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肱骨骨折小头骨化中心形态及密度异常是什么意思

临床医学专科
医学影像及其他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婴儿肱骨远端正常骨骺的超声检查
来源:青年人()&更新时间: 20:08:06 &【字体: 】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婴儿肱骨远端未骨化骨骺的正常形态、回声特征及与周围结构间的关系。方法 对21例1~12个月的婴儿及3例胎龄7~8个月胎儿的肱骨下段及远端骨骺进行横向及纵向超声扫查。结果 肱骨远端骨骺横切面呈“蝶形”中低回声,纵切面内外髁呈半圆形,中央部呈近似圆形中低回声,符合肱骨远端骨骺形态的解剖基础。结论 超声检查可以显示肱骨远端未骨化骨骺的形态特征及与尺桡骨近端骨骺间的关系。  【关键词】 超声检查;婴儿;肱骨;骨骺
Ultrasonography of the epiphysis in distal end of the humerus in infant
SHEN Sufang,ZHANG Zhitong,WAN Jianshe, et al.(Department of Ultrasonography, the First Centre Hospital of Baoding,Baoding 071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ormal shape,ultrasonic characteristics of unossifying epiphysis in distal end of humerus and its peripheral structure in infant.Methods The lower segment and the epiphysis in distal end of humeru of 21 infants (1~12 month) and 3 fetus (7~8 month) were scanned transversely and longitudinacly by ultrasonic diagnostic apparatus with high frequency probe.Results The epiphysis in distal end of humerus showed a mid-low echo of a butterfly-like shape i the medial and external epicodyle showed a mid-low echo of semicircular shape and the central area showed a approximately round mid-low echo in longitudinal section.The charcateristics above corresponded with anatomical shape of epiphysis in distal end of humerus.Conclusions Ultrasonic examination can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ossifying epiphysis in distal end of humeru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nossifying epiphysis in distal end of humerus and epiphysis in proximal end of ulna and radius.  【Key words】 UIHEpiphyses
