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现代新会农业基地课改基地如何做

广西田东县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开发研究所
语文主题学习”踏出课改实验的新
来源:未知& &&时间: 08:33
点击上方“号”能够订阅哦!佛冈县城北中学的讲堂讲授,从七年级语文学科的“语文主题进修”起头。为自创先辈经验,深切研讨学校语文讲授具有的问题,鞭策“语文主题进修”的成功开展,达到提高语文讲堂讲授质量的目标,近日,城北中学邀请了佛冈县教研室严炳阳教员和佛冈县第一小学的罗燕芳教员,在小会议室进行了一场“语文主题进修”讲授的分享、会商、交换勾当。罗教员的分享,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员们纷纷把在“语文主题进修”讲授实施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和迷惑,斗胆提出,并进行了强烈热闹的会商。最初,潘副校长对本次勾当进行总结:“语文主题进修”尝试研究是讲堂的必然。此次勾当,踏出了我们学校讲堂尝试的新征途。她要求七年级语文备课组要高度注重此项尝试,加强组织带领,让“语文主题进修”在课改的道上大放异彩!勾当由主学的潘丽云副校长掌管,七年级语文备课组的全体教师参与了勾当。勾当一起头,教研室严教员环绕市、县教育局对语文主题进修的注重程度、阅读能力在测验、提拔学生语文素养中的感化等方面明白了语文主题进修的主要性,但愿学校的语文科组要统筹筹谋;教员要以此为契机,不竭进修,敢于测验考试,勇于打破成规讲授;尝试学校之间要加强交换、分工合作,最初实现资本共享,从而鞭策佛冈县初中语文教育再上新台阶。她认为“语文主题进修”为我们熟知的语文讲堂讲授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通过在语文讲授中开展大量的阅读、自主的进修,改变了保守的语文讲授方式,培育了学生乐于读书、长于进修的习惯,建立了学生神驰和喜好的语文讲堂,让学生的语文能力获得进一步成长。其后,佛冈一小的罗教员以《我和语文主题进修》为题,把她在“语文主题进修”讲授实践过程中收成的点点滴滴,别离从认识、做法与反思三个方面细致地与教员们分享。
下一篇:没有了新高考来了中学应该怎么办?为课改做顶层设计_高三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42,785贴子:
新高考来了中学应该怎么办?为课改做顶层设计收藏
来源:选师无忧官方网站:2014年,“国家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上海市、浙江省率先成为试点,将在2017年迎来新高考(精品课)。按照改革方案的部署,到2021年,全国大部分省份将实行新高考。无疑,全国各地的高中或早或晚,都必须进行课程改革,以应对高考的巨大变化。新一轮高考改革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扩大了教育的选择性,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和考试选择权。对于高中来说,学生走班上课、教师分层教学、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将成为新常态,这些都要求高中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结构,真正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尊重学生的学习选择,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锻炼平台。高中新课改启动时,有人预言高中教育将面临洗牌,而高考改革将洗牌的力度加大。未雨绸缪,而且主动拥抱改革的学校必将在新的秩序中占据优势。重庆市第十八中学(以下简称重庆十八中)就是这样的一所学校。由于及早布局,率先改革,成绩突出,已经打破了旧格局,为中学课改做了很好的示范。明晰理念,为课改做足顶层设计新高考的导向非常明确,就是引领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回归育人的本真追求,尊重学生的选择,丰富学习经历,发展自主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由评价改革倒逼学校走出应试教育的困局,促使学校形成自己的特色,积淀学校文化。这是新高考的一个价值取向。重庆十八中的课改并非出于新高考的倒逼,而是学校领导者强烈的教育使命感和责任感的驱使。学校校长罗丞说,教育是影响和培养人的过程与活动,需要坚守公益品格,更要坚持素质教育方向,培养健康、独立、文明、仁爱的学生。重庆十八中以“海纳百川、德建名齐”为校训,把“树本砺新”作为学校的核心办学理念,致力于“为成就每一位学生的未来服务”。“海纳百川”意指豁达大度、胸怀宽广、兼容并蓄、厚积薄发,罗丞解释说,“它代表了一种开放创新的思想、一种求贤若渴的愿望、一种众志成城的决心、一种崇尚一流的意境。”“德建名齐”意思就是品德高尚可以建立功名伟业,行为端正可以成就理想目标。学校以这样的校训激励师生放大人生的格局,做理想远大、品德和行为高尚的“高贵之人”。树本,就是要抓住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之本、促进师生发展之本。砺新,即以磨砺出新。重庆十八中的领导班子认为,创新并非无根由的突发奇想,不是在空中建花园,而是做实实在在的事情。学校提出,真正的教育创新就在日常细节之处,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淋漓尽致”,所谓创新精神,就是永无止境地去探索如何更好地把一件十分具体的事情高效率高质量完成的一种精神。在明确的办学思想的指导之下,重庆十八中对课改从目标到路径、策略做了系统而具体的设计规划。比如,学校确立了建设“生本课堂”的目标与实施办法,以此保障学校的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改变教师一堂课一讲到底的教学方式。