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芝z930评测为什么这么轻?

到货快评 东芝超极本Z930新机性能升级_网易数码
到货快评 东芝超极本Z930新机性能升级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第1页:东芝Z930x新品到货近日,东芝的新型号超极本——Portégé&Z930已经到货卖场,作为目前市售的重量最轻超极本的新一代产品,它到底会有怎样的表现呢。新机型总是要有一些新的改变,期待外型上有什么变化的消费者可能会稍稍有些小失望,因为此次到货的东芝Z930超极本新机,采用了与Z830相同的模具设计,并且与Z830后续的高端机型一样,搭载了指纹识别这个功能,商务属性更强。东芝 Z930超极本东芝 Z930超极本经销商到货的这款机型,型号为东芝Portégé&Z930-K01S,生产日期为日,刚刚出炉呢。(笑)这款Z930的处理器升级到了Ivy Bridge平台最新的酷睿i7-3687U处理器,6GB内存,256GB的固态硬盘,预装了Windows 7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目前经销商“北京众鑫鼎业科技有限公司”现货报价10799元。
东芝 Z930-K01S[参考价格] 10799元写在快评之前:触控屏幕、翻转变形、鲜亮的色彩确实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超极本”这个已经发展至第三代的产品,依旧能够带给消费者不断的新鲜感。不过,相对于那些被贴上明显娱乐化标签的新品来说,追求精致做工和沉稳气质的经典超极本,才是很多成熟的商务用户所需要的。下面,笔者就陪同消费者一起去卖场看一看,新的东芝Z930超极本什么样。
本文来源:中关村在线网站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风格各自表述 TOSHIBA Portege Z930、R930 双机测试
向来以轻薄机身设计为主要特色的 Toshiba Portege 系列笔电,在 2012 年也有了全新的系列笔电登场,针对 Intel 推出全新 Ivy Bridge 处理器,Toshiba 也全面升级旗下笔电机种,首先被定位在 Ultrabook 轻薄笔电的 Portege Z930,延续前代 Z830 纤薄的机身设计,并换上全新 Intel Ivy Bridge 处理器,虽说在机身外观上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但效能上似乎值得期待;而堂堂进入第三代产品的 R 系列笔电,也在 2012 年推出 Portege R930 全新机种,在内建 DVD 光驱的情况,还能将机身重量压在 1.4Kg,是这款 R930 的主要卖点之一,而今天小恶魔也将两款轻薄笔电一起借回来进行实机测试,至于这两款风格各有不同的 Portege 系列笔电究竟有什么不同,就让我们一起看下去。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 Toshiba Portege Z930 机身介绍 ●
身为 Portege 系列产品的 Ultrabook 轻薄笔电,Z930 的机身外观与前代 Z830 差不多,同样采用铝镁合金材质打造外部机壳。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机身上方则使用雾面涂层,搭配历久不衰的金属发丝纹风格设计。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从机身前端就可以看出这款 Z930 Ultrabook 属于相当轻薄的机身设计。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机身前端配置有开启萤幕上盖的沟槽设计,但因为受限于轻薄机身的关系,沟槽属于较小开口的设计,开启时得利用指甲比较能顺利开启,下方则有电脑状态指示灯、充电指示灯等配置。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机身右侧可以看到萤幕上盖与机身的间隙,主要是用来避免键盘直接压到萤幕的设计。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机身右侧配置有一组 USB 3.0 连接埠及防盗锁孔。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机身尾端则是主要 I/O 端子配置部。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左右两侧的转轴处则使用镜面金属壳装饰,和机身拥有截然不同的设计风格。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机身尾端的左侧配置有 RJ-45 有线网络端子及散热孔。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在右侧的地方则可以看到 2 组 USB 2.0 连接埠,其中右边的 USB 连接埠具有睡眠充电的功能,另外还有 HDMI 端子、电源输入端子及 RGB 端子。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机身左侧一样可以看到间隙的设计,整体来说机身轻薄度表现真的不错。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机身左侧则配置有麦克风及耳机的音源插孔,至于 SD 读卡机支援 SD/SDHC/SDXC/xD/MMC 的记忆卡格式。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打开萤幕上盖后可以看到 13.3 吋的 LED 背光萤幕,Z930 的萤幕采用 300nit 高亮度萤幕设计,搭配防眩光的萤幕涂层,避免反光造成眼睛不适的情况发生。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不过 Z930 的萤幕分辨率还是仅有 1366 X 768 的水准,对于目前市面上许多 Ultrabook 笔电已经采用 HD+ 或 Full HD 等级的萤幕来说,算是比较弱势的地方。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萤幕上方的视讯镜头则是 130 万划素的镜头配置。