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202021基金净值查询1

淮南市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浏览
淮南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年征求意见稿)
淮南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
  调整完善方案
  (征求意见稿)
  淮南市国土资源局
  南京国图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十月
  一、调整背景1
  二、指导思想2
  三、调整原则2
  (一)总体稳定、局部微调2
  (二)应保尽保、量质并重2
  (三)节约集约、优化结构3
  (四)统筹兼顾、突出重点3
  (五)加强协调、充分衔接3
  四、规划期限与范围3
  (一)规划期限3
  (二)规划范围4
  五、规划目标调整和布局优化4
  (一)规划目标调整4
  (二)土地利用布局优化6
  六、永久基本农田划定8
  (一)城市(镇)永久基本农田划定8
  (二)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11
  七、中心城区调整12
  (一)市中心城区调整12
  (二)县级中心城区调整13
  八、土地整治安排14
  (一)土地整治总体目标14
  (二)土地整治重点区域15
  (三)采煤塌陷区综合整治15
  九、重点建设项目安排19
  (一)交通运输体系用地19
  (二)水利工程建设用地20
  (三)电力建设工程20
  (四)环境建设工程20
  十、保障措施21
  (一)尽快落实规划调整完善工作21
  (二)协同推进&多规合一&与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21
  (三)完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21
  (四)同步更新规划数据库22
  附表23
  附表1淮南市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调整表23
  附表2淮南市耕地保有量调整方案24
  附表3淮南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调整方案25
  附表4淮南市建设用地总规模调整方案26
  附表5淮南市调整后其他11项指标27
  附表6淮南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28
  为更好地保障&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确保我市实有耕地数量稳定、质量不下降,提高土地利用节约集约水平,维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评估成果,按照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统一部署,对《淮南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以下简称《规划》)进行调整完善。
  一、调整背景
  《淮南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以下简称《规划》)于2012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实施(国办函〔2012〕43号)。自实施以来,在保护耕地与基本农田、保障重点基础设施和城镇发展的用地需求、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随着改革发展的深入推进,土地利用和管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中的耕地、建设用地等土地利用状况与规划编制时制定的土地利用目标发生了较大变化,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客观实际、发展需求之间出现了一些不协调、不适应,影响了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同时,随着安徽新一轮的行政区划调整,将原六安市下辖的寿县整建制划归淮南市管辖,使得淮南市行政区划明显扩大,引起现行规划范围、用地规模和布局等变化,迫切需要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节约用地制度,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强化规划管理和用途管制,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成国家新型能源基地、国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全国重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奋力开创美丽淮南建设新局面,保障我市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三、调整原则
  (一)总体稳定、局部微调
  根据规划中期评估成果,在&大稳定、小调整&的前提下,稳步推进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局部优化调整耕地、基本农田及建设用地布局,切实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应保尽保、量质并重
  严格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按照应保尽保、数量质量并重原则,切实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除因采煤塌陷损毁以及国家、省级大型重点建设项目占用外,其余耕地均予以保护,并将其中优质耕地划入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
  (三)节约集约、优化结构
  按照坚定不移地推进节约用地的总要求,遏制建设用地过度外延扩张,有效控制建设用地总量,适当增加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保障新型城镇化用地需求;统筹增量与存量建设用地,合理调整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提升人居环境水平,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四)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增强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重点做好耕地和基本农田调整、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制定完善保障措施,切实解决影响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和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五)加强协调、充分衔接
  坚持科学论证、标准统一、民主决策,强化与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道路、绿地、水等相关专项规划的充分衔接,推进全市&多规合一&和海绵城市建设。
  四、规划期限与范围
  (一)规划期限
  规划基期:2005年;
  规划期限:年;
  规划调整基期年:2014年。
  (二)规划范围
  因安徽省新一轮的行政区划调整,寿县整建制划归淮南市管辖,故本次规划调整完善范围包括原淮南市与寿县行政辖区在内的全部土地,土地总面积为公顷。
  五、规划目标调整和布局优化
  (一)规划目标调整
  1、全市规划指标调整
  根据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征求&安徽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调整方案&意见的函》(皖国土资函〔号)(以下简称《省级方案》),全市调整后耕地保有量为公顷,较2014年现状减少了6604.74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调整为公顷,较原规划目标增加了17046.76公顷;建设用地总规模调整为91466.67公顷,较2014年现状增加了3998.80公顷,其他11项指标调整情况详见附表1。
