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守则则

现行版中小学生守则新版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新守则取消“热爱人民热爱党”]教育部新制定的《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备受关注的“热爱人民、热爱共产党”内容被取消。首条改为“爱祖国。尊敬国旗国徽,奏唱国歌肃立,升降国旗行礼,了解国情”。此前教育部表示将调整内容,以便学生理解掌握。京华记者郭莹
其实我觉得,新内容更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爱祖国、尊敬国旗、国徽,奏国歌肃立、升降国旗行礼,了解国情历史。这些内容处处体现着爱国主义思想,一个小学生能做到这些,已经很了不起了。。至于热爱人民、热爱党这些相对“高大上”的思想,应该在中学阶段给予教育。
我们害怕一条守则的改变会带来日后负面的变化,这种担忧可以理解,但担忧过后细想一下,只要守则没违背正面教育的出发点。守则怎样变,出发点的良性没有改变,就万大事都可以尝试。最后,我想说,我好怀念我的小时候,以前我特喜欢一个外国的儿童电视节目,是香港的电视台从外国引进的,引进来之后就叫做《小小工程师》,这个节目有两个孩子做节目主持人,会天南地北的到处去,到处跑,目的就是真实地用小孩子的角度来讲解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常识,自然界的各种现象。我记得一集,主持人跑到一个矿场,再到冶炼场,等等等,来讲述生活中的煤炭或者金属(金属勺子之类)是怎样从开采然后通过加工,再来到我们身边。还有一集介绍黏性流体现象,主持人通过各种实验讲解粘性流体的形成与特性,实验材料不是专业的材料,也是源于生活的,例如拿厨房的生粉,加点水,变成糊状,就类似于黏性流体,放手指进去,如果手指快速搅动,手指会非常吃力,但如果手指慢慢搅动,手指则会变得轻松得多,所以这一集讲解的重点就是,如果一个人到了野外,不小心掉进类似沼泽的地形时,自救的最佳方法就是不能慌张,胡乱针扎,否则耗力和沉得更快。但《小小工程师》这个节目在网上已经找不到,否则我一定下载下来,留给我的下一代。 我看不出你心里有多爱国,但对一个小小少年,我只记得我母亲在我刚懂事时,就教育我要有孝心,做好人,我现在还深深铭记在心。在学校,则教育我们爱国、爱党,我现在还记得:“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的歌词在我心中回荡。一个人儿时的教育,是他一辈子的做事准则。所以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爱党教育不可少。教育部这样做,是配合国外的反动分子搞垮我中国。连小日本都还要抹杀历史,对它的子民进行爱国教育,我们为什么还要删掉这些话。这些人心里在怕啥呢。
您可能对这些帖子感兴趣
13楼请你仔细看完全文再做评论
252楼270楼GCD自己出钱养着?恐怕那些村里两年一次的党员旅游就已经严重超出所交的党费了吧?请问那些党员旅游的钱哪里来的?是天上掉下来的还是某个大款党员捐的?既然国家经费里有钱为党派留着那为什么就不能让那些党派发展强大起来,不管那些党派能不能掌权至少党派之间有竞争了互相监督的能力也会更强一些,欧美的制度告诉我们党派之间虽然有互相揭短互相谩骂的时候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制度更加透明老百姓的人权更有价值。别一说民族改革就把伊拉克叙利亚这些国家联系起来,对于一个有核国家来说是不会轻易就被别的国家推翻的即使小如”以色列“试问现在地球上有几个国家说我绝对有能力让他从地球上消失而且不会付出代价?
317楼322楼329楼虽然我也觉得国家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是必要的,我也相信即使现在让人民选择,还是会有很多人会选择党的领导,但就是看不惯一说政府就是高大全,如果一直正确,每个领导人在任的时候,哪一个不是被媒体吹的神乎其神,没有一丝错误,那为什么腐败越演越烈,直到这次习主席上任就打这么一个大老虎。 呵呵。每一个大老虎都是党培养起来的,因为现实的中国除了村长没有一个实权领导不是GCD的身份,因为没那个身份就没有参与权力的资格!