再如,学校制定了《重庆十八中深化课程建设三年规划方案》,打造“四C”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在选修课的开设、课外活动的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安排等方面,逐渐形成有序、固定、特色的课程计划和课时安排;学校实验室的开放、图书室的利用、自主管理和心理剧表演等精品社团的开设、校园足球和管乐团等艺体项目的打造、海量阅读和校园晨练的开展、走班制等,也积累了经验,形成了学校优质而富有特色的课程群。重庆十八中的经验表明,高中课改必将走向深入:一是课改进入“融时代”,即将从单一走向多元,走向整体,集中体现课堂、课程、管理、文化的融合和共进。二是课改进入“学时代”,即所有改变都要基于学生“学”的服务和支持。三是课改进入“微时代”,微改革、微课堂、微创新、微课题、微研究将成为常态。四是课改进入“E时代”,互联网技术必将对传统的课堂模式和学习方式产生影响。五是课改进入“核心素养时代”,要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改革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中课改,需要学校领导者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的心态、开放的思维,而最为关键的,就是需要理念的转变与清晰,要从全局、长远为学校发展作出定位,系统设计课改。建构分层次、有选择的新课程体系新高考“全科覆盖”,却“分类考查”,因此,未来高中将不会再有所谓的一成不变的标准化课程表,取而代之的将是不同学生的个性化课程表。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让更多的学生发挥好特长——这样的办学目标将会让中学形成适合本校学生的分层次、有选择的新课程体系。重庆十八中将改革分为过渡期和发展期。在2015年~2017年的过渡期内,学校制定了三年规划实施方案,为顺利过渡到良性发展特别是新高考背景下的走班选课奠定基础和积累经验。学校通过顶层设计、总体规划,提出了“四C”课程建设方案,全面丰富“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精品化、社团活动课程化、人才培养多元化”的课程设置要求。“四C”课程即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社团活动课程和多元化人才培养课程,分别对应重庆十八中的“树本课程”“砺新课程”“海纳课程”和“百川课程”。过渡期内,学校首先对高一年级进行课程改革。具体措施为:第一、保留行政班级,在行政班级进行大多数科目的教学,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精品课)三科,文科班的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理科班的政治、历史、地理三科,以及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其他科目。第二、保留文理分科,对理科班的物理、化学、生物和文科班的政治、历史、地理实行分层走班。第三、结合学校分层教学的探索实践,通过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整合和丰富国家课程、校本选修课程和社团活动课程,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激发学习潜能,发展特长,培养创新能力。“树本课程”即国家课程校本化。学校将国家课程整合为三级目标,主要实施分层教学,辅以走班教学。一级目标即必修课程规定的课程目标,注重基础夯实;二级目标是在完成一级目标的基础之上进行适度拓展提升,由学校自定目标;三级目标是在二级目标的基础之上进行拔尖培养,由学校自定目标。“砺新课程”即校本课程精品化。学校对原有的60多门选修课进行了重新规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分阶段打造学习的精品课程,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发展一项体艺爱好,形成一项兴趣特长。学校统一组织学生选课,于每周三下午第三节课,采取选课走班的方式进行授课。“海纳课程”即社团活动课程化,旨在鼓励学生在课余的社团活动中广泛涉猎,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优势特长,提高综合素质。学校的社团活动有专业化指导,而且实行学生的自主化管理,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学校要求,除初三、高三两个毕业年级之外,其余年级的学生每周安排两个下午的第四节课进行社团活动。“百川课程”是针对学校的“砺新人才培养计划”,在奥赛、学科夏令营、大学先修课程、学生研究性课题、艺术、运动等方面,投入优势研发力量,探索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我们有理由相信,分层、多样、优质的课程建设将会让“钱学森之问”在不远的将来成为历史,因为新课程的教育模式给了学生充分的选择空间、发展平台、专业指导,有利于学生去认识自我,自我教育,自主发展,完全发展。转变教学方式,建设新课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近日公布,从关注知识技能的“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体现了时代发展对于人才要求的变化。作为学校教育核心的课堂教学,也必须转型,不能再继续满堂灌、题海战。重庆十八中提出了建设“生本课堂”,让教学真正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不仅仅是学习学科知识,还要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展示能力、质疑能力、辩论能力等。学校指导教师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以一堂课40分钟为例,教师讲授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15分钟,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讨论时间不得少于25分钟),优化教学方式(探索实践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等方式),精选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讲授式、演示法、实验法、讨论式、问题式等多种方法),改革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成为常态),赋予学生充分的话语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生本课堂基本的课堂环节为:1.