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清华特等英国奖学金得主主韩衍

如何评价清华特等奖学金得主韩衍_百度知道
如何评价清华特等奖学金得主韩衍
提问者采纳
仅仅是个学霸,其他方面也很优秀,那绝对是不折不扣的顶尖级人才,动手能力以及头脑开发异常的好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清华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如何评价清华特等奖学金得主韩衍隽?
&a href=&///?target=http%3A//student./topic/tj2014/tj2014/album/l5.jpg&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tudent.&/span&&span class=&invisible&&/topic/tj2014/tj2014/album/l5.jpg&/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src=&/9ced456bc418ddc9ea5b6_b.jpg& data-rawwidth=&804& data-rawheight=&3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4& data-original=&/9ced456bc418ddc9ea5b6_r.jpg&&&br&&img src=&/e27811b5eecbdbcb160aafc_b.jpg& data-rawwidth=&808& data-rawheight=&4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8& data-original=&/e27811b5eecbdbcb160aafc_r.jpg&&&img src=&/4beea262a6_b.jpg& data-rawwidth=&802& data-rawheight=&4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2& data-original=&/4beea262a6_r.jpg&&&img src=&/78ea9418486cdea683ba299cb79dbb86_b.jpg& data-rawwidth=&805& data-rawheight=&5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5& data-original=&/78ea9418486cdea683ba299cb79dbb86_r.jpg&&&img src=&/e3d7b314dceaec0ce50e29_b.jpg& data-rawwidth=&807& data-rawheight=&3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7& data-original=&/e3d7b314dceaec0ce50e29_r.jpg&&
按时间排序
393 个回答
不是这些人牛,是我们不够专注。他们在专注自己的事业的时候,我们还在知乎码字,感慨,崇拜他们?
大家都说碾压,为什么我丝毫没有感觉呢。有时候拖拉机的轮胎花纹大到根本就碾压不到蚂蚁啊。讲真,从来没有觉得被这位神碾压啊。
他现在在哪里默默无闻,努力奋斗呀?这么牛B的人。不会是媒体随便炒作的吧。
很多大神在数学上确实都特别强,但是还是恽之玮这样的才能算数学家。
科学的飞耀靠的就是 天纵奇才,大神们加油,我等能在CNS灌灌水就知足了
为什么整个年级人数越到后面越少?
他的辅导员丁文伯是我高中的学长,很厉害啊,也是博士生特等奖学金获得者。。。。反正牛人的周围都是牛人
清华的学生确实不一样,去top深化吧
工科无大神。
我大黄冈中学情何以堪???
已强大到了论学习我知几乎所有人只能点赞,不敢装逼。
灌水谁不会。考高分倒是挺难得的。
多年的教育经历让我被无数人碾压过。曾经和我共事的是大我30岁的知名科学家,大我10岁的科研型师姐。我小心翼翼的活。那时很不快乐。我不明白为什么别的同龄人可以和同龄人健康快乐地讨论科研,我却要跟着大神像个小屁孩一样什么都不懂。这种不快乐让我最终放弃了scientist的梦想。庆幸我还是alive的。每个人天性都不一样。没有必要羡慕他人,过好自己的日子。只要你能健康快乐幸福地活
我的关注点全在安庆一中上了..知乎老乡会的感觉
我只想说,我今天在我上高三的小表弟背的高考人物素材里看到韩神的案例了~~
韩神是我家旁边的…他家真的是基因好
我趴着看电脑的时候,我妈突然开门进来??然后她盯了一会我??随后出去,还把门带上了??卧槽不是你想的那样啊!妈,你听我解释!
这些人都是去改变世界的,我只要提高自我就可以了。
每次想去贴吧灌水,或者玩游戏打发时间的时候就来看看这个。这可是人参鸡汤-。-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上传时间:
【学神的炼成】清华特等奖学金得主=韩衍隽 答辩视频
弹幕视频网&&&&
56官方微信
扫一扫发现精彩您好, []|
清华“学霸”姐妹花引发“果断围观”
“学霸姐妹花”马冬晗、马冬昕哈佛大学凌晨4时的图书馆马冬晗成绩单学习时间精确到小时 特等奖学金收入囊中 硕士博士双双都保送  清华“学霸”姐妹花引发“果断围观”
  4年如一精确到小时的学习计划表、最低分95分的成绩单、()特等奖学金得主、3年学分绩均为班级第一、双双被清华大学保送“硕博连读”“学霸姐妹花”马冬晗、马冬昕,因其非凡表现而迅速走红网络。而近期“清华北大组团参加麻将世锦赛”的新闻却不禁让人将之与前者大加对比,不胜唏嘘。有网友不禁笑问:“学霸姐妹,麻将锦标赛你们怎么看?”