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萤幕上盖与机身在开启时会有一个较大型的间隙,个人觉得是比较不讨喜的设计,不知道各位觉得呢?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机身配置的部分,其实也和前代 Z830 几乎是完全相同的配置。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键盘的左上角有电源开关与 ECO 模式 / 简报模式的快捷按键。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使用者可以到 TOSHIBA Button Support 应用程式中找到相关的设计与调整。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键盘则使用的是 TOSHIBA 人体工学键盘,键程设计没有之前测试过的 Lenovo U310 来得深,但敲击起来还算是有手感。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19mm 的键距设计,搭配大小几乎一致的按键大小,在敲击起来时不太容易误触周围按键。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键盘的左下角则有 PORTEGE 系列型号的饰牌。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另外可以看到 TOSHIBA 特别在 Z 键上配置了背光键盘开启的功能按键,搭配 FN 键后就可以进行背光键盘的启闭及调整。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背光键盘为白色光源配置,在夜间使用相当方便。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触控板左右两侧的置腕处也使用与机身相同的金属发丝纹设计。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触控板则是较小型的设计,可以使用的面积大约为 8 片 MS 记忆卡的大小,以目前笔电大多采用大型触控板设计有很大的不同。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触控板的下方则可以看到镜面金属的机械式左右按键,中央则为指纹辨识装置。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触控板的正上方则可以看到触控板启闭的快捷按键。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翻过机身背面可以看到 Z930 的背盖和 Z830 也是相同的设计。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靠近机身尾端的左方有 TOSHIBA 特别设计的圆形与方型散热孔。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机身前端的左右两侧则是内建喇叭的位置,使用者可以搭配内建的 SRS Premium Sound 3D 音效程式一起使用。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测量一下机身重量,含电池约为 1.071Kg,比起官方提供的 1.12Kg 又来得轻巧一些。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另外也实际测量机身尾端的厚度为 15.33mm。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机身前端不含橡胶垫的厚度约为 15.43mm,在机身厚度表现也是相当不错。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最后我也将 Z930 的底板拆开来看看机身内部的配置,可以看到机板上的硬件零组件均为 on board 的设计。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散热风扇位于机身尾端的地方。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Z930 也在机身内配置了一个内存插槽供使用者升级。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内建的 128GB SSD 是 Toshiba 本家的产品,如果要进行更换也是可行。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这边可以看到机壳上的蜂槽式构造,这是 Toshiba 为了让机身更加坚固所采用的制造技术。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内建锂电池则位于机身前端的位置。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拆开电池可以看到锂电池的详细资讯,电池容量则为 47Wh/3060mAh 的配置。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 Toshiba Portege Z930 效能测试 ●
接着先来看到 Z930 的效能测试,在 CPU-Z 的软件中,看到 Intel Core i5-GHz 低电压处理器,采用双核四线程的架构。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主机板部分则是使用 Intel HM76 芯片架构。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单通道的内存为 DDR3 1600 2GB 的配置,机身内建的 2GB 内存为 on board 的状态,另外也提供一个内存插槽供使用者升级使用,最大可支援到 10GB 内存容量。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显示卡的部分则可以看到标准的 Intel HD 4000 显示芯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下方首先先来看到 CPU 的效能测试,CPUmark 99 的测试分数为 405 分。