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微信比微博的价值有价值

您好, []|
新浪微博和微信:一场关于熟人关系链的争夺
[导读]虽然现在还不能说微信已经稳固了自己的地位,但是它的确在用各种产品功能的设置防止自己陷入微博曾经的战场中,而且要补足熟人关系链在国内社交网络中存在的缺憾。
腾讯微信vs微博。(点击图片链接查看详细大图)腾讯科技 Lois 11月22日报道“我们认为用户(针对新浪微博)平均使用时长的下降和来自微信的竞争有关。”新浪CEO在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的这番业绩解读,让腾讯微信和新浪微博之争的话题再度受到关注。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微信帮助腾讯吸引了中高端用户,这意味着腾讯跟新浪构成了直接的竞争,因为新浪微博的用户主要就是中国城市的高端人群。也有评论称,微博和微信的用户需求和使用场景不同,因此目前不是竞争关系,未来的冲撞点可能在于双方延伸O2O后对本地商户资源的争夺。还有人透露,微信正在避免成为微博,而新浪因为高层利益格局的关系,正在倾所有资源、技术、人力投入微博以对抗微信。而针对分析师提出的如何防范微信带来的影响进一步扩散,曹国伟给出的答案:“微博是人们分享信息的公开网络,而微信更像是私人网络,这两种是根本上不同的社交平台。但是因为新浪微博和微信的用户有重叠,因此在一款产品上花费更多时间,就意味着在另一个平台上投入时间的减少。虽然新浪微博还是会专注于做公开网络,但是也已经开始在新版的微博上提供了私人分享功能。”虽然是不同的社交平台,互相之间竞争地却是谁的社交链条“含金量”更高。这个“金”可能是用户活跃度、忠诚度、黏性,也可能是商业层面的变现能力。新浪微博:还未稳固的熟人关系链在社交关系的争夺战中,中国互联网市场拥有层出不穷的社交产品,QQ、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开心网、豆瓣。移动产品盛行后,微信、米聊、陌陌、街旁又纷纷加入。曾有研究者拟以“为什么中国用户会用多个社交产品”为项目进行调研。也许,答案就是,每个产品都在以自己的关系链特征为用户提供不同的产品价值。但谁的关系链更稳固,更具黏性,一部分则来自于是否更便捷和更有效地为用户提供了他真正想获得的信息。逛创始人白鸦()此前在新浪微博发布了这样一条信息,他建议在微博私信里咨询问题的朋友添加他的微信账号,因为新浪微博越来越难用、垃圾信息越来越多。这反映了一个问题,快速膨胀的新浪微博是否在增加用户获取有价值信息的壁垒?不可否认新浪微博已经成为了互联网上又一个信息爆炸的地盘,但在这里,微博的媒体属性和社交属性中,媒体属性占据着核心。嘉丰资本投资合伙人黄绍麟此前在《微博:45度仰角的未来》文章中表示,新浪微博如果要往社交网络发展,需要把用户把视角降低至0度, 发展更多并行好友间互动是最重要的。但事实是,新浪微博的核心亮点始终围绕着45度,即接收来自他所仰望的人的信息,并且转发给其他同样用45度仰角看著自己的人。在对新浪微博价值的评判中,0度视角的熟人关系链被认为是价值挖掘的金矿。但对于这条还未在新浪微博中充分稳固的关系链,却开始被逐渐走红的微信所威胁。微信:有节制地前进虽然现在还不能说微信已经稳固了自己的地位,但是它的确在用各种产品功能的设置防止自己陷入微博曾经的战场中,而且要补足熟人关系链在国内社交网络中存在的缺憾。正如曹国伟所言,微信是一个私人网络。用户之间唯有互相确认才能成为好友。这个机制首先就在各自的社交网络中淘汰了一批“不相关用户”的不相关信息。对于一些不得不加的朋友,朋友圈又有一个巧妙的功能,在隐私“朋友圈”设置中,用户可以自己选择“不让看照片的人”和“不看他的照片”,这一方面帮用户避免接收到垃圾信息,另一方面又让用户选择了发布信息的“可见范围”。虽然微信的热度已经吸引了一批蜂拥而来的媒体、明星、商家、营销机构等公众账号,但微信对于这方面的布置显得极为低调。对此,和菜头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微信近乎顽固地拒绝任何媒体化的尝试,不愿意提供更显眼的公共帐号推荐位,不做公共帐号索引和列表,强硬地迫使公众帐号的使用者废弃以往的媒体形态推广方式,未必没有它的道理。”因为,“手机那么私人的一样物品,你作为一个媒体想要打入其中,难度就和受邀去别人家吃饭而非餐馆饭局一样。