情境导学(激发兴趣,完成导学案,检查完成情况)5分钟;2.尝试汇学(学生尝试理解、解决问题,展示)10分钟;合作共学(学生互帮互助,共同理解和进步)10分钟;点拨激学(精讲点拨,开拓思路)5分钟;达标创学(检查达标情况,创生新的问题 )10分钟。学校要求各个教研组结合本学科的特点,进行生本课堂学科教学模式的探索;教师个人依据自身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教学风格、学术定位等,在“共性”的生本课堂的基础上,施展才华,打造个性化课堂。为了让教师尽快转变观念,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学校对教学常规环节进行日常的监督检查,纳入每月学校工作通报;开展日常随堂推门听课,深入课堂了解教师教学现状;组织学生进行满意度调查和座谈会,倾听学生的意见,并集中反馈给教师,进行调整改进;开展全体教师的教学联评诊断活动,探索适应不同层次班级的生本课堂建设。学校每一位教师都要在自己学习、实践和思考的基础上,写出自己成功的课堂教学案例,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感悟,并向学校提交自己的报告,供大家学习交流。重庆十八中还启动了“数字化学习空间与家校互动模式探索”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建成学校的“智慧云”服务平台,与区教委“数字化教师工作坊”“数字化终身学习港”“数字化管理服务站”等平台“无缝衔接”,推动了课堂教学和校本教研信息技术应用的常态化,提升了教学信息化的层次,以技术创新了课堂的形态。探索适应新高考的管理与教师团队建设重庆十八中为了适应学校发展以及课程教学的变化,在管理当中实行简政放权,进行了扁平化、精细化管理探索,践行“策必广益,行必专精”的管理理念,切实提升管理者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逐渐形成“人人有事干,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管,定岗定位准确,目标责任细化,要求精益求精,考核及时严格”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文化。学校深化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探索了低职高能高聘、高职低能低聘、设立首席教师、评选星级教师、多元评价师生、绩效多元考核等新办法;形成了“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配合区教育部门开展干部教师轮岗交流,充分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行教师业绩多元评价,做到了平时有记录、考核有结果、情况有反馈,注重平时与学期、过程与终结、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考核客观公正,让教师焕发干事创业的热情。新高考要求学生及早进行学习规划,增强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能力,提高选择考试科目和报考专业的能力,这就给了教师的一个新挑战:提升学生生涯规划指导能力。为了适应管理和专业能力提升的要求,重庆十八中加强了干部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个勤奋好学、精神振奋、团结协作、工作突出、廉洁自律的强有力的管理团队。学校要求管理者树立学习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和勤廉意识,在管理工作中追求一流,既要立足“常态”,又要追求“常新”,更要突破“常规”。学校对干部学习常抓不懈,通过专题培训、影子培训、微培训、项目式培训等培训方式,有计划、定期地落实干部培训工作,不断提升管理干部的决策力和执行力。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加强后备干部培养,让更多的青年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教师的学科素养、专业水平决定了学校课程建设、课堂建设的高度、深度和效度。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重庆十八中系统建构教师专业提升体系,让教师有更加多元、更加丰富和更可选择的成长平台。比如,坚持每月的政治理论学习制度,以师德建设为核心,进一步加强教师的人格修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激发教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教职工热爱学校、乐于奉献的主人翁意识,践行“为成就每一位学生的未来服务”的教育理念。再如,学校搭建了全员培训、国培、校本培训、中国名校行、师徒结对、集体备课、生本课堂教学大赛、励新讲坛、班主任论坛等平台,引领广大教师成为终身学习、有思想、有问题意识、懂得现代教育手段、有慎独精神的教师。完善的机制,正确的导向,激发了教师对课改的内在自觉——重庆十八中的教师团队具备“求真”的学生观,追求“人性”的崇高;有“务实”的教师观,将“服务”落实到底;有“向善”的教学观,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天职”;增强“生命”的课堂观,用生命润泽生命。新高考不仅是高等学校选拔人才的重大变革,更会倒逼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模式的转型。而重庆十八中的深度课改为我们展现了未来中学的一种新常态,其在课改中的开拓性探索经验值得认真关注与研究。更多内容请关注选师无忧官网!
