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网贷很多都是大学生网贷群体,有多少借了能还?

如何看待趣分期、分期乐、爱钱进等针对在校大学生的 P2P 分期购物产品?
看到一款针对在校大学生分期付款的"趣分期",觉得模式很新,经过了解原来已有先例,进入他们的链接发现在他们的商城分期购买电子产品分期付款费率非常高。
按票数排序
update -----------------------------------趣分期后来我了解了一些,在前文中没有提到。一开始我对趣分期的质疑是:小额信贷,催收成本太高,因此违约成本很低,大学生是信誉差的集体,违约率会很高后来了解了一下趣分期,有所改观:趣分期因为借款人集中且住所固定,其实催收成本不高。我一开始用小额信贷的框架去套是错误的,趣分期会直接找导员找学校,解决违约学生的问题。这有点类似于之前小贷公司很喜欢的公务员贷,坏账率非常低。以下是一开始的观点-----------------------------------不看好,商业模式看上去有些创新,实际上对人对己有害无益。大学生的坏账率是很高的,助学贷款的亏损和招商银行停发大学生信用卡都可以说明问题。如果只借top9高校学生,自然没有多少坏账,然而那些优秀的学生也不至于饮鸩止渴去付高额利息购买商品。大多数客户,冒昧的说,还是那些自我管控能力并不太强的学生,他们也很缺乏还款能力。可能有人要说京东的白条了,我只能说,京东的风控并不好,且至今年年亏损。他家大业大不怕赔,你呢?他的当前任务不是赚钱而是赚势,你呢?语气有点冲,因为我感觉这个产品是真的是害了大学生,之前专栏写过一篇文章贴于后文。---------------------------------------近来,在很多网贷媒介上都出现了“只要有本科生学历即可办理贷款,最低5万起“的消息,看到这里我非常地诧异,以我有限地金融经验来看,在目前的中国市场,一个本科学生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做到纯信用授信5万元的。一来,本科学生门槛太低,光凭借一张本科证明根本无法证明借款人的优质,也无法保证还款能力;二来,作为学生群体而言,基本上授信用途都是消费贷款,他们既无法对还款计划进行规划,也不能明白征信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道德风险很大。无论是招行停止学生信用卡,还是国家助学贷款至今亏损,都对本科生大额借款敲响了警钟。多家P2P平台重复借款一个本科学生为什么能够在网络上借到这么多的资金,因为基本投资平台都集中于高息,我对低息的一些情况并不太过了解。出于好奇,我假装借款人联系了贷款业务员。原来,本科生之所以能在网络上纯信用借款5万,是利用了目前网贷征信系统不发达的漏洞,在多家不同的P2P平台重复借款,为避免被查水表,这些平台名称我就不一一透露了。不同的平台通常能给大学生授信大于都是5000上下,只要10个平台就能凑够5万,在中国目前共有2000+个平台的大背景下,这简直不值一提。问到贷款期限的问题,业务员很坦诚地对我说,单次借款期限并不能太长,但是他们有办法续借,“借到毕业都不成问题”这些在网络上发信息办理贷款的业务员仅仅是通过人脉关系起一个中介的作用,据了解,这些为学生办理贷款的中介,每月收入竟能达到3-4万元之巨。他们主要的盈利模式就是抽成,学生办理一笔贷款,网贷平台要的利率基本1.5-2分,他们自己利用学生的信息不对称抽成0.5-1分,空手套白狼,这样的黑色产业链实在暴利!也难怪那么多人前赴后继地愿意去从事这样的工作。债务违约风险巨大很多低息平台,贷款项目中都包含了学生信用贷款这一项,很多新闻都给了这样的贷款模式很高的评价,什么普惠金融啊,什么助力大学生成长啊。而实际情况呢?这些平台的想法不过是一些不接地气的一厢情愿罢了,大部分借款大学生都是进行的消费贷款,所谓消费贷款,就是不产生投资收益的贷款,他能拿什么来还款呢?让我们做一个简单的算术吧:一个大二学生,借款5万,2.5分利,等到他毕业的时候,借款本息总额就达到了12万之巨,每月光是利息就需要3040元,你认为,这真的是一个本科学生能够负担得起的吗?我若是这个学生,可能也只有违约一途了,作为学生,我的信用抹上了污点;作为平台,又多了一笔坏账;作为网贷投资人,又多了好些风险,其中渔利的,就只有那些办贷款的暴利中介罢了。很多时候,一笔1分利的贷款,借款人不变,利息增加到3分,实际上风险是大大增加的,放贷风险不仅仅取决于借款人的选择,同时也要看重借款利率和借款人的接受程度是否匹配。