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钠和盐酸互滴与盐酸互滴现象

离子浓度影响反应_百度知道
离子浓度影响反应
,常见有哪些,有时候看到有些题说两种溶液加入的先后顺序不同,是离子浓度会影响离子反应吗,反应也不同,,跪求专业人士解决疑难,
提问者采纳
这样,但当盐酸滴入碳酸钠时,待碳酸钠全部转化为碳酸氢钠时,高三的老师会详细讲这一点的。但高一高二时也应该好好研究下这个问题,这种反应最典型的是碳酸钠和盐酸之间的互滴问题。碳酸钠是Na2CO3,是,Na2CO3+HCl=NaCl+NaHCO3,则会先进行第一步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因为反应有两步,如果盐酸的量在某一个范围内时可以造成碳酸钠滴入盐酸时生成的二氧化碳多于盐酸滴入碳酸钠时的二氧化碳。楼主应该是初中生或者高一,这两种物质互相反应时分为两步,能总结一下最好。楼主如果满意我的回答就给个采纳吧。(^__^),滴入的碳酸钠的碳酸根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当碳酸钠滴入盐酸时,故两步并作一步,高二的吧,盐酸浓度大,再进行第二步反应,盐酸是HCl,
为什么H+的浓度小会发生Na2CO3+HCl=NaCl+NaHCO3而不发生Na2CO3+HCl=NaCl+H2O+CO2↑呢?
呃……你见过这个反应没:CO2+H2O+CaCO3=Ca(HCO3)2,Na2CO3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所以,你可以理解成生成的CO2又和Na2CO3反应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这个反应的确是分两步发生的,当H+浓度大时,这两部反应几乎是同时发生的,可以看做一步。我在上面那一段中说的话只是为了楼主理解方便一些。
提问者评价
按照你说的,真的成功了,好开心,谢谢你!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一般是碳酸根和碳酸氢根与酸之间的互滴反应,根据金属离子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现象。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当前位置:
>>>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Na2CO3<..
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Na2CO3<NaHCO3B.相同温度下在水中的溶解度:Na2CO3<NaHCO3C.等质量的两种固体,分别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CO2的质量相等D.取1moloL-1的两种溶液,分别滴入酚酞,溶液颜色较深的是Na2CO3溶液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A.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2NaHCO3△.Na2CO3+CO2↑+H2O,故A错误;B.在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可生成NaHCO3沉淀,可说明水中的溶解度:Na2CO3>NaHCO3,故B错误;C.二者的摩尔质量不同,等质量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同,故C错误;D.Na2CO3和NaHCO3都为强碱弱酸盐,溶液水解呈碱性,但Na2CO3水解程度较大,溶液碱性较强,滴入酚酞,溶液颜色较深的是Na2CO3溶液,故D正确;故选D.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Na2CO3<..”主要考查你对&&碳酸钠,碳酸氢钠&&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碳酸钠碳酸氢钠
碳酸钠(Na2CO3):
(1)俗名:纯碱或苏打;白色粉末,易溶于水,稳定;可用于制玻璃、肥皂、造纸、防治等 (2)与H+反应:CO32-+2H+==CO2↑+H2O (3)与NaOH不反应 (4)与石灰水反应:CO32-+Ca2+==CaCO3↓ (5)与氯化钡反应:CO32-+Ba2+==BaCO3↓ (6)与CO2反应:CO32-+CO2+H2O==2HCO3- 碳酸钠的物理性质:
碳酸钠常温下为白色粉末或颗粒。溶于水和甘油,不溶于乙醇。水溶液呈强碱性,pH11.6。碳酸钠是一种强碱盐,溶于水后发生水解反应(碳酸钠水解会产生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使溶液显碱性,有一定的腐蚀性,能与酸进行复分解反应。稳定性 稳定性较强,但高温下也可分解,生成氧化钠和二氧化碳。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及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并结成硬块。吸湿性很强,很容易结成硬块,在高温下也不分解。含有结晶水的碳酸钠有3种:Na2CO3·H2O、Na2CO3·7H2O和Na2CO3·10H2O。
碳酸钠的用途:
用于制玻璃、肥皂、造纸、纺织等工业,也用作食品工业发酵剂。Na2CO3、NaHCO3的性质比较:
Na2CO3、NaHCO3的鉴别:
Na2CO3、NaHCO3与足量盐酸反应的比较:
Na2CO3溶液与盐酸反应:
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化学方程式不同。①向盐酸里逐滴加入Na2CO3溶液(开始时酸过量) 2HCl+Na2CO3===2NaCl+CO2↑+H2O ②向Na2CO3溶液里逐滴加入盐酸(开始时酸不足) HCl+Na2CO3==NaCl+NaHCO3(无气泡)&&&& HCl+NaHCO3==NaCl+CO2↑+H2O(后来有气泡)[特别提醒] (1)Na2CO3和盐酸可以用互滴法鉴别。(2)滴加顺序不同,放出CO2的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基本图像的归纳总结:
