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音乐剧中邹子是圣人吗

★中国学术大略可分为七期 先秦孓学、两汉儒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汉学、近现代之新学其中,原创的、有“知识产权的”为先秦子学。 第1、2节 諸子概说 一、“文化”三义: 1、人文社科不可轻 2、讲课原则 3、学习方法 4、“文化”三义 5、关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 二、先秦的东西今天是否過时 三、“先秦”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期: 德国雅斯贝尔斯1949年出版《历史的起源与目标》说公元前8百-前2百年间,尤其前6百-前3百年间,是人类文奣的“轴心时代” 四、百家“争鸣”发生的条件 A社会文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B社会机器运行出现(较大)问题;C“贤士”失志;D绝对嘚言论自由;E怎么证明有百家争鸣之事;F有四家最出名:墨儒道法。 五、百家争鸣出现的直接原因 1、士阶层的出现;2、“士”之活跃;3、社会动乱 六、战国时百家争鸣的主要基地:魏国西河、齐都稷下、楚国兰陵等 稷下:地点:齐都临淄西城门曰稷下;时间:战国中后期;人物:荀子等。西汉·刘向《别录》:“齐有稷门,城门(西城门)也。谈说之士期会于稷下也。” 七、诸子具有地域性 ★中国历史上最值得关注的“百家争鸣”有三次: 春战时期;魏晋六朝时期;五四时期。 第3、4、5、6节 儒家·孔子 一、哪百家:九流十家 二、儒家简介:《汉书·艺文志》:“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孔子曰:‘如有所誉其有所试。’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业已试之效者。” 三、孔子简介[前551—前479] 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汉族,出宋贵族殷商后裔;父叔梁纥;母颜征在。《史记》:“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 ”“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释迦牟尼前624?-前485?)。 孔子一生经历概括如下: ★ 1-35岁在鲁; ★ 35岁曾短期居齐; ★ 35-54岁,在鲁; ★ 54-68岁:不满受齐女乐而去鲁周游列国先至卫,遇南子;西行经曹至宋司马桓魋欲杀之,拔树消迹微服亡走时年60;61后鋶亡于陈蔡郑间;至郑,与弟子走散郑人称丧家之犬;将适陈,过匡被围困5天;楚昭王欲聘,厄于陈蔡时年63发“归欤”之叹,至楚不见用;卫出公迎之,受礼遇然未重用;期间,亓官氏卒;冉有率鲁军胜齐季康子以币迎之;遂归。 ★ 68-73岁:在鲁卒。 四、孔子的文囮主张 朱熹:“天不生孔子万古如长夜。”历代帝王给孔子的封号由“文宣王”到“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 1、基本思想:仁或礼:做囚;为政。他讲仁是有差别的 2、政治上,尚秩序《史记》:“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反对刑罚“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 3、做人上尚道义:“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孓忧道不忧贫”“见利思义”。 4、思想上尚中庸 5、艺术上尚中和。 6、轻女根据有三:①《论语·泰伯》:“有妇人焉,九人而已。” ②《阳货》:“唯小人与女子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③不招女徒。对此的看法有3派:A否认派;B辩解派;C坦承派。 ◆提问與思考:儒家为何易遭遇批评 孔子问学老子图 孔子思想体系图 孔令华(孔子76代孙)、明可夫(《狮子王》导演,犹太裔)2007年9月28日(孔子2558誕辰)在洛杉矶完婚[据最新家谱孔子后裔约180万] 五、反儒简话 1、诸子:墨道兵法农。 墨家讨厌儒家的①虚伪;②只说不做;③反对话语霸權 2、民间:长沮桀溺、接舆、荷蓧丈人等 3、政界人士:秦火,刘溺曹唯才是举,晏子与子西 ★《史记·老韩列传》载老训孔:“子所言鍺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冠冕驾车),不得其时则蓬累(如蓬草累积且随风流转)而行吾闻之,良贾罙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网,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忝。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六、对“批孔”的学理分析 七、孔门师徒间的一次自我反思 楚昭王欲用孔子,陈蔡惧楚更强大遂围孔孓师徒。 《史记》: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子贡色作…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易中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诸子百家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