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物体的运动问题:在研究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

当前位置: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1)根据纸带数据计算Δx1=xBC-xAB=&&&&&&&&、Δx2=xCD-xBC=&&&、Δx3 =xDE-xCD=&&&&&&&.由此可得,小车运动的规律是: &&&&&&&&&&&&&&&&&&&&&&&&&&&&&&&&&&&&&&&&&&&&&&&(2)D点的瞬时速度vD=&&&&m/s.
题型:实验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1)12.6 12.6 12.6cm;匀变速直线运动(2)3.9试题分析: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大小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同时根据逐差法△x=aT2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解:(1)12.6 12.6 12.6cm;匀变速直线运动(2)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大小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因此有:点评:熟练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和推论解决纸带问题,正确分析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大小.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主要考查你对&&实验: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实验: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目的: 1、探究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的定量关系。 2、学会利用图象研究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 实验原理: 1、如图所示,弹簧在下端悬挂钩码时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2、用刻度尺测出弹簧在不同的钩码拉力下的伸长量x,建立坐标系,以纵坐标表示弹力大小F,以横坐标表示弹簧的伸长量x,在坐标系中描出实验所测得的各组(x,F)对应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根据实验所得的图线,就可探知弹力大小与伸长量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 轻质弹簧(一根),钩码(一盒),刻度尺,铁架台,重垂线,坐标纸,三角板。 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将铁架台放于桌面上(固定好),将弹簧的一端固定于铁架台的横梁上,在挨近弹簧处将刻度尺(最小分度为mm)固定于铁架台上,并用检查刻度尺是否竖直; 2、记下弹簧下端不挂钩码时所对应的刻度L0; 3、在弹簧下端挂上一个钩码,待钩码静止后,记下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Ll; 4、用上面方法,记下弹簧下端挂2个、3个、4个 ……钩码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L2、L3、L4……,并将所得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5、用xn=Ln-L0计算出弹簧挂1个、2个、3个……钩码时弹簧的伸长量,并根据当地重力加速度值g,计算出所挂钩码的总重力,这个总重力就等于弹簧弹力的大小,将所得数据填入表格。 数据处理: 1、建立坐标系,标明横轴和纵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单位; 2、标度:标度要适当,让所得到的图线布满整个坐标系; 3、描点:描点时要留下痕迹; 4、连线:让尽可能多的点落在同一直线上,让其余的点落在直线的两侧,误差较大的点舍弃; 5、根据图象做出结论。 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习利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2、学习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即时速度和加速度。
实验原理: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由于电源频率是50Hz),因此纸带上的点就表示了和纸带相连的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研究纸带上点之间的间隔,就可以了解物体运动的情况。2、由纸带判断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如图所示,0、1、2……为时间间隔相等的各计数点,s1、s2、s3、……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若△s=s2-s1=s3-s2=……=恒量,即若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则与纸带相连的物体的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3、由纸带求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方法:①用“逐差法”求加速度:即根据s4-s1=s5-s2=s6-s3=3aT2(T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求出a1=、a2=、a3=,再算出a1、a2、a3。②用v-t图法:即先根据vn=求出打第n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后作出v-t图线,图线的斜率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实验器材:小车,细绳,钩码,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导线两根,纸带,米尺。
实验步骤:1、把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如图所示;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并在细绳的另一端挂上合适的钩码,试放手后,小车能在长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一段距离,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取下纸带,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三次;4、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头的比较密集的点子,确定好计数始点0,标明计数点,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两点间的距离,用逐差法求出加速度值,最后求其平均值。也可求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作v-t图线,求得直线的斜率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注意事项:1、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2、应该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当小车到达滑轮前及时用手按住。3、先断开电源,再取下纸带。4、对于电磁打点计时器,如打出的点较轻或是短线时,应调整振针距复写纸的高度。5、选择一条理想的纸带,是指纸带上的点迹清晰,适当舍弃点密集部分,适当选取计数点(注意计数点与计时点的区别),弄清楚所选的时间间隔T等于(n-1)t。6、每打好一条纸带,将定位轴上的复写纸换个位置,以保证打点清晰(注意此项只对于电磁打点计时器才适用)。7、不要分段测量各段位移,应一次测出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的距离,再逐个计算x1、x2、x3…,读数时应估读到0.1mm。8、尽可能保证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方法是:&&&&& ①细绳尽可能与板面保持平行;&&&&& ②滑轮和车轮灵活;&&&&& ③长木板表面粗糙程度、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的摩擦基本保持一致。
