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达gts250 512mb神盾显卡 现在最能发挥它功效的驱动是什么?型号多少?

您的位置: >
> GeForce GTS250显卡导购
GeForce GTS250显卡导购
随着高考的结束,2010年的暑期就算是正式到来了。值得高兴的是,从6月1日开始,各大游戏厂商已经发布了十多款游戏大作。对于游戏玩家来说,紧急备战的时刻已经来到。要想玩爽游戏,GTS250便是N卡阵营中的最佳选择!
一二线助推GTS250降价
那么,为游戏而选择的中端游戏显卡到底哪款好?这是很多游戏玩家无法回避的问题。A卡阵营中,由于HD5000系列的种类太过繁多,给游戏玩家的取舍带来的困扰。而N卡阵营中的GTS250显卡便成为了最佳选择。虽然GTS250显卡基于比较&古老&的G92核心,但是其性能依然可圈可点,而GT240显卡主要定位于低端市场,也无法对其造成威胁。
更为重要的是,在最近一段时间内,GTS250显卡普遍都出现了大幅度降价。其中,二线厂商的GTS250显卡已经普遍降价到了699元,包括索泰、影驰、昂达、双敏等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其价格都已杀到了700元以内。这样一来,GTS250显卡的性价比便获得了很大提升,相比499~599元的GT240显卡只是贵了一两百元而已。与此同时,一线厂商的GTS250显卡也跟进到了750元附近,包括华硕、微星、技嘉等品牌无一例外都出现了跟进降价。除此之外,由于N卡阵营当中的GTX260显卡普遍还要卖到千元以上,比起GTS250显卡整整贵了三四百元。因此,GTS250显卡不但是N卡阵营当中最好的中端游戏显卡,同时也是N卡阵营当中千元以内的最强游戏显卡!
小贴士:暑期游戏大作有哪些
6月是游戏新作大爆发的时间,值得我们期待的大作有十多款,比如《波斯王子5》、《变形金刚:塞伯坦之战》、《暗黑血统》,再加上以《星际2》为代表的游戏&准&新作,可以说2010年暑期游戏市场非常精彩!
GTS250显卡选购技巧
1. 1GB显存适合高端玩家
除了极少数三线厂商的GTS250显卡搭配GDDR5显存以外,绝大部分GTS250都搭配GDDR3显存颗粒,不过为了划分产品档次这些GTS250的显存分为512MB显存和1GB显存两种。这两种显存的GTS250分别适合于两种用户:512MB显存版价格比较便宜,普遍只有699元,适合并不需要超高分辨率和精细画面的普通玩家;1GB显存版,则更适合于高端玩家,此类玩家往往需要超高分辨率和精细画面,只有1GB显存才能满足需求,并且预算也要从699元提高到799元。根据已有的测试成绩来看,在这样的高分辨率下开启全屏抗锯齿,1GB显存的性能相比512MB显存强了15%~25%。而在较低的分辨率下,两者之间的性能差距则只有5%~10%。有鉴于此,游戏玩家即使无法确定自己是否&高端&,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的游戏分辨率来选择显卡的显存容量。
2.超过800元不超值
为了吸引游戏玩家的关注,很多有实力的厂商经常会推出&超频版&显卡,以期获得更好的游戏性能。比如说GTS250显卡,核心/显存的默认频率为675MHz/1800MHz,但是超频版显卡的默认频率则会高达740MHz/2200MHz,因此&超频版&显卡的性能获得了明显提高。不过即便是如此,超过800元的GTS250性价比也不高,毕竟现在正值夏日,超频版往往还会带来更高的发热量,默认频率极高的显卡,并不适合喜欢&昼夜奋战&的游戏玩家。
3.缩水显卡也别买
多数GTS250都采用默认频率为1800MHz或2000MHz的1.0ns显存,不过也有少数GTS250缩了水,比如说有些GTS250显卡便把显存颗粒从常规的1.0ns缩水为1.4ns,显存默认频率也只能运行到1400MHz,尽管这类显卡售价通常为599元,比同类产品便宜100元,但由于性能有明显的降低,所以也并不值得购买。
4.理性看待HDMI接口
如今,HDMI高清接口已经在中低端显卡市场上实现了普及。但部分GTS250显卡却没有配备HDMI接口,而是采用了双DVI接口设计的显卡产品。如果你打算连接HDMI电视,实现影音一线牵的话,就要回避这样的产品。不过对于多数游戏玩家来说,显卡有无HDMI接口并不重要,游戏性能表现才是重点。
超值GTS250显卡推荐 铭瑄GTS250高清版512M(参考价格:659元)
这款显卡采用了512MB/256bit的1.0ns GDDR3显存颗粒,核心/显存频率为675MHz/1800MHz,配备了HDMI+DVI+VGA接口。这款显卡配备了双滚珠静音风扇,能快速散走核心热量。虽然核心频率和显存频率略低一些,但是售价却只有659元,几乎是市场上最便宜的GTS250显卡。
昂达GTS250 512MB GD3 X2(参考价格:699元)
这款显卡采用了512MB/256bit 的1.0ns GDDR3显存颗粒,核心/显存频率为675MHz/1800MHz,配备了HDMI+DVI+VGA接口。这款显卡搭配了昂达研发的X-F1一体化散热器,散热性能非常不错,噪音也要降低35%,更适合对散热有一定要求,且对噪音比较敏感的玩家。GTS250显卡用什么驱动好?_百度知道
GTS250显卡用什么驱动好?
