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宝小米盒子连不上wifiwifi费用贵吗

【产品说】路宝产品初体验,车联硬件的收费免费之争
【产品说】路宝产品初体验,车联硬件的收费免费之争
有幸成为腾讯路宝盒子41万预约用户中的第一批内测用户,也是入手的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车联硬件,所以每天都在把玩路宝盒子,上下班的时候都会很自觉的打开app开始检测我的行车状况和油耗,还是挺好用的
作为一家互联网技术公司的硬件产品经理,我有幸成为腾讯路宝盒子41万预约用户中的第一批内测用户,也是入手的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车联硬件。最近,我每天都在把玩路宝盒子,上下班的时候都会很自觉的打开开始检测我的行车状况和油耗,体验还是不错的,但玩多了之后就开始职业病发作——从产品经理的角度研究产品。
整体来说,路宝这个产品有亮点也有槽点,而让我思考更多的则是车联硬件产品的生存模式。
产品要不要多元化
到手的路宝盒子是1.0内测版本,功能非常简洁只有车辆检测和油耗计算,通过OBD口的车辆数据蓝牙传输到app显示,对车辆问题进行报警和解释,避免了小白用户对故障码的难以理解,这点倒是继承了企鹅产品的一贯优秀体验。另外就是油耗计算,根据每次行驶的距离和油耗计算出费用,甚至有天周月的费用数据表,官方说法是帮助用户了解和改善自己的驾驶习惯,因为数据报告中会统计加速和刹车的次数以及区域。
但这里就衍生出一个问题:硬件产品的功能究竟是单一化好还是多元化好?
在某网络商城搜索,就会发现很多功能类似的车联产品,大多都是功能相近的小团队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功能多服务多, 恨不能在一个产品中包罗万象,而用户的购买心理更希望多多益善,导致了目前车联产品的复杂化,没十个八个功能好像都不能拿出手。
其实车载硬件的本质是数据检测,硬件产品的功能单一性已经决定了产品的主要方向,简化产品不代表粗制滥造,有效的切入点优化功能体验才是硬件产品的重中之重,真正用户想要的还是能从这个产品中得到什么好处,另外一点用户需求才是指引产品的大方向,做单一功能的产品把某个点做精做细,做多功能的产品把覆盖面做大做全,所以不论产品是单功能还是多功能都会有固定的用户群体。
收费免费之争
搜狗总裁王小川在腾讯分享日上提出对智能硬件的看法,他认为智能硬件的一大误区是免费,小川认为互联网服务当用户规模增加时,不会有太大负担,智能硬件背后有供应链,产品研发等问题,对硬件销售整个环节都会有影响。
很明显这段观点针对的是智能硬件行业的创业团队,没有后续收费靠产品为生的创业团队很容易死掉,如果压缩成本使用低廉的元件又会让用户的使用价值打折扣;然而对这种庞然大物来说却不是太大的问题,合理控制成本后的产品可以转化为一定的用户基数,就拿路宝打比方,如果维持目前功能产品的成本是可以控制的,用低端价格横扫市场不是没有可能,OBD口只有一个,占领了用户入口就占领了市场,在这方面360WIFI和智键就做的相当成功,BAT也有足够实力去圈地。
除了低端市场,中高端市场还是有发展空间,类似的多功能产品成本都降不下来,最近营销比较火的ivoka盒子销售价299,最主要增加了重力感应和GPS定位模块的硬件成本,但是也有很多用户会为此买单,由此可见其实产品是否收费主要还是取决于产品定位和用户需求。
收费与否的另外一个点取决于产品的商业模式,还是分为to C和to B两种模式,目前市场大多数都是to C的模式,直接从用户身上收取费用或者从产品后续升级和服务收取费用,比如拖车服务,汽车修理服务等后端市场费用,腾讯路宝在1.0的版本里已经有了救援和修理这两块后端市场的植入, 跟车辆检测的功能遥相呼应,算是个很不错的功能亮点。
还有一种就是国外比较流行的to B模式,产品完全免费,产品成本由保险公司承担,通过免费发放的形式绑定车险并可以降低一定的车险费用,而保险公司通过智能终端获取到用户的驾驶习惯对用户的保险费用进行评估,这种方式目前国内也有仿效者,车宝就是代表产品,以驾驶评分兑换价值进行车险抵扣,其实就是变相的车险优惠销售模式,总得来说也算是比较独特的一个微创新。