252楼258楼至少人家不会强迫小学生必需要爱党吧?少先队员,共青团员,共产党员这几步难道没有任何政治关洗脑的成份?如果要说没有就不能强迫一个连什么是当都不知道的小学生去接受"所谓的爱党“把爱国家爱人民把跟爱党推到筒灯高度本来就有问题!未来中国肯定不会是一党制除非这个国家没有未来!
公务员收入和财产公开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让大多数人一起来监督才能更大程度上制止腐败,说句不好听的,靠体制内来监督,那谁来监督中纪委,中纪委的人也是人?
317楼322楼呵呵,那你就说一下为什么一选举中国就会乱的理由?政府不是做的够好了吗,那还怕什么了,做的这么好,别人肯定会选你呗,那还怕什么了?虽然我也觉得国家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是必要的,我也相信即使现在让人民选择,还是会有很多人会选择党的领导,但就是看不惯一说政府就是高大全,如果一直正确,每个领导人在任的时候,哪一个不是被媒体吹的神乎其神,没有一丝错误,那为什么腐败越演越烈,直到这次习主席上任就打这么一个大老虎。
252楼258楼可是别人没要求普通人爱共和党或者民主党。如果爱党才算爱国,那么不是党国了吗?那民主党派人士咋办,无党派人士咋办?
我们害怕一条守则的改变会带来日后负面的变化,这种担忧可以理解,但担忧过后细想一下,只要守则没违背正面教育的出发点。守则怎样变,出发点的良性没有改变,就万大事都可以尝试。最后,我想说,我好怀念我的小时候,以前我特喜欢一个外国的儿童电视节目,是香港的电视台从外国引进的,引进来之后就叫做《小小工程师》,这个节目有两个孩子做节目主持人,会天南地北的到处去,到处跑,目的就是真实地用小孩子的角度来讲解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常识,自然界的各种现象。我记得一集,主持人跑到一个矿场,再到冶炼场,等等等,来讲述生活中的煤炭或者金属(金属勺子之类)是怎样从开采然后通过加工,再来到我们身边。还有一集介绍黏性流体现象,主持人通过各种实验讲解粘性流体的形成与特性,实验材料不是专业的材料,也是源于生活的,例如拿厨房的生粉,加点水,变成糊状,就类似于黏性流体,放手指进去,如果手指快速搅动,手指会非常吃力,但如果手指慢慢搅动,手指则会变得轻松得多,所以这一集讲解的重点就是,如果一个人到了野外,不小心掉进类似沼泽的地形时,自救的最佳方法就是不能慌张,胡乱针扎,否则耗力和沉得更快。但《小小工程师》这个节目在网上已经找不到,否则我一定下载下来,留给我的下一代。 163楼很浅显的道理。李登辉为什么有日奴思想,因为他受的是日式教育,爱天皇爱日本。台湾蓝绿不承认一个中国,因为他们受的是反共教育不共戴天。教育非常可怕,一百个人里面,有十个人接受爱国教育,他就把团体带活了,有十个分裂这个团体就走向反动了。想想新疆暴恐分子的教训还不切身吗。可怕的西化,教育部真该整顿了
317楼兄弟透露一下,你想选哪个大神?现阶段,你想让中国乱就让大家都选举吧。你用心不正。
171楼191楼204楼说实话,狭隘与偏激是你这号人的独一无二代言词,还特别喜欢代表别人,感觉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就是真理,就是世间唯一应该存在的,别人都应该学习遵循,而其他的都是异端,皆是罪恶,统统要消灭,这种宗教审判所般的思想,真让人厌恶,想一想自己跟西方普世精神多么相似,最后谁能证明你所想今天是正确的,并且确保对为未来的影响也是积极的,谁能证明。
277楼312楼这位亲真是很幸运身边有这么好的邻居,草民从小以恶邻为伴,真是不知道什么是好邻居、好亲戚。本草民绝无抹黑我党之心,只觉得小学教育爱党爱国太早了一点。
252楼你还别说,这个义务教育还就是中共定的,49以前是没有义务教育这一说的,1949以前,中国人的税收还养了国民党呢,国民党为什么没有定义务教育啊,可见,不在于是不是税收养了党,而在于这个党做了什么。
为什么五毛一说****就说改了就要变伊拉克、利比亚,就不能是美国、北欧?同样美分一说****就一定能过上欧美好日子,就没有可能变非洲?****都是有风险的,但不能因为有风险,就不改,说难听点,凭什么国家的命运和百姓的前途要由少数人来决定,如果是这样,那不是封建主义最好,交给皇帝好了。你说人能力有高低,对的,那就让百姓自己来选择决定国家命运和前途的人。不让人民选,难道是怕人民不选你们吗?