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Nuclearus Multi Core 为 10588 分,ALU Speed 5129 分、FPU Speed 7663 分、Multi Thread Speed 为 13186 分。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CoresMark 2010 测得的处理时间为 190.13479 秒。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接着来看到的是系统综合效能的分数,可以看到大部分的测试结果,在图形校能表现方面是有点差强人意,不过在硬盘与处理器等效能表现还算不错,CrystalMark 2004R3 测得 162430 分。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PCMARK 7 则为 5051 分。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PCMARK VANTAGE 的测试结果为 9361 分。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Z930 内建纯 SSD 固态硬盘,采用的是本家 TOSHIBA 128GB SATA III 的 SSD 产品,不过可惜的是硬盘容量有点小,还是得透过外接硬盘才能扩充储存容量。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硬盘效能部分,CrystalDiskMark 测得 463.4/244.4 MB/s(读取/写入)读写速度,在 4K QD32 中也获得 128.5/151.2 MB/s(读取/写入) 不错的读写速度成绩。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ATTO Disk Benchmark 则有 552.841/523.776 MB/s(读取/写入)读写速度。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HD Tune Pro 5.00 中可以看到这颗硬盘的平均读取速度为 267.7 MB/s,以硬盘稳定度表现来看还算可以接受。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AS SSD Benchmark 的硬盘分数为 604 分,读写速度为 469.88/179.55 MB/s(读取/写入)。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最后我用 HD Tach 来测试序列读取速度,在 8MB 快速测试模式下得到 400.6 MB/s 的成绩。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而在 32MB 长式测试模式下,则有 419.9 MB/s 的表现。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Z930 的内建显卡仅有 Intel HD 4000 显示芯片,因此在图形效能上并不是产品着重的地方。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CINEBENCH R11.5 中可以看到这款型号为 PT234T-00S002 的 Z930 搭载的是 Windows 7 32Bit 版本的作业系统,在 OpenGL 得到 12.45FPS、CPU 则为 2.24 PT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CINEBENCH R10 中则可以看到 OpenGL 为 4493 CB-GFX,CPU 则为 7414 CB-CPU 的成绩。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接着我用 D3 来测试一下 Z930 的游戏效能,D3 系统自动判定的全萤幕分辨率为 1280 X 720(16:9 宽萤幕),我使用的角色为带很多人出战的巫医,另外可以发现在游戏特效的部分,系统的判定为中央值的特效设定。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在一般城镇中可以测得 32 FPS 左右的游戏效能。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至于在野外游戏特效较多的情况下,游戏效能达到 24 FPS 的表现,整体来说在这个显示设定环境下,游戏的顺畅度还算不错。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接着在相同的游戏特效设定下,我将全萤幕分辨率调整至 1366 X 768(16:9 宽萤幕)显示模式下进行测试。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在野外战斗的游戏特效开启时,游戏效能则降至 20 FPS 左右,且会有一点延迟的情况发生。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在使用 AIDA64 中的系统稳定测试前,先用温度计测量一下测试环境的温度约为 25.3 度左右。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接着开启系统稳定度测试软件,可以看到在待机时 CPU 的温度约为 70 度左右,硬盘部分的温度则在 41 度。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待机时散热孔的温度约为 30.7 度左右。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当测试软件进行约 20 分钟左右的时间,发现 CPU 温度一直维持在 70 度,不过单 Core 的温度则提升至 70/78 度,硬盘温度则是稍稍提升至 43 度。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而散热孔的温度则是上升至 50.2 度左右。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搭载 SSD 固态硬盘及 Rapid Start 技术的 Z930,在 BootRacer 开机速度测试软件中,从完全关机到开机至桌面的时间为 16 秒钟,算是不错的开机速度表现。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Z930 搭载的是 8 Cells 3060mAh 充电式锂电池,官方提供的连续待机时间为 9 小时,一般使用环境则约为 3~8 小时,我也使用 PowerMark 来测试一下实际的电池续航力时间,在平衡测试模式中,电池续航力约为 3 小时 9 分钟。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在多媒体测试模式下,则有 2 小时 19 分钟的电池续航力。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最后看到的是生产力测试模式中,电池续航力则有 4 小时 14 分钟。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 Toshiba Portege R930 机身介绍 ●