  2、区县指标分解方案
  (1)耕地保有量指标分解
  严格落实上级下达我市耕地保护任务,依据上级下达我市规划调整指标,并充分考虑各区县实际,以2014年末实有耕地为基础,综合考虑规划安排耕地减少剩余量、占补平衡储备库剩余耕地、采煤塌陷区损毁耕地以及县、区之间耕地占补平衡的空间差异等因素,合理调整耕地保有量。
  耕地保有量指标分解在《省级方案》分解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全市各区县采煤塌陷损毁耕地(潘集区、凤台县采煤塌陷损毁耕地面积较大)、建设占用耕地和补充耕地差异(田家庵区、大通区建设占用耕地远大于补充耕地,而寿县、凤台县补充耕地远大于建设占用耕地)等因素,分解结果较符合各区县实际(见附表2)。
  (2)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分解
  在&大稳定、小调整&的前提下,按照应保尽保、数量质量并重、优质耕地优先保护的原则,以《省级方案》确定的全市82.6%基本农田保护率为基准,将现状地类为非耕地、因采煤沉陷损毁以及中心城区、县城城市规划建设占用的基本农田调出,同时测算各区县能够划入基本农田的潜力,确保分解的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全部都能落实,并合理设定基本农田保护率,确定调整后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分解既结合了耕地保护最新政策精神,从各区县主体功能定位、耕地质量、耕地人口承载压力、优先保护产粮耕地、建设用地发展占用等因素出发,又充分考虑各区县采煤塌陷损毁内基本农田面积、城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中新划入基本农田、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限制建设区范围内的耕地等因素,综合分析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和潜力,并对原保护比例较高的区县预留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合理设定基本农田保护率,分解结果较符合各区县实际(见附表3)。
  (3)建设用地规模指标分解
  以2014年各区县建设用地总规模为基础,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主要以历年城镇工矿建设用地年均净增加量、各区县GDP、主体功能区和&十三五&期间用地需求等4项因素为测算因子,将《省级方案》下达我市建设用地总规模净增加的面积分解到各区县。
  建设用地总规模指标分解既考虑了各区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主体功能区定位以及&十三五&用地需求等因素。同时又统筹考虑山南新区、煤化工基地、开发园区等区域发展需要以及&十三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高铁南站、商杭高铁、中安铁路等),综合确定建设用地总规模,分解结果较符合各区县实际(见附表4)。
  (4)其他11项指标分解
  依据《省级调整方案》下达全市的其他11项规划指标,参考《规划》指标分解思路和年实际执行情况对园地、林地、牧草地等11项其他规划指标进行调整(见附表5)。
  (二)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1、优化基本农田布局
  按照总体稳定、局部微调的原则,保持全市现有基本农田布局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与城市周边、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基本农田布局衔接,将现状地类为非耕地、因采煤塌陷损毁、市县中心城区规划建设占用的基本农田调出;同时将位于淮南市城市周边、凤台县和寿县城镇周边范围内新划入的基本农田调入,确保基本农田布局更优化、质量有提高。将基本农田分布集中度较高、基本农田所占比例较大,需要重点保护和整治的区域划定为基本农田集中区。
  2、优化基础设施用地布局
  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配套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优化基础设施用地布局。
  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打造立体交通网络,提高发展承载能力。大力推进商合杭铁路淮南段暨淮南南站建设,力争&十三五&末建成通车,新建中安铁路专用线、阜淮铁路电化、合蚌客运专线,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加快推进济祁高速建设,构建高速公路网,满足区域交通需求,大力实施联接合肥和周边城市国省道建设和改造升级,提升干线公路通达深度。加快推进毛集、凤台、潘集、八公山、田家庵、大通港区六个港区建设,打造江淮航运淮南枢纽港。结合区域国防安全、应急救援和公务航空需要,谋划通用机场布局。
  按照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合理安排水利设施用地。积极实施引江济淮工程、汤渔湖行洪区退建工程、淮干正阳关&峡山口段行洪区调整与改造项目和谢家集区唐山保庄圩等水利设施项目。
  3、优化城乡用地布局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适度扩张城市空间,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完善市域城乡空间体系,按照&东进南聚、西扩北优&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构筑&一主(中心城区核心区,是淮南市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两副(凤台县城和寿县县城)、四走廊(合淮同城产业走廊、淮蚌同核产业走廊、淮凤山水旅游走廊、淮寿历史文化走廊)&的空间结构。
  优化调整煤、电产业用地布局,合理增加新兴产业用地。&十三五&期间,关闭生产技术落后、缺乏安全措施和环境保护不符合要求的矿区;提高全市电力供给能力,新建潘集电厂项目、潘二塌陷水面光伏项目、二道河光伏项目等电力项目;合理增加机器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互联网+、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用地,加快以信息技术引领提升和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开展&智慧淮南&、&智慧企业&、&智慧园区&建设。
  4、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增强区域整体生态功能,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全面推进舜耕山、上窑山、八公山等&三山&生态修复与森林景观建设;加强高塘湖、瓦埠湖、焦岗湖等&三湖&湿地生态保育,合理开发湿地资源,维护全市林水生态安全格局。
  以确保生态安全为底线,在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禁止建设区基础上,将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风景名胜核心区、水源地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划入生态保护红线,严格用途管控。
  六、永久基本农田划定
  (一)城市(镇)永久基本农田划定
  1、淮南市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
  (1)工作部署
