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十个气体摩尔体积质量的基本题··然后解出来··拜托各位了··我有重奖

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400-606-3393
今日:3189套总数:5074848套专访:2737部会员:56915位
当前位置:
& 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解析学案:专题1.3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解析版)
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解析学案:专题1.3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解析版)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通用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88次
资料类型:专题资料
文档大小:2.28M
所属点数: 2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2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2015考纲解读】
1.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学科的重要标志。理解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可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2.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3.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重点知识梳理】
一、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化学计算的实质是借助化学知识寻找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运算求解。在有关化学
方程式计算的解题过程中,若根据已知条件找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关系,可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技巧化。
1.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原理
(1)参与反应的各物质的物理量之间列比例
   aA(g)+bB(g)===cC(g)+dD(g)
aMA ∶ bMB ∶ cMC ∶dMD
物质的量比a
体积比  a
由已知条件和未知量列比例,求解。
(2)据化学方程式推导出来的差量(Δn、Δm、ΔV)等可以和参与反应的各物质的物理量列比例。例如:
2CO  +  O2  2CO2     Δn
2.计算的一般步骤
(1)正确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或关系式)。
(2)找出相关物质的计量数。
(3)将相关物质(已知和未知物质)的量写在对应计量数下面。
(4)列出关系式进行计算。
二、最常考的定量实验——气体体积、质量的测定
定量实验中常测定3种数据:温度、质量和体积。
温度——用温度计测量
1. 气体体积的测定装置
既可通过测量气体排出的液体体积来确定气体的体积(二者体积值相等),也可直接测量收集的气体
测量气体体积的常用方法
直接测量法。如图A、B、C、D、E均是直接测量气体体积的装置。测量前A装置可先通过调
整左右两管的高度使左管(有刻度)充满液体,且两管液面相平。C装置则是直接将一种反应物置于倒置的量筒中,另一反应物置于水槽中,二者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直接测量。
装置D:用于测量混合气体中被吸收(或不被吸收)的气体的体积数。读数时,球形容器和量气管液面相平,量气管内增加的水的体积等于被反应管吸收后剩余气体的体积。
装置E:直接测量固液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注意应恢复至室温后,读取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一般适合滴加液体量比较少的气体体积测量)。
(2)间接测量法。如F装置是通过测量气体排出的液体体积来确定气
2. 气体质量的测量装置
气体质量的测量一般是用吸收剂将气体吸收,然后再称量。常见的吸收装置:
三、阿伏加德罗常数热点应用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高考的“热点”问题,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命题者往往有意设置一些陷阱,增大试题的区分度。陷阱的设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温度和压强
22.4 L/mol是在标准状况(0 ℃,1.01×105 Pa)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命题者有意在题目中设置非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让考生误入陷阱。
2.物质状态
22.4 L/mol适用的对象是气体(包括混合气体)。命题者常把一些容易忽视的液态或固态物质作为气体来命题,让考生落入陷阱。如:在标准状况下,H2O、Br2、CH2Cl2、CHCl3、CCl4、碳原子数大于4的烃为非气态。
3.物质组成
(1)单质组成:气体单质的组成除常见的双原子分子外,还有单原子分子(如稀有气体)、三原子分子(如O3)等。如不注意这点,极容易误入陷阱。
(2)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如D2O、T2O、18O2、P4等;
(3)特殊物质的原子个数、电子个数,如Ne、O3、P4等;
(4)一些物质中化学键的数目,如CH4、P4、CO2等。
4.氧化还原反应
1 mol Cl2与H2O或NaOH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NA,1 mol Na2O2与CO2或H2O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NA,1 mol NO2与H2O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NA。
5.电离、水解
考查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数目或浓度时常设计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水解方面的陷阱。如:1 L 0.1 mol/L的FeCl3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要小于0.1 mol。
胶体粒子较大,由多个微粒组合而成,如一个Fe(OH)3胶体粒子是由多个Fe(OH)3微粒的集合体吸附一些粒子组成的。
7.物质变化
一些物质间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有时需要借助方程式分析才能挖掘出隐含的变化情况。考生若不注意挖掘隐含变化往往会误入陷阱。如:NO2存在与N2O4的反应平衡。
8.微粒的种类
试题中所提供的情境中有多种微粒时,要明确回答的微粒种类。涉及电子数时要注意根、基、离子的区别,如OH-与—OH、CH与—CH3等。涉及分子、质子、中子时,要注意同位素原子的差异,如12C18O和14N2。
【2014高考在线】
