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误多大可以接受,滑铁卢, 麦马接不接受重修

高中申请多大,滑铁卢, mcgill,麦马等的纯数学本科难度如何,相对于商科和计算机而言?
按投票排序
这要看你的高中在哪读的
首先,你要满足各个大学的英语入学要求,最低雅思也得6.5单项不能低于6吧。然后这几个大学的数学本科都有不同的要求。比如滑铁卢的数学系要求你必须高中毕业,提供会考和高考成绩,高三数学期末成绩不能低于90%,高三英语平均分不能低于85%,然后最好还要参加大学
考试取得对应的成绩才有更大机会被录取。麦吉尔的难度也不会低,麦克马斯特除了语言也还要求你的高考成绩。高中直接申请的话都有一定的难度。相对而言这些大学的商科学院要求都好一些,但是语言要求更高。
滑大的计算机估计难度较大在滑铁卢大学 (University of Waterloo) 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 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 of Waterloo),简称UW,是加拿大滑铁卢市的一家著名大学,建校于1957年,以数学、电脑、工程学科闻名,占地面积约为1000英亩。滑铁卢大学另设四个分校区,是加拿大U15大学联盟成员。它拥有全球最多教授的数学院(Faculty of Mathematics)。滑铁卢的代表队曾多次获得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的冠军。[…] 滑铁卢大学是一所以研究为主的中等大小的公立大学,以学习与实习并重的合作教育(co-operative education)而闻名,本科生在课程进行期间将在相关机构工作以作实习。Source:
谢邀。这是我第一次决定回答被邀请问题~有点小激动,先去喝口茶:)【多图预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喝茶回来了。
滑铁卢是一个坑,但也不是一个坑:)
我这么说绝对不是在抖机灵,既然题主不是问“为什么选择滑铁卢”而是在问“在滑大就读的体验”,我就直接说一说我的个人体验了——气候:
虽然我知道题主和各位看官真正比较感兴趣的其实是“学校怎样?妹纸几何?”,但是我还是要先提前通知一声:小卢村的冬天,真冷啊……PS:2015还是一个暖冬:)PPS:当然了,如果你和题主一样从小生长在一个夏天比南方热冬天似北方冷的地方——比如我大武汉,那么你挨一挨也是可以扛过去:)相信我吧,温度到了-10℃以下之后,无论是-15℃还是-25℃,你感觉都会是一样的——
那就是冻傻了……
不过我们这里不乏来自越南、新加坡等各种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兄弟姐妹们,大家都挺过来了,我们缩头缩脑也不太好……所以基本上熬过一个冬天后,我们也就淡定了。而且,在安省的学校基本都因大雪停课的时候,只有我们滑大的孩纸还坚持热爱学习:)而且,在安省的学校基本都因大雪停课的时候,只有我们滑大的孩纸还坚持热爱学习:)不过雪景也挺美的~如果你那天不用像我一样一大早路还没扫开就要做水中行军状步行半个小时去上课的话:) 2. 居住感受:单调之中寻找生活情趣。滑大学生生活主线:吃饭,睡觉,学习,打dota——
神魔?太单调了?相信我吧,如果不是领悟力极强,但想均分极高,那么基本从大二开始,你就得跟真正丰富的课余生活say goodbye了。参加各种社团的活动,如果不做组织管理,基本上只能说是到处“凑热闹”,事情少一点的时候多参加一些活动——至于你什么时候才能事情少一点、一次少事能持续多久,我就不探讨了:)但是其实校内校外的活动还是很多样化和吸引人的~如果抽的出空来的话,到处疯一疯闹一闹其实相当不错~比如大家会一起扮僵尸上街~我18岁生日那天去当了志愿者演员扮了一回僵尸~没怎么化妆,但还是很刺激~~化妆中——最后画出来有点慎得慌~我就不放上来吓人了:)我们还有超级著名的KW德国啤酒节——那几天我很不开心……因为未满19岁只能眼巴巴地干看着:(那几天我很不开心……因为未满19岁只能眼巴巴地干看着:(那么平时呢~?你可以选择和大家一起玩耍——也可以前往学校对面的“草泥马公园”与“她”邂逅:)学校周围到处走走,随手一拍,就可成景;小动物们也很“亲民”(如果你手上有吃的的话):)
关于健身,这个基本上是一个人人参与的活动。这里的人人指男生:)
中国妹纸们持续参加的很少。每次在学校体育馆练瑜伽,真的从来没见到过其他的东亚女性面孔。
买菜的地点,如果你自己没有车,也不愿意常跑多伦多,滑大的食品超市还是相当局限的……去的最多的无非就是sobeys,zehrs,华人超市;sobeys,zehrs,华人超市……
看电影?cmall。
唱歌?唱了一次后委婉地表示对滑铁卢的KTV失望透顶……一个中包还没我家洗手间大……难怪人多(&=6)的时候大伙都提议就在大堂唱吧orz……
吃的也很单调,一个学期,不自己做饭的的人可以把整个KW地区所有好评率高一些的餐厅全部吃腻。滑铁卢只是一个良好建设设施健全的小镇;相比之下,多伦多就成了娱乐的天堂。但是——我们也有大城市木有的优点:那就是校内校外随处可见萌萌哒加拿大小肥鹅~~~上图:但是不要轻易招惹他们哦~但是不要轻易招惹他们哦~你问为什么?招惹一下,你就知道:) 3. 学校我个人觉得,本科计划读数学,计算机,或者工程的孩纸,请毫不犹豫选择滑大。去多大自习过,氛围很不喜欢。PS:说到这个……顺带提一下:加拿大孩纸一家亲,不存在滑大学生对多大本科有多不认可之类……大学造化多在个人,大家不要因为个别人的观点存了隔阂误解。滑大学生,人人都多少会编程,这是真的;滑大大一CS学的是没几个学校学的Scheme,这也是真的;滑大的妹纸相对汉纸十分稀少:这个看院。数院还是有几个妹纸的;工院的孩纸探个脑袋插个话:妹纸是什么东东??第一学期大半数学课,国内高中是完全可以对付的。到后面,大一下,请好好学习。大二及大二以后,请刻苦学习。光靠上课,肯定不够。Coop,相当不错。不读研的孩纸请务必要上;读研的孩纸根据自身需求和时间规划决定上不上。Coop,相当不错。不读研的孩纸请务必要上;读研的孩纸根据自身需求和时间规划决定上不上。我们有精简霸气的N栋教学楼——虽然学校偏心地不停地在扯数院的学费盖工院的楼:)总之,滑大是个安安心心好生学习的地方。最后,用我大数院粉领带镇楼:)V587最后,用我大数院粉领带镇楼:)V58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自己拍摄的照片外,其他图片来源:微博@滑铁卢大小事;微博@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网络图片。】