  学霸姐妹究竟怎样看待麻将锦标赛,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是人们对她们的观点却是充塞报纸、广电、网络等各类媒体,膜拜、质疑、嘲讽,莫衷一是、褒贬不一的各类评价,彰显着当下多元的价值观。
  读到姐妹花的一连串头衔,膜拜者居多。力挺她们的网友表示:只要当事人能够承受,“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姐妹花成绩背后惊人的勤奋与毅力,的确值得膜拜。不过,如果仅有持之以恒的努力而无光鲜亮丽的成绩,恐怕姐妹花远不会引起如此大的轰动。之所以一举成名,正是因为她们身上集合了中国家长想为孩子冠上的一切标签:名校出身、硕博连读、学生干部、多才多艺。
  总之,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高的学历背景、获得最全面的锻炼和资源,不走一步弯路,这就是众多家庭理想中的精英培养模式。所以我们看到,从最好的幼儿园直到最好的大学,对于各个环节的优势教育资源的争夺战愈演愈烈。才艺培养同样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奥赛、征文、演讲比赛一个不落,钢琴、绘画、各色球类样样精通。这些唯精英是瞻的人群活在“一步落后、步步落后”的恐惧中,言必称清华、北大,动辄搬出年级排名。一旦撕下这些标签,他们的自信就毫无立足之地。
  优秀者如马冬晗,也会陷入考试分数这种刻板衡量标准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中。清华2009级学生郑经涛表示:“在清华,成绩好不是最牛的,这只能证明你善于考试,或比较会突击。”他有着比马冬晗更牛的成绩单。对于名校、高分等标签,2007级学生侯瑀曾这样评论:“我们之所以那么渴望一张名校的录取通知书,正是因为不够自信,想用特殊的标签去证明自己。然而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喜欢什么,懂得多少,又愿意为了什么而甘愿付出,不是远比被什么学校录取、考试能得多少分更加重要吗?”同时被哈佛、普林斯顿、耶鲁等多所美国顶尖名校录取的她却“辜负众望”选择赴纽约大学深造。
  关于“学霸”,质疑声阵阵:“这样卖命读书有无必要?”“分考得再高,又能说明什么?”其中暗含着一个假设:读书不等于知识,知识不等于能力。
  两张哈佛大学图书馆的照片曾在网上疯传:凌晨4时,灯火通明,座无虚席。为何在他们眼里“学霸”这种司空见惯之事,却在中国引起轩然大波?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丘成桐曾谈到:在美国,学习任务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所以孩子在大学时最苦。中国的孩子到了大学反而放松下来,他们最放松的四年,恰好是美国大学生最勤奋的四年,积蓄人生能量的黄金四年。
  美国“学霸”遍地是建立在对于美国教育设计绝对信任的基础上,包括对“宽进严出”的高校教育质量的信任以及对学有所用的教育内容设计的信任。而中国高校“严进宽出”的制度与之形成鲜明对比,难免让人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含金量起疑;此外,教育内容设计与市场需求的严重脱节,更加剧了对于高等教育必要性的质疑。对高等教育的不信任成为催生新“读书无用论”的诱因之一。
  在急于否定这种看似肤浅的论断前,我们不妨对其产生的社会背景进行简单回顾。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趋向于用一元化的经济标准衡量价值,“唯有读书高”的价值取向成为往事。社会阶层结构板结,通过教育向上层流动不畅,加之“严进宽出”的高校制度,象牙塔式的课程设计,致使“知识改变命运”的信仰一去不复返。故纸堆里培养出的天之骄子,其社会生存能力令人堪忧。“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的口号让多少怀揣金文凭的学子望而却步。新“读书无用论”与其说是对教育体制的否定,不如说是对整个社会结构的否定。它固然难避讳疾忌医之嫌,但它对于社会体制的问责却不能不引人深思。
