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日本城市化进程程的发展,人们感觉地震增多了还是减少了?

中国城市化环境的问题_百度知道
中国城市化环境的问题
1.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环境污染 城市环境——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产物,它包括自然环境以及经过人工改造的环境。 自然环境在城市中已很少见到它的踪影,只有在城市郊区或公园中能看到一点点自然环境的景象:如田野、池塘、自然生长的树木等。在城市中绝大多数是经过改造后的人工环境,如街道、楼房等。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共同构成了城市环境。 主要是高科技带来的新公害,如空调病、电脑辐射、手机的危害、噪光污染等。 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3.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城市化过程中还会带来其他的社会问题,如贫困问题、内城衰落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 例子:上海的主要卫星城和浦东新区 上海市的地理位置: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的中点位置,北邻江苏,南靠浙江,处在长江的人海口位置,所以上海既是海港又是河港。它不仅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也是世界著名的城市之一。 上海市近年来为解决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努力控制城市中心区人口的发展,制订了城市规划,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 卫星城是指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因其围绕中心城市像卫星一样,故名。 从建国以后,上海市为了分散市中心区的人口,就开始在城市中心区附近地区修建卫星城。 黄浦江以东地区就是1990年以后新建的浦东新区,目前这里已成为上海新的金融中心、工业中心和居住区。这是上海市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采取的第一条措施。 对策: 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原来住在市中心的人,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迁往卫星城和浦东新区,有效地控制了城市中心区的规模。 近20年来,上海市在改善城市交通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如加宽主干道、修建地铁、大桥(南浦和洋浦)、 城市高架公路等。另外,上海市居民的住房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 2.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3.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上海市为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近几年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如历时两年半的河流污水治理 工程全面通水,苏州河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全线开工,净化空气,大力加强绿化建设等。这还有些文章,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其他类似问题
中国城市化的相关知识
其他4条回答
城市规模问题是一个长期争论的命题。我国历来强调控制大城市规模的政策(简称规模政策),但是实施的过程却往往与之背道而驰,大上海已经够大了,偏偏又划出了浦东开发区。进入90年代以来,各大城市无不进行城市规划的大调整,而其总用地规模、大体上与经济规模一样的翻一番。一些大城市的规划目标要进入特大城市行列,据说有20多个城市的规划目标是“国际化大都会”。还有为数不少的中等城市规划目标要进入大城市行列。因此,“规模政策”变成了一句空话。其实,推动城市规模发展的动力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活力、区位优势的显现和投资环境改善的一种合力,是难以阻挡的客观现象,对于即将迈步进入小康社会的、有12亿人口的大国,尽管城市化的主渠道是走发展小城镇的道路,但在一个省区范围内有一、二个特大城市,有一批大城市和中等城市作为经济支撑点是十分必要的。当然也不能不顾客观条件,以不切实际的空想去代替科学的预测,更不能以大规划之名而行大肆炒卖土地之实,或叫做“吃祖宗老本,花子孙的钱”。科学的做法应该是弹性规划,留足余地,阶段明确,分期实施,集中建设,紧凑发展。 城市化过程有起点也就有终点,不可能无限止的发展。从总体而言,当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达到70%左右,总的城市(城镇)用地规模也就变化不大了。因此,城市规划必须从区域着眼,分析各种规模级城镇吸纳人口的可能性,同时科学预测其相应实现的阶段性。这种规划还应该与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相互匹配,而不是二张皮。所以,若讲控制规模实质必须付以明确的时空观念。时间应界定在我国城镇水平接近或达到70%左右,即将进入变化曲线的第二个拐点的时间,空间则应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既保证我国粮食的基本自给,又使城市可以弹性发展,进行平衡和布局,寻求可以拓展的备用空间范围。