GTS250使用的Nvidia显卡,使用N卡驱动就可以了,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安装:通过设备管理器安装:右击“计算机”--“属性”---“硬件”----“设备管理器”,打开“显示卡”,右击显卡,将原驱动卸载,再去安装对应显卡的驱动程序。通过光盘安装:一般购买显卡时,会有一个光盘,里面就显卡驱动,放入机器的光驱中就可以安装了。通过软件安装:下载鲁大师/驱动精灵等软件,自动检测显卡型号,根据提示进行安装。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257新驱都跑能看高低游戏少差距新驱修改BUG减少错推荐用新版驱家载驱驱家
官网上250无论是XP还是W7都是197.45版驱动。经过WHQL认证的,用这个吧。
你去查一查这两个驱动的跑分..哪个高就哪个咯~
gts250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G92在战江湖 影驰GTS250 1GB显卡国内首测(组图)
日07:39  来源:
  NVIDIA发布GeforceGTS250可谓在目前中端显卡市场中投下一枚重磅炸弹,在新一代显卡即将发布的时候推出一款如此高性价比的产品,对AMD造成了不小的打击。相信AMD随后必定有一番动作,  日,NVIDIA在德国汉诺威CeBIT 2009大展上正式发布GeForce GTS 250和GeForceGTS240,相信广大玩家对这新两款产品早有所耳闻。GeforceGTS250作为9800GTX+的升级版,基于相同的G92显示核心,提供了更加出色的性能表现以及游戏细节表现。GTS2501GB上市价格仅为149美元(RMB1020),为广大注重性价比的游戏玩家提供了最为超值的选择。40nm RV740核心  GTX285及GTX295显卡的顺利发布标志着NVIDIA全面跨入55nm阵营,不过此时对手AMD40nm制程RV740核心也已经蓄势待发,为了避免RV670、RV770时代的错误重演,吸取教训的NVIDIA加快了产品线更新换代速度,借鉴AMDRV770采用的“小核心”策略、通过降低显存位宽、搭配DDR5显存的方式开发新一代旗舰产品,并引入40nm制程以求降低制造成本,目前40nm制程版GT218、GT216、GT215、GTX212核心均以成功流片,预计于2009年Q1-Q2发布。  在此之前GeforceGTX系列显卡全部为高端产品,中低端显卡还停留在Geforce9系列,为了给新一代40nm显卡上市打好铺垫,NVIDIA势必要加速完成旗下产品线的统一。在中端千元价位,HD4850从诞生之日起就对NVIDIA造成巨大威胁,9800GTX+就是NVIDIA针对HD4850推出的应急产品,也是NVIDIA旗下首款55nm显卡,可见NVIDIA对中端市场的重视程度。在目前HD4850性价比上略优与9800GTX+的情况下,NVIDIA自然首先拿9800GTX+开刀,推出全新的GTS250显卡取代9800GTX+,而GeforceGTS也将成为NVIDIA新一代中端显卡的统一名称。  作为NVIDIA核心AIC之一,影驰率先推出了影驰GeforceGTS 2501GB显卡,天极华南评测室第一时间拿到了这款产品,并为广大玩家送上详细评测。   在评测之前,首先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GeforceGTS 250的规格:  显卡  规格对比图  /  显卡  型号  GeForce GTS250  GeForce 9800GTX+  Radeon HD 4850  核心代号  G92-428-B1/G92-421-B1  G92-420-B1  RV770  制程  55nm  55nm  55nm  晶体管数量  7.54亿  7.54亿  9.56亿  流处理单元  128  128  800  纹理单元  64  64  40  光栅单元  16  16  16  核心频率  738MHz  738MHz  750MHz  Shader频率  1836MHz  1836MHz  内存  频率  2200MHz  2200MHz  3600MHz  内存  位宽  256bit  256bit  256bit  内存  类型  GDDR3  GDDR3  GDDR3  内存  容量  512MB/1GB  512MB/1GB  512MB/1GB  DirectX  版本  DirectX  10  DirectX  10  DirectX  10.1  高清解码  PureVideo HD  PureVideo HD  Avivo UVD2  其他技术  CUDA、PhysX、Geforce 3DVision、SLI  CUDA、PhysX、Geforce 3DVision、SLI  PowerPlay2、CrossFrie  之前我们说过9800GTX+与GTS250显卡都采用G92核心,不过在细节上还有所区别。