以何种形态,何种方法进入别人的手机,决定了你最终在多大程度上被接纳。”在没有产生足够的不可替代价值时,微信并不敢过于强硬地进攻。《商业价值》杂志主编张鹏在《微信的边界》一篇文章中也如此提醒微信,“这样一个少年,过早负载上太多期望和变现的压力,难免会让其从天才滑向平庸,甚至在淘金者们蜂蛹而至收获利益之后,独自面对狼藉的环境与难以恢复的用户价值缩减。”也许,与其说微信和新浪微博的战争才刚刚开始。不如说,微信自己的战争才刚刚开始!【本文版权归腾讯公司所有,未经腾讯公司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
推荐微博:
[责任编辑:mkingwang]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科技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新闻排行财经科普数码科技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线上活动-9月10日已结束北京 9月11日已结束福州 9月12日已结束
阅读(4286)
加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起点学院】产品经理实战训练营,BAT产品总监手把手带你学产品
小编推荐:微信和微博是生活中常用的两个社交产品,微信的崛起使得两个产品哪个更好的争论一直都有,好不热闹,然而,如果从社交的本质来分析,从一个社交工具的角度来分析,我们又能看到什么呢,小编看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一句话:社交,一定是非常私密的事情,越有价值的信息,受众越少。来看看这个论调吧~欢迎大家一起来探讨~
缘起于知乎问答:互联网从业者们如何看待微信和微博?
朋友说微博是陌生人圈,微信是熟人圈,是弱关系与强关系的比较。微博转化率比微信差,是这样的吗?
昨天失眠了,睡不着,竟然满脑子这个问题,今天看到,怒答,弥补我昨晚的失眠。
啥是社交?
认识新朋友,维护老朋友,跟朋友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到达某种目的的社会活动。
社交,一定是非常私密的事情,越有价值的信息,受众越少。
不明白这句话,不要做社交网站。
不要因为facebook现在很牛,就把这看成是社交网站的唯一范本。其实,中国最大的社交系统,一直是QQ,因为它拥有最多的双向好友关系链和网状的群关系链。想想有多少句“我给你转账XX元”是通过QQ发送的,“我们这个组织的聚会在XX举行”是在QQ群中传播的。就会明白。
但这个时代,中间好像缺少了什么,人们有分享的欲望,有分享之后被别人讨论、羡慕、赞叹、得到认同的欲望。所以facebook这种形态的网站出现了,它其实满足的是人们分享和分享后一系列微妙的情感。所以在中国出现了人人网,QQ空间,新浪微博,它们都希望跟facebook一样来满足人们分享和分享后一系列微妙的情感。但他们在做的时候,都没有明白那句【社交,一定是非常私密的事情,越有价值的信息,受众越少】
这就是为什么新浪微博做不了社交,因为上面的信息绝大多数都是公开的,越是公开的信息有价值的就越少。这里的价值指的是社交价值。想想看,你刚洗完澡的照片你会发到微博上吗?你刚刚向某人示爱的语句你会发到微博上吗?当然有人会,中国这人很多,不乏一些有强烈分享需求的人,他们会把自己的同一条信息,发布到微博,人人,QQ空间,豆瓣。所以我在生活中发现,一些人使用街旁,竟然是把它当做多个社交网站的同步工具。
新浪微博赋予我们的是什么
新浪微博使每个人成为了记者。一些局外人的看法反而更接近事实。过年,回老家。家里人都不用微博,但他们在开玩笑时,某人犯了傻,出了错,别人开玩笑地威胁道,“快,拍下来,给他发到微博上,让别人都看看”。这是记者干的活。
但新浪微博想不通,以为自己朝着facebook那个方向改,就是社交网站,不断推出新的功能,最明显的社交倾向就是微群、微吧,试图构建多人交互关系,目前来看都失败了,因为底子上,微博做的就不是社交。底子上不是社交的东西,在第二层更不可能涌现出社交的高级形态。这跟自然界是一样的,底层的微生物是是草原生态系统,你硬希望通过人工改造,第二层变成热带雨林生态系统,跟自然对抗,只能是头破血流。
那微博的路在哪里。先考虑一下,微博在现实生活中的替代品是什么?