  在“学霸”围观潮中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嘲讽说“学霸”正是那个我们从小到大的宿敌“别人家孩子”从来不玩游戏,回回年级第一,每月工资1万,有个有钱男友,会做饭、会家务,还会8门。
  大学生活留给我们最美好的回忆很少会是一张成绩单,更多的是某个图书馆的午后、让人又恨又爱的食堂、一次青涩的告白抑或毕业前夜的宿醉与泪奔。这些又何尝不是大学时代应该做的事呢?就像有些网友所说:“发发呆、散散步,也是生活”。网上流传过各色“学霸”传奇,而唯独这对姐妹花引发了如此大的争议,原因之一在于她们的履历表里处处写着“又红又专”4个大字,与之无关的片刻怠惰、放纵都查无踪迹。她们像极了那张名叫“别人家孩子”的脸谱,而脸谱化的人物早已无法赢得观众的掌声。
  选择“学霸”之路自是无可厚非,对于“学霸”的质疑和嘲讽也并非全无可取之处。正如罗素批判现代人过度强调竞争的本性时所说:“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成功只能成为造成幸福的一分子,倘使牺牲一切其余的分子去赢取这一分子,代价就太高了”。当社会唯一不认可的成功就是家庭和睦、人生平淡,我们距离心态开放、多元互济的成熟社会还相去甚远。
  你学或者不学,“学霸”就在那里。多元化价值观当然应给予“学霸”以包容的态度,但更重要的是警示人们避免精英培养模式和成功评判标准的单一化。最好的幼儿园直到最好的大学,培养出的究竟是一批具有独立人格和梦想的精英,还是养殖场里一只只同一模子里刻出来的“肉鸡”,亦或衣着光鲜的“华尔街大马猴”?这才是值得全社会思考的真命题。(王严立玲)
  (人民日报海外版 王严立玲)
如果你对教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教育视频高清大片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清华2015本科特奖:答辩风采及各种惊人的业绩和表现
2015年清华本科特等奖学金答辩结束——又是一年膜拜时!
1989年设立的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旨在表彰全面发展或是在某一方面具有突出特长或贡献的优秀学生。对清华学生而言,特等奖学金是最高荣誉。11月8日下午,经过院系推荐、校奖助学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初评等环节,15位本科同学在主楼后厅进行2015年度特等奖学金答辩。最终,憨家豪、矣晓沅、沈汇涛、商宇航、王瀚森、沈奇舱、张贶恩、蔡泽洲、杨韵芳、侯时雨得票获前10名。让我们一起领略他们的风采。我们也期待正式结果早日到来。
憨家豪在答辩中。记者 张宇 摄
憨家豪:勤奋严谨,立志科研
憨家豪的班主任宋成对他给予高度评价。“三篇高质量的论文发表成果,他的科研成就已经超过了大部分硕士生乃至是博士生的水平。“于憨家豪而言,曾经清华是一个高山仰止的存在,在这里,通过严谨勤奋的态度和高效学习的方法,他收获良多,也有幸见证清华的材料学科逐渐走向世界前列。与科研结缘,来源于他同班主任宋成的一次交谈,也来源于他对自己理想的承诺。大二下学期,他在课题组中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半年每周30小时的努力,成就了一篇影响因子高于10的高质量论文,也坚定了他对科研的信心。憨家豪说,他希望做出顶天立地的科研,让中国人的名字更多出现在国际大舞台,并为中国材料科学的发展增砖添瓦。“希望多年后,当我实现理想后回到清华园,能说起陈岱孙先生念念不忘的那句话,‘这里是清华’。”
材料学院材23班,三年学业成绩均居全系第一名。曾获得国家奖学金、清华之友-冯斌一等奖学金、校设科技创新优秀奖等荣誉。曾获清华大学第
届“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参与SRT项目《自旋霍尔磁电阻效应的调控手段与机制》,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纳米领域和材料物理领域的著名期刊
ACS Nano 和 Phys. Rev.