实验目的: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实验原理: 1、如图所示装置,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小桶内砂的质量,从而改变细线对小车的牵引力,测出小车的对应加速度,作出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图线,验证加速度是否与外力成正比。 2、保持小桶和砂的质量不变,在小车上加减砝码,改变小车的质量,测出小车的对应加速度,作出加速度和质量倒数的关系图线,验证加速度是否与质量成反比。 实验器材: 小车,砝码,小桶,砂,细线,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垫木,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导线两根,纸带,托盘天平及砝码,米尺。 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小车和小桶的质量M和M',把数据记录下来。 2、按如图装置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只是不把挂小桶用的细线系在小车上,即不给小车加牵引力。 3、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的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垫木,反复移动垫木的位置,直至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可以从纸带上打的点是否均匀来判断)。 4、在小车上加放砝码,小桶里放入适量的砂,把砝码和砂的质量m和m'记录下来。把细线系在小车上并绕过滑轮悬挂小桶,接通电源,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取下纸带,在纸带上写上编号。 5、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砂的质量(要用天平称量),按步骤4再做5次实验。 6、算出每条纸带对应的加速度的值。 7、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a,横坐标表示作用力,即砂和桶的总重力(M'+m')g,根据实验结果在坐标平面上描出相应的点,作图线。若图线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就证明了研究对象质量不变时其加速度与它所受作用力成正比。 8、保持砂和小桶的质量不变,在小车上加放砝码,重复上面的实验,并做好记录,求出相应的加速度,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a,横坐标表示小车和车内砝码总质量的倒数,在坐标平面上根据实验结果描出相应的点并作图线,若图线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就证明了研究对象所受作用力不变时其加速度与它的质量成反比。 注意事项: 1、砂和小桶的总质量不要超过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的。 2、在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悬挂小桶,但小车应连着纸带且接通电源。用手给小车一个初速度,如果在纸带上打出的点的间隔是均匀的,表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跟它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平衡。 3、作图时应该使所作的直线通过尽可能多的点,不在直线上的点也要尽可能对称地分布在直线的两侧,但如遇个别特别偏离的点可舍去。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探究力对物体做的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2、体会探究的过程和所用的方法。 ①实验思想方法:倍增法。虽为变力做功,但橡皮条做的功,随着橡皮条数目的成倍增加功也成倍增加。这种方法的构思极为巧妙。历史上,库仑应用类似的方法发现了著名的库仑定律。当然,恒力做功时,倍增法同样适用。 ②数据处理方法:图像法。作出功-速度(W-v)曲线,分析这条曲线,得出功与速度变化的定量关系。 ③本实验中,还用到纸带的分析、速度的测量、力的平衡等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学习的快乐;并通过亲身实践,树立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科学理念。 实验原理: 1、分析与猜测 ①通过研究重力做的功,我们确立了重力势能的表达式,通过分析弹力做的功,我们探究了弹性势能的表达式,那么,要研究动能的变化,也要从力做功开始。 ②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通过一段位移时,力会对物体做功,物体的速度也会发生变化,所以二者之间存在联系。 2、探究的思路 ①要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就要改变力对物体做的功,测出力对物体做不同功时物体的速度。 ②为简化实验,可将物体初速度设置为零,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橡皮筋来对小车做功W,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v,然后分析功W与速度v的关系。实验器材: 木板、小车、橡皮筋、打点计时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源、纸带等。 实验步骤: 1、按装置图安装好实验器材; 2、平衡摩擦力:将木板固定,打点计时器的一端稍微垫高,使小车能牵引纸带在木板上做匀速运动; 3、先用一条橡皮筋做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出小车前端通过两铁钉连线时小车的速度v1,设此时橡皮筋对小车做功为W1,将数据记入表格,用标尺记录小车的初始位置; 4、改用2条、3条、4条……橡皮筋重复上述实验,让小车开始位置相同,每次橡皮筋拉开的长度相同,记录橡皮筋做功2W、3W、4W……情况下小车获得的速度v2、v3、v4……; 5、分析数据,研究W与v的关系。 数据处理: 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 我们可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作出W—v曲线、W—v2曲线、W—v3曲线……哪一种图象更接近于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功与速度之间就是哪一种正比关系。 用图象法处理数据,要比计算法更简捷更直观。 实验结论: 无论是通过计算法还是作图法都可以得出力对物体做的功与物体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的结论,即W∝v2。 注意事项: 1、平衡摩擦力:实验中的小车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对小车做负功,我们研究的是橡皮筋做的功与物体速度的关系,应设法排除摩擦力的影响。可采用将木板一端垫高的方法来实现。将木板一端垫高,使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与摩擦力相平衡,就消除了摩擦力的影响。 2、每次实验所用的橡皮筋都相同并且橡皮筋拉伸的长度都保持一致。 3、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相邻各点的间距并不均匀,应选间距均匀的那一段纸带来计算小车的速度,因这一小段是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完毕时的情形。(小车速度也可借助光电 门来测量)
发现相似题
与“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55487417701390308367141412637363325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010-
今日:3261套总数:5609173套专访:3148部会员:304765位
当前位置:
& 学年高一物理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专题11 实验: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第05期)(必修1)(解析版)
学年高一物理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专题11 实验: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第05期)(必修1)(解析版)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通用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2次
资料类型:
文档大小:2.90M
所属点数: 0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1.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电火花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下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 7个计数点,每打5次点记为一个计数点,电火花计时器接220 V、50 Hz电源.