  婴儿期四肢骨骺除股骨远端之外均未骨化,大多数的骨化中心在学龄期前后相继出现[1]。正常未骨化骨骺的形态,应用X线不能显影,近年应用于临床的具有高分辨力、高频率探头的超声检查仪,能观察到未骨化骨骺的图像。现将应用此技术检测的21例婴儿及3例胎儿肱骨远端未骨化骨骺的正常声像图形态及其与周围结构间的关系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婴儿21例,男性10例,女性11例,年龄5 d~12月,平均 4.1 个月,其中小于6个月者12例。3例胎儿均由于脑神经管畸形而引产,其中孕7个月1例,孕8个月2例。  二、仪器和方法  使用美国Acuson 128 XP10及Aspen电脑声像仪,探头频率 7.0~10.0 MHz。婴儿于睡眠状态下扫查,取平卧位,上臂外展30°~45°,前臂外旋90°,手掌向上,或肩关节屈曲90°,前臂外旋手掌向下,由前或后对肱骨干下1/3由上至下进行横切面扫查,参见Richard方法[2](图1A),由外(桡侧)向内(尺侧)进行纵切面扫查(图1B)。观察各切面骨骺形态、回声特征及与肱骨干骺端、尺、桡骨近端骨骺间关系,以录像及可读写光盘记录。
图1 肱骨远断骨骺扫查示意图(参照Richard方法)
  一、横切面声像图  1.肱骨远端骨干图像(经图1A中示A线扫查):肱骨干骨皮质呈弧形强回声带,后方伴声影,周围肌肉呈较宽的低回声,皮肤及皮下组织呈中等水平回声(图2)。
图2 肱骨远端骨干横切面声像图(经图1A中A线扫查)H-肱骨干
  2.肱骨远端骨骺的近端(干骺端)图像(经图1A中B线扫查):表面骨质呈“飞鸟形”中强回声带(图3),两侧凸形回声带为骨骺近端的内外侧,中央凹陷部分为冠突窝(前面扫查)或鹰嘴窝(后面扫查)。
图3 肱骨远端骨骺近端(干骺端)横切面声像图(经图1A中B线后面扫查(EL-骨骺外侧部近端,EM-骨骺内侧部近端,FO-鹰嘴窝,箭头所指为脂肪垫回声)
  3.肱骨远端骨骺图像(经图1A中C线扫查):骨骺呈两侧凸突中央凹陷的“蝶形”中低回声(图4),“蝶翼”分别为骨骺的内外侧部,中央较薄部分为肱骨骨骺滑车部,前后凹陷分别为冠突窝及鹰嘴窝。在前臂屈曲时其内分别见中等强度团状回声,为脂肪垫回声;前臂伸直时鹰嘴窝内可见尺骨鹰嘴骨骺的中低回声,骨骺周边骨膜呈纤细完整的线状强回声,与周围关节囊回声分界清晰,骨骺内部呈均匀的斑点状中低回声。在6个月龄以后于骨骺外侧部偏前可见一斑片状中强回声,随月龄增长逐渐延长呈弧形强回声带,为肱骨小头次级骨化中心回声。
图4 肱骨远端骨骺横切面声像图 (经图1A中C线后面扫查),骨骺呈"蝶形"中低回声,箭头所指为脂肪垫回声
  二、纵切面声像图  1.肱骨下段及骨骺外侧部纵切面声像图(经图1B中D线扫查):前臂屈曲30°,肱骨远端干骺端骺板呈光滑的弧形强回声带,与骨干强回声带近乎直角,骨骺外侧部呈半圆形中低回声与干骺端相连。肱骨小头次级骨化中心出现后,纵切面亦可见位于骨骺外侧部偏前方的强回声斑。在肱骨后面扫查时骨骺图像的后下方见桡骨小头骨骺呈中低回声与其下1/3相接触,桡骨干回声与肱骨干间约呈45°角(图5A)。前臂伸直时,肱骨骨骺外侧部与桡骨小头骨骺完全接触,肱骨干与桡骨干几乎在同一直线水平上(图5B)。
图5 肱骨下段及骨骺外侧部纵切面声像图(经图1B中D线扫查)A图:前臂屈曲30°后面扫查图像,肱骨(H)与桡骨(R)成45°角;B图:前臂伸直前面扫查图像,肱骨(H)与桡骨(R)几乎在一条直线上(ER-桡骨小头骨骺,R-桡骨干近端)
  2.肱骨下段骨骺中央部纵切面声像图(经图1B中E线扫查):前臂屈曲时,后面扫查肱骨下段及鹰嘴窝骨质呈“匙形”强回声带,鹰嘴窝凹陷内见肘关节背侧脂肪垫呈中等强度团状回声。滑车骨骺呈近似圆形中低回声,以鹰嘴窝及冠突窝弧形凹陷与肱骨干骺端相连;尺骨鹰嘴骨骺呈中低回声位于肱骨滑车骨骺图像的前下方(图6)。前臂伸直后,尺骨鹰嘴骨骺回声移至肱骨滑车骨骺上方的鹰嘴窝凹陷内。
图6 肱骨下段及骨骺中央部纵切面声像图(经图1B中E线扫查)前臂屈曲30°后面扫查图像,肱骨下段及鹰嘴窝(EO)骨质呈"匙形"强回声,肱骨滑车骨骺(ET)呈近似圆形的中低回声(EO-尺骨鹰嘴骨骺;U-尺骨近端干骺端)
  3.肱骨下段骨骺内侧纵切面声像图(经图1B中F线扫查):图像与肱骨下段骨骺外侧部图像相似,呈半圆形中低回声,前面扫查时于肱骨远端骨骺后下方,或后面扫查时于肱骨远端骨骺前上方可见部分鹰嘴骨骺回声。