1.【2014年高考江苏卷第6题】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g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1NA
B.0.1mol丙烯酸中含有双键的数目为0.1NA
C.标准状况下,11.2L苯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A
D.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每生成0.1mol氧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
2.【2014年高考四川卷第5题】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温下,0.2mol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0.3NA
B.室温下,1LpH=13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离子数目为0.1NA
C.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A
D.5NH4NO32HNO3+4N2↑+9H2O反应中,生成28g N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A
氮元素降低到0价,得到5个电子,即每生成4mol氮气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15mol。因此生成28g N2即1mol氮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15mol÷4=3.75mol,其的电子数目为3.75NA,D正确,答案选D。
【考点定位】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
3.【2014年高考广东卷第10题】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甲苯含有6NA个C-H键
B.18gH2O含有10NA个质子
C.标准状况下,22.4L氨水含有NA个NH3分子
D.56g铁片投入足量浓硫酸中生成NA个SO2分子
4.【2014年高考全国大纲卷第7题】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lmol 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B.L0.5 mol o L-1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A
C.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
D.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 g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6 NA
5.【2014年高考上海卷第16题】含有砒霜(As2O3)的试样和锌、盐酸混合反应,生成的砷化氢(AsH3)在热玻璃管中完全分解成单质砷和氢气。若砷的质量为1.50mg,则
A.被氧化的砒霜为1.98mg
B.分解产生的氢气为0.672ml
C.和砒霜反应的锌为3.90mg
D.转移的电子总数为6×10―5NA
6.【2014年高考上海卷第22题】已知:2[NaAl(OH)4]+CO2→2Al(OH)3↓+Na2CO3+H2O。向含2molNaOH、1molBa(OH)2、2mol[NaAl(OH)4]的混合液中慢慢通入CO2,则通入CO2的量和生成沉淀的量的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n(CO2)(mol) 2 3 4
n(沉淀)(mol) 1 2 3 3
7.【2014年高考江苏卷第18题】(12分)碱式碳酸铝镁[MgaAlb(OH)c(CO3)d·x H2O]常用作塑料阻燃剂。
(1)碱式碳酸铝镁具有阻燃作用,是由于其受热分解需吸收大量热量和
(2)MgaAlb(OH)c(CO3)d·x H2O中a、b、c、d的代数关系式为
(3)为确定碱式碳酸铝镁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准确称取3.390g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CO20.560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②另取一定量样品在空气中加热,样品的固体残留率(固体样品的剩余质量/固体样品的起始质量×100%)随温度的变化如右图所示(样品在2700C时已完全失去结晶水,6000C以上残留固体为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
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碱式碳酸铝镁样品中的n(OH-): n(CO32-)(写出计算过程)。
2a+3b=c+2d
【高频考点突破】
考点一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
1. 物质的量、摩尔与阿伏加德罗常数
2. 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的对比记忆
概念名称 表示符号 单位 文字涵义
阿伏加德罗常数 NA mol-1 1 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它与0.012_kg_12C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相等,数值约为6.02×1023
摩尔质量 M g·mol-1 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气体摩尔体积 Vm L·mol-1 在一定温度、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22.4_L·mol-1
物质的量(n),物质的质量(m)、气体体积(V)和粒子数(N)的转化关系 n===
【特别提醒】 
(1)物质的量规范表示方法:
(2)摩尔质量(M)(单位:g·mol-1),在数值上与相对原子质量(Ar)或相对分子质量(Mr)相等。(3)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时应注意:①物质是否是气体;②是否指出温度和压强。(4)标准状况是指:0 ℃、1.01×105 Pa。
(3)物质的量通过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将宏观物理量物质的质量、气体的体积与微观物理量微粒个数、微粒的质量联系起来。
考点二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的应用
1. 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或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
2. 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可通过pV=nRT及n=、ρ=导出)
相同条件 结论
公式 语言叙述
T、p相同 =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
T、V相同 = 温度、体积相同的气体,其压强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
T、p相同 =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其摩尔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特别提醒】 