现在要求了解历史,这是必然也是必须的,了解过历史的人才能真正明白爱国爱党爱人民的眞义。国家在进步,心生安慰。
共产党执政是我们这个国家必须的,因为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党能替代共产党执政中国1.共产党的不可取代性:共产党是阶级性的,不会像其他党派一样属于地域性。地域性的政党代表各地的利益,很容易让我们国家产生内部裂痕,造成最终分裂。2.共产党目前的执政方向没有错,新老交替,既定方针能得以延续。不会像民主国家 换个执政党就会使执政方向转换,朝令夕改。3.共产党的军队性质一直没有改变,一直属于人民军队。这个不可否认,虽有丑闻,但是一旦发生天灾人祸时,任何人第一想到的就是人民解放军。4.共产党的历史功绩不容抹杀,统一中国,结束内战。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打击了地方分裂势力。共产党目前绝对代表我们国家,我们的人民。但这一切绝对不能写进纸,以文案的方式流传下来。因为一旦百年后,我们这些经历过的人不在了,后来者对共产党的评价绝对不可能高
277楼人民是什么?我告诉你,人民就是我的街坊四邻,就是与我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同学,就是胡同里叫我阿姨的小孩儿,就是走在路上跟我打招呼的大爷、大妈,这就是人民,平时不觉得,但当危难之时,我才知道我有多爱他们,为了他们我愿意付出,我心甘情愿。
病怏怏的90后,一切都是从他们开始的,加碘食盐,。疫苗
13楼303楼那你说放在那啊?
293楼子女配偶定居国外,拿外国国籍的人都能在国内安稳当领导,被发现了调岗就搞定的国家,却要求百姓爱党爱国,不是很滑稽吗?广东报道出来的裸官都已经1000多名了,为什么调岗就可以了?不是说公务员的待遇很低,还要求增加收入嘛,那怎么还有那么多人有闲钱送子女配偶出国了,老百姓都知道这里面有猫腻,可是政府不查又有什么办法了?
因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让中国再次崛起,因为共产党员首先是爱国爱人民的,为了国家和民族他们绝大部分是毫不犹豫的献出他们的宝贵生命的。这是他们在入党时的誓言。试问哪个党的党员有这样的誓言?
你真可爱啊。
286楼一个人爱不爱国,爱不爱党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害国。从道德角度来讲,普遍性的要求只能是下限,那就是以行为来判定一个人,规则是法律。如果用高尚的道德来要求人,最后一定遍地伪君子——比如文革期间大家都打着革命的旗号乱来。 你民盟的,我的外祖母、外祖父都是民盟的,以前民盟真是为国家,不计个人利益的,现在民盟就算了,只知为自己这个集团谋利,在我看来跟那些公知、带路党们差不多。
13楼兄台所言极是,央视新闻特意为这个问题出来做了报道。小学生,不是初中生跟高中生,更不是成年人,多体现爱护还是好的。而且新版本只是把原有内容由抽象化到更具体化,大家不必这么激动!同时还删除了一些以前提倡但是很明显能伤害孩子的内容,比如见义勇为、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等等。这种时候有多少大人都跑的老远,那么小的孩子,什么是法律都不知道,手无缚鸡之力,你还让他去见义勇为?让他们去跟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爱国爱党不是挂在口头上,更不是敲在键盘上!
192楼200楼90年代逼着工人下岗倒是搞的很快,呵呵,现在一谈到国有改制,就是领导高瞻远瞩,闭口不谈下岗工人所付出的代价。真想有个五毛来帮帮忙解释解释,养老双轨制存在几十年还不废除是何道理,你说不能吃大锅饭,不能平均主义,那就让公务员拿的比其他公民少不就得了,这不就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做贡献嘛。
多党合作推翻清朝?哪几个党啊?我记得历史课本里写的是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推翻了清啊,就算是多党合作推翻了清,可之后多党造成的军阀混战,造成的各省都有自治政府这种多个政府的局面,你又怎么说啊,在我看来,辛亥革命的不太成功的地方正是在这里,没有迅速形成合力统一,四分五裂,正因为如此,日本才借此机会,在中国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不断加派驻军,才有了后来的侵华。
事出无常必有妖!!