接着来看看另外一款 Portege R930,这款笔电则被定位在一般的轻巧笔电机种,机身采用真空压铸镁合金材质打造,并搭配雾面的机身涂层,整体造型很有日系笔电的简约感。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雾面涂层的设计并没有导入金属发丝纹的设计,能与 Z930 做一个产品区隔。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从机身前端可以看出 R930 在机身厚度上属于偏厚的设计风格,同时机身前端也没有搭载任何的 I/O 端子。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机身右侧也没有像 Z930 有个间隙的设计,唯一的插槽则是 SD 记忆卡插槽的位置。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机身右侧搭载有 DVD 光驱的配置。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光驱的后方则可以看到耳机、麦克风插孔,另外还有 1 组 USB 3.0 连接埠、RJ-45 有线网络端子与防盗锁孔。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机身尾端则也未搭载任何的 I/O 端子,并采用圆弧形的转轴设计。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机身上的转轴处也用了镜面金属板装饰,和 Z930 在设计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机身左侧则有其余的 I/O 端子配置。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先来看到的是电源输入端子、散热孔及 RGB 影像端子。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最后可以看到 eSATA/USB 2.0 复合式连接埠、另外一组 USB 3.0 连接埠及 HDMI 端子。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打开萤幕上盖后,可以看到 13.3 吋 LED 背光的萤幕,同样采用防眩光涂层能降低反光问题,萤幕的亮度最高支援到 200nit,在强光下也可以清楚阅读。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R930 的萤幕分辨率最高也仅支援到 1366 X 768,和 Z930 一样在设计上还有值得进步的空间。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萤幕上方的视讯镜头为 130 万划素的镜头配置。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机身转轴处也用了较小型的设计,看起来也很有简约风格,中央位置则是内建锂电池的位置。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机身配置上由于有锂电池的配置,因此和 Z930 有些微的不同,另外键盘的部分也采用与机身相同的银色系配置,让产品看起来也多了一份一体感。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键盘的左上方则有电源启闭按键,右方则为内建喇叭的位置。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键盘的右上方除了有内建喇叭外,还有与 Z930 相同的 ECO 模式启闭及简报模式启闭快速按键。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键盘则和 Z930 一样采用人体工学键盘的配置,键程设计也是差不多的高度,敲击的手感几乎完全一模一样。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19mm 的键距设计也和 Z930 相同,按键颗粒大小也完全一模一样,使用起来的顺手度也算不错,至于 R930 的键盘并未搭载背光光源,算是有点可惜的地方。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触控板两旁的置腕处和机身采用相同的外观设计。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触控板右方的置腕处则多增设了一个 SD 记忆卡读卡机,支援 SD/SDHC/SDXC/xD/MMC 格式的记忆卡。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触控板的大小则约与 Z930 上的触控板大小相同,较小型的设计对于使用上还要多花点时间习惯。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下方依旧配置有镜面金属材质的机械式左右按键,但并没有指纹辨识装置,最下方也可以看到电脑状态、充电指示、电量指示、无线网络讯号等灯源配置。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触控板的上方也可以找到触控板启闭的快捷按键。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由于 R930 为一般笔电的机种,因此在机身底板部分就没有 Z930 来的美观,但可以自行升级更换硬件则是 R930 的优势。