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仿站可以买全国任何站的高铁票可以改签吗吗?

加入微博,记录点滴,分享感动,握手明星
全国火车新票价出炉:南京到上海高铁便宜5毛
你可能还喜欢
从1月1日起,全国铁路将实施新票价,新的票价内不含有强制意外保险。昨天,现代快报记者在铁路客户服务中心“12306”上看到,高铁下调后的票价已经出台,降价幅度并不是以前猜测的票面价格的2%,而是0.5元至4元之间,以南京为例,南京到北京高铁票价下调1.5元。据介绍,新票价最大的特色就是出现了很多五毛的零头。不过,特快、直快等列车下调票价还在调整中。高铁票价下调了一点点昨天,铁道部客户服务中心网站公布了调整后的高铁新票价。现代快报记者查询发现,以南京作为出发城市,前往各地的高铁动车组票价,按照距离远近分别下调了5毛钱到1块5毛钱。例如南京站到上海站高铁新票价为一等座219.5元,二等座139.5元,新票价比老票价降低了5毛。南京南站到济南西站高铁新票价为一等座469元,二等座279元,新票价比老票价降低了1块钱。南京南站到北京南站高铁新票价为一等座748.5元,二等座443.5元,新票价比老票价降低了1.5元。降价为啥不是票面价格的2%?根据《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规定,所有铁路旅客不论座席等次、全票、半票、免票,有保额2万元的保险,保险费包含在火车票价内,金额为基本票价的2%。元旦起,废除《条例》,即取消保险。之前,很多市民包括媒体都认为,火车票降价就是降低现在车票价格的2%,为什么不是这样呢?“降价是取消了火车票里的强制保险费用,而强制保险费是基础票价的2%,并非票面价格的2%。”相关铁路工作人员解释:“比如一张100元的火车票,基础票价可能仅十几元到二十几元,所以降价不会太多。由于票种比较多,像高铁票、卧铺票、空调车票等,车票价格构成比较复杂,所以如何降也比较复杂。”该人士直言,多数火车票基本降价在0.5元至4元之间,降价后,部分火车票也就出现了0.5元的“零头”。将分三种方式进行调价高铁票价下调了,但是现代快报记者查询12306网站时也发现,南京出发的各类特快列车、快速列车票价并未下调。昨天,记者从铁路部门了解到,按照铁道部规定,将分三种方式进行调价:即普通旅客列车和部分空调旅客列车票价调整工作由客票系统自动完成;动车组列车票价由铁路局按照新规则计算后录入客票系统;对于高级软卧及实行特殊运价浮动政策的旅客列车,全价票由客票系统自动计算,半价票由铁路局按照新规则计算后录入客票系统,“调整工作正在持续中。”目前,为配合火车票的调整,铁路预售期也在调整中,通过电话、网络、火车站以及各火车票代售点现在买不到日的火车票。25日起,网络、电话、火车站以及各代售点将同步发售日的火车票,预售期恢复正常。了解更多资讯,请点击
【全国火车新票价出炉:南京到上海高铁便宜5毛】高铁下调后的票价已经出台,降价幅度并不是以前猜测的票面价格的2%,而是0.5元至4元之间,以南京为例,南京到北京高铁票价下调1.5元。
[责任编辑:allentong]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本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寻崇明之美赢生态之旅。转发微博,赢取东平森林公园、骑游、明珠湖等旅游券…
你为什么不守规矩?
希望那天没有雾霾。
在建工地大楼外墙防护网起火
真象通常不华丽!
iPhone丢了怎么办?
BIM技术精确操控上海迪士尼
李祥祥登顶中国梦之声巅峰王位!
调查称七成“80后”厌倦工作
上海师范大学 要过生日了!
注意!火车票别乱扔!
敬老爱老,不仅在重阳节
城建史话之延长路
新闻排行图片网评点击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此贴已经被删除!_回龙观社区网
《汽车频道》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等&&&&级:资深长老
经&验&值:10422
魅&力&值:1949
龙&&&&币:18805
积&&&&分:10784.8
注册日期:
此贴已经被删除!