网易、腾讯很多年轻人、学生不明真相,在带路党、公知的带领下做出轻浮之事可以谅解(只因种花家太低调),但是这里的毛左就不一样了,其用心之险恶为众人有目共睹。更可恶的是这个网站公然支持这种言论,希望大家载下整张图片保存起来,在这种言论无法控制的时候向北京公安局投诉。
我们害怕一条守则的改变会带来日后负面的变化,这种担忧可以理解,但担忧过后细想一下,只要守则没违背正面教育的出发点。守则怎样变,出发点的良性没有改变,就万大事都可以尝试。最后,我想说,我好怀念我的小时候,以前我特喜欢一个外国的儿童电视节目,是香港的电视台从外国引进的,引进来之后就叫做《小小工程师》,这个节目有两个孩子做节目主持人,会天南地北的到处去,到处跑,目的就是真实地用小孩子的角度来讲解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常识,自然界的各种现象。我记得一集,主持人跑到一个矿场,再到冶炼场,等等等,来讲述生活中的煤炭或者金属(金属勺子之类)是怎样从开采然后通过加工,再来到我们身边。还有一集介绍黏性流体现象,主持人通过各种实验讲解粘性流体的形成与特性,实验材料不是专业的材料,也是源于生活的,例如拿厨房的生粉,加点水,变成糊状,就类似于黏性流体,放手指进去,如果手指快速搅动,手指会非常吃力,但如果手指慢慢搅动,手指则会变得轻松得多,所以这一集讲解的重点就是,如果一个人到了野外,不小心掉进类似沼泽的地形时,自救的最佳方法就是不能慌张,胡乱针扎,否则耗力和沉得更快。但《小小工程师》这个节目在网上已经找不到,否则我一定下载下来,留给我的下一代。 163楼小孩子的教育关系到民族未来的走向,那些崇洋媚外的高级奴才正式想通过这种方式彻底的瓦解政府的统治基础,有些人认为小学教育这些过早,但是第一印象一旦形成谁有能力去纠正,就像港毒的那些脑残孩子,你有本事去纠正?
点击加载更多新版中小学生守则热爱人民热爱党内容被取消|中小学生守则|教育部_新浪新闻
&&&&&&正文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热爱人民热爱党内容被取消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
现行版中小学生守则
  【中小学生新守则取消“热爱人民热爱党”】教育部新制定的《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备受关注的“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内容被取消。首条改为“爱祖国。尊敬国旗国徽,奏唱国歌肃立,升降国旗行礼,了解国情历史”。此前教育部表示将调整内容,以便学生理解掌握。京华记者郭莹
  相关新闻: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全文) - 网易河北
十天内免登录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全文)
原标题: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拟删除“见义勇为” 网友点赞
摘要: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昨天公开征求意见。新版“学生守则”与老版相比简洁明了,增加了部分与时俱进的新内容。不少网友为新版守则点赞,认为内容更接地气了。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
现行版中小学生守则
网易河北讯 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昨天公开征求意见。新版“学生守则”与老版相比简洁明了,增加了部分与时俱进的新内容。不少网友为新版守则点赞,认为内容更接地气了。
旧版《中小学生守则》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2、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
3、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
4、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讲究卫生。
5、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生活习惯文明健康。
6、积极参加劳动,勤俭朴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7、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8、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关心他人。
9、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
10、热爱大自然,爱护生活环境。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 (征求意见稿)
1.爱祖国。尊敬国旗国徽,奏唱国歌肃立,升降国旗行礼,了解国情历史。
2.爱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上课专心听讲,勇于发表见解,按时完成作业,养成阅读习惯。
3.爱劳动。自己事自己做,积极承担家务,主动清洁校园,参与社会实践,热心志愿服务,体验劳动创造。
4.讲文明。尊敬父母师长,平等友善待人,言行礼貌得体,自觉礼让排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
5.讲诚信。守时履约,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不抄袭不作弊,不擅动他人物品,借东西及时归还。
6.讲法治。遵守校纪校规,参与班级管理,养成规则意识,了解法律法规,不做违法之事。
7.护安全。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远离毒品,珍惜生命。
8.护健康。养成卫生习惯,不吸烟不喝酒,控制上网时间,抵制不良信息,坚持锻炼身体,保持阳光心态。
9.护家园。节粮节水节电,践行垃圾分类,爱护花草树木,低碳环保生活,保护生态环境。
有哪些新变化
70条规范压缩成9大准则