好的话剧,坚决不能错过,价格也很重要!
现在还没到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课改实验的具体实施步骤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课改实验的具体实施步骤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课改专题#以后中小学要如何上课?看看教育厅的“课改”金牌(校长必读,家长必知!)_庆来学校-爱微帮
&& &&& 【课改专题】以后中小学要如何上课?看看教…
今年3月底,省教育厅下发《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全省各设区市、县(市、区)在2015学年选择部分学校率先启动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明年全面实施。小课只有15分钟,大课居然长达半天......新课改的重点在哪里?如何设计课程改革路径,如何实施保障?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连下四个文件,分别就“幼小衔接教育”、“拓展性课程建设”、“科学课程改革”以及“课程整合实施”等出台指导意见。这四个文件,犹如四道“课程改革”的金牌,解答了众多校长、老师的疑惑,同时也解除了部分家长的担忧。(家长请看整理出来的亮点,校长和老师请看完指导意见全文)幼小衔接教育亮点大班下学期安排“参观小学”、“邀请小学生、小学教师来园交流”、“学做小学生”等主题活动(去年,宁波牛娃曾经组织过类似活动,今年还将继续组织,欢迎各小学、幼儿园与宁波牛娃联系)大班下学期可增加集体活动次数和规则游戏比重,逐渐缩短自由游戏和午睡时间。大班下学期增设模拟小学学习情景的活动区域,指导家长在家中和孩子一起布置独立的学习和阅读空间,营造安静的学习氛围。适当延长拼音教学时间,提倡在课文阅读教学中逐步巩固拼音技能。不进行“拼音过关”测试,不组织口算比赛。有条件的学校可进行学科课程整合教学,班额较小的学校可实施低年级包班教学。可以把学具、学生作品、课外读物等放置在小学教室。根据教学需要灵活摆放课桌椅。关于做好“幼小衔接”教育的指导意见关于做好“幼小衔接”教育的指导意见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要求,引导学校和家庭遵循教育规律和儿童成长规律,切实减轻幼儿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业负担,避免幼儿园“小学化”,不断提高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教育质量。二、具体要求(一)对幼儿园的要求。  1.不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不学习拼音,不练习写字和计算,不提前大量识字。  2.开展“幼小衔接”主题活动。大班下学期安排“参观小学”“邀请小学生、小学教师来园交流”“学做小学生”等主题活动,让幼儿提前了解和体验小学生活,萌发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3.重视培养幼儿倾听和阅读习惯。结合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引导幼儿对文字符号产生兴趣,养成认真倾听、专心阅读的良好习惯。关注幼儿书写、绘画姿势,随时提醒和纠正不良坐姿和执笔姿势。  4.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意识。家园协力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自我保护和时间管理、物品管理的能力,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5.适当调整幼儿的作息安排。大班下学期可增加集体活动次数和规则游戏比重,逐渐缩短自由游戏和午睡时间。  6.调整活动室的空间布局。大班下学期增设模拟小学学习情景的活动区域,指导家长在家中和孩子一起布置独立的学习和阅读空间,营造安静的学习氛围。  7.安排“幼小衔接”专题家长会。大班下学期适时开展“幼小衔接”宣传活动,缓解家长焦虑情绪,指导家长做好孩子的入学准备工作。(二)对小学的要求。  1.坚持学科知识“零起点”教学。准确把握一年级尤其是一上学期的学习要求,根据学情整合、优化教材内容。适当延长拼音教学时间,提倡在课文阅读教学中逐步巩固拼音技能。不进行“拼音过关”测试,不组织口算比赛。  2.开展“新生入学”主题活动。在一年级新生中开展“熟悉校园”“认识同伴和老师”“了解学习科目”等主题活动。  3.放缓入学初始阶段的教学进度。九月份为一年级“幼小衔接月”,着重从作息时间、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与幼儿园对接。一年级要适当延迟到校时间、缩短课时长度、放慢教学进度,保证孩子的睡眠、运动和休息时间。  4.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低年级教学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专注阅读、大胆发言、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等学习习惯。重视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  5.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经常提醒学生及时整理学习用品、合理安排时间、及时增减衣服、按需喝水和如厕、熟记家人联系方式等。  6.适当借鉴幼儿园教育方式。低年级课堂教学活动应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倡导游戏化学习、做中学。适时安排课中操。  7.倡导课程整合教学。有条件的学校可进行学科课程整合教学,班额较小的学校可实施低年级包班教学。  8.创设充满童趣的班级环境。可以把学具、学生作品、课外读物等放置在教室。根据教学需要灵活摆放课桌椅。  9.建立“幼小衔接”教研机制。倡导一年级教师定期观摩幼儿园活动,了解幼儿园课程内容和幼儿学习方式。  10.合理配备一年级教师。合理搭配一年级各科教师,选择有班级管理经验的教师担任班主任。  11.搭建家校沟通平台。建立与完善家校合作细则,通过走访、电话、家长会等方式了解学生,加强家校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有效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少把学业辅导的任务交给家长。三、条件保障  1.强化督导检查。加大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小学起始年级教学要求的督查力度,严禁幼儿园提前教学小学课程,督促小学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要求,实施学科知识“零起点”教学,不拔高要求,不加快进度,让每个孩子学有信心,学有所得。  