  日,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106个重点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共同研究提出了106个重点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初步任务,细化了推进划定工作的具体要求。
  (2)划定方案
  根据国土资源部下达淮南市城市周边基本农田核实举证初步任务,自2015年9月至12月,多次与市规划局正在编制的&多规合一&方案进行对接,对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案和核实举证成果进行了多次调整和补充完善。划定方案中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4080公顷,划定后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共7426.7公顷,占该范围内耕地总面积的60.25%;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拟划入面积占该范围内下发初步任务的80.12%,拟划入的面积与已有基本农田之和达到该范围内耕地总面积的95.17%。
  (3)布局形态
  本次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主要分布在田家庵区廖湾村、沿淮村、王巷村,山南新区三和村、大郢村、毛郢村,谢家集区隗店村、甘店村、山余村。该区域内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比较完善,耕地质量等级均高于全市平均耕地质量等级,且与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布局的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划定后该区域内基本农田可规划为中心城区农业观光区,同时结合舜耕山风景区将淮南市中心城区划分为三个组团,分别为山南新区、东部城区和西部城区。通过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构建城市生态屏障,对中心城区进行了有效的合围和隔离,有利于鼓励城市&跳出去、串联式、组团式&发展。划入的耕地质量总体符合要求,划定后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与周边天然生态屏障等,基本形成了城市开发的实体边界,符合两部规定要求。
  2、凤台县、寿县、潘集区城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
  (1)凤台县城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
  凤台县初步任务范围内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249.6公顷,划定后城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共4117.3公顷,占该范围内耕地总面积的64.56%;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拟划入面积占该范围内下发初步任务的36.15%,拟划入的面积与已有基本农田之和达到该范围内耕地总面积的90.33%。
  划定后,凤台县新划入的基本农田、原有规划的基本农田与凤台县城镇周边山、河、林、湖等天然生态边界,在城镇周边范围与中心城区之间形成绿色空间:东部以八公山区、潘集区行政界线、淮河水域为主;南部以寿县行政界线边界为主;西部以刘集镇、东风湖农场沿线基本农田为主;北部以桂集镇、凤凰镇沿线基本农田为主。
  (2)寿县城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
  寿县初步任务范围内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3992.07公顷,划定后城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共5452.9公顷,占该范围内耕地总面积的60.46%;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拟划入面积占该范围内下发初步任务的83.07%,拟划入的面积与已有基本农田之和达到该范围内耕地总面积的87.56%。
  划定后,寿县城镇周边基本农田东部以瓦埠湖为界,北部形成八公山山体屏障,西部、南部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构成城镇生态屏障,对中心城区进行了有效的合围和隔离。耕地质量等级均高于全县平均耕地质量等级,且与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布局的基本农田集中连片。
  (3)潘集区城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
  潘集区初步任务范围内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638.93公顷,划定后城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共3210.8公顷,占该范围内耕地总面积的69.12%;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拟划入面积占该范围内下发初步任务的39.97%,拟划入的面积与已有基本农田之和达到该范围内耕地总面积的91.26%。
  划定后,潘集区新划入的基本农田、原有的基本农田与城镇周边河流等天然生态边界,在城镇周边范围与中心城区之间形成绿色空间:东部以古沟乡的基本农田和泥河为主;南部以祁集乡的基本农田和淮河为主;西部以架河乡的基本农田为主;北部以田集街道的水域和基本农田为主。通过城镇周边基本农田的划定,构建起道道生态屏障,对中心城区进行了有效的合围和隔离,有利于鼓励城镇跳出去发展。
  (二)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
  根据《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10号)文件精神,城市周边范围内因重点建设项目急需落地或地类不符合划定要求等原因而确需对基本农田布局进行调整的,可以按照城市周边&范围不变、面积不减、质量不降&的原则进行局部微调,提供证明材料,在划定方案中予以说明。
  本次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布局调整主要是将&十三五&期间全市重点建设项目(淮南市城市水系综合治理工作项目、淮南市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项目以及淮南市矿业集团的天然气分输站阀室项目)用地涉及城市周边初步任务范围线内的48.59公顷基本农田调出。同时结合淮南市&多规合一&2020年的控制范围线,按照&范围不变、面积不变、质量有提高&的原则,在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初步任务范围内补划48.59公顷基本农田,确保城市周边基本农田布局更优化,更能符合淮南市城市发展的需求。
  七、中心城区调整
  (一)市中心城区调整
  现行规划中心城区控制范围包括田家庵区的安成镇、舜耕镇、三和乡、曹庵镇;大通区的九龙岗镇、洛河镇、上窑镇、孔店乡;谢家集区的李郢孜镇、唐山镇、望峰岗镇、孤堆回族乡、杨公镇;八公山区的八公山镇、山王镇,到2020年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65平方公里以内。
  本次规划调整完善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和控制规模与现行规划保持一致,主要依据全市多规合一和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合理调整各类用地布局。规划调整的技术路线是依据淮南市&多规合一&2020年的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拟将范围内水系、绿化、道路等零星、线型地块调整为允许建设区,将&多规合一&2020年的中心城区范围线内经济开发区高压走廊东部、高铁东站片区、淮南工业园区片区和大通区洛河片区划出,同时将淮南矿业集团部分采矿用地纳入中心城区范围,调整后淮南市中心城区控制范围线基本在淮南市&多规合一&2020年的中心城区控制范围线内。调整后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范围内允许建设区规模不增加,布局更优化。