报纸--在公交车站等车时,曾经的人们会在报刊亭买一份报纸,浏览一下,看看自己关心领域的时政要闻。现在,人手一个手机,刷微博。当然微博这份报纸上也会出现一些朋友的信息,但随着其他更加私密的社交应用出现,你在微博上会越发难看到朋友私人的信息,而更多的是转发名人,偶像,星座,笑话,再加上自己的一些观点和评价。
所以如何在报纸,全民记者,个人媒体,这样的底层生态上,涌现出带有新的商业模式的产品,是微博的产品经理们需要静下心来,好好考虑的。
微信的社交
再回到上面谈的社交,说QQ一直掌握着中国人最多的社交关系链。但还有一个地方有这些社交关系链——手机通讯录。这下恍然大悟了,一个左手握着用户的QQ关系链,右手握着用户的手机通讯录的应用,做社交,能不牛逼吗?对于现在刚刚注册的微信用户,登陆之后,就提示你有50+以上的通讯录好友和QQ好友,已经在等你了,这确实能够强有力的留住用户。但所有的事情都有两面性的。朋友太多,会有社交恐惧
当然了,对于微信这种一对一的聊天方式,目前来看是没有影响的。所以微信在推出语音对讲功能后,用户开始快速的增长。为什么,因为语音确实比打字方便,而且对于一对一的聊天而言,语音比文字增加了更多的信息(情绪,情感,背景噪音等等)。
底层的一对一的用户关系链建立之后,微信群聊才开始逐渐增加。这是第二层的东西,没有第一层,就不会有第二层。所以我觉得陌陌指责新浪微博推出微友抄袭陌陌2.0群组功能,这一点陌陌老板一点都不担心,只是借势营销和帮员工提气而已。第一层没有建好,直接把别人建好的第二层拿过来的微友,终归还是要塌的。
还有群聊的人数越多,有价值的信息越少。在网络结构中,每个新加入网络的点都会对其他的点造成一定的聊天约束。最简单的例子,你和恋人之间的聊天空间中,加入了你老妈。瞬间聊天的阻碍就变大了。所以我还是要重复那句话社交,是件私密的事情,越有价值的信息,受众越少。
至此,微信通过一对一的聊天和群聊,完成了社交中的维护老朋友和朋友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需求。但认识新朋友呢?
微信推出了摇一摇和查看附近的人,摇一摇确实很赞。但入口太深和随着每个人微信上加的好友越来越多,大家开始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微信号,微信上的关系链和聊天记录越来越多后,微信已经变成了用户的隐私。
这时结识新朋友的需求就来了,所以陌陌、啪啪、抬杠、唱吧等等,这些应用现在的主要需求就变成了结识新朋友。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巨大的漏斗,帮助微信筛选出新的关系链,同时用户在这些应用中互换了微信号之后,这些应用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新朋友的需求搞定了,分享的需求呢?分享之后,那说不清道不明的——希望获得赞同、欣赏、羡慕、讨论的微妙情感如何被满足呢?