2.重视教师培训。加强幼儿园和小学低段教师的专项培训,让所有教师了解幼小衔接阶段幼儿的心理特点,遵循儿童的天性,创设生动活泼的教育氛围,引导儿童在趣味性活动中去探索和发现,避免“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加快培养小学 “全科教师”,在小学低年级推广“包班教学”模式。  3.加强研究和宣传。定期组织“幼小衔接”教研活动,深入研究幼儿和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规律,大力推广各地“幼小衔接”的典型经验,为教师提供专业服务和指导。加强学校与家长的互动,积极利用各种媒体宣传科学的育儿观念,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导向,合力创造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课程整合实施亮点根据学生发展及课程实施的需要,以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形式,积极探索长短课、周课、月课、阶段性课等,科学、灵活安排课时。鼓励有条件的小学开展低年级 “全课程”整合教学、“主题式”学习活动的实验探索。加强信息技术和各门学科的整合教学研究,积极探索跨学科协同教学、包班教学、合作教学。培养小学全科教师和“一专多能”的初中教师。鼓励教师开展包班教学、协同教学、跨班级跨年级走班授课鼓励教师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开发跨学科主题课程。更新评价理念,改变知识为本、纸笔测试为主的单一评价形式,采用表现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注重过程参与、自主发展。 鼓励小学低年级开展模块化学业测评改革。关于促进义务教育课程整合的指导意见一、指导思想  课程整合实施指课程内和课程间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整合,也指课程实施过程中课内外的整合。开展课程整合实施,有利于优化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加强学科课程之间的联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实现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二、基本原则  1.科学合理。课程整合应以培养学生思想品格、综合素质为目的,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提高课程的整体性、针对性、适切性和有效性。  2.因校制宜。学校应根据办学基础、学校文化、课程资源等情况,明晰办学定位与育人目标,增加教学安排的灵活性,提高教学评价的适切性。  3.逐步推进。学校应根据实际,从学科内的局部整合到学科间的主题整合,再到“全课程”的统整,逐步推进。改革起始阶段以德育类课程、综合实践类课程的整合实施为重点。鼓励小学阶段探索其他课程领域的整合实施。三、整合路径  1.统筹课程实施。学校应基于学生发展,根据办学目标和特色,合理规划与设计课程整合方案,开齐开好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学校应将各类专题教育等活动纳入到课程整合的范畴。鼓励有条件的小学开展低年级 “全课程”整合教学、“主题式”学习活动的实验探索。  2.明确整合主线。围绕立德树人,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依据国家课程标准与学生核心素养要求,全面梳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重复交叉的内容,提炼课程整合主题,整合相关课程内容,增强课程实施的综合性。  3.灵活安排课时。依据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不增加周标准课时数和周教学时间总量,不减少品德、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平均周课时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发展及课程实施的需要,以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形式,积极探索长短课、周课、月课、阶段性课等,科学、灵活安排课时。  4.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习变革,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开展探究性学习。转变学习方式,增加学生体验、探究、操作、合作的机会。加强信息技术和各门学科的整合教学研究,积极探索跨学科协同教学、包班教学、合作教学。  5.变革教学评价。更新评价理念,改变知识为本、纸笔测试为主的单一评价形式,采用表现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注重过程参与、自主发展。 鼓励小学低年级开展模块化学业测评改革。四、实施保障  1.改进教学管理。学校要根据课程整合实施要求,改进课表制订、师资安排、教学常规、教师考核等管理方案,以科学管理提升教育教学效益。  2.创新教研方式。加强区域内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协作,鼓励开展学科合作研究和联合培训,开展不同学科组和年级组的协同教研活动。改进校本研修方式,组建以课程整合实施为纽带的综合教研大组,开展以学生综合发展为目标的跨学科教研活动。  3.提升教师素养。更新教师课程理念,提高教师的课程整合实施能力,培养小学全科教师和“一专多能”的初中教师。鼓励教师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开发跨学科主题课程;鼓励教师开展包班教学、协同教学、跨班级跨年级走班授课。  4.加强资源开发。依托本土化、校本化的课程资源,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资源建设的合作与共享。加强与高中学校、高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行业企业、社会实践基地的联系,统筹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  5.提供政策支持。学校要根据课程整合实施的需要,增加课程设置和安排的灵活性,科学计算教师工作量,为学生选课、主题实践活动、协同教学、走班授课等改革举措提供相应的条件保障。