一所男人比女人多很多的学校;一所个个学生都会编程的学校;一所学生不是去图书馆就是在去图书馆路上的学校;一所学生不是挂科就是在挂科边缘的学校。
我就知道会有这么一个问题,待我九月过去再来作答。---------------------------------------------------------------------------------------------------------------居然不知不觉就快十二月了,已经下了两个多星期的雪刚晴,貌似过几天又要开始下了。如果说在滑铁卢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话,我想大部分地方都是跟国外其他大学一样。无非就是coop算是特有的了。那么就大多数其他国外学校一样的部分来说,从国内过来读本科或者研究生的同学可能需要了解一下。请一定在国内多练听力和口语,最好是能够着找外国人进行日常交流。 因为有的老师讲课语速特别快,而且可能会有口音,如果听力不够好的话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期。我当时雅思听力是8分,过来大概头一个月上课都是半懂状态,老师语速实在太快,现在学期末,再听那个老师讲课就觉得完全没问题了。听力成绩仅供参考。作业会很多。我这个学期选了四门课,其中两门课每周分别有40~50页左右的paper或则课本要看,看完要写每周的作业,再加上其他课的作业,其实算蛮多的了。而且平均每周一个presentation的节奏,还有贯穿整个学期的project,以至于这最后一个月每天都是在写不完的作业中度过。至于为什么我刚刚下课回家,现在还有时间来知乎答题,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而且明天还有project的最终presentation,还有两个作业周末截止。。。跟国内比起来,国内简直是天堂,想来玩的就不要来了。基本上大多数课程,考试占的比重都不会太高,或者是有好几个考试,每次占个10%到20%不等,然后平时的作业每次作业会占5%到10%不等,还有各种小组学习,presentation什么的,就是每一项占的分都不多,但是你想要拿好成绩的话就必须每一项特别努力去做。上个星期的case study(小组案例学习?),跟其他三个外国同学一组,大概一个星期里面讨论了四次,每次三到四个小时,并且自己在下面彩排了三次,最后才去讲,这个占总成绩的30%,所以还蛮拼的。风特别大!!!前天在教学楼门口拍照,差点被风吹下楼梯。。。所以滑铁卢夏天感觉起来不是特别热,但是阳光直射的地方会很热,在阴凉的地方就会很凉爽。然后冬天特别长特别冷,这个应该整个加拿大东部北部地区都是这样。但是风大也是相对国内而言,像那种能够把我吹下去的风也不是每天都这样,但是从国内过来的话会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风大,估计东北的盆友会比较适应。但是教学楼之间都是有走廊连起来的,所以冬天也不用太担心。关于住宿,没有住过宿舍就不说了,学校附近的公寓和house都很好找。英语不是太好可以去滑大论坛找,但是我个人不是很推荐,一个是房源较少,大多中国房东;二是这边很多很便利的房子都是外国房东,完全可以过来之后再找房子,或者上这边的58同城,或者。关于地理位置上面,如果不太在意600刀跟700刀之间的差距,推荐king street和学校plaza旁边的公寓。关于是跟中国人一起住,还是跟外国人一起住,这个我觉得没有定论,很多人推荐说不要跟外国人一起住,开party会很闹,其实还好。而且中国学生在这边很多,大家很多时候会抱团,就是中国学生总是跟中国学生在一起,上课之外很少跟外国人交流。如果你想要比较融入当地人群体的话,跟外国人住一起会相对容易。买东西的话,只有一家中国超市,新城超市。东西基本上比较全(各种菜和做饭必须的东西,日常用品基本没有,肉很便宜),但是离学校比较远,从学校坐公交车过去得二十到三十分钟。国外的超市有十来家左右,分布在村子的各个地方,如果住king street或者学校附近,都可以找到比较近的超市。coop我没有,说说我了解的情况吧。就我所知道的而言,coop中国学生貌似比较难面试过,具体也要看专业,可能engineering和cs会好一点,如果能够找到coop就最好了,找不到也不用气馁。交通上面,公交车大多是十五分钟一班,上学高峰有的车时五分钟一班,周末的时候一班时半个小时一班。所以如果会开车,过来买个车会方便很多,考驾照大概是140刀,笔试加路考,很好过,有繁体字的试卷。但是如果国内驾龄不够一年,过来考完笔试还是要等八个月才能考考路考,国内驾龄超过一年,带上翻译公正件过来,考完笔试应该就可以预约路考了。还有没说到的地方欢迎提问,我会加上来。ps. 习惯性上几张图。学校里面的鹅。学校里面的鹅。穿过学校的铁路。穿过学校的铁路。铁路那边时黑莓,也有激动engineering的楼在那边。铁路那边时黑莓,也有激动engineering的楼在那边。学校某个喽。学校某个喽。Davis Center 图书馆的走道,这个有一块时透明的屋顶,坐在图书馆里面可以看云从头顶飘过,而且因为这边风大,所以云都移动的很快,很带感。Davis Center 图书馆的走道,这个有一块时透明的屋顶,坐在图书馆里面可以看云从头顶飘过,而且因为这边风大,所以云都移动的很快,很带感。枫叶枫叶枫叶枫叶枫叶枫叶工程的某个实验室之类的地方,很多人在里面捣鼓节能车。工程的某个实验室之类的地方,很多人在里面捣鼓节能车。饭堂。饭堂。类似国内的军训。类似国内的军训。体育馆。体育馆。校名之一,请原谅我左边的红色不明物体。校名之一,请原谅我左边的红色不明物体。枫叶。枫叶。其实还有很多地方,一时翻不出来图片。