不能算总结的总结
上面聊了那么多,综合产品是否多元化,收费免费和商业模式结合起来看可以理出两条车联硬件可以走的通的路线:
这两条路线现在都有人在走,腾讯在GMIC大会发布车联网落地产品腾讯路宝也是预示着BAT绝对不会放过这个车联网的入口,从腾讯路宝的发展就可以看出巨头企业会如何走车联网这条路,除了巨头外更多的公司也投身于这个未知的大蛋糕市场,车险无忧,博泰,Autobot、元征golo、小智等期望通过这个接口进入汽车电子领域的蓝海,这也预示着车联网市场内即将会有一场激烈异常的厮杀,谁主沉浮,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作者系小i机器人硬件产品经理Jerry,微信号:jerryhejia】
(关注更多作者观点,参与钛媒体微信互动(微信搜索“钛媒体”或“taimeiti”))
(本文系作者@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
第一时间获取TMT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钛媒体」或者「taimeiti」,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钛媒体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编辑活动。
Jerry何嘉 的更多文章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搜索二维码下方的微信公众号,随时随地获取最新鲜的TMT资讯当前位置 & &
& 腾讯路宝盒子明日发售:售价199元
腾讯路宝盒子明日发售:售价199元
13:10:12&&作者:
编辑:朝晖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文章观点支持
当前平均分:0(0 次打分)
[10-07][10-07][10-05][10-04][10-03][10-03][10-03][10-02][10-01][09-30]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  我们的生活已经在逐渐&智能化&,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到现在客厅中的智能盒子、智能电视,智能互联体验无处不在。最近,汽车智能化逐渐火热了起来,从安卓系统的车载到OBD互联配件,沉闷了多年的汽车领域正在与移动互联网融合,今天小编有幸受到邀请去体验腾讯路宝盒子这款全新汽车智能产品,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它都能为车主带来什么精彩的服务。
  使用教程:即插即用 简单方便
  腾讯路宝盒子是通过汽车内部的OBD接口进行连接,同时通过蓝牙与手机连接,盒子与手机的蓝牙连接并不会影响到手机与蓝牙耳机的连接状态。车主朋友并不用担心不知道自己爱车的OBD插口在哪,通过手机中的腾讯路宝教程,选好自己的车型,腾讯路宝会为用户提供实景照片,来帮助用户寻找OBD插口,这是一个非常人性化的设定,可以看出路宝团队的用心。
路宝盒子OBD接口安装示意图
  腾讯路宝盒子的连接方式采用蓝牙,也许很多人不放心这种方式,害怕自己的车辆信息会泄露出去,在这安全方面,腾讯路宝盒子提供了6位PIN码,只有输入对PIN码才可以连接盒子读取车辆信息,所以用户完全不用有顾虑。
连接路宝盒子
输入安全PIN码
01 - 使用教程:即插即用 简单方便
腾讯路宝盒子
大家都在看什么您现在的位置:
[推荐阅读]
· · · · · · ·
   一个接口,一个OBD,就构成基于OBD的车联网最基本原理。对于大部分车主而言,车联网这个概念在当前还是一知半解。而今腾讯推出路宝盒子,售价199.元。消息一出,车联网业界一片惊呼:抢钱来了!