  (二)县级中心城区调整
  淮南市县级中心城区主要包括凤台县、潘集区和寿县三个县级中心城区。本次县级中心城区调整的思路是依据县城总体规划和城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调整中心城区各类用地布局。
  1、凤台县中心城区调整
  现行规划中心城区控制范围主要涉及老城区城关镇,以及其西部的刘集乡、东部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部的城北乡以及南部的李冲乡的部分村。规划到2020年,中心城区总人口为25万人,建设用地总规模不超过3000.00公顷。
  凤台县中心城区调整主要依据凤台县城总体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控制范围线以内的布局为允许建设区,2020年中心城区控制范围线以外的布局为有条件建设区;结合凤台县城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将其范围内未举证的任务图斑布局为基本农田,已举证的批而未用、凤凰湖新区范围内地块调整为允许建设区。
  2、潘集区中心城区调整
  现行规划中心城区范围是本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发展备用地以及一定面积的生态绿地的总和,规划范围主要涉及田集街道的芦范、刘庙、田集、刘圩、杨圩、朱圩、杨田、李圩八个行政村。规划到2020年,中心城区用地范围为2507.37公顷,共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382.79公顷。
  潘集区中心城区调整主要依据淮南市潘集区规划布局允许建设区,同时结合凤台县城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将其范围内未举证的任务图斑布局为基本农田,已举证的批而未用、煤化工基地范围内任务图斑调整为允许建设区。
  3、寿县中心城区调整
  现行规划寿县中心城区控制范围为寿春镇、八公山乡和寿西湖农场的部分区域,规划范围东至东淝河,南至九龙集镇规划区,西至跃进河,北依北部古城墙。规划到2020年中心城区总人口将达到25万人,建设用地总规模1813.00公顷。
  寿县中心城区调整主要依据寿县&多规合一&和寿县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控制范围线以内的布局为允许建设区,2020年中心城区控制范围线以外的布局为有条件建设区;结合寿县城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将其范围内未举证的任务图斑布局为基本农田,已举证的批而未用、寿县工业园区范围内的任务图斑调整为允许建设区。
  八、土地整治安排
  (一)土地整治总体目标
  到2020年,全市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增加耕地数量不低于13600.00公顷,补充耕地质量不低于同期建设占用的耕地,农业综合能力逐年提高,土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土地整治重点区域
  依据各区县的土地利用结构和整治方向,将土地整治潜力较大、分布相对集中、基础条件较好的区域划定为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全市共划定3类3个土地整治重点区域。
  表1淮南市土地整治重点区域
  土地整治类型重点区域名称所在地
  农用地整理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区潘集东部、潘集西部、凤台中北部、毛集、谢家集南部、寿县中部
  土地复垦采煤塌陷综合整治区大通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潘集区、凤台县、毛集试验区
  土地开发低洼地整治区泥河沿岸低洼地、西淝河沿岸低洼地
  (三)采煤塌陷区综合整治
  1、采煤塌陷区概况
  淮南市矿产资源丰富,煤炭远景储量444亿吨,占全国煤炭储19%,占华东地区的32%,是国家重点建设的13个亿吨级煤炭基地之一。
  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极大地促进了淮南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产生了大面积的土地塌陷。根据调查和统计,截止2014年底,全市采煤塌陷区面积约20460.00公顷,其中塌陷耕地约12840.00公顷,目前仍以每年约2600公顷的速度塌陷,新增塌陷土地中耕地面积比重还将逐年加大。
  2、采煤塌陷区综合整治内容
  淮南煤矿区地跨淮河两岸,目前共有矿井总数为53个,其中大中型18个,小型35个。
  采煤塌陷区综合整治主要针对张集矿、顾桥矿等18对煤矿因开采引起的塌陷土地及塌陷引起的水体以及大通区闭坑煤矿塌陷区作为综合治理对象,以促进采煤塌陷区土地综合治理为主线,利用生态学的生态位原理、群落生态原理、食物链原理和环境协同进化原理,科学确定采煤塌陷区土地利用方向,探索适合淮南市塌陷区综合整治模式,以实现塌陷区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塌陷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3、采煤塌陷区综合整治模式
  (1)农业建设模式
  农业建设模式包括农业种植,水产养殖和生态农业综合养殖场等模式。
  农业种植模式主要是通过挖深垫浅、土地平整和健全配套设施,恢复土地可耕种能力也通过土壤改良,培育土壤肥力,提升土地产能。
  水产养殖模式主要是改造条件发展水产养殖,同时配套发展禽畜养殖、果树种植及农副产品加工,以水产养殖为主,综合经营种、养、加。
  生态农业综合养殖场模式主要是深积水区养殖鱼虾,栽藕或其他水产品,并修建禽畜饲养基地,深浅不一的塌陷地挖深垫浅、土地平整,改造成水田或旱田,种植农作物、建造林带或发展果品业,改进田间水利设施,形成多样化景观格局,养殖和种植业共同发展。
  (2)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
  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包括生态经济林、生态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和平原水库建设等模式。
  生态经济林模式主要是通过土地平整或轩石、粉煤灰等充填直林的区域,营造生态防护林、经济林,美化生态环境、涵养水源和护坡,增强景观多样性,发挥&碳汇&作用。
  生态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模式主要是利用深度塌陷积水坑构造生态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处理矿区生产和生活污水。
  平原水库建设模式主要是利用采煤塌陷和天然湖洼地等有利条件,建设平原水库,蓄滞洪水,根治水患。
  (3)生态景观建设模式
  生态景观建设模式包括生态园林、休闲观光农业和湿地公园等模式。
  生态园林模式主要是综合利用工程和生物措施,在水域中栽种各类观赏性植物,在平整后的土地上建造林带,在水塘周边布置园林椅,建造亭台楼阁等娱乐休闲场所,配套建设基础设施。
  休闲观光农业模式主要是通过综合改造采煤塌陷区的水面、洼地、坡地,建成集现代农业观光园区、旅游度假区、休闲娱乐区水上活动中心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休闲中心,充分发挥生态保育及休闲旅游的功能。
  湿地公园模式主要是针对采煤塌陷区的大量积水区域,建设湿地公园,维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特性和基本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市容、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休闲娱乐等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
  (4)园区建设模式
  园区建设模式包括生态工业园区模式和生活宜居区建设模式两种模式。