9800GTX+显卡基本采用G92-420-B1核心,而GTS250显卡则大量使用G92-421-B1或者更新的G92-428-B1显示核心,不过NVIDIA并未透漏任何细节,仅从规格方面我们很难发现有区别。GTS 250显卡采用的两种显示核心  GTS250可以看做是9800GTX+升级替代版,两者的频率同为738/MHz。除了核心编号有所差异外,最大的区别在于NVIDIA为GTS250显卡标配了1GB容量显存,这也是中端显卡首次配备1GB显存,大容量显存在物理加速游戏以及高分辨率画质下表现势必更加出色。而目前不少厂商已经推出了1G显存容量的9800GTX+,不过价格相对昂贵。NVIDIA此次的推出GTS250显卡其实是一种变向的降价行为,将GTS2501GB版价格直接定在与9800GTX+相同的149美元(约合RMB1020元),可以说大大降低了玩家选择1GB显存的门槛,也为NVIDIA推广PhysX物理引擎铺平了道路。而厂商手中大量的9800GTX+512MB显卡则为变身为GTS250 512MB,在129美元(RMB883元)价位上夹击对手AMD HD4850。  日,基于G92核心的8800GT强势登场,直至今天,G92核心仍然活跃在NVIDIA中端显卡产品线,被9800GT、98000GTX+等主力产品广泛使用。根据我们统计,NVIDIA在一年多的时间内总共推出8款G92核心显卡产品,包括8800GT、8800GTS、8800GS、9800GT、9800GTX、9800GTX+、00GSO。  ”马甲“一词的来源  从GeForce8800GS到GeForceGTX280,GeForce显卡的在2008年上演了三代产品的过渡和演变,一年之内三代产品的出现在历史上并不多见,其实除了去年发布全新架构GT200显示核心外,GeForce8到GeForce9的中高端显卡大多数都是改名而来,广大玩家也称其为"换马甲" 。”马甲“门主角  2008年年中,nVIDIA决定将8800GS更名为9600GSO,只通过刷新显卡Bios的方式,将8800GS名正言顺地收归9系列显卡的旗下,而事实证明G92核心9600GSO的确是一款性能不俗的产品,至今仍在低端显卡市场活跃。而8800GS的改名事件也只是个开端而已。  而9800GTX+显卡也经过了复杂改名过程,在基本规格不变的前提下,完成了65nm制程到55nm制程的升级。  8800GTS(G92-400-A2/65nm)改为9800GTX(G92-420-A2/65nm)  9800GTX(G92-420-A2/65nm)改名为9800GTX+(G92-420-B1/55nm)  “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这句话说的一点都没错,虽然GeForce9系列的推出在产品端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改变,但是性能上却仍然能够与RadeonHD3000、RadeonHD4000系列显卡对应,竞争对手的技术上的滞后,并没有给NVIDIA造成有力的回击,因此2008年的NVIDIA通过“更名”的方式推出新一代显卡的做法在策略上是非常成功的。  当然,NVIDIA的GeForce8――GeForce9的过渡在性能上也有所提升,并且还引入了55nm制造工艺,追上了Radeon HD系列产品的步伐。  虽然GeForceGTS250并不是一款革命性的全新产品,NIVIDIA仍为其设计了公版方案,为众多显卡厂商避免了重复设计带来的麻烦。  仅从外观来看,GeforceGTS250与我们熟悉的公版9800GTX+几乎完全一直,沿用了8800GTS时代时代以来的全覆盖式涡轮散热器。  公版GeForce 9800GTX+采用P392 PCB,GeforceGTS250则采用P391方案,PCB长度由原来的10.5英寸缩短到9英寸,但PCB走线设计、电路布局方面基本沿用了P392公版的设计模式。显卡  采用来自Hynix(现代)0.8nsDDR3显存颗粒,单颗规格为32M*32bit,PCB正面总共集成8颗构成256bit/1024MB的显存规格。  