不仅是学生的还款能力,学生的还款意愿也很成问题。几年之前,招商银行取缔了学生信用卡,至此中国社会上学生已经无法办理任何一张信用卡了;另一边,助学贷款长期亏损,坏账率官方数据高达8%(实际可能还要上浮),助学贷款已经成为了一种政策性亏损项目。现在你对于学生的信用有了了解吗?那些高大上的互联网借贷平台你们造吗?普惠金融与不完备的征信体系普惠金融,为小微企业和小微个人借款人提供金融服务,这样的思路是值得肯定的。之所以在实践中出现这样的种种问题,还是因为目前中国的征信水平没有达到。在美国,信用付款占了主流,任何有工作的人,或者是一个大学生,银行都愿意给到足够的信用额度来供其支配,以至于线下高利贷基本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这样的信用额度不是随便给的,是基于美国非常完善的征信系统。每个人都有一个"社会安全号"SSN(Social Security Number),这个安全号可以把一个美国人一生几乎所有的信用记录串在一起,包括个人的银行账号、税号、信用卡号、社会医疗保障号等都与之挂钩。目前美国征信已经被Experian等几个公司垄断,各大企业都在客户管理和人事考核等方面享受着征信公司提供的服务。如果一个人在美国有信用污点,在生活工作中会带来很多不便。征信制度不能普遍落实,大学生信用借款就无法开展,真心期待在未来的某日,p2p、小贷公司、典当行、融资性担保公司都能拥有一个共同的征信信息库,并且将不良借款人信息上报央行,各大企业都可查阅。最终形成一个良性的征信生态,只有完善的制度才是道德的保证。
几个月前听到这个概念时,第一反应也是这不靠谱;但后来有机会和几个做类似事情的创始人聊过,发现这件事情有很大需求,后续也有很多的想象空间。正好借这个机会好好整理一下,欢迎讨论。关于需求:这个概念最早是在广州深圳的大学城出现的,大学城周围卖数码产品的商家为了促进购买,主动为大学生提供分期付款服务。而与此同时,不少大学生的生活费是家里按月给,或者是自己打工慢慢挣的,攒起来又困难,正好适合分期这种方式。在提供分期的方式中,包括天猫分期购、京东白条在内的分期付款方式有一个致命问题,就是需要绑定信用卡——而大学生又没有信用卡,所以这算是填补了空白。关于大学生信用:大学生信用低似乎已成现实,前几年曾经掀起过大学生信用卡的热潮,但是后来发现坏账率实在太高,于是各大行纷纷取消了给大学生办信用卡的业务。但根据某“X分期"创始人的说法,大学生群体信用差并不是因为还不起钱,而是在于没有还款意识,往往延期的多,违约的少。这也就造成银行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来催促还款,信用卡没有利润空间;但此类分期网站则花费更多的精力在这些上面,因此可以承担更高的信用风险。关于风险控制:一般此类分期网站是通过这几种方式控制风险的:1. 较高的分期利率:用于弥补风险带来的收益降低,并为下面的2、3、4提供资金支持;2. 内部风控系统:这个各家都有做,但准确程度各异。一般是通过已经购买过的记录计算个人的利率和额度什么的,算不上亮点;3. 校园代理监督:在每个校园设置校园代理,负责校园内学生用户的信息维护,并监督个人按时还款;4. 城市代理兜底:在每个城市设置直属代理,负责本城市违约账号的处理,降低坏账率。关于P2P借贷:趣分期之类的做P2P借贷就是因为现金流跟不上了……什么帮助年轻人理财都是借口。做P2P借贷的融资成本其实已经非常高了(高的可能接近20个点),但为了跟上现金流也是没有办法,如果能找到好的银行合作,应该不会做这个——这也是“X分期”的优势。关于后续的想象力:此类分期实际上是将银行的信用机制提前到学生阶段来做。在数据量足够大的前提下,有机会成为大学生信用数据的出口,协助建立大学生信用体系。另外,在学生阶段培养其分期付款的购买习惯,是很容易在工作之后延续的,这就是和信用卡类似的功能空间了。整体感觉,分期这个事情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空间,应该会有比较成熟的公司出现。现在各大分期都处于圈钱圈地的阶段,过个半年应该局势就比较明朗了。P.S. 听说趣分期刚做三个月,月流水就已经过千万了,潜力可期。
我认为专注某一个群体提供金融服务,是金融服务市场化和细化的必然选择。但是,能不能成功要取决于三点,一个是商业可持续性,第二是盈利性,第三是风控能力。