微信自己推出了朋友圈,这是一个非常用心的设计。这个设计深刻的体现了社交,是件私密的事情,越有价值的信息,受众越少。而且很好的避免了上面所说的朋友太多,所造成的社交恐惧。
微信明白用户的好友越来越多,而且在这些好友关系链中,有亲属、同事、朋友、私密好友等多种关系。所以在发布任何一张照片的时候,这张照片的可见范围,完全由用户来决定,用户可以选择只有自己的几个闺蜜可以看到,可以选择只有自己的初中好友可以看到,可以选择屏蔽掉父母,同事。这样的设计,让一个在即时通讯软件上长出来的社交网络,分享的阻碍达到最小。
评论回复功能,经常有同学跟我抱怨说为啥别人只能看到他在照片下面自言自语。因为你的朋友也是你隐私的一部分。你不希望让你的普通朋友看到,你和自己最熟的好友在一幅照片下面的嬉笑怒骂。当然这样的设计不符合网络结构中,两个人拥有一个共同的好友时,这两个人成为成为好友的概率大大的增加。但微信明智的把这个概率交到了用户手中,如果用户希望自己的两个好友认识,那其他的方式也会认识,而不是通过朋友圈下面的评论。
至此,微信已经出色的完成了目前这个时间点上人们的社交需求,这是一款相对完美的社交应用。而新浪微博最近的失败,是因为自己是媒体,却一心想着做社交。因为他们没有理解那句话“社交,是件私密的事情,越有价值的信息,受众越少。”希望微博能在媒体的道路上,重新想好,再做。
本文又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鱼精整理自,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原文链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有人回复时邮件通知我
只是想做一些事。。。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是中国最大、最活跃、最具人气产品经理学习、交流、分享平台,微信公众号woshipm。成立5年以来举办线上活动500余场,线下活动数百场,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等30多个城市,在互联网业内得到了广泛关注和高度好评。社区目前拥有300万忠实粉丝,其中产品经理占比50万, 中国75%的产品经理都在这里。微博和微信谁更有商业价值?
来源:搜狐IT
作者:马继华
&   文/马继华(搜狐IT特约作者)
&   我曾经看衰过微博,那是在2011年,认为博客死不了微博火不长,事实证明也是如此,微博在兴旺三年之后进入低谷,这时候人们看好的是微信。但微信又会怎样呢?
  据说微博在去年的这个时候还值300亿,今年却折价30亿廉价吸收了阿里巴巴的资本,而这个时候的微信却是风光无限,可微信又值多少钱呢?明年的这个时候微信还值多少钱?
  昨天发了一个微博:关于微博和微信那个商家价值更大的问题,所有的研究者都不要忽略一个基本问题,微博是用来看和写的,微信是用来听和说的,基于听和说开发增值业务的难度远远高于看和写。也就是说,对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来讲,对准手和眼的成功率要远远高于对准嘴和耳的。苹果胜诺基亚,难道不是如此吗?结果,很多人来评论,又支持的也有反对的。
  其实,对于新浪来说,博客是基于大屏幕和大键盘的,至今也是,人们的眼睛和手停留在其中的时间最长,对于新浪带来的价格最长也最大,而微博是基于小屏幕和小键盘的,当然也没放弃大屏幕和大键盘,这种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链接带来的价值比微博要小,商业发展的难度比博客要大。至于微信,是为无屏幕和无键盘使用的,这种对准人的眼睛和耳朵的应用流行起来会非常快,但开发附加价值却极难,这也是微信最近玩命加速商业化的原因。
  简单的分析,人的眼睛是可以一目十行,还可以多角度同时关注多个事物,因此,在大屏幕上,人们在关注必须的内容的同时也会同时关注到相关的内容,这就会产生多种多样的增值业务来实现互联网公司的免费模式变现;而人的耳朵和嘴恰恰相反,只能在一个时段关注一个事物,除非是超常的人,以微信的语音为例,大多数人只是说完话然后听,很少会同时关注其他相邻业务,更不要说在嘈杂的环境中,所以,微信的语音只可能吸引用户,而微信的商业化也是在关注拍照与文字等相关内容,但这实际上是脱离了微信核心的。
  因此,可以这样说,微博,不仅仅是新浪微博也包括腾讯微博搜狐微博等,现在只是还没找到好的商业模式来变现,而微信如果继续向语音发展就注定不会有商业模式,如果向文本发展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这是腾讯微信最大的难题。
  腾讯的QQ是在电脑端,主要还是为手和眼服务的,通话及视频是非常次要的东西,即便如此,腾讯的增值收入也并不直接来自QQ,游戏才是腾讯的看家现金牛。当然,微信最好的商业模式就是向语音收费,可微信绝不会这样做,因为这更是不可能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微信没有前途,这种类型的业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会快速的普及开来,但若只是想靠微信为基础开发像QQ一样的业务群,是绝对没有希望的。
(责任编辑:毛启盈)
&&&&&&</div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社区热帖推荐
用镜头记录下他们的生活……[]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微博为什么会被微信超越?
