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数据库学习,女的?

临床医学专科
医学影像及其他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脑卒中数据库研究的方法学及基线资料分析
来源:青年人()&更新时间: 17:12:10 &【字体: 】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卒中病因、临床特点以及各种危险因素对出血性脑卒中的不同影响。 方法 调查记录表设计参照美国NINDS使用的卒中数据库研究方案, 结合国情修改而成。参加单位技术人员经统一培训。 结果 七家医 院共收集脑卒中1000例,其中完全性卒中944例,TIA56例。脑出血占23.4%;蛛网膜下腔出 血占3.6%,动脉硬化性梗塞占52.1%。各类卒中几乎均为男性多于女性,而蛛网膜下腔出 血 不但发病年龄偏低,且女性为多,占59%。脑梗塞发病后在24小时内就诊者仅占约五分之一 。糖尿病、心脏病、TIA病史在缺血性卒中组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出血性卒中组,统计学比 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甘油三酯水平缺血性卒中组明显为高。 结论 高血压在导致各类卒中发病中具有同等重要作用;糖尿病、心脏病、 TIA增加缺血性卒中的危险;甘油三酯增高可能与缺血性卒中密切相关。  【关键词】 脑卒中 危险因素
The Stroke Data Bank methods and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GAO Xiaolan, WANG Wenzhi, HU Changmei, et al.Beijing Neurosurgical Institute, Beijing 100050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athogeny ,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ifference on risk factors between hemorrhag ic and ischemic strokes. Methods The questionaire used in the study was consulted the Stroke Data Bank designed by NINDS of the United St ates. All doctors who attend this research program were trained before pilot stu dy. Results 1000 patients with stroke were r ecor ded and collected from 7 hospitals in Beijing, and 944 were diagnosed as complet ed stroke. The result showed that atherosclerotic infarction, intracerebral hemo rrhage and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 accounted for 52.1%, 23.4% and 3.6% r espectively. Male patients were more than female in most subtypes of stroke exce pt SAH. Only 20% of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one-thirds of intracerebral hemorrh a ge were admitted within 24 hours after stroke onset. The freguencies of diabetes , heart diseases, TIAs and the level of triglyceride were higher among the patien ts with ischemic strokes than among the patients with hemorrhagic strokes(P <0.05~0.01). Conclusion Hypertension was the most im portent risk factor for all strokes. Diabetes, TIAs and heart diseases could inc rease the risk of ischemic stroke. High level of triglyceride was probably assoc iated with ischemic stroke.  【Key words】 Stroke Risk factors
  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目前居世界高值[1,2]。近期一项 大样本三年死因回顾调查结果表明,脑血管病已成为全国城市居民首位死亡原因,农村也已 上升至第二位。脑卒中的高致残率对患者本人、众多家庭和国家造成的危害极大。因此,继续深入研究国人脑卒中发病的特点、病因以及各种危险因素的作用,为进行大规模人群预防 提供科学依据,仍是近期内有重大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报告由北京七家大医院合作完成的 卒中数据库临床研究资料。材料和方法  1.研究设计:本研究设计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国家神经疾病与卒中研 究所(NINDS)使用的卒中数据库(Stroke Data Bank)设计方案[3],经多名专家根 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讨论修改而成,基线调查记录表内容包括个人史、家族史、入院时体检、 CT或MRI检查和血糖、血脂等实验室检查项目。  2. 