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柱绑扎搭接箍筋搭接长度加密怎样计算?在图集,多少页,急

箍筋加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5页免费2页免费1页免费1页免费1页免费2页免费1页免费1页免费5页免费60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64页1下载券5页免费1页免费3页免费1页免费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2.46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在11g101-1的54页,右下角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区箍筋构造.请高手指出适用范围._百度知道
在11g101-1的54页,右下角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区箍筋构造.请高手指出适用范围.
我所在的工地.不管是主梁还是次梁的搭接区都没加密,该图是只适用于绑扎搭接?
提问者采纳
这个构造图用于梁、柱类构件搭接区的箍筋设置梁应该理解为所有的梁 柱应理解为框架柱、剪力墙柱和构造柱这些构件只要是有搭接就应该加密
如果按规范来做,我所在的工地做法就不对啦?
柱纵筋和梁(框架梁和非框架梁)纵筋搭接区的箍筋都得加密
提问者评价
原来是这样,感谢!
其他类似问题
纵向受力钢筋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结构构件主筋搭接的,只要采用箍筋都应加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筑龙社区专业门户艺术设计工程技术机电设备造价与管理资料中心|
-->施工单位各种类型的施工技术这里可能都有,本群组主要还是以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为主,期待广大网友的积极参与标签&&&&姓名身份、兴趣爱好、专业什么的,统统可以说哦~&&&看不清楚&
6条回复&&5396次阅读&&&&
高层剪力墙结构中只有暗柱无框架柱时,对暗柱的箍筋加密区的高度没有具体的,是否可参考框架柱?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请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
奖励&&&&&&
&&&&&奖励于& 15:35:54
&&发表于&&|&
03G11-1第48、49页中明确指出端柱、暗柱构造参考位置。
奖励&&信誉分+20&&&&
&&&&&奖励于& 16:30:09
&&发表于&&|&
暗柱不是框架柱,当设计无要求时不用加密,但在搭接长度范围内按5d和100较小值设置箍筋间距。
奖励&&&&&&
&&&&&奖励于& 19:26:42
&&发表于&&|&
剪力墙内暗柱不分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啊!
奖励&&&&&&
&&&&&奖励于& 04:52:05
&&发表于&&|&
以下是引用zmy08-4-1 8:30:00的发言:03G11-1第48、49页中明确指出端柱、暗柱构造参考位置。...哥们:从哪可看出箍筋加密。
奖励&&&&&&
&&&&&奖励于& 04:52:12
&&发表于&&|&
以下是引用片段:以下是引用zmy08-4-1 8:30:00的发言:03G11-1第48、49页中明确指出端柱、暗柱构造参考位置。
哥们:从哪可看出箍筋加密楼上说的很对,图集中未说明暗柱的箍筋加密设置,只说了搭接时候的加密,那机械连接需要加密吗?
奖励&&&&&&
&&&&&奖励于& 23:35:06
&&发表于&&|&
《GB混凝土结构》 9.4钢筋连接 中 9.4.5 在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配置箍筋,其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当钢筋受拉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当钢筋受压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当受压钢筋直径d>25mm时,尚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2个钢筋。 因搭接区范围内的传力至关重要。 所以暗柱搭接区要加密,但不限制连接位置。
奖励&&&&&&
&&&&&奖励于& 17:31:26
志同道合的盆友,快来
和大家一起讨论吧~
发表于&今天 14:54&&&&&&0条回复
发表于&&&&&&&0条回复
发表于&&&&&&&1条回复
发表于&&&&&&&14条回复
发表于&&&&&&&1条回复
最新回复网友
删除类型:
&广告/SPAM&恶意灌水&违规内容&文不对题&重复发帖
还可以输入&120&字
还可以输入&120&字
他一定是哪里做的不够好,别替他瞒着了,告诉我们吧~03G101-4图集解释38-第3页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03G101-4图集解释38-3
凝土强度等级,施工中却不容易实现;2、就拿上述提问来说,“柱中的砼等级是C35,梁;3、再有一个问题是:梁与板采用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上述矛盾如何解决?请青来教授指教;十八、我在现场看到柱子直径22变25时搭接方法和;现场搭接是以顶板为基准面,上柱(25)纵筋往下伸;不知这样行不行?据说施工中基本上都是这样处理的;答:应按照03G101-3做,否则上柱在内力