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就拿内建锂电池来说,R930 采用一般笔电常用的拆卸式电池的设计,使用者可以准备备用电池使用,用来增加笔电续航力。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靠近机身前端的地方则可以看到散热孔的配置。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其实机身底部还有搭载 Express Card 的插槽。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未含电池的机身重量约有 1.131Kg。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加上电池的重量则来到 1.436Kg,也是满轻巧的笔电产品。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机身厚度则是 R930 较为人诟病的地方,经实测机身前端不含防滑橡胶垫的厚度约为 24.65mm。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至于机身尾端的厚度则来到 27.16mm。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打开底板的内存保护盖后,可以看到一条 4GB 的内存已经建置在内,另外也提供另外一个内存插槽。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另外我也打开内建硬盘的保护盖,则可以看到内建的 750GB HDD 硬盘配置,硬盘的部分也是可以自行升级更换。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 Toshiba Portege R930 效能测试 ●
非 Ultrabook 的 R930 在硬件规格的配置上和 Z930 有些许的不同,当然在效能上也呈现不同的风貌,CPU-Z 中可以看到 R930 采用的是一般电压 Intel Core i5-GHz 处理器,属于双核心四线程的架构。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不过主机板的部分则是与 Z930 相同的 Intel HM76 芯片架构。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同样为单通道内存架构,R930 使用的是 4GB DDR3 1600 4GB 的内存配置,并提供双内存插槽设计,最高支援到 16GB 的内存容量。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虽然 R930 的机身厚度较厚,不过并未搭载独立显卡,也是使用 Intel HD 4000 显示芯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CPU 效能部分,先来看到的是 CPUmark 99 所测得的分数为 473 分。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Nuclearus Multi Core 所测得的分数为 11921 分,其中 ALU Speed 6067 分、FPU Speed 9041 分、Multi Thread Speed 14672 分。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而跑完 CoresMark 2010 的时间则为 166.97481 秒。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整体系统综合效能的表现,R930 在 HDD 效能与图像效能方面表现算是差强人意,不过内存效能与 CPU 效能则为整体效能带来不错的分数,CrystalMark 2004R3 的综合效能分数为 153590 分。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PCMARK 7 的测试分数则为 2684 分。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在 PCMARK VANTAGE 的测试结果则为 6544 分。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硬盘效能差距比较大的原因在鱼 R930 搭载的是一般的 HDD 硬盘,使用的是本家 TOSHIBA 750GB SATA II 硬盘,硬盘转速则为 5400 RPM。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CrystalDiskMark 的测试软件中,这颗硬盘测得 97.70/97.40 MB/s(读取/写入)速度。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ATTO Disk Benchmark 中则可以看到 90.230/91.460 MB/s (读取/写入)速度。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HD Tune Pro 5.00 的测试软件中则可以得到平均 77.3 MB/s 的读取速度,在硬盘稳定度表现上就有点不足。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HD Tach 8MB 快速测试模式下,得到 223.7 MB/s 序列读取速度。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而在 32MB 长式测试模式下,则有 207.5 MB/s 的序列读取速度表现。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而在图形效能方面,由于 R930 也仅搭载 Intel HD 4000 显示芯片,因此在效能表现上也有所限制,GPU-Z 中可以看到 HD 4000 显示芯片的相关资讯。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CINEBENCH R10 测试软件中,OpenGL 分数为 5053 CB-GFX,CPU 的测试分数则为 10950 CB-CPU,R930 搭载的是 Windows 64Bit 作业系统。