是微博没有微信SNS化吗?是微博产品不如微信吗?运营不好吗?团队不好吗?私密性不好吗?(被朋友看到和全部看到有区别吗?),微博成也140字,败也140字吗?公众账号不好?微博没二维码吗?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按投票排序
匿名用户说得不错,微博自己不争气。我第一次安装微信是在 2011 年,当时觉得发送音频聊天很有意思。但后来没怎么用,偶尔和家人用音频打个招呼。我不是一个重度的社交软件用户。真正开始频繁用起来,是微信有了公众账号之后,大约 2012 年底我开始关注公众账号,打开次数明显多了。一直到现在,我打开微信的第一动力是公众账号(现在叫订阅号)的文章,其次是朋友圈,第三是服务号,主要是信用卡。微信的机会是微博给的,微信自己也争气,不紧不慢地推产品(至少在外界看来是这样)。微信的产品人员一定拒绝了很多诱惑,一直到现在,微信都不显得臃肿,功能点很清晰,几个 killer 级的功能——在我看来就是订阅号,朋友圈,服务号——持续保持对用户的诱惑力。而且,也不骚扰人。臃肿和骚扰,是我少打开新浪微博的两个原因。为什么会这样?除了骂微博产品运营团队是猪之外,可能还有一个原因:作为新浪多年才出现一次的明星产品,微博肩负了太多的重任。而微信是腾讯的广研团队开发的,压力小,没有包袱。大约在 2010 年底,看到的数据说微博已经有接近一半的访问来自手机。他们看到了这一点,却没用好这一点。微博推出的很多功能还是以网页版为基础的,手机版还是网页版的扩充。反观微信,可能由于偶然的原因,一开始就是只做手机版,连 Pad 版也不做,这样微信没有包袱,其实也没有退路,微信的选择顺应了、并且也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趋势。微信刚开始做的点对点通讯,是微博没有做好的。这一点就像QQ一样,虽然用户众多,但是在公众话题、媒体方面的影响力却没有微博高。如果微信止步于这一点,它只是一个手机版的QQ,那也就没有现在的微信了。在做了公众账号之后,微信显示出了影响力,公众账号相当于微博的大V,这触及了微博的根基。如果微信的用户数超过微博,我觉得还不是真正的超越,只有当用户愿意在微信上阅读大 V 的文章时,才真正超越了。这个时候微博已经很难再赶上了。(当然,即使是现在,在公众话题方面,微博的影响力依然是 No. 1 的)我觉得这是微信在合适的时候做了恰当的转型,而微博一直是微博。此后,微信做公众服务号时,又相当于在做轻量级的应用,百度叫轻应用。当初刚推出公共账号时,我觉得这就是轻应用,但没有 API,使得复杂的交互不好做。此后发展起来的是以推送文章为主的微信版博客。后来微信把公众账号分成两种类型,就此造成了服务号的爆发,这足以震撼整个中国互联网。这个过程体现了微信产品运营的思路:在领先的情况下拒绝诱惑,适时地调整产品,以顺应和推动发展。到目前为止,微博让新浪影响力更大,但新浪还是媒体新浪;而腾讯却借助微信扩大了自己的能力圈,拥有更多的可能性。总结一下:微博产品烂,给了微信机会。微博没有利用好移动互联网的机会,微信顺应了这个趋势。微信诞生于QQ之外,没有包袱,压力小。另外参考这篇文章,不同的视角, 。-
阿里入主也是一个原因。让新浪急于证明自己的变现能力,搞得乌烟瘴气。
观点:用户基础、社交粘度、微信自身的可扩展性,其实微信后来的公众功能纯粹是被weibo逼出来的,谁知道成功了?我想微信这个东西最早的恐怕是腾讯模仿生产的(更早的类似产品尚不得知,whatsapp?),而且我认为腾讯当初设计的时候也只是作为一个3G条件下的多媒体沟通终端,作为语音通话的辅助工具,为用户提供图像、声音的分享,即智能手机的延伸使用功能。当然,使用者最开始的理解也仅仅将微信作为一种背靠背的社交软件,所以最早的微信类似于中国早期的互联网环境下OICQ的功能——与熟人聊天、与陌生人搭讪,所不同的是OICQ当年找人的方式是看谁在线,而微信存在的这个环境下,可以提供的方式更为丰富,摇一摇、附近的人、漂流瓶……等等,都是寻找陌生人的现代包装方式,基于这种使用习惯,微信自然的被赋予了诸如“约炮神器”的代号。