从商业可持续性看,大学生群体有正常的资金需求,而现有金融体系无法满足,这一基本情况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因而市场空间是有的,也具有可持续性。
从盈利性上看,学生群体议价能力弱,消费观念比较超前,能够接受较高幅度的利率上浮。因此,盈利性可以保证。
从风控能力上看,学生群体的还款意愿取决于学生个人素质、社会信用环境等多种因素,还款能力基本上源于家庭支持和未来工作收入,在还款来源上尤其缺乏第二还款来源,这对企业的风控能力提出很大挑战。要解决风控难题,一要靠信息,二要靠技术,三要靠理念。目前大数据带来的不完全是信息透明,更多是信息爆炸,真实信息和无用信息、虚假信息杂糅,一个小企业很难建立信息平台。小企业也很难建立独立的风控系统和评级系统,往往是花钱买教训。理念角度看,小企业目前还没有对学生群体的风险特征有足够的认识。
总结一句话,分期付款类金融平台进入校园,从行业角度看具有一定的商业可持续性和盈利性,但对某个具体企业来讲风险太大。除非是大型企业集团背景支持的网络平台来做,否则不看好。
非常不想让这个行业进入学生领域!首先p2p行业绝对会慢慢走进每个人的生活!但是进入学生领域会带来太多负面的东西!比如增加攀比、让自己高估自己的生活水准、会觉得得到很容易!减少对奋斗的信心!很不支持!希望这个行业放过孩子们!
同意@黄席盛 观点。本人普通本科高校辅导员,助学贷款这工作非常不好做,学生严重缺乏对于个人信用的基本认识,重视程度不足,经常出现多次敦促还款,但依然到期不还款的现象,更严重的是毕业后不还款,想找人都找不到。目前我这儿还有07级的毕业生拖欠助学贷款的现象。男朋友是银行的,所以对征信系统有一定的了解,我还曾经看过一份个人征信记录,里面对于个人的信用使用,钱款归还有特别详细的说明。大学生还款能力差,加上自控能力低,不谨慎使用个人信用,会导致诸多问题与麻烦,比如个人房贷,车贷等等。去年的时候看过这个新闻 “最高法开通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查询平台”还有最近哈尔滨的新闻:
哈尔滨173名“失信人员”被执行人限制乘坐飞机、软卧等,今后失信将面临综合治理!所以我特别不支持大学生滥用个人信用,同时,(虽然有点矫枉过正…)也不希望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大学生提供信用额度供大学生消费。
从赚钱的角度看,在学生意识到这种消费观念的问题之前,可以经营最长一个周期以上就是5-6年,再往后无法持续了;从商业伦理角度看,利用人性弱点赚钱和满足人本需求赚钱没有高下之分,经营者自己做选择;从法律和政策的角度看,一旦酿成重大事件,就很容易被封堵
从根本上来讲这是一个消费观念以及金钱观念的问题。1绝大多数中国人,除了房车这样的东西木有办法之外,是不会去消费还没到手的钱的。2‘为了早享受而多花点钱’这种观念,基本也就富人才有。3普遍认为“大学生无收入”。所以不能承担债务。基本上老美的那种消费观在我们看来还是不正常的,一个无收入能力的大学生去花还没到手的钱,而且为了早点用还多花钱,简直就是不理智。然后导出,这个道理都想不通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冲动消费了,加上无收入能力,必然这钱得还不上了。事实上是1中国内需太少了,我们需要用这种方式去刺激消费,并且转变消费观念。而大学生的观念转变的总是快些。本身这种消费观念也更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在人民币持续贬值的情况下。。理论上早花早赚到。而看上一个东西始终舍不得买,一直等到出新的了旧的打折,本身也特别的凄凉悲催。2大学生完全有挣钱的能力。也应该像西方那样独立。上了大学18岁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自己负担自己的责任与债务没什么不妥。3所以方式可取,重点是中间的操作。限额多少?限制买什么?如何提高或者降低限额?如何追偿?拿什么担保?通知父母?或者。。信用记录?这中间有很多方式。是值得发展和探讨的。我很支持这种方式的发展!无奈于当前高额手续费和利息。不过一旦发现有利可图,风险减小,行成社会风气,产品产生竞争了之后。。自然而然会好的。当然。。个人而言。。就算没手续费。。还是只会花挣到手的钱,并且等到自己想买的东西降价。=_=任重而道远啊!