B发表三篇论文成果。曾获得“清华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带领班级同学在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求索杯”理论知识竞赛中斩获头名。
矣晓沅在答辩中。记者 张宇 摄
矣晓沅:轮椅挡不住我的梦
计算机系的矣晓沅出场时,观众席上他的同学们站起来,用整齐响亮的口号给他加油。相信很多人都在校园里见过他的轮椅和他的母亲,他的班主任介绍说,虽然过去的三年,矣晓沅每天必须依靠妈妈的帮助才能穿衣吃饭,然而他却没有缺过一节课。
矣晓沅思路清晰,从容淡定。他说,“身体的不便绝对不是放弃努力的理由,我不想因为这些束缚自己。”因为他没办法与同学们住在一起,所以就抓住每一个交流的机会。大学三年,他的成绩排名从一开始的69名,直到31名、第9名,他切切实实用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
他说,自己学习之外喜欢辩论,因为“辩论很像人生,辩题无法自己选择,但是通过合作和努力,就能获得成功。”他参加辩论队,获得最佳辩手的称号,还为一些中学生做励志演讲。他说,“我希望能够将自己的力量传递给他人,将生活态度传递给他人。因为,一个人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不希望因为身体的束缚,就放弃远方”,在同学的帮助下,他的轮椅跨过了怒江,参与“中国远征军战斗遗址考察”实践活动。
文字是无限的,矣晓沅喜欢诗词,他带头开发了“计算机自动识图写诗”技术,将知识与技术结合起来,用科研扬帆起航,追寻语言文字中的无限。在答辩的结尾,他特别感谢了园子里的同学老师,还有每天陪伴他的母亲。
提问环节,评委老师问道如何练好口才,他幽默的说,“熟能生巧,勤能补拙,我觉得多练一练就好了”。
计算机系计25班,2014年清华大学“学生年度人物”。在克服病痛情况下,牵头开发“计算机自动识图写诗”APP,以第二作者的身份向AAAI2016会议投稿;曾组队赴腾冲进行“中国远征军战斗遗址考察”;曾荣获第九届“清锋明辩”清华校辩论赛最佳辩手称号,第十届“清锋明辩”亚军以及“北大之锋”辩论全明星赛最佳思辨奖。
沈汇涛在答辩中。记者 张宇 摄
沈汇涛: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来自物理系的沈汇涛用一张仰望星空的图片开始了自己的答辩。他提到,从小时候对星空的好奇,到后来深深体会到物理学大师们“深刻的物理洞察”,体会到“物理的优美”,从事理论物理的研究百分之一百是出自他的兴趣。
大二起,他就在高等研究院进行本科阶段的科研,过上了没有周末的生活。大三他就在物理学重要期刊上发表了两篇理论物理的文章。大三暑假,他作为唯一的本科生研究者,参加了理论物理学界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高登研究会议,张贴海报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
他说,“并不需要每个人都做社工才能为社会做贡献,我愿以一个物理学者的方式服务社会。”作为一个知乎大V,他撰写科普专栏,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在知乎上的关注者有15000多人。
他引用物理学前辈的话说,“清华学堂在我心目中实际上是清华天堂”,能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讨论科学问题,是幸运的。“严谨治学、乐于分享,从清华出发,我的逐梦之旅才刚刚开始”。
面对老师对他“没有填写奖学金信息”的质疑,他回答说,“我想用专注和专业证明自己的价值。因为我觉得,对一个科学家唯一评判的标准是他做的科研,科学家就是只能用科研说话。”
他说:探索世界的动机是好奇心!
