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邯城一高高一地理必修2试卷月考地理试卷

2014年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 -1
2014年高一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理科)_数学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第一二章内容 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质量跟踪测试 高一地理试题(理科)第Ⅰ卷 选择题(共 ...
高一地理月考试题(文综)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44 分) 1、通常所说城市大小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城市人口规模 B.城市用地规模 C.城市工业产值 ...
泾川一中 2018 届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90 分钟 班级 姓名 总分:100 分) 学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
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_高一理化生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1.下列...2015国考申论押密试卷及答案 2015国考面试通关宝典104份文档 2014年驾照交规 ...
2013――2014学年度一中高一第一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_高一政史地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中图版地理必修一第一次月考 第一中学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测试...
2014年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_数学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赣州厚德外国语学校(高中部...第一次月考 高一年级地理学科试卷命题人:罗诗燕考试时间:100 分钟 考试分值:...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次月考试题_高一政史地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选填,...2014年驾照交规 日起“驾照新规”出炉 科目三实际道路驾驶考试注意...
高一地理必修 1 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2014年笑话大全之让你笑个够 儿童笑话大全爆笑 爆笑笑话精选78份文档
一起来学...
2017届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主卷)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贵安新区花溪六中 2017 届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 (第一章 行星地球)班级 姓名...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北京市海淀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font COLOR="#FF—2014年度第一期期中练习高一地理&出题人:尉晓薇&&
审核人:王凤云
考生须知:
&1、本卷共
8 页,包括 二 个大题, 55 小题,满分为 100 分。练习时间 90
&2、答题前,考生应认真在密封线外填写班级、姓名和号&&&
&3、第一大题的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注在机读卡上。&&&&&
&4、第二大题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一. 单项选择题(50分)
& 【】读图1,回答1~3题。
1.图中所示天体系统层次中的最低一级的是
&A.地月系&&&&&&&&&
B.总星系&&&&&&&&&
&C.银河系&&&&&&&&&
2.图1中的M天体可能是
&A.月球或水星&&&&&
B.水星或金星
&C.金星或木星&&&&&
D.火星或土星
3.与地球相比,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 &&#9312;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水
&#9313;没有坚硬的地表
&&#9314;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
&#9315;体积和质量很小&&&&&&&
&A.&#9312;&#9313;&&&&&&&&&&&
B.&#9314;&#9315;&&&&&&&&&&&
C.&#9312;&#9314;&&&&&&&&&&&
D.&#9313;&#9315;
4.与银河系处于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是:
&A.太阳系&&
&B.地月系&&
&C.河外星系&&
&D.总星系&&&
5.【】轨道倾角是其他行星公转轨道面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分析八大行星轨道倾角(表1)该资料说明八大行星的&
A.公转方向相同&&&&&&&&&&&&&
&B.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
C.公转轨道都为椭圆轨道&&&&&&&D.公转速度相似