(1)阿伏加德罗定律的适用范围是气体,其适用条件是三个“同”,即在同温、同压、同体积的条件下,才有分子数相等这一结论,但所含原子数不一定相等。(2)阿伏加德罗定律既适合于单一气体,也适合于混合气体、
【特别提醒】求气体的摩尔质量M的常用方法
(1)根据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ρ:M=ρ×22.4(g·mol-1);
(2)根据气体的相对密度(D=ρ1/ρ2):M1/M2=D;
(3)根据物质的质量(m)和物质的量(n):M=m/n;
(4)根据一定质量(m)的物质中微粒数目(N)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A):M=NA·m/N;
(5)对于混合气体,求其平均摩尔质量,上述计算式仍然成立;还可以用下式计算:=×a%+×b%+×c%……,a%、b%、c%指混合物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
【经典考题精析】
【2013高考真题】
(2013·上海卷)15.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已知C2H4和C3H6的混合物的质量为ag,则该混合物
A.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a/7+1)NA
B.所含碳氢键数目为aNA/7
C.燃烧时消耗的O2一定是33.6a/14L
D.所含原子总数为aNA/14
(2013·新课标II卷)9.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L1.0mo1·L-1的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B.12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A
C. 25℃时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 NA
D. 1 mol的羟基与1 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 NA
(2013·四川卷)7.1.52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mL密度为1.40g/mL、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 的混合气体1120mL (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mol/L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g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 ︰1
B.该浓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0mol/L
C. NO2和N2O4 的混合气体中,NO2 的体积分数是80%
D. 得到2.54沉淀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600mL
淀达最大时,溶液中只有硝酸钠,根据原子守恒:n(NaOH)=n(HNO3)-(2a+b)=0.7-0.06=0.64mol,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640mL,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科学计算。
(2013·大纲卷)8、下列关于同温同压下的两种气体12C18O和14N2的判断正确的是(
A.体积相等时密度相等
B.原子数相等时具有的中子数相等
C.体积相等时具有的电子数相等
D.质量相等时具有的质子数相等
(2013·江苏卷)7.设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L 1 mol·L-1的NaClO 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NA
B.78 g 苯含有C=C 双键的数目为3NA
C.常温常压下,14 g 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D.标准状况下,6. 72 L 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 1NA
(2013·上海卷)22.一定量的CuS和Cu2S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HNO3中,收集到气体V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u2+和SO42-)加入足量NaOH,产生蓝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CuO12.0g,若上述气体为NO和NO2的混合物,且体积比为1﹕1,则V可能为
【2012高考真题】
(2012·广东)1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4g CH4含NA个C—H共价键
B.1 mol Fe与足量稀HNO3反应,转移个2NA个电子
C.1L 0.1 mol/L NaHCO3溶液中含有0.1NA个HCO3—
D.常温常压下,22.4L的NO2和CO2混合气体含有2NA个O原子
(2012·四川)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33.6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A
B.常温常压下,7.0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NA
C.50mL 18.4mol/L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数目为0.46NA
D.某密闭容器盛有0.1molN2和0.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A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阿佛加德罗常数的有关知识,涉及到分子数目、原子数目、电子数目及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2012·四川)13.向27.2gCu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0.5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和Cu(NO3)2,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mol/L的NaOH溶液1.0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39.2g。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Cu与Cu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6mol/L
C.产生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
D.Cu、Cu2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HNO3为0.2mol
(2012·大纲版)12.在常压和500℃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Ag2O、Fe(OH)3 、NH4HCO3、NaHCO3完全分解,所得气体体积依次是V1\V2\V3\V4。体积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V3>V2>V4>V1
B. V3>V4>V2>V1
C.V3>V2>V1>V4
D.V2>V3>V1>V4