凝土强度等级,施工中却不容易实现。2、就拿上述提问来说,“柱中的砼等级是C35,梁的砼等级是C30”,而在施工中,往往把施工缝留在梁底,这样柱按C35砼浇筑了,在浇筑梁时,按C30砼把梁柱交叉节点浇筑了――等于降低了梁柱交叉节点这个最重要部位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此外,就算整层的梁柱同时浇筑,也很难划分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3、再有一个问题是:梁与板采用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设计要求是整个梁按高的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例如C30),而采用强度等级较低的混凝土(例如C25),并要求梁的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混凝土向两侧(板)扩散。但这个施工要求和山西省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矛盾――该计算规则规定梁与板交叉部位的混凝土“算板而不算梁”――若按此规定,则梁上部的混凝土要采用板的强度等级较低的混凝土。上述矛盾如何解决?请青来教授指教。十八、我在现场看到柱子直径22变25时搭接方法和101完全不同现场搭接是以顶板为基准面,上柱(25)纵筋往下伸一个La,下柱(22)纵筋往上伸一个La,然后绑扎。不知这样行不行?据说施工中基本上都是这样处理的答:应按照03G101-3做,否则上柱在内力最大的柱根部配筋严重不足。上柱配筋比下柱大是为了满足上柱受力需要,施工习惯源于不清楚柱子实际所受内力。十九、第36页图2勘误:加注将柱下端的连接位置上移至柱上端,对吗? 答:03G101-1图集第36页图2的勘误,就是叫你增加一个“注”:注:将柱下端的连接位置上移至柱上端(图2的“图”本来就是对的,没有什么错误。这个加“注”只是提醒大家注意,左三图的“连接位置”都在柱下端,而现在图2的做法是移至柱上端了。) 二十、 边框架柱的外侧钢筋可以直锚吗?(满足1.5laE)答: 就算是满足1.5laE,框架柱(边柱)外侧钢筋也必须伸至柱顶,然后弯直钩12d 。二十一、Ccllong: ( 21:12:13)柱筋电渣压力焊的接头部位箍筋需要加密么?怎么计算加密范围? Qlchen 回复: ( 21:57:43)搭接长度范围箍筋加密的目的是增大混凝土对钢筋的粘接强度,焊接是一个“点”,不是一个“长度范围”,加密不起什么作用。剪力墙一、请问陈老师:1、在剪力墙结构中,墙立筋离暗柱钢筋多少距离开始布置第一根钢筋?2、在剪力墙中,如两暗柱的净距为100(或者为50,150,200,250),而立筋间距为@200的时候两暗柱间是否设立筋,如果设立筋时几根?答:1、1/2墙竖向分布筋间距。2、两暗柱距离大于或等于1/2墙竖向分布筋间距时设置。二、如在剪力墙结构中竖向分布筋间距为@200,而暗柱跟暗柱之间为距离小于100,此时不设置竖向分布筋,那是否设置水平分布筋呢?答:三、“墙体钢筋间距水平、竖向间距均为200,拉钩间距为400,梅花形布置。”是按图1布置还是按图2布置?!答:1、墙体拉筋一般都是墙体钢筋间距的两倍,即“隔一拉一”:在水平方向上和垂直方向上都要做到“隔一拉一”。2、具体体现在施工中,就是:(我们按墙体水平钢筋和垂直钢筋的交叉点来说话)对于第一行水平钢筋来说,拉筋钩住第1、3、5、7、9 ?? 交叉点;对于第二行水平钢筋来说,拉筋钩住第2、4、6、8、10 ?? 交叉点;对于第三行水平钢筋来说,拉筋钩住第1、3、5、7、9 ?? 交叉点;对于第四行水平钢筋来说,拉筋钩住第2、4、6、8、10 ?? 交叉点;对于第五行水平钢筋来说,拉筋钩住第1、3、5、7、9 ?? 交叉点;四、按3楼所说,就是两根拉筋的最大距离为400;如果按照矩形布置,0.16平米(400x400)的范围内才有一根拉筋,而按梅花形布置则是0.08平米(282x282)的范围内就有一根拉筋,数量差了一倍! 究竟这个“梅花形”在哪儿有图示?答:我前面所说的拉筋布置方法就是“梅花形”:如果从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来看,相邻两根拉筋的距离为400;
但如果从斜角方向去看,相邻两根拉筋的距离为200*1.4=280五、墙体顶部的暗梁的宽度与墙体宽度相同。那么,暗梁的顶部钢筋是否应该做在墙体竖筋的顶部弯折端上面?答:暗梁箍筋与墙竖向筋在同一竖向层面,纵筋在墙竖向筋的内侧,因此顶筋与墙竖向筋的水平弯钩在同一水平层面。六、1. 小墙肢的长度怎么算?若是L型暗柱,墙厚是200,小墙肢的长度是净长还是净长加上200?2. 双洞口连梁之间的墙体需要多宽,才按照双洞口施工?若是双洞口中间是一个暗柱(箍筋是100间距),那么这个双洞口连梁在暗柱处的箍筋可否取消?。。 答:1、见48页注2,不能转折度量。2、墙顶连梁须设置,见51页。七、今天看到了03G101的增补、调整及勘误上提到了剪力墙的分布筋,那么剪力墙的竖向筋的水平筋哪个算是分布筋,哪个又是主筋呀?它们的保护层是以哪根筋计算呢答:构件中钢筋的重要性分以下等级:1、最重要:受力钢筋(如受拉、受压筋);2、次重要:构造钢筋(包括架立筋);3、一般:分布钢筋(如与板纵向受力筋垂直交叉绑扎的钢筋)。但是,剪力墙“竖向分布筋”是历史形成的术语,而其重要性与受力筋相同,所以应将“竖向分布筋”与一般的“分布筋”区别开来。除竖向分布筋外,剪力墙的竖向钢筋还有边缘构件(暗柱、端柱等)中的纵向钢筋和洞口加强钢筋,这些钢筋都是非常重要的。八、请问在剪力墙竖向钢筋布置时,如果是和暗柱交接的,并且与墙的厚度一样,那墙体的竖向钢筋是靠暗柱50还是同剪力墙的间距一样?谢谢。答:剪力墙墙身第一根竖向分布筋在距暗柱边沿纵筋1/2竖向分布筋间距的地方布置。九、 上一次我提了一个问题:在第49页的暗柱“λn区域”倒是画出了一个“小箍筋”,是一个“大箍套小箍”的构造。小箍筋的高度当然是墙的厚度了,但是,图上看不出“小箍筋的宽度”是多少?现在就是请教陈教授这个问题:“小箍筋的宽度是多少”?您的回答是:“宽度图上已注明(为“三控”)。”看03G101-1图集第49页左上角那个图,现在的问题如下:1、图中大箍筋的长度是由“lc/2”、“≥bw”、“≥400”三个条件所决定(所控制),这就是“三控”。不过,我问的不是这个大箍筋的长度,而是被大箍筋套住的那个“小箍筋”的长度,没有尺寸标注?也许,回答是:“中间的小箍筋是勾住暗柱中间的纵筋的。”2、所以,问题就变成:对于“约束边缘暗柱”来说,是不是暗柱中间的每根纵筋都必须设置箍筋,而不是“隔一拉一”?3、对于“约束边缘端柱”也存在这个问题:(03G101-1图集第49页左上角第二图就给人这种印象)对于“约束边缘端柱”来说,是不是端柱中间的每根纵筋都必须设置箍筋,而不是“隔一拉一”?4、另外,对于“约束边缘暗(端)柱”的“λn/2区域”上,是不是每根纵筋都必须设置拉筋,而不是“隔一拉一”?答:1、小箍筋的长度系根据设计者所画几根纵筋且其插在哪根纵筋间,按纵筋等间距设置而相应确定。2、不一定每根必设,但应隔一拉一,要看设计者根据配箍率如何确定。3、同上条。4、亦同第2条。十、陈达飞教授,在十一月十五日陈青来教授回答您所提问题“3”时说:“宽度图上已注明(为三控)。这里的“三控”如何理解?再者,我们对“纵向”能否这样理解:就是我们的视线顺着或者平行于构件的轴线看,如果构件是水平放置的,那么前后方向为“纵向”;如果构件是竖向放置的,那么上下方向为“纵向”。答:
1、首先,你对“纵向”的理解是对的。2、至于陈青来教授回答我所提问题“3”时说:“宽度图上已注明(为三控)。” 他所说的是03G101-1图集第49页左上角那个图,其中暗柱的箍筋长度由“lc/2”、“≥bw”、“≥400”三个条件所决定(所控制),这就是所谓“三控”吧。不过,我问的不是这个大箍筋的长度,而是被大箍筋套住的那个“小箍筋”的长度,所以陈青来教授并未解决我所提的问题,我还得继续问他十一、请问陈教授,剪力墙下部的梁上预留插筋是取一个锚固长度还是伸至梁底弯15D呢?诚恳你的答复.谢谢!答:可视其为空中基础,应为04G101-3。十二、1、最近我看了一份图纸,上面除了构造边缘暗柱以外,还有约束边缘暗柱,而且除了暗柱周边的长方形箍筋以外,在约束边缘暗柱的“翼缘部位”(在λn区域以及在λn/2区域)注写设置“箍筋”,而且给出了箍筋间距。但是,没有给出箍筋的详细尺寸,也弄不清箍筋是如何摆放的。2、在03G101-1图集第49页“约束边缘构件构造”图中,暗柱翼缘部位“λn/2区域”只画出拉筋,没有画出“小箍筋”,因此上述问题没有答案。3、在第49页的暗柱“λn区域”倒是画出了一个“小箍筋”,是一个“大箍套小箍”的构造。小箍筋的高度当然是墙的厚度了,但是,图上看不出“小箍筋的宽度”是多少?现在就是请教陈教授这个问题:“小箍筋的宽度是多少”?4、从第49页的暗柱“λn区域”的“小箍筋布置图”看来,这个“小箍筋”是水平放置的,和我所看到的图纸上的画法一样,但是“小箍筋”不止一个,因为暗柱的翼缘长度比较长,而且图纸上注写了小箍筋的“间距”。现在的问题是:这个“小箍筋的间距”是如何定义的?因为如图所示,“小箍筋”是水平放置的话(假设由左向右摆放),那么“小箍筋的间距”是指相邻两个小箍筋的净距离――即第一个小箍筋的右肢到第二个小箍筋的左肢的距离?还是指第一个小箍筋的左肢到第二个小箍筋的左肢的距离?5、如果“小箍筋”不是水平放置,而是垂直放置――即垂直于暗柱周边长方形箍筋平面来放置“小箍筋”的话,那就更难以理解“小箍筋的间距”的含义了――因为,除了水平间距以外,还有垂直间距的问题。说了半天,不知道陈教授理解了没有?敬请答复。答:1、应有箍筋规格。2、该处采用拉筋即可(拉筋蒹有箍筋功能),如改箍筋亦可,但多用钢材。3、宽度图上已注明(为“三控”)。4、间距是指顺构件轴线布置的尺度,对墙柱是上下分布的距离。5、箍筋是固定纵筋的横向钢筋,只有在水平构件中才垂直放置,竖向构件必须水平放置。十三、我想请教下CDF教授,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有何区别? 是否是剪力墙加强区的为约束边缘构件?还有我所看到的图纸他们并不区别的标注YAZ、GAZ,而是统一标AZ。能给我解释下吗?谢谢!答:1、“边缘构件”位于剪力墙墙肢的两端。在水平地震力到来的时候,“边缘构件”(比起中间的墙身来说)是首当其冲抵抗水平地震力的。2、当“高抗震等级”时,采用约束边缘构件(其λn/2区的钢筋构造较为加强:见图集);当“低抗震等级”时,采用构造边缘构件。3、具体的工程设计,哪个构件为“约束边缘构件”,哪个构件为“构造边缘构件”,应该由设计院(设计师)来决定。你所说的暗柱编号不规范问题,是设计师的问题。所以,我常说,推广“平法”要抓源头――这个源头就是设计院。 十四、柴兴化上次有位朋友提到墙外侧水平筋遇到带耳的端柱时直接绕过去到另一墙处进行搭接,但是墙与端柱不平,怎么绕过去?答:hck转角墙情况时,外侧水平筋绕过暗柱在墙身搭接,内侧钢筋伸至暗柱边加15D柴兴化HCK先生,你上次不是贴了一副图吗,陈教授当时回复了,但是我还是不明白,剪力墙外侧水平筋绕不过去啊 ?CDF1、标准图集不可能包罗万象,许多施工的实际问题只能根据一个总的精神来灵活解决。2、目前这个问题是:端柱比墙厚,角部端柱比墙“鼓出来了”一块。所以,墙外侧水平分布筋不可能贴近(h边)端柱拐过(b边)来,再弯两个短小的直角弯,最后伸到对面的剪力墙上去。(这样做要拐三个直角弯,没法施工。)3、有一个“只拐一个直角弯”的方法,就是墙外侧水平分布筋穿过端柱角筋和(h边)第一根纵筋的空隙伸出来,伸到对面的剪力墙上去。十五、对于剪力墙连梁处侧面纵筋同剪力墙水平分布筋,但对于此处剪力墙竖向筋是否还有?我的同事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我有些糊涂了,请陈教授回答一下。答:剪力墙连梁外侧有水平分布筋,其内有箍筋,没有剪力墙竖向分布筋。 十六、墙体在两端柱之间,端柱有柱耳,请问水平筋锚固长度是从柱耳处 开始计还从端柱边开始计?附图:答: 1、剪力墙的墙身和端部暗柱、端柱是一个整体。其基本原理就是剪力墙暗柱、端柱与墙身本身是一个共同工作的整体,不是几个构件的连接组合,不能套用梁与柱两种不同构件的连接概念。所以,不存在剪力墙的水平分布筋“锚固”在暗柱或端柱的问题。2、“剪力墙墙肢”就是一个剪力墙的整个直段,其长度算至墙外皮(包括暗柱和端柱)。3、剪力墙水平分布筋配置按总墙肢长度考虑,并未扣除暗柱或端柱的长度。这一点在03G101-1图集第47页能看清楚。当为转角墙时,剪力墙外侧水平分布筋要连续绕过端柱外侧,通到另一侧的墙身上进行搭接;剪力墙内侧水平分布筋也要伸到对面柱纵筋的内侧,再弯直钩15d 。(对于“暗柱”也一样:当为转角墙时,剪力墙外侧水平分布筋要连续绕过暗柱外侧,通到另一侧的墙身上进行搭接;剪力墙内侧水平分布筋也要伸到对面暗柱纵筋的内侧,再弯直钩15d 。) 柴兴化“我还是不明白,外侧水平筋怎么饶过去到另一墙身进行搭接啊? 墙并不跟端柱平啊?并且外侧钢筋不能因弯折而有阴角啊?”十七、我有一个具体的问题要问一下,就是暗梁是如何布置啊,我说的是节点部位哦,又不好按框架梁柱相互锚固,是不是要和圈梁一们转角走啊,要是那样的话,可是太不好施工了,那么粗的筋没法转角呀,若不是,那我们应如何处理呢,希望陈教授及各位高手指教答:暗梁的纵筋伸到墙肢端部暗柱外侧纵筋的内侧,再弯直钩15d 。十八、03G101-1图集第47页“注5”――剪力墙钢筋配置若多于两排,中间排水平筋端部构造同内侧钢筋。请问:这里的“内侧”指的是什么位置的钢筋。 答:请看03G101-1图集第47页上方的“转角墙”:1、外侧的水平分布筋是绕过转角墙暗柱的外侧,到另一面墙上与对面的水平分布筋搭接;2、内侧的水平分布筋是伸到对面墙暗柱外侧纵筋的内侧,再弯直钩15d 。3、本页“注5”的意思是:如果剪力墙钢筋配置若多于两排,中间排水平筋端部构造同内侧水平分布筋的做法,也就是“2、”的做法。十九、 现有很多的设计人员在剪力墙的板下设置暗梁,请问设置的目的和作用.能否考虑取消呢?本人认为剪力墙的纵向刚度已经够大了,纵向应该可以把剪力墙看成刚性构件的,每层的板下设置暗梁确实没什么意义.答:当地震发生时,剪力墙可能发生竖向开裂,暗梁可有效阻止裂缝的延伸. 二十、呵呵。是这样呀,但是我有一个具体的问题要问一下,就是暗梁是如何布置啊,我说的是节点部位哦,又不好按框架梁柱相互锚固,是不是要和圈梁一们转角走啊,要是那样的话,可是太不好施工了,那么粗的筋没法转角呀,若不是,包含各类专业文献、高等教育、中学教育、生活休闲娱乐、应用写作文书、专业论文、外语学习资料、文学作品欣赏、03G101-4图集解释38等内容。 