时刻警惕站在食物链顶端的海陆空三栖鹅大爷。不过这位同学我看你骨骼惊奇,可以小小传授你一下非交配期驱赶鹅大爷的技巧
关注了这个问题大半年了 现在对loo也算比较熟悉了 冒昧来答。------------------------------------------------------------1、环境这里的天气啥的可能不是太恶劣,但绝对算不上好,而且感觉极端天气比较多。大概时候地广人稀又缺少高楼的关系,有时候那个风刮起来真的是人走路都在飘;还有今年冬天虽然下雪没有美国那边那么夸张,但也发布了storm的警报;去年开学的时候还发生了雷暴打中学生致死的事件。感觉这么多奇葩的天气在国内有可能好几年都不会遇上一次,在滑铁卢四个月就让你体会得淋漓尽致的,也是不容易。滑铁卢是个小城,十三万人左右的小城,扣除两所大学的学生和教师以外,其实没多少人。就算整个大滑铁卢地区三个城市加起来,也比不过国内一个小型城市[搞不好都没有一个县级市人多]。这样地广人稀的条件下,生态环境是很不错的。冬季以外的时间里,城市里[尤其是校园里]的松鼠、土拨鼠、乌鸦、鹅[其实是加拿大灰雁]以及其他叫不出名字的鸟类非常非常非常多,有学长曾经说过走路不小心有可能踩中啃松果啃傻了的松鼠( ̄▽ ̄)。还有凡是滑铁卢的学生一定都听过别人语重心长地劝诫:千!万!别!惹!鹅!不管这些鹅有多么无节操地随地大小便以及早晨七点就开始吵死人地嘎嘎叫或者走路的时候慢悠悠拦在你面前,都必须保持一种“你是大爷”的态度退避三尺,因为在滑铁卢校园里你很容易听到某些流传已久的被鹅追打得很凄惨的血泪史,打雪仗的时候误伤到鹅结果被咬得满地滚的事情似乎也不是没有过。丰子恺先生写过鹅的凶悍,这些虽然本质是灰雁的geese的性格大概也是那个样子,千万慎重。滑铁卢是个小城,十三万人左右的小城,扣除两所大学的学生和教师以外,其实没多少人。就算整个大滑铁卢地区三个城市加起来,也比不过国内一个小型城市[搞不好都没有一个县级市人多]。这样地广人稀的条件下,生态环境是很不错的。冬季以外的时间里,城市里[尤其是校园里]的松鼠、土拨鼠、乌鸦、鹅[其实是加拿大灰雁]以及其他叫不出名字的鸟类非常非常非常多,有学长曾经说过走路不小心有可能踩中啃松果啃傻了的松鼠( ̄▽ ̄)。还有凡是滑铁卢的学生一定都听过别人语重心长地劝诫:千!万!别!惹!鹅!不管这些鹅有多么无节操地随地大小便以及早晨七点就开始吵死人地嘎嘎叫或者走路的时候慢悠悠拦在你面前,都必须保持一种“你是大爷”的态度退避三尺,因为在滑铁卢校园里你很容易听到某些流传已久的被鹅追打得很凄惨的血泪史,打雪仗的时候误伤到鹅结果被咬得满地滚的事情似乎也不是没有过。丰子恺先生写过鹅的凶悍,这些虽然本质是灰雁的geese的性格大概也是那个样子,千万慎重。滑铁卢主校园附近还有个Waterloo Park,徒步5分钟,里面饲养着孔雀、山鸡[至少我觉得是山鸡……]和可爱的羊驼君,没事的时候学生可能就会去那边转一转。除此之外,离滑铁卢稍微远一点的地方,还有据说是德国风情的St. Jacob小镇,更远一点还有横跨美加两国的Niagara大瀑布,大滑铁卢地区的Kitchener市还有滑雪场可供游玩。除此之外,离滑铁卢稍微远一点的地方,还有据说是德国风情的St. Jacob小镇,更远一点还有横跨美加两国的Niagara大瀑布,大滑铁卢地区的Kitchener市还有滑雪场可供游玩。2、日常生活滑铁卢跟多伦多和温哥华比起来真的就是一个字:村。[我真的很爱滑铁卢的相信我……]城市小,人少,于是各种店也就少了,日常采购只有那么几家超市,大型的购物广场只有Conestoga Mall和Fairview Mall,其中Fairview还在Kitchener,加拿大著名的Best Buy也只有Kitchener才有大型的商城,中国学生心心念念的华人超市也是这学期才在学校附近开了一家,所以其实在滑铁卢生活有很多地方是挺不方便的,动不动就得搭车去Kitchener。不过,滑铁卢的公交系统还算发达吧,时刻表一般也不会出太大的误差,而作为滑铁卢的学生,凭学生卡可以免费搭乘公交车,对于交通不便的问题也算是稍微有点安慰了。滑铁卢虽然人口少,但在大学附近还是从来不会感觉到荒凉的。滑铁卢大学和劳瑞尔大学同作为西安大略大学独立出来的大学,只隔着几百米的距离,这么多学生聚在一起,每天24小时都是热热闹闹的。在凌晨三点跑去学校隔壁的Burger King买东西吃居然还得排队什么的我就不说了……3、校园设施滑铁卢作为一个很年轻的学校,所有的建筑物都是中规中矩的现代化风格,像多大某些建筑那种古典风或者英国那种古堡式的建筑久不要想啦。学校的每一栋建筑物单独拎出来看都还是不错的,尤其是近些年来新建的E5、QNC之类的,真心是高大上。不过每栋建筑物的风格都差别略大的结果就是,整个校园你找不到一个标志性的建筑物,也没有能让人一眼就认出这是滑铁卢的主风格。具体到建筑物内部,各种细节方面做得都还是不错的。比如所有的建筑物都有专门的残疾人通道,每一间教室也都做到了能让轮椅无障碍地出入,如果是阶梯教室的话,在第一排一定会有预留空位和空桌供乘坐轮椅的人使用。学校还有无数的可供自习使用的场所,比如学校中心的DP图书馆,几乎每一层楼都有单独设立的自习桌子和自习室,而这些供自习使用的桌子还分成很多种,比如单人使用的和供小组讨论使用的就有不同,也有每张桌子都单独放在透明隔间里的silent study,并且每张桌子都接好了电源可供使用,而每层楼的中心也都有电脑桌可供查阅资料等等。而学校的Davis Center内也有图书馆可供自习,每天都是满满当当。