  骨组织由于皮质内钙质沉积密度高,超声波到达表面,因其声阻抗差较大[3],声能的绝大部分被反射回来或衰减而不能穿透,所以超声检查不能检测正常骨皮质后方的结构。骨骺组织由于未骨化密度较小,声阻抗与软组织间差异较小,超声能够穿透而成像。基于超声和骨骺组织的特性,超声检查可以显示出未骨化骨骺的图像特征。  肱骨远端骨骺是组成婴儿肘关节的重要结构,呈扁平形,略向前倾与肱骨干约成30°~50°角;内侧为滑车也称内髁,外侧为肱骨小头又称外髁;前有冠突窝,后有鹰嘴窝,分别容纳尺骨的冠状突和鹰嘴突,两窝之间仅有一层极薄的骨片相隔[4]。肘关节由三组关节组成,肱骨滑车与尺骨鹰嘴的半月切迹构成肘关节的主要部分,肱骨小头与桡骨小头构成肘关节的另一部分,其三为桡骨小头与尺骨冠状突的桡骨切迹构成,被包裹在关节囊内。在关节囊和滑膜之间有三枚脂肪垫,分布于鹰嘴窝、冠突窝及桡骨窝上方[5]。在横切面超声图像中,肱骨远端骨骺的形态可以完整地显示出来,呈“蝶形”,其前后凹陷内分别见脂肪垫呈中等水平回声。由于骨骺与骨干之间存在一定的前倾角,所以在扫查时探头应有一定的倾斜才能完整地显示骨骺图像。前面扫查时探头应向后下方倾斜,后面扫查探头应向前上方倾斜。纵切面扫查不仅能观察到骨骺各部形态特征,还能观察到肱骨远端骨骺与尺、桡骨近端骨骺(肘关节)间的关系。前臂作屈伸运动时,尺骨鹰嘴骨骺以肱骨滑车骨骺为中心往返运动,桡骨小头骨骺以肱骨远端骨骺外侧部的肱骨小头为中心往返运动,而肱骨远端骨骺与肱骨干骺端之间位置不变。通过上述观察分析,可以对骨骺损伤进行诊断。  肱骨远端骨骺共有四个骨化中心,既肱骨小头、肱骨内、外上髁及肱骨滑车,多数于4~13岁时相继出现钙化,仅肱骨小头骨化出现较早,可在1~6个月的婴儿发生[1],X线检查需在7~10个月时才能观察到[5],超声检查能及时观察到骨化中心钙化的出现。在21例婴儿中最早检测到骨化中心强回声的月龄在5个半月。所以超声检查明显优于X线,为检测未骨化骨骺提供了简便、易行的方法。
申素芳(071000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彩超室)张志桐(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骨科)万建设(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骨科)郭淑琴(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内科)周玮娜(071000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彩超室)李子志(071000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彩超室)崔彦彬(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骨科)马战备(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骨科)
参 考 文 献
1,黎鳌,主编.现代创伤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03.2,Richard S Davidson, Richard I Markowitz, John Dormans,et al. Ultrasonographic evaluation of the elbow i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after suspected trauma. J Bone Joint Surg, 8-1056. 3,周永昌,郭万学,主编.超声医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4,郭焕春,主编.临床骨科医师手册.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5,上海第一医学院《 X线诊断学》编写组,主编.X线诊断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收稿日期:)