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而 CINEBENCH 11.5 则可以看到 OpenGL 的测试结果为 13.52 FPS,至于 CPU 的测试结果为 2.90 PT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图像测试的最后我也用 D3 来实际测试游戏效能的部分,第一次开启游戏时,在显示设定选单中可以看到 D3 自动将萤幕分辨率调整为 1280 X 720(16:9 宽萤幕)模式,而在游戏特效方面偏向中间效能的设定。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我使用的角色依然是出征会带很多人的巫医,可以看到在城镇中则有 35 FPS 的表现。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而在大量游戏特效的野外战斗中,FPS 则降到约有 23 FPS 的表现,在战斗的过程中还是会有一点 Lag 的情况发生。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接着我仅将萤幕分辨率调整至 1366 X 768(16:9 宽萤幕)的显示模式,其余的特效设定并未修改。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同样在野外有游戏特效的战斗中,可以维持约 21 FPS 左右的效能表现,但游戏出现 Lag 的机率也相对大一些。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BootRacer 开机速度的实测,从完全关机到开机至桌面的时间为 54 秒钟,看来没有 SSD 的加持开机时就得多等待一点时间。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在进行系统稳定度测试前,还是要先来测量一下测试环境的温度,今天小恶魔的测试区温度来到 22.5 度。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使用 AIDA64 的系统稳定度测试,同样将硬盘的部份一起勾选,在待机时的 CPU 温度约为 41 度左右,而主要硬盘的温度则约为 31 度。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散热孔温度在待机时约为 25.8 度。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当进行 20 分钟左右的稳定度测试之后,可以看到 CPU 的温度提升至 73 度左右,而硬盘温度也提升约 7 度来到 38 度。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散热孔的温度也随之成长至约 49 度左右。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R930 搭载的为 6 Cells 锂电池,官方提供连续待机时间约为 8 小时,一般环境使用时间约 2~5 小时,最后我也用 PowerMark 来进行电池续航力的测试,在平衡测试模式下,得到 3 小时 39 分钟的续航力成绩。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而在多媒体播放测试模式下,则有 2 小时 42 分钟的续航力。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最后来看到生产力测试模式下,电池续航力则来到 5 小时 37 分钟。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 双机叠叠乐 ●
在进行心得总结前,还是不免要来进行小恶魔测试的传统,虽然 Z930 与 R930 在产品的定位上不同,但毕竟是系出同门的产品,当然也是要来看一下外观的比较,同时我也要来介绍两款笔电均搭载比较特别的软件程式。
先来看到的是机身上盖的部分,同样采用雾面涂层,但 Z930 多了淡淡的金属发丝纹设计。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机身前端可以看出两款笔电的机身构造并不相同,R930 比较偏向长方形的设计,而 Z930 则是采用一般笔电常见的倒梯形设计。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而机身右侧则可以清楚的分辨出两款笔电厚度的差异,另外下方的 R930 则多搭载了 DVD 光驱。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机身尾端也因为 R930 搭载了可拆卸式的锂电池,不仅在厚度有所不同,连设计的方式也有所差异。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R930 将大多数的 I/O 端子配置在此,另外也将散热孔的位置移至机身的左侧,而 Z930 则仅有记忆卡插槽及音源输出插孔的配置。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机身底板相较之下来说,R930 的机身底板就复杂许多,而 Z930 除了大大小小的螺丝孔与散热孔外,属于比较简单简约的设计,但以硬件升级的角度来看,R930 升级的便利性要比 Z930 来得好多了。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机身内部除了萤幕大小与防眩光涂层设计是相同的以外,在配色上与机身内部配置上都有所差异。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键盘比较看起来采用的是相同大小的键盘颗粒,在键距上也是相同的 19mm。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键盘右侧的按键配置也几乎相同,两者在使用上没有甚么差别。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触控板的大小也是完全相同的设计,但在下方的机械式按键中,Z930 还额外了搭载指纹辨识装置。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当按下两款笔电上的 ECO 快捷按键之后,萤幕上就会跳出内建的东芝 ECO 公用程式,使用者可以自行启闭 ECO 模式,下方也有 ECO 模式的相关萤幕亮度设定等资讯。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另外可以看到软件视窗右方的图表,则是可以让使用者监控目前耗电量的动态图示。