  03G101-1或04G101-3平法图集的一些解释_建筑/土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03G101图集柱问题 1、柱纵筋锚入基础的问题 《03G101-1 图集》对基础顶面以上的柱纵...  03G101 图集解释,很有用!很权威!可能对你有用! 03G101 解释 大家好! 我们...但是,在计算过程中,却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算法,这两种 算法都符合图集的规定; 第...  山东大学陈青来 以下是陈教授答复(一) ●墙问题(1):在 03G101-1 图集中...同页 注中第一条: “端柱.小墙肢的竖向钢筋构造与框架柱相同”该如何解释?...  解释, 03G101 图集解释,很有用!很权威!可能对你有用!03G101 解释 栏目研讨平法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中的问题, 建筑标准设计中的问题 也可以讨论有关 我们可以通过...  03G101 的权威解释――施工、监理必读(梁) 梁 ●梁问题(1):03G101-1:平法梁纵筋伸入端柱支座长度的两种计算方法:以第 54-55 页为例, 梁纵筋伸入端柱都...   03G101-1图集及04G101-4图集与11G101-1图集之间的区别_建筑/土木_工程科技...在这本 规范中也没有应用场合的说明,有待国家标准院推出进一步的“司法解释”。...  现简要汇总 03G101-1 图集及 04G101-4 图集(以下简称老图集)与 11G101-1 图集(以下 简称新图集)之间的区别,合计 100 项,仅作为抛砖引玉、释疑解惑之用,...   03G101图集解释_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图集今日推荐 78份文档 ... 20页 2下载券 03G101-4图集解释 32页 1下载券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03G101-1图集的解释_建筑/土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 墙问题(18) :03G101-1 有端柱时剪力墙水平钢筋直锚长度不够时,做法为直锚 0.4Lae, 弯锚 15d,...平法钢筋构造助读与解析 – 【人人分享-人人网】
平法钢筋构造助读与解析
看图原则:先校对平面,后校对构件;根据构件类型,分类逐一细看;先看各构件,再看节点与连接。& 1.看结构设计说明中的有关内容。明确底部加强区在剪力墙施工图中的部位及高度范围;& & 2.检查各构件的平面布置与定位尺寸。根据相应的建筑平面图墙柱及洞口布置,查对剪力墙各构件的平面布置与定位尺寸是否正确。特别应注意变截面处上下截面与轴线的梁轴线的关系;& & 3.从图中(截面注写方式)及表中(列表注写方式)检查剪力墙身、剪力墙柱、剪力墙梁的编号、起止标高、截面尺寸、配筋、箍筋。当采用列表注写方式时,应将表和结构平面图对应起来一起看;& & 4.剪力墙柱的构造详图和剪力墙身水平、竖直分布筋构造详图,结合平面图中剪力墙柱的配筋,搞清从基础到屋顶整根柱或整片墙的截面尺寸和配筋构造;& & 5.剪力墙梁的构造详图,结合平面图中剪力墙梁的配筋,全面理解梁的纵向钢筋、纵向钢筋锚固、箍筋设置要求、梁侧纵向构造钢筋的设置要求等;& & 6.其余构件与剪力墙的连接,剪力墙与填充墙的拉接;& & 7.全面理解剪力墙的配筋图,读者可以自己动手画出整片剪力墙各构件的配筋立面图。抗震柱KZ的箍筋还是外箍加拉筋好& & 一位呢称为涵秋1234的网友不久前在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发帖说:03G101-1中讲到柱复合箍筋时,有一点让人很疑惑的地方,就是柱的复合箍筋里面套的小箍筋可以用拉钩代替,大家可以仔细看页注2的这句话,如果那样,能够省下一些制作箍筋的钢筋,尽管是笔误,但是估计没人敢那样做,我把那句话挑出来问过技术负责人、监理总监、设计院设计师,大都认为是笔误,但是所表达的意思没人敢表态,这也印证了对03G101的评价,作为参考可以,依据只能选取有用的。& & 一丁老师指出,03G101-1关于柱复合箍的这个要求提得非常好,不是笔误,而是一项有科学试验研究成果做坚强依托的切实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 & 大箍套小箍,(03G101-1)主要是对梁箍筋的设计要求;对抗震框架柱子的井字复合箍,(03G101-1)则推崇外箍加拉筋的抗震构造。& & 在柱子当中,外箍加拉筋,对框架柱的横向配筋约束功能优于大箍套小箍的方案,因为大箍套小箍方案中的小箍对大箍是不产生约束的,因而大箍的无支长度未得到减少,当柱受到大量级的轴向载荷作用后,大箍的侧向变形迅即发育,接踵而至的就是由大箍负责围圈的那些个纵向钢筋因为被围乏力而迅即出现侧向变形的趋势,从而造成柱承载能力的骤然下降,直至失效。外箍加拉筋的情况就不一样,拉筋紧靠竖筋拉住外箍,使外箍的无支长度明显减少,外箍所围的每一根纵向钢筋均受到充分的横向约束,在大量级的轴向载荷作用时,由于混凝土受到足够的横向约束而不易破坏,这就是二者破坏机理的区别。& & 当然,对于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混凝土框架柱来说,这种过程只会在试验室看到,更会在像唐山大地震那样的大地震作用下才会发生,如果我们所设计/施工/监理的结构物,在全寿命期没有遭遇到唐山大地震那样的大地震,那么不用说箍筋怎么怎么做,就是纵向钢筋稍微打点这样那样的折扣,也未必就会发生问题,即便是1个C50的00mm的混凝土块,也要在4~50,000kN轴向压力作用才可能被压碎。& & 我在这里给朋友们讲清楚二点,第一抗震设防对抵御地震破坏的作用是不言而谕的,在真实地震作用下,设防与不设防,后果截然不同;第二,抗震框架柱子井字复合箍采用&外箍加拉筋&(紧靠纵向钢筋,拉住外箍,将外箍、拉筋和柱纵向钢筋3者用同一组加长绑丝紧密地绑扎在一起)的构造形式,因为拉筋拉住外箍减少了外箍的无支长度,**了外箍的横向变形从而约束了柱的各纵向钢筋的侧向变形,提高了框架柱的抗破坏能力,因此比&大箍套小箍&要好的多得多!《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关于基础、楼板等抗震规定(摘编)& 基础的抗震规定& & 3.3.4 地基和基础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 1.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上;& & 2.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 & 3.地基为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时,应估计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降或其他不利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 4.2.1下列建筑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 1.