&&&&责任编辑:小雪&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字体: 】【】【】【】【】【】
┊ 热线:029- 传真:029-
投诉意见,或24小时QQ热线:. Copyright &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肱骨外髁骨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34页2下载券2页免费34页1下载券2页¥3.002页¥2.00 1页¥0.5034页2下载券132页2下载券2页免费29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53页2下载券80页免费79页1下载券34页2下载券123页免费
肱骨外髁骨折|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6.09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肱骨小头骨折 - 概述
  肱骨小头位于肱骨下端前外侧。是肱骨外髁的关节内部分。是向前突出的圆而光滑的小结节。其前下部为关节面,但并不向后延伸。其外缘与肱骨外髁相接。当肘关节屈曲时,桡骨头在其前关节面上旋转。在极度屈曲时,桡骨头的边缘,恰抵在肱骨小头上方桡骨头窝内。肘关节伸直时,桡骨头则在肱骨小头下关节面旋转。整个肱骨小头均在关节内。肱骨小头骨折,是发生在冠状面上,与肱骨外髁骨折不同,较少见。约占肘部损伤的0.5~1%。好发于青少年。
肱骨小头骨折 - 发病机理
  损伤机理和类型: 是剪式应力所致。即在肘关节伸直、外翻位摔倒时手着地,外力沿桡骨传导到肘部,桡骨头向上将肱骨小头撞下。同时外翻应力可引起内侧软组织损伤。根据损伤程度、骨折波及的范围,分为以下3型。   1.完全骨折(Hahn-Steinthal骨折) 即肱骨小头基底部冠状面骨折,骨折块本身包括全部肱骨小头及滑车外侧1/3或1/2。但有时只限于肱骨小头本身。   2.部分骨折(Kocher-Lorenz骨折) 骨折块仅包含肱骨小头、关节软骨及其下方少量骨质。   3.肱骨小头关节软骨挫伤 致伤外力不足以引起骨折,只造成肱骨小头关节的挫伤。X线不能显示,不易确诊。在晚期手术行桡骨头切除等方法时,方可发现软骨损伤。
肱骨小头骨折 - 症状
  肘关节后方肿胀在关节内,故表现不明显。但有明显的活动受限及肱骨小头部位压痛。合并损伤者,则有压痛与外翻活动加大的现象。损伤后,肘部肿胀和疼痛。肿胀多发生在肘外侧和肘窝部。疼痛和压痛部位限在肘外侧或肘前侧。肘关节伸屈活动受限,尤其屈曲90&~100&时,常发生肘部疼痛加重并有阻力感觉。   Ⅰ型 完全性骨折(Hahn-Steinthal骨折),骨折块包括肱骨小头及部分滑车。   Ⅱ型 单纯肱骨小头完全骨折(Kocher-Lorenz骨折),有时因骨折片小而在X线片上很难发现。   Ⅲ型 粉碎性骨折,或肱骨小头与滑车均骨折且二者分离。   Ⅳ型 肱骨小头关节软骨损伤。
肱骨小头骨折 - 诊断
  外伤史,损伤后,肘部肿胀,疼痛明显,一般多发生于肘外侧和肘窝部。疼痛和压痛部亦在肘外侧或肘前侧。肘关节伸屈活动受限,尤其90&~100&时肘部疼痛加重并有阻力感。X线检查能显示骨折及分型。   在诊断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正常小儿肘关节内几个骨化中心的不同时期变化。小儿肱骨小头骨化中心大约在出生后10 个月出现,整个肘部完全骨化约在13 岁。在这期间,肘部骨化中心出现及骨化顺序先后为肱骨小头、桡骨头、内上髁、滑车、鹰嘴、外上髁。应熟记骨骺出现及联合的年龄。了解肘部几个主要骨化中心在小儿期的形态十分重要,避免把正常的骨化中心误为骨折块。骨骺有完整的边缘,骨折碎片不规则且邻近的骨质有缺损。   (2) 肱骨小头在X线上的形态变化与位置改变。正常小儿肱骨小头骨化中心在正位片上,位于肱骨外缘与桡骨头连线内侧,呈“瓜子状”尖端朝内,水平位。当前臂伸直时,尺骨上端与小头内侧部分重叠。侧位片上,肱骨小头骨化中心位肱骨下端的前方,沿肱骨前缘划一条线,再通过肱骨中轴画一条平行线,在9 岁之前,肱骨小头骨化中心位前线之后。9 岁以后,则小头的2/ 3 位于前线之前,整个骨骺仍位于后线之前。   (3)肱桡关系的变化。一般根据上述位置关系来判断有无肱骨小头的移位。但由于肘部损伤时肘关节活动受限,加上患儿不配合,较难按要求得到标准位置片。此时,可利用肱桡关系判断肱骨小头有无位置改变。无论在肘关节任何投照位置,通过桡骨干中心点的纵轴线必然要通过肱骨小头中心点,如果肱骨小头骨化中心点不通过此纵轴线,就说明肱桡关节关系改变。
肱骨小头骨折 - 并发症
  该病可引起肘关节僵硬,功能障碍,关节活动范围小;在一些病例中,还可合并内侧韧带损伤等。肱骨小头骨折属关节内损伤,如未能及时诊断,延误治疗,对关节功能影响较大。
肱骨小头骨折 - 鉴别
  诊断肱骨小头骨折时常与肱骨外髁骨折混淆,两者的鉴别尤为重要,治疗也截然不同。肱骨外髁骨折常造成肱尺关节不稳定,肱骨小头骨折只影响关节面,形成一个关节内骨片,但肘关节的稳定性仍能保持。   另外该病还需与肱骨骨干骨折相鉴别,X线检查可资鉴别。
肱骨小头骨折 - 治疗措施
  1.闭合复位 原则是使肘关节前关节囊松弛,加大肘关节前外侧间隙,以利复位。部分骨折块大者,无翻转移位时,可行闭合复位。复位时应轻度屈肘以解除前关节囊对骨折块的束缚作用。但屈曲过多时,则桡骨头又可妨碍复位。利用被动加大外侧关节间隙,用手指将骨折块向远侧推挤。复位后屈肘位固定,因有桡骨头的阻挡作用,骨折块稳定。用石膏托固定4周后,开始主动活动。   2.切开复位 完全型骨折,闭合复位不成功者,应行切开复位。肘关节外侧切口,复位后由于骨折而粗糙而接触面广泛,屈肘位骨折相当稳定。大多数不需内固定术后在屈肘位石膏固定4周。个别如复位后骨折块不稳定,有移位倾向者,可用细克氏针,由前外向后内方向交叉固定。但术后不宜做屈肘活动。直到固定3~4周,才能做关节功能练习。骨折块复位后,也可用松质骨螺丝钉,由肱骨外髁背侧固定,但钉尖须止于软骨下。由于固定牢靠,术后3~5日即可开始屈伸活动。   3.骨块切除 部分骨折骨块较小,应及时切除,有利于肘关节功能锻炼。否则将在关节内成为游离体,发生骨性关节炎。   4.陈旧骨折的处理 肱骨小头骨折后,又未经及时的治疗,可导致肘关节功能障碍。肱骨小头在移位的位置上与肱骨下端愈合。关骨面多已退行性变。切开复位已不可能。可考虑切除阻碍关节活动的骨折块或桡骨头,同时再行肘关节松解术。肘关节功能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注意事项  一、肱骨小头骨折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①牛骨髓150克。面粉500克炒香,鸡蛋壳100克焙干研末,黑芝麻250 克炒香,砂糖250克研细,共和匀。每日取2匙用开水冲调食。   用于肾虚肢体畏冷者。   ②黄芪20克,红枣5枚,煮汤代茶,或取汁代水煮饭烧粥均可。   用于体质素虚的骨折迟缓愈合者。如易感冒者,加防风5克,煮汤代茶。   ③板栗300克(去壳取肉),嫩草母鸡1只(剖杀洗净切块),加酱油、黄酒、糖,焖至鸡酥栗糯,分数次佐餐食之。   用于脾肾两虚者。   ④狗肉500克(浸泡后捶松,边捶边洗至白永净,沥干),草母鸡300克,猪肘150克,加水,焖煮至鸡、猪肘酥烂时,入枸杞子15克,天冬10克,熟地10克,甘草3克,再蒸至狗肉软烂人调味,酌量取食。   用于畏寒乏力,腰酸膝弱,体虚食少者。   二、肱骨小头骨折吃哪些对身体好?   1,食物要易于消化和吸收,慎用对呼吸道和消化道有不良刺激的辛辣品(辣椒、生葱、芥末、胡椒,酸笋,姜和燥热食物)等。在全身症状明显的时候,应给予介于正常饮食和半流质饮食之间所谓软饭菜,供给的食物必须少含渣滓,便于咀嚼和消化。   2,适当补钙,多晒太阳,均衡营养,科学烹调。