此贴已经被删除!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0次 &&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记住密码:
京ICP证040069号 昌公网安备号 法律顾问:高铁新时代:中国速度改变生活
诗人李白被贬白帝城时,写下了&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名句,但在当时,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如果诗仙生活在当代,这样的愿望就太容易实现了。如今人们出门选择的交通方式是越来越多。而在如今这个&高铁时代&的大背景下,面对突增的旅客流量,高铁以其快捷、舒适的特性频频出彩,备受广大旅客的青睐。自从日,伴随着我国首条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的正式通车运营,我国自此迈入了高速铁路时代。从2008年到现在,5年的时间过去了,很多城市之间都在陆续的开通方便快捷的高速铁路。高铁也在逐渐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12月28日,厦深高铁、哈沪高铁、广西沿海铁路等多条铁路同时开通运营,到目前为止中国铁路总里程已突破10万公里。这一天,是中国铁路发展史上又一个需要铭记的日子。
伴随着10万公里铁路网的诞生,从12月28日零时起,中国铁路总公司开始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在这个崭新的运行图上,全国铁路增开客车75对,达到2369对。
记者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12月28日,西安至宝鸡高铁、柳州至南宁客运专线、衡阳至柳州铁路、重庆至利川铁路、广西沿海铁路等多条铁路开通运营。高速铁路突破1万公里,在建规模1.2万公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到今年底,全国铁路复线率达到45.1%,电气化率达到了52.4%。
对此,铁路总公司透露,中国铁路营运里程一天新增约2000公里,突破10万公里大关。据悉,10万公里中,时速120公里及以上线路超过4万公里,其中时速160公里线路超过2万公里;复线和电气化里程分别达到4.6万公里和5.4万公里;西部铁路由昔日的不足千公里跃进到3.8万公里。
据统计,我国已开通运营的高铁可为货物运输腾出2.3亿吨的年运力。专家分析,全社会货运量中,铁路运输比重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可以节约社会物流成本212亿元。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此次同时开通的高铁都有哪些。
1、广西成为首个通高铁的自治区:8日上午,随着广西首列高速动车组开通运营,不仅结束了广西没有高铁的历史,更使广西成为全国首个开通高铁、开行动车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今年底全区将开通5条高铁、开行12对动车。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陈武表示,广西桂林至北京高铁列车的开通运营,实现了期盼多年的&千里京城一日还&的愿望,将极大改善全国铁路的路网结构,提升壮乡区位优势,进一步密切广西与华中、华北、华东等地区人员和经济往来,力促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发展。
2、重庆至利川铁路通车:8日上午9时10分,由重庆北开往湖北利川的D2266次动车驶出站台,渝利铁路正式通车。渝利铁路建成运营后,由重庆向东经宜万铁路、汉宜铁路、合武铁路、合宁铁路、沪宁高铁直达上海,可在重庆、涪陵、恩施、宜昌、武汉、麻城、合肥、南京、无锡、上海等沿江大中城市间,形成一条便捷、快速的铁路运输大通道。据重庆北站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重庆北开往利川的动车为每天两班,行车时间约2小时30分,比过去节省4小时左右。
3、陕西省内三条线路开通: 28日,西安至宝鸡高速铁路、西安至平凉铁路、西安至安康二线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三条线路的同时开通,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城镇化建设,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重要意义。