1) 设电火花计时器打计时点的周期为T,则计算计数点F的瞬时速度vF的公式为vF=________
2)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电火花计时器在打B、C、D、E、F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表.以A点对应的时刻为t=0,试在右图所示坐标系中合理地选择标度,作出v-t图象,并利用该图象求出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__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对应点 B C D E F
速度m/s) 0.141 0.180 0.218 0.262 0.301
(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源的电压变成240 V,打计时点的周期不变,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解析】 试题分析:(1)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所以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5T,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相等的时间,速度的变化量相等,则由vG﹣vF=aT′,
解得:vG=vF+aT′=vF+△v=0.301+(0.301﹣0.262)=0.301+0.039=0.34m/s;
故答案为:(1)0.34;(2)0.4;(3)相同
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名师点睛】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①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相邻计数点
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②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
【】;;③
【解析】考点:【名师点睛】【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是选用的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3个打出的点没有在纸带上标出。图中画出了将米尺靠在纸带上测量的情况,读出图中所测量点的读数分别是
;打第2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是
【】【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点0的读数分别是,点1的读数分别是,点3的读数分别是,点4的读数分别是,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2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
考点:【名师点睛】【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的遮光板,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遮光板从通过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所用时间为,则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考点:【名师点睛】,再根据运动学公式即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本题应掌握光电门测量滑块瞬时速度的原理,注意计算过程中单位的换算。
5.【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秒,则:(后三空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根据实验给出的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做
(2)D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m/s,DE段平均速度大小为
(3)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答案】(1)匀加速直线运动、(2)3.9、4.5、(3)13
考点:考查了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
【名师点睛】做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情况时,其两个推论能使我们更为方便解决问题,一、在相等时间内走过的位移差是一个定值,即,二、在选定的某一过程中,中间时刻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吉林油田高中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1)在下列给出的器材中,选出“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所需的器材并填在横线上(填序号)。
①打点计时器 ②天平 ③低压交流电源 ④低压直流电源 ⑤细线和纸带 ⑥钩码和小车 ⑦秒表 ⑧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 ⑨刻度尺
选出的器材是
(2)为了计算加速度,最合理的方法是(
A. 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算出加速度
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量出其倾角θ,由公式a=tanθ求出加速度
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由图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
a=△v/△t算出加速度
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
【答案】.(1) ①、③、⑤、⑥、⑧、⑨(2)C
试题分析:①、③、⑤、⑥、⑧、⑨
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
【名师点睛】
7.【广东省仲元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下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共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刻度线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填入下列表格中。
①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试题分析:,,。
考点:【名师点睛】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开始起,取若干个计数点,分别标上0、1、2、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有4个打印点未标出),量得0与1两点间的距离,3与4两点间的距离,则小车在0与1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
,小车的加速度为
试题分析: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可知小车在0与1两点间平均速度为:;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有:
考点:打点计时器系列实验中纸带的处理
【名师点睛】题借助实验考查了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的应用,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9.【昆明三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某同学在做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时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每两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面的数字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
打第4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v4=    m/s。a=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1.20,1.98
考点: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7分)(1)某同学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请在下面列出的实验器材中,选出本实验中需要的器材填写在横线上(填字母序号):_______________。
a.电磁打点计时器
c.低压交流电源
d.低压直流电源
e.细绳和纸带
f.钩码和滑块
h.一端附滑轮的长木板
(2)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所记录的纸带来研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滑块的运动情况,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均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则打B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vB=_______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 m/s2。(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1)acefhi;(2)0.92;2.00
试题分析:(1)实验要用到的器材有:a.电磁打点计时器;c.低压交流电源;e.细绳和纸带;f.钩码和滑块;h.一端附滑轮的长木板;i.刻度尺,故选acefhi;(2)打B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考点: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每空3分)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小点:①为了测试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天平
②若实验中所得到的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值小于当地的重物加速度值,而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均无错误,写出一个你认为可能引起此错误差的原因:
(2)(每空3分)在测量物体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把第一个点记作O,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每两个测量点之间还有4个实际打出的点,如图所示,图中所标数据是各测量点到O点的距离(单位:mm),那么由此可以计算则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      m/s,加速度的大小为      m/s2.(计算结果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① C  ② 打点计时器与纸带间存在摩擦.(2)0.98 m/s;9.80m/s2.