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据深化义务教育改革指导意见精神,调整和充实教育教学督导和评估细则,为学校实施课程整合提供保障与支持。科学课程改革亮点有条件的小学可从低年级开始开设与幼儿教育衔接的科学活动课程,初中可开设科学发展史、学科发展前沿等方面的拓展性课程,帮助学生了解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技术等学科的特点与方向科学拓展性课程应以主题统整的项目课程为主,重视科普读物及多媒体科学资料的阅读,按照选择性教育思想,尊重学生兴趣爱好,建立可选择的走班学习的拓展性课程修习制度。探索并推进将科学实验考查列入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鼓励探索开卷或开闭卷结合的考试形式,考试分值应与课时比例相匹配。小学12班及以上的小学至少要配备1名专职科学教师,初中要提高综合科学背景教师的比例,统筹配备小学、初中科学教师,建立初中与小学科学教师流动机制。关于深化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一、指导思想  在全面总结和推广浙江省科学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完善科学课程结构,丰富科学课程内容,深化科学课程教学和评价改革,统筹实施义务教育科学课程,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二、改革目标  1.坚持合科教学。继续坚持以合科的方式实施科学课程,同时允许学校分科开发开设拓展性课程作为补充。  2.加强实验实践。坚持实验科学的本质,扩大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提高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设计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  3.重视学段衔接。明确各学段的教育功能和课程目标要求,加强小学、初中、高中课程衔接。  4.深化评价改革。探索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形成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式多样的与科学课程相配套的评价体系。三、主要内容  (一)规范实施基础性课程。  1.明确学段目标。小学科学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鼓励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中科学课程要继续重视实验探究,重点学习科学思想与方法,同时关注与高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技术等课程的衔接。  2.合理安排课时。小学科学基础性课程在3–6年级开设,合计350课时,周课时数可安排2–3课时;初中科学基础性课程三年合计480课时,周课时数可安排4–5课时。在不增加课时总量的前提下,学校可以灵活安排学年、学期和周课时数。  (二)积极建设拓展性课程。  1.建设拓展性课程。结合现代科技与生活生产实际,从转变学习方式的角度,开发多样化的拓展性课程。  (1)学段衔接课程。有条件的小学可从低年级开始开设与幼儿教育衔接的科学活动课程,初中可开设科学发展史、学科发展前沿等方面的拓展性课程,帮助学生了解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技术等学科的特点与方向。  (2)研究实践课程。通过科学观察、科技活动、调查探究等活动,加强学科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体验中探究自然、生产和生活中的科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科学探究、团队协作、服务社会的能力。  (3)应用技术课程。关注科学与工程、科学与技术的联系,探索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课程,将新材料、新能源、环境保护、天文、现代农业、气象等内容引入课程。建设将科学探索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意识。  2.推广选择修习。科学拓展性课程应以主题统整的项目课程为主,重视科普读物及多媒体科学资料的阅读,按照选择性教育思想,尊重学生兴趣爱好,建立可选择的走班学习的拓展性课程修习制度。  3.拓宽课程资源渠道。拓展性课程建设要与实验室、图书室、实践基地建设和校园文化环境布置等相结合,有机整合学校附近企业、社区、科技场馆、科研院校及科技工作者等社会性科学教育资源,建构适合中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拓展性科学课程。  (三)改进教与学方式。  1.转变学习方式。科学课程应以探究性、实践性学习为主,切实保障学生的实验学习时间,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思考探究;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重视科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应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创造促进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的环境,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开放性的讨论交流,在合作中进行学习,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四)改进考试评价。  1.完善学科评价方法。改变以一张试卷来评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习惯做法,建立实验操作与纸笔测验相结合的学科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开展体现科学课程性质的学习活动。以《科学课程标准》为依据,采取过程性评价与阶段性综合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常态开展面对真实任务、体现科学思维的实验操作考查。  2.改革毕业升学考试。探索并推进将科学实验考查列入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初中科学毕业升学考试的范围不包括拓展性课程的内容。鼓励探索开卷或开闭卷结合的考试形式,考试分值应与课时比例相匹配。在稳定难度的基础上,借鉴PISA命题思想,调整科学试卷结构,适当增加开放性、论证性、情景性试题,改进试卷评价方法。