6.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9312;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提供活动能量&&#9313;促使大气的运动和水循环
&&#9314;是地壳物质循环的动力&&&&&&&&&&&&&
&#9315;塑造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
&A.&#9312;&#9313;&&&&&&&&&&&
B.&#9314;&#9315;&&&&&&&&&&&
C.&#9312;&#9314;&&&&&&&&&&&
D.&#9313;&#9315;
2013年是太阳活动的高峰年,从5月12日至13日的24个小时内,连续爆发了三次今年以来最高强度的耀斑,据此回答7—9题。
7.耀斑出现在太阳的
& &A.内部 B.光球层 C.色球层 D.日冕层
8.关于耀斑爆发对地球造成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线电短波通信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
& &B.太阳黑子的数量明显增多
& &C.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
& &D.北京地区出现强烈沙尘暴
9.此次耀斑爆发期间,下列城市白昼最长的是
&A.上海&&&
&C.天津&&&
读图1—2,回答10—13题。&
10.图中表示的是北半球
&&A.冬至日昼夜长短状况
&&B.夏至日昼夜长短状况
C.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状况
&&D.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状况
11.BC 所在直线表示
A.晨线B.昏线C.赤道D.地轴
12.此时,A、B、C、D 四地中,正午太阳高度 最大的
& &A.A B.B
A.& C.C 地 D.D 地
13.A、B、C、D 四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
&&A.A B.B C.C
A. D.D 地&
14.下列各地,每年有两次受到太阳直射的是(&&
  A.24°15&N,
120°E&&&&&&
B.67°34&N, 15°W&
 & C.23°20&S,
24°E&&&&&&&
D.23°26&S, 180°W
15.地球上四季更替的根本原因是&&&&
  A.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B.昼夜长短变化
  C.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D.黄赤交角的存在
16.地球上纬度相同的地方&&&&&
&#9312;区时相同&&
&#9313;地方时相同&&
&#9314;昼夜长短时间相同&&&
&#9315;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A.&#9312;&#9314;&&&&
B.&#9313;&#9315;&&&&&
C.&#9312;&#9313;&&&&
D.&#9314;&#9315;
17.读北京地区二至日示意图(图1—3)。与乙图比较,甲图的
A.日出时间晚&&&&
B.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C.日落时间早&&&
D.正午日影长&
& 图1—4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18、19题。
18.关于图中圈层的正确叙述是&
&&&A.丙为大气圈&&&&&&&&&&&
&B.甲为水圈&&&&&
戊、己合为岩石圈&&&&
D. 乙为生物圈
19.构成地理环境的主要圈层有
&&&A.图中甲、乙、丙、丁层&&
&B.图中丙、丁、戊、己、戍层&&
&& C.丁、戊、己、戍层
&& D.大气圈、水圈、地壳、软流层
地球上太阳直射的最南和最北界线的决定因素是&&&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球状&&&
C.黄赤交角的大小&&&&
D. 国际规定
21.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则&&
A.热带、寒带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
B.热带、寒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
C.热带范围缩小,温带、寒带范围扩大&&&&
D.热带范围扩大,温带、寒带范围缩小
22.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时,正值北京的(&&&&
A.夏季&&&&&&&&
B.秋季&&&&&&&&
C.冬季&&&&&&&
23.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距理论上应比南方宽,理由是&
& A.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小
& B.北方冬季白昼时间短
& C.南方气候潮湿
& D.北方平原多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图3),回答下两题。
24.图3中&#9312;表示(&&&&
& A.地幔&&
& C.地核&&
25.岩石圈位于&
A.&#9312;顶部&&&&&&&&&&&&
B.&#9313;的全部&&&&
C.&#9312;的全部和&#9313;顶部&&&&&&
D.&#9314;外部
26.火山爆发时从火山口向外涌出大量的岩浆,其发源地是&&&&&&&&&&&&&&&&&&&&&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大气垂直分层中形成航空最佳飞行层的主要原因是该层:&&&&&&&&&&&&&&&&
& A气温相对下高上低,大气稳定
& B水汽含量较多,但尘埃少,水汽不易成云致雨