(1)向Na2CO3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HCl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的关系如图1所示; (2)向NaHCO3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HCl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 (3)向NaOH、Na2CO3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HCl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的关系如图3所示(设NaOH、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x∶y=1∶1,其他比例时的图像略); (4)向Na2CO3、NaHCO3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HCl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的关系如图4所示(设Na2CO3、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m∶n=1∶1,其他比例时的图像略)。碳酸氢钠(NaHCO3):
(1)俗名:小苏打;细小白色晶体,溶解度小于Na2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发酵剂 (2)与H+反应:HCO3-+H+==CO2↑+H2O (3)与NaOH反应:HCO3-+OH-==CO32-+H2O (4)与石灰水反应:生成CaCO3沉淀 (5)与BaCl2和CO2不反应 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
碳酸氢钠为白色晶体,或不透明单斜晶系细微结晶。比重2.15g。无臭、味咸,可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其水溶液因水解而呈微碱性,常温中性质稳定,受热易分解,在50℃以上迅速分解,在270℃时完全失去二氧化碳,在干燥空气中无变化,在潮湿空气中缓慢分解。溶解度:7.8g,18℃;16.0g,60℃。
碳酸氢钠的用途:
碳酸氢钠可直接作为制药工业的原料,用于治疗胃酸过多。Na2CO3、NaHCO3的性质比较:
Na2CO3、NaHCO3的鉴别:
Na2CO3、NaHCO3与足量盐酸反应的比较:
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基本图像的归纳总结:
(1)向Na2CO3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HCl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的关系如图1所示; (2)向NaHCO3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HCl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 (3)向NaOH、Na2CO3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HCl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的关系如图3所示(设NaOH、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x∶y=1∶1,其他比例时的图像略); (4)向Na2CO3、NaHCO3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HCl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的关系如图4所示(设Na2CO3、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m∶n=1∶1,其他比例时的图像略)。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Na2CO3<..”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920806734024711866377207219242126关于 反滴定 氢氧化钠与三氧化二铝 和 盐酸与碳酸钠 发生的方程式和分别的现象_百度知道
关于 反滴定 氢氧化钠与三氧化二铝 和 盐酸与碳酸钠 发生的方程式和分别的现象
提问者采纳
我们都认为直接生成了偏铝酸,就是生成了偏铝酸钠,是先有氢氧化铝沉淀的,然后是沉淀消失,下面上楼的答案,Al2O3+2NaOH+3H2O=2NaAlO2+H2O
NaOH过量如果三氧化二铝过量的话,可以看做HCl先少量HCl+Na2CO3=NaHCO3+NaCl随着HCl的大量滴入会有气体产生NaHCO3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很完整。借用一下 HCl溶液中滴入Na2CO3立即有气泡产生2HCl+Na2CO3=2NaCl+H2O+CO2Na2CO3溶液中滴入HCl,看不到沉淀,如果是氢氧化钠过量的话,
那4NaOH+Al2O3==3NaCl+NaAlO2+2H2O 是什么
NaCl怎么来的?有这个方程式啊AlCl3+4NaOH==NaAlO2+3NaCl+2H2O搞错了吧
其实就是这样了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可以看做HCl先少量HCl+Na2CO3=NaHCO3+NaCl随着HCl的大量滴入会有气体产生互滴法鉴别可以看出来,HCl溶液中滴入Na2CO3立即有气泡产生2HCl+Na2CO3=2NaCl+H2O+CO2Na2CO3溶液中滴入HCl,
“HCl+Na2CO3=NaHCO3+NaCl随着HCl的大量滴入会有气体产生”中气体是不是生成的NaHCO3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氧化钠与三氧化二铝耶?