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另外在两款笔电中也搭载了名为东芝板块的工具软件,这个软件主要是要让使用者能快速开启设定软件。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另外也附上可以让使用者自行使用的快捷列小方块,比较类似电脑中便条纸的功能,可以在视窗中到处摆放。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最后软件也支援类似桌面 Widget 的小工具,包含时钟、行事历、便利贴与任务提示等小工具可以使用。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两款笔电均有搭载内建喇叭,当然也使用同一套音效软件,SRS Premium Sound 3D 是两款笔电共享的音效增强软件,可以依照扬声器的类型及默认的音乐播放模式进行调整,下方也有各项细部的音效调整选项,与左右声道音量大小调整等功能。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 测试心得 ●
TOSHIBA 推出两款全新 Portege 系列笔电,Z930 为 Ultrabook 系列机种,而 R930 则被定位在一般笔电机种,不过两款笔电的共同特色就是机身重量相当轻巧,Z930 延续 Z830 的机身设计,在机身重量上维持 1.07Kg 亮眼的数据,而即便是搭载了 DVD 烧录光驱,R930 的机身重量也有 1.43Kg 不错的表现,对于携带便利来说均有加分的效果,但在机身厚度中,身为 Ultrabook 的 Z930 还是占有一定的薄型机身优势,但如果有长使用光盘读取资料的使用者,R930 则在扩充使用性上占了一点小优势。
在机身的端子配置上,Z930 受限于轻薄机身设计,虽然比起一般 Ultrabook 笔电来说,拥有有线网络等完整的端子配置,在使用便利性上还是相对吃香,但 USB 3.0 端子仅有一组的配置,则是在设计上值得改进的地方,可以保有一组支援充电功能的 USB 2.0 连接埠,并将 USB 3.0 连接埠增设置两组,对于消费者来说或许会多一点吸引力;而 R930 的端子配置相对于 Z930 来说则是完整一些,DVD 光驱与 2 组 USB 3.0 连接埠的配置,就可以增加许多的使用应用。机身硬件配置上,Z930 与 R930 同样采用高亮度的 LED 背光萤幕,但两者的萤幕分辨率均仅支援至 1366 X 768,希望未来的产品能够支援到 HD+ 或以上的萤幕分辨率,除此之外两者间最大的差别还是在于键盘的配置,Z930 搭载了背光键盘的设计,在使用便利性上则优于没有背光键盘的 R930。
效能表现方面,Z930 维持 Ultrabook 快速开机、快速资料处理及高电池续航力的产品特色,而这次 Z930 也将内建内存容量支援增加至 10GB,对于想要进行硬件升级的使用者来说,也算是一大福音,128GB SSD 的固态硬盘能够强化资料处理的速度,但在储存空间上还是相对比较不足,如果要用外接式硬盘来扩充容量,也会因为仅有一组 USB 3.0 连接埠,让使用上的限制较大;至于 R930 搭载了一般电压的 CPU 处理器,在内存容量上也比 Z930 来得好一点,因此在这两项效能表现上比起 Z930 有好上一点,但 750GB 5400 RPM 的 HDD 硬盘,则对整体效能的帮助不大,唯一的好处是不需要担心储存空间不足的情况发生,如果想要增强 R930 的效能,除了升级内存外,更可以进行更换硬盘。
本来对Z930的期待还蛮大的,可是没有光驱,没有VGA埠在工作上来说还是有点不方便,上市第一周就入手R930,记忆增加到8G,硬盘改为美光128GSSD,使用约一个月看起来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个人是觉得整台笔电除了屁股贴纸外,好像没有其他地方打上R930 的型号名称,就觉得少了什么。另外SD卡那个凹槽还要再拿块空卡塞住,不然感觉容易卡灰尘。喇叭的音量好像也没办法太大声。
总之还算是台令人满意的电脑啦~
还以为HD4000打D3 会好一点...还是一样糟啊
这台用了快一个月了,讲讲一些优缺点
优点:轻薄、I/O 齐全、重量 1.1 KG 很好携带
缺点:键盘不怎么好打
七月初要买电脑的时候作了一份比较表格,有要买电脑的可以看一下。
yurenju wrote:
这台用了快一个月了,...(恕删)
大大的笔电大乱斗好实用啊~~
感谢分享那么有用的资讯喔~~
也感谢大大的赏文!!
欢迎加入小恶魔FB粉丝团:/pages/Mobile01/
好机,好评测,5分奉上~Z930大幅改善Z830 SSD的效能,更吸引人了~
B大可以补一下Win7体验分数的图吗,小弟蛮想看一下处理器的分数~
looooper wrote:
本来对Z930的期待还蛮大的,可是没有光驱,没有VGA埠在工作上来说还是有点不方便
Z830去年推出时是当时唯一有内建VGA的Ultrabook,今年Z930也没有拿掉啊...
恕不回复PM讯息,公开回答问题可以让需要的人都有看见或是搜寻的到的机会
郑蛋蛋 wrote:
好机,好评测,5分奉...(恕删)
感谢大大的支持啊~~
不过笔电已经送回 TOSHIBA 原厂了~~
真是抱歉~~我请原厂帮忙处理好了~~
请大大耐心等候!!
欢迎加入小恶魔FB粉丝团:/pages/Mobile01/
很棒的评测分享,先给五分!
请教一下,Z930如果用HDMI外接至液晶电视,
也可以1080 full HD模式播放吗?
或是画面输出比例会随液晶电视调整吗?
我目前使用的M600只能用VGA外接至液晶电视,
但是画面输出比例仍和NB画面相同(),
无法随液晶电视的解析比例调整,
每次用M600输出到液晶电视看电影都很痛苦。
请问Toshiba有办法管理锂电池充电量吗,有人说有,但我找不到。
希望公用程式可以多介绍一点。
Bryan.S wrote:
在进行系统稳定度测试前,还是要先来测量一下测试环境的温度,今天小恶魔的测试区温度来到 22.5 度。...(恕删)
冷气会不会开太强...
欢迎加入Folding@home分布式运算台湾国家队 帮助研究解决蛋白质相关疾病
感谢大大的分想享,我找R930内部图很久了。请问R930是SATA3 还是 SATA2?
z930真的是相当不错
可惜就是没办法自行扩充
不过一体性的考量真的是鱼与熊掌难以兼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芝z930拆机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