4、武汉至咸宁开通城际铁路: 28日,武汉城市圈首条城际铁路客运专线&&武(汉)咸(宁)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武咸城际铁路为双线电气化铁路客运专线,时速最高250公里。全线90.1公里,共设12个车站。武汉铁路局负责人表示,武咸城际铁路覆盖了武汉南部和咸宁市人口密集区,并与当天开通的连接武汉三大火车站的地铁4号线实现了无缝对接。
5、&四纵&最后一段厦深高铁开通:28日,厦门至深圳高铁开通运营。厦深铁路连接厦门、汕头、深圳三大经济特区,营业里程514公里,初期运营时速200公里。厦深铁路向西连接广深港高速铁路,向东经福厦、温福、甬台温、杭甬等沿海铁路直达上海,不仅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及海峡西岸经济区间的便捷运输大通道,还结束了沿线漳浦、云霄、诏安、饶平、普宁、陆丰、汕尾、惠东8个县市不通铁路的历史。
6、长三角高铁可直达东三省: 28日上午9时20分,上海虹桥开往沈阳的G1258/5次高铁列车正点始发,拉开了长三角高铁直达东三省帷幕。上海铁路局调整列车运行图,新增开了上海虹桥至沈阳北等方向30对直通动车组列车,其中上海虹桥至沈阳北、哈尔滨西、长春、大连北和宁波至沈阳北首次开行&G&字头动车组列车,上海虹桥、南京南、杭州东、温州南至深圳北首次开行&D&字头动车组列车。28日,随着一列高寒动车组列车G1202次快速驶离哈尔滨西站,哈尔滨至上海朝发夕至高铁列车正式开行,早晨感受北国冰城魅力,夜晚欣赏外滩美景成为现实。
在10万公里铁路建设与运营实践中,中国铁路全面掌握了列车自动控制技术,成功实现了不同等级列车的混合运行,实现了高速铁路与普速铁路的互联互通;构建了铁路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实现了对列车、线路、桥梁、接触网设备的全面检测和维护。
据了解,目前,高速铁路已成为带动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新一代高速列车零部件生产设计核心层企业近100家,紧密层企业500余家,覆盖20多个省市,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高新技术研发制造产业链。根据调整后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15年,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将达到1.9万公里;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运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快速客运网基本覆盖中国各省省会及50万以上人口城市。#p#副标题#e#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应该对这个极为庞大的国家工程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概念了,而在以上这些条新开通的铁路中,咱们深圳百姓最关心的肯定是厦深铁路的开通。对于一直渴望着终结&地无寸铁&历史的粤东居民来说,厦深铁路的开通真可说是送上了一份真金白银的铁路大礼包,可以说,厦深铁路经过的这些区域,都是沿海地区经济非常活跃的区域,也是经贸往来比较多的区域。那么,厦深铁路的开通会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便利呢?我们把这个沿线上的公路,航空和普通列车做了一个梳理,来告诉您这条铁路将会如何影响着成千上万人的生活。
经过6年的建设,厦深铁路于12月28日正式开通运营。厦深铁路全长502公里,连接福建、广东两大侨乡,串起深圳、汕头、厦门三大特区,这不仅彻底贯通我国铁路网&四纵四横&中的东南沿海客运专线这一纵,还串起了三大经济圈&&珠三角和长三角经济圈以及海峡西岸经济区,三个经济特区&&深圳、汕头以及厦门经济特区,堪称我国东南沿海的&黄金走廊&。沿着这条走廊,仿佛就能看到闽南、潮汕、珠三角三个生活圈内市民生活方式的变迁。
据了解,厦深高铁深圳到汕头2小时,到厦门4小时,厦深铁路开通运营,深圳人可以沿着铁路一路向东。28日上午9:55,随着一声汽笛长鸣,厦深铁路首列由深圳北始发的D 2286次列车缓缓开出,标志着厦深铁路正式开通,真正实现了&早喝深圳茶,午品潮汕菜,晚听鼓浪屿&的旅程。
据广铁人士介绍,过去从深圳到厦门,由于要到东莞或惠州转车,耗时12小时,厦深铁路建成后,最快3小时34分到达,相比从深圳乘坐普速客车到东莞东,再转车到厦门,省时8个小时。不仅如此,借道厦深铁路,深圳北到上海虹桥最快11小时51分到达,相比从深圳乘坐普速客车到上海南,省时6小时。