我尚不确定是腾讯故意为之、还是阴差阳错机缘巧合,也许正是这种口碑和氛围,使得微信的使用基数开始爆发,加上腾讯固有的QQ群众基础,加上十多年培养起来的社交环境,导入联系人的功能使得微信增加了用户粘性,从这个时候开始,也许腾讯已经开始考虑转型了。毕竟只要有使用基数,什么都不是问题,当基数大到一定程度,便成了习惯,成了游戏规则,若要撼动,已不可能,要么让大家换一个游戏来玩,要么就只能加入进来,最后被订制规则的庄家玩死。而如今大部分的其他类似产品诸如陌陌、来往、易信只是加入了微信这样一个游戏规则,所以可想未来的结局如何,而微信死活不推出桌面客户端,也许正是腾讯为了维持这样的游戏规则,从而确保自身的优势。借助微信,腾讯在桌面环境下的QQ优势,完美的接力到了手机移动端,或者说移动端(手机、眼镜、手表、平板电脑,随便什么都可以),只要是工具,就少不了交互,那也就只能按照微信的游戏规则来了。如果说从一开始腾讯默认并炒作微信作为约炮工具赚取用户基数的话,那腾讯的这一步棋下的确实高深莫测。如果说吸收用户基数是腾讯第一步棋的话,站稳脚跟的微信,开始挖weibo的墙角,也就是将微信推向高潮的第二步棋,从腾讯微博目前的状况来看,显然腾讯在weibo上是输给了新浪的,然而正是由于微信的成功,加上腾讯推出了微信公众平台这一个战略性的功能,使得微信摇身一变,不但拥有了庞大的社交基础,同时拥有了丰富的新闻资讯功能,我们可以大量的订阅公众账号,这仿佛又回到了当年订阅RSS源的年代,所不同的是操作界面转移到了移动终端上。腾讯变相的将微信包装成了加强版的微博平台,而且基于社交基础,这样一个平台更互动、功能更强大,我突然意识到,也许这才是微博的真正界面也说不定?当然,新浪weibo的应对迟缓,目光短浅,也许恰好给腾讯在移动客户端的发展创造了喘息翻盘的机会。下一部腾讯会做什么?将所有以个人名义申请的公众账号所发布的消息归于一个大聊天室?或者每一个微信的账户都可以作为公众账号使用?可以关注大聊天室,这不就是weibo么?再增加上腾讯“圈子”的功能,完美的解决了陌生人与熟人的关系,新浪的weibo会不会惨死犹未可知,毕竟群众基础来说,腾讯这边占优,社交关系在哪里,人气就在哪里。腾讯现在要做的就是稳扎稳打,赚取名声,蚕食微博。
@陈永保 已经说的很全面了,补充几句。 微博是桌面互联网诞生的产品,现在也扩展到移动互联网。微信是纯粹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在桌面端,微博自己各方压力太大,现在弄得乌烟瘴气,离开的人越来越多。但,仍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媒体上,他依然牛X,至少一帮大V还需要这么个舞台,普通人可能会走的越来越多。在移动端,微博本来也有很好的机会,因为大家都说微信依靠之前的社交关系导入轻而易举的就把米聊这样的先驱干掉,迅速壮大。而这样的社交关系米聊是没有的,但微博有啊。微博在移动端发力不够,可能也是缺乏IM基因,总之,没能抓住机会。
这个问题,我认为值得讨论的地方在于它的前提:微信「超越」了微博哪里?1、社交功用社交的深度在微信出来之前,国内没有好的重度社交产品,高人气的微博自然而然的承担了很多社交功能,微博也希望大号做平台,小号搞社交,全面开花。但是,微博传播的特性,并不适合私密社交,虽然微博开发了关注分组、密友圈等努力,但是效果大家也体验过了,信息噪音太多,鱼与熊掌不可能兼得,新浪微博的野心或者可说是贪念,实现起来难度太高。微信作为一款和QQ号关联,手机号联系人推荐,专注一对一真实交流的应用,一开始就为重度社交而生。要说「超越」,一出生就已经在产品上「超越」了。如果没有微信,微博大概有时间把不好用的密友圈做得使用人数更大一点,仅此而已。社交的广度微博体现在「转发」。微信体现在「摇一摇」和「朋友圈」。目前还没有迹象表明微信有超越微博的可能性。