  生态工业园区模式主要是在稳沉塌陷区进行场地平整,完成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建成工业园区,发展工业项目。在非稳沉塌陆区,与发展三产相结合,回填塌陷地,建设易拆易建的轻钢结构版房,发展合适的项目。
  生活宜居区建设模式主要是通过统筹安排煤肝石的堆放与塌陷区的治理,利用发热量较低的煤肝石作填料,填充塌陷区造地,用于煤矿基建用地和压煤村庄搬迁的新村建设。
  4、采煤塌陷区综合整治项目安排
  &十三五&期间,全市将积极实施淮南市蔡家洼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逍遥湖生态公园)、淮南市南河湾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鸿烈湖生态公园)、淮南市九龙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九龙路矿遗址公园)工程、淮南市花家湖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采煤沉陷区水面漂浮式光伏新能源基地等采煤塌陷综合整治项目,调整利用采煤塌陷损毁的土地。
  九、重点建设项目安排
  (一)交通运输体系用地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集约高效的要求,优化各类交通用地规模、结构与布局,严格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标准,大力推广节地技术,完善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到2020年,形成以高等级公路、铁路、水运、支线航道为骨架,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1、民航用地
  谋划淮南通用机场,发展空中交通,打造全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与外界的全面交流。
  2、铁路发展用地
  规划期间,全市重点建设中安铁路专用线、商杭铁路、阜淮铁路电化、工矿铁路专运线等项目。
  3、公路发展用地
  规划期间,全市修建济祁高速建设、S102孤堆-毛集改扩建(PPP项目)、G206合淮路扩建二期形成全面带动市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公路运输网络。
  4、航运和港口发展用地
  规划期间,加快推进毛集、凤台、潘集、八公山、田家庵、大通港区六个港区建设,打造江淮航运淮南枢纽港,提高淮南航运和港口吞吐能力。
  (二)水利工程建设用地
  全面规划洪、涝、旱、渍综合治理,建立健全防洪、除涝、灌溉及管理体系;积极兴建骨干水源工程,增加水资源总量,按照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对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有效保护。
  规划期间开展引江济淮工程、汤渔湖行洪区退建工程、淮干正阳关&峡山口段行洪区调整与改造项目等重点水利工程。
  (三)电力建设工程
  提高对外输电服务水平,适当增加清洁电力能源的比重,积极推进潘集电厂、平圩电厂四期、潘二塌陷水面光伏项目、二道河光伏项目等项目建设。加强特高压通道建设,加快城乡电网建设,推进1000kv特高压站、500kv淮南孔店输变电工程等项目建设,不断优化各级网架结构、提高智能化水平。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加强全市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切实优化农村用电质量,构筑经济、优质、安全的新型农村供电体系。
  (四)环境建设工程
  加大城区污水治理,积极推进淮南市东部污水管网、淮南市西部污水处理厂、山南新区污水处理厂一期等项目建设,同时加强对采煤塌陷区生态环境修复,开展淮南市蔡家洼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逍遥湖生态公园)、淮南市花家湖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淮南市袁庄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工程等重大环境建设工程。
  十、保障措施
  (一)尽快落实规划调整完善工作
  按照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统一部署,根据上级下达规划控制指标,以二次调查和规划中期评估成果为基础,尽快完成市级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成果编制,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后,报国土资源部审批。
  同时,加快县、乡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编制工作,成果编制完成后,报原规划审批机关批准实施。
  (二)协同推进&多规合一&与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中,要充分与全市&多规合一&和城市规划相衔接,并结合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做好中心城区和各区县级中心城区用地布局,重点安排好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和基本农田布局,同时落实好重点建设项目和城市扩展边界,为经济社会发展预留空间。
  (三)完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
  完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从建立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共同责任机制;加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合理布局产业结构;加大对建设用地总量调控力度,重点优化城镇用地内部结构;充分挖掘存量土地潜力,推行旧城改造制度创新;加大对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力度;结合新农村建设,集中规范农民建房,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我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四)同步更新规划数据库
  结合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统筹安排和同步更新规划数据库,重点更新规划(调整)图层,严格落实国家和省下达我市规划控制指标,确保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建设用地总规模等指标符合要求,做到图、数和实地一致,保持规划数据库的现势性。
  附表:
  附表1淮南市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调整表
  指标名称原规划目标年规划调整基期年规划调整目标年差值
  一、总量指标(单位:公顷)
  耕地保有量00.00-6604.74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3.
  园地面积.-34.66
  林地面积.3.31
  牧草地面积66.67-23.87
  建设用地总规模7.998.80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2.810.38
  城镇工矿用地规模0.645.76
  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4.188.42
  二、增量指标(单位:公顷)
  新增建设用地规模.151.56
  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850.91
  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904.68
  土地整治补充耕地规模.074.53
  三、效率指标(平方米/人)
  人均城镇工矿用地124.-10.20
  附表2淮南市耕地保有量调整方案
  单位:公顷
  区县调整前2014年现状调整后
  大通区5.