有条件的话,多吃对骨折恢复特别是粉碎性骨折的恢复有帮助的食品:豆腐、虾、海带、紫菜、猪脑、鸡蛋、鹌鹑蛋、松花蛋、芹菜、胡萝卜、黑木耳、蘑菇。苹果、黑枣、桑椹干、花生、莲子。   3,炒菜要多加水、时间宜短,切菜不能太碎。   4,如果吃含草酸较多的菜,一定要先用热水浸泡5分钟去除草酸,以免与含钙食品结合成难溶的草酸钙,如菠菜、茭白、韭菜都是含草酸较多的菜。   5,适当吃些杂粮,如高粱、荞麦片、燕麦、玉米等。   三、肱骨小头骨折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早期忌食酸辣、燥热、油腻,尤不可过早施以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肥鸡、炖水鱼等,否则瘀血积滞,难以消散,必致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长迟缓,影响日后关节功能的恢复。   (2)忌多吃肉骨头 有些人认为,骨折后多吃肉骨头,可使骨折早期愈合。其实不然,现代医学经过多次实践证明,骨折病人多吃肉骨头,非但不能早期愈合,反而会使骨折愈合时间推迟。究其原因,是因为受损伤后骨的再生,主要是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胶原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而肉骨头的成份主要是磷和钙。若骨折后大量摄入,就会促使骨质内无机质成分增高,导致骨质内有机质的比例失调,所以,就会对骨折的早期愈合产生阻碍作用。但新鲜的肉骨头汤味道鲜美,有刺激食欲作用,少吃无妨。   (3)忌偏食 骨折病人,常伴有局部水肿、充血、出血、肌肉组织损伤等情况,机体本身对这些有抵抗修复能力,而机体修复组织,长骨生肌,骨痂形成,化瘀消肿的原料就是靠各种营养素,由此可知保证骨折顺利愈合的关键就是营养。   (4)忌不消化之物 骨折病人因固定石膏或夹板而活动限制,加上伤处肿痛,精神忧虑,因此食欲往往不振,时有便秘。   (5)忌过食白糖 大量摄取白糖后,将引起葡萄糖的急剧代谢,从而产生代谢的中间物质,如丙酮酸、乳酸等,使机体呈酸性中毒状态。这时,碱性的钙、镁、钠等离子,便会立即被调动参加中和作用,以防止血液出现酸性。如此钙的大量消耗,将不利于骨折病人的康复。同时,过多的白糖亦会使体内维生素B1的含量减少,这是因维生素B1是糖在体内转化为能量时必需的物质。维生素B1不足,大大降低神经和肌肉的活动能力,亦影响功能的恢复。所以,骨折病人忌摄食过多的白糖。   (6)忌长期服三七片 骨折初期,局部发生内出血,积血瘀滞,出现肿胀、疼痛,此时服用三七片能收缩局部血管,缩短凝血时间,增加凝血酶,非常恰当。但骨折整复一周以后,出血已停,被损组织开始修复,而修复必须有大量的血液供应,若继续服用三七片,局部的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血液运行就不畅,对骨折愈合不利。   (7)骨折禁饮果子露。果子露的原料是用糖水、香精、色素等调配而成。它不含有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因其含糖量较多,饮后在体内呈生理酸性。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 中华骨科杂志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 中国美容医学 -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770多万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
参与编辑人数:
最近更新时间: 21:28:30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肱骨骨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