最近江苏省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把村镇建设规划区与基本农田保护区结合起来加以划定的工作,亦称“二区”划定工作,很值得各地借鉴。 布局问题。城市的布局应该有二层内涵。一是指大的地域空间内的城镇分布均衡性问题。随着地区经济发展条件优劣的变化,在全国范围内必然出现城市分布疏密差异的不均匀性。我国东部沿海省区工农业经济基础条件较好,加之较早获得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因此近年来城市化速度也较快,同时这些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高,因此城市分布密度和规模趋向高密也是必然的。现在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出现所谓都市绵延带的新课题也是必然的。而大西北地区由于地广人稀,经济发展也受一定条件制约,即使今后城市化水平较高时,城市的分布密度也还会是偏低的。因此并不存在必须在全国范围同步解决城市布局平衡的问题。如果实行大规模的移民政策和企业搬迁政策,强制调整人口分布密度,实践证明收效甚微,甚至是得不偿失的。随着发达地区本身产业层次的升级,低层次产业必然发生梯度转移,与这种转移相伴随的结果,或者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不均匀性。 就某一特定地区而言,确实存在一个城镇体系的合理布局问题。因为不同规模级的城镇发挥的能级作用是各不相同的。我们希望的是最大限度地综合发挥各级城镇的效益,因此,要寻求合理的分工,尽可能避免重复建设和效益的抵消。每个城市发展的规模,还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的制约,环境容量的制约等。城镇与区域内可能形成的基础设施网络关系密切。如陆路、水路、航路等交通条件,通讯条件、电力供应条件等。还有城镇本身的特色产业、旅游资源、历史文化等等是否有优势条件等。所以,城镇处于特定的空间,赋予特定的发展目标,造就一个有机的、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城镇体系,这就是加快城镇体系规划的意义所在。 城市的结构形态问题。如果讲实行城市“规模政策”难度较大,是由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观经济推动力的作用,那么,城市的空间结构形态却是可以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来加以引导的。我国很多大城市实际是在中等城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的扩展模式是以原有城市核心区为中心向周边不断辐射扩散,每隔若干年调整一次城市规划,不断的吃掉周边的郊区和农田,就像摊大饼一样,愈摊愈大。这种模式造成的后果是,一原有城市内部的基础设施每隔若干年就要扩建或更新,马路一扩再扩,房屋拆了建、建了拆,人行道“挖挖填填、填填挖挖”,旧的管线拆不了,新的管线不断挤进有限的地下空间,陷入一种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循环之中。二,由于是一张大饼,周围开发度较高、效益较好的农田菜地必然不断被蚕食,即使到远郊去复垦地也难以收到原有的效益。三,人们成天穿梭忙禄在混凝土森林之中,与大自然愈来愈疏远。四,城市的历史文化在不断的拆拆建建之中逐渐泯灭,依稀可辨的也只能是在重重高楼包围之中茕茕孓立的个别古建筑或宅院,既不协调也毫无情趣可言了。五,不间断的旧城改造,容积率和密度不断地提高,致使城市不堪重负。特别是作为城市市区中心的黄金地段,被折腾的强度往往也是最高的,环境污染,交通阻塞,使人有窒息之感。 因此,城市发展能否寻求新的结构形态,而且体现在城市规划中去,是摆在城市领导者和规划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主张城市化道路以大、中城市的发展为主体的学者,特别强调城市的规模效应,而且城市愈大规模效应愈为突出。对这一命题也要辩证分析。在一定发展历史阶段,上述结论应该是对的,因为城市是集聚的产物,而规模效应与集聚机理是密切相关的。但作为城市发展仅仅是以传统的空间集聚方式为模式,那么,发展到极端必然会向其相反方向转化。因为这种连片空间的集聚必然构成愈来愈大的封闭体系,集聚所带来的正面效应逐渐为同时产生的负面效应所抵消,甚至后者超过前者。为克服这种现象,早在本世纪初,就有几位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工作的先驱者,提出过改变城市结构形态的明智之见。例如俄国的彼得·克鲁泡特金在《田野·工厂和车间》一书中指出“新的快速交通和通讯手段的出现,以及地区的并网发电等,会使小的社区在主要技术设施和便利方面与过分拥挤的城市相媲美”。“小城镇里的人们可以直接接触,并享受城市和乡村两者的优点。”英国的埃比尼泽·霍华德最早提出的“花园城市”的构想,美国著名的城市与区域规划的先驱刘易斯·芒福德在评价霍华德时指出“他提出一种新的城市发展形式来医治城市市中心的脑溢血病和城市边远地区的瘫痪病。”“霍华德懂得,缓解城市的拥挤情况,不是靠大城市的郊外居住区所能解决的,而应该把城市的所有功能疏解开来。他拒绝向郊区发展这种临时性的过渡方式,而要寻求一种城市与乡村稳定持久的结合,而不是脆弱的连结。”如果在世纪之初城市规划的先驱者心目中的理想城市还难以变为现实,那是因为人类还缺乏足够的科学技术的支撑,还无力摆脱那种机械的、连片空间集聚的无奈。那么,面临新世纪的到来,特别是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高速发展,如高速公路网、高速铁路网、信息高速公路网以及门类齐全的各种服务网的建设已不是神话。网络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地球变小了,而人们的活动空间却变大了。城市规划工作的回旋余地和视野也就得以大为展开。单纯实行“规模政策”所难以达到的目标,完全可以通过城市结构形态的调控来加以实现。笔者认为理想的城市实际应该是区域内的城市群,它们依靠现代网络结构来加以支撑,各种适度规模级的城市和城镇合理分布的网络的结点上。形成城乡之间不仅协调,而且具有相对稳定的关系。各城市或城市组团的内部功能明确,配套齐全,与外部网络互为输出入系统。变封闭体系为开放体系(或称开敞体系)。如果讲控制规模,就应该着力控制老城市的中心区规模,改造旧城主要在城市质量上、文化底蕴上下功夫,而切忌盲目在数量上作打算。发展城市新的组团,要严格保护和合理调整周围的农田、果园和林地,城郊的农、林、牧业应该较早实现高效、高质,成为“都市农业”。这种形态,非但不被城市所排斥,恰恰是构成城市良好生态的有效组成。建设步骤上要集中力量逐个进行,使之建成一片、配套一片,发挥一片的效益.
