作而为卡通动画片的技术和方法,并能制作简单的动画片。
6.了解Flash的简单函数、脚本语言与交互控制设计。
先修课程:本科时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
后续课程:《多媒体网络课程》
教材及参考书目:
1、面向十二五数字艺术设计规划教材:Adobe Flash CS4动画设计与制作标准实训教程作者:
3、其他讲解Flash软件的参考书或网上资源均可。
课程编号:0082011
课程名称: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
英文译名: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learning resources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传播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陈莉 副教授&李志国&副教授&刘赣洪 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学生在掌握动多媒体作品制作及静态网络课程开发的基础上,能设计开发高级的多媒体作品(含各类媒体素材的制作、图形图像制作处理、自定义有个性的母板制作、艺术性强,图表及超链接丰富),达到商业展示水平;能设计开发开放式便于批量生产多媒体课件(作品)制作模板;能设计开发网络学习平台、知识管理平台、电子教档和电子学档;能设计开发高级网络课程、社会性支持软件和网络教学与学习管理评价平台。
要求学生在掌握动多媒体作品制作及静态网络课程开发的基础上系统熟练掌握多媒体和网络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
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将该课程内容设计为若干任务,逐个任务学习与操作,课程结束时,要求保留所有任务设计结果,并最终要设计一个较完善的多媒体作品和网络学习平台。并收集和保留大量通用的开放式功能模式的程序代码段。
教材及参考书目:
1、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开发,郁小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武法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王志军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课程编号:0082012
课程名称:E-learning与企业培训
英文译名:E-learning and Corporate Trainning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传播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戴烽 教授 陈莉 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E-learning与企业培训》课程,该课程的目标是以咨询式培训的方式帮助企业全方位解决e-learning规划、实施和应用中的种种问题。E-learning与企业培训课程在理解和分析大量国内外组织在e-learning实施应用中的经验,针对企业e-learning实施前、实施中与实施后三大阶段,讨论如何指定e-learning战略规划,如何构建e-learning体系,以及如何制定有效的e-learning推广策略,因此该课程的三大核心主题是e-learning战略规划, e-learning体系建设, e-learning应用推广。
先修课程:无(或本科时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学等课程)
后续课程:《教育媒体技术》
教材及参考书目:
1、刘永中:《企业商学院-十家五百强企业的e-learning实践》,广东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2、王效莉:企业e-learning实战攻略,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0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京大学学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