四、条件保障  (一)加强组织和领导。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科学课程合科教学工作,建立健全各项保障制度,加强规划和指导,加强科学教师配备、培养和培训工作。各级教科研部门要加强对科学课程合科教学研究,加强学校科学课程合科教学指导,创新教研方式,及时总结、宣传和推广先进经验。各中小学要端正办学思想,坚持合科教学方向,积极探索科学课程综合实施办法,加强科学课程师资、教学资源建设。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各师范院校要创造条件设置四年制科学教育专业,着力培养科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专业素养,提高合科教学实践能力。要加快科学专职教师的配备工作,小学12班及以上的小学至少要配备1名专职科学教师,初中要提高综合科学背景教师的比例,统筹配备小学、初中科学教师,建立初中与小学科学教师流动机制。重点加强专职实验员的配备,没有条件配备专职实验员的学校,应考虑计算教师实验室管理、实验准备、跨级段任教的工作量。加强科学教师的专题培训,特别是专业补偿、拓展性课程开发、实验操作等方面的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合科教学实践能力。  (三)加强资源装备建设。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Ⅰ类标准、2人一组学生实验要求建设科学实验室,配足配齐实验器材,并保证器材的数量和质量。积极探索以县(市、区)为单位的实验耗材配送机制,保证实验耗材的经费与供给。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积极探索集教室、实验室、资料室、教师办公室于一体的科学学科教室建设,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创建具有更多探究和研究作用的实验室,为学生自主探究和从事能力所及的研究创造条件。  (四)加强督促和检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督促所辖中小学有序推进深化科学课程改革,建立常态化的督导检查机制,通过档案查阅、现场查看、听常态课、师生访谈等方式,及时深入地了解学校在科学教师配备、科学合科教学实施、科学实验器材管理、拓展性科学课程建设、科学课程评价等方面的情况,并积极帮助解决相关问题。拓展性课程建设亮点要设计项目式、主题式、探究式学习活动,创设有意义的真实学习情境,增强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综合素质。拓展性课程可分成知识拓展、体艺特长、实践活动等三类。学校要发挥本校教师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统筹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活动场地等校内场地设施,充分利用家长、社区和社会机构等校外教育资源,借助青少年活动中心、劳技实践基地、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博物馆、展览馆、俱乐部等校外教育场所,开发开设拓展性课程。积极创造条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学校课程建设。充分利用网络优质课程资源,多形式引进和借鉴其他学校的优秀课程。每学年拓展性课程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小学15%左右,初中20%左右。学校可根据实际,以学年为单位,自主安排拓展性课程教学计划,保证拓展性课程的教学时间。拓展性课程学习评价应根据课程内容和学段特点,采用书面测试、口头表达、才艺展示、模拟表演、实验操作、探究记录、调查报告、作品展示、小论文撰写、特长认定等多种方法。拓展性课程的学习成绩可用等第、评语、事件记录等形式表示。关于建设义务教育拓展性课程的指导意见一、指导思想  拓展性课程指学校自主开发开设、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建设拓展性课程,一定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着力于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培育学校办学特色;着力于实施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着力于转变育人模式,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二、基本原则  1.多样性。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智能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发开设丰富多彩的选择性课程,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  2.层次性。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体现学段教学要求,尊重个别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  3.综合性。要设计项目式、主题式、探究式学习活动,创设有意义的真实学习情境,增强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综合素质。  4.实践性。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实践体验、合作学习的机会,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提高学生的劳动实践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品格。三、课程建设  1.制定课程规划。学校是拓展性课程建设的主体。要认真做好校情分析,根据培养目标、学校特色、学生需求和可用资源,系统设计学校课程体系,制订拓展性课程开发实施方案。拓展性课程应涉及到三级课程的所有学科和学习领域。学校应依据培养学生思想品格、核心素养和各科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把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部分内容开发为拓展性课程,把大部分校本课程开设为拓展性课程。  2.分类开发课程。拓展性课程可分成知识拓展、体艺特长、实践活动等三类。  (1)知识拓展类课程。主要指与学术类基础性课程内容相关的研究性学习、专题教育等,是基础性课程的延伸、应用和整合。