现有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由1998年底的30.4%发展到2010年的45%,每年将以1%的速度递增。由于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势必将在环境方面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和负面影响,包括从人口、经济、社会、地理环境、土地利用,以及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到道路交通、交通噪声与放射性扩散等各个方面,正视和正确处理好这些问题,是中国城市化道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我国城市环境保护目标按我国2000年环境保护规划纲要,到20世纪末,环境污染问题得到全面控制,一大批城市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自然环境的继续恶化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实现良性循环。同时,还为我国城市环境保护提出如下目标:要按照城市性质及功能,划分若干功能区,严格按功能区的要求进行布局和建设,严禁在居民稠密区、风景游览区、水源保护区及城市上风向区建设有污染的工厂,已建成的要抓紧进行调整和搬迁;控制大气污染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及区域综合整治,以防尘土为重点;城市水环境保护重点是饮用水源和风景水面,城市污水要充分利用水体自净能力,发展中水技术,合理利用土地处理系统,要合理地因地制宜建设不同形式和不同等级的污水处理场;要实行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方针。上述内容基本上是我国2000年前后的环保政策与要求,无疑也应该是我国城市化道路中环境保护的重点。但是,光凭这几点还远远不够。进入21世纪后,我国城市化道路中的环境问题,还必须要考虑到城市交通带来的城市噪声、道路交通安全等一系列新的问题,以及建筑工地的尘土污染与噪声污染等。不少地方在拉大城市框架的过程中,盲目追求宽马路、大广场,不合理地占用了有限土地资源,造成极大浪费。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全国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地区间横向经济合作越来越密切,势必将形成以特大城市或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外围,农村乡镇为腹地的城市带或城市群的经济区。这些经济区(城市群或带)的形成,在缩小城乡差别的同时,也将缩小城市与乡镇间的隔离带,随之而来的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镇、乡镇与乡镇之间的交叉污染将会更趋严重,使区域环境的污染问题突出,这也是200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道路中一个值得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我国城市环境状况我国城市的整体环境状况堪忧,加上管理不善,还有继续恶化的趋势。鉴于我国经济基础主要在城市,而城市又是人口最集中的地区等诸多因素,将城市作为环境保护的重点是理所当然的。通过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东部沿海地带城市经济普遍比较发达,环境污染也相对严重,但环境管理和技术力量较强,资金较为雄厚,控制污染的能力稍强;中部地带的大、中城市已有较重污染,如能源、原材料的开发利用,必将产生许多新的污染源;西部地带除个别城市污染较重外,一般来讲尚不突出,然而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很脆弱,有些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如不引起足够的关注,将会影响到当今战略经济重心西移的方针和西部大开发的进程。随着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东北经济区、黄渤海经济区及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等组成的全国一级经济区网络,以省会城市和一批口岸与交通要道城市为中心组成的二级经济区网络,以及省辖市为中心组成的三级经济区网络,正在逐步形成与发展,全国经济布局已形成东、中、西三个地带,而长江黄金水道横贯了东、中、西三个主要地带,对我国经济的全面振兴与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也应是环境保护的主要对象之一。长江水质状况也是沿江城市开发的重要制约因素,然而目前沿江特大城市、大城市,以及所有中、小城市的江段,均已受到相当严重的水体污染,尤以长江三角洲周围地区的城市江段最为突出,如不予以应有的关注,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对长江沿岸的经济区及城市群、带的环境污染,必须加强管理,加快城市污水场的建设等。 