物理系22班,通过化学竞赛保送进入物理系,大三起开始选修研究生课程,三年学分绩班级第一。曾获清华大学国家励志奖学金。大三上学期以第一和第二作者的身份发表于美国物理学会、物理学界权威期刊物理评论
A (Physical Review A)和物理评论 B 研究快报 (Physical Review B Rapid
Communication)。后于香港科技大学举办的高登研究会议,并张贴了关于自己研究成果的海报。
商宇航在答辩中。记者 张宇 摄
商宇航:匠人营国,诗意栖居
来自建筑学院建筑系的商宇航同学第二位上场。她的推荐人介绍,她集“建筑学霸,文艺才女,社工大人”于一身,既有理工科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丰富的人文素养。
商宇航同学的答辩主题为“匠人营国,诗意栖居”,这句化自《周礼》的话也体现了她对营造一种和谐人居环境的追求。怀着投身建筑事业的梦想,她参加了许多建筑设计大赛:将梦想落实到养老院的调研中去,她用自己的海滨疗养院设计为老人们提供了互动交流和文化活动的空间,用自己的设计参与大栅栏地区四合院的改造,为旧城更新做出贡献。她的多个设计都获得了比赛大奖。
商宇航不仅是一个多年第一的学霸,还是一个典型的文艺青年。她不仅是艺术团国标队的成员,还参加了马杯健美操比赛,担当过新生舞会主持人。提到自己印象最深的课程,她提到在电影文化欣赏课上的感悟,“这门课给了我很多的灵感,可以让我考虑电影与真实生活之间的关系,所有外在的东西都可以成为你生活中的灵感。建筑是一个综合学科,它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并不是一个割裂的状态。”
建筑系建 21
班,工商管理双学位,曾赴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交换学习。连续三年成绩班级第一,总成绩排名年级第一。设计作业曾作为建筑系“开放式设计教学专题”优秀作业发表在《WA
世界建筑》。先后获清华大学综合优秀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北京市高校房地产开发邀请赛优胜奖等荣誉。现加入“彼伏”时装创业团队承担空间设计及市场运营工作。历任建筑学院建
21 班班长、建筑学院科协光学兴趣小组组长等。入选清华大学“饮水思源,服务社会”优秀学生培养计划第十二期。
王瀚森在答辩中。 记者 张宇 摄
王瀚森:有肌肉的学神
王瀚森的辅导员介绍说,第一次见他,觉得他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学霸”,而深入交流之后才发现,他不仅有很好的人生规划、专注力和执行力,而且在进入实验室的第二周就买了一个折叠床,可谓是“过着本科生的生活,操着博士生的心,做着青年学者的梦”。
王瀚森从小就非常关注能源问题,进入化工系之后,他也迅速投入了学习之中。大二下学期他开始了第一次科研尝试,虽然内容基础,但他自豪的说,“优秀的化学家都是从洗试管开始的”。后来,他投入了氢能源的研究,面对如何实现强耦合的问题,他常常阅读文献到深夜。有一次苦苦思索时,他偶然看到手里的石榴,大受启发,模仿石榴籽和薄膜的结构,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作为共同第一作者的学术论文被材料学顶级期刊接受,影响因子高达17.49。
同时,他还加入了清华大学健美队,每天都坚持训练,终于取得了马杯健美比赛80kg级的第三名,现场他的参赛图片也引起了大家一阵尖叫。此外,吉他协会成员,院会文艺部部长,上到珠三角下到贫困县的调研,他的生活丰富多彩。他提到,成为科学家或工程师,不仅要有知识技术,还要了解这个社会到底要什么。未来,他会在学术的道路上继续探索下去。
化工系化23班,三年总成绩排名院系第一,曾两度获得国家奖学金。其参与研究的《一种基于多孔碳材料的水氧化反应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并被受理。曾获第三十三届“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清华大学“未来石墨烯”兴趣团队骨干成员,曾以共同第一作者发在材料学顶级期刊
Advanced Materials
上发文作为封底。思源计划12期成员,曾任校团委组织部思源项目组副组长。曾任化工系学生会文艺部长,校学生会文艺部成员。曾获清华大学“马约翰杯”健美比赛
80 kg 级第三名。
图为沈奇舱在答辩现场。记者 张宇 摄
沈奇舱:坚定信仰,不忘初心
沈奇舱说,“我是今天答辩的第一位姓沈的同学。”
沈奇舱的老师曾鸣说,“沈同学是我们年级为数众多的男生中特别可爱也特别优秀的一位。”