C大气以平流为主,大气的能见度好&&&&&
&&D大气易电离,有利于保持与地面的短波通讯
28.地理家认为,人类生活的地球表面是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共同作用的界面。这说明&&&&&&&&&&&&&&&&&&&&&&&&&&&&&&&&&&&&&&&&&&&&&&&&&&&&&&
&& &#9312;人类的生存环境不是由单一要素构成的
&& &#9313;各圈层之间互相影响、互相渗透
&& &#9314;各圈层在地球上的分布式均匀的
&& &#9315;各圈层内部是稳定的
&A.&#9312;&#9313;&&&&&
B.&#9314;&#9315;&&&&
C.&#9312;&#9314;&&&&&
D.&#9313;&#9315;
读图4“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三题。29.图中序号含义正确的是(&&&&
A.&#9312;太阳辐射&&&&&&&&&
B.&#9313;大气辐射
C.&#9314;大气逆辐射&&&&&&&
D.&#9315;地面辐射
30.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A.&#9312;&&
B.&#9313;&&
C.&#9314;&& D.&#9315;
31.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使(&&&&
A.&#9312;增强&&
B.&#9313;增强&&
C.&#9314;减弱&& D.&#9315;减弱
32.古人有“放火作煴(y&#363;n燃烧不旺的火堆冒出的浓烟),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的防御霜冻做法,该做法使(
太阳辐射增强&&&&&
B.地面辐射增强&&&&&&
C.短波辐射增强&&&&&&&&&
D.大气逆辐射增强
33.图5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9312;&&&&&
&#9313;&&&&&&&&&&&
&#9314;&&&&&&&&&&&
D. &#9315;
34.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A.垂直气压梯度力&&&&&
B.水平气压梯度力&&&&&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地转偏向力
&读图6“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两题。35.下列地理现象能反映热力环流基本原理的是(&&&&
A.晴朗天空呈蔚蓝色&&&&&
B.白天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C.阴天时,昼夜温差小&&&
D.春季多沙尘暴天气
读图6“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两题。
36.&#9312;处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
B.西南风&&&&
东南风&&&&&&
37.在气压带&#9313;控制下的赤道附近地区,其气候特征是终年(&&&&
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
C.温和干燥&&&&
D.温和湿润
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39.下列地理现象,按其内在联系正确的连线是&&&&&&&&&&
& A.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的反射作用
& B.早春和深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大气的散射作用
& C.城区的雾天较郊区多——空气中尘埃较多
& D.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大气的逆辐射作用
40.下列关于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均为长波辐射
& B.大气辐射中的绝大部分都射向宇宙空间
& C.地面辐射是指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
& D.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都不可能使大气的温度发生改变
4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不同地区间存在
& A.地形差异&&
B.温度差异&&
C.气压差异&& D.水分差异
读图2—1“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42—44题。&
42.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A.&#9312;-&#9313;-&#9314;&&&&&&&&&&
B.&#9313;-&#9314;-&#9315;&&&&&&&&
C.&#9312;-&#9315;-&#9313;&&&&&&&&&&&
D.&#9314;-&#9313;-&#9315;&
43.影响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这一现象的是箭头&&
A.&#9312;&&&&&&&&&&&
B.&#9313;&&&&&&
C.&#9314;&&&&&&&&
D.&#9315;&&
44.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要是由于&
A.大气吸收&#9312;辐射少&&&&&&
B.地面吸收&#9314;辐射少 
C.大气吸收&#9313;辐射少&&&&&&&D.地面吸收&#9315;辐射少&&&&&&&
45.北极地区局部冰面上降尘非常严重,这些黑色的颗粒使冰川表面融化出一个个小圆洞,这种现象说明黑色颗粒主要减弱了冰面对太阳辐射的