从公版GTS250显卡的供电部分我们可以发现明显变化,公版9800GTX+采用(核心/显存)4+2相供电单元,而GTS250只采用普通的3+1相供电方式,同外接辅助供电接口也从6pin+6pin组合缩减为单6Pin。NVIDIA通过PCB与供电单元设计上的精简与优化,将GTS250显卡TDP有效控制在150W以下,在功耗上相对9800GTX+应该降低不少。  随着显卡技术的发展,GPU做为整个电脑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3D图形处理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过其在大多数时都处于空闲状态,以至于GPU中集成的庞大晶体管无用武之地。并且用户的应用正在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因此GPU需要发掘自身的应用潜力。NVIDIA显卡正在呈现多样化应用趋势  NVIDIA在最近提出了“GeForce内功,威力四射”的概念,这“四射”就是PhysX、CUDA、3DStereo以及SLI。  PhysX物理加速技术相信大家都不陌生,2004年AGEIA公司提出在游戏中进行硬件物理加速的理念,并且同时宣布将推出PhysXPPU概念的物理加速卡。当时看过PhysXPPU展示的DEMO后,游戏玩家们几乎都惊呼PPU带来的惊人物理效果,而这是通过CPU的计算能力几乎不可能完成的。PhysX技术让游戏中的物体运动更趋于真实  2007年NVIDIA收购AGEIA公司后,将繁琐的PhysX技术逐渐融入到GeForceGPU当中,并且通过CUDA接口GeForceGPU可以承担起游戏中的物理运算部分。FutureMark公司旗下的著名显卡测试软件3DMarkVantage率先加入了物理运算测试项目,对于整体得分的影响相当大的,支持PhysX引擎的Geforce显卡表现明显要优于对手AMD。EA PhysX引擎跑酷大作《镜之边缘》  随着PhysX技术的成熟,大量的物理加速游戏大作一窝蜂地推出,包括大名鼎鼎的《虚幻竞技场3》、DX10FPS巨作《雪域危机》、EA首款跑酷游戏《镜之边缘》等,PhysX物理引擎让游戏具备更佳的真实性和互动性,对当前游戏难以模拟的最为复杂的物理运算:比如流体的运动、粒子的运动等的支持,让PhysX成为高效和优秀的物理引擎。开启PhysX物理特效以后,玻璃破碎的效果非常逼真  关闭PhysX特效后的游戏场景中,玻璃破碎时的效果,感觉非常苍白无力  当你体验过开启PhysX特效的《镜之边缘》后,再去关闭物理特效进行游戏,一定会觉得游戏的场景互动性大幅降低。  玻璃破碎、帆布的被撕破、子弹打在墙壁上溅出的石子,在打开物理特效以后的《镜之边缘》中都体现的淋漓尽致。  2008年年底,EA、TakeTwoInteractive、THQ等大牌游戏厂商纷纷开始采用Physx物理引擎,如此一来,目前开发中的Physx游戏的数量已经达到了200款以上,再加上无处不在的虚幻3引擎支持,Physx物理加速必将成为游戏界公认的规范,我们可以在诸多游戏最显眼的位置看到NVIDIAPhysx的标志。相信在未来的游戏中,借助GPU的物理运算,游戏可以实现更为复杂和逼真的物理效果,让玩家更有融入感和实际体验。  相比大家对NVIDIAGeForce显卡多卡互联技术――SLI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SLI技术可以利用多块相同型号的GeForce显卡组建成为图形性能更强劲的系统,组建成为SLI系统后,PC平台的游戏性能可以得到大幅提升。目前NVIDIA的单GPU显卡最多可以组建3路SLI系统,多卡协作方多达四种。  在NVIDIA的官方网站中,我们能够看到3种实现多卡写作的方式,分别为3路SLI系统、2路SLI系统以及主卡负责图形渲染、副卡负责PhysX物理加速三种方法,事实上,第四种方法就是采用NVIDIA双GPU显卡组建成的4路SLI系统。大家都知道,组建SLI系统需要特定的SLI主板支持,如带有SLI功能的nForce芯片组主板、Intel的最新高性能平台主板――X58。  GTS250显卡最多可实现3路SLI,也可以作为专门负责PhysX物理加速的副卡,PhysX物理加速+图形渲染方式的GeForce多卡协作,并不需要组建成SLI系统,只需在任意一块能够提供2个或2个以上PCI-E显卡插槽的主板上就可以完成。  