砌体房屋。& & 2.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粘性土层的下列建筑:& & 1)一般的单层厂房和单层空旷房屋;& & 2)不超过 8 层且高度在 25m 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 & 3)基础荷载与 2)项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3.本规范规定可不进行上部结构抗震验算的建筑。& & 注:软弱粘性土层指 7 度、8 度和 9 度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分别小于 80、100 和 120kPa 的土层。& & 6.1.11框架单独柱基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沿两个主轴方向设置基础系梁:& & 1.一级框架和IV类场地的二级框架;& & 2.各柱基承受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差别较大;& & 3.基础埋置较深,或各基础埋置深度差别较大;& & 4.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粘性土层、液化土层和严重不均匀土层;& & 5.桩基承台之间。& & 板的抗震作用和要求& & 5.2.6& 结构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应按下列原则分配:& & 1.现浇和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楼、屋盖等刚性楼盖建筑,宜按抗侧力构件等效刚度的比例分配。& & 2.木楼盖、木屋盖等柔性楼盖建筑,宜按抗侧力构件从属面积上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比例分配。& & 3.普通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楼、屋盖等半刚性楼、屋盖的建筑可取上述两种分配结果的平均值。& & 4.计入空间作用、楼盖变形、墙体弹塑性变形和扭转的影响时,可按本规范各有关规定对上述分配结果作适当调整。& & 6.1.7采用装配式楼、屋盖时,应采取措施保证楼、屋盖的整体性及其与抗震墙的可靠连接。采用配筋现浇面层加强时,厚度不宜小于50mm。& & 6.1.14 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应避免在地下室顶板开设大洞口,并应采用现浇梁板结构。其楼板厚度不宜小于 1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30,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个方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 0.25%;地下室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 2 倍,地下室柱截面每侧的纵向钢筋面积,除应满足计算要求外,不应少于地上一层对应柱每侧纵筋面积的 1.1 倍;地上一层的框架结构柱和抗震墙墙底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应符合本章第 6.2.3、6.2.6、6.2.7条的规定,位于地下室顶板的梁柱节点左右梁端截面实际受弯承载力之和不宜小于上下柱端实际受弯承载力之和。& & 6.2.12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框支层楼板应符合本规范附录E.1 的规定。& & E.1.1.框支层应采用现浇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个方向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25%。& & E.1.4.框支层楼板的边缘和较大洞口周边应设置边梁,其宽度不宜小于板厚的2倍,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1%,钢筋接头宜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楼板的钢筋应锚固在边梁内。& & 7.5.3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楼盖应符合下列要求:& & 1.过渡层的底板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板厚不应小于 120mm;并应少开洞、开小洞,当洞口尺寸大于 800mm时,洞口周边应设置边梁。& & 2.其他楼层,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时均应设现浇圈梁,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时应允许不另设圈梁,但楼板沿墙体周边应加强配筋并与相应的构造柱可靠连接。& & 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规定& & 3.7.1& 非结构构件,包括建筑非结构构件和建筑附属机电设备,自身及其与结构主体的连接,应进行抗震设计。& & 3.7.2& 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应由相关专业人员分别负责进行。& & 3.7.3& 附着于楼、屋面结构上的非结构构件,应与主体结构有可靠的连接或锚固,避免地震时倒塌伤人或砸坏重要设备。& & 3.7.4& 围护墙和隔墙应考虑对结构抗震的不利影响,避免不合理设置而导致主体结构的破坏。& & 3.7.5& 幕墙、装饰贴面与主体结构应有可靠连接,避免地震时脱落伤人。& & 3.7.6& 安装在建筑上的附属机械、电气设备系统的支座和连接,应符合地震时使用功能的要求,且不应导致相关部件的损坏。四级抗震框架与非抗震框架的区别& & 四级抗震时,因为laE=la,所以不少人误认为四级抗震与不抗震没有分别,四级抗震就与非抗震一样的构造,我们指出,这种看法是不对的。