(2012·海南)6.将0.195g锌粉加入到20.0mL的0.100 mol·L-1MO2+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还原产物可能是
(2012·海南)7.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密闭容器中加入l.5mol H2和0.5molN2,充分反应后可得到NH3分子数为NA
B.一定条件下,2.3g的Na完全与O2反应生成3.6g产物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C.1.0L的0.1 mol·L-1Na2S溶液中含有的S2-离子数为0.1NA
D.标准状况下,22.4L的CCl4中含有的CCl4分子数为NA
(2012·全国新课标卷)9.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B.28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
C.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
D.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2012·上海)11.工业上将氨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铂-铑合金网发生氮氧化反应,若有标准状况下yL氨气完全反应,并转移n个电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可表示为
【解析】氨气的催化氧化的反应为:4NH3+5O24NO+6H2O,标准状况下VL氨气转移的电子数为×5×NA=nmol,NA=。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化学计算
(2012·上海)22.PbO2是褐色固体,受热分解为Pb的+4和+2价的混合氧化物,+4价的Pb能氧化浓盐酸生成Cl2;现将l mol PbO2加热分解得到O2,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浓盐酸得到Cl2,O2和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剩余固体的组成及物质的量比是
A.1:1混合的Pb3O4、PbO
B.1:2混合的PbO2、Pb3O4
C.1:4:l混合的PbO2、Pb3O4、PbO
D.PbO2、Pb3O4、PbO
(2012·江苏)8. 设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0. 1 mol Cl2 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 1NA
B. 常温常压下,18 g H2O 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
C. 标准状况下,11. 2 L CH3CH2OH 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 5NA
D. 常温常压下,2. 24 L CO 和CO2 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 1NA
【解析】A选项溶于水的氯气不能完全与水反应,该反应可逆;B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乙醇标况下为液态;D选项错误,非标况下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考点定位】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
(2012·上海)二氧化硒(SeO2)是一种氧化剂,其被还原后的单质硒可能成为环境污染物,通过与浓HNO3或浓H2SO4反应生成SeO2以回收Se。完成下列填空:
27.Se和浓HNO3反应的还原产物为NO和NO2,且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写出Se和浓HNO3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
28.已知:Se+2H2SO4(浓)→2SO2↑+SeO2+2H2O;2SO2+SeO2+2H2O→Se+2SO42-+4H+
SeO2、H2SO4(浓)、SO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
29.回收得到的SeO2的含量,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测定:
②I2+2Na2S2O3→Na2S4O6+2NaI
配平方程式①,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0.实验中,准确称量SeO2样品0.1500g,消耗了0.2000 mol/L的Na2S2O3溶液25.00 mL,所测定的样品中SeO2的质量分数为___。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和有关的化学计算能力,意在考查考生对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理解与应用。
(2012·上海)用氮化硅(Si3N4)陶瓷代替金属制造发动机的耐热部件,能大幅度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工业上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氮化硅,其反应如下:
3SiCl4(g)+2N2(g)+6H2(g) Si3N4(s)+12HCl(g)+Q(Q>0)
完成下列填空:
31.在一定温度下进行上述反应,若反应容器的容积为2 L,3 min后达到平衡,测得固体的质量增加了2.80 g,则H2的平均反应速率___ mol/(L·min);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
32.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其他条件不变,压强增大,平衡常数K减小
b.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减小
c.其他条件不变,增大Si3N4物质的量平衡向左移动
d.其他条件不变,增大HCl物质的量平衡向左移动
33.一定条件下,在密闭恒容的容器中,能表示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
a.3v逆(N2)=v正(H2)
b.v正(HCl)=4v正(SiCl4)
c.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d.c(N2):c(H2):c(HCl)=1:3:6
34.若平衡时H2和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n,保持其它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后达到新的平衡时,H2和HCl的物质的量之比___m/n(填“>”、“=”或“<”)。
【答案】31.0.02;
的移动,c错误;增大HCl的物质的量,导致生成物HCl的浓度增大,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确。
33.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v正=v逆,反应中N2与H2的计量系数之比为1:3,3v逆(N2)=v逆(H2),(2012·全国新课标卷)26.(14分)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铁的卤化物、氧化物以及高价铁的含氧酸盐均为重要化合物。