采用了PhysX物理加速和图形渲染的多卡协作方式,也可以选择主卡同事负责PhysX物理加速和图形渲染,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您想让自己的GeForce显卡在多卡协同运算中最大化发挥效率,一定要使用NVIDIA发布的最新正式ForceWare显卡驱动程序。  PhysX技术其实追根究底是基于CUDA开发的,CUDA(Compute UnifiedDeviceArchitecture)工具包是一种针对支持CUDA功能的GPU(图形处理器)的C语言开发环境。对于GPU来讲,其强大的并行处理能力是CPU绝对无法匹敌的。Badaboom转换软件Folding@home分布式计算  CUDA使得GPU的应用更加广泛,如Badaboom视频转换软件和Folding@home。这两项应用是典型的通用计算应用,依靠GPU强大的并行处理能力,可以实现超过CPU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性能。另外由于CUDA的编程环境非常灵活,因此对于程序设计员来讲能够更加容易地设计出各种类型的软件,目前已经有PhotoshopCS4和AdobeReader 8系列等我们熟悉的软件支持CUDA加速功能。Photoshop CS4的GPU加速  在PhotoshopCS4中GPU可以实现图像旋转、缩放、像素网格、刷新调整等多项操作的加速,在打开GPU加速后,以上操作都变的非常流畅,大幅提升效率。视频编辑软件PowerDirector  视频编辑软件PowerDirector在加入了NVIDIACUDAGPU加速后,能够在视频的制作编码方面大幅提升效率,比以往以CPU作为编码核心设备的方式更快。  继Badaboom之后,老牌视频编辑软件TMPGEnc在4.0Xpress新版本加入了对NVIDIACUDA技术的支持,充分利用GPU并行计算的强大性能,加速和优化视频处理。  TMPGEnc4.0Xpress软件主要正对专业用户,badaboom将CUDA加速主要应用在了视频的分辨率调整,而TMPGEncXpress的CUDA应用,主要是视频效果滤镜和MPEG-1/2解码上。视频效果滤镜能够为视频画面添加各种效果,如进行颜色校正,减少噪点,消除残影和闪动等等  在软件设置中开启TMPGEnc 4.0的CUDA选项  我们选用千元价位的E8200双核处理器与GeForceGTS250进行对比测试,将一段1080P高清视频转化为DVD格式。在软件设置相同的情况情况下,GeForceGTS250仅使用16分钟就全部完成,而E8200处理器却整整耗费了一个小时,性能差距非常明显。  ArcSoft的TotalMdia新增了对NVIDIAPureVideoHD技术的支持,我们欣赏高清视频时将不在限于Power等常见软件。  开启CUDA选项  我们通过软件的系统设置能够看到使用了NVIDIA产品后,不仅能够打开GPU硬件加速,还能看到NVIDIA得到ArcSoft的认证并在软件设置中看到NVIDIALogo  通过实际测试我们可以发现,在播放1080P高清视频时开启CUDA选项,CPU占用率迅速从100%下降到31%,而影片的播放速率也从两帧/秒提升至30帧/秒流畅播放。同时释放出更多的CUP资源,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  Geforce 3D Vision  日,NVIDIA公司携手全球领先的游戏开发商和显示器制造商在中国正式推出NVIDIA Geforce3DVision(立体幻境)。NVIDIA Geforce 3D Vision是世界上首个针对家用的高清3D立体解决方案。  实际上NVIDIA在几年前就提出了3DStereo的概念,不过在近期NVIDIA开始大力推动这项技术走进家用市场。3DStereo技术是一项3D显示技术,与以往的红蓝眼镜技术不同的是,它通过频繁遮蔽左右眼来获得3D立体感,效果更加真实,且不容易使眼睛产生疲劳。  NVIDIA? GeForce 3D立体幻镜让你感受真实的3D世界  NVIDIA的整套3D Stereo设备包含了Geforce3DVision、120Hz双倍刷新率的显示设备以及采用GeForce 8/9/GTX200全系列DirectX10GeForce显卡的平台。  