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湘师实验小学大队长是谁?

--政府机关--
共青团杭州市委
杭州市环境保护局
杭州市国土资源局
杭州市卫生局
杭州市气象局
--企事业单位--
中国西泠网
--各少先队组织--
您的位置: /
/ 信息详细
桃李芬芳 “绿”在其中-----记萧山区湘师实验小学植绿护绿系列活动
时间: 15:56:32&&&&浏览次数:54 &&&&
&&&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植树时。为让全体师生树立“播下一粒种子、收获一片绿色”的信念,增强护绿环保意识,3月12日,我们杭州市萧山区湘师实验小学开展了“桃李芬芳,‘绿’ 在其中”的植绿护绿行动。&&& 活动中,首先由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希望每一个同学都像爱家一样爱护我们自己美丽的校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爱护身边的每一棵草,每一棵树,每一朵花,让我们的校园更温馨美丽。接着,学校向每个班送出一份植树节的特殊礼物:一大包盆栽花卉种子。然后,同学们以班级为单位开始忙碌起来了,有的班级走进了认养的绿地区域,老师和同学们纷纷弯下腰,拔杂草、捡垃圾、扫枯叶……有的班级已经迫不及待地分发花种,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忙碌着栽种花卉。今天的活动只是植绿护绿活动的开端,在接下去的日子里,同学们还将坚持不懈地养护班级认养的绿地,在老师的指导下,定期对栽下的盆栽植物进行观察,通过上网查资料来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和习性,写观察日记,并用照相机记录下养护过程中的精彩瞬间。六一节前后,学校还将举行盆栽花卉的展览活动,将植绿护绿行动进行到底。&&& 春风吹拂着树叶,阳光下撒下点点光斑,每个人脸上的笑意让早春的阳光变得异常温情,在每一个人的心里投射下了绿的种子。这一抹新绿为校园增添了无限春色,也为全体师生上了生动而有意义的一课。&&&&大队部发出倡议&赠送植树节礼物&&&植树节的特殊礼物&多样的花卉种子&&&养护班级绿地&养护班级绿地&&&栽种花卉种子&栽种花卉种子您的位置:首页
萧山区湘师实验小学
湘湖文化课程介绍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湘师实验小学 傅萍尔
傅萍尔老师湘湖课程叙事
大家好,我是湘湖文化课程的开发者,我叫傅萍尔,是湘师实验小学的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刚才做小导游和用话剧的形式向大家介绍湘湖文化的是我班的孩子们。
我与湘湖文化的美丽邂逅源于三年前的一次班队课。2010年10月,萧山区举行首届班队课录像课比赛。学校大队辅导员找到我,希望我班能承担这一任务。该选择怎样的内容呢?感恩教育、母爱教育缺乏新意;文明教育、礼仪教育容易流于形式。怎样的内容既有教育的价值又不落入俗套呢?
于是,我瞄准了湘湖,湘湖这一四A级的旅游胜地已经成为我们萧山人踏青、游玩,健身的最常去的地方,但我们的学生对湘湖的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却知之甚少。作为一个萧山人,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普及这一方面的知识,激发孩子们对家乡对湘湖的热爱之情。
当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同学们时,竟惊喜地发现我班楼玥彤同学的爷爷竟然是湘湖文化研究所的研究员。他参与了《湘湖历史文化专辑》一书的编写,既是一本有关湘湖知识的活的书籍,还拥有详尽的资料。
在楼玥彤爷爷的帮助下,我得到了有关湘湖的第一手资料——厚厚的三本,用A4纸打印,近200页。拿到这个资料,我像挖到了一个宝藏。当机立断,把湘湖作为一个地方课程来做。我给这个课程定位为活动课程,借助班队课这一舞台,开展系列班队活动。
首先,我根据内容的不同,我把湘湖文化划分为五大板块,十余个专题:(课件出示专题)
湘湖的历史:八千年前的跨湖桥文化、2500年吴越文化、明清时期的下孙文化;
湘湖地理:湘湖的变迁、湘湖物产、湘湖名桥;
湘湖文化:湘湖楹联、湘湖诗词、湘湖故事、湘湖传说;
湘湖的名人:与湘湖有关的名人:越王勾践、范蠡、贺知章等;保护湘湖的湖贤杨时、魏骥;
湘湖的发展:湘湖的开发、湘湖旅游。
其次,我围绕专题,带着学生学习有关湘湖的知识,鼓励学生查阅资料,实地走访,再把有关的内容编成节目,用生动有趣的形式在班队课上展现出来,指导学生编小品、讲故事、朗诵、主持、表演,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向学生传递有关湘湖的知识,增强学生作为一个萧山人的自豪感。
迄今为止,这个课程已经做了两年多。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共开发了近十节班队课:
探访湘湖跨湖桥文化
探访湘湖古越文化
探访湘湖下孙文化
走进湘湖亭台楼阁,探寻楹联背后的故事
走近湘湖名人故事
走近湘湖湖贤
了解湘湖的变迁
欢迎您来湘湖旅游:小导游竞赛
这个课程虽然没有最终完成,但也算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2010年11月,我班的《探访湘湖跨湖桥和古越文化》获得萧山区首届班队录像课评比一等奖。2011年5月同名案例也获得区一等奖。2012年5月,我班在城厢片德育现场会上成功开设《走进湘湖亭台楼阁,探寻楹联背后的故事》的主题班队课,同一案例也获得区一等奖。2012年9月,根据其中的一块内容改编的课本剧《范蠡和西施》获得区课本剧比赛一等奖。2013年6月,所写的校本课程案例《湘湖文化课程开发》获得区一等奖。最让我高兴的是,学生的能力获得了飞速的增长,在德育现场会上,老师们对我班学生的才能赞不绝口,甚至有老师这样认为:我班学生的才能,是他们倾全校学生的力量也无法办到的,这不禁让我们感到非常自豪。
《湘湖文化开发》这一课程的顺利开发,让我自身对于课程的构建增强了信心,让我觉得教师开发课程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们很多老师在二十年前,十年前,关着教室门上了一本教材。在十年后,二十年后,社会发生了改天辟地变化的今天,我们不能仍然关着教室门做着和十年前、二十年前同样的事情。“学什么”远比“怎么学”更重要,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依托现有的资源,用课程去丰盈学生的生活。
我的汇报就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7  
文章来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湘师实验小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