除了时间上的快捷,厦深铁路的票价也极具竞争力。根据铁路部门公布的票价,深圳北至厦门北一等座票价为181元,二等座票价150.5元;深圳北至上海虹桥,二等座票价为478.5元,一等座票价为593.5元。据广铁集团发布的消息,截至12月27日15时,已售出厦深动车组28日开通首日的车票2.8万张,开通首日广州南、深圳北始发的车票已基本售罄。厦深铁路在深圳的始发站为深圳北站。凭借厦深铁路的开通,深圳北站也从铁路末梢站变身为铁路枢纽站。旅客抵达深圳北站后无需出站,即可在广深港高铁和厦深铁路之间换乘。
不仅市民对厦深铁路带来的&三小时生活圈&寄予热望,这条黄金通道也将变成旅游业界实实在在的谋划。早在今年上半年,深圳、潮州、厦门三市旅游业界人士就相聚潮州古城,共同探讨了闽粤区域旅游合作发展。 深圳、惠州、汕尾、潮州、厦门甚至泉州等地将通过快速铁路联成东南沿海大旅游格局,各地互送客源,互为旅游目的地,将提升整个旅游产业规模。
对深圳市民的出游而言,动车游带来的将是舒适度的提升与旅游价格的下降。&目前深圳市民前往厦门旅游,一般选择3日的行程,价格因住宿和交通方式的不同相差比较大。其中汽车往返价格一般在300-600元/人不等,而双飞的行程则在元左右。&深圳中旅某部负责人介绍。动车游品质将比汽车游更高,交通舒适度接近双飞,而动车票价更便宜,&交通费用将有较大节省,从而使旅游整体报价降低。&
目前从广州到厦门,需在深圳北站转车,那么广州到厦门何时有直达车?厦深公司副总经理肖伟介绍,从技术层面讲,广深港客运专线时速为300公里,厦深铁路为200公里,高速车才能走低速线,而目前厦深线路走的是低速车,不能走高速线,因此还不能直达广州,今后会根据实际调整。
厦深铁路开通,普速列车是否有影响?广铁集团新闻发言人黄欣介绍,按照春运停短开长的需要,有可能会减少部分广梅汕地区的普速列车。黄欣表示,厦深铁路是新增出省铁路,缓解出省交通压力,会根据客流实际需要,考虑是否加开车次,也会提前告知大家。
据悉,厦深铁路在深圳设了两个站,其中起点深圳北站在2011年就已经启用,是广深港高铁和厦深铁路的交汇点及客运枢纽站。另外一个是新建的深圳坪山站。除了寄望铁路开通后能够去厦门等地游玩外,不少深圳市民还期待深惠间的火车票价能够优惠些,车次能够加密些。原来,深圳有不少市民都在紧挨着深圳的惠州市惠阳区一带买房,惠阳当地也有很多人在深圳坪山一带工作。而厦深铁路的惠州南站就设在这里,其目前的建设进度跟深圳坪山站差不多。他们都憧憬着能够每天坐着火车上下班,享受便捷的双城生活。
尽管厦深铁路全程高速让许多游客非常兴奋,也有旅客指出,在列车服务细节上还需要提高。比如,列车上的配餐。&配餐是35元一份,这个是挺贵的。另外,到中午饭点时,没有人来送饭,反而快到站时来了午餐,谁也没时间吃饭了。&来自厦门的林先生说,这些服务细节希望高铁运营方能予以改善。#p#副标题#e#
除厦深铁路外,在东北,世界上第一条穿越高寒地区的高速铁路也在同一天迎来了京沪高铁与哈大高铁的首次连通。高铁,让中国东北地区与长三角地区两地间&朝发夕至&成为了现实。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从冰天雪地的哈尔滨,列车一路向南,数小时之后就到达满眼绿色的上海,旅客一边坐在舒适温暖的车厢里,一边还可以领略着沿途北国风光和南国美景,实在惬意啊。据了解,此次哈尔滨至上海段的直通高铁开通,还同时创造了三项世界高铁运行纪录,因为这是一条线路最长,气温反差最大,穿越气候带最多的高铁线路。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这条世界直通里程最长的线路。
据悉,此次哈尔滨至上海段的直通高铁开通,也同时创造了三项世界高铁运行纪录;哈沪高铁通车后将成为世界范围内高速铁路直通里程最长的线路,总长度为2421公里;同时哈沪高铁也是目前世界上通行气温反差最大和穿越气候带最多的高铁线路,12小时内跨越3个气候带,温差接近30摄氏度。
据介绍,此次哈沪高铁所使用的是之前哈大高铁所使用的CRH380B型高寒动车的升级版,由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自主设计研发,在之前哈大高铁运行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高寒过渡基数调整,是目前世界上首款在实际运用环境温差达到80摄氏度环境中运用的时速30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
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为确保新车体上线运行安全,哈铁对车载设备设施进行动态调试,对1200多种硬件设备、上百万个零部件全部按标准检修到位。由于冬季运行易遇雪天,车体很容易堆积冰雪,哈铁在高铁线路上设置了动车组运行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在列车通过时,连续拍摄出高清照片,通过照片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车辆运行中哪个部位有积雪甚至存在潜在故障。工作人员会结合系统拍摄的图片,以及车上行车机械师的反馈,清理积雪或潜在故障,为列车安全上了双保险。