研究自由落体运动(6分)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T=0.02s的交流电源。经过测量得:d1=3.62cm,d2=9.24cm,d3=16.85cm,d4=26.46cm,d5=38.06cm,d6=51.67cm。
1)打点计时器在打E点时纸带运动的速度大小为_____m/s,纸带加速度大小为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5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值。
(1)1.06;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6分,每空3分用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点作为计数点,分别标作0、1、2、3、4.量得0、1两计数点间的距离s1=30.0mm,3、4两计数点间的距离s4=48.0mm,则小车在0与1两计数点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以上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小车在0与1两计数点间的平均速度为小车的加速度为
研究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并提供证据(),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 2016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010-
今日:3261套总数:5609173套专访:3148部会员:304765位
当前位置:
& 学年高一物理百所名校试题速递:专题11《实验: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第02期)(必修1)(原卷版)
学年高一物理百所名校试题速递:专题11《实验: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第02期)(必修1)(原卷版)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通用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4次
资料类型:
文档大小:1.19M
所属点数: 0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1.【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测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接通电源与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的时间关系正确的是(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D先释放纸带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
.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选定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记数点。测得:x1=1.40cm,x2=1.90cm,x3=2.38cm,x4=2.88cm,x5=3.39cm,x6=3.87cm。
(1)在计时器打出点4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4 =
(2) 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a =
m/s2。(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9分)如图是“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从O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编为1、2、3、4、5、6,量得s1=1.22cm,s2=2.00cm,s3=2.78cm,s4=3.62cm,s5=4.40cm,s6=5.18cm.
(1)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s
(2)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3=      m/s
(3)计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备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砝码拉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三个点(T=0.06s)取一个计数点。 所用测量装置及实验数据如图5所示。 则打计数点C、E点对应的速度分别为:C=___________m/s, vE=_____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据此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为g=_____________m/s2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在某高架道路上有段区域限速80km/h.为了监控车辆是否超速,设置了一些“电子警察”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路面下相隔L埋设两个传感器线圈A和B,当有车辆经过线圈正上方时,传感器能向数据采集器发出一个电信号;若有一辆汽车(在本题中可看作质点)匀速经过该路段,两传感器先后向数据采集器发送信号,时间间隔为t;经微型计算机处理后得出该车的速度,若超速,则计算机将指令架设在路面上方的照相机C对汽车拍照,留下违章证据.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微型计算机计算汽车速度的表达式v=
若L=7m,t=0.3s,则照相机将
工作.(选填“会”或“不会”)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图示为该同学实验时打出的一条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是0.1s.
(1)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
(2)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 =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在 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某同学使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并打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实验点未画出),分别标明0、1、2、3、4、5、6,用刻度尺量得各计数点到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如下图所示,已知电源的频率为50Hz,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则:
(1)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2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2=
(2)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
8.【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b)所示,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
(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
B.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
C.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
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
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 (用字母填写)。
(2)图(b)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_________ s。
(3)计数点5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v5=_____________。
(4)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a=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秒,则:(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根据实验给出的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做
(2)D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m/s,DE段平均速度大小为
(3)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AB、C、D、E、F为相邻的6个计数点若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 s则粗测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2.
11.【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在做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验中,打点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某段如图所示,若AB、C ……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0.10,从图中给定的长度,求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
,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
12.【荆州中学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1=2.21cm, 2=3.00cm,3=3.81cm,4=4.63cm,5=5.45cm,6=6.28cm。
(1)该打点计时器依次打出各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
(2)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5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v 5=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为了尽量减小实验误差,利用该实验数据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3.【康杰中学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某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得到一条记录纸带,其中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的工作电压应在
V以下,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
s打一个点。实验得到的纸带及各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其中各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未标出, 则打B点时的速度为
.【康杰中学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如图为测定滑块在气垫导轨上运动加速度的实验装置,滑块上安装宽度为d的遮光板,释放重物后滑块先后通过光电门A、B,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光电门A、B的时间分别为△tA,和△tB,,用米尺测得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s。则:(1)滑块通过光电门A、B的速度分别为
(2)物块的加速度a用d、s、△tA,和△tB,表示为a=
【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
(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的计时仪器,电磁式打电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4V~6V.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我国工农业和生活用的交流电的频率都是50Hz),它每隔
s打一个点,因此纸带上的点就表示了与纸带相连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研究纸带上点之间的间隔,就可以了解物体运动的情况.
1.【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图为接在50Hz低压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列点,图中所标的相邻的两个记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且第3个记数点C没有画出,则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BC间的距离约为
c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2)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
B.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处
D.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3)图示为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5六个点,1-5各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
①由纸带可判定小车做____________ 运动
②若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当打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2 均保留有效数字)【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5分)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按照实验进行的先后顺序,将下述步骤的代号填在横线上
A.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面
B.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并连好电路
C.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做两次
D.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
E.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
F.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边吊着合适的钩码
G.断开电源,取出纸带。
19、【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12分)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的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d1、d2、d3分别填入下列表格中。
距离 d1 d2 d3
测量值/cm
距离 d1 d2 d3
测量值/cm
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为v2=______m/s.通过计数点“4”的瞬时速度为 v4=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是a =______m/s2。
【厦门六中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6分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如图所示是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6七个计数点,用刻度尺量出1、2、3、4、5、6点到0点的距离分别为1.40 cm、3.55 cm、6.45 cm、10.15 cm、14.55 cm、19.70 cm.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4=_____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1.【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洗马河校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关于打点计时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打点计时器都是使用10V以下的低压交流电
B.交流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个点
C.纸带上的点记录了时间和位移
D.如果纸带上打下n个点,则记录的时间是0.02n s
22.【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洗马河校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3分)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
(1)在如下基本步骤中,正确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 ________。
A.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
B.安放纸带
C.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D.接通220 V交流电源
E.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进行打点
23. 【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洗马河校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9分)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如图3所示,纸带在A、C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在A、D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
_ m/s,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____
24.. 【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洗马河校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12分)某同学在研究小车运动情况的实验中,获得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个计时点,该同学选择A、B、C、D、E、F六个计数点,对计数点进行测量的结果如图4所示,单位是cm。
(1)试计算在打下A、F各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A、vF各多大?