这类课程应基于地方文化和学科核心素养,旨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体艺特长类课程。主要指与体育、音乐、美术、健康教育、表演艺术等内容相关的课程。这类课程应基于学生的多元智能和兴趣爱好,旨在培养学生的体艺特长,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3)实践活动类课程。主要指与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生活技艺、科技教育、班团队活动、调查研究、社会实践等内容相关的课程。这类课程应以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导向,旨在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探究自然、了解社会,着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科学探究、团结协作、服务社会的能力。  3.统筹课程资源。学校要发挥本校教师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统筹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活动场地等校内场地设施,充分利用家长、社区和社会机构等校外教育资源,借助青少年活动中心、劳技实践基地、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博物馆、展览馆、俱乐部等校外教育场所,开发开设拓展性课程。积极创造条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学校课程建设。充分利用网络优质课程资源,多形式引进和借鉴其他学校的优秀课程。  4.做好课程开发。课程开发要与校本教研和师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以团队开发为主,教师个人开发为辅。鼓励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学校的教师联合开发课程。任课教师要认真制订课程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内容框架(包括内容结构、具体安排、学习材料和工具等)、教学与评价要求等。四、课程实施  1.保证教学时间。拓展性课程应列入课程安排表,在规定的周总课时内安排教学。每学年拓展性课程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小学15%左右,初中20%左右。学校可根据实际,以学年为单位,自主安排拓展性课程教学计划,保证拓展性课程的教学时间。  2.体现学段特点。小学主要开设体艺特长类和实践活动类课程。小学一二年级拓展性课程以激发学生兴趣、养成良好习惯等内容为主。初中全面开设三类拓展性课程,其中知识拓展类课程比例不得超过30%。  3.加强选课指导。学校应根据拓展性课程实施方案,编制选课指导手册,呈现拓展性课程目录,介绍各门课程的开设年段、授课教师、教学目标、主要内容、评价方法等,便于学生规划整个学习阶段的修习计划。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网络选课平台。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课程。五、课程评价  1.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拓展性课程学习情况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学习评价要把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重在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使他们的个性和潜能得到持续发展。结果评价侧重于学生某一方面的知识或技能是否取得进步,兴趣、爱好、特长是否得到培养,学习态度、意志品质、团队合作意识、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是否得以养成。  2.评价手段多样化。拓展性课程学习评价应根据课程内容和学段特点,采用书面测试、口头表达、才艺展示、模拟表演、实验操作、探究记录、调查报告、作品展示、小论文撰写、特长认定等多种方法。拓展性课程的学习成绩可用等第、评语、事件记录等形式表示。六、条件保障  1.强化师资建设。多渠道、多途径开展课程建设与实施能力专项培训,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开设能力。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聘任高校、中学以及社会各界的专业人士担任拓展性课程教师。  2.加强教学研究。教科研部门要转变教研方式,开展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行动研究,及时总结和推广拓展性课程建设的典型经验,组织拓展性课程教学区域研讨活动。学校要通过校本研修,定期组织拓展性课程教学观摩和专题研究活动,总结成功经验,研究解决问题,实现拓展性课程的常态化实施。  3.重视课程评审。学校应成立由骨干教师组成的专门机构,负责制订学校课程建设规划,审查各类拓展性课程的教育价值、开发质量和实施成效,审核开设拓展性课程的校外人员和社会机构的教育资质。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校课程建设和实施方案的评议和指导,搭建精品拓展性课程评选平台,促进学校提高课程建设水平。  4.完善督导考核。教育行政部门要调整相关督导评估指标,建立学校拓展性课程建设的评价激励机制,确保学校课程建设和实施的自主权。完善教师评价制度,将参与拓展性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作为绩效考核和评职评优的重要指标。确保拓展性课程开发实施的必要经费,建设与完善配套教学设施设备,为学校开发开设拓展性课程提供条件保障。喜欢本文的亲们,别忘在页尾点赞哦~热烈祝贺陈琛妮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奖励人民币16万元!庆来学校201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卓著:1.总分前10名我校有7名(并列),其中第1、2和3名均在我校。2.总分800分以上的考生占实考人数的62.5%,居全市第1。庆来学校:庆来招生热线: 驻昆办招生电话:9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即时发布学校新闻事件,回答招生咨询。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会农业基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