城市化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城市化已进入快速发展和矛盾突出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六大提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对于我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以及逐渐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但在许多城市中,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突出,生态与环境服务的功能普遍下降。世界上发达国家在近百年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近2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中就已集中体现了出来,其中最突出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第一是大气污染严重威胁人体健康。据资料统计,在113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中,66.2%的城市和73.9%的居民生活在空气质量不适宜人类居住的条件中。大气污染还导致日趋严重的灰霭现象,遍及华北、中原、华南、华东的许多地区,尤其在城市密集地区频繁出现,这些除与城市区域间交叉污染有关外,也与城市大兴土木工程有一定的关系。第二是江河、湖泊和近海的有机物污染严重。大部分湖泊氮、磷含量严重超标;沿海海域赤潮频繁出现;流经城市的江、河中,有90%的水体受到污染,影响到城市饮用水的安全。这些与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如一些造纸工厂等的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有关。第三是固体废弃物迅速增加,无害化处理率低。全国城市生活垃圾累计堆存量已达60亿吨,并以年均4.8%的速度增长,已使近2/3的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2002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足15%。近千座垃圾填埋场中有90%属于简易堆放,极易引发水源污染,导致水质下降、土壤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第四是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危害日益凸现。在一些江、河、湖泊及土壤中,已检测到多达数十种的有毒有害污染物,其中公认毒性最大的二恶英化合物,已在水环境及土壤中析出,而且能通过食物链危害到人体健康。在一些沿海城市中进口的“洋垃圾”和“电子洋垃圾”中,也潜藏着甚多的有毒有害物质。第五是典型大城市与特大城市中交通拥堵、停车困难、交通事故繁多、汽车尾气和噪声污染严重。一些大城市中的交通拥堵呈现加剧趋势,城市中心区的行程车速仅为20公里/时左右,严重制约了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所在是城市交通结构失衡,混合交通矛盾突现,城市道路系统资源利用不合理所致。城市交通结构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和合理整顿,呈现向小汽车和摩托车交通模式的演变,加剧了道路资源浪费和交通拥堵,同时使得机动车尾气和噪声污染呈上升趋势。再有城市道路系统的设计不合理,导致道路资源的低效使用,以及城市停车设施的供需矛盾激化。发达国家平均每辆车要1.2~1.5个停车位才能满足需要,我国百辆车的停车位尚不足35个,因而占路停车现象严重。公共交通部分,轨道交通滞后于城市的发展,大部分城市单靠地面的机动车交通,已无法承担日益扩大的交通需求。由于城市土地资源有限,可用于道路交通的土地紧缺,扩容难度很大,在今后若干年中,高强度、高密度的城市化开发模式,仍将继续维持,由此产生的交通需求,将会使交通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因此须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快大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第六是城市化过程中的“天天挖沟”现象。现代城市道路下面埋设的管线繁多,一旦有问题便给道路“开刀”,挖了填,填了挖,造成“天天挖沟”的现象,老百姓形象称这种公路为“拉链公路”。这种“天天挖沟”现象,不仅增加维修成本,还影响市容,而且给大众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最近,中国工程院钱七虎院士在“全国人防科研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建设地下城市管线公用隧道,也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利用一条公用地下隧道,将自来水管、排污水管、电缆等线路均集中在一块,既可以节省费用,易于维修,又使市民少受干扰,还可减少城市交通拥堵现象。 第七是依托“人防”设施的合理开发,发展已有的地下空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例如,修建地下停车场,发展地下交通,可解决地面人车混杂问题,减少交通事故,提高地面车速,减轻市中心的交通拥堵的压力。