(2)求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25.【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1)在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火花计时器正常工作时,其打点的周期取决于交流电压的高低
B.电火花计时器应接在10V以下的交流电源上才能正常工作
C.打点计时器连续工作时间很短,应注意打点之后要立即关闭电源
D.开始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2)某同学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如图所示,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S1=7.05cm、S2=7.68 cm、S3=8.33 cm 、S4=8.95 cm 、S5=9.61 cm 、S6=10.26 cm,则D点处瞬时速度大小是
m/s,计算小车运动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加速度大小是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另一同学利用气垫导轨测定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 cm的遮光条,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条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30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10 s,遮光条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4.0 s.试估算:滑块经过第一个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v1=____________ m/s ;在滑动过程中,滑块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____ m/s2。
26.【厦门双十中学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5分)一个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现在用的闪频相机拍摄下的不同时刻的小球所处的位置照片如图8所示,测得小球的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如下表,则:
8.20cm 9.30cm 10.40cm 11.50cm
(1)小球在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
(填写“相等”或“不相等”),小球的运动性质属于
直线运动。
(2)有甲、乙两个同学计算小球的加速度的方法如下:
甲:,,, ;
乙:,,;
撇开本题所给的数据从理论上讲,甲、乙两位同学的计算方法中
(填写“甲、乙”)方法更好,本题中小球的加速度值为
m/s2,求经过A点处速度为__________m/s。
27.【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8分)(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次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F、G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点没画出,测得AB、AC、AD、AE、AF、AG的位移大小分别为S1=1.30cm,S2=3.10cm,S3=5.38cm,S4=8.16cm,S5=11.45cm,S6=15.26 cm
①小车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 m/s2;打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
(以上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②若电源频率高于50Hz,若仍按照50Hz计算,则速度大小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
28.【贵州省遵义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中】(6分)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T=0. 02 s的交流电源。经过测量得:d1=3.62 cm,d2=9. 24 cm, d3 =16. 85cm, d4=26. 46 cm, d5=38. 06 cm, d6=51. 67
(1)打点计时器在打E点时纸带运动的速度大小为____m/s,加速度大小为______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49 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 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值。
29.【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下图是用小车拖动纸带,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打出的一条纸带,电源频率为50Hz。A、B、C、D、E为在纸带上所选的记数点。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
(1)打点时小车应与纸带________(填左或右)端连接
(2)AC段小车平均速度vAC =
m/s;打点计时器打下A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A =
(3)设AB、BC、CD、DE间距离分别用s1、s2、s3、s4表示,相邻两计数点间隔时间用T表示,则用s1、s2、s3、s4 和T表示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a =
;代入数据,求得加速度为a =
m/s2.((2)(3)问的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30.【广西省钦州市钦南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3分)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
(1)在如下基本步骤中,正确的排列顺序为
高考学习网 A
B.安放纸带
C.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D.接通220 V交流电源E.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进行打点
31 【广西省钦州市钦南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9分)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如图3所示,纸带在A、C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在A、D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
_m/s,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____
32. 【广西省钦州市钦南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12分)某同学在研究小车运动情况的实验中,获得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个计时点,该同学选择A、B、C、D、E、F六个计数点,对计数点进行测量的结果如图4所示,单位是cm。
(1)试计算在打下A、F各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A、vF各多大?