Geforce 3D Vision  更加简单的实现了真实的3D立体游戏效果,增强了游戏与玩家的人机互动性,让人感受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另外,GeForce显卡具备的PhysX物理加速技术融入到Geforce3DVision当中,能够得到更加震撼的视觉效果……  体验过Geforce3DVision的人,都会被这种前所未有的感受所震撼,那种感觉甚至超越了当年的VOODOO,通过GeForce显卡与Geforce3DVision周边设备的不断完善,真实的3D世界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  我们此次收到的影驰 GTS2501GB显卡外形酷似其高端产品9800GTX+骨灰上将版,该卡最大的亮点就是体积硕大的AcceleroTWINTURBO散热器。  影驰为其GTS 250 1GB显卡搭载了价格昂贵的AcceleroTWINTURBO散热器。采用了四根6mm纯铜热导管,30个散热鳍片和两个8cm的大直径扇智能调速风扇,最大风量达到了40CFM,在保证显卡在超频时也能稳定运行的同时也有效减小了噪音。  最新的GPU-Z0.32可以完整识别GTS250显示核心,不过制程方面错误识别为65nm。显卡默认频率为738/MHz,与公版GTS250规格完全一致。  影驰GTS2501GB显卡做工保持了影驰显卡的一贯作风。PCB长度相比公版略短,整卡的布局非常整洁,供电单元做工扎实,极少出现空焊漏焊现象。显卡  使用G92-421-B1显示核心,基于55nm制程,核心内建128个StreamingProcessor处理单元,支持DirectX10与Shader Moder 4.0技术。显卡  搭载Hynix(现代)0.8nsDDR3显存颗粒,PCB正面8颗组成了1024MB/256bit的显存规格,默认显存频率为2200MHz。  影驰GTS250显卡采用4+1相供电设计,用料方面使用日化(NCC)固态电容搭配全封闭陶瓷电感,整体做工上乘。  为了满足超频玩家的需求,影驰GTS250显卡还是提供了6pin+6pin辅助供电接口组合,提供了150W以上的功率输出,保证了显卡在高频下的稳定运行。  显示接口方面提供了DVI、HDMI、TV-OUT三大视频接口,方便用户连接各种视频设备。  这款显卡还提供了非常实用的电压跳线、双BIOS功能,为狂热超频玩家提供了最大的方便。  测试平台  CPU类型 Intel Core i7920  主板  Foxconn X58 BloodRage  内存  Kingtiger DDR3 1333 FlameEdition 1GB×3  显卡  AMD Radeon 4850 1GB  影驰GTS 250 1GB  硬盘 Seagate Barracuda 0GB.SATA  散热器  超频三南海三  电源 长城巨龙1250  性能实测环节,针对影驰GTX285这样的顶级显卡,为了避免系统性能造成瓶颈,我们搭建了非常强悍的测试平台,选用Intel新一代的Corei7 920处理器,采用原生4核设计,默认频率高达2.66GHz,集成8MBL3缓存,支持超线程技术,集成内存控制器,支持先进的3通道内存技术。处理器截图  主板选用富士康顶级X58 BloodRage与金泰克速虎 DDR3-1333内存搭配,不过I7920该处理器最高只支持到DDR31066规格。主板信息截图  电源方面我们选择了长城最新推出的巨龙1250电源,其额定功率高达1250W,即使应付多款顶级显卡互联也不成问题。  Intel Core i7 920Foxconn X58 Blood Rage长城巨龙1250超频三南海3  性能测试环节分为两部分:基础性能测试:选用经典的3DMarkVantage进行测试。  游戏性能测试:包括基于DX10API的孤岛危机(Crysis)、孤岛惊魂2(Farcry2),基于DX9API的使命召唤5(Call Of Duty WorldAtWar)、生存之旅4(center4Dead)以及EA最新基于PhysX物理引擎大作镜之边缘(Mirror"sEdge)以及消耗显存容量惊人的GTA4。在测试中尽量选择以上分辨率,并适当开启抗锯齿特效。  《3DMarkVantage》  Futuremark公司最新发布的Benchmark工具,全新的引擎在DX10特效方面和《孤岛危机》不相上下,大量使用128Bit浮点精度HDR光照、视差映射贴图、高精度纹理贴图和次表面散射等异常消耗显卡资源的特效导致Vantage对显卡的要求空前高涨。  3DMarkVantage中直接内置了四种模式,分别为Extreme(旗舰级)、High(高端级)、Performance(性能级)和Entry(入门级)。需要注意我们在测试中关闭了PhysX引擎。  《孤岛危机》  《CRYSIS》可以算是度最受关注的PC射击游戏了。如果单从技术的角度上来说,Crysis的游戏画面达到了当前PC系统所能承受的极限,超越了次世代平台和之前所有的PC游戏。