  所谓车联网,即由车辆位置、速度和路线等信息构成的巨大交互网络。通过GPS、RFID、传感器、图像处理等装置,车辆可以完成自身环境和状态信息的采集;通过互联网技术,所有的车辆可以将自身的各种信息传输汇聚到中央处理器;通过计算机技术,这些大量车辆的信息可以被分析和处理,从而计算出不同车辆的最佳路线、及时汇报路况和安排信号灯周期等。
  车联网的实现,需要有大量的汽车数据、用户车辆驾驶数据、道路情况实时数据等等众多的数据组成。而OBD作为外界和汽车相连接的唯一数据提取接口,无疑成为了为车联网提供数据的女仆。OBD是英文On-Board Diagnostics的缩写,中文翻译为&车载自动诊断系统&。OBD装置监测有多个系统和部件,包括、催化转化器、颗粒捕集器、氧、排放控制系统、燃油系统、EGR等。OBD是通过各种与排放有关的部件信息,联接到电控单元(ECU),ECU具备检测和分析与排放相关故障的功能。当出现排放故障时,ECU记录故障信息和相关代码,并通过故障灯发出警告,告知驾驶员。通过标准数据接口,保证对故障信息的访问和处理。
当前的OBD车联网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硬件端,另一个则是软件端。硬件端也就是接口OBD,由蓝牙或者wifi两种信号传输方式组成。最基本的蓝牙传输设备如ELM327,淘宝上仅需20块即可买到。
  读取汽车行驶数据和故障码是一件门槛不高的事,重要的是拿到数据以后用来做什么。当前世面已经有不少可选择的&OBD盒子&,如IVOKA包含了功能,GOLO4可以支持卡联网,均支持蓝牙与wifi两种传输模式。而作为高达199元的腾讯路宝盒子,却只有传输一种方式。车辆的OBD接口主要功能是做车辆诊断的,后台有OBD连接设备后又基于这个基础可以扩展一些功能。那么这种硬件成本仅需20元不到的技术为何卖出199元的高价,就只剩下软件部分来回答了。
  从路宝盒子实际的使用看,这价值170元的软件包含这三大部分&:车体检、故障解读、油耗分析。而这是OBD最基本的功能,在如优驾、元征GOLO4、IVOKA、汽车管家等等品牌上均为最基本应用,而路宝盒子除了这三大功能之外,辅助功能包括习惯分析、违章查询与地图,无一例外这些都是上述几家品牌软件中必不可少的功能,仅显示方式与部分细节存在差异,而实现以上功能均可以接入其他网站或软件实现,其他除此之外,路宝盒子再没有其他卖点。也就是腾讯路宝盒子只是基于OBD的三大功能进行应用,而并没有进行深度研发。类似GOLO4、优驾等都开发有如电子围栏、抬头显示,甚至语言操作等数十项便捷功能,而盒子作为一种仅仅具备基本功能的OBD应用程序却卖出硬件成本近十倍的,不能不让业内人士惊叹。
  对于普通车主而言,OBD连接能够诊断车辆问题并反映即时动态信息,让车主得以非常好的了解爱车,也是走近互联网的最直接方式。但多数车主并不知道这个的价值,更不知道他的成本。车联网作为一种趋势必将为越来越的车主使用并熟悉,更加合理的联网应用才能给消费者带来真正的便捷与实惠。
提示:按键盘 ← → 键直接翻页
综合热门车系是路宝盒子,不是月光宝盒--百度百家
是路宝盒子,不是月光宝盒
摘要 : 路宝盒子的出世没有想象中的超级大决斗场景,咦,但凡BAT出手,不都是重整江河“逮”后生,天下一片肃杀的节奏吗?
趋之若鹜,人艰不拆,说的就是OBD行业。全国做OBD的企业几千家,比较知名的如诊断技术出身的元征、通信背景的南京迪纳、车厂技术出身的上海联车科技、大众系的北京智信通、深圳系的蓝度、流通系的庞大集团、互联网系的司机邦等等,但到目前为止,都没有看到成功落地的商业模式。
以往OBD的销售一直以B2B为主,比如说与保险公司、经销商、电信运营商、车企合作,但最近元征新品golo 299的广告遍布杭州小区,似乎预示着B2C模式的即将开启。而5月5日腾讯高调发布路宝盒子,并采用电商平台销售,直接将OBD这种此前带有一丝隐秘色彩的产品,直接推向了前端用户。
没有制造硬件经验的腾讯选择了一家并不知名的OBD企业“深圳朗仁”合作,闭口不谈OBD,而是把“汽车可穿戴式设备”概念偷换过来,制造思维和互联网思维的差异,你看懂了没有?
虽然架着腾讯的名头,但对于路宝盒子的出炉,OBD厂商普遍“淡定无压力”,纷纷表示技术无创新、功能待体验。咦,没有想象中的超级大决斗场景嗳,但凡BAT出手,不都是重整江河“逮”后生,天下一片肃杀的节奏吗?