同时学校的很多教学楼都是彻夜不关门,同学如果突然心血来潮想来个挑灯夜战,随便推开一间无人的教室就可以进去自习。很多教学楼也都有专门的电脑实验室可以进去使用电脑,还有专门的打印机和复印机供同学使用[而且都配备了订书机真是超级贴心嘤嘤嘤]。在提供场所让同学们读书的同时,学校还在各栋楼都安装了vending machine[刷学生卡就可以支付],还有隐藏在楼内的大大小小的餐厅,同学可以买到从咖喱饭到甜甜圈等各种食物,也可以自己带饭去餐厅里的微波炉加热。学校的Student Life Center则有一个比较大的餐厅,提供曲奇、寿司、汉堡、三明治、意大利面、日式汤面、披萨、pita[实在不知道这个中文是啥]等等比较不那么快餐[……]的食物。SLC内还有一个定时开放的pub,据说食物也还不错。从SLC的tunnel走过去可以到达学校主校区内的健身房PAC[全称应该是physical activities complex?],内设有篮球场、游泳馆、舞蹈室、健身房等,还提供攀岩、壁球等项目,算是设施比较齐全了。[学校外围还有一个CIF,也是体育馆,不过距离较远,我没有去过……]滑铁卢的学生会,简称feds,从卖车票到卖奶茶、从给学校捐款到举办迎新周等等无所不干无所不包。一张图解释吧。[为什么图片根本传不上来- -晚一点试试……][为什么图片根本传不上来- -晚一点试试……]顺便学校里还有个神秘组织EDCOM,参加过迎新周的人们都会懂得……(此图片来自网络)(此图片来自网络)4、学校宿舍价钱上就是个坑= =,同等的价位在外面可以租到挺不错的房子了,不过学校的宿舍省心一点。学校一共有UWP、V1、REV、MKV和CLV,每一处都有不同之处[好羡慕CLV的临湖别墅啊……],以我所在的UWP来说,宿舍离学校很近,每个套件内有独立卫浴,独立的厨房和餐厅,房间面积也算够用,每栋楼还都有don可以帮你解决问题,住起来其实是不错的。各处宿舍里一般也都有配备自习室,有的还有Tim Hortons和vending machine让你解解馋,V1内部则有一个超级大的食堂。在部分宿舍区还会定期有TA举行drop-in session,可以帮忙解答学业上的问题等等。5、学业问题滑铁卢的学生分成数学院、工程院、环境学院、科学院、建筑学院和艺术学院[应该没有别的了- -],每个学院下再分自己的专业,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代表色、代表物和徽章,比如数学院的粉红领带在全加都是很知名的。人数上,大概是数学院最多,工程院其次。滑铁卢专长的领域是精算和计算机,因此数学院的精算专业、计算机科学专业,工程院的计算机工程专业、跨院的软件工程专业都很不错,此外土木工程也名声在外。当然了,最近因为奥斯卡的关系,滑铁卢的艺术学院也算是出名了。我就读的专业由数学院和工程院合管,不过比较偏向于工程院,因此详细说说工程院。[此外因为对graduate和phd不了解,就不说了……]有人说loo的工程院只有汉子和女汉子!这肯定是错的!漂亮妹子多了去了!那么多大长腿的妹子!好吧,坦白说,我认为滑铁卢工程院的男女比例还算科学了,我所在的专业历来是以妹子少出名的,可是我问了问国内的同学,相同的专业,我们的女生比例已经高了不少了……当然了,工程院的女生肯定没有其他几个学院的多,但我们帅哥多啊!另外,综合整个大学来讲,绝对不存在只看得到汉子的现象!还有,滑铁卢的学生都要学coding这件事绝对是真的。滑铁卢对cs的重视和涵盖面之广绝对是很罕见的,工程院肯定不用说,每个专业都多多少少要学一两门语言,而其他学院据我所知也是人人必修cs。而且滑铁卢的cs课程绝对不是只教授c++或是java这样比较普及的语言,而是根据每个专业的不同需求,安排不同的课程。工程院内,我本专业[目前大一下学期]就学了C、C++和Python,而ECE的同学据说学的是C#,mechanical的同学学的C++,数学院那边一般第一学期都会学[至少国内大学很罕见的]scheme,还有很多人学Python,而据说有的专业还会要求学cobol或者fortran之类更加冷门的语言,不过我目前还没认识这样的人。据说滑铁卢在加拿大境内经常被人说“课业繁重”,但其实也还好,虽然普通学生一学期要求修5门课听起来是挺多的[相比SFU的一学期三门课什么的],但其实很多人的课表都挺松的,作业也没有很多,有大量的时间可以自己安排。工程院的课表要明显比其他学院紧一点,但大家基本也不会知道四点的滑铁卢是什么样,一到周五也是各种出去玩啊什么的。6、coop制度滑铁卢最声名远扬的制度,也是滑铁卢几十年来从无到有、一跃成为加拿大名校的基石。目前很多学校都借鉴了滑铁卢的coop制度,在加拿大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coop体系。所谓coop制度就是在学生读书期间,安排一定的时间出去外面做相关专业的带薪工作,一切都按正常求职、上班来进行。据我所知多大也有类似的internship制度,长度是一次性的18个月,麦马也有coop制度,但似乎不是强制要求。滑铁卢的学生分成regular和coop两种,regular学制三年,不需要实习[想实习也是可以],coop学生则强制必须进行实习。目前滑铁卢的工程院全部学生都是coop,数学院一部分是coop学生[比例大概不超过50%],科学院都是regular,其他的专业不太清楚。滑铁卢的coop时长为2年[至少要有20个月才能毕业],并且分成6次进行,也就是说在4年8个月的学习生活中,你必须经历六次[至少五次]求职,并在六个不同的岗位上工作。这个制度对学生来讲是个挺大的挑战[刚刚结束一场面试滚回来的我哭着说],但同时也是最好的历练。当时申请学校的时候,正是滑铁卢的这个制度促使我下定决心,放弃了国内的顶尖大学,来到这里求虐。coop制度培养出的学生,一毕业就有工作经验,不用在招聘会上咆哮诸葛亮也没有工作经验啊你别坑我,而且往往还没毕业就已经被企业圈定,同时因为之前有经验,毕业时拿到的薪水也会比普通的大学生丰厚。