沈奇舱高中时就热爱核能,高考时所有志愿都填的是工物系。如愿来清华之外,他立志要做“顶天立地的核能研究”。
大二暑假去MIT研修,在导师并不看好的情况下,他“跳出原有思路,一周就搭起框架”,始终坚持每天最早到达实验室。大三暑假他去UBC研修,自主研发的项目“燃料棒型FHR高温堆堆芯概念”得到了导师很高的评价。
他始终根据国家的需求,开展自己的科研项目课题。他也是班级第一批发展的党员。他渴望核能以后能成为中国走向国际的名片。
他会坚持,因为他知道,“梦想很远,但总有实现的一天。”
工物20班,院系排名两年第一,一年第二,曾获得国家奖学金,一二九奖学金。曾发表署名SCI论文两篇,参加核科学与技术学科顶级会议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受邀口头报告,第三十二届清华大学挑战杯二等奖获得者。曾入选星火计划八期学员,担任能源环境小班负责人。曾担任工物20班团支书,带领工物20班获得了系“甲级团支部”
称号,并候选校“甲级团支部”。
张贶恩在答辩现场。记者 张宇 摄
张贶恩:以心求学,以身报国
“他从不起眼的高考成绩进入清华,三年努力,跃升总学分绩第一。”
“他从只顾改变自己的毛头小子,成长为一名有血性、有勇气、有理想的优秀国防生。”
“你难以想象,他多少次最后一个从实验室离开,多少次第一个到达课堂。”张贶恩的老师这样介绍他道。
回顾自己的三年生活,张贶恩说,一次无意听到王淦昌的“我愿以身许国”,他被深深触动。这种报国梦想如星火一般逐渐燎原。
在一次“加工机床与仪器设备”的试验中,很久他都没法达成实验目标,“这是一场持久战,但解放军最不怕的就是持久战!”凭借一股冲劲,他坚强地攻克这座技术碉堡。
在科研与社工之外,他坚持锻炼身体。在马杯比赛中,他接连斩获7个冠军。
“谁说硬汉不文艺?”他也积极参加学院的各项文艺活动,并参与过中阿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清华附小军训,他被小朋友们称为“解放军叔叔”,美国西点军校交流,他与外国军官一同商讨世界军事的发展。
“以身报国”不仅是王淦昌一生的追求也是他的理想。他愿意在国防科研事业上“扬国威,效淦昌!”
精仪系精25班,国防生,三年总学分绩排名年级第一,连续两年获得清华大学综合优秀奖学金,并获得全国部分地区大学物理竞赛(非物理类A组)一等奖,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多次参加校、系运动会并获奖,历任国防生一连连长、精仪系团委组织副书记、校团委组织部骨干培训组副组长等职务,获清华大学优秀国防生、清华大学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清华大学“国防生大比武”,并荣获全能比武第五名。先后担任了系学生会体育组组长、系团委组织副书记、校团委组织部骨干培训组副组长等职务。
蔡泽洲在答辩现场。记者 张宇 摄
蔡泽洲:服务集体,行胜于言
蔡泽洲的推荐人、法学院院长王振民老师说,“我觉得作为一个老师,我的学生很多方面都比我优秀。她做的很多事是我在大学时期做不到的,而且她是我们法学院历史上第一位女生主席,在竞选时她自己敲打了26页报告,这里面的每一条都在她的任期内落实了。作为老师、作为院长我讲过很多话,但是都落实很难得,但是她都落实了。清华讲究行胜于言,她是行胜于言的代表。法学院的进步,不仅是因为老师,还因为有这样有理想的同学。”
学而优则思,蔡泽洲和她的同学从大二开始就对死刑这一生命终极问题非常感兴趣,她们的研究选取了一个案例库中全部的437各样本,聆听了15位法官和检察官的亲身经历,撰写研究报告,最终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北京市大学生挑战杯特等奖。同时,从香港终审法院到河北固县的基层法院,都有蔡泽洲参与法律实践的身影。她去印度、去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也关注城镇、关注农村。
作为“永不换届的班委”,蔡泽洲说,法二年级是她的第一集体。她踏踏实实为同学服务,带领大家举办各种各样的法制活动,在校内普及法律知识,推动校园民主。而她为之贡献的法学院学生会,也在学校的院系学生会评比中获得优秀学生会的称号。
未来,她会参加富布赖特硕士项目,出国深造。希望将来成为国际化的法律人才,代表国家在国际上维护中国的利益,更好地了解世界,也换一种角度看一看中国。