从不少玩家为了体验这款游戏不惜血本而升级显卡的行为就可以看出这款作品的魅力。  《Crysis》由德国Creytek采用CryENGINE2引擎开发,支持DirectX10、HDR、物理处理等技术,可展现动态日夜光影循环、全交互可破坏式环境、阳光透射与漫射、实时软阴影、软粒子、高级着色等效果。该游戏大大改良了场景逼真性,以高分辨率进行游戏可以完全让人身临其境。  测试设置:采用Veryhigh画质设定,开启DX10特效,测试分辨率下的游戏性能  测试方法:使用Crysis Demo内置Benchmark测试程序,运行多次取平均值。  《Far Cry 2》  Crytek与EA合作后连续推出两款CRYSIS系列作品,而得到《FarCry》版权的育碧从2004年至现在却一直无续作推出。育碧自然不甘心将手中的王牌白白搁置,于是决定将二代的制作任务交给了《FarCry》主机版本的制作方育碧蒙特利尔工作室。尽管这款游戏仍然叫作《孤岛惊魂》,育碧蒙特利尔工作室决定将前作科幻的色彩彻底抛弃,打造一款风格迥异,更加真实的游戏。  《Far Cry 2》  采用顶级的Dunia引擎,呈现出爆破与燃烧等的惊人特效、实时的日夜时间运转、动态的音乐系统,以及真人反应般的敌人人工智能,尤其是游戏角色可以和周围环境发生互动,游戏中大部分的游戏环境都会被改变,或者说被破坏。草地可以被火焰喷射器夷为荒地,树木可以被手榴弹炸得连根拔起,甚至炸飞。这种损坏将会在游戏世界中持续下去,除非新的植被长出,进而取代它们。玩家可以在其中体验到枯木逢春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等四季变化。  测试设置:DX10游戏模式下将各项画质的设置都为Ultrahigh,开启4X抗锯齿,测试分辨率下的游戏性能。  测试方法:游戏安装文件夹中自带了Benchmark工具,借助其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测试多次并取平均值。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使命召唤5:战争世界》由曾开发《使命召唤3》的Treyarch负责制作,游戏的战场也回到了之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把故事的舞台从欧洲战场扩展到太平洋和东亚,游戏情节由太平洋战场的战役展开,再现一场与日军的殊死较量,玩家要与队友一起面对盘踞在太平洋无数岛屿上的残暴日军,硫磺岛、冲绳岛等惨烈的太平洋战役我们都能亲身体验。同时我们也能够扮演盟军士兵或者苏联红军,在欧洲战场一显身手。  虽然基于DX9DPI开发,但两款游戏画质完全可以媲美DX10游戏效果,两款游戏背景不同,COD4基于现在战争,而COD5回归二战,所以画面风格也略有不同,不过画质方面区别不大。COD5刻意强化了火焰效果,不仅使游戏场景更加逼真,随处可见的爆炸、燃烧场景更让广大玩家大呼过瘾。游戏支持(部分)场景破坏特性,战斗中可烧毁建筑或植被,视掩体强度来决定子弹射穿程度,悬挂盟军战俘尸体的绳索可被打断等,进一步增强了游戏的可玩性。  测试设置:开启全部特效,敌人尸体数量显示最多,开启4X抗锯齿并打开16倍异向过滤,测试分辨率下的游戏性能。  测试方法:使用经典的FRPS测试软件,选择游戏开场的固定场景,测试多次并取平均值。  《center 4Dead》  当我们已经厌倦传统FPS游戏时,由TurtleRock工作室开发,Valve公司发行的第一人称恐怖动作射击游戏《生存之旅》(center4Dead)带给了我们一丝惊喜。这款游戏一改老式套路,融入更多新的元素和可玩性,带给玩家全新的游戏感受。  《center 4Dead》  描述在现代美国城市爆发出一种高度致命且传染快速的狂犬病毒,感染者外观、面貌不但变得恐怖异常,且心智狂乱,一见到未感染者就立刻加以攻击,由于这座城市已充满数千名嗜血感染者,玩家就是少数几名免疫于这种疾病的幸运者,唯有其它少数幸存者合作,才能杀出一条血路到达安全之地。  游戏采用改进版的source引擎,虽然画面效果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步,但细节部分表现的相当到位。无论是细雨还是雾气,表现都是相当出色的,另外人物的造型也刻画的非常精细,而且各有特点。不光是主角,连僵尸也是如此,分类和独特的攻击方式都表现的非常突出。看来TurtleRock在场景和人物设计的画面上还是颇下了一番功夫的。  