还可以利用地下空间建立污水处理系统,消除污水处理过程散发的恶臭,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钱七虎院士也曾建议:在繁华的市区,将一些噪声大、污染严重的设施和企业搬迁到地下,如酒吧、歌城等深夜扰民行业集中到地下建筑内,而一些如展览馆、科技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仍保留于地面,这样一来可以方便市民,二来可以营造整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氛围,使城市环境建设更具特色。第八是城市环境的安全问题。我国城市环境防灾与减灾体系还十分脆弱,赶不上城市化的步伐,使得城市环境的安全面临严峻挑战。飓风(台风)、地震、洪涝、火灾、地面沉降、放射性扩散、突发性和传染性疾病等灾害,都会威胁到城市环境的安全。其中城市交通及电力、通讯、燃气、热力和给排水等“生命线工程”保障体系更为脆弱,极易产生停电、停水、煤气管道破裂、流行病蔓延和交通受阻等各种灾害延伸的连锁反应。例如,北方大雪和南方暴雨经常会造成城市交通受阻或洪涝灾害;大城市中大型建筑、道路建设损坏水、气、热等公用管线;城市规模的扩大使得电力系统经常超负荷运行,不得不采取拉闸限电等紧急措施。还有,在一些城市食品(粮食、蔬菜和水果)中,其化肥、农药等的遗留量往往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3倍,这些食品安全隐患也都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德培院士等在给有关部门提交的院士建议中,认为必须重视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建设生命保障体系已刻不容缓。道路交通安全实际上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重大利益问题之一。自1896年来伦敦发生世界上第一例机动车致死事故至今,全世界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已逾3500万人。全球仅2000年中道路交通事故就死亡120万人,伤残5000多万人,总体损失超过任何一种自然灾害。我国是全球道路交通事故高发区,死亡人数连续十几年居高不下,2002年死亡人数高达10.9万人,近年来整治交通后稍有下降,2005年死亡者仍近9.9万人,平均每天死亡270人左右,占全国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的77%。但交通事故毕竟尚属人为,本应可以避免的。道路交通事故还会影响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理应受到高度关注。国外的一些城市交通经验显示,汽车保有量的规模与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之间,固然有一定的关系,但车多并不意味着事故死亡人数一定会更多。必须指出,万车事故死亡人数与经济发展水平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及事故伤害人员救治水平密切相关。例如,美国、日本及西欧等的发达国家,近几十年来由于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并提高对事故伤害人员的救治,使道路安全水平提高,事故死亡人数大幅下降。这些发达国家目前的机动车拥有量占全球70%左右,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仅占全球15%。我国2005年万车死亡率为7.6人,而2003年美国万车死亡率为1.7人,德国为1.37人。因此只要采取有效举措,是可以降低交通事故和减少死亡人数的。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中的机动车保有量增长迅猛,随着今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该趋势还将长期维持下去,因此必须采取强有力的交通管理措施,避免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和及时救治事故中受伤害的人,这就需要加快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及生命保障体系的建设,并多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使之适合我国的国情。应该说交通事故总会有一定的发生概率,但大量交通事故的伤亡是可以事前、事后预防的。通过建立坚强、高效的道路交通安全体系,在实际工作中按“零死亡率”目标去从严要求和实施,就一定能够在机动车数量不断快速增加的同时,大幅度提高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水平。
总之,城市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几乎是所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共同研究的对象,需要长期跟踪和不断地深入研究。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走符合中国国情、多样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采取适度的发展速度,有指导、有控制地进行。同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人口、资源、环境容量及条件,把建设“节约型城市”、“紧凑型城市”、“和谐宜居型城市”、“环境友好型城市”作为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目标。尽力促进能源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及其修复与改善,努力建设和谐社会。