(1)要确定铁的某氯化物FeClx的化学式,可用离子交换和滴定的方法。实验中称取0.54g的FeClx样品,溶解后先进行阳离子交换预处理,再通过含有饱和OH-的阴离子交换柱,使Cl-和OH-发生交换。交换完成后,流出溶液的OH-用0.40mol.L-1的盐酸滴定,滴至终点时消耗盐酸25.0mL。计算该样品中氯的物质的量,并求出FeClx中x值:
(列出计算过程);
(2)现有一含有FeCl2和FeCl3的混合物样品,采用上述方法测得n(Fe):n(Cl)=1:2.1,则该样品中FeCl3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在实验室中,FeCl2可用铁粉和
盐酸反应制备,FeCl3可用铁粉和
反应制备;
(3)FeCl3与氢碘酸反应时可生成棕色物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作为水处理剂和高容量电池材料。FeCl3与KClO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可制取K2FeO4,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与MnO2-Zn电池类似,K2FeO4-Zn也可以组成碱性电池,K2FeO4在电池中作为正极材料,其电极反应式为
,该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3 (2)10% (0.10也可以) 盐酸
(3)2Fe3++2I-=2Fe2++I2或2Fe3++3I-=2Fe2++I3-
(4)2Fe3++3ClO-+4OH-=2FeO42-+5H2O+3Cl-
FeO42-+3e-+4H2O =Fe3++8OH-
2FeO42-+8H2O+3Zn=3Zn(OH)2+2Fe(OH)3+4OH-
【解析】 (1)n(Cl)=0.0250L×0.40mol·L-1=0.010mol
(2012·上海)钠是活泼的碱金属元素,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完成下列计算:
57.叠氮化钠(NaN3)受撞击完全分解产生钠和氮气,故可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若产生40.32 L(标准状况下)氮气,至少需要叠氮化钠___g。
58.钠-钾合金可在核反应堆中用作热交换液。5.05 g钠-钾合金溶于200 mL水生成0.075 mol氢气。
(1)计算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2)计算并确定该钠-钾合金的化学式。
59.氢氧化钠溶液处理铝土矿并过滤,得到含铝酸钠的溶液。向该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有下列反应:2NaAl(OH)4+CO2→2Al(OH)3↓ +Na2CO3+H2O
己知通入二氧化碳336 L(标准状况下),生成24 mol Al(OH)3和15 mol Na2CO3,若通入溶液的二氧化碳为112L(标准状况下),计算生成的Al(OH)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
60.常温下,称取不同氢氧化钠样品溶于水,加盐酸中和至pH=7,然后将溶液蒸干得氯化钠晶体,蒸干过程中产品无损失。
氢氧化钠质量(g)
氯化钠质量(g)
上述实验①②③所用氢氧化钠均不含杂质,且实验数据可靠。通过计算,分析和比较上表3组数据,给出结论。
58.(1)c(OH-)=×(mol/L)
(2)设上述合金中含amol钠、bmol钾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化学计算与判断。
(2012·江苏)18. (12 分)硫酸钠-过氧化氢加合物(xNa2SO4 ·yH2O2 ·zH2O)的组成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①准确称取1. 7700 g 样品,配制成100. 00 mL 溶液A。②准确量取25. 00 mL 溶液A,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 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到白色固体0. 5825 g。③准确量取25. 00 mL 溶液A,加适量稀硫酸酸化后,用0. 02000 mol·L-1KMnO4 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 溶液25. 00 mL。H2O2 与KMnO4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2MnO4- +5H2O2+6H+=2Mn2++8H2O+5O2↑
(1)已知室温下BaSO4 的Ksp =1. 1伊10-10,欲使溶液中c(SO42- )≤1. 0×10-6 mol·L-1,应保持溶液中c(Ba2+)≥
mol·L-1。
(2)上述滴定若不加稀硫酸酸化,MnO4- 被还原为MnO2,其离子方程式为
(3)通过计算确定样品的组成(写出计算过程)。
-0. 355 g-0. 0425 g]/18g·mol-1 =2.50×10-3mol,故有:x:y:z=n(Na2SO4):n(H2O2):n(H2O)= 2:1:2。所以,硫酸钠-过氧化氢加合物的化学式为2Na2SO4·H2O2·2H2O。
【考点定位】物质组成的定量检测
【2011高考真题】
(2011·全国卷)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8 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
B.12 g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NA
C.46 g 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3NA
D.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NA个电子
(2011·广东卷)1.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23g NO2含有nA个氧原子
B、1L0.1moloL-1的氨水含有0.1nA个OH―
C、常温常压下,22.4LCCl4含有个nA个CCl4分子
D、1molFe2+ 与足量的H2O2溶液反应,转移2nA个电子
(2011·新课标全国卷)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
B. 1.00mol
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
C.欲配置1.00L ,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 NaCl溶于1.00L水中
D.电解58.5g 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L氯气(标准状况)、23.0g金属钠
(2011·海南卷)3.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Al3+离子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3NA
B.1molCl2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C.10L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A
D.10L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OH-离子数为NA
(2011·全国II卷)4. 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8gH2O中含的质子数为10NA
B.12g 金刚石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NA
C.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3NA