而在校期间做的coop工作,工资也能补贴学费,远远比出去打工端盘子赚得多[一般都在5~6倍以上,高年级能达到十几倍]。我本专业有学长曾经做过计算,如果是我这个专业的加拿大本地学生,并且6次都成功找到工作,而这份工作的水平处于同一年级平均水平的话,一个学生经过这4年8个月,不但不会因为高昂的学费[对,滑铁卢的工程院学费是全加之冠]而负债,反而会转回好几千加币。而作为交了双倍以上学费的国际生,这份收入也能极大减轻家里的负担。coop给学生带来的经验也是无价的,很多学生还没毕业就能在很多加拿大的大公司,例如Bell、Scotia Bank、Blackberry工作,又或者去往世界各地[欧洲、澳洲、南美、亚洲都可能有工作机会]工作。以我本专业为例,很多学长学姐到第三次或者是第四次coop一般都能选择到美国工作,每年也都有很多人进入Google、Facebook、Microsoft等公司实习[还有个学长大一就进了Facebook……太帅了]。至于coop的过程,当然是很苦逼的[至少对我而言]。学校有平台提供各种招聘信息,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求申请,招聘方会来学校进行面试。虽然学校会提供各种修改简历、模拟面试等等等等的帮助,但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从大一就开始写简历、查询各种工作、准备面试,带来的能力上的提升是不可估量的。7、滑铁卢的创业风潮滑铁卢对于学生自主创业是非常支持的,毕竟毗邻校园的Blackberry就是滑铁卢的校友一手创建的。滑铁卢提供专门的velocity宿舍供那些想要进行合作项目或者是创业的学生租住[凭印象写的,具体细节不清楚],校内也有专门的办公室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滑铁卢非常多的校友都在大滑铁卢地区成立公司,然后回来滑铁卢招聘coop学生[……],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滑铁卢自身也采纳很多校友的发明创造,比如所有学生都会用到的Learn系统就是校友自行开发的。据说滑铁卢附近地区有加拿大硅谷的称号,不明真相的我表示围观,但这种在高新技术行业的创业风潮确实是滑铁卢的一个特色。8、教学制度滑铁卢的课程分为lecture、tutorial、lab和seminar四种。lecture就是正常的上课,由教授或者instructor[也许是对应国内大学的讲师?]执教;tutorial由TA[助教]来上,内容一般是复习教授上课的内容、点评上一周的作业或者做当堂小测;lab一般是物理、化学或者计算机等科目的课程内容,由同学进入实验室进行操作;seminar一般就是讲一些有的没的的话题[……],我上过的有对diversity的介绍,对加拿大法律的介绍,对本专业的未来方向和职业规划的介绍,还有对滑铁卢校内各种program[比如交换生和双学位]和office[比如coop需要帮助要找谁,成绩不行要找谁,英文不好要找谁]的介绍。滑铁卢的教授中大牛不少,但一般你都看不出来。前阵子校友荣获奥斯卡之后,有人八卦了一下校内的大牛教授,发现了不少著名软件的作者啊、宇航员啊、什么什么公司的创始人啊……之类的。我的cs教授也号称他在研究学生代码作弊方面[……]是专家,听他的语气挺厉害的样子( ̄▽ ̄)。我觉得滑铁卢的TA制度是挺有意思的。并不清楚其他的加拿大大学或者国内大学是如何,但滑铁卢的TA一部分来自于本校的graduate或者PhD,他们一边做着自己的研究一边下来利用本专业的知识教授本科生,算是学以致用吧;另一部分的TA来自于当期coop的高年级学生,他们一般是在该科目的学习成绩较好,或者直接是就读于该科目的专业。这种制度一方面是高效地利用了本校的学生资源,也让很多人能够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但另一方面,某些TA的学术水平确实有限,遇到一些难度较高的问题也确实无法解答。所以有时候,某些TA的tutorial课理论上应该有40个人,但实际到场的可能只有4、5个人。9、滑铁卢的自由开放虽然是绝绝对对的理工科院校,但滑铁卢的校风是很自由开放的。什么上课考勤之类的统统没有,你觉得需要就来听课,你觉得不需要就在家自己读,你上课听到一半感觉没意思可以自己拎着包走掉,只要作业给我交了考试给我过了就行。学生和教授的关系也是很融洽的,并不存在什么上下尊卑的问题,只是互相尊重,教授也经常没个正形各种开玩笑,万圣节教授打扮成各种动物和电影人物什么的大家都已经见怪不怪了,上课抢答问题奖励一顿午餐也是常有的事。同时学校还很注意对于diversity的尊重,第一学期就会有专门的几个课时让我们了解各种弱势或者少数群体,比如对LGBTIQQA的尊重,比如对不同肤色人种国籍的尊重,比如对残障弱势群体的尊重。甚至学校教我们的不仅仅是尊重,而是完全平等的对待,不会因为你是弱势群体就对你有什么特殊待遇[当然比如对残障人士的帮助那就是另一个话题了],而是尽可能的公正平等。加拿大算是移民大国,本身对于diversity就很注重,而在滑铁卢校园里,你可以看到来自全世界各个不同国家的人聚在一起学习,而不会有任何的歧视和排斥。10、华人群体滑铁卢的华人真的太!太!太!太!多了!不单单是从国内过来的中国学生,加拿大本身的华裔也特别多,所以学校里你会遇到无数无数的CBC,他们当中90%都能听懂中文,60%左右能说中文或者写简单的中文,听说读写都流利的少说也有个10%左右,但从文化和心理上讲,他们对中国并没有太大的归属感,日常交流也都是纯正的加拿大腔英文。虽然说作为中国学生刚来的时候见到他们常常会有亲切感,但久了还是会把他们归类为加拿大人。特别是中国学生私下讨论的时候很经常就用中文,说起来有时候就比较无所顾忌,然后一个学期之后你发现某个你以为不会中文[所以你说话也没有避讳]的华裔突然面带微笑地跟你说中文的时候,你绝对是眼前一黑啊……而从大陆过来的留学生,在滑铁卢的学生比例中也是相当高的,远远高过同样人数众多的韩国、中东、印度、南美留学生。