反滴定 ???
恩 就是反应物量多量少发生反应的不同吧
这不叫滴定,滴定指定量分析。。。第一个反应副反应多,无指示剂,沉淀包夹。。是指反滴吧
那你告诉我在反应物量不同时氢氧化钠与三氧化二铝
盐酸与碳酸钠它们的反应方程式及现象
三氧化二铝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当前位置:
>>>以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CrO2)2,含有Al2O3、Fe2O3、SiO2等杂质]为..
以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CrO2)2,含有Al2O3、Fe2O3、SiO2等杂质]为主要原料生产重铬酸钠晶体(Na2Cr2O7·2H2O)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1)煅烧过程中,铬铁矿中的Al2O3与纯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2)酸化时发生的反应为2CrO42-+2H+Cr2O72-+H2O,若1L酸化后所得溶液中含铬元素的质量为28.6 g,CrO42-有10/11转化为Cr2O72-。①酸化后所得溶液中c(Cr2O72-)=_____________ ②已知:常温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014。上述酸化后所得溶液的pH=_______(3)根据有关国家标准,含CrO42-的废水要经化学处理,使其浓度降至5.0×10-7mol/L以下才能排放。含CrO42-的废水处理通常有以下两种方法。 ①沉淀法:加入可溶性钡盐生成BaCrO4沉淀[Ksp(BaCrO4)=1.2×10-10],再加入可溶性硫酸盐处理多余的Ba2+。加入可溶性钡盐后的废水中Ba2+的浓度应不小于_______mol/L,后续废水处理方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②还原法:CrO42-Cr3+Cr(OH)3。用该方法处理10 m3 Cr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5×10-3mol/L的废水,至少需要绿矾(FeSO4·7H2O)____kg。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模拟题
(1)Al2O3+Na2CO32NaAlO2+CO2↑ (2)①0.25 mol/L;②6 (3)2.4×10-4;12.51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以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CrO2)2,含有Al2O3、Fe2O3、SiO2等杂质]为..”主要考查你对&&碳酸钠,氧化铝,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溶液pH的有关计算&&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碳酸钠氧化铝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溶液pH的有关计算
碳酸钠(Na2CO3):
(1)俗名:纯碱或苏打;白色粉末,易溶于水,稳定;可用于制玻璃、肥皂、造纸、防治等 (2)与H+反应:CO32-+2H+==CO2↑+H2O (3)与NaOH不反应 (4)与石灰水反应:CO32-+Ca2+==CaCO3↓ (5)与氯化钡反应:CO32-+Ba2+==BaCO3↓ (6)与CO2反应:CO32-+CO2+H2O==2HCO3- 碳酸钠的物理性质:
碳酸钠常温下为白色粉末或颗粒。溶于水和甘油,不溶于乙醇。水溶液呈强碱性,pH11.6。碳酸钠是一种强碱盐,溶于水后发生水解反应(碳酸钠水解会产生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使溶液显碱性,有一定的腐蚀性,能与酸进行复分解反应。稳定性 稳定性较强,但高温下也可分解,生成氧化钠和二氧化碳。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及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并结成硬块。吸湿性很强,很容易结成硬块,在高温下也不分解。含有结晶水的碳酸钠有3种:Na2CO3·H2O、Na2CO3·7H2O和Na2CO3·10H2O。
碳酸钠的用途:
用于制玻璃、肥皂、造纸、纺织等工业,也用作食品工业发酵剂。Na2CO3、NaHCO3的性质比较:
Na2CO3、NaHCO3的鉴别:
Na2CO3、NaHCO3与足量盐酸反应的比较:
Na2CO3溶液与盐酸反应:
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化学方程式不同。①向盐酸里逐滴加入Na2CO3溶液(开始时酸过量) 2HCl+Na2CO3===2NaCl+CO2↑+H2O ②向Na2CO3溶液里逐滴加入盐酸(开始时酸不足) HCl+Na2CO3==NaCl+NaHCO3(无气泡)&&&& HCl+NaHCO3==NaCl+CO2↑+H2O(后来有气泡)[特别提醒] (1)Na2CO3和盐酸可以用互滴法鉴别。(2)滴加顺序不同,放出CO2的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基本图像的归纳总结:
(1)向Na2CO3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HCl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的关系如图1所示; (2)向NaHCO3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HCl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 (3)向NaOH、Na2CO3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HCl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的关系如图3所示(设NaOH、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x∶y=1∶1,其他比例时的图像略); (4)向Na2CO3、NaHCO3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HCl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的关系如图4所示(设Na2CO3、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m∶n=1∶1,其他比例时的图像略)。氧化铝的性质:
物理性质:白色固体,熔点高,是较好的耐火材料,天然的Al2O3叫刚玉,硬度仅次于金刚石;
化学性质:不溶于水的两性化合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 (1)与酸反应:(2)与碱反应:氧化铝的两性:
氧化铝属于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Al2O3+6H+===2Al3++3H2OAl2O3+2OH-===2AlO2-+H2O氧化铝与氧化镁的比较:
沉淀溶解平衡: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当难容电解质的溶解速率与溶液中的有关离子重新生成沉淀的速率相等,此时溶液中存在的溶解和沉淀间的动态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例如:2、沉淀溶解平衡的特征: (1)逆:沉淀溶解平衡是可逆过程。 (2)等: (3)动:动态平衡,溶解的速率和沉淀的速率相等且不为零。 (4)定:达到平衡时,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 (5)变:当外界条件改变时,溶解平衡将发生移动,达到新的平衡。 3、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 (1)内因: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2)外因 a.浓度:加水稀释,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但不变。 b.温度:多数难溶电解质溶于水是吸热的,所以升高温度,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同时变大。 c.同离子效应:向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含原体系中某离子的物质,平衡向沉淀生成的方向移动,但不变。 d.其他:向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可与体系巾某些离子反应生成更难溶的物质或气体的物质,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不变。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1.沉淀的生成 (1)意义:在涉及无机制备、提纯工艺的生产、科研、废水处理等领域中,常利用生成沉淀来达到分离或除去某些离子的目的。 (2)方法 a.调节pH法:如工业原料氯化铵中含杂质氯化铁,使其溶解于水,再加入氨水调节pH至7~8,可使转变为沉淀而除去。 &b.加沉淀剂法:如以等作沉淀剂,使某些金属离子如等生成极难溶的硫化物 等沉淀,也是分离、除杂常用的方法。说明:化学上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时即沉淀完全。 2.沉淀的溶解 (1)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遇到需要使难溶物质溶解的问题、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对于在水中难溶的电解质,如果能设法不断地移去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的相应离子,使平衡就会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使沉淀溶解。 (2)方法 a.生成弱电解质:加入适当的物质,使其与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的某离子反应生成弱电解质。如向沉淀中加入溶液,结合生成使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 b.生成配合物:加入适当的物质,使其与沉淀反应生成配合物。如:c.氧化还原法:加入适当的物质,使其与沉淀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沉淀溶解。d.沉淀转化溶解法:本法是将难溶物转化为能用上述三种方法之一溶解的沉淀,然后再溶解:如向中加入饱和溶液使转化为再将溶于盐酸。 3.沉淀的转化 (1)实质:沉淀转化的实质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一般来说,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例如&(2)沉淀转化在工业上的应用在工业废水处理的过程中,用FeS等难溶物作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任何难溶物质的溶解度都不为零。不同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别很大,可将物质进行如下分类: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1)比较典型的计算有:求氧化剂、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或质量比,计算参加反应的氧化剂货还原剂的量,确定反应前后某一元素的价态变化等。 (2)计算的依据是:氧化剂得电子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数,列出守恒关系式求解。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1.守恒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物质失电子必有物质得电子,且失电子总数等于得电子总数。或者说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必有元素化合价降低,且化合价升高总数必等于降低总数。