测试设置:游戏细节全部设置为Highest,阴影设置为非常高,禁用垂直同步,开启8XMSAA抗锯齿与16XAF异向过滤,测试分辨率下的游戏性能。  测试方法:使用经典的FRPS测试软件,选择游戏开场的固定场景,测试多次并取平均值。  《Grand Theft Auto 4》  日,Take-Two正式发布了万众期待的神作――GTA4,这款游戏同时推出PS3与XBOX360版,上市之后凭借超高的游戏素质以及精美的游戏画面倍受玩家好评,仅仅4个月的时间全球累计销量就突破千万,超越前作GTA:SA指日可待。时隔8个月左右,Take-Two又将其移植到PC平台,为沉浸在年末游戏狂潮中PC游戏玩家献上了一份厚礼。  借助全新的的RAGE和物理引擎Euphoria,《GTA4》又完成了一次的脱胎换骨。游戏具有极为真实的物理引擎,当车辆相撞时,车灯随着玻璃的破碎声而失去光亮,露出光反射部件和坏掉的车灯底座;激烈的追车战中车手被枪击中,伴随着玻璃的碎裂,车窗上鲜血四溅,当车手死亡后,车辆随着尸体对方向盘和油门的压迫而继续行驶直到撞上其他车辆或障碍。  测试设置:将纹理质量设置为中,视野距离设置为1,其他视频选项均设置为最高,测试分辨率下的游戏性能。  测试方法:游戏安装文件夹中自带了Benchmark工具,选取游戏中一段火爆的街头火拼场景进行测试,涉及到大量光影、爆炸场景,以便对显卡和CPU性能进行较大负荷的测试。  《Mirror"s Edge》  由开发“战地”(Battlefield)系列而著称的EA子公司DICE开发的最新力作《镜之边缘》,游戏发生在一个现代理想都市,女主人公不认同城市的规则,并决定要和恐怖统治对抗到底。  《镜之边缘》设计理念是第一人称动作游戏,而不是第一人称射击游戏,虽然女主角在冒险过程中有可能偶尔拿到枪技、进行攻击,但枪支不能填充弹药、用过即丢,游戏主要希望让玩家以第一人称视角来身临其境感受女主角以肢体动作冒险r,感受到地观感。  《镜之边缘》采用“Unreal Engine 3.0”改进版游戏引擎,,借助UE3 Render to TextureBakingPlugin和NVIDIA CUDA技术,实现了DirectX 9API下的特殊全局光照明特效(DirectX10.1才能实现)。另外,诸如光影延迟、景深、动态阴影、HDR+AA等特效,都能够在《镜之边缘》中找到。《镜之边缘》是EA首款支持NVIDIAPhysX物理加速引擎的游戏,玻璃破碎、帆布的被撕破、子弹打在墙壁上溅出的石子在游戏中都体现的淋漓尽致。  测试设置:游戏细节全部设置为Highest,开启PhysX物理加速,关闭垂直同步,开启8XAA抗锯齿,测试分辨率下的游戏性能。  测试方法:使用经典的FRPS测试软件,选择游戏开场的固定场景,测试多次并取平均值。  评测总结:  通过测试成绩我们可以看到,影驰GTS250显卡1GB在绝大多数的游戏测试中领先与对手AMDHD4850,相对9800GTX+也有较大幅度提升,尤其是在《镜之边缘》这样的PhysX物理加速游戏中,大显存带来的性能优势十分明显。  相对于HD 4850,影驰GTS250显卡 1GB不仅在性能方面占据优势,支持CUDA、Physx物理引擎以及Geforce3DVision等先进技术使其更具有强大的扩展性。随着越来越多的软件支持,GTS250显卡高达1GB的海量显存会有更多的用武之地。  NVIDIA发布GeforceGTS250可谓在目前中端显卡市场中投下一枚重磅炸弹,在新一代显卡即将发布的时候推出一款如此高性价比的产品,对AMD造成了不小的打击。相信AMD随后必定有一番动作,可以预见的是我们即将迎来一场惨烈的价格大战,沉寂许久的显卡市场又将火爆起来,对于准备入手游戏显卡的玩家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来源:】
(责任编辑:和讯网站)
03/04 03:1803/04 00:1103/03 10:2803/03 00:2803/02 11:1803/02 10:3303/02 03:4203/02 03:42
用户名: 密码:&您好,欢迎您发表评论!和讯网友 您好,欢迎您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和讯注册用户,请先!
感谢您的参与!查看[]
script src="/track/track_xfh.js?v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gts450 512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