本人就是大学生,并且用了这样的分期买了一个单反,还款确实压力挺大,但是基本都还可以按时还上。最主要的还是看个人的具体情况,理性消费的学生是可以得到一些便利的。不过要是某些二缺的学生,就真是很大问题了,我也有同学买了苹果手机之后,贷款常常还不上。拖两三个月还不上的都有。不过对于那些平台来说,没有特别大的问题,因为学生还不起款还有父母最后替他们解决问题。平台的利益是比较有保障的,但对学生来说就有利有害了!
警惕大学生分期乐背后的“陷阱”1.大学生的信用状况不容乐观早在前几年,各大银行都争先发行大学生信用卡,那时候,本科生一般可以获得3000元的授信额度,而研究生则可以获得5000元的授信额度,用来分期购买手机,相机,笔记本等电子产品一般都是足够的。但随后,因为很多大学生信用卡欠款不还,出现了较高的坏账率,银监会不得不下发通知,各大银行也纷纷叫停了大学生信用卡的发放。以至于直到今天,再没一家银行敢给大学生办理信用卡。另外,根据国家的数据统计,国家助学贷款坏账率高达8%以上,时至今日,仍处于严重亏损的状态。举上面两个例子,是想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目前大学生的信用状况堪忧,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极度缺失。二是因为有了这个背景前提(大学生信用卡被叫停),那些打着所谓“助力大学生成长”口号的大学生借贷平台才有了可乘之机,以各种“优惠”“方便”的口号“诱骗”大学生,使大学生一步步踏入他们设定的分期付款的“陷阱”,这样他们就可以从中获取高额手续费收入。换句话说,假如在今天,大学生还可以办理信用卡,那么这些大学生借贷平台绝对没有机会存活,更不会像今日般猖狂。信用卡分期付款的手续费约为7.2%-15%,虽然被大多数“卡奴一族”吐槽,但相比于分期乐,趣分期等借贷平台,这个手续费率绝对可以说得上是“业界良心”。2.分期乐的手续费究竟有多高?以“分期乐”平台,购买Ipad mini为例,原价是1888元,分12期付款后,就是每月还款190元。看起来或者没什么,每月只需还款不到200元,一年就能轻轻松松把购买Ipad mini的贷款还清。但你有没有算过,这里面的手续费(年化利率)是多少吗?高达36%。很多人可能不了解,手续费(年化利率)36%是个什么概念。下面就再举几个例子对比:银行一年期定存利率:约3%银行一年期贷款利率:约7%余额宝年化利率:4.12%信用卡分期付款:约7.2%-15%P2P借贷平台年收益:18%-24%看到有多高了吗?把钱存在银行,一年期,也才仅仅能够获得约3%的利息。而银行一年期贷款的利率,也只是7%左右。大家都知道银行“黑”,都知道银行暴利,但在这里面,银行也只是抽取4%利差而已。我们再看,使用信用卡分期付款的手续费,12期也不过7.2%左右。而分期乐 趣分期这些平台,却要收取高达36%以上的手续费用。只要简简单单,帮你垫付,就能获得每年高达36%的收益。就算平台自身资金不足,也可以通过银行贷款或者P2P借贷,获得足够的现金,再放贷给大学生,从中争取高额利差,何乐而不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早已指出,“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资本就铤而走险。”这就不难想象,为何短短一年间,就涌现出了那么多的大学生借贷平台,并在竞相争夺高校的市场。按照我国法律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不得超过银行同类利率的4倍,也就是28%左右。