有关得失电子守恒(化合价守恒)的规律有如下应用: (1)求某一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原子个数之比,或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及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2)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3)进行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2.强弱规律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应用:在适宜条件下,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制备氧化性较弱的物质,或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制备还原性较弱的物质,也可用于比较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3.价态规律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表现一种性质。物质若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是这些元素性质的综合体现。 4.转化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以元素相邻价态之间的转化最容易;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之间发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靠近,不交叉;相邻价态的同种元素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5.难易规律越易失去电子的物质,失去后就越难得到电子;越易得到电子的物质,得到后就越难失去电子。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还原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同理,一种还原剂同时与多种氧化剂相遇时,氧化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如向FeBr2溶液中通入Cl2时,发生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为:。溶液pH的计算方法:
总体原则 (1)若溶液为酸性,先求C(H+),再求pH; (2)若溶液为碱性,先求C(OH-),再由,最后求pH。 1.单一溶液pH的计算 (1)强酸溶液,如溶液,设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强碱溶液,如溶液,设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两强酸混合后pH的计算 由先求出混△后的再根据公式求pH。若两强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可采用速算方法:混合后溶液的pH等于混合前溶液pH小的加0.3。如pH=3和pH=5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后,pH=3.3。 3.两强碱混合后pH的计算由先求出混台后的再通过求出混合后的c(H+),最后求pH。若两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可采用速算方法:混合后溶液的pH等于混合前溶液pH大的减0.3。如pH=9和pH=11的烧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pH=10.7。4.强酸与强碱混合后pH的计算强酸与强碱混合的实质是中和反应即中和后溶液的pH有以下几种情况: (1)若恰好中和,pH=7。 (2)若剩余酸,先求中和后的c(H+),再求pH。 (3)若剩余碱,先求中和后的c(OH-),再通过求出最后求pH.注意:强酸与强碱等体积混合后溶液酸碱性的判断规律: ①若二者pH之和为14,则混合后的溶液呈中性, pH=7②若二者pH之和大于14,则混合后的溶液呈碱性 ③若二者pH之和小于14,则混合后的溶液呈酸性, 5.溶液稀释后求pH(1)对于强酸溶液,每稀释10倍体积,pH增大1 个单位;对于弱酸溶液,每稀释10倍体积,pH增大不足一个单位。无论稀释多少倍,酸溶液的pH不能等于或大于7,只能趋近于7。 (2)对于强碱溶液,每稀释10倍体积,pH减小1 个单位;对于弱碱溶液,每稀释10倍体积,pH减小不足一个单位。无论稀释多少倍,碱溶液的pH不能等于或小于7,只能趋近于7。例如:pH=6的HCl溶液稀释100倍,溶液pH≈7 (不能大于7); pH=8的NaOH溶液稀释100倍,溶液pH≈7(不能小于7): pH=3的HCl溶液稀释100倍,溶液pH=5; pH=10的NaOH溶液稀释100倍,溶液pH=8。 注意:弱酸、弱碱的稀释:在稀释过程中有浓度的变化,又有电离平衡的移动,不能求得具体数值,只能确定其pH范同。例如:pH=3的溶液稀释100倍,稀释后pH=10的溶液稀释100倍,稀释后8&pH=3的酸溶液稀释100倍,稀释后pH=10的碱溶液稀释100倍,稀释后
发现相似题
与“以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CrO2)2,含有Al2O3、Fe2O3、SiO2等杂质]为..”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5176320439991452137217133668137774碳酸钠和盐酸反应 醋酸与碳酸钠反应 氯化钠和碳酸钠反应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苯酚..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碳酸钠与酸的反应计算专题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碳酸钠与盐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