记者了解到,现行的《中小学生守则》是教育部2004年修订的,并有配套的《小学生行为规范》和《中学生行为规范》。2012年,教育部启动修订工作,将三者合而为一,形成了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即把70条规范浓缩成9大准则,并于昨日公开征求意见。
日起,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沈曙虹发出多条微博,向教育部建言:修订中小学生守则。“现行的规范太多太繁琐,不便于记忆和践行。”教育部表示,随着时代变化,《守则》、《规范》在实施过程中有些规定不符合实际,因此做出更符合新时代的修订方案。
记者对比发现,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删除了老版中的部分内容。比如“见义勇为,敢于斗争,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进行劝阻”等不见踪影,“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也被“爱祖国。尊敬国旗国徽,奏唱国歌肃立,升降国旗行礼,了解国情历史”取代。
增加“控制上网时间”和“自护懂求救”
与旧版相比,新版的内容简洁明了。意见稿9大准则分为三“爱”、三“讲”、三“护”,即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讲文明、讲诚信、讲法治,护安全、护健康、护家园。在部分条款中增加了新的内容。比如“护健康”中增加了“控制上网时间”;“护家园”中增加了“践行垃圾分类,低碳环保生活,保护生态环境。”等内容;在“爱劳动”中增加了“热心志愿服务”;“护安全”这一条要求孩子们学会“自护懂求救。”
大家怎么看?
网友:新版内容更接地气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发布后,引来众多网友评说。记者发现,评论中点赞的不少。“早该改了。”有网友评论说。有网友认为,新版准则内容更接地气,“教孩子们懂得自救自护,这是一大进步,很接地气,希望类似的内容多一些。”
学校:更具操作性,便于落实
南京一位中学校长告诉记者,比如新守则上提出要学生学会自护、懂求救,而去掉了见义勇为等要求,这对未成年人来说是比较合适的。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虽然以往的中小学生守则比较“粗放”,“老套”,但是很多学校都有自己的“本土守则”。南京一位小学校长告诉记者,对孩子来说,这些越来越具操作性、越来越贴近实际的要求,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有益的。
学生:碰到具体问题知道什么是对错
采访中,一些学生表示对以前通用的《中小学生守则》并不了解,听说了新守则,感觉比较容易明白。“这样的守则比较简单易理解,在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也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南京一位初二女生告诉记者。
专家建议:
最好还能细分小学生和中学生版本
据了解,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正在征求意见。“新的守则更接地气,操作性更强了,而且与时俱进。”曾经呼吁修改中小学生守则的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沈曙虹告诉记者。“很多人不清楚,其实我国的‘守则’也经历了变革,现行的是教育部2004年修订的,当时合并了中小学生守则,但有配套的规范,有一些细节化的要求,但是40条中学生行为规范、20条小学生行为规范,毕竟太多太繁琐,既不便于记忆和践行,现在推广要好多了。”
不过对于新守则,沈曙虹还是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这个中小学守则针对的对象是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的学生,年龄跨度大,身心状况差距很大,在这样的基础上,中小学生共有一个守则是不太合适的。”比如说到热心志愿服务,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本身对很多东西还没有了解,自身的能力还不够强,这个时候就要热心志愿服务,要求有些高了。再比如,垃圾分类、低碳生活,也应该循序渐进。因此,如果中小学生守则能够加以区分,变成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在内容的制定上将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
本文来源: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责任编辑:HEB024
相关新闻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网易河北访谈间
&select name="site" class="left"&
&option value="网易" selected="selected"&新闻&/option&
&option value=""&网页&/option&|||||||||||
最新播报:
中国网事: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学生和家长怎么看?
新华网北京8月5日新媒体电(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罗鑫 梁建强)教育部日前就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见义勇为,敢于斗争,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进行劝阻,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报告”内容的删除引发网民热议,“热心志愿服务、控制上网时间、会自护懂求救”等内容的增加也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究竟应不应该删“见义勇为”?