(2)求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33.【学年第一学期赣州市十三县(市)期中联考】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并且每隔四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已知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为s,且s1=0.96cm,s2=2.88cm,s3=4.80cm,s4=6.72cm,s5=8.64cm,s6=10.56cm,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
(1)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所对应的时间T= 
  s,根据
确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计算此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 
m/s2,打第4个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 = 
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电压变成210 V,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4.【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赣州市十三县(市)期中联考】在DIS系统中,光电门测量的是运动物体挡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因为挡光片较窄,所以可看作测量的是瞬时速度.为了测量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的加速度,将宽度均为b的挡光片A、B固定在小车上,如图所示.当小车做匀变速运动经过光电门时,测得A、B先后挡光的时间分别为Δt1和Δt2,A、B开始挡光时刻的间隔为t,则A、B先后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分别为____,_____;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
35.【江苏省无锡市四校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8分)⑴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时,要用到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其电源频率为50Hz ,常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
(直流电,交流电),它们是每隔___
s 打一个点。
⑵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和让纸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之间的时间顺序关系是(
A.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
B.先让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让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
D.先让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
⑶小车拖动纸带运动,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选出A、B、C、D、E、F、G,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图中未标出。已知各点间位移。则:
① E点的瞬时速度VE =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小车运动加速度a =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利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可测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一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处,光电门甲的位置可移动.当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滑下时,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甲至乙所用的时间t改变光电门甲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每次都使滑块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用米尺测量甲、乙之间的距离s,记下从光电门甲到达光电门乙相应的t值: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0.950
t(ms) 292.9 371.5 452.3 552.8 673.8 776.4
s/t(m/s) 1.71 1.62 1.55 1.45 1.34 1.22
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 (1)若滑块所在下滑过程中做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滑块经过光电门乙时的瞬时速度、测量值s和t四个物理量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用题中给出的符号表示)
(2)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在图中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图线;
(3)由所画出的图线,得出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六八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电火花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 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电火花计时器接220 V、50 Hz交流电源.
(1)设电火花计时器的周期为T,计算F点的瞬时速度vF的公式为vF=________;
(2)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电火花计时器在打B、C、D、E、F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表.以A点对应的时刻为t=0,试在下图所示坐标系中合理地选择标度,作出v-t图象,并利用该图象求出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__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对应点 B C D E F
速度(m/s) 0.141 0.180 0.218 0.262 0.301
(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电压变成210 V,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六八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在暗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实验器材有:支架、漏斗、橡皮管、尖嘴玻璃管、螺丝夹子、接水铝盒、一根荧光刻度的米尺、频闪仪.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漏斗内盛满清水,旋松螺丝夹子,水滴会以一定的频率一滴滴地落下.
②用频闪仪发出的白闪光将水滴流照亮,由大到小逐渐调节频闪仪的频率直到第一次看到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
③用竖直放置的米尺测得各个水滴所对应的刻度.
④采集数据进行处理.
(1)实验中看到空间有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时,频闪仪的闪光频率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水滴“固定不动”时的闪光频率为30 Hz,某同学读出其中比较圆的水滴到第一个水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数据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________ ;第8个水滴此时的速度v8=________ .(结果都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该实验存在的系统误差可能有(答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做“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时,交流电的周期为0.02s。下图是某次实验的纸带,舍去前面比较密集的点,从0点开始,每5个计时时间间隔取1个计数点,标以1、2、3…。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x1=3.0 cm、x2=7.5 cm、x3=13.5 cm,则物体通过2计数点的速度v=_________m/s,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
.【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用自由落体仪(如图所示)测量重力加速度.通过电磁铁控制的小铁球每次从同一点A处自由下落,下落过程中依次经过并遮断两个光电门B、C,从而触发与之相接的光电毫秒计时器,每次下落,第一次遮光(B处)开始计时,第二次遮光(C处)停止计时,并可读出相应的B、C两处位置坐标.在第一次实验过程中,计时器所记录的从B至C的下落时间为t1,B、C两光电门的高度差为h1,现保持光电门C位置不动,改变光电门B的位置,再做第二次实验.在第二次实验过程中,计时器所记录的从B至C的下落时间为t2,B、C两光电门的高度差为h2.由此测得重力加速度g的计算公式g=________.
【宁夏育才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某学生利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来测量一个质量m=50 g的重锤下落时的加速度值,该学生将重锤固定在纸带下端,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以下是该同学正确的实验操作和计算过程,请填写其中的空白部分:
(1)实验操作:应先___________,后释放纸带,让重锤自由落下, 实验结束后应立即___________.
(2)取下纸带,取其中的一段标出计数点如图所示,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x1=2.60 cm,x2=4.14 cm,x3=5.69 cm,x4=7.22 cm,x5=8.75 cm,x6=10.29 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间隔T=0.02 s,则重锤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_____________,
代入数据,可得加速度a=_______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x1/cm x2/cm x3/cm x4/cm
8.20 9.30 10.40 11.50
【宁夏育才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一个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用每隔(1/10)s曝光一次的频闪相机拍摄不同时刻小球位置的照片,如图所示.即照片上出现的相邻两个小球的像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10)s,测得小球在几个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数据见下表:
(1)小球在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小球运动的性质属________直线运动.
(2)甲、乙两同学计算小球加速度的方法如下:
甲同学:a1=(x2-x1)/T2,
a2=(x3-x2)/T2,
a3=(x4-x3)/T2,
=(a1+a2+a3)/3.
乙同学:a1=(x3-x1)/(2T2),
a2=(x4-x2)/(2T2), =(a1+a2)/2.
你认为甲、乙两位同学中计算方法更准确的是________,加速度值为________.