分期乐这些借贷平台目前所实行的利率标准,已经大大超过了国家的规定,说句不好听的,这根本就是“高利贷”。这下清楚了吧,那些打着“助力你成长”“竭诚为你服务”的平台,其实都是放高利贷的。而你,就是在借着高利贷的钱消费。3.使用分期乐分期付款的恶性后果很多大学生一开始,都是瞒着父母,试图想依靠自己能力购买高价商品,才会依靠分期乐这些平台进行分期付款。大学生有想法,肯独立是好,但是是否真的有能力去还款吗?往往到了最后,还不起款了,面对高额的手续费和逾期费用,不得不通过父母来出资解决借贷问题。既然这样,为何不一开始和家里人商量好,争取家人的支持,一次性付款购买这些商品,将来再按月让父母从自己生活费中扣取。这样一来可以免于承受高额的手续费用,二来也不至于影响自己的个人信用档案。目前大多数正规的借贷平台,都会接入国家的征信系统,只要你出现违约,或者逾期的情况,你的个人信用档案就会留下污点,很难再抹干净。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构建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每个人在征信系统中都会保存着一份自己的个人信用档案。而个人信用档案会接入学校,企业,银行,政府等资料库,它会跟随着你的一生,也会影响着你的一生。毕业了想找份好工作?对不起,你的个人信用档案有问题,帮不了你。工作后想要办信用卡?对不起,你的个人信用档案有问题,帮不了你。以后想贷款买车买房?对不起,你的个人信用档案有污点,帮不了你。“花明天的钱,完今天的梦”很美好,但不要仅仅因为“完梦”,就让未来的自己背负一身欠债
从大学生购物分期与培训分期两个角度来说一说这事1、大学生购物分期之 P2P分期VS信用卡分期大学生信用卡的申请:09年5月,美国参议院就通过了信用卡改革方案,内容之一就是限制发卡机构向青少年和大学生推销信用卡,同样规定:如果需要向以上人群发放信用卡,必须得到申请人本人有能力还款或父母代其还款的证明。09年7月,银监会下发通知,禁止银行向未满18岁的学生发放信用卡,银行若想向已满18周岁,但无固定工作、无稳定收入来源的学生发放信用卡,要经由父母等第二还款源方的书面证明好吧,即使趣分期会直接找导员找学校,解决违约学生的问题。这有点类似于之前小贷公司很喜欢的公务员贷,坏账率非常低。P2P公司直接介入风控,风控成本过高。再者,随着“天猫分期购”、“京东白条”等主流电商平台的加入,购物P2P分期市场有限。P2P购物分期,纯引诱消费,学生还款意愿稀里糊涂,不一定强;2、大学生就业培训(学习)分期之 P2P分期目前市场上的IT、英语等培训市场,往往可以看到“先就业、再付款”的广告,这是培训机构与第三方P2P公司合作的结果。有合作机构一定程度的介入与教育,甚至“担保”,还款意愿明确,P2P风控成本很底。最终合作机构+P2P公司可以实现双赢,市场很大。(这方面的栗子:IT培训行业的达内今年上市了,宜信也凭据与达内合作的培训贷款起家并壮大)大学生上学购物时,心智、性格各方面还不成熟,不具备自己造血自己还款能力,信用卡门槛提高、国家助学贷款高坏胀率已说明这一点。P2P购物分期会不会再走大学生信用卡的路?不好说。与培训P2P分期相比,似乎不可长久持续发展。大学生参加就业培训(比如IT软件培训)时,往往毕业前后,心智、性格稍成熟一些,目标也明确,为了将来找一份工作。培训完一般也可以找到工作,已具备可预期的将来自己造血自己还款能力。P2P培训分期,有很大社会意义,是可持续发展的。
其实核心是价格和风险问题。高利贷进校园呵呵腐朽的资本主义政府都没敢干的事儿咱社会主义玩儿起来!
这个不是新鲜事务,只是换了个包装而已 ,自己百度
能看到很多血泪控诉.......