摘要:城市化对水环境得影响主要包含在两个方面:城市降水、城市建设对雨洪径流量和水质的影响。为了达到水环境的综合整治,需从建设完善水环境基础设施、合理控制雨洪径流措施、开展污水和雨水资源化利用、充分发挥水信息学作用、强化水环境管理法规政策等方面综合考虑。并简要介绍了上海市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的概况。 关键词:城市化 水环境 综合整治 1 引言在城市的发展中,便利的城市基础设施、大规模的交通系统、发达的贸易和增加的工业生产,刺激着人口的集中,改变了城区的土地利用情况,如清除树木、平整土地、建造房屋、街道,整治河道以及兴建和完善排水管网等,造成天然田野、森林、河流的消失,并出现大量污染。人们必须维护和恢复城市生态系统,建立新的物质和能量流动体系,以保证其平衡。城市化的发展和程度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到城市地区的水环境,由此带来城市雨洪控制和水质污染控制的问题。建设和完善水环境治理的基础设施并进行科学的管理,将是创造现代化城市良好的生存环境,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为此,需要对城市水环境进行综合整治。2 城市化对雨洪径流的影响2.1 城市降水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城市地区的局部气候条件,又进一步影响到城市的降水条件。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地表的改变使其上的辐射平衡发生了变化,空气动力糙率的改变影响了空气的运动。工业和民用供热、制冷以及机动车量增加了大气中的热量,而且燃烧把水汽连同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送入大气层中。建筑物能够引起机械湍流,城市作为热源也导致热湍流。因此城市建筑对空气运动能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强风在市区减弱而微风可得到加强,城市与其郊区相比很少有无风的时候。而城市上空形成的凝结核、热湍流以及机械湍流可以影响当地的云量和降雨量[1]。年,上海市水文总站在上海老市区(不含宝山、闵行区)149 km2内设置的13个雨量点和原有分布在郊县的55个雨量站进行平行观测,研究城市化对上海市区降雨影响的程度和范围。其研究结论包括[2]:(1)市区降雨量大于近郊雨量,平均增雨为6%;(2)市区和其下风向的降水强度要比郊区大;(3)降水时空分布趋势明显,降水以市区为中心向外依次减小;(4)城市化对不同量级降水雨日发生频次具有影响:城市化后会使暴雨雨日增多,由于大暴雨、特大暴雨时,城市化影响相对较弱,当雨量达暴雨级后,市区雨日不再增加。2.2 城市建设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树木、农作物、草地等面积逐步减小,工业区、商业区和居民区的面积不断增加。城市化过程也使相当部分的流域(例如小的河道、湖泊和湿地)为不透水地表所替代,减少了蓄水空间。由于不透水地表的入渗量几乎为零,使径流总量增大,使得雨水汇流速度大大提高,从而使洪峰出现时间提前。地区的入渗量减小,地下水补给量相应减小,枯水期河流基流量也将相应减小。排水系统的完善,如设置道路边沟、密布雨水管网和排洪沟等,增加了汇流的水力效率。城市中的天然河道被裁弯取直、疏浚和整治,使河槽流速增大,导致径流量和洪峰流量加大。例如,四川省成都市峨眉山保宁小区的峨嵋径流试验站的小流域雨洪观测点,汇水面积1.43 km2。1964年起,城市化进程对这里的暴雨径流产生影响,现在不透水面积已达全流域面积的25%以上。洪峰流量增大、洪峰出现时间提前是城市化对暴雨径流的影响特征。此外,大多数城市形成于平原地区或山区沿江(河)两岸。沿江(河)的城市,当市区地面标高低于江(河)的洪水位时,将受到河洪的威胁;而沿江山地城市,除受河洪威胁外,还将受到山洪的威胁;位于山坡或山脚下的工厂和城镇主要受到山洪的威胁。雨洪径流增加后,可能会使已有排水明沟、阴沟、桥涵、河道等的过水能力感到不足,以致引起城市下游洪水泛滥,造成交通中断、地下通道淹没、房屋和财产受破坏和损失。
给你提供一个网站,那里有不少相关论文,都是公开发表的专业论文,你参考一下吧 中国知网 你输入检索题目:中国城市化环境的问题搜索一下就有了 1. 汽车发展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及环境保护对策 程继夏,边耀璋 文献来自: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 第04期 CAJ下载 PDF下载 使之迅速发展。1 .7 做好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经济水平、发展方向的反映 ,做城市规划不仅取决于科技水平 ,而且取决于当地政府决策机构具有超前意识的政策指导。发展卫星城 ,改变滚雪球或集中型发展模式 , ... 被引用次数: 13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2. 城市垃圾发展现状及其对生态地质环境的影响 姜月华,沈加林,王爱华,钱迈平 文献来自: 火山地质与矿产 2000年 第02期 CAJ下载 PDF下载 充分显示了垃圾作为现代城市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已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注目。从资料来看,近年来国外有关垃圾的研究主要涉及垃圾处理及由垃圾处理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社会问题以及垃圾资源化等的讨论。目前发达国家所采取的对策和措施主要包括下面几 ... 被引用次数: 12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3. 