A.反射作用&& B.散射作用&
C.吸收作用& D.保温作用
46.图2—2中正确表示热力环流的是
【】读图2—3,完成47—49题。
47.若图示为热力环境侧视图,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9313;&#9314;为垂直气流,&#9312;&#9315;为水平气流,则甲乙丙丁气压关系为&&
A.甲>乙>丙>丁&&&&&&&&&&
& B.乙>甲>丙>丁
&&&C.乙>丙>丁>甲&&&&&&&&&&
& D.乙>甲>丁>丙
48.若此图为三圈环流的低纬度环流侧视图,则&#9312;处为&&&&&&&&&&&&&&&&&&&&&&&&&
A.副热带高气压带&&&&&&&&&&&&&&B.西风带&&&&&&&&
&&C.赤道低气压带&&&&&&&&&&&&
49.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图2—4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50.在地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中,有两只冷暖不同气流交汇地带,它们出现在
A.赤道附近&&&&&&&&&&&&&&&&&&&
& B.南北纬30°附近
C.南北纬60°&&&&&&&&&&&&&&&&&&&
D.附近& D.极地附近
二、综合题(50分)51.读图1“北半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和图2“甲、乙两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气压带A的名称是&&&&&&
,盛行&&&&&
(2)图中风带为&&&&&&&&&&&&&&&&
,图2中位于亚欧大陆西岸全年受该风带控制的是&&&&&&&&&
(甲/乙)城市,其气候特点是&&&&&&&&&&&&&&&
(3)由于气压带、风带随&&&&&&&&&&&&&
南北移动而移动,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图1中的&&&&&&&&&&&
(填字母)控制;冬季受图1中的&&&&
(填字母)控制。
(4)B带所处的亚欧大陆东岸受&&&&&&&&&&&&&&&&&&&&&&&&&
的影响,形成雨热同期的&&&&&&&&&&
52.读图3,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甲图中C气压带的名称是&&&&&&&&&&&&&&&&&&&
,其控制地区大气垂直运动方向是&&&&&&&&&&
冷暖及干湿状况是&&&&&&&&&&
(2)甲图所示北半球处于&&&&&&&&&&&&&&&&&&&&&&
季,因为此时气压带、风带位置偏&&&&&&&&&
(方向)。
半年后,乙图中的M地受甲图所示的&&&&&&&&&&&&&&&&&&
(填字母)带控制,气候特征是
(3)乙图中N地终年受甲图中&&&&&&
(填字母)带控制,盛行风向是&&&&&&
,形成典型的&&&&&&&&&&&
53、读图2—11和2—12,回答下列问题。(9分)
(1)甲、乙、丙三种气候类型在图2-11中相应的位置分别是(填字母)&&&&&&&&&&
(2)图2-11中&#9313;地为&&&&&&&&&&&&&&&&&&&&&&&&&&&&&&&&&&&&&&&
气候,其分布规律是&&&&&&
(3)&#9314;、&#9316;两地纬度相同,但气候截然不同,&#9314;地气候特点为&&&&&&&&&&&&&&
,原因是&#9314;地
&&&&&&&&&&&&&&&&&&&&&&&&&&&&&&&&&&&&&&&&&&&&&&&&&&&&&&&&&&&&
;&#9316;地气候特点为&&&&&&&&&
,夏季盛行&&&&&&&
季风,冬季盛行&&&&&&&&&
54.读图11“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在图中&#9315;位置的地球上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2)地球处于&#9314;位置时,北京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选择填空)
A.正午人影为一年最长&&&&&&&
B.昼短夜长
C.正午人影为一年最短&&&&&&&
D.昼夜等长
(3)地球处于&#9313;位置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
(4)第22届冬奥会将于2014年2月在俄罗斯索契举行,此时段地球运行到图中&&&&&&&&&&&
(选择填空)
A.&#9312;和&#9313;之间&&&&&&&&&&
B.&#9313;和&#9314;之间&&&&&&&&&&&&
C.&#9314;和&#9315;之间&&&&&&&&&
D.&#9315;和&#9312;之间
(5)俄罗斯冬奥会期间,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
(增大或降低),北京白昼的变化规律是&&&&&&&&&&&&&
;此时段北极及其附近地区有&&&&&&&&&&&&
(极昼或极夜),且其范围逐渐&&&&&&&&&&
55、【】图1—7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
(1)说出地球由A位置公转到B位置的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
(2)在甲图中用字母M标出直射点、用箭头表示太阳光线(光线画在甲图左侧)、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3)甲图中Q点所在晨昏线属于&&&&&&
线(晨线或昏线),该点上的太阳高度角为&&&&&&&&
(4)简述地球由B位置公转到C位置过程中,甲图中M点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特点。
一选择题:
1、A& 2、B& 3、C&
4、C& 5、B& 6、A&
7、C& 8、A& 9、D&
10、B& 11、B&
12、C& 13、B&
14、C& 15、D&
16、D& 17、B&
18、D& 19、A&