  田家庵区6.
  谢家集区9.
  八公山区.
  其中:凤台经济开发区、李冲乡.
  潘集区8.
  凤台县6.
  毛集实验区7.
  寿县84.94
  全市00.00
  附表3淮南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调整方案
  单位:公顷、%
  区县调整前调整后增减情况(&)
  面积比重面积比重面积比重
  大通区.4..11
  田家庵区
  谢家集区.0..20
  八公山区623.50-2.43
  其中:凤台经济开发区、李冲乡951...97-3.23
  潘集区.7.85-.47
  凤台县.6.85-.87
  毛集实验区-690.010.11
  寿县4.3.-0.91
  全市4.2.-2.04
  附表4淮南市建设用地总规模调整方案
  单位:公顷
  区县调整前2014年现状调整后
  大通区.
  田家庵区.
  谢家集区.
  八公山区.
  其中:凤台经济开发区、李冲乡909.
  潘集区3.
  凤台县6.
  毛集实验区.
  寿县3.
  全市7.
  附表5淮南市调整后其他11项指标
  单位:公顷、平方米
  区县园地
  面积林地
  面积牧草地面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规模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人均城镇工矿用地
  大通区134..027.334.872..95
  田家庵区227..337.731.165..50
  谢家集区250..444.34...66
  八公山区..002...39112.15
  潘集区6..264.505.40.26
  凤台县141..414.545.19.25
  毛集实验区5.....92
  寿县349..308.736.312.36.31
  全市....00126.00
  附表6淮南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单位:公顷
  类型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建设年限项目用地涉及县(区)
  总规模其中新增建设用地其中
  占耕地
  1.能源朱集东矿东风井项目新建.潘集区
  淮南市煤制天然气项目新建..50凤台县
  新集一矿安全改造工程改扩建.凤台县
  新集三矿西风井新建.251.000.70凤台县
  杨村矿井及选煤厂项目新建.凤台县
  连塘李矿井及选煤厂新建.凤台县
  顾桥矿南风井工程新建.凤台县
  顾桥生活服务中心新建.凤台县
  顾桥仓储配送中心新建.凤台县
  顾桥瓦斯综合利用新建.502.001.40凤台县
  顾北矿新建.凤台县
  张集煤矿二期工程新建.凤台县
  张集煤矿东风井工程新建.753.002.10凤台县
  张集煤矿西风井工程新建.凤台县
  丁集矿新建.凤台县
  顾桥矿新建.凤台县
  顾桥矿东风井新建.506.004.20凤台县
  顾桂深部井新建..30凤台县
  连塘李车站新建.132.501.70凤台县
  谢一矿望峰岗矿井新建.753.002.10谢家集区
  潘一煤矿(东区)扩建工程改扩建.潘集区
  潘四东矿新建.潘集区
  1.能源潘四西煤矿新建.潘集区
  潘一东矿井新建.潘集区
  潘一深部井新建..30潘集区
  潘三深部井新建..30潘集区
  朱集东矿井及选煤厂新建.潘集区
  朱集西矿井及选煤厂新建.潘集区
  新庄孜矿高技改改扩建.753.002.10八公山区
  合成氨老系统改造改扩建.田家庵区
  50万吨浓硝酸扩建改扩建.田家庵区
  100万吨纯碱改扩建改扩建.255.003.40田家庵区
  100万吨卤水制盐新建.255.003.40田家庵区
  碳酸二甲酯新建.潘集区
  对氨基苯酚新建.潘集区
  400万吨甲醇转烯烃新建..70潘集区
  300万吨合成油新建..00潘集区
  20万吨醋酸新建.潘集区
  4万吨聚甲醛新建.潘集区
  100万吨二甲醚新建.潘集区
  循环经济煤化工新建..70潘集区
  潘三深部井项目新建.潘集区
  顾桥深部井项目新建.凤台县
  淮凤路改建.075.600.44八公山区
  S102孤堆-毛集改扩建(PPP项目)改扩建..04谢家集区、寿县、凤台县、毛集区
  凤毛快速通道(PPP项目)新建.凤台县、毛集区
  2.交通宁洛高速淮南连接线新建.凤台县、潘集区
  淮南通用机场新建.凤台县、潘集区
  淮河隧道新建.609.605.76田家庵区、潘集区
  中安联合铁路站场及专用线项目新建.潘集区
  煤化工大道延伸段项目新建.潘集区
  淮南港综合码头及铁路专用线项目新建.潘集区
  天然气蚌埠至合肥干线项目山南站新建.001.000.60山南新区
  G206合淮路扩建二期扩建.769.764.80田家庵区、山南新区
  中安铁路专用线新建.潘集区
  S339淮阜路泥河-贺疃新建.潘集区
  S408潘姬路田集-姬庄子新建.潘集区
  G206洛曹路改扩建改扩建.
  G206上窑段街西坡度改造改扩建.
  S203淮六路升级改造改扩建.寿县
  S242上庄路新建.69128.69寿县
  S310寿县段改建.70寿县
  济祁高速公路新建..50凤台、寿县
  潘集区域国省道改造改扩建.潘集区
  淮南-新桥国际机场快速通道新建.