组织与质控:本课题由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北京市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牵头。参加 单位有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医院、积水潭医院等七家医院的神经科。各医院要求专人负责; 参加研究的医生需经统一培训;各医院设一名业务负责人核实资料的完整性与准确性;牵头 单位严格控制质量,注意数据的标准化。  3. 样本及诊断标准:脑卒中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中华神经科学会和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联合 讨论修订的脑血管病分类诊断标准。资料收集的预试验从1995年6月开始,正式研究自1995 年12月至1997年12月,共收集有合格记录的脑卒中患者1000例。本组病例CT或MRI的检查率 为99.1%。  4. 资料统计分析:所有数据集中处理,采用Foxbase数据库两遍录入。统计用Epi info软 件完成。组间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用χ2和t检验。结果  1. 临床病例资料:七家医院共收集脑卒中病例1000例,各类型卒中分布详见表1。
表1 七家医院1000例各类型卒中分布
动脉硬化性梗塞
原因不明梗塞
心源性栓塞
腔隙性梗塞
蛛网膜下腔出血
北京天坛医院
北京友谊医院
中日友好医院
北医大一院
北医大三院
积水潭医院
  合 计
  2. 各型卒中主要观察指标分布频率:表2为不同类型卒中各种主要观察指标的分布频率。从平均年龄看,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差别不 大,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原因不明梗塞发病年龄相对偏低。男性除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一类中 占比例比女性偏低外,其余各类均占多数 。从就诊时间看,就诊距发病时间<24小时者出血性卒中约占31%~50%,缺血性卒中仅占20%。本组病例就诊距发病 时间在2~7天者,高达总数的40%~60%。表明目前脑卒中延误治疗的 状况是相当严重的,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表2 卒中数据库病例主要观察指标分布频率
缺血性卒中
出血性卒中
动脉硬化性梗塞(n=492)
原因不明梗塞(n=47)
心源性栓塞(n=16)
腔隙性梗塞(n=134)
脑出血(n=221)
蛛网膜下腔出血( n=34)
平均年龄(岁)
有关病史(%)
 高血压史
 糖尿病史
 心脏病史
就诊距发病时间(%]
 <24小时
出院时转归(%)
3. 出血性卒中与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比较:分析时将脑出血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合为一项称为出血性卒中,其余各类(不包括TIA)合并为另一组称为缺血性卒中。两组中几种主要危险 因素分布频率见表3。糖尿病史、TIA史、心脏病史在缺血性卒中组出现的频率高于出血性卒 中组,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
表3 出血性卒中与缺血性卒中几种主要危险因素分布频率比较
危险因素(%)
出血性卒中
缺血性卒中
出血性卒中
缺血性卒中
高血压家族史
注:*P<0.05,**P<0.01
  4.血压、血糖、血脂、体重指数(BMI)比较:表4为两组卒中病例入院检查结果。首次血压 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无论男女,出血性卒中组均高于缺血性卒中组。甘油三酯均值缺 血性卒中显著高于出血性卒中(P<0.05~0.01)。
表4 两组卒中病例入院时检查各种危险因素分布频率比较( ±s)
出血性卒中
缺血性卒中
出血性卒中
缺血性卒中
收缩压(mmHg)
153.43±24.41
149.05±21.65
153.51±23.66
149.3 1±21.25
舒张压(mmHg)
91.04±12.81*
88.61±11.62*
93.26±12.94**
86.95±11.92**
血糖(mg/dl)
116.69±38.17
113.17±44.73
118.68±41.54*
?131.37±64.39*
血清总胆固醇(mg/dl)
171.12±44.96
175.81±47.34
190.58±57.65
199.51±49.32
甘油三酯(mg/dl)
138.14±70.47**
162.98±94.59**
15 8.37±99.11*
172.21±95.31*
低密度脂蛋白(mg/dl)
99.69±41.65
99.37±44.16
111.07±39.32
102.28±55.05
高密度脂蛋白(mg/dl)
49.56±26.64*
43.72±22.96*
51.52 ±19.06
50.17±28.68
体重指数(BMI)
23.71±2.83
24.16±2.94
24.78±3.53
24.55± 3.30
注:1mmHg=0.13kPa,*P<0.05,**P<0.01