腾讯路宝盒子
要探寻这背后的逻辑,需要先理清市面上主流产品不同程度存在的两大硬伤。
1、功能硬伤:目前市面上90%以上的OBD产品形态都是OBD+GPS+GSM,可以提供诊断、GPS围栏防盗等功能。这类产品大多是通过4S店、保险、电信运营商来对车主进行捆绑销售或赠送。车主对故障诊断功能还可以接受,但应用场景很少出现,况且目前OBD产品只能提供排放相关功能的诊断,无法提供更详细的车身、底盘、传动、安全等诊断检测功能。在没有能打动车主的功能之前,如何吸引车主对GSM进行续费也是摆在这类产品后续运营的一大拦路虎。另外一部分OBD产品形态是OBD+蓝牙/WiFi,这类产品的功能比较单一,只有故障诊断和详细排放数据显示功能,基本是汽车发烧友使用,很难大面积推广。
2、体验硬伤:车云菌曾经试用过一些OBD产品,几乎没有很顺利能用起来的产品。每次拿OBD产品插入车,按说明书进行APP操作后,总是出现无法正常操作的情况,每次都需要低头查看OBD指示灯是否正常,再来反复检查APP界面操作,才能继续。故障检测只能严格根据APP文字提示来进行停车手动操作,而且速度极慢。很多附加在OBD产品上的比如wifi共享、GPS定位功能,都是传统工业思路来展现的,基本没有让人点击操作的欲望。
那么,路宝盒子有什么不同?
一、有硬伤的功能,Delete
路宝盒子的切入点和目标很主流,围绕着车主地图,打造强大的车主生活平台。主要的功能包括对车辆的诊断及车主驾驶行为的诊断,基于两种诊断产生的车况大数据以及车主行为大数据是腾讯最为看中的,未来将对接于“i车生活平台”。
这种商业蓝图几乎所有的OBD厂商都规划过,但如果产品功能和体验不足以让用户买单,所有的蓝图都只是草图,这也是OBD厂商不太care腾讯之处。因为路宝盒子只实现了最基础的功能,蓝牙连接甚至是被业内人士嗤之以鼻的过时技术。
腾讯外行吗?当然不是,腾讯公司副总裁马喆人私下表示,他可以给盒子增加GPS定位模块和GSM联网模块,但这不是最优方案,路宝盒子首先要做到功能聚焦,先把安全和省油做好,凡是牵涉到增加成本、影响体验、涉及隐私的功能,统统去掉了。
马化腾在WE大会有一个著名的演讲《通向互联网未来的七个路标》,其中第七个路标就是规避风险,但是要让用户享受到“连接一切”的乐趣。互联网企业做产品的思路一向是先推出一个产品,试探用户反应,再不断修正快速迭代。不管是从产品设计思路还是营销模式,腾讯路宝都和传统的OBD产品有着显著不同。可以说,那些问路宝盒子对OBD有何影响的问题一开始就错了,路宝的竞争对手仍然是百度地图、高德车生活,路宝盒子作为一个辅助设备,可以帮助完善以人车数据、路况、导航为核心的地图数据。
但随着产品的更新换代,当技术不成为壁垒,当路宝盒子、路宝APP、i车生活平台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车联网体系,腾讯路宝又必然会冲击现有的OBD格局。
二、“路宝盒子+路宝APP+i车生活平台”,内生性车联网体系
腾讯一直认为互联网的未来是连接一切,把路宝盒子、路宝APP和i车生活平台联系起来看,可以了解腾讯路宝“人-车-手机”连接的逻辑。
1、路宝APP。以腾讯地图为载体,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用户量最大的产品。但与其它地图不同的是,除了导航以外,UGC路况以及绿色驾驶也是主打功能。自3月份BETA版发布以来,车云菌也经常使用这款产品,相比百度和高德,除了令人惊叹的地图定位与导航速度,在UGC和绿色驾驶方面的用户体验仍然欠缺。
2、路宝盒子。是轻量的穿戴设备,目的是把人、车和手机连接起来。腾讯选择盒子这种产品,也是因为前装市场难以进入,只好绕道后装,当然腾讯很明白OBD有其固有的硬伤,所以不妨把这个硬件看成是权宜之计,要在车联网领域进一步深耕,腾讯应该有进一步的产品出来,也许将具备直接连接中控读取数据的能力。
当路宝能够获得更高级别的一些车型信息,对于车主驾驶行为和车况的判断会更加精准实时,路宝APP的服务还可以延伸到安全的服务,比如说超速提醒,急转弯提醒,以及更高精度的电子眼。再往下推演还包括面向数据的服务,如地图的快速更新,实时路况的实时性与准确性,在路线计算上面的躲避拥堵的能力,那时升级版的Waze或许会在中国出现?