地理环境对近代武汉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曾艳红,蔡述明 文献来自: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2年 第04期 CAJ下载 PDF下载 主要讨论近代汉江河口的变化和市区人工堤坊的建设对武汉城市发展的影响 ;水网密布的情势与武汉商品经济发展的关系 ;九省通衢对武汉开埠的作用 ,以及区位优势对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的促进。为当今武汉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历史的经验和借鉴作用。周兆锐 ... 被引用次数: 4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4. 北京城市交通发展的环境影响分析 杨晓娜,申金升,卫振林 文献来自: 交通环保 2005年 第01期 CAJ下载 PDF下载 采用后续能源发展战略 ,积极寻求燃料的替代品 ,保证能源安全 ;优化路网结构 ,减少能源浪费北京城市交通发展的环境影响分析@杨晓娜$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2004 [4]乔淑芳北京市道路交通噪声现状及其控制[J]城市管理与科技,-12 ... 被引用次数: 2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5. 中国城市发展政策及其环境影响 陈璟,杨开忠 文献来自: 城市问题 2002年 第05期 CAJ下载 PDF下载 二、中央集权国家城市发展政策的多元化 城市发展政策包括显性城市发展政策和隐性城市发展政策。前者指政府明确针对城市发展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 ,后者指并非明确针对城市发展但对城市发展有影响的政策。这里 ,我们所关心的是显性的城市发 ... 被引用次数: 2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6. 环境革命与城市发展 沈清基 文献来自: 城市规划 2000年 第04期 CAJ下载 PDF下载 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与客观规律之一。深入研究城市生态位对城市发展和作用 ,揭示其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在环境革命的进程中 ,具有重要的意义。⑥城市生态进程。城市生态进程是城市生态系统发展状态的反映 ,城市生态进程的研究 ... 被引用次数: 23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7. 产业结构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 崔凤军,杨永慎 文献来自: 中国环境科学 1998年 第02期 CAJ下载 PDF下载 产业结构是人类作用于生态环境系统的主要环节,它的组合类型和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效益、资源利用效率和对环境的胁迫,因此对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估是极为重要的,其评价结果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利用环境承载力定量表述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 被引用次数: 36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8. 滨水环境与城市发展的初步研究 王颖,盛静芬 文献来自: 地理科学 2002年 第01期 CAJ下载 PDF下载 这些城市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扩展与更新 ,但始终保持着临水、亲水分布的特色。2 城市发展中的水体功能城市的发展规划应以人为本 ,人居环境应具有清新的空气 ,明亮的阳光 ,清洁的淡水 ,安全的宅舍与宜人的风貌。同时 ,又需要有繁 ... 被引用次数: 23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9. 畜牧产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刘芳 文献来自: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0年 第01期 CAJ下载 PDF下载 新加坡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 ,目前已禁止发展畜牧业。肉、蛋、奶基本上靠国外供应。香港自 1 988年开始实施“畜牧业粪便控制规划” ,旨在通过控制畜牧业产生物 ,达到限制当地畜牧业的发展。香港也将走新加坡的道路 ,依靠邻国 ... 被引用次数: 33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10. 信息环境下城市群区的发展 姚士谋,朱英明,陈振光 文献来自: 城市规划 2001年 第08期 CAJ下载 PDF下载 城市竞争分析了计算机、网络及通讯技术发展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 ... 被引用次数: 24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搜城市发展 的学术趋势 搜环境 的学术趋势 翻译 环境对城市发展影响 搜索相关数字 上海市环境卫生设施化粪池 上海市环境卫生设施倒粪站 上海市环境卫生设施废物箱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参考资料:中国知网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城市化进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