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台球职业选手性高的选手有那些

两岸台球选手会师女子9球决赛 赛场又现戏剧性一幕
  中新社广州11月18日电 (记者 翁阳 宗晨亮)在今天晚间举行的广州亚运会女子美式9球的两场半决赛中,“九球天后”潘晓婷和中华台北选手周婕妤分别战胜对手挺进决赛。
  在此前两场比赛中都通过决胜局艰难拿下对手的潘晓婷在半决赛中发挥出色,仅用一个多小时就以7比3战胜了中华台北选手林沅君。
  对于自己能打进决赛,潘晓婷称“无欲无求”的自己只是在享受比赛的过程,什么都没有想。
  她说,前几场比赛确实很辛苦,但自己非常高兴有这样一次学习的机会,“我算了一算,这次参赛的选手中有6个世锦赛冠军,10多个拿过各种冠军的选手,这是世界级的比赛。” 
  另一场半决赛,潘晓婷的队友付小芳在决胜局出杆最后一球时犯下致命错误,将胜利拱手让给了周婕妤。此前,这样戏剧性的场景已在今天上演过一次,韩国选手金佳映就是这样在女子8球美式决赛中被中国选手刘莎莎逆转。
  今晚付小芳和周婕妤的比赛极为艰苦,在近3个小时的比赛过程中,周婕妤率先以4比1领先,此后付小芳努力追赶,终将比分追成6比6平,进入第7局的决战。
  周婕妤赛后对今天的结果表示“蛮惊讶的”,没想到对手最后一刻会出现失误,让自己“捡”到这个球。她认为今天自己表现平平,没有创造出太多机会。
  由于身兼8球和9球两项比赛的原因,周婕妤坦言比较疲劳,以致时常忘记了“报袋”,在这一点上,兼项的付小芳也有类似情况。
  展望明天和潘晓婷的决赛,周婕妤称自己会尽量放轻松。平时还有工作的她表示很羡慕大陆选手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训练。 
•&•&•&•&
•&•&
•&•&•&
精彩图片推荐
报道同期声
•&•&•&•&•&冠军选手亮相
台球也玩个性[天天体育]_土豆_高清视频在线观看&&&你现在的位置:
刘国伟:培养“国手”级台球选手
  在日前举行的舟山“铭海杯”台球公开赛上,刘国伟一举夺得冠军,再一次坐拥“舟山第一杆”称号。
  刘国伟是皇家1号台球室的老板,这家10月1日才开业的台球室已聚集了不少人气,其中不少人是冲着刘国伟而来的,“刘老师台球打得很好,我来这里就是要向他请教几招,他会耐心教我,我学到了不少。”正在打台球的郭明杰说。
  刘国伟告诉记者,在他15岁时,台球风靡一时,街边摆了很多张台球桌,每天都有很多人围着玩,“那个时候桌子很烂,但每个人兴致都很高。我因为小时候打过康乐球所以打台球很快就上手了。”
  那时候,每天晚上放学后,刘国伟就会拿着两元钱去打台球,“5毛钱一盘,输的人付费,我用两元钱就能玩好几个小时,要不是我妈妈来叫我回家,我可以打个通宵。”刘国伟说,那个时候打台球并没有技术性要求,只要打准就可以了,属于“瞎打”,这在小范围、短时间内能逞一时威风,但走不上更高的舞台。年纪再大一些,刘国伟就梦想着能打出好成绩,他买了各类台球书籍,每次电视上有台球节目,他就守在电视机前,看台球选手怎样出杆、怎样走位、怎样调整……
  “我还喜欢和高手切磋,实战比看再多书都有用。”因工作原因,刘国伟经常出差,而他每到一个城市,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台球室,然后找能打的人来过过招,“在新疆库勒的那5年,我几乎把那的台球室都打遍了,最后还把国手水平的给打败了。”
  现场,刘国伟为记者表演起来,把15颗球在台球桌上依次直线排开,当白球将第一颗球撞入球洞后,沿着白球滚动的轨迹,刘国伟依次将剩余的14个球也打进球洞,而在比赛时如果发挥得好,他也可以只用一杆就结束比赛,不给对手机会。
  刘国伟笑着说,到了台球场上,他就变成了进攻性选手,这些年他一路向前,拿下了大大小小的奖,舟山市第二届职工运动会个人、团体双冠军,浙江省第五届职工运动会团体亚军、甚至在全国比赛中冲进了全国16强……
  “年轻时的梦想算是实现了,现在,我最大的梦想是能在舟山培养出像丁俊晖那样的‘国手’级选手。”刘国伟说,他开台球室的初衷除了自己热爱台球、享受打球乐趣之外,还希望亲手创建一个挖掘人才的平台,只要愿意学,刘国伟都会手把手地教,一些年轻人就亲切地称他为“老师”或者“师傅”。
  浙江省“我爱台球来力杯”台球公开赛舟山站普陀赛区11月9日将在皇家1号举办,舟山站的决赛场地也选择了这里,“举办赛事的好处就是能让更多人参与进来,从中可以发现不少好苗子,而我就可以帮助他们,给他们提供专业的培训,将来再带着他们代表舟山参加更高一级的比赛。”刘国伟说。
&&&&&&&&&&&&&&&&&&&&&&&&
[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燕 ]
双塘特早熟柑橘全面上市
牢记历史 纪念“九一八”
我区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
关于本站&&|&&本站声明&&|&&联系本站&&|&&不良信息举报
浙ICP备号 浙新办[2006]53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主办单位:中共舟山市普陀区委、舟山市普陀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台球女选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