长期以来,见义勇为一直是我国倡导的教育理念之一。“勇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学生不仅会被授予荣誉称号,他们的行为也被学校乃至教育主管部门所鼓励。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中小学生心智等各方面还不成熟,遇到险境容易做出冲动的判断,乃至采取有风险的行动。守则将“敢于斗争”等字眼删去,体现出教育人性化的一面。
武汉一所中学的王老师赞成守则删掉“见义勇为”的内容。他说,中小学生大多未成年,本身就是受监护的对象,他们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较弱,不分场合的见义勇为可能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高三女生小雨的妈妈对此却持反对意见。“由于种种原因,现在独生子女相比我们那代人感情上相对冷漠。倡导他们树立见义勇为的理念,有助于改变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方式。”她说。
“见义勇为还是应该保留,如果不从小培养,这样的思想意识以后很难形成。”湖北省监利县实验小学常务副校长廖庆春说,“当然,学校也应该加强对于相关问题恰当处理方式的教育,实现自护与勇为相结合。”
对于删除“见义勇为”这一内容,湖北阳光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查祥生同样不认可。“规定中还是应当保留一些体现优良传统和品质的相关要求。毕竟,在倡导见义勇为的同时,可以教给学生们方式方法,其实两者并不矛盾。”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遇到坏人坏事,如果守则提出“结合自身能力和实际情况采取行动”,是不是更具有指导性?
“控制上网时间”的要求是否恰当?
此次教育部将原版《中小学生守则》和针对小学生、中学生的两个《日常行为规范》合二为一,形成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控制上网时间、会自护懂求救等与时俱进的内容获得众多网友好评。
专家表示,近年来,随着网络游戏的流行,一些意志薄弱、克制力差的学生沉迷其中、荒废学业,此次守则修订增加相关约束内容,将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上网习惯。
“网络游戏等对孩子们的吸引力太大了,提出控制时间的要求很有必要的。”儿子在湖北武汉就读于初中一年级的家长赵丽娟认为,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互联网包罗万象,应该加强教育引导,提出控制时间的要求很好。
“修订后的守则内容更加具有可操作性,类似于‘控制上网时间’这样的规定都是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内容。”查祥生说,原《中小学生守则》中存在一些相对抽象的规定,不便于中小学生真正践行,修订后的多项标准都更加清晰。
廖庆春认为,修改中明确提出“控制上网时间”是一项积极的调整,在互联网应用日渐普及的当下,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特征。“但表述也可以再完善一下。比如,说控制时间只是对量的限定,但没有对于质的要求,培育健康、科学的上网习惯的理念也应传达出来。”
查祥生认为,应区分对待上网的具体目的,帮助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看待网络的理念。“积极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能够促进中小学生更好地成长。”
“会自护懂求救”可否更具体?
专家指出,守则中新增的“会自护懂求救”内容将提高中小学生防护意识。然而,也有专家及部分教育工作者认为,此类要求宜更具体一些。
近年来,多地发生中小学生遭遇性侵的事件引起专家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对于学生防范性侵的内容,可以考虑在守则中以恰当的方式进行提醒。”廖庆春说,为了孩子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应当教授学生们一些基本的安全防护知识。
查祥生说,此次守则修订的内容更加便于记忆、更为朗朗上口。然而在具体说明方面可做出更多努力。比如,在防范性侵方面,有些国家和地区明确提出“背心和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能让别人摸”,这样的倡导方式可以更多一些。
关于守则里“远离毒品”的内容,学生家长赵丽娟认为,“远离毒品”这样的要求离孩子有些远,并存有顾虑。“青少年阶段有一个叛逆期,越是强调禁止的东西,他可能越想去尝试。对于不是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提出时是不是应该更慎重一些?”
一些规定也应该加强配套措施的完善。比如,垃圾分类低碳生活方面,赵丽娟及查祥生认为,很多地方并不具备垃圾分类的条件,这样要求学生,最终还是难以实现。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有赖于守则的约束,同时也离不开老师、家长等以身作则,严格按照守则对学生加强引导。”多位专家指出,许多守则里要求的内容,譬如“红灯行绿灯停”,只有家长、老师做到了,在教导学生时才具有说服力。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