不管什么时候上街溜一圈,绝对能遇到好多人操着天南地北不同腔调的普通话在聊天。在学校里,数学院和工程院内的中国学生人数远远多出其他学院,同时学校也有专门的中国学生会,会举办各种春晚、好声音、中国新生会之类的活动。虽然滑铁卢的各国留学生特别多,其他五大洲的人都有,但中国学生无疑是留学生群体中比较特殊的一个存在。中国人也许是天生比较喜欢群聚式的生活,语言问题也可能是一个原因,常常会聚在一起[韩国人也常常是一群一群出没的,但不会像中国人这么典型],不管在餐厅还是超市还是公交车站,都不难看见中国人三五成群。因此中国学生也比较容易被贴标签。个人感觉当地人或者其他国家的留学生遇见别的留学生的时候,并不会对这个学生的国籍什么的有多强烈的印象,但是对于中国留学生,大家都会有很鲜明的“这个人是中国人”的印象。中国人在滑铁卢地区(或者说加拿大)的影响力也确实是很大,每年给loo进贡无数学费不说,学校旁边的plaza里所有的超市都是中国人开的,外加好多好多的中国餐馆。因此中国人很经常地就被划分成一个群体。像最近新开的中国超市的肉被消费的外国学生发现肉不新鲜,在网络上的议论难免就会牵连到整个华人群体。[小小吐个槽,华人超市已经被贴上价格低廉、质量差、过期货多的标签了,买到过期食品和坏掉的生鲜大家都习以为常了,身为中国学生也很无奈啊。而且华人超市的消费主力说到底还是中国来的留学生,都是中国人坑中国人。]顺便,中国学生群体的名声我觉得真的不算太好。中国学生确实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其他学生所不及的优势,但是在某些方面,怎么说呢,做得真的不好。像去年期末时候爆出的中国学生请人替考的事件,还有某些作业抄袭之类的,在旁人听来确实就是“啊,中国学生怎么怎么了……”,我们当然觉得那些人纯属傻逼,但是也没办法改变这些事抹黑了中国人形象的现实。-------------------------------------总体来说,滑铁卢就是一个相当理工科,也相当注重实用主义的学校,它的graduate和PhD确实不算强[毕竟才建校几十年,底蕴什么的根本谈不上],但本科绝对是加拿大数一数二的学校,甚至如果你要从实用性角度出发的话,滑铁卢在北美都排得上号。当然,这样一个学校也相对地缺乏艺术气质和人文气质[不说别的,跟隔壁学校比就有差距]。凭良心说,从国内要想来滑铁卢读书不难,要在滑铁卢囫囵度日混过三年也不难,但真正的滑铁卢,只属于那些刻苦努力、不愿意认输的人。
大家回复的基本也很全面了,作为一个环境系的学生发表一下我的看法吧首先环境系里面中国学生很少(看看答题的基本上都是数学和工程的就明白了),我是同年专业内唯一一个华人学生,两个亚裔学生除了我另一个时日本的同学很多都是就近来的,在我的专业里面百分之80都是安省本地人,当然也有那么几个外省学生,还有一些巴西印度非洲的留学生另外男女比例为男生45% 女生55% (工程的朋友你们羡慕吗)白人占大多数,所以我的朋友中大多数也是白人,如果语言ok的话其实是很容易找到朋友的,白人对于中国人其实也是很好奇的,有时国人会觉得和他们理念价值关不同所以没法交朋友,其实完全不用有这种想法,价值观不同是必然的,毕竟从小成长经历,家庭教育,社会环境都不同,但是只要抱着一颗包容理解的心,大多数时候都是可以很愉快的共处的说说教学楼,真心很喜欢我们的环境教学楼,很新,很漂亮,里面的内饰也很现代化,到处都是室内绿化,很有活力的感觉再说说教授,这点真心是我最喜欢滑大的原因,环境的教授真的人人都赞到爆,我们的research head,peter deadman (屌爆的名字) 当年带了我geo 181, 这节课其实就是教你怎么读各种各样的地图,以及亲手绘制地图,一开始觉得十分无趣,在一次重感冒缺席考试后,我去办公室找了教授抱着不大的希望问他是否可以给我梳理一下知识点,教授竟然直接停下了手上的活,仔仔细细的给我讲解知识点,临走了还说,以后每次考试前都可以来,会专门列举一下难题给我讲解,一瞬间让我对这门课的态度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教授对学生的态度我认为是十分重要的一点,本科生嘛,教授学问到底做的多深其实对于我们的来说并没有太大意义,而我们环境得教授大多数都爸教学放在首位,对学生很认真,很负责,光这点我想就是许多别的大学无法想象的吧最后说一下专业,当年怀着一颗热血的心毅然决然的拒绝了商和science来到了环境系读起了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学着学着发现地理这门课是什么概念,只要是地球上的东西都是我们研究的对象,人文地理主要修经济,统计,语言,国际关系,地理科学则学习物理,生物,化学,所以说这个专业的涉及面真的很广,也很有意思最后欢迎大家来水卢念书,和其他答案提到的一样,滑铁卢是个安心读书的好地方。
冷啊。除了冷就是冷一年四季不是下雨就是下大雪四月分了还下雪啊。就是冻死你冻死你冻死你。奇葩啊。一年三个term你可以天天上学啊天天读书啊天天考试啊。coop的话你一辈子都没有假期了,我都不记得暑假这两字怎么写了。苦啊。每天都有人在图书馆每天我都在图书馆每天都有学霸在图书馆。作业永远是weekly的各种biweekly quiz test lab demo,midterm考了我一个半月,俩星期以后就是final啦。avg不是挂了就是刚刚过很常见嗒。就业率高啊。你苦过累过这些年不是白折腾啊。coop五六个轮回后你总比其他一些学校刚毕业的学生好找工作啊。你学校响当当大名你resume上亮眼的工作经验你学到的为人处事任劳任怨能力就是把你往钱坑里推了一步(其实我也不知道以上。
出了撸村觉的遍地都是美女
1. 每年春夏之际要小心Canada Goose啊。它们才是校园里的爷。2. 来了Waterloo都要去吃个德国猪蹄啊,名震加拿大华人圈啊。3. 周末去赶一趟周边农民的市集,买的菜和水果吃不完啊。4. 四月初的枫糖节号称是全世界最大的(其实也没多大)。5. 近几年本地房地产风起云涌,不知前景如何。
