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理

怎么学好高一地理?_百度知道
怎么学好高一地理?
高一地理最重要的部分是地球运动和气候,只有学得好这个,其他的都不是问题 而学这部分最主要是要: 1.多做题,有很多东西是书本上没有的,要靠在做题中去发掘一些知识点,要把知识点记下来,做题中不会的一定要问老师或同学. 2.要做好笔记,这个很重要,老师的PPT或黑板上写的都要记下来. 3.要经常和同学们交流,因为有些问题是你没发现到,而别人却发现到的,同学之间做一些知识问答比赛,这样知识比较印象深刻,容易记得。 还有必修二的,都是一些要记得专业性术语,譬如什么农业生产地域类型,还有工业的,记住那些例子就可以通用了。 地理学习方法 地理环境空间广大,地理事物多种多样,地理关系错综复杂。学习地理尤其要注意学习方法,只有掌握好学习方法,才能化难为易,学得扎实而灵活。 1、学会使用课本 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目录提示着全书的要领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以便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2、学会使用地图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 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视地理观察 观察就是边思考边细看。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怎样活动的。通过报刊、电视节目、图片获得地理信息,锻炼我们的才智。 4、善于地理想象 观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观,地图只能提供位置直观,想象才能使二者联系起来,使你获得地理环境的全面景观,进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来。 5、要善于动脑 经常向自己提出问题,地理问题的一般思路是: ①学什么?如黄河及其水文特征。 ②在哪里?如黄河流经的省区和流域范围。 ③为什么?如黄河的水文特征是怎样形成的。 ④有何利弊?如怎样评价黄河对我国北部地区提供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⑤怎样协调好人地关系?如怎样使人类与黄河的关系协调起来,应当怎样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于动手 经常用手写,动笔画,动手制作学具,这不仅使你心灵,还能使你手巧。 方法对头,事半功倍,你将越学越爱学。 相信有不少人跟我一样,初中地理没有认真学好,只能到高中再从头来学。其实我觉得,学地理是非常有用的,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特别密切。学了地理之后,觉得自己长了不少知识。可以随心所欲地在地图上指出任何一个国家及著名的城市,可以辨别出不同国家的地理概况、风土人情,可以了解到各种自然现象的成因、特征,可以……这些对于懂地理的人来说都只是些皮毛。而对我这个曾经的“地理盲”却是格外新鲜有趣的。教我们地理的黄国华老师是个全能型的“才子”。上他的课总能给我们一种特别充实的感觉。我们不敢有丝毫的分心,生怕一不留神便让知识从耳边溜走。我们总是不停地听着、记着,一堂课下来,提纲上通常都是密密麻麻的笔记。我想,幸亏有这番“狂补”,要不这些基本的地理常识我们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学到呢
其他类似问题
7人觉得有用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高一地理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1.【题文】分析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平均密度(g/cm3)
23小时56分
【小题1】下列条件中,火星和地球最接近的是(
A.重力加速度大小
B.公转周期长短
C.昼夜交替周期长短
D.表面温度高低
【小题2】人类深空探测对火星情有独钟的原因是(
A.有生命存在
B.是距地球公转轨道最近的行星
C.有昼夜交替
D.是八大行星中自然环境与地球最相近的行星
【答案】【小题1】C【小题2】D
【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直接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地球与火星的自转周期几乎相同,说明两者的昼夜交替周期长短最接近。【小题2】地球是目前宇宙中有生命存在的唯一的天体,而从表格数据反映火星与地球的日地距离、平均密度、公转周期、自转周期等都较为相似,故选D项。考点:本题考查太阳系和生命存在的条件。学生只要注意比较分析,答案就能从表格中归纳。
2.【题文】下图中的圆表示某一纬线圈。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若AOB所对应的非阴影部分为今天,阴影部分为昨天,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OA所在经线为0°
B.OB所在经线为180°
C.OB为晨线
D.OA的地方时为10点
【解析】试题分析:两天的界线有两条:180°经线和地方时为0时经线。且0时经线顺地球转动方向为新一天的开始旧一天的结束。所以图中OB为0时经线,则OA为180°经线,A错误,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OA所在经线在OB经线的东侧,经度相差150°,则时间相差10个小时,所以OB经线的地方时为10点,D正确。OB所在经线为30°E,B错误.OA、OB为两天的界线而非昼夜的分界线C错误。考点:考查日界线问题。
3.【题文】据新华社电:2011年日本大地震后,富士山等13座活火山活动加剧,应密切关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此火山口喷出的大量岩浆可能来源于(
【小题2】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大的是(
A.青藏高原
B.东北平原
D.四川盆地
【答案】【小题1】D【小题2】A
【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岩浆主要来源于软流层,软流层存在于地幔中。【小题2】地壳厚度变化的规律是: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青藏高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地方,所以地壳厚度最大。考点: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特点。
4.【题文】读大气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小题2】白天多云气温不会太高主要与图中有关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答案】【小题1】C【小题2】B
【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①为太阳辐射 ②为大气反射 ③为地面辐射 ④为大气逆辐射。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故C正确。【小题2】白天多云气温不会太高是因为云的反射作用强,最后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较低。故B正确。考点:考查大气的保温作用原理。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高一地理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03&&&& []