2、传媒力传媒力主要来自以下三类账号:明星号这里不仅仅是指演艺圈的明星,任何爆炸性事件的当事人,都属于临时性的明星号。对用户来说,他们的最大价值在于「被围观」,这个是微信目前实现不了的功能。微信也在做明星号,但那是类似电台的东西,不存在取代和超越微博。「当事人」这块,微信目前还无法操作。官方企业号微信的企业产品「服务号」接口开发后提供各种应用,如其名称所示,是实打实的用来服务「产品用户」的东西。对这块的重视,并不会削弱他们在微博上的运营,微博上固然不能做到服务,但是在品牌建设和危机公关上,仍然无可取代。微信企业产品「资讯号」很难把关注量做上去,价值远小于微博。内容营销号主要是段子手、公知和陆琪(注:这里的陆琪指的是一个种类)。微博上已经形成了产业链,而且他们无法在微信目前这样的信息传播方式上生存。3、游戏娱乐微博是页游,是营收项目。微信是手游,目前都是只用户服务的一项补充,增强用户粘性。这块我关注少,了解不多,请多指教。4、用户量微博今年2月的时候说用户量超5亿,微信今年7月的时候超4亿,微信会不会超过微博,什么时候超过,要看接下来双方的运营。很多用户微信和微博都在使用。从微博流失的用户,主要原因也是因为觉得微博不好玩了,而不是因为装了微信。综上四点,发展至今,微博的核心竞争力在媒体传播,微信的核心竞争力在社交维护。如的答案所说,现在这两款产品,不存在彼此取代的问题,当然也不适合用「超越」一词。
1.阿里投资、满屏是淘宝广告 2.垃圾粉一直处理不了。3.明星为赚钱,也不断发广告。4.段子手无节操、天天发心灵鸡汤。
1、垃圾粉,你随便看个明星的评论,有一半得是伪造的id做广告的吧2、阿里投资,淘宝广告满天飞,乌烟瘴气
你真正在乎的不是明星发生了什么,而是身边的人有没有你过得好。
微博的衰败完全是自己不争气,自作孽,和微信没有一毛钱关系。
自动从有了微信,微博就像黄脸婆一样被打入冷宫,虽然也在最后时候上了市,可最近陌陌也不是上市了么...笔者看,微博固化的微博思维和不入流的商业模式注定被他人取代。失去了社交功能微博是PC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当时有太多网络社交门槛,比如电脑太重、没装宽带,导致微博模式诞生,也创造了一时的辉煌,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果还要用PC互联网的模式来维持用户活跃度的话可谓乏善可陈,这点现在已很明显。在打造自己的圈子和维护个人隐私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微博已失去核心用户和核心内容,虽然内容不少,每天更新量也巨大,发展到最后上微博的人都是去看新闻、找资料、而不是社交的话,那微博可以更名为微站了。大势已去前先圈点钱微博没有做好自己的生态,放任假粉丝、广告、等诱导信息的肆无忌惮也是加速微博衰败的原因之一,包括新浪微博的上市,这样的股票没有未来。完败微信,任其羞辱更可怕的是,微信利用其优势正从内向外逐步瓦解新浪微博,我们知道前期微信认证中有一种认证方式叫微博认证,而微信的新浪微博认证很奇妙,必须确保名称的一致性,要求新浪微博用户必须发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而且必须是新浪微博+V用。这一认证方式,必将从新浪微博转化大量粉丝到微信,或者说是让新浪微博自己杀死自己。新浪微博的自救更像小丑最近新浪微博方面低调宣布要封锁这一类的微博账号,禁止在新浪微博上宣传微信,或放置微信公众号二维码,这一行为无疑对用户造成巨大负面影响,微博最终还是被自己固化的思维所迷信,无法去中心化的新浪微博就像晚清的皇族,已无法号令天下,天下是人民的,让人民为自己做主,能够让我们自己起去雕刻的产品才有明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方价值投资家微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