20、C& 21、B&
22、A& 23、A&
25、C&& 26、B&
27、C& 28、A&
29、A& 30、C&
31、D& 32、D&
33、C& 34、B&
35、B& 36、B&
37、B& 38、D&
39、C& 40、A&
41、B& 42、C&
43、B& 44、C&
45、A& 46、D&
47、B& 48、D&
49、C& 50、C
二、综合题:
51.本题共10分。每空1分。
(1)赤道低气压带&&&上升
(2)中纬西风&&乙&&终年温暖湿润&&&&&&&
(3)太阳直射点&&B&&G
(4)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亚热带季风
52.本题共10分。每空1分。
(1)副热带高气压&&下沉&干热&
(2)冬&&&&
温带海洋性
53. 本题共10分。每空1分。
 (1)&#9313; &#9315; &#9316;&
(2)地中海&&&
南北纬30-40度间的大陆西岸
(3)全年炎热干燥&&&&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东南&&& 西北
54. 本题共10分。每空1分。
 (1)如图&&&&
(3)北纬23度26分&&&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4)D&&&&
&&(5)增大&&&
逐渐变长&&&
极夜&&& 变小
55. 本题共10分。每空1分。
 (1)速度减慢,过远日点后逐渐变快
& (2)绘图略
(3)昏&&& 0°
 (4)正午太阳高度角:先变大,达到90°后再变小;昼夜长短:昼渐长,夜渐短
链接: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由地球自转造成的是(&&&&&
A.树木年轮的形成&&&&&&
B.候鸟的迁徙
C.北京时间的确立&&&&&&
D.我国南北方的温差较大
“年轮”是木本植物经历月岁的一种现象&#57372;B、D选项都是气候或由气候差异(变化)所引起的。
均不是地球自转造成的。
【答案】& C
2.在下列宇宙条件中,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是(&&&&&
& A.太阳状况比较稳定
& B.大、小行星的公转轨道面之间的夹角较小&#57368;且公转方向一致
& C.日地距离适中
& D.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直接从课本看,只有C项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有关。但若太阳不稳定&#57368;肯定影响地球的温度条件。
在地球表面条件下&#57368;存在液态水的温度条件是0~100&#8451;&#57368;在宇宙中&#57368;这个温度段是微不足道的&#57368;宇宙条件
稍有改变&#57368;地球上就会失去这一条件。所以太阳状况的稳定也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必要条件。
【答案】& D
3.当地球公转运行到远日点附近时,地球上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快
& B.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慢
& C.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快
& D.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慢
地球自转速度的快慢变化是很小的,并不决定于近日点或远日点。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都有季节变化。地球距离太阳愈近,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就愈快。地球每年7月初经过远日点,地
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就较慢。
【答案】& D
4.太阳对地球影响最大的是(&&&&&
& A.太阳辐射&&
B、C、D都属太阳活动范畴&#57368;它们虽然对地球有重大影响&#57368;但远远比不上正常的太阳辐射对地
球持续、稳定的影响。一次耀斑爆发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100亿颗百万吨级的氢弹的能量&#57368;但能到达地球
的大约只有22亿分之一&#57368;即4~5颗百万吨级氢弹的能量&#57368;而太阳辐射每分钟送达地球的能量相当于燃烧4
亿吨烟煤燃烧的能量。
【答案】& A
5.有关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极洲的长城考察站、开普敦、北京三地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
& B.海口、广州、北京、哈尔滨四地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依次减小
& C.南北纬30°处&#57368;地球自转线速度均为赤道处的一半
& D.南北极点无线速度&#57368;角速度为15°/小时
南北极点无线速度也无角速度&#57368;选项D是错误的&#57368;除南北极点处&#57368;地球上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
为15°/小时&#57368;所以&#57368;选项A是正确的&#57368;选项B是错误的。南北纬60°处&#57368;地球自转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
一半&#57368;选项C是错误的。
【答案】& A
6.太阳能量来源于(&&&&&
A.氢原子核的裂变反应&&&&&
B.氦原子核的聚变反应
C.氢原子核的聚变反应&&&&&
D.铀等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太阳能源来源于四个氢原子核聚变为一个氦原子核&#57368;在核聚变反应过程中&#57368;质量出现了亏损&#57368;