  淮南综合客运枢纽项目新建.
  商合杭铁路寿县段(站)新建.寿县
  寿县高铁站综合停车场新建.104.882.93寿县
  合蚌客运专线新建..30大通区
  商杭铁路新建.谢家集区、田家庵区、大通区、毛集实验区
  2.交通阜淮铁路电化新建..17
  淮南铁路电化新建.
  潘谢矿区铁路改扩建改扩建..30潘集区、凤台县
  工矿铁路专运线新建..20潘集区、凤台县
  潘集交接口改扩建改扩建.潘集区
  田集站至平圩电厂铁路专线新建.潘集区
  合淮阜公路新建..90毛集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田家庵区
  沿淮高速公路寿县段新建..22寿县
  淮蚌公路新建..60大通、田集
  淮滁公路新建.大通区
  高速引线扩建改扩建.502.001.40毛集实验区
  206国道改线改扩建.大通区、田家庵区
  G237寿六路升级改造新建.38158.38寿县
  G328寿霍路改线项目新建.36111.36寿县
  S244李木路寿县段新建.4343.43寿县
  S345古小路寿县段新建.099.09寿县
  S458茶三路寿县段新建.2525.25寿县
  合淮城际快速通道新建..60毛集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田家庵区
  淮南九龙大道新建.大通区
  烟汕线新建.大通区
  临叶路新建.八公山区、凤台县
  淮界路新建..50凤台县、潘集区
  洛河至阜阳公路新建..00大通区、潘集区、凤台县
  淮六路新建..50田家庵区、谢家集区、
  2.交通舜耕大道新建&&&&&&大通区、田家庵区
  淮南大道新建..90谢家集区
  淮上淮河大桥新建..40潘集区、大通区
  淮南淮河二桥新建.田家庵区、潘集区
  凤台淮河二桥新建&&&&&&凤台县
  孔李大桥新建.潘集区
  淮南市城市外环路新建.田家庵区、大通区、
  淮舜南路新建&&&&&&田家庵区
  朝阳东路延伸段新建.大通区
  淮南东站站前路新建.大通区
  凤台港区新建.凤台县
  毛集港区新建.毛集实验区
  潘集港区新建.潘集区
  八公山港区新建.812.251.60八公山区
  田家庵港区新建.田家庵区
  大通港区新建.251.000.70田家庵区
  瓦埠湖大桥及连接线(PPP项目)新建.648.645.18寿县
  3.水利港河闸移址重建项目新建.959.955.97凤台县
  西淝河复航工程新建.凤台县
  淮河水上综合服务区新建.369.895.93
  淮南港口码头新建项目新建.
  安徽省淮河流域西淝河等沿淮洼地治理应急项目(淮南片)新建.
  3.水利淮干正阳关&峡山口段行洪区调整与改造项目改扩建.
  淮干一般堤防加固(淮南片)新建.
  董峰湖行洪区改造项目改扩建..40凤台县
  废弃灯草窝及上六坊堤废弃工程新建&&&&&&潘集区
  淮北大堤加固(淮南段)新建..30潘集区
  废弃下六坊堤工程新建&&&&&&潘集区
  石姚湾行洪堤退建工程新建..60潘集区
  洛河洼行洪区退建工程新建..60大通区
  汤渔湖行洪区退建工程新建0.11.70潘集区
  人饮工程新建.255.003.40潘集区
  淮河干流航道安徽段整治新建.寿县
  城北湖综合治理新建..90凤台县
  凤台县新城区圈堤新建.259.006.20凤台县
  架河、港河、焦岗湖重点平原洼地治理世行贷款项目新建.潘集区
  西淝河等沿淮洼治理应急项目新建.凤台县
  西淝河南堤岳张集段退建工程新建.凤台县
  淮河凤台蓄洪与水源工程新建.凤台县
  大型泵站更新改造项目朱集站新建.250.200.10谢家集区、大通区、
  大型泵站更新改造项目禹王站新建.380.300.20凤台县
  谢家集区唐山保庄圩新建.561.250.75
  瓦埠湖、寿西湖行蓄洪区等沿淮洼地
  治理工程新建.6744.67
  淮淠河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新建.3313.33寿县
  江淮运河码头新建.寿县
  淮河、淠淮、东淝河航道升级改造改扩建.寿县
  平圩电厂综合码头项目新建.潘集区
  引江济淮工程新建..19
  4.电力潘集电厂项目新建.潘集区
  杨村煤矸石电厂新建.凤台县
  凤台电厂新建.凤台县
  田集电厂新建.凤台县
  潘集电厂新建.潘集区
  平圩电厂三期扩建改扩建.潘集区
  平圩电厂四期新建.潘集区
  1000kv特高压站新建.潘集区
  500kv淮南孔店输变电工程新建.470.400.30大通区
  平圩电厂储灰场用地新建..50潘集区
  凤台电厂灰场新建..80潘集区
  洛河电厂三期新建.大通区
  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一厂新建.531.300.90八公山区
  潘集电厂配套设施项目新建.595.593.41潘集区
  潘集电厂灰场项目新建..48潘集区
  平圩电厂三期灰场项目新建.潘集区
  潘二塌陷水面光伏项目新建.潘集区
  新庄孜电厂光伏项目新建.八公山区
  二道河光伏项目新建.谢家集区
  安丰镇350MWP渔光互补太阳能光伏发电站新建..53寿县
  寿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新建.006.804.15寿县
  5.环保曹岭湖生态修复一期新建.田家庵区
  十涧湖城市湿地公园&环湖路新建.335.333.25田家庵区、谢家集区
  长青煤矿生态修复新建.田家庵区
  污水处理厂新建.潘集区
  净水厂建成.008.004.88潘集区