所以做这个生意真的要先摸摸自己的良心。
校园P2P,只能说,看上去很美好~写了一篇相关的文章,贴在这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13年被称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元年,据不完全统计,P2P平台已经有1000余家。最近半年,P2P公司开始将触角延伸至学生市场,陆续着手规划并上线校园借贷项目,如校园贷、乐分期;此外,趣分期、优分期、分期乐等分期购物平台也有了初步的发展。9月开学季伊始,各大平台冲进校园开始大肆宣传,火热发展代理,宣传彩页飞满学生宿舍。太高调的项目,是否真的像看上去那么美好呢?1、火热但不新兴。
类似于"京东白条"的分期付款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2010年,该项服务就出现在手机卖场。笔者当时还在心里嘀咕,买房分期付款可以理解,买个手机不能一次性付全款,是不是有点屌丝呢?2、提前消费电子产品。
没钱考CFA,但不想开口向家里要钱,值得表扬;贷款实现自己的创业理想,也不是一件坏事情。但趣分期、分期乐和优分期等分期购物平台,提供的都是电子产品等分期付款服务。高档电子产品并不是学生的的必需消费品,除了少部分Geek,没必要去提前消费现在买不起的商品。P2P会不会成为学生盲目攀比与跟风的催化剂,这个不好说。3、一辈子的信用污点是风险。
虽然说大学生群体是高学历、高素质人群,招商银行叫停学生信用卡,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学生还款意识不高。无稳定工作还款能力暂且不谈,大学生在未踏上社会之前,可能意识不到信用的重要,缺乏信用意识。另一方面,学生缺乏必要的经济学常识,很多借款者并不理解等额本息等基本经济术语,等到还款时才发现利率过高,背有还款压力,后悔莫及。4、阿里金融的冲击。阿里金融计划在下周推出信用支付服务,可直接透支消费,额度最高为5000,38天免息。这会对校园小额借贷产生一定的冲击,况且,阿里金融的力量不限于此。5、缺乏法律监管。P2P贷款并没有成体系的法律约束。XX贷支持最高的贷款额度,这对想在短时间内搞到大量资金的坏人来说,是不是又多了一条渠道呢?6、关于校园代理。
校园P2P接待的风险控制,很大程度上依赖校园代理。但看到校园里忙碌不已的校园代理,真想说一句,你们这是一个个是穷疯了么,为了拿提成忽悠学生贷款,这样好么?还自以为参与P2P项目,是互联网金融的先行者。呵呵。
想要快速赚钱,好好学习拿国奖8千,再考出SIA做同传,月入过万不是梦。你做如此的兼职挣钱,写在简历上,那些有精神洁癖的HR不会嫌弃你么?
话说回来,校园P2P的便捷、低门槛,确实能帮助不少大学生。优质的互联网金融项目,绝不是靠提供高利率的借贷以实现盈利,而是能让每个用户都能平等的享受金融服务。面向大学生群体的互联网金融项目,可尝试理财社区,培养大学生所欠缺的投资理财意识,促进大学生争取金钱观的形成;开设在线课堂,为学生讲解必要的金融知识等等。大学生需要的,并不是短时间带来一笔钱,而是未来持久的财富积累。
对于从业者来说,有良心是基本要求,要真正为学生服务,这样才能慢慢做出口碑与品牌,在垄断出现之前,为自身未来发展做好积累。
永远相信,互联网会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的~附1:某平台手机方案分期付款方案,需要额外支付的利息307×18-99=¥1127附2:中国小额P2P借款发展现状(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最后,还是想说一句:作为学生,尽量不要去那些P2P平台借款呀~
大家一起努力,让P2P放过学生,离学生远一点,再远一点~
前面两位感觉都没答到点上。没人傻到给大学生放高利贷,人家只是搞个分期,提供买东西上的便利,顺便收点手续费。这个商业模式成不成立主要在于以下两个问题,大学生这个群体有没有分期的需求?这个明显是有的,很多家长是按月给生活费的,研究生的生活补助也是按月发放的。分期可以减轻每个月生活费的负担。风控好不好做?这个我不是专家,但是相对社会上授信的风险,大学生群体相对单纯,对信用观念接触的也较多,按理说应该是相对容易的。当然这只是浅层的分析。而且就算商业模式成立,这个市场有多大?这个没有数据回答不了。