其亏损的质量转化成巨大的能量。
【答案】& C
7.恒星与行星的区别是(&&&&&
& &#9312;本身能否发光&#9313;是否有大气层&#9314;是否有明显的相对位移&#9315;是否有液态水
A.&#9312;&#9313;&&&
B.&#9313;&#9314;&&&
C.&#9313;&#9315;&&& D.&#9312;&#9314;
绕恒星公转的为行星&#57368;且行星不能发光&#57368;在以恒星为背景的星空上有明显的位移。
【答案】& D
8.从天文现象上看,地球上的季节变化是(&&&&&
& A.寒暖冷热的季节变化
& B.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 C.干湿季节变化
& D.公转速度和日地距离变化
根据天文四季夏季是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去解题。
【答案】& B
9.下列保护宇宙环境的做法&#57368;正确的是(&&&&&
& &#9312;限制空间垃圾的产生&#9313;向宇宙空间多发射各种航天器
& &#9314;清除太空垃圾&#9315;宇宙空间具有无限性&#57368;不必关心空间垃圾
A.&#9312;&#9313;&&&
B.&#9312;&#9314;&&&
C.&#9312;&#9315;&&& D.&#9313;&#9314;
由于空间垃圾与航天器之间相对速度较大&#57368;轻微碰撞就会造成航天器重大损坏。
【答案】& B
10.某军队在西经20°、北纬27°沿西经20°经线发射战略导弹&#57368;射程500
km&#57368;落弹点将可能在(&&&&&
& &#9312;东半球低纬度&#9313;东半球中纬度&#9314;西半球低纬度&#9315;西半球中纬度
A.&#9313;&#9314;&&&
B.&#9313;&#9315;&&&
C.&#9312;&#9314;&&& D.&#9314;&#9315;
【解析】& 依据&#9312;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北半球右偏&#57368;南半球左偏&#57372;
&#9313;20°W和160°E为东、西半球分界线&#57372;
&#9314;30°纬线为中、低纬度分界线。
【答案】& A
11.北京市某日5时天亮&#57368;则此日昼长为(&&&&&
【解析】& 依据正午12时为昼半球的对称点或运用公式&#57371;
t日出时刻&#369;昼长/2 进行计算。
【答案】& A
12.关于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关系,正确的是(&&&&&
A.任何时候均有一个交角&&&&
B.每天都要重合一次
C.除二至日外&#57368;均能重合&&&&
D.只有春、秋分时才能重合
根据二至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57368;二分日晨昏线通过南北两极且与经线重合&#57368;其余日子晨昏线与
极圈相交的原则判读。
【答案】& D
13.地理纬度相同的两个地点,同一天(&&&&&
A.地方时相同&&&&&&&
B.自转角速度相同&#57368;线速度不同
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D.天气状况相同&#57368;气候不同
纬度相同&#57368;则季节相同&#57368;昼夜长短相同&#57368;正午太阳高度相同&#57368;自转速度和地转偏向力相同。
【答案】& C
14.与“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诗句最相吻合的地点是(&&&&&
A.(0°、20°W)&&&&&&
B.(23°26&N、30°E)
C.(60°S、70°W)&&&&&
【解析】& 八万里即4万公里&#57368;大约为赤道的周长。
【答案】& A
15.下列哪种月相只有在月初的黄昏后出现在西部地平线附近(&&&&&
依题意可得此月相是月初的蛾眉月&#57368;亮面朝西(右)。
【答案】& C
16.读下图,若θ角增大1°,则(&&&&&
A.L1、L2两纬线位置均南移&&&&&
B.太阳直射点运动的范围增大
C.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延长&&&
D.地球上温带范围增大
θ角增大意味着黄赤交角减小&#57372;黄赤交角的纬度数与回归线度数一致&#57368;与极圈的纬度数互余。
【答案】& D
17.地球上自西向东流的河流&#57368;在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下&#57368;河流两岸中受侵蚀较大的是(&&&&&
A.都在北岸&&&&&&&&&&&&
&B.都在南岸
C.靠近低纬的河岸&&&&&
& D.靠近高纬的河岸
【解析】北半球&&
北半球向右偏→ 2河道侵蚀严重→
即南岸侵蚀严重&#57372;&&
& 南半球&&
南半球向左偏→ 3河道侵蚀严重→ 即北岸侵蚀严重。
【答案】& C
18.以下天体与我们的视觉对应正确的是(&&&&&
A.星云——一闪即逝&&&&&
B.行星——圆缺多变
C.彗星——拖着长尾&&&&&
D.月亮——轮廓模糊
【答案】& C
19.关于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A.钟点完全相同&&&&&&
B.相差1小时
C.相差24小时&&&&&&
D.它们有共同的中央经线
东、西十二区钟点时刻相同&#57368;日期相差1天或24小时&#57368;二者各跨7.5经度。180°经线是东西十
二区的中央经线。
【答案】& B
我的更多文章:
( 08:07:08)( 10:14:56)( 08:11:48)( 08:48:28)( 09:54:09)( 08:59:06)( 06:42:14)( 06:39:50)( 07:03:08)( 08:31:04)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一地理试卷分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