答题前背景介绍:水卢FARM大三狗,现在正在德国做coop,九月回学校就是快要下架的大四学姐啦。看了前面大家的回答,我觉得都挺中肯的,而且照片拍的好棒!其实大家的回答在就读方面我觉得没有什么好补充的了,我只想说当你也成了一个学长或者学姐之后,推荐体验做迎新的Leader....水卢的orientation week还是挺用心的。而且参加orientation和做一个leader的感受完全不一样!一般新一年的迎新周提前将近一年就会开始策划,首先会在报名的学生中选出策划组,媒体组,然后选择first line leader。leaders是新生们入校后对水卢文化和氛围的首次最直观感受,所以我们会进行几次培训,学习一些rule,争取都能以最“正确的面貌”来面对新生。在真正的迎新周开始前,leader们就要先送出水卢的温暖了!就是----帮助新生搬行李进宿舍!这真的是一向非常温暖的活动 :) 学长学姐们八点不到就会在各个宿舍楼门口集合,然后等待新生和他们千奇百怪的行李入校。迎新周开始后,作为一个leader就准备燃烧你的声线吧!水卢真的很喜欢喊口号...比如我相信大家一定都听过的:WATER WATER WATER----LOO LOO LOO,还有数学系非常NERDY的:SIN SIN COSINE SIN, 3.14159 orz 至于各个队伍自己的口号,基本上就要靠leader们自己想,口号喊的声音大小对于队外比拼的分数会起到很大一部分作用!迎新周一般就是做些小游戏,主要目的是帮助新生快速熟悉校园。所以看到楼上有人拿着迎新周的照片说是国内类似军训...我真的很不赞同...因为超级不一样好么!不过做一个orientation leader也是一种校内社交的好手段,非常推荐大家尝试一次!还有可以体验的就是当TA,这个还是很轻松的,毕竟自己还是本科生的时候是不可能作为专职TA出现的,也就是改改作业,在tutorial center回答一下大一的小朋友的问题。学校会按照一周三个小时来支付你工资,这个在我看来算是easy money了。均分过了八十的小伙伴都可以尝试。当然有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些脑洞大开的答案...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想高歌一曲let it go orz...另外!宅男们不要再黑水卢没妹子了!数学系的妹子还不够多么?基本已经达到1:1了吧!其中FARM BA 精算这些专业里妹子都快要超过汉子了。而且妹子的质量还是很不错的!我常常在教室里,公交车上看到颜值很高的妹子啊。答主自己身边也有漂亮的妹子,都是能学能玩的那种!当然如果你是工程的,那...当我没说...曾有幸目睹工程某个班拍毕业照,认真的数出来了两个妹子orz总之,study hard play hard。水卢牛人很多,牛还很努力的人更多。整个学校都在营造好好学习的氛围。学渣(此处指真正意义上的学渣,请批着学渣外皮的学霸们不要对号入座)在水卢是没有前途的!
看到这个话题就忍不住点进来了,先介绍一下背景,本人女,工科狗,正在第二个coop term下个学期2B,也就是2年纪下半学期滑铁卢是男男男男男男女男男男男男男男,数学系相对来说好一些,工程嘛。这样说吧我们班1A的时候300人,妹子数量一半不到,2A只剩下144人,妹子人数我数过真的,总共18人。。。。不要问我那么多人都去哪里了,都是血泪史。但是就质量来说还是很不错的,滑铁卢的妹子多不爱化妆,穿的也一般都是清纯的风格,颜在平均值以上的妹子我也看到过不少,我们班前十有三四个妹子都是大学霸没有楼主,我就是个学渣。首先就经验来看滑铁卢真的是一个学习氛围很浓郁的地方,图书馆一到final都是24小时开着的,平时人也很多,但是一到final早上10点去不好意思图书馆已经没有位置了。但是其实你可以选择平时上课的楼找一间教室,或者可以去lab里复习,我们系有很多专用的lab门上都是有密码的,看书起来不要太爽。不是黑ut但是ut诱惑太多,学习氛围相对滑铁卢没有那么好。如果你想学工程 数学 精算 理科系列,请不要犹豫的选择滑铁卢,你的最佳选择。精算据我所知真的很出名,不过淘汰率也挺高的,据说是?有知道的可以出来纠正一下。理工也都很好,但是在medicine,arts方面没什么太大的造诣。所以排名的时候可能排得不是很前面,因为我们综合性的确没有别的学校好。 讲到这个讲一下滑铁卢大学的由来,原来只有lauria一所大学,但是几个工程prof不满学校出来单干,而且两所大学可以申请更多的经费。所以经常被滑铁卢学生看不起的lauria大学其实是滑铁卢的父母。。滑铁卢大学prof真心很多喜欢黑lauria的导致很多学生也跟着一起,上一次我有一个prof上课的时候ppt用的紫色背景,他看到了就说我真的挺喜欢紫色的,看到就觉得感觉很好,让我想起了一些college的颜色,比如lauria(紫色是标志色)。lauria的同学不要打我这不是我说的。这应该是大家都很喜欢的一个流行梗而已,就像ut也经常黑ryerson。友校之间友好的交流方式嗯。(骗鬼啊)我来讲一下coop好了。加拿大其实很多大学都有coop,但是合作的公司一定没有滑铁卢多。滑铁卢有专门的网站,让各大公司po上需要的职位和要求,学生可以去申请,学校有专门的一幢楼让大家进行面试,还有skype面试。或者你也可以自己动用手头资源去其他公司找工作,找到后需要和学校联系。据我所知很多人找不到这里的工作都会回国找个公司实习,也是可以的。我们班有很多大神接到了google和apple的offer。甚至还有四大天王联手去了silicon valley。我作为一只学渣每次都快到期末才找到工作也是累觉不爱。学校规定六个coop term要做满至少五个实习写三份报告才能毕业,所以能在国内找到工作的小伙伴们,不要犹豫的去吧,总比浪费一个学期的好。