每一个有激情的年轻人,都在选择的道路上。趣分期刚成立不久,自然很多事情仍在完善。但直觉告诉我,如果趣分期坚持以大学生分期购物利息为赢利点,将会输的很惨。反之,我倒对针对大学生的理财这一想法很感兴趣。这两个罗敏有机的结合到了一起,会擦出许多可以想象的火花,我认为有几种方式有利于风控,而且产业链的拓展会繁殖出许多意想不到和意料之中的点。现金流和用户粘性,这两点需要提前做好规划。最近听说青岛站开通了,可惜啊。
我是个卖手机的,混知乎也很长时间了,我来谈谈我的看法。首先丁一涵先生前面的分析我非常认同!再者,关于商业行为对于大学生的伤害问题。前面的回答里有几位提到不希望这个行业去“祸害”学生,我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看法。商业模式本身是冰冷的,没有感情和意志的,谈不上对个体的好坏。它不会主动危害到谁,学生的需求也并非全部带着思虑不周和冲动型消费的原罪。我相信,它对于某些人来说,真的有价值有帮助。 我因为存在商家的需求,早先关注过类似的情况,百度知道里关于捷信分期的指责简直是连篇累牍!看得出,确实再运作的时候存在很多问题。希望监管单位、运营主体都能探索一个更健全的运行方式,善莫大焉!最后,我在网络上注意到这个模式在很多地方都有在做,我还不太清楚他们背后是怎么运作的,以及成绩如何。如果有懂行的朋友,能说说吗?这里贴一个典型的服务商:比如:1、运营这样的服务,只需要学生提供学生证即可办理分期,坏账率在一个什么水准?这些公司是如何追讨(可能我想的太过阳春白雪了,我不希望打扰到自己的客户,即使他们很糟糕,但是我希望能给他们最大的体面,比如找指导员老师去催讨,老师为什么要帮你这个公司?老师即使真的愿意这样做,会不会对学生造成伤害?学生如果真的没有能力还贷怎么处理?在一个城市运营这样的 服务需要的资金规模?)2、上文有朋友提到分期乐36%的利率,这么暴利,有没有什么政策风险?国家有无相关限制性的规定thank you!
拿趣分期为例,我将购买商品价格设置为一万,分期10个月。数据上我们直观可以得到结论,10个月的利息是16.7%。严格来说并没有达到高利贷(为银行同期借贷利率的4倍)的标准。与向他人借10000,十个月之后归还11673,不同的是需要分期归还相应的部分也就是1167/月。站在个人角度,我是不会接收这种东西的,从数据上就很难接受。(无论是pos机套现还是其它方式,我们都可以用更低的代价去获取所需要的商品)一般来说民间借贷利率是10%,而多出来的6.7%就是没人愿意借钱给大学生的原因(凑合着理解吧⊙_⊙)
所有的贷款,本质上都是双方博弈的一个过程。借款人和借出人都在不断的揣摩和试探对方的底线,从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因此分析一个贷款品种是否成熟,就看各自的成本和底线。学生的违约成本是学籍,借贷公司的成本放贷资金的收益性价比,目前看,学生还是处在弱势,当然贷款的额度是一个很关键的核心,目前看,不太清楚商业银行信用卡为什么逾期率那么高,个人感觉跟产品设计机构不合理有关,大学生群体信用差并不是因为还不起钱,而是在于没有还款意识,且确实缺乏固定现金流和严谨的还款计划,但必要的现金流还是有的,父母的打款还是较为刚性,意外现金流比如勤工俭学还是有的,最好的结果往往延期的多,实际违约的少。分期和操作的灵活性还是比较学生,但是这跟银行的管理体制不符合,因此这种事还是只能交给某些细分的公司做,而他们要解决的是一个规模和标准化的问题。
分期就是分期 好像不是什么P2P分期购物模式就是购物 可以分期 网站收分期服务费(20%+)一般网站后面 都有银行或者资金机构支持 大学生购物 网站提供分期服务 将产品全额支付给商家 大学生向网站分期支付产品费用及分期手续费 某些商品大额的 还需要有一定的首付 模式没什么新颖的 你可以把网站想象成信用卡的发卡行而已有需求 就有市场 就这么简单!(大学生的风控 还是比较好做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借和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