据悉,该趟列车全车设定特等座32个、一等座88个、二等座982个,共计1102个。哈西至上海虹桥的高铁车次为G1202,哈尔滨西站8时19分始发,当日21时26分到上海虹桥站,单程运行时间13小时07分,同比现有最快列车,运行压缩了19个小时左右,运行总里程为2421公里。该趟高铁列车沿途经过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天津、山东、安徽、江苏、上海等7省2个直辖市。途中停靠长春西、沈阳北、秦皇岛、唐山、天津西、济南西、徐州东、南京南等24个车站。其中,像长春、沈阳等重要的大站,列车停靠两分钟,小站停车一分钟。
开行这趟高铁列车,担当乘务工作的火车司机和以往也有所不同。由于运行里程较长,达到2421公里,铁路部门在三个铁路局、三个换乘站采取轮换火车司机的方式。哈尔滨铁路局两个司机负责哈西站至天津西站乘务,一人开车,一人休息,平均两个小时一换乘。在天津西站由北京铁路局两名司机开车。到徐州东站由上海铁路局两名司机开车。实行高铁司机轮乘,目的是为了保证火车司机能够充分休息,集中精力开车。
据哈尔滨客运段动车车队队长李耀华介绍,哈尔滨至上海的高铁列车全程运行13个小时,是目前世界上最远行程的高铁列车。高铁目前实行冬季运行图,哈尔滨到沈阳北之间按照每小时200公里行驶,沈阳北到上海虹桥段提速到300公里行驶。夏季运行图后,哈尔滨到上海的高铁还将再提速两个小时左右。
12月28日之前,哈尔滨直达上海只有一趟旅客列车,运行时间近32个小时,常年客流紧张,特别是春运期间,更是求大于供,根本无法满足大量客流的需求,给春运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哈尔滨西至上海虹桥高铁列车在春运前夕开行,将极大缓解2014年春运旅客运输压力,可帮助分解春运期间的客流。
据了解,为了做好哈尔滨西至上海虹桥高铁列车乘务服务,哈铁局在经过身高、形象、年龄、学历、职鉴等级等多方面严格筛选后,在哈尔滨客运段选拔出70余名高铁乘务员,并进行了相应技术业务和服务礼仪培训。这70余名高铁乘务员,平均年龄26岁,70%以上具有大专学历。与其它高铁列车不同的是,该趟高铁列车八成以上都是男乘务员,与其它高铁列车较多的女乘务员对比,形成特色鲜明的80后&动哥&。据哈尔滨客运段动车车队书记李耀华介绍,哈尔滨至上海的高铁运行时间较长,而男乘务员的身体素质要优于女乘务员,并且在遇到紧急突发情况时,男乘务员也相对更有优势。
动车组长距离、长时间运行,对高铁&动哥&、&随车机械师&、&高铁乘警&是一个体能及毅力的考验。乘务人员要求全程13小时站立服务。据李耀华介绍,哈尔滨至上海是目前里程最远的高铁,但为了表示对旅客的尊重,他们在全程中都一直进行站立式服务。
伴随着12月1日津秦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哈大高铁与华北、华东地区高铁相连接,标志着中国东北高铁网正式联入全国高铁网,形成更加方便快捷的铁路运输通道。明年哈大高铁实行夏季运行图后,各车次动车组列车将进一步压缩运行时间,为广大旅客出行提供更大的方便。#p#副标题#e#
每一条高铁线路都是速度改变生活的样本。几年前还在翘首以盼高铁时代的人们,今天已经习惯了&说走就走的旅行&,习惯了在一个城市工作,在另外一个城市度周末的双城生活,很多人的工作、生活范围都在不断的扩大。几年间,高铁已经把&速度改变生活&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高铁,带给我们的不仅是速度,更是带来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随着各条高铁的相继开通,沿线各城市说得最多的就是&同城效应&:&早餐热干面,午餐白切鸡&,&才饮&珠江水&,又食武昌鱼&,这是媒体对武广高铁的评价;&南京人下班后去上海听一场音乐会,无锡人到南京秦淮河赏夜景&&&这是长三角地区人们生活真真切切的变化。那么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高铁是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改变一:异地置业成为现实。现在,随着高速铁路的不断建成通车,&高铁房&这一概念也应运而生。这是一个购房新的视角,它让我们跨越城市边界的束缚,获得更为廉价和舒适的居住空间,而这一点,正是许多购房者所追求的。高铁房的前景是诱人的,它无疑代表了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
改变二:异地恋更&靠谱&。毕业之后在不同城市打拼的大学恋人、在网上结缘的异地恋人、因工作而两地分居的&周末夫妻&,在进入&高铁时代&后,跨地区的婚恋成本将大大降低,空间距离的不断缩小,让&异地恋&不仅显得靠谱,更提升两地婚姻的幸福指数。
改变三:人口出现反向流动。随着高铁大量兴建,中国很快会出现人流反方向发展,大城市将开始出现人流反方向发展,人口不再涌入城市,反而流向郊区。原来选择住郊区可能是因为没有更多的资金,但是今后的人们选择在郊区住不是价格的关系,而是在城际铁路站周边的核心区的居住环境将会更好。