D.1 mol Na 与足量O2 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NA个电子
【解析】金刚石中平均每一个碳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因此12g 金刚石含有的共价键数为2NA
(2011·江苏卷)5.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甲醇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4NA
B.25℃,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
C.标准状况下,2.24L已烷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1NA
D.常温常压下,Na2O2与足量H2O反应,共生成0.2mol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
【解析】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中一些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甲醇的结构简式是CH3OH,故1mol甲醇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3NA,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OH-的数目,标准状况下已烷为液态,不适用(2011·广东卷)某同学进行实验研究时,欲配制1.0 mol·L-1 Ba(OH)2溶液,但只找到在空气中暴露已久的Ba(OH)2·8H2O试剂(化学式量:315)。在室温下配制溶液时发现所取试剂在水中仅部分溶解,烧杯中存在大量未溶物。为探究其原因,该同学查得Ba(OH)2·8H2O在283 K、293 K和303 K时的溶解度(g/100 g H2O)分别为2.5、3.9和5.6。
(1)烧杯中未溶物可能仅为BaCO3,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试剂由大量Ba(OH)2·8H2O和少量BaCO3组成。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成分检验。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不考虑结晶水的检验;室温时BaCO3饱和溶液的pH=9.6)
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pH计、烧杯、试管、带塞导气管、滴管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适量试剂于洁净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过滤,得滤液和沉淀。
步骤2: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硫酸。
步骤3:取适量步骤1中的沉淀于试管中,________。
(3)将试剂初步提纯后,准确测定其中Ba(OH)2·8H2O的含量。实验如下:
①配制250 mL约0.1 mol·L-1 Ba(OH)2溶液:准确称取w克试样,置于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________,将溶液转入________中,洗涤,定容,摇匀。
②滴定:准确量取25.00 mL所配Ba(OH)2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指示剂,将________(填“0.020”、“0.05”、“0.1980”或“1.5”)mol·L-1盐酸装入50 mL酸式滴定管,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盐酸V mL。
③计算Ba(OH)2·8H2O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只列出算式,不做运算)。
(4)室温下,________(填“能”或“不能”) 配制1.0 mol·L-1 Ba(OH)2溶液。
【答案】(1)由于Ba(OH)2·8H2O与空气中CO2反应,所取试剂大部分已变质为BaCO3,未变质的Ba(OH)2·8H2O在配制溶液时能全部溶解
步骤2: 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试剂中有Ba2+存在
步骤3:滴加稀盐酸,连接带塞导气管将产生的气体导入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试剂含有BaCO3
步骤4:取步骤1中的溶液于烧杯中,用pH计测定其pH pH明显大于9.6,说明该试剂含有Ba(OH)2
(3)①搅拌溶解 250 mL容量瓶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6.02×1023个分子
B.1 mol氧的质量为16 g
C.0.5 mol He约含有6.02×1023个电子
D.2H既可表示2个氢原子又可表示2 mol氢分子
【答案】 C
【解析】 每摩尔物质含有6.02×1023个“微粒”,这里的“微粒”并不一定是分子,A选项错误;“1 mol氧”的说法错误,B选项错误;2H只能表示2个氢原子,D选项错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尔质量就等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B.摩尔质量等于物质式量的6.02×1023倍
C.HNO3的摩尔质量是63 g
D.硫酸和磷酸的摩尔质量相等
【答案】 D
【解析】 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时,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即式量),A、B、C错误;H2SO4与H3PO4的摩尔质量均为98 g·mol-1,D正确。
3. 0.2 mol CH4的质量为(  )
【答案】 B
【解析】 0.2 mol CH4的质量为0.2 mol×16 g·mol-1=3.2 g。
4.在0.5 mol Na2SO4中,含有Na+数约是(  )
A.6.02×1023
B.3.01×1023
【答案】 A
【解析】 0.5 mol Na2SO4中,Na+的物质的量为0.5 mol×2=1 mol,故数目约为6.02×1023,A正确。
5.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的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  )
①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
②所含的O原子数目之比为1:2
③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2:3
④所含的C原子数目之比为1:1
⑤所含的电子数目之比为7:11
D.①②③④⑤
6.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3 g钠由原子变成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B.0.2NA个硫酸分子与19.6 g磷酸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C.28 g氮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D.NA个氧分子与NA个氢分子的质量比为8:1
7.在一定体积的容器中加入1.5 mol氙气(Xe)和7.5 mol氟气(F2),于400℃和2633 kPa压强下加热数小时,然后迅速冷却至25℃,容器内除得到一种无色晶体外,还有4.5 mol氟气,则所得无色晶体产物中,氙与氟的原子个数之比是(  )