【江苏省清江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有4个实际打的点未画出,标出的数据单位是cm,则打点计时器打点与打点的时间间隔为   s,打点计时器在打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44.【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10分,每空2分)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
电源工作的计时仪器,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
s打一次点。某次实验,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图中O点为纸带的第一个点,接下来的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点开始每打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图中的A、B、C、D、E、F、G是计数点)图中记录的数据中有误的是
两点间的数据,打B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为vB =
m/s,纸带运动的加速度为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6分,每空2分)在一次利用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让水龙头的水一滴一滴地滴在其正下方的盘子里,调整水龙头让前一滴水滴到盘子而听到声音时,后一滴恰好离开水龙头.从第1次听到水击盘声时开始数“1”并开始计时,数到“n”时停止计时,听到水击盘声的总时间为T,则 每一滴水从水龙头落到盘子处的时间为
,要得到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还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
,则当地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46.【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4分)在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
B.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C.纸带上打点越密集说明纸带运动速度越大
D.利用打出的纸带可以求出打下某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8分)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滑块的运动的实验中,实际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其中纸带的B端与滑块连接,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请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可判断该滑块的运动属于____(填匀速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
(2)用毫米刻度尺可以测出AB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__cm。(3)滑块在AB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4)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m/s2
48.【哈尔滨三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取一段如图所示的纸带研究其运动情况。设O 点为计数的起始点,在四个连续的计数点中,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若物体做理想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计数点“A”与起始点O 之间的距离x1 为________cm ,打计数点“A” 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m/s , 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所有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哈尔滨三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_____(填“高”或“低”)压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若电源的频率为50 Hz,实验者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将每隔3个打点取一个计数点,则每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应为__________s;如果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实验者不知道工作电压的频率变为小于50 Hz,这样计算出的加速度值与真实值相比是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物理实验仪器,下图中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
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为频率为50Hz的
电源时(填直流或交流),每隔__________ s打一次点.
(2)在某次实验中,物体拖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频率为50Hz,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纸带上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六个计数点,实验中用直尺量出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如下图所示(单位:cm)
①在计数点1所代表的时刻,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为v1=
m/s,物体的加速度a=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该同学在测量的时候没有将计数点5的数值记录下来,根据前面的数值可以推算出计数点5到0点的距离为
高考学习网
(10分)如图是“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从0点开始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编为1、2、3、4、5、6,由于不小心将3、4两个计数点拉断不能准确测出其距离,量得其余段x1=1.22cm,x2=2.00cm,x3=2.78cm,x4=?cm,x5=4.40cm,x6=5.18cm. 【(2) (3)中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 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__________s
(2) 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2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2=_____________m/s
(3) 计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_____________m/s2。
1)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不需要的器材有
__________________.
A.小车 B.一端带滑轮的木板 C.打点计时器
D.低压直流电源 E.秒表
G.刻度尺 H.纸带 I.细绳
2)某学生在实验中操作有如下步骤,试按合理的顺序把步骤序号填在下面的线上:___________.
A.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面;
B.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没有滑轮的一端,并与电源相连接;
C.换上新纸带,重作两次实验;
D.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边;
E.先让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 F.把一条跨过滑轮的细绳一端拴在小车上,另一端吊一钩码;
G.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3)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2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A点的瞬时速度大小是_________m/s(保留2位有效数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是a=
(用题中所给的字母表示),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8分)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为
(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
(2)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有  (填选项代号).
A.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
B.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的有滑轮一端
C.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D.电火花计时器应使用低压6V以下交流电源
(3)实验中,把打点计时器接50Hz交流电,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A、B、C、D、E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记数点.相邻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即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0.1s),各点间的距离如下图所示,则在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m/s.并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计算结果都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0分)如图是“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从0点开始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编为1、2、3、4、5、6,由于不小心将3、4两个计数点拉断不能准确测出其距离,量得其余段x1=1.22cm,x2=2.00cm,x3=2.78cm,x4=?cm,x5=4.40cm,x6=5.18cm. 【(2) (3)中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 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__________s
(2) 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2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2=_____________m/s
(3) 计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_____________m/s2。
1)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不需要的器材有
__________________.
A.小车 B.一端带滑轮的木板 C.打点计时器
D.低压直流电源 E.秒表
G.刻度尺 H.纸带 I.细绳
2)某学生在实验中操作有如下步骤,试按合理的顺序把步骤序号填在下面的线上:___________.
A.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面;
B.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没有滑轮的一端,并与电源相连接;
C.换上新纸带,重作两次实验;
D.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边;
E.先让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 F.把一条跨过滑轮的细绳一端拴在小车上,另一端吊一钩码;
G.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3)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2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A点的瞬时速度大小是_________m/s(保留2位有效数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是a=
(用题中所给的字母表示),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大庆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题】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T=0.02s的交流电源.经过测量得:d1=3.62cm,d2=8.00cm,
d3=13.20cm,
d4=19.19cm,
d5=25.99cm,
d6=33.61cm.