google在kitchener有分公司,还有desire2learn,KPMG之类的大公司,据说google买下了victoria和king交叉口的一个厂房和一片地正在盖新楼,到时候地方更大,招的人应该也会更多。而且听说华为也要在这里建分公司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滑铁卢好吃的饭店真心不多,好玩的地方也很少,你让我举例我给你列一张单子一张纸之内保证写完,我这才是只来了一年而已就基本上都去过了,ktv只有两家,台球厅要跑到kitchener去,据说king street那边有个棋牌室不过我还没去过。最出名的吃的是后面德国小镇的猪蹄和黑啤。不过没有公交车直达,所以大概你只能打的去了。味道真的挺不错的,不过要晚点去不然会给你昨天的味道就会差很多。不过这个学期在kitchener coop,老板带我去了很多cbc才会去的地方,我以前都不知道,所以我现在正在立志发现更多有意思的地方。滑铁卢大学其实很小,给你30分钟你就能从这一头走到那一头,不要问我为什么知道因为我走过。。第一年有幸住在离学校最远的clv宿舍,宿舍挺好的都是独幢的别墅分南北,北边是给拖家带口的研究生住的,据说还有地下室以及洗衣机。南边就普遍是大学生的地方了,四个人一幢。没有地下室,只有两层。申请宿舍的时候可以选择自己的室友,没有的话就会随机分配。据说我们学校最好的宿舍是mkv,最新的楼,离学校最近,夏天有空调,全楼只能住320人,每年竞争都非常激烈。除此之外你还可以选择学生公寓,真的。。各类学生公寓鳞次栉比。稍远一点你可以选择住在lauria旁边,king street上很多luxury,甚至你不嫌麻烦可以住在kitchener,更新更好的楼也有不少。要是想来waterloo观光的话,我只有三个字。不!要!来! 如果你非要来,对矿石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一下eit的恐龙博物馆,说是博物馆其实小的要死。只有几块石头而已。。比较出名的是后面一块非常大非常高的石头,据说是恐龙时期的,是之前有人捐赠给我们学校的,于是我们学校绕着那块石头建造了eit整幢楼。。以及学校后面有一个非常小型的动物园+公园,你可以看到我们学校的神兽草泥马。真的很萌。身上的毛可贵可贵可贵了,每次去我都想拔下来一撮可惜有铁丝网拦着。。气候好还可以看到孔雀。松鼠真的非常多,而且不怕生,很多人路过的时候都会带一点花生拿来喂松鼠。当然还有遍地都是滑铁卢生物链顶端的加拿大鹅。。加拿大杀鹅是违法的所以加拿大应该是没有人吃鹅这种东西的,千万不要招惹他们。。。。郑重提醒。学校sch有一个纪念品店,还有卖文具的,还有卖白大褂的,据说做实验的孩纸们规定一定要买,你可以买点小纪念品带回去,但是非要说他们和普通东西有什么不同,可能就在于他们有uwaterloo的标识而且价格比一般的贵把。。。嗯。。请原谅我的条理,如果有不清晰的地方请谅解,学理科的不太会写东西。目前想到的就这么多了,有什么想问的可以问,还有大家想到什么欢迎补充。
作为滑铁卢大学的硕士毕业生,我不会编程,我觉得女生也挺多,当然中国人也很多,不常去图书馆,因为常常座无虚席,不过我也从未挂科。大学吧,其实每个人所能经历的仅会是一个大学的极少的部分,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大学会有不同的体验。
怎么说呢,如果感觉自己不是很想要来滑铁卢或者不是很想专精只是想混混的话不建议来滑铁卢。现在我刚刚大一第一学期但是已经有点后悔了,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也不会选择滑大。学校很好毋庸置疑,但是好的地方就在东西学的比较专精。我现在是数学院,大一课程学的比较吃力,跟高中不一样的地方是高中你可以被老师逼着学,在这你是被自己逼着学。打个比方,今年的Math137(数学院大一微积分课程)期中的平均分是63%左右,50%是pass,但是不到60%就会被要求重修,那么也就是说接近一半的学生在期中没有达到60%的这个要求。如果期末考试之后你的总成绩在50%以下,那不好意思你就被数学院踢了。并且在数学院,你四年最多只能挂4门课,不然你就不能毕业。前两天在微信上看到一个段子:滑铁卢学生问科比:请问你是怎么成功的呢?科比:你知道凌晨四点的城市是什么样的么?滑大学生:知道啊,那个时候我还在写code,怎么啦?科比:哦哦,没什么虽然没什么笑点但是我觉得还是蛮对的,可能因为我不是学霸吧,他们一节课能懂的东西我并不能很理解,那我就要用其他时间来学,上面的同学都说过了,三点一线的生活:家&=&教室&=&图书馆平均一天呆在图书馆六个小时左右吧,然后礼拜天礼拜六也差不多半天的样子。最后堪堪及格。我不是爱学习的学生,我觉得这种生活很难受很压抑。一切都是为了coop。
若干年前,"滑大男女三比一,一对鸳鸯一对基"。如今,"滑大男女三比一,一个腐女看3P"。
爽到爆,要合理计划时间,学业难度和量都很大,有coop还是蛮幸福的
ut是一男一女,麦马是一男几女,waterloo是男男男!当然据说,为数不多的妹子情商智商都是杠杆的,可惜我在ut
觉得自己是来给uw拉高平均颜值拉低平均智商的
占坑 希望明年我能来回答!
占个位子…无意间翻到这样一个问题,希望今年能顺利申请到交换的话,明年我就来回答这个问题^_^希望男盆友也能顺利申请到学校项目,这样我们就不用分开了:-)真想能天天见到他:-I就像曾经一样Sigh:-(一起上课,下课,傍晚吃完饭一起散步,好像已经是很久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另外,看到这学校都是男男男男男,我就放心了2333333
焦急等offer中。。等一月份winter admission完事再答。。前提是不被冻死
来知乎,参与讨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麦马论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