A. &&&&&&&&&&&&&&&&&&& B.
&&&&&&& C.
&&&&&&&&&&&&&&&&&&&&& D.
2. 04&&&& []
A. &&&&&&&&&&&& B.
&&&&&&& C.
&&&&&&&&&& D.
4. 051&&&&& []
2006411414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3时,请将北京的天气变化过程填写在答题卡的表格中。
4&&&&&&&&&&&&&&&&&&&
&& 4. 1BC&& AD&
5. 1(或气流上升)&&&&
2&&& A&&& B2014---2015(上)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014---2015(上)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乐昌市城关中学&&&&&&&&&&&&&&&&骆学栋
一、试卷特点
<span STYLE="font-size:10.5color:#.题型结构、分值合理,考点覆盖面广
与去年的地理期末试卷相比,今年的试卷在题型结构和分值保持了试卷的稳定性。单选题20题(每小题3分)重在考查知识面,考查内容多为各单元各章节的核心和基础知识;综合题围绕中心主题,以图或文导题,以填空、选择和简述的形式答题,重在考查“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试题涉及内容丰富,有一定综合性,不回避各章节的重点。从分值比例来看,直接来源于课本答案的题目分值只占25%,间接来源于课本答案的题目分值占55%,约有20%分值的题目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这样既有利于检测基础知识又使试卷有一定区分度。
<span STYLE="font-size:10.5color:#.注重重图表运用,突出综合分析
&&&&地理图表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它以特有的形象语言表达地理信息,从而使试卷简洁直观。试卷有16幅图表,以光照图、统计图(折线图、曲线图)&、区域图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呈现。直接涉图的考题对应的试题信息均由相应的图表来呈现,考生读图和析图的能力要求比较高。还有些无图考图题,解答仍需要学生脑海中的地图和示意图作支撑,间接考查了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
&&&&综合题涉及内容范围广,考查了本学期各单元内容,将区域、自然和人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科内各单元知识甚至和以前所学知识交叉渗透,综合性较强。不仅要求考生调动已有的知识,还须进一步运用相关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试题切入点小,摒弃了简单的记忆性内容,强调地理学科的观点、方法和逻辑思维能力,重点考查学生通过阅读图表获取、整理、分析和综合运用相关信息的能力。&&&
<span STYLE="font-size:10.5color:#.立足基础知识,强调能力考查
&&&从整体看,试卷考查的重点既考查知识的广度又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和以下四种能力。
&#9312;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如2题。&#9313;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如第7题。
&#9314;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如21题第(2)、(3)、(4)小题。&#9315;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如22题第(3)小题。
二、答题中考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span STYLE="font-size:10.5color:#、审题能力差,题意理解不到位,答非所问
<span STYLE="font-size:10.5color:#、不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span STYLE="font-size:10.5color:#、迁移知识的能力差
简单照搬课本或复习资料的答案,不善于通过自己的分析,总结、归纳、概括、提炼,重新加工得出正确的结论。
<span STYLE="font-size:10.5color:#、对主干知识记忆、理解不够牢固、准确。
<span STYLE="font-size:10.5color:#、分析、归纳问题能力欠缺,不善于从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
<span STYLE="font-size:10.5color:#、卷面问题。
三、几点建议:
<span STYLE="font-size:10.5color:#、钻研地理课本,用好地理教材,强化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
<span STYLE="font-size:10.5color:#、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span STYLE="font-size:10.5color:#、注重地理能力的长期培养和提高。
<span STYLE="font-size:10.5color:#、复习备考中多选取鲜活的地理案例。
&&&&&&&&&&&&&&&&&&&&&&&&&&&&&&&&&&&&&&&&&&&&&&&&&&&&&&&2015年2月4日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