  讨论  美国自80年代初开始进行卒中数据库预试验研究[4],80年代后期陆续 发表文章,至今有关卒中数据库研究资料文献已达数十篇。对于分析研究卒中的原因、发病 过程、临床特征、诊断分类以及预后等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本研究参照国外先进经验,采用 多中心参与的方式,按统一标准进行合作研究,即可在较短时间内满足样本量的需求,又可 避免一家医院观察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偏倚。多中心研究是今后临床科研的发展方向,国内应 进一步加强。  关于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各类研究国内外已有大量报道[5,6],其中高血压、心脏 病、TIA等作为肯定的危险因素已得到公认。本研究结果与文献一致。高血压史在出血性卒 中和缺血性卒中两组分布频率基本相同,进一步证实高血压是所有卒中的危险因素。糖尿病 史、TIA史、心脏病史在缺血性卒中组明显居多,而与出血性卒中关系不大。  入院检查发现,首次血压出血性卒中明显高于缺血性卒中组;血糖均值除女性缺血性卒中组 较高外,其余各组一致。进一步分析发现,所有病例中入院后首次空腹血糖约有65%在正常 范围内,超过110mg/dl者占35%左右。此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卒中后多数病例会发生应激性血 糖升高的观点不太一致。胆固醇与脑卒中发病之间的关系至今仍无定论[7]。有研 究认为高胆固醇血症或低密度脂蛋白增高在某些西方人群年轻男性中是导致缺血性卒中的危 险因素[8]。日本和中国的一些研究结果并不支持上述论点,认为脑卒中发生的危 险与血清胆固醇水平之间呈“U”字形相关关系[9]。即当胆固醇水平过高或过低 时均增加卒中的危险。本研究血清总胆固醇均值虽然在缺血性卒中较高,但并无统计学意义 。高甘油三酯水平似与缺血性卒中关系密切,男女在出血性卒中组均明显偏低。  值得提起重视的是,即使在北京这样医疗条件较好的大城市,脑卒中发病后延误治疗问题仍 显十分突出。本组脑梗塞患者在24小时以内就诊者仅占20%左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70% [3]。以至目前治疗脑梗塞比较有苗头的溶栓疗法(要求6小时内用药)在国内很难找 到合适的病例。提示今后应加大宣传力度,使更多的人了解脑卒中的正确处理方式。一旦发 病,能够将其作为一种急症,争分夺秒送到有条件的医院救治,以提高疗效。
作者单位:100050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高晓兰、王文志、胡长梅、杨卿、李 艺影);北京天坛医院(龙洁);北医大第三医院(赵淑清);中日医院(周宝玉);北京积水潭 医 院(赵秀华);北京友谊医院(徐忠宝);北京医院(李金);北医大第一医院(陈清棠)
1 Kay Tee Khaw. Epidemiology of stroke. J Neuro Neurosurg Psych iatry, -338.2 程学铭.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见:王新德等主编.脑血管疾病.第1版.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3 Foulkes MA, Wolf PA, Price TR, et al. The Stroke Data Bank: design, me thods, and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Stroke, -554.4 Kunitz SC, Gross CR, Heyman, A, et al. The Pilot Stroke Data Bank: Def inition, design. and data. Stroke, -746.5 王拥军译.卒中预防、诊断及治疗建议(WHO卒中及其它脑血管病特别工作组报告) ,首都医学院学报,1991(专刊),3-28.6 李世倬.脑卒中.见:耿骨一主编.流行病学.第三卷.第2版.北京:人民卫 生出版社,.7 Prospective Studies Collaboration. Cholesterol, diastolic blood pressu re, and stroke: 13000 strokes in 450000 people in 45 prospective cohorts. Lancet , 47-1653.8 Gorelick PB, Schneck M, Berglund LF, et al. Status of lipids as a risk factor for stroke. Neuroepidemiology, -115.9 张红叶,杨军,周北凡,等.我国十组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前瞻性研究.中国慢 性病预防与控制,-152.
&&&&责任编辑:刘小蜗&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字体: 】【】【】【】【】【】
┊ 热线:029- 传真:029-
投诉意见,或24小时QQ热线:. Copyright &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今日: 0|主题: 709
Powered by如何学习数据库,女的?_百度知道
如何学习数据库,女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只要你耐心不管男的女的,都可以学好。从基础学起。网上虽然有教程,不过还是有个名师或者名书指点,效果好
其他类似问题
数据库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如何学习数据库,女的?_百度知道
如何学习数据库,女的?
这样就小有基础。当你到一定程度后,建议学习Oracle,然后直接进入数据库管理的团队,按照书上的例子做一遍。SQL Server在小企业用得比较多,建议直接看Oracle的官方文档。请采纳。现在我们这里的一个90后很佩服你的眼光,就是毕业后培训了数据方面的知识,从简单做起,所有的学习在windows环境下进行即可,而信息化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信息,看过后自己从安装数据库开始一步步学习,选好了方向就加油吧,社会信息化的步伐不断向前迈进,这个对提高最好。我建议你把SQL Server2005的书看两遍就可以了,要接触大型数据库的话,绝大部分的信息又都是存储在数据库中,你选择数据库这个方向是正确的,作为一个女孩子,然后购买一本入门级的oracle的书
其他类似问题
数据库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本资料,建议不要报班,百度有免费视频,用处不大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据库学习资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