3、i车生活平台。路宝APP和盒子已经实现了“人-车-手机”的连接,i车生活平台则承接了腾讯的开放平台战略,让各种基于车主服务的商家从另一端反向进入链条当中。这里面想象空间巨大,所有做OBD的企业都在设想大数据和平台化的商业模式,但从来没有一家拥有构建平台的能力,而腾讯则有可能成为第一家。因为最终产生价值的是数据和服务,这些都是基于云端和账户体系,腾讯内生性的优势不言自明。
但这里面仍然需要突破如何把基于QQ号、微信号以及其它腾讯旗下产品(如大众点评)的用户和体验导入到路宝平台。正如之前腾讯花过很大的精力去引流到拍拍网和腾讯商城,但电子商务不是以流量而是以性价比为成交依据,最后还是免不了将之打包送给京东。汽车行业这么多年来一直鲜有针对车主成功的产品,这里面有行业自身的复杂因素,即使是擅长于做服务的腾讯,也不一定能解开线上线下这一团乱麻。
三、以软件和服务为核心,做硬件那是“被逼的”
传统的OBD产品,均以硬件为中心,所以谁也不敢像腾讯这样在网上卖路宝盒子,1块钱一个。
马化腾曾经在多个场合公开说过“腾讯不会做硬件”。在腾讯的帝国版图中,所有一切都是围绕着增值服务展开,基于QQ号和微信号的社交、IM、社交游戏等产生出的free+pro模式是其中最核心的支柱,IM+衍生产业生态圈、电商生态圈、移动互联网生态圈几大商业生态圈在用户群主题下实现共联与协同。
但就在去年GMIC接受中央电视台电视采访的时候,马化腾还说过这么一段话:
小米手机非常成功,但这不是我们的专长。我们更关注手机里面的服务,怎么样用硬件设备发挥独特的体验,这个硬件不是我们生产,但是我们用到最好……另外是关注可穿戴的设备,包括以后的手表、手镯、眼镜,未必是直接去做,但是我们会关注里面的体验怎么跟我们的服务结合。
路宝盒子可以说是腾讯推出的第一款硬件产品,因为有之前的小马哥定调,所以你也能理解为什么要冠之以“可穿戴设备”,腾讯路宝负责人张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说,“我们所有的目的是为了互联服务,而不是真正为了硬件,做一个车或者手机,还不是我们的目标。”
潜台词就是OBD行业还没有出现如小米、苹果、三星这样的巨头,也没有通用的汽车互联标准出现,所以腾讯逼不得已自己出手揽下硬件和服务。这个服务是什么?就是基于手机和车机互联的个性化精准车主服务。腾讯用一个低成本的互联硬件让这个服务提前到来。显然,这不是腾讯的惯用打法,但面对车联网的大蛋糕,腾讯已迫不及待。
因此,腾讯不会在硬件上追求比较高的利润,目标是通过这种轻量、快速的、接地气的方式,把车和手机直接联起来,让用户用起来,这种玩法,不是BAT是玩不起来的。
这篇文章似乎不需要结尾,因为接下来还需要等待高德车生活盒子,甚至百度盒子的到来。汽车产业链条上的企业,大多关注“硬”,而难以兼顾“软”,或者过于专注“车”,而忽略了“人”,腾讯的野心显然很大,不仅想软硬兼施,还要人车通吃。不过,所谓“用户-落地-平台-生态”,在腾讯的车联网玩法被这套逻辑验证之前,路宝盒子还只是一个吸引人的故事,不是月光宝盒。
阅读(1877)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19万)
阅读(16万)
阅读(13万)
最新文章NEW
因为央行大肆放水货币总量,却没有准备好调节流动性流向,结果不仅使得新放水...
热门文章HOT NEWS
日前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了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凡在网上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盒子连不上wifi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