(1)计算vF=_______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1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重庆市巴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上面取了A、B、C、D、E、F、G七个计数点,相连两个计数点间还有3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在周期为T=0.02s的交流电源上
(1)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是____________
(2)计算F点的瞬时速度的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3)若测得,,求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______
某同学在“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
(1)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__ m/s2,在F时刻的瞬时速度为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关于接通电源和释放纸带的次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C.释放纸带同时接通电源
D.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 (1)根据_______可判定小球做__________运动; (2)计算C点速度vC=_____m/s; (3)根据纸带点的分布,求出加速度a=_________m/s2;
60.【绵阳南山中学2015年秋季高2018届半期考试物理试题】如图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
(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 Hz,则纸带上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
(2)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x=______cm;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__m/s,加速度是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_电源的计时仪器,某次实验所用打点计时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 O点开始每打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由此判断小车做______运动,其中点的对应速度 vC =______ m/s,由此计算得小车的加速度 a=________m/s2。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中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6分)如图所示是用打点计时器测瞬时速度实验时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0点开始依照打点的先后顺序取了一系列计数点,依次标为0、1、2、3、4、5、6…,各计数点中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量得0、1间的距离x1=5.19cm,1、2间的距离x2=4.44cm,2、3间的距离x3=3.68cm,3、4间的距离x4=2.94cm,4、5间的距离x5=2.19cm,5、6间的距离x6=1.43cm,已知交流电频率f=50Hz.(结果都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根据上面记录,打点计时器在打点1时物体的速度v1=
,打点2时物体的速度v2=
(2)实验测得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中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 (8分)用下图实验装置可以测量重力加速度,经正确操作后得到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择0、1、2、3、4、5、6七个测量点,相邻两测量点的时间间隔为0.04s, 测量出后面各测量点到0测量点的距离d, 记入下表中,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后便可测得重力加速度值。
测量点 0 1 2 3 4 5 6
d/cm 0 1.20 4.16 8.60 14.50 21.90 30.85
时间t(s) 0 0.04 0.08 0.12 0.16 0.20 0.24
0.30 0.52 0.72 0.91 1.10 1.29
(1)甲同学的处理方法是: 计算出1、5两点对应的速度v1、v5,然后由算得g值, 则其中v5 =
m/s。(取3位有效数字)
(2)乙同学的处理方法是:计算出的值(已记入表中), 作出-t图象, 由图象算得g值。
请你按以下要求完成乙同学的处理过程。
①在提供的坐标纸上作出规范的-t 图象。
②根据图象求得g =
m/s2。(取3位有效数字)(3)实验测得的g值,你认为应选
(填: 甲的值;乙的值;都可以)。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选定一条纸带如图所示,每相邻两个记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未打出,其中0、1、2、3、4、5、6都为记数点,电源频率为50HZ.测得:x1=1.40cm,x2=1.90cm,x3=2.38cm,x4=2.88cm,x5=3.39cm,x6=3.87cm.
(1)在计时器打出点4时,小车的速度为:v4= 
(2)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a= 
 m/s2.(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小明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如图甲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共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值为1毫米的刻度尺,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跟“0”计数点对齐。
(1)小明使用6V的学生交流电源,则所需选取的打点计时器如图
(填“乙”或“丙”);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
,图中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
(2)根据纸带可判定物体做
直线运动(选填“匀加速”、“匀减速”或“匀速”)。
(3)由图甲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并填入下面表格中:
(4)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表达式为v2=
(用字母T、s1、s2、s3表示,不一定全用上),代入数据得
m/s;小车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a=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图丁所示的s-t2图线(s为各计数点至起点0的距离),则图像的斜率表示
9分下图是某同学在做”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
2)A、B、C、D是纸带上四个相邻的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x=__cm;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6分).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已知在每条纸带每5个计时点取好一个计数点,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依打点时间顺序编号为0、1、2、3、4、5,由于不小心,纸带被撕断了,如下图所示.请根据给出的A、B、C、D四段纸带回答:
1)在B、C、D三段纸带中选出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是______.
2)打A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每打两个计时点所用时间为0.02s,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6个计数点A、B、C、D、E、F,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各点到A点的距离依次是2.0cm、5.0cm、9.0cm、14.0cm、20.0cm。
(1)根据学过的知识可以求出小车在B点的速度=_______m/s,,CE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2)以打B点时为计时起点,建立v-t坐标,请在坐标图中作出小车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
(3)根据坐标图线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_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下图为接在50Hz低压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所示的是每打5个点所取的计数点,但第三个计数点没有画出,由图数据可得该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___
如图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以测定重力加速度.
(1)所需器材有: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需_________(填字母代号)中的器材.
A.直流电源
B.天平及砝码
C.4-6V交流电源
D.毫米刻度尺
(2)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A.实验所用的重物可用实心泡沫球
B.应调整打点计时器,使其两限位孔连线在竖直方向
C.实验时应先使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再释放,释放后再接通电源(3)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2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4.测得x1=30.0mm,x2=45.4mm,x3=60.8mm,x4=76.2mm,则物体在打下点2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该实验中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偏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并提供证据(),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 2016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若物体速度变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