  大通生态修复利用园区绿茵里等项目新建.田家庵区
  世行贷款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项目新建.00116.00
  淮西湖公园生态修复(1、2期)新建.谢家集区
  淮南市蔡家洼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逍遥湖生态公园)新建.八公山区
  淮南市南河湾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鸿烈湖生态公园)新建.谢家集区
  淮南市九龙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九龙路矿遗址公园)工程新建.大通区
  淮南市袁庄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工程新建.潘集区
  淮南市花家湖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新建.毛集区
  潘谢矿区塌陷湖水系整治贯通工程新建.凤台县、潘集区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新建.238.005.50凤台县
  淮南市东部污水管网新建.891.000.70全市
  淮南市西部污水处理厂新建.350.300.20谢家集区
  淮南市污泥处置项目新建.541.300.90田家庵区、八公山区
  山南新区污水处理厂一期新建.654.503.10田家庵区
  5.环保淮南市东部中水回用新建.322.301.60田家庵区
  采煤沉陷区水面漂浮式光伏新能源基地新建.凤台县、潘集区、毛集区
  瓦东干渠生态廊道及井河坝水库生态公园建设新建.寿县
  淠(河)淮(河)生态经济带新建.寿县
  6.旅游长山水库景区新建9.9422.36田家庵区
  舜耕山文化主题公园新建.
  淮南子剪纸博览园新建.
  中国历代古墓葬展示园新建.
  创意设计集聚区新建.
  上窑古镇工程项目新建.
  高塘湖水上运动休闲中心新建.
  大通&万人坑&教育观改扩建改扩建.
  九龙岗城市记忆项目新建.
  上窑红色旅游区新建.
  春申君战国文化产业园和淮西湖采煤沉陷区修复综合开发新建.
  淮南工矿体验乐园新建.
  古墓丽影主题公园新建.
  淮南花鼓灯艺术园新建.
  非遗文化产业园新建.
  推剧传承创作展示基地新建.
  淮上明珠旅游区茨淮知青园新建.
  淮南子养生温泉度假区新建.
  6.旅游后湖生态园新建.
  寿县古城旅游区新建.
  安丰塘历史文化旅游区新建.
  寿州欢乐大世界新建.676.332.28寿县
  寿春城考古遗址公园新建.寿县
  八公山旅游综合开发建设区新建.87&&&&八公山区
  焦岗湖生态旅游项目新建.49&&&&毛集实验区
  十涧湖湿地公园一期新建.田家庵区、谢家集区
  淮西湖公园新建.95&&&&谢家集区
  洛涧湖公园新建.56&&&&大通区
  7.其他淮南市华山老年公寓项目新建.706.704.02八公山区
  淮南市八公山老年公寓项目新建.093.091.85八公山区
  八公山区八公山镇公益性公墓项目新建.403.401.70八公山区
  八公山区山王镇公益性公墓项目新建.403.402.04八公山区
  柏家山经营性公墓项目新建.八公山区
  老鹰山生态陵园项目新建.八公山区
  淮南市寿县殡仪馆新建.676.676.67寿县
  淮南市寿县陶店乡回族敬老院新建.270.270.15寿县
  毛集镇养老服务中心项目改建.331.060.64毛集实验区
  夏集镇养老服务中心项目扩建.000.800.48毛集实验区
  焦岗湖镇养老服务中心项目新建.670.570.34毛集实验区
  毛集镇公益性公墓项目改建.731.701.02毛集实验区
  市级老年公寓新建.302.641.58山南新区
  煤化工基地综合服务区项目(拆迁安置、商业服务等)新建..03潘集区
  煤化工基地综合配套园项目(机械制造、化工装备、环保设备等)新建..47潘集区
  塌陷村庄安置用地新建..96凤台县、潘集区
  7.其他淮南国家气象观测站新建.440.380.13大通区
  淮南市气象灾害预警服务中心新建.331.150.51大通区
  淮南市气象雷达中心新建.320.320.30大通区
  中安联合煤化工项目新建..00潘集区
  淮南市第一省级粮食储备库恢复重建新建.400.400.00田家庵区
  毛集粮食产业园新建.803.800.00毛集试验区
  中储粮淮南直属库新建.寿县双桥镇
  寿县永良粮食发展有限公司扩建.334.334.33寿县双桥镇
  安徽六安双墩国家粮食储备库寿县分库扩建.002.000.00寿县三觉镇
  新桥韩国工业城新建.寿县
  蔡城塘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新建.大通区
  淮南港皖江物流项目新建.
  总计0.
Copyright & 2015 www.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安徽省淮南市人民政府
承办:淮南市人民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地址:淮南市山南新区政务中心A座一楼
邮编:232001
建议浏览分辨率: IE8.0以上将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2021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