【答案】 C
【解析】 实际参加反应的Xe和F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7.5-4.5)=1:2,则生成物中Xe原子和F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8.a mol H2SO4中含有b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  )
A.a/4b mol-1
B.b/4a mol-1
D.b/a mol-1
【答案】 B
【解析】 根据关系式n=,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将题中N=b,n=4a mol代入上式,则有NA= mol-1。
9.两份体积相同的某植物营养液,其配方如下:
则两份营养液的成分(  )
A.n(K+)相同
B.n(Cl-)相同
C.完全相同
D.完全不同
【答案】 C
【解析】 所含粒子种类和粒子的物质的量对应相等。
10.有98 g纯H2SO4和纯H3PO4的混酸,测知其中含氧元素65.3%,则混酸中H2SO4和H3P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答案】 D
【解析】 H2SO4、H3PO4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其中O的质量分数都为65.3%,所以与两物质的物质的量的比例无关。
1.现有下列四种因素:①温度和压强 ②所含微粒数 ③微粒本身大小 ④微粒间的距离,其中对气体物质体积有显著影响的是(  )
D.①②③④
【解析】对气体物质体积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包括温度和压强,所含微粒数的多少以及微粒间的距离3个方面,故选项C正确。
2.下列物质中,在标准状况下,体积最大的是(  )
A.28 g N2
B.71 g Cl2
C.48 g O2
D.1 000 g H2O
【解析】在标准状况下:A中N2体积为22.4 L,B中Cl2为22.4 L,C中O2为33.6 L,D中H2O的体积为1 L。
3.只给出表中甲和乙对应的量,不能用来求物质的量的是(  )
A 物质的微粒数 阿伏加德罗常数
B 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 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
C 固体体积 固体密度
D 非标准状况下物质的质量 物质的摩尔质量
【解析】A项对应公式n=N/NA,B项对应公式n=V/22.4 L·mol-1;C项只能求出固体的质量,无法求解其物质的量;D项对应的公式n=m/M。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尔是一种国际基本物理量
B.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
C.1 mol氧原子的质量为16 g
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单质所含分子数相同
【解析】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基本物理量。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 L/mol,D中单质应为气体。
5.在同温、同压下,A容器的氯气和B容器的氨气中,若它们所含的原子数相等,则这两个容器的体积之比是(  )
【解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同温同压下,=,而因2n(Cl2)=n(NH3),故=。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32 g O2占有的体积约为22.4 L
B.22.4 L N2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氮分子
C.在标准状况下,22.4 L水的质量约为18 g
D.22 g二氧化碳与标准状况下11.2 L HCl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其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B.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
C.1 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 L氧气的质量小
D.相同条件下的一氧化碳气体和氮气,若物质的量相等则体积相等,但质量不相等
【解析】因为没有说明物质的状态,A、C两项皆错误;甲烷和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分子数一定相等,B选项正确;一氧化碳气体和氮气的摩尔质量相同,故D选项错误。
8.标准状况下有①6.72L甲烷 ②3.01×1023个氯化氢分子 ③13.6 g硫化氢 ④0.2 mol NH3。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小到大表示不正确的是(  )
A.体积:④<①<②<③
B.密度:①<④<③<②
C.质量:④<①<③<②
D.氢原子数:②<④<③<①
9.有一种气体的质量是14.2 g,体积是4.48 L(标准状况),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B.28.4 g·mol-1
D.71 g·mol-1
【解析】标准状况下,1 mol气体所占有的体积为22.4 L,则4.48 L(标准状况)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2 mol,由M===71 g·mol-1。
0.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O2和O3具有相同的(  )
【解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判断应选D。
1.0.5 mol O3(臭氧)中含有的分子数约是________个、原子数约是________个、质子数约是________个。
2.12.4 g Na2R含Na+0.4 mol,则Na2R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含R的质量为1.6 g的Na2R,其物质的量为________。
【答案】 62 g·mol-1 16 0.1 mol
3.在KCl和CaCl2的混合物中,K+和Ca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KCl和Ca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质量之比为________,若要取出含1 mol Cl-的该混合物,应称取该混合物的质量为________g。
4.有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共10.8 g,其物质的量为0.3 mol。求:
(1)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各为多少?
(2)混合气体缓慢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剩余的气体是什么?其质量为多少?所含分子数为多少?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客服总机:400-606-99777 业务传真:010- 客服邮箱:Copyright &2006 - 2015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100390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