法学院法24班,成绩院系排名前5%,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数个SRT项目获得第七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远洋之帆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奖“校级优秀奖”及清华大学第32届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担任法学院学生会主席。大学三年五次参与实践,获得清华大学暑期实践金奖支队与法学院“最佳实践支队长;四次参与志愿,获得第二届亚洲青年“明星志愿者”及清华大学法学院公益志愿奖;入选清华大学“饮水思源,服务社会”优秀学生培养计划第十二期。
杨韵芳在答辩现场。记者 张宇 摄
杨韵芳:勇于创新,追求卓越
杨韵芳的推荐人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主动涉猎,全球视野”“勇于承担,乐于分享”三组词来形容她。一连串科技获奖作品的介绍,勾勒出一个科研大神的轮廓。
然而杨韵芳说,自己也经历了从迷茫到找回初心的过程。“大一时大家都不知道想要什么,就开始走多数人都走的路,直到我参加了一次SRT,找到了自己喜欢的方向”。用力思考,发掘自己的潜力,是她一直遵守的信条。
象鼻手的课题,她做了三年。虽然有时候非常困难,但是杨韵芳相信,“任何人都可以从平凡中找到卓越”,为此,她跑遍了清华附近每一个五金店,两年半的时间,她申请了5项专利,发表了3篇论文,从挑战杯特等奖,走到了国际比赛的冠军。
杨韵芳提到,自己逐渐从专精一处开拓出全局的视野,认识到交叉领域的重要性,为此,她在生医系、机械系、社科都选修了大量感兴趣的课程。同时,她还抓住每一个对外交流的机会,拜访学术大师,和他们保持长期的学术交流。不仅如此,她还主动将自己的感悟传播出去,给总理写信,介绍创客活动,还在果壳网的万有青年烩活动中中获得最佳讲者的称号。她相信,“在清华园里,每个人自有独一无二的精彩”。
机械工程系25班,入选第八期星火计划,曾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暑期研究,设计并研制了一种可展开的微型载药装置。作品“多自由度柔性仿象鼻机械臂”曾获清华大学挑战杯特等奖,并以第一作者发表会议论文两篇并做口头报告(ASMEIDETC)
,第一发明人申请专利四项(公示期)。2015年5月作为创客空间成员,联名向李克强总理致信介绍清华三创活动,获总理回信。曾受邀于果壳网“万有青年烩”演讲,曾受清华大学主页“清华印象”、央视朝闻天下等媒体报道。
图为侯时雨。记者 张宇 摄
侯时雨:风霜不渝青春梦
水利系老师张建红介绍侯时雨时说,“每一个学生的青春就像是一朵花,在我看来,时雨是灿烂阳光下最美的花朵之一,虽然她并不是学霸也不是学生会主席,但是她是一个很特别的孩子。”
侯时雨的座右铭是,“风雨不渝青春梦”。她曾有过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那次她与朋友从西宁骑行至拉萨,大漠戈壁,冰雪高原,23天,她穿越恶劣环境,成功突破自己的极限,看到了心目中神圣的布达拉宫。
一次为了制作传感器。她拉上四名女闺蜜一同踏上初探光纤测温工艺的征程。一切未知,她们只能从头开始。别人中午聚餐、周末出游,她们始终低头做实验,“不知湿透了多少身衣服”,她还记得将传感器拿给老师看时,心中那份难以言喻的喜悦。
“从寻梦到圆梦是一条坚持的路。”她感慨说。
每次经过综体总体,看到“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标语,她都会产生成名一名运动员的向往。她报名参加马杯女子全能与铅球比赛,跳高时肩膀擦伤,跑步时膝盖受伤,但她从来不曾因此放弃,最终在比赛中获得佳绩。
侯时雨说,清华三年给自己带来了太多改变与成长。但有些东西也从未改变。她始终是一个平凡的人,踏实地做事。
“决定能否达到终点的,除了速度还有时间。”侯时雨说,自己在路上,永不止步。
水利工程系水工22班,法学双学位。曾获全国水利创新大赛二等奖,清华大学挑战杯特等奖,清华大学第七届水利创新大赛一等奖,拥有“微距分布式光纤测温传感器”等三项国家发明专利。曾获清华大学综合优秀奖学金,水利体育突出贡献奖,马杯女子乙组铅球冠军等荣誉。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小五爷园》
编辑:淑 霞&
[更新: 10:57:09]
我的更多文章:
( 07:56:28)( 12:50:28)( 12:50:28)( 21:05:28)( 12:50:28)( 10:07:28)( 07:56:28)( 12:05:28)( 18:09:28)( 12:33:16)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罗德奖学金得主 的文章

 

随机推荐