改变四:&候鸟式生活&成为常态。与除了地铁拉进的城郊距离,高铁的发展使得一线城市工作,二线城市买房的生活模式成为可能。现在乘坐高铁,只要十五分钟就能够到达周边二线城市,再通过地铁、公交等方式,合理搭配之后有时甚至比本城内的来去还要快捷。二线城市安家,轻易就能够节省上百万的置房费用,将这些费用补贴到日常生活中提高生活水平,是解决房奴窘境的好出路。
中国高铁的开通,将改变中国的基础产业以及出行的方式。不否认汽车在中国支柱产业的作用,但汽车主要用于休闲出行,而不是上班代步工具。&东京有700万辆机动车,约为北京的2倍,但是东京日常上班很少有开车的。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内研究2000年的交通运输发展,就得出结论,中国是一个最适合发展轨道交通长距离运输的国家,中国不应该学习美国等国家发展以小汽车为主导的交通发展模式。
不过随着买汽车的人越来越多,交通越来越拥堵,城市的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汽车的发展,并没有解决交通便利问题,轨道交通发展的优势反而逐步体现出来。上班基本还是要靠地铁,至于1000公里之内的出行,应该以高铁为主。1000公里之外的则可以通过航空。
高速铁路全面改变中国的不仅仅包括产业结构,产业布局,还有体制改革。以京沪高铁为例,目前京沪1300多公里的线路,正常运行时间在4个小时以内。&4个小时是一个时间点,这会促使更多的人改坐火车而不是飞机。&一位分析人士说。另外,高速铁路的开通可能会使沿线城市产业结构按照各自的比较优势配置资源。例如汽车产业向京沪两地集中,家电产业向山东的城市集中,而山东主要城市第三产业与京沪进行互补分工等。
不过,有专家指出,高铁开通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发挥&吸管效应&,集聚人才和资源,又会产生&过道效应&,将经济要素从一些城市中抽离。例如,京沪高铁的开通,在带来部分低档产业的转移外,对于高档产业,尤其是金融这种高档服务业,反而会给沿线城市带来虹吸效应,会进一步加大向北京、上海的资源聚集力度。使得沿线城市以前存在的一些区域性优势反而丧失。而一些生产加工型的低端产业,可能会更多地向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较低的城市转移。如果一个城市没有明确定位和比较优势,在产业梯度转移调整中可能会成为&过道&。
另据了解,中国铁路通过引进吸收西方国家技术,进而发展出自己的高速铁路装备制造业。目前国内的机车集团已经拥有了较高的机车制造技术。美国、印度、俄罗斯等国都曾来考察京津线路,预备引进中国高铁技术。中国也在研究制造时速达到500公里以上的高铁技术。#p#副标题#e#
古往今来,任何生活方式的演进、嬗变,都会给生活方式带来相应的改变。从&马车时代&,到&汽车时代&,再到陆地飞行的&高铁时代&,交通工具的改进、速度的提升,带来的不仅是空间上的缩短,出行形式也是更为便捷多元,同时在潜移默化中,给我们的生活方式的转化带来了深远影响。如今,高铁已经走进了更多人的生活,也在改变着更多人的生活。高铁也同样在因我们而改变,因为我们的需求就是铁路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中国人的高铁生活,真正开始于日。那一年,无数媒体都描绘了高铁将对京津两地人带来的生活变化,时隔五年,不仅是京津的人们,高铁的触角已经延伸到北至哈尔滨南至深圳,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早已无孔不入。或许在政治家的眼中,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新动力,高铁带来的,是交通格局、经济版图、产业结构的改变,而在普通民众的眼中,当疾驰的&和谐号&如风掠过,人们可选择的生活方式,以及时空观念,都将因高铁而变化,高铁正在改变着中国。它给我们带来的,远远不止是人们出行方式的改变,它的出现和发展,不但使我们在经济、文化、生活、观念上发生变化,还将深刻地影响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人们在交通上的阻隔将会越来越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则会越来越近。速度带来的改变是呈几何形增长的,而中国速度则正在以它的威力,逐渐改变着中国,进而改变着世界。
策划、监制:魏伟
编辑:王萌、宋南材、高巾涵、董韵娜、孟雨田、张涵h
深圳电视台 DV生活频道 漾团队制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团体票可以订高铁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