& & 让我们一起来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图集,有图集的朋友,请把图集翻到36页,在36页提出一~四级抗震设防时,柱的纵向钢筋连接位置:& & 底层底部&h1/3以后,方可连接,楼层下部是&hn/6、&hc、&500mm以后,方可连接;& & 大家再把图集翻到42页,我们看非抗震设防时,柱的纵向钢筋连接位置:& & 底层底部即可绑扎连接,&500mm可机械连接或焊接;& & 从36页和42页的比较中,我们看到了四级抗震与不抗震的柱在纵向钢筋可连接区域上的不同要求。& &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KZ的箍筋,请把图集翻到40页,我们先一起看四级抗震要求:& & 底层下部&h1/3加密,底层上部和楼层上下各方hn/6、&hc、&500mm必须加密;纵向钢筋搭接连接区域也必须加密。& & 大家再把图集翻到45页,我们一起来看非抗震要求:& & 仅仅在纵向钢筋绑扎搭接连接区域对箍筋进行加密。& & 这是四级抗震与非抗震KZ箍筋的不同要求。& & 我们再看KL的顶部的纵向钢筋,54页下面的KL图是三、四级抗震的要求,具体要求是什么呢?要求顶部的纵向角筋需设置&通常钢筋&& & 57页:非抗震框架,顶部不须设置通常角筋。& & 因此54页角筋的连接有laE要求,而57页角筋的连接只有150mm的要求,没有laE的要求。& & 这是上部角筋的区别。& & 再看KL的底部纵向钢筋,一起看54页下面那张图,我们可以看到:& & 底部钢筋伸入支座的长度应&laE,且应&0.5hc+5d;& & 我们再来看57页的图,可以看到:& & ①底部钢筋伸入支座的长度&la,无需满足&0.5hc+5d的要求。& & ②允许底部钢筋在支座外近支座ln/3范围内搭接连接。& & 57页有3行图,第一行和第三行各画了3柱两梁组成的非抗震框架,中间的右边是一个&支座、节点范围之外的下部钢筋搭接&,在这个小图中,柱子的左边,明示了:在距离支座&ln/3进行ll搭接连接的做法。& & 这是梁下部纵向钢筋的四级抗震与非抗震的不同要求。& & 最后,我们再来看梁的箍筋构造,我们一起来看63页的图,可以看到:& & 在梁端&1.5hb、&500mm的区域加密,纵向钢筋搭接连接区域也必须加密。& & 我们一起来看64页的图,可以看到:& & 梁端箍筋无需加密,仅仅在纵向钢筋搭接连接区域加密。& & 这是梁箍筋的不同要求 & & 好,我们现在来总结一下,请先看下面这张图表:
& & 通过今天的讲解,希望大家知道,房屋抗震设防,不仅仅只是考虑采用抗震连接长度llE或抗震锚固laE长度。& & 抗震连接长度llE和抗震锚固长度laE只是在抗震设防环节上的重要构造,但不是唯一构造。当基础、楼板和楼面梁,采取了其他一些抗震措施之后,就是不再需要采用llE和laE,这些部分也还是抗震结构,只要一个结构物是抗震的,那么,这个结构物从头顶到脚底各到各处所有元素全都是具有抗震能力的。平法看图要点之&&梁平法施工图看图& & 看图重点:根据建筑图的门窗洞口尺寸、洞顶标高、节点详图等重点检查梁的截面尺寸及梁面相对标高等是否正确;& & 逐一检查各梁跨数、配筋;& & 对于平面复杂的结构,应特别注意正确区分主、次梁,并且检查主梁的截面与标高是否满足次梁的支承要求。& & 看图要点:& & 1.根据相应的建筑平面图,校对轴线网、轴线编号、轴线尺寸;& & 2.根据相应的建筑平面图的房间分隔、墙柱布置,检查梁的平面布置是否合理,梁轴线定位尺寸是否齐全正确;& & 3.仔细检查每一根梁的编号、跨数、截面尺寸、配筋、箍筋、相对标高。首先根据梁的支承情况、跨数分清主梁或次梁,检查跨数是否注写正确;& & 4.若为主梁时,检查附加横向钢筋有没有遗漏,截面尺寸、梁的标高是否满足次梁的支承要求;& & 5.检查梁的截面尺寸及梁的相对标高与建筑图洞口尺寸、洞顶标高、节点详图等有无矛盾;& & 6.检查集中标注的梁上部通长钢筋与原位标注的钢筋有无矛盾;& & 7.梁的标注有无遗漏;& & 8.检查楼梯间平台梁、平台板是否没有支座;& & 9.结合平法构造详图,确定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纵向钢筋切断点的位置、锚固长度、附加横向钢筋及梁侧构造钢筋的设置要求等;& & 10.非矩形截面梁,还得结合截面详图看图,且应看与建筑图中的详图有没有矛盾;& & 11. 初学者可以通过亲自翻样,画出梁的配筋立面图、剖面图、模板图、甚至画出各个钢筋的形状和尺寸;& & 12.检查各设备专业的管道、设备安装与梁平法施工图有无矛盾,楼层较大设备基础下方,一般应设置梁。若有管道穿梁,应预埋套管,并应满足构造要求;& & 13.看看结构设计,施工有无困难,能不能保证施工质量,提出合理化建议;& & 14.注意梁的预埋件是否有遗漏,特别是公共建筑外墙,装修所要求的埋件。HPB235光面钢筋做为温度筋时要不要设钩& & A:谁知道温度筋做不做钩?帮帮忙急用。& & B:这个没有硬性规定吧,急用就打个电话问一下设计师,我们一般不做的。& & A:一般都不做是吗?& & C&D:一般都不做的。& & 一丁:按理说,温度筋是受拉钢筋,要做钩。& & E:温度筋应该是防止混凝土表面开裂,它一般布置在混凝土板上部。而受拉筋它应该设了负弯矩筋的,我个人认为不要弯钩& & 一丁:温度筋是为了扼阻混凝土在温度作用下受拉开裂后裂缝发展而设置的受拉钢筋。温度筋受到的是拉力,温度筋要么不设,设了,就应当按照受拉钢筋构造,不是受压钢筋。& & 混凝土开裂的本质是什么?是混凝土中混凝土受到的主拉应力&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后将混凝土拉开&&于是裂缝就发生了。& & 那种认为温度筋不受拉力、或者不受力的观点,是非结构师的观点。& & F:温度筋原来是受拉钢筋。& & 一丁:构造配筋不是不受力配筋,而是设计师不需要通过计算来确定的配筋,构造配筋也是受力钢筋,许多按构造要求配置的钢筋甚至是受力异常的复杂、以致于专家们在现阶段一时拿不出合适的计算模型,因此规定按照某种&构造要求&来配置&&有不少&构造配筋&是属于这样的情况。& & 那种认为构造钢筋是不受力钢筋的信息是比较荒唐、比较有害的非结构师观点。& & 一丁:如果广大群/网友能够理解温度筋是受拉钢筋,再讨论设不设钩就没意思了!因为光面受拉钢筋规范明确规定需要设钩,没有调和的余地。& & 关键是要思考这些个钢筋为什么要放到混凝土里面,这些个钢筋放在里面,受到什么样作用&&究竟是受拉还是受压&&这样思考一下,设不设钩的疑惑就可以得到解决。梁多肢箍内箍宽度的合理确定& & H:我在算基础主梁箍筋时,譬如:& & 梁截面,板厚800,& & 配筋:10B25(上部为10根二级直径为25的钢筋),& & 12C32(下部为12根**直径为32的钢筋),& & A10-100(6)箍筋为一级直径为10(六肢箍),& & 在支座处还有支座负筋,上部钢筋和下部钢筋都单排不用双排,满足钢筋之间的净距要求,请问内箍的尺寸是以顶部钢筋数量确定还是以底部钢筋数量来确定? & & L:对,好浇注混凝土。& & 一丁:第一步,比较上下配筋中各单排配筋根数的多少。& & 在同一跨梁内,当箍筋设计肢数相同时,在左右两个支座截面和中间截面3个截面的上下共6组单排配筋中,比较上下排配筋中各单排配筋根数的多少。& & 实际上部钢筋,支座截面肯定多于跨中截面,下部钢筋跨中截面肯定不会少于支座截面,故只要比较左右支座上一排较多根数与跨中下一排钢筋根数哪排根数多,就从那排纵向钢筋下手。& & 第二步,将根数较多的那排钢筋的间距首先分匀。& & 第三步,画上箍筋,箍筋肢距宜基本匀称。& & H:明白& & 一丁:第4步,确定上排/或下排缺少的钢筋的空位。这个具体的梁,上排筋的空位可选取在中间。& & 为什么上面少2根,少在中间比较好?因为那样布置,在混凝土浇注时下料比较爽。& & L:在梁的同一个跨度内,内箍筋的宽度一般不需要改变。& & 一丁:对。& & H:明白,先从相比钢筋较多的那排钢筋下手,全跨以它为主导确定箍筋之内箍宽度。& & 一丁:顺便提请广大群网友注意,在确定梁内箍宽度时,应兼顾梁柱纵向钢筋配筋之间的协调。& & 譬如,某个框架设计,梁的纵向钢筋为奇数,柱的纵向钢筋也是奇数,还要求梁中对准柱中,那样的话,梁中间的那根钢筋就会与柱中间的那根钢筋&相顶&,遇到这种情况,最好事先请设计人员将柱的纵向钢筋根数改为偶数。如果不改,势必会造成梁柱钢筋因为&顶牛&而发生偏位。如果事先没有提请设计单位修改,就要优先保证梁的钢筋位置,&请&柱的钢筋让位于梁的钢筋,一是因为梁的可调整余量往往很少,而柱的调整空间就比较大;二是因为梁是悬空构件,在平时受力比柱重要得多,而所谓的强柱,在平时,并不发挥作用。平时的作用是经常的,地震的作用是瞬时的。如果我们对经常性的荷载作用都不能保证安全,谈瞬时作用下的安全储备就没有工程意义。要理解抗震设防是保证平时安全前提下对工程结构物的加强。& & 我们在2003年和2005年两次参加全国工程质量大检查中,都遇到过许多个工地柱中间那根钢筋不在柱截面中间的偏位情况,这是因为要保证梁的纵向钢筋位置而&不得已&请柱钢筋让位于梁所造成的不可豁免的偏位。我们把在全国质量大检查中看到的柱中间这根钢筋的偏位叫做&非施工因素&造成的质量瑕疵。这是需要工程参与各方(设计、施工、监理)在事先控制中予以解决的问题,现在设计采用软件,许多设计人员缺少工程构造实战经验,往往考虑不了这么细致。遇到这种情况,如果谁指责钢筋工技术水平差,只能说明指责的这些人自己个人的技术水准尚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剪力墙水平钢筋与竖向钢筋相对位置& & 群友甲:剪力墙竖向钢筋和水平钢筋的位置是如何肯定的?竖向钢筋在外,水平钢筋在内或竖向钢筋在内,水平钢筋在外,二种情况是如何确定?& & 群友乙:剪力墙主要承担平行于墙面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作用,对平面外的作用抗力有限,平面外受力如与剪力墙垂直方向搁置梁的情况则必须经过特殊处理。剪力墙可能出现弯曲、剪切或施工缝抗滑移等多种破坏形态,一级抗震结构的剪力墙应进行施工缝抗滑移验算。由此分析,剪力墙的水平分布筋在竖向分布筋的外侧和内侧都是可以的。但放置外侧对抗裂有利且施工方便。& & 03G101-1图集统一将剪力墙水平筋放置在竖向筋的外侧,更多的还是从方便施工角度考虑的,即由外到内是:第一层,剪力墙水平钢筋;第二层,剪力墙的竖向钢筋和暗梁的箍筋(同层);第三层,暗梁的水平钢筋。& & 群友乙:地下室内墙,与上部结构的剪力墙一样水平筋放置在外侧是可以的。地下室外墙可视其厚度和深度,具体分析,比如墙厚400mm以上,埋深一共就只有3~5米,水平筋放哪里都无所谓;但是墙厚300mm以下,埋深有10来米 ,土压力就很大,就要争取竖向钢筋之间的较大距离,来抗御土压力。当土压力不大,墙较厚时,竖向钢筋放里面去,对安全储备没有影响;反之,当土压力较大,墙较薄,竖向钢筋跑里面去,对安全储备影响很大。& & 群友乙:剪力墙水平筋放在内侧或外侧并没有规定,规范上的例图或构造手册不能作为绝对依据。从抗剪来讲,剪力墙水平筋与混凝土一起,起抗剪作用,但这和其位置是在竖向分布筋内外没有关系。& & 至于说水平筋作为暗柱的箍筋使用,这话不准确,实际上是为了满足箍筋体积配箍率而算在内的,但这是有前提的,就是水平筋在暗柱内要有可靠锚固,一般做法是在暗柱外一定范围即由外侧弯进暗柱内达到锚固长度。现在也有一种做法,是水平筋直接作为暗柱的箍筋使用,这种做法要求水平筋与其交错布置的箍筋总量要满足体积配箍率要求,在体积配箍率较高的情况下并不容易实现,因为可能造成水平筋浪费。在体积配箍率要求较低时,水平筋应在端部做成U形筋回插,与墙内水平筋按搭接连接长度搭接,并设置必要的拉筋。但这种做法同样不影响墙内水平筋放在内侧,只要处理好搭接部分就可以了。
& & 对于墙体裂缝,因为大多数裂缝是由温度收缩或施工时浇筑混凝土出现冷缝引起,而剪力墙上的裂缝大多是竖向或斜向的,所以水平筋在外侧对这种裂缝确实有一定好处。但是,如果仅仅因为这个好处就要求水平筋在外侧并不必要,因为裂缝的形成和开展与施工质量包括养护等在内有极大关系。楼上有位朋友说的对,水平筋放在外侧,主要的原因是施工方便。这是由施工现场的实践得来的,并不是纯粹的书本上的理论。& & 群友丙:我们一般是剪力墙的水平筋在外,挡土墙的水平筋在内。& & 一丁:剪力墙的剪切变形趋势是剪力墙各平剖面截面间相对水平错动的趋势。& & 剪力墙的剪切变形是剪力墙各平剖面截面间相对水平错动的变形。& & 抵抗这种水平错动,遏阻这种水平错动趋势,起主导作用的不是钢筋,而是剪力墙水平钢筋所围成的核心混凝土,钢筋的存在,主要是保 护和防止核心混凝土不在受力中散架,而间接发挥作用。& & 一丁:规范计算抗震抗剪,都是**截面条件,归结为对水平钢筋所围有效抗剪截面的大小的**,就好比梁箍筋所围核心混凝土对梁抗剪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道理是相同的!& & 如果谁对该截面提供的抗剪抗力不要求极大值,那就钢筋放在那里都没有关系,钢筋放与不放也没有关系!规范上的例图或构造手册&是多少代抗震科学家的经验结晶,别把规范不当一回事。& & 但是,一个国家的专业规范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妄加评说的。& & 这个问题,在3年前,在某论坛已经讨论得满透彻,想如今又在该论坛掀起一股剪力墙水平钢筋放那都没有定规的&浪潮&,钢筋混凝土构造知识普及任重道远。梁柱钢筋根数须注意奇偶吻合& & 一丁:如果梁筋必须居中,那柱筋也要居中,普通人怎么做得到?& & 网友瑾瑾:老师,柱中间的钢筋能不能往上移一点?& & 一丁:那检查就说这柱筋偏位& & 因为那根钢筋理论上&必须&在柱中间。那根梁钢筋也&必须&在梁中间,要不,也是偏位,因此,这种偏位,是非施工因素造成的质量瑕疵!& & 非施工因素造成的质量瑕疵在2005年全国质量大检查中,提出之后,对一些当事质监站震动满大。所以梁柱纵向钢筋事先要做好奇偶匹配!& & 这里我着重指出,柱梁中心对称,梁宽度方向奇数根钢筋,柱这侧也是奇数根钢筋,柱中间那根钢筋与梁中间那根钢筋顶牛。& & 必须建议设计修改为奇偶配,不得奇奇搭配。& & 奇奇搭配,施工无法实施,不能保证工程质量,必须提出合理化建议设计变更。图集&梁&钢筋锚固长度取值& & 群网友甲发帖指出:在03G101-1第65页中,次梁(L)底筋的锚固长度为12d,如果,我有一根次梁的下部钢筋是2级钢直径圆14的,那么锚固长度12d应该为168 mm。& & 然而,在03G101-1第33页中,有 &在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不得小于250mm& 这样一条备注。& & 群网友乙问:我这根次梁下部钢筋的锚固长度,究竟是取168mm,还是取250mm ?& & 群网友丙跟贴认为:框架结构中非框架梁,上部纵筋贯通设置,在端支座弯锚La;下部纵筋宜在主梁外连接,也可在主梁内锚固,螺纹钢筋的锚固长度:12 d。& & &受拉&钢筋&受拉钢筋在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不得小于250mm。& & 群网友丁跟贴则认为,此处应该在12d与250mm之间取大值。& & 鉴于此,一丁解析如下:除了在群讨论之外,我们在浏览各专业网站过程中、在讲学面对面的与听友的互动交流中,发现还有许许多多群/网友也还没有搞明白这个问题。& & 首先我们向大家宣传,在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中,对梁纵向钢筋的锚固根据不同情况分为3种类型:即& & 1& 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la(见(03G101-1)(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33页的表格);& & 2&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和连续梁间支端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其伸入梁支座范围内的锚固长度las(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129页的10.2.2条);& & 3& 受拉钢筋的最小抗震锚固长度laE(见(03G101-1)(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34页的表格)。& & 对la和laE,大多数网友并不陌生,对于las,还有许多网友没有掌握,今天做些宣传,先把规范条文摘录如下:& & 10.2.2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和连续梁间支端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其伸入梁支座范围内的锚固长度 las(图 10.2.2)应符合下列规定:& & 1当 V&0.7ftbh0 时& & las&5d& & 2当 V>0.7ftbh0 时& & 带肋钢筋las&12d& & 光面钢筋las&15d& & 此处,d 为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 & 其次我们一起来看&在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不得小于250mm。&这句话出现在(03G101-1)(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 墙结构)33页la的表格之注3,这显然只是对la提出的要求,而不是对las和laE提出的要求;& &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03G101-1)(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第65页中,次梁(L)底筋的锚固长度为12d,这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关于 las的规定要求的,不需要在&在12d与250mm之间取大值&。& & la、las、laE在不同梁的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用途。我们大家千万不要混淆la、las、laE这三类不同锚固长度的规定长度和使用范围。这就好比愣要拿青菜的口味和营养成分来与胡萝卜、西葫芦的口味和营养成分进行比较一样,是一件比较前提不成立所以没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再来看&梁&的上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是如何规定的:& & 10.2.6 当梁端实际受到部分约束但按简支计算时,应在支座区上部设置纵向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梁跨中下部纵向受边钢筋计算所需截面面积的四分之一,且不应少于两根;该纵向构造钢筋自支座边缘向跨内伸出的长度不应小于 0.2l0,此处,l0 为该跨的计算跨度。& & 在这里我们给出《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常见问题及图示》05SG109-3(混凝土结构)在38页的序号5.2.12对这个条文进行了解析,给出了图示,请看:
连梁腰筋的讨论一& 网友瑾瑾:连梁高度范围底部的第一根腰筋距离连梁底部到底是多少不太好确定。一丁老师,您认为呢?& 1、连梁侧面水平筋中上部或下部的第一根筋是不是距离LL上部或下部1/2间距?图集与规范也未见这方面的规定,而《透过案例学平法》中从计算式可以看出LL侧面上下第一根腰筋距离上下边缘15mm。& 2、当连梁两侧腰筋面积配筋率满足要求后,梁腰筋间距取为200mm,此时LL1腰筋与剪力墙水平分布筋不共线,那么,LL1侧面腰筋伸入两侧墙肢内多长呢?(是取LaE还是效仿KL侧面构造纵筋锚入KZ 15d?) & 请问一丁老师,如果要单独计算LL高度范围内的侧向腰筋根数,是不是:& (梁高-1/2腰筋间距&2)/间距+1?& 个人认为,连梁高度范围内的侧向腰筋根数很难计算,因为此腰筋是跟着墙水平分布筋走的,而水平分布筋根数又跟层高等等有关。& 一丁:连梁高度范围上下的第一根腰筋棗能不能不要这样看问题?剪力墙水平钢筋在连梁范围拉通配置(连续通过)不就很好嘛。& 如果某片剪力墙没有开洞